儒家的格物是什么意思

儒家的格物是什么意思,第1张

问题一: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问题二:儒家明明德,格物和至善是什么意思 一、解词:

1、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3、至善:最好的最高的境界。

二、解析:

《大学》指出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末。以这四者为方法的修身是对“明明德”的实践,属于“修己以敬”的修养工夫。由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先修己,后及人,由个人推广到社会。“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说来修己就是为了治人因此从修身、齐家发展到治国、平天下,后者是修身的终极。因而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也是在“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到矣”的理论前提下提出来的。这个“本末”,我认为就象树一样有了根,充分吸收营养,才能长大,枝繁页茂,所以这个本末之说,是由自然之理上升到社会理性的。这样就可以说,事物本来就有先有后,有始有终,你不开始,那有结束,只有找住了根本,实质的东西,有主有从,先后有序,由始到终地去做,这样就离“道”不远了。

三、详解: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

问题三:儒家思想所讲的格物是什么意思 您好。

格物主要是认知世界万物,了解自然百态,世事伦常,

由外及内,认知度完善了,正心的境界才会有所不同,

问题四: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问题五:格物在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格物是为了致知,如何才能格物呢,首先就得博览群书,胸有点墨,只有博学多识的人才能进行真正的格物,而格物格到可以因此致知的程度,那边是贤人了,再因此知行合一立下拯救国家民族苍生的功劳,而且又德行举世传颂,再拥有自己的学说,那便是圣人了。而每个儒者追求不是功名利禄便是格物致知的真谛了。成为圣贤是每个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

问题六: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意为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格”在这里有“穷究”的意思。

问题七: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意为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格”在这里有“穷究”的意思。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后来成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问题八: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

问题九:《大学》里的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  géwù

1:穷究事物的道理

例:格物致知

2:纠正人的行为

---------------------------------------------------------------

格”,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格,长条儿”,树木的长枝条,所以,从“木”,“各”声,由此派生出多义:1)“到”、“至”之意;2)因“到”、“至”而“感通”;3)“纠正”;4)“穷究”,此义即是“格物”之本义,也就是“推就事物的原理”之义。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从宋代 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有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端,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成语: 物极必返 成语简解 编号 : 4303 成语 : 物极必返 注音 : ㄨˋ ㄐ|ˊ ㄅ|ˋ ㄈㄢˇ 汉语拼音 : wù jí bì fǎn 参考词语 : 物极必反 释义 : 义参「物极必反」。见「物极必反」条。 Emoji符号 : 必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物极必返”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物极必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文子》一书作者文子,据传为春秋时晋国人,大约和孔子同一时代,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讲述: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发展到极限,就会朝相反的另一方转化,过于自满则会招致损害,像日月盈亏一样,是不变的道理。古代圣明的天子待人谦冲和善不敢自满,像容纳百川汇注的溪谷,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及建言,功业和德行才能不衰退,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礼》亦有相同的说法:天地万物循环的道理发展到了极限,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转化,过分盈满就会有所损害。后来「物极必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会转向发展。 典源 : 此处所列为「物极必反」之典源,提供参考。◎1《文子.九守》老子曰:「天道极即反,盈即损1>,日月是也。圣人日损而冲气,不敢自满,日进以牝2>,功德不衰,天道然也。人之情性,皆好高而恶下,好得而恶亡,好利而恶病,好尊而恶卑,好贵而恶贱,众人为之,故不能成,执之,故不能得。是以圣人法天,弗为而成,弗执而得。与人同情而异道,故能长久。故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卮,其冲即正,其盈即覆。夫物盛则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终而悲。是故聪明广智守以愚,多闻博辩守以俭,武力勇毅守以畏,富贵广大守以狭,德施天下守以让,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弊不新成。」 〔注解〕 (1)损:损伤、毁坏。 (2)牝:音ㄆ|ㄣˋ,溪谷。◎2《文子.上礼》天地之道,极则反,益则损。故圣人治弊而改制,事终而更为。其美在和,其失在权。 书证 : 01宋.朱熹《近思录.卷一.道体》:「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元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 02明.鹿善继〈与孙相公书〉:「昨见王道长相说,一疏论阁臣分派票拟之,非谓军国大事宜专责首辅担当,已奉谕旨,此物极必返之机。」 成语接龙

“返”字开头的成语

返老还童 返老归童

“物”字结尾的成语

暴殄天物 探囊取物 恃才傲物 言之有物 身无长物 家无长物 别无长物 殄天物 他无长物 室无长物 暴天物 恃才骄物 恃才凌物 囊中取物

“物”字开头的成语

物以类聚 物极必反 物换星移 物盛则衰 物极则反 物极则衰 物至而反 物至则反 物极必返

“返”字结尾的成语

积重难返 流连忘返 乐而忘返 极重难返 物极必返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物极必返”分成的单字详解:

物, 极, 必, 返。

第56象(原四四象 坎下离上 未济)圣人显现 阴阳对峙 谶曰 日月丽天 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 双羽四足 颂曰 而今中国有圣人 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 子 否极泰来九国春 金圣叹:「此象乃聖 人复生,四夷来朝之兆,一大治也。」 ------------------------------------------------------------------------------------------ 第57象(原四七象 坎下乾上 讼) 谶曰 偃武修文 紫薇星明 匹夫有责 一言为君(评) 颂曰 无王无帝定乾坤 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 义言一出见英明 ---------------------------------------------------------------------------------------- 第58象(原五三象 乾下震上 大壮) 谶曰 关中天子 礼贤下士 顺天休命 半老有子 颂曰 一个孝子自西来 手握乾纲天下安 域中两见旌旗美 前人不及后人才 金圣叹:「此象有一秦姓名孝者,登极关中,控制南北,或以秦为国号,此一治也。」 一、陈 曦试解 本象绝大多数人猜出来是预言「中国首位苠选总 统」,但都以为是遥远的事情,所以大多没猜是谁。 因为本象还未发生,权且尝试一猜,如若不中,请勿见怪。 1 解谶 关中天子 礼贤下士 「关中」:在第8象出现时已经解释过,借指陕西一带。本句似预言主人公是关中人士,将敬贤重才。 顺天休命 「休」:谐音字谜,喻「修」。这个用法,后面还会出现。 本句指此人顺应天时,修命——和上一象贯通在一起了——以读旧书(救度之书)来修命。 半老有子 一语双关,既是一个字谜:「孝」,又点出主人公的另一个特征。 2 解颂 一个孝子自西来 手握干纲天下安 似乎预言一个从中国大陆西部而来的孝子,能以治国的良纲安天下。 「孝子」:天下孝子多了,「家孝」不足以服众。《推背图》没有俗笔,此似指儒家的「大孝」。《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象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对待别的老人。主人公当能做到此境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人一定很注重个人的修为。这与谶中的「顺天休命」相呼应。 域中两见旌旗美 前人不及后人才 「域中」:指关中,与谶相应。 本句指关中两度出了开国元首,一次成就了共和国,这次成就了本象的孝子,但前者不及后来的治世之才。 3 解图 画是一个字谜:地上一禾本植株,为「禾」,与《推背图》第31象图的设谜方法一样。「禾」、「三人」组成秦字。这就是金圣叹的猜测中两次提到「秦」的原因。 「秦」地:古秦国所在,为关中之地,与谶中「关中天子」相应。 二、文征解卦 卦为「大壮」,下为乾,代表天;上为震,代表雷。 卦象为「雷在天上,雷声响亮,光明天际,正大光明之象」,似以此喻指中华光耀天际,声威大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由于第57、58像是未来之事,唯恐「五娘子因谶被杀」之事重现,故简略解之,隐去主人公的名字。此人和下一象的圣人不是同一人。笔者在此为这两象事件试做一谜语,以后破解出来可以为证: 少林古刹落重山,参遍玄机诵真言。 一日失口露才志,关中三杰天下安。 笔者水平很有限,大家不必从这首谜语上花心思。真能悟出此二象的真谛者,也请慎言,也算是与这位未来的主人公结下「善缘」吧。 谶曰 阙中天子 礼贤下士 顺天休命 半老有子 颂曰 一个孝子自西来 手掘乾纲天下安 域中两见旌旗美 前人不及後人才 谶文分析: 阙中天子 礼贤下士——中国有位名字中有“贤”字者当政。 顺天休命 半老有子——当政者顺应潮流发展,使国家在成立将近50年的时间收回失去的国土(半老有子)。 颂文分析: 一个孝子自西来——此子族系中华,但成长于西方寓意此领土本属中国后受西方统治。 手掘乾纲天下安——乾纲即政令或者协议,即双方达成协议,和平移交领土。 域中两见旌旗美——也就是说他既有自己的区域旗帜也有母国的旗帜,两种旗帜暗示这个回归之“子”实行的是与母国不一样的制度。 前人不及後人才——促成事件的人并不能等到事情的成功就离去了(前人不及),最后事情由后人来实施(後人才)。 全文分析: 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历任国家主席中哪一位的名字中是有个“贤”的(DENG希贤),他创造了一国两制的理论,虽然在国土回归前他已离开人世,但其一个两制的思想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 第五九象 壬戌(艮下兑上 咸) 預 言天下大同 谶曰 无城无府 无尔无我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颂曰 一人为大世界福 手执签筒拔去竹 红黄黑白不分明 东南西北尽和睦 金圣叹:「此乃大同之象,人生其际,饮和食德,当不知若何愉快也。惜乎其数已终,其或反本归原,还于混噩欤。」 导读 ※ 辨析 ※ 众解精华,五位一体 ※預 言精粹,珠联璧合 一、辨析 这是《推背图》里最核心的一幅,也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幅,金批本《推背图》本象合后一象的顺序是对的。因此,本象的名称序号「壬戌」也是正确的。 二、众解精华,五位一体 1 解颂 一人为大世界福 一个人将给全世界带来幸福,使天下大同。 手执签筒拔去竹 「筒」去掉竹是「同」;「签」去掉竹是「佥」,「佥」音千,也是同的意思。本句示「圣人」带来天下大同。 「签筒」:人们求签问吉凶之物,喻指「世界福」出自圣 人之手。 红黄黑白不分明 辨析: 现在都把这句解释为:人类大混血、混种。谬矣! 混血、混种之后,混血、混种下一代会出现一些「不足、障碍」,所以,杂交水稻、植物要年年育种,否则产量就大降;所以,高级警犬一定要纯种;人类混血集中的地区,也是贫困、不发达的地区。 所以本句不是混种、混血。而是圣 人带来的「世界福」,福泽于各人种。 东南西北尽和睦 世界大同,和睦安乐。 2 解谶 无城无府 无尔无我 不分你我,没有疆域、地区的局限。中华此时自然统一。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世界大同。 3 解图 图中一人,将其签筒中的签展现给人,签上是有字的,喻指圣 人以文字传世人。签是用来占卜吉凶祸福的,喻指世人的幸福,与圣 人相关,甚至出自「圣人」之手。 4 文 征解卦 卦为「咸」,下为艮,代表山;上为兑,代表泽。卦为「山泽通气之象,往来无阻之意」;运势如意吉祥,正合本象之意。 前面第56象的「否极泰来九国春」,《马前课》第十二课預 言的「拯患救难,是唯圣 人。阳复而治,晦极生明」等,都在此时应验了。 5 文 征解名 本象名为「壬戌」,虽是序号所排,亦有深意…… 众口难调,有人觉得牵强,有人觉得玄妙。争论未定,还是等陈 曦自己来跟此贴吧。 ------------------------------------------------------------------------------------------- 六十象 癸亥(坤下兑上 萃) 人类……步入新循环 谶曰 一阴一阳 无始无终 终者自终 始者自始 颂曰 茫茫天数此中求 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 不如推背去归休 金圣叹:「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有往无来,无独有偶,以此殿图,其寓意至深远焉。无象之象胜于有象。我以不解解之,著者有知当亦许可。」 一、文 征试解 1 解卦 卦为「萃」,下为坤,指地;上为兑,指泽。大象曰:「泽在地上,水聚于泥土中,滋养草木,生长茂盛」,喻指圣人带来的「大同世界」,生机盎然。萃卦有「鲤登龙门之象,精英荟萃之意」,与谶中「始者自始」相应。 草在《推背图》下部的喻意,第53、54、55象都出现过。 2 解谶 一阴一阳 无始无终 与《推背图》第一篇的「日月循环」相呼应,推背图完成了一个甲子循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时间肯定是跨过了2012年了,前面笔者已经说过「左右」了,不知为何有人还是理解的很刻板) 终者自终 始者自始 被历史终结的终被终结,留下来的人开始进入「新天新地」,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

求采纳

成语名称: 厚德载物 hòu dé zài wù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厚德载物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厚德载物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厚德载物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成语出处]  《周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基本大意

• 传媒

• 出处

• 成语典故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基本大意[回目录]

发音: hòu dé zài wù 释义: 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 出处: 《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大意: 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篆刻、书法

篆刻、书法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传媒[回目录]

在北京市西三环标志性建筑物上,有我国著名军旅书法家、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总后勤部政治部丁嘉耕大校书写的“厚德载物”,被誉为“首都的一道文化风景”。

出处[回目录]

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

成语典故[回目录]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成语启示: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即使你身体有残缺,即使你没有过人的天资,即使别人看不起你。但是,只要你自强不息,就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就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有人曾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题,要学生写文章。发现学生虽能从正面理解“自强不息”之意,然对其深厚的意蕴却是不甚了了的;至于“厚德载物”,绝大多数人更是字面意思亦不能了然,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

 有人曾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近来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更是胡说八道。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虽历尽沧桑却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都无不劝诫提倡人们从善。从这个角度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善”的历史。所谓“善”就是“好”,“善事”就是遵循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或游戏规则所做的“好事”。

地址:baikebaiducom/view/43227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属国宝级文物。

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第一部分:剩山图从一座顶天立地浑厚大山开始,长篇巨制,拉开了序幕,图画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黄公望使用他最具独特见长的"长披麻皴"笔法,用毛笔中锋有力向下披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山岚白色雾气迷蒙,表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独特气候之特色。

第二部分中所画的山脉的发展变化发生了转折,随着山脉的层次变化,画中的树木、土坡、房屋和江中泛起的小舟更有一种层峦环抱、山野人家的萧瑟感。隔着一段水路第二部分也将进入尾声,主体的山峦在左边,群山全都呼应在左面,而近处的松柏微微摆动至右,遥相呼应远处的大山,承先启后,路转峰回。

由第二部分至第三部分也是墨色变化最大,空间变化最丰富,第二部分也是呼应第三部分开始,黄公望画笔突转,略用皴染的坡与平静的江面,又向后延伸,画面由密变舒,疏离秀丽,又用浓墨细笔勾勒出画中水波、丝草,阔水细沙,风景灵动。水是从哪里来,是从天空的云出来的,唐诗里面讲"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你跟着画面走,在富春江上水的穷绝之处就是它的水口,然后你觉得穷是绝望,可是这个时候应该坐下来,看到云在升起来,而云气刚好是生命的另外一个现象。所以黄公望也把这些哲学、文学的东西变成山石、水沙跟云起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部分,全篇画作笔墨最少,没有皴染,只有山,只有水,还原了自然的本真,构图上跨越第五部分,一片水沙,一段最长的留白,如同一年四季,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画中点点枯苔小树土坡,河岸边的小桥连接着第五部分,而《富春山居图》这六个部分也像极了春夏秋冬,从前三部分的繁华葱荣、大气磅礴,到第四部分如同时间中的秋冬,静观万物,繁华落尽,肃静苍茫。

第五部分至第六部分中宽远的白沙,留白处两艘小船并行江中,船上渔夫也只是点景,微小的身影,渺小的生命,在整片的留白中,一如一颗尘埃。远处一片远山,笔的线描,墨的拖带,交织在一起,一直延续在后面的大段留白中。

创作背景

元分天下民众为四类,依次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 黄公望沦为"四等公民"。 经历国破家亡,南宋遗民在鄙视和屈辱中以求生存,如南宋遗民龚开在《瘦马图》卷中表现了亡国后的失落感,与他有同感的元初文人们纷纷跟进解读,在图后书写跋文,江南文人们的这种心境一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黄公望年轻时做过地方小官,先是任书吏,后来,大约是45岁左右时,在一个叫做张闾的官僚手下做过椽吏,后因张闾犯了官司,黄公望遭诬陷,蒙冤入狱。出狱后,不再问政事,遂放浪形骸,游走于江湖。一度曾以卖卜为生。后参加了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红尘。由于长期浪迹山川,开始对江河山川发生了兴趣。为了领略山川的情韵,他居常熟虞山时,经常观察虞山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他的一些山水画素材,就来自于这些山林胜处。他居松江时,观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寝忘食。 在他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富春江北有大岭山,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大岭图》。

《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

艺术鉴赏

主题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张画,是一个哲学,一个生命态度的东西,使创作者能够把积压了九十年的亡国痛转成另外一个东西,豁达,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张士诚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几岁,行于富春江上的时候,也觉得朝代的兴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就有画中的渔、樵、读书人的形象,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

画法

1总体风格:《富春山居图》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宛然天成。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颇有灵气。全 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罩染一层几近透明的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以浓墨点苔、点叶,醒目自然。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元画静谧萧散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

2构图方式:《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近景坡岸水色,峰峦冈阜, 陂陀沙渚,远山隐约,徐徐展开,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有时江面辽远开阔,渺沧海之一粟;有时逼近岸边,可以细看松林间垂钓渔人闲逸安静。山脚水波,风起云涌,一舟独钓江上,令人心旷神怡。接着是数十个山峦连绵起伏, 群峰竞秀,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点缀村 舍、茅亭,林木葱郁,疏密有致,近树沉雄,远树含烟, 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

《富春山居图》所采用的是一种横卷的方式,按照人的正常视野,构造了同一水平上的山水景色,是一种从平面上不断进行延伸的构图方式。在画面上,画家进行了山水的层次感设计,山的前后是一种由近到远的排列,在构图方式上给予了前后景物的一种有效联系。在天地之间,所有的景象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空白之处显现出空间的实感性,也正凸显了无画的地方也是一种妙境的特点。在整幅画中,可以看到黄公望先生在绘画布局、形象安排、空间探索等方面所持有的独特看法。值得关注的是,在绘画构图中,黄公望采用了阔远的方式,实现了绘画构图上的转变。在山水画中,元代的四家所采用的是一种由近及远的绘画手法,有着非常清晰的层析,显现出了画面的阔大之意,给观者留下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3枯润墨法:在《富春山居图》中,观赏者看不到用大片的浓墨进行表现,而是在淡雅的笔调中体现出秋天的味道。画家采取文人画的传统笔法来对画卷进行表达。在画中,大多通过干枯的线条来进行表现,浓墨和湿墨只有在树的描绘中可以看到,这就是所谓的枯中有润的特点,既随意又不失柔和的特点。在对山进行表现的时候,不管是浓墨还是淡漠,都是采用干枯的笔调来进行勾效,逐渐由淡到浓,在最后通过浓墨来对其进行勾点,从而起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在画树的时候,树干部分或者没有骨,或者简单两笔便勾勒出来,树叶的分布则显得错落有致。在 《富春山居图》中,画者运用一笔便实现了形和墨之间的变化。画家的笔内有着饱满的水分,结合点和染的特点,整幅画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树的浓墨勾画和山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干湿并济,松紧相凑。在黄公望看来,用墨是非常重要的,先从淡墨逐渐过渡到浓墨,可以在纸上看到滋润的特点。画家的这一观点正是元代人在笔墨运用上的理解,突出了笔和墨之间的一种有效结合,收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4干笔墨法:在《富春山居图》中,观赏者看到的作者的笔墨运用为纯笔墨,并没有采用更多的浓笔墨来对画卷进行表达,而是运用淡雅的笔墨、简单的勾勒出了画卷中的秋天韵味。在进行书画表达的时候,黄公望先生运用干枯的线条来对画卷进行表达,是一种传统的文人画的表达方式。在墨法运用上,只有在进行树的勾勒使采用了浓墨和湿墨,对于其他事物则采用淡墨的干笔描绘,凸显了干笔淡然的一种特殊墨法。如在对山进行勾画的时候,运用干枯之笔,用淡墨描绘,浓墨收尾,浓淡结合,使整幅画面显得淡浓得体,显然一副一气呵成的气势。画中的远山和洲都是用淡墨来进行描绘,只是微微可以看到一点痕迹,只是在淡淡的一笔之中可以看到其形、其墨。山坡和水纹用浓墨、淡墨和枯墨进行复勾,使得这幅画卷呈现出浓淡结合的特点,浑然天成,纸质表现效果非常好。树的浓墨点化和山的淡墨描绘是一种非常鲜明的对比,干湿结合,淡浓结合,整幅画呈现出节奏变化丰富的画面。

5披麻皴法:在《富春山居图》中,按照富春山脉络的延伸,应用了"长披麻皴"的画法,江面以横向长皴来表现水面波纹,与山体相交接的浅水处也用长线条皴擦来表示。高峰和平坡用浓淡朦胧得横点,描写丛林,用变化了的"米点皴"法,粗细变化,聚散组合,远近浓淡干湿结合,苍苍茫茫。远山高峰远树穿插淡墨小竖点,上细下粗,似点非点,似树非树。山石大部分用干笔皴擦,线条疏密有致;长披麻皴为主,略加解索皴;皴笔的转折灵活自如,墨虚实枯润相融。

形象

画中一共有七个人,首先出场的是渔夫和樵夫,渔夫在钓鱼,樵夫在砍柴,渔夫、樵夫绝对不是普通人,元朝的时候大部分不做官的人,都隐居于江湖,钓鱼砍柴为生,或者在路边摆个算命摊,卖卜为生。接着茅亭里有一个读书人,戴着高高的帽子,坐在亭子里看鸭子,与渔夫对望,读书人可以变成渔夫,渔夫可以变成读书人,其实角色可以转换。创作者在这里其实带有一种暗喻,就是两个不同角色的人,一个文人可以把自己释放到山水里变成渔夫,也可以出来变成朝廷里的一个官,在过去的这个社会里面,本来就有这样一个交换的可能。最后两艘船行于江上,看到船上有四个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37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