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陪葬品及其价值总和

慈禧的陪葬品及其价值总和,第1张

棺内“填空”的珠宝就值223万两白银 陪葬品价值白银亿两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监,慈禧死后往棺内葬宝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李莲英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慈禧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价值等。 在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镶有大小珍珠12604粒、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铺着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丝褥上铺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身上的是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被子用明黄缎捻金织成,织有陀罗尼经文25万字。经被上还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者拆走珍珠后,就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经被之上还覆有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无价之宝。 入殓时的慈禧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1000多万两,凤冠价值则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据传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脖颈上有朝珠3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为红宝石的;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 在其身旁,还陪葬着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宝玉石、珊瑚等。据说,当宝物殓葬完毕后,送葬的人发现棺内还有孔隙,就又倒进了4升珍珠和2200块红、蓝、祖母绿宝石。光这些“填空”的珠宝,就价值223万两白银。 变卖毁坏被走私到国外 被盗珍宝下落不明 据说,慈禧棺内最珍贵的陪葬品要属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了。 传说慈禧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 据悉,慈禧陵中被盗的珍宝或被孙殿英等人用来行贿,或被变卖,或遭毁坏,甚至被走私到国外,绝大多数至今下落不明。 据传,为了逃脱罪责,孙殿英曾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 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之物。 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被盗珍宝到底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了。

求采纳

我认为,古代帝王陪葬的物品都是公开的,一般有:布置房间的物品,比如陶器、瓷器、古玩;个人喜好的物品,如宝剑、金银首饰;牲畜;生前侍奉过的太监、宫女,以及宠幸过的嫔妃等;守卫国家的的兵、俑;制作陵墓的工匠

自夏朝以来,我国进入了阶级社会时期,由无差别的人类关系,进入到了权力的争夺中。

在夏商周时期,就奠定了君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这种权力和地位,体现在对于国土上百姓的拥有,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生前,帝王享尽了人间极乐,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一样都不少。而在古代,由于人们固有的死后也即存在的思想的影响,帝王一般会选择物品进行陪葬,以保证去了另一方世界,也能享受富贵。

我认为,自古以来,从陪葬制度诞生,就成为古代帝王仙逝之时的隆重的仪式。由此看来,他们陪葬的物品必然是公开的,具体陪葬的物品包括:

首先皇陵里,也需要布置房间,那么必要的陶器、瓷器、古玩是要用到的,这些必然会陪葬;第二,必然也包含帝王生前个人喜好的物品,这显示了对于先皇的敬意;另外也会杀掉牲畜充当另一个世界的食物。

当然还有帝王生前侍奉过的下人和宠幸过的嫔妃,以保证有充足的人员服侍;还有的帝王将守卫国家的的兵、俑进行陪葬,以增强安全感;最后,由于要保证陵墓的隐蔽性,参与修筑陵墓的工匠们也是要陪葬的。

历史总是充满了传奇,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揭开层层面纱,才发现历史的真相是这么的离奇,让我们感叹历史的惊心动魄。

慈禧是清末的实际的掌权者,在位四十余年,政治手腕铁血,先后两次垂帘听政,在位统治期间,经历了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社会,也 经历了晚清一段相对来说比较平稳的时间。慈禧在位时穷奢极欲,每日的开销都达到四万两白银。在慈禧生前就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她死后,在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慈禧太后生前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死时也极尽厚葬,陪葬的奇珍异宝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二十年后的1928年,骄傲跋扈了一辈子的慈禧,自己也想不到自己身后出现了被盗墓,而且被盗的这么彻底,这么凄惨。1928年,孙殿英驻守在清陵附近,因为缺少经费,就把慈禧墓炸开,将里面的奇珍异宝一扫而空。之后这些奇珍异宝就颠沛流离到了各地。

有不少珍宝被孙殿英卖了以筹措军饷,这些珍宝流落到了民间,甚至流落到了海外,这些珠宝有的已失传,有的被找回,有的被发现在国外的博物馆展出。有不少珍宝被孙殿英送礼以避人耳目,后来也找不回来了。

有一些无价之宝,现在也都失传了,我们只能从传说中感受其神奇,像神奇的夜明珠,是由两块合拢而成,合拢后夜间可以百米之内照见人的头发,据传被孙殿英送给了宋美龄,可是真实的情况谁也不知道。还有翡翠西瓜、翡翠白菜等绝世珍宝现在的下落也无从知晓,只能有一些传说了,让人们不禁感叹。

商代统治阶级墓葬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秦汉 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汉墓中的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西汉中期以後的各种横穴式墓。

在看清宫剧的时候妃嫔头上都会带着各式各样的珠钗首饰,其实这些首饰在她们去世后不是陪葬就是放在君王身边留念再者就是被内务府收回继续使用,虽然君王家大业大但这些首饰也是银子变出来的所以是不会随意丢弃的。

一、作为陪葬品放进棺材里。

皇后和妃嫔的首饰一般都是有祝福的寓意或者是赏赐定制而来,这些东西都是制作精细并且非常昂贵的物件,对于嫔妃或者皇后来说也都代表着美好的回忆,所以在她们去世后就会从中挑选一些比较有纪念性意义的首饰作为陪葬品进行下葬,毕竟这些都她们日常使用的东西就算人去世了也应该有最喜欢的东西陪着。

二、放在君王身边留做纪念。

后宫佳丽有三千多人君王就算日日去后宫雨露均沾也需要好几年,有些人可能见过一次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所以嫔妃们就希望将自己日常使用的东西放在君王的身边,这样一来君王如果哪天想起来她们还可以看看这些首饰用来睹物思人,不过君王一般只会留宠妃或者让他感到不舍的人的首饰。

三、内务府收回日后给其他嫔妃使用。

宫里制作首饰的师傅都是国内顶级高手制作出来的首饰也都是上等品,就算是一支小小的珠钗放在平民百姓家也够他们一年的吃穿用度,所以这些东西宫里一般都不会轻易丢弃,如果嫔妃或者皇后离世了那么内务府就会将多数首饰登记在册然后好好存放起来等到日后赏赐嫔妃,这样既能彰显使用过这些首饰的嫔妃的素养还能让朝廷省去一大笔首饰方面的开销。

总之在嫔妃去世后这些首饰都会被内务府进行妥善的处理,嫔妃位份不同处理的办法也就不相同都是根据位份来确定的。

慈禧太后的随葬品是很多小伙伴都好奇的,毕竟作为当时中国的主人,也是中国最有钱的人,对自己的陪葬品自然奢侈到极致。而我们一般人是没有机会看到他的陪葬品的。但是由于慈禧的墓后来被军阀给炸开了,再加上有很多的盗墓贼,导致慈禧的陪葬品大多都被人偷出来卖了。

而在慈禧众多陪葬品中最出名的一件,大概就是自己嘴里面的夜明珠。据说这个夜明珠有鸽子蛋那么大,在夜里闪闪发光,能照亮一整间屋子。而且让这颗夜明珠这么著名的原因是,这科技明珠最后流入到蒋介石的手里。而蒋介石则把这个夜明珠送给了他的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是中国民国年代的一个奇女子,多次代表国民党到美国去访问,那么他得到慈禧的夜明珠之后是做了什么呢?答案是他把夜明珠绣在了自己的绣花鞋上。这也是一个很奢侈的举动,毕竟能把那么大的一名猪绣在自己的鞋上,可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呀,要知道这可是慈禧嘴里面的夜明珠。

其实慈禧皇太后的墓里面的陪葬品,有多少都不重要,人死了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可是由于中国的一些封建迷信认为仍在死掉之后,还会想要继续享受现实的繁华,所以才会往屋里面放很多的珠宝,很多名贵的陪葬品,但是结果又如何呢?

我觉得人最重要的应该是活在当下,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做错事,不要做亏心事,人死了就是死了,不会有什么来世的,珍惜当下珍惜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273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