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律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使心率减缓,心脏收缩力增强。体育锻炼影响血管的结构,改变血管在器官内的分布,能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心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
其中,保持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可更好的供给心肌所需营养,减少心脏病发率。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促使身体大量贮备着的毛细血管开放,可显著降低血脂血压,徐缓脉搏。
一、运动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1、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肌肉运动时循环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就是提高心输出量以增加血流供应,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量或耗氧量成正比。
2、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运动时各器官的血流量将进行重新分配。其结果是使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减少。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以增强皮肤散热。
3、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水平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两者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有较多肌肉参与运动的情况下,肌肉血管舒张对外周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不活动器官血管收缩的代偿作用,故总的外周阻力仍有降低,表现为动脉舒张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故收缩压升高。
二、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良性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静息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项目运动员静息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2、运动性心脏增大:研究发现,健身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增大的心脏,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
运动性心脏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运动专项特异性。经常进行耐力性练习的人,其心脏增大是以心室腔增大为主。经常进行力量性练习的人,其适应表现在心肌增厚。
3、心血管机能改善:
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在安静和运动时均表现为能量的“节省化”。
扩展资料:
人体的机能和形态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学习运动生理学不但要从人体生理学入手,还需要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运动力学、运动医学等基本知识;只有和这些相关学科相互配合,进行综合、系统研究,才能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意大利的A。莫索于1892年发表了有关肌肉收缩的理论。随后,法国的F。拉格朗热于1889年出版了《不同年龄人身体锻炼的生理学》。
此外,英国的F。A。班布里奇和A。V。希尔等人的研究和著作都为运动生理学奠定了基础。其中,尤以A。V希尔所进行的系统研究贡献最大。
美国的P。V卡波维奇、瑞典的P。O。阿斯特兰德、苏联的A。H克列斯托夫尼科夫、H。B。济姆金、B。C。法尔费利、H。H,亚科夫列夫和日本的猪饲道夫等人的研究工作,都为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生理工作者程瀚章、蔡翘等人曾先后编著过《运动生理学》。1951年,赵敏学编著了《实用运动生理学》。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护心脏,我们建议以下一些锻炼方式:
体育锻炼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此外,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锻炼。根据国外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另外,人体在上午时段交感神经活性较高,随之而来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易导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室颤,引起猝死。还有,人的动脉压在上午较高,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状的发作。所以,大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及傍晚进行。
心脏病患者要进行耐力性的有氧运动,可以让心肺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心脏功能不好的人适宜步行,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大幅度增加心脏的耗氧量,预防出现心血管意外,可以锻炼下肢,对心脏更安全。在运动之前一定要注意热身,避免受伤。有心脏病的人要注意这些问题,首先一定不要憋气,其次是要延长热身时间,对心脏有好处。
心脏病患者,如何进行适量运动
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进行耐力性的有氧运动,比如可以步行也能够让心肺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步行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可以在广场,可以在道路上,可以在跑步机上,安全性比较高,也比较适合心脏病患者。
可以锻炼下肢,因为下肢距离心脏比较远,在不行的时候,血液也就会被重力以及腹腔压力所影响,回流增加也并不是很大,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小。
在运动前要注意热身,对踝关节和膝盖关节要充分活动,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提升速度与距离。
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要注意这些问题
首先,不要憋气。心脏病患者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强度比较低的运动方式,也要选择有氧运动,不要憋气。憋气会导致胸腔压力以最快的速度升高,也会影响心脏的充盈,最后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其次,要延长热身时间。心脏病患者可以把时间延长到15分钟到20分钟左右,这样做可以增加人体的血流量,运动幅度不要过大。
总结一下:
有心脏病的人是有必要进行锻炼的,锻炼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步行才是最好的运动方式,下肢锻炼对心脏功能影响比较少,安全性也会更高,建议心脏病人一定要及时携带急救药物,以防发生意外。
1 哪些运动可促进心脏健康 1、定期游泳锻炼
游泳是适合所有年龄的完美运动。随着水的浮力可以减少肌肉的压力,所以是不会造成运动伤害的锻炼。定期游泳可以降低心跳,改善血压、呼吸和循环。
2、定期跑步锻炼跑步,不论你是参加马拉松,或是偶尔锻炼一次,都可以降低45%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只要你不强迫自己,一个轻松的跑步可以减少30%的死亡率
3、练习瑜珈锻炼瑜珈是一种有益的锻炼,因为它可以增加精神、身体和情感健康。由于瑜珈主要都在专注于呼吸,所以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心跳率和呼吸功能。此外,它的平静效果可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4、定期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可以增加整体的肌肉功能。由于刺激心脏、肺部和循环,定期骑自行车可以减少50%的心脏病威胁。定期循骑自行车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心血管健康同时也减少压力和脂肪。
5、适当重量训练不是每个心脏病患都适合重量训练,但如果你的医生允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重量训练时血流会增加到活动的肌肉,这能帮助降低血压。
2 如何提升心脏的健康 1、摄取健康食物
有些食物有益心脏的健康,如洋葱、番茄、南瓜子、鱼肉等。你可以将这些食物纳入日常的饮食中,并且经常食用,
2、定期规律运动运动可以提高细胞的含氧量,促进血液循环,这些都有益心脏的健康。因此,你可以选择一个你喜欢,也适合你的运动,每天锻炼30分钟。
3、低盐和低脂肪除了摄取健康的食物之外,你的饮食应该要降低盐和脂肪的摄入量。这些会增加你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进而增加心脏病发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定期健康检查除了平时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你还应该要定期安排健康检查,帮助预防和发现疾病。如果你超过35岁以上,最好每年检查一次。
心脏功能是可以增强的,目前最经典的一个可以锻炼心脏功能的动作,就是深蹲起,深蹲起是健身当中一个徒手练习大腿肌肉的最经典的动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动作对于我们心脏功能的强化有着非常好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每天只要做30个深蹲起,长期坚持下来的话,心脏的功能就会比普通人的心脏要强上许多,所以我们可以每天多做一些深蹲起来,帮助锻炼我们的心脏功能,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某些心脏类型的严重疾病的话,那么不适合做这个动作,因为这个动作很有可能让有心脏病的病人心脏不堪负荷,这一点必须要注意。当然除了这个动作之外,以下几种运动对于强化心脏也是比较有好处的:
1、跑步
跑步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几乎一个正常人在一生当中都会经历跑步,很多运动员的锻炼项目也都是跑步,跑步的过程当中会使我们心跳加速,促进血液循环,所以长期坚持跑步的人,心脏功能都比较好,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一个跑步计划,并且长期的坚持下去。
2、跳绳
相比于跑步来讲,跳绳给我们心脏的锻炼可能要更好一些,因为在跳绳的过程当中,身体运动的频率要比跑步高许多,所以每天跳绳对于我们心脏功能的锻炼也是比较好的,而且还有一点比较重要,那就是跳绳对于保持我们体型或减肥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3、游泳
游泳这项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上大部分的肌肉,而且对于强化心肺功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长期坚持游泳的人,肺活量和心脏功能都非常强大,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也可以经常游泳。
心脏病人应该怎样锻炼身体
心脏病人应该怎样锻炼身体,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过程很漫长,发病后应积极去医院进行正规检查、治疗。心脏病患者适当的运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那么心脏病人应该怎样锻炼身体呢
心脏病人应该怎样锻炼身体11,心脏病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太极,广场舞等等,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会有很好的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的作用,而且对于预防冠心病会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应该每天散步坚持20分钟至1小时的时间,一般每日1~2次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作用,其次就是慢跑,采用慢跑或原地跑步的运动方式,可以改善心功能,对心脏病的病情恢复会有好的作用,之后就是太极拳,太极拳是很多老年人都比较喜欢的运动,而且可以起到平心静气的作用,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患者还可以采用广场舞的方式进行锻炼,跳舞是心脏病人最佳的运动方式之一,只要是选择一些动作比较柔美,没有太大幅度的舞蹈,一般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作用了,而且在运动的时候,还需要有一些注意事项要注意,首先注意运动的时间要避开早上,在下午以及傍晚的时候运动比较好,运动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劳累给心脏造成负担,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绝对不可以剧烈的运动。
最后,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只要把握好了,就会很好的锻炼身体,平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游泳或者是骑车等运动,都可以得到锻炼的作用,饮食中还需要多吃点有益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瘦肉,蛋类等等,尤其是可以适当的吃点苦瓜,香蕉之类的食物。
心脏病人应该怎样锻炼身体2哪些心脏病人适合康复运动?
1、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稳定后
2、冠脉植入支架后、冠脉搭桥术后
3、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
4、心脏瓣膜病
5、高血压病、高脂血症
6、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
7、其他心脏病需要康复患者
心血管病人应该如何运动呢?
心血管病人不可盲目锻炼,应积极进行科学地锻炼,但需遵循以下原则:
1、切忌憋气。心血管病人可以从事低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但要避免憋气。因为憋气会导致外周供血不足,很容易造成脑缺血和心绞痛。
2、适合有氧运动。只要不超过体力范围,散步、慢走、快走、爬楼梯或缓坡都适合心血管病患者。
3、延长热身时间。健康人一般需要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即可,心血管病人可延长至15~20分钟。
4、若有不适,逐渐放慢动作。如果出现头晕、冷汗、胸闷、胸痛、憋气等症状,就应该停止运动。但是,要注意不能马上停止动作。正确的做法是逐渐放慢,症状缓解了再休息,否则身体无法适应。
5、选择合适运动强度很重要。心血管病人运动时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起到效果,但运动强度过大反而会适得其反。
最后还需要提醒的是,心脏病患者一旦开始运动后,应该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果运动后次日早晨感觉疲劳,运动中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异常、运动能力出现下降、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谈、面色苍白等现象,应马上停止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计划。
心脏病人应该怎样锻炼身体3锻炼要有运动处方
对于住院治疗(比如做过支架手术等)的患者来说,出院之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来评估患者身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消耗是多少,并据此来制订运动处方。
此类患者最好按照运动处方锻炼,如果自行运动,很可能出现运动过量或运动方式不当,导致病情恶化。对于病情较轻的心脏病患者来说,可以根据自身感受(不出汗、无胸闷气喘),以及心率(低于100次7分钟),自己制订运动处方,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处方包括运动强度、频率、时间、类型四个方面,最好选择能长期坚持的有氧运动。
锻炼宜自下而
一项研究发现,在同样输出量的情况下,上肢活动时的血压比下肢活动时高一些。比如,哑铃、拉力器、单双杠、网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更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这是因为上肢肌肉活动时,肌肉血管舒张,而其他活动量小的肌肉血管则会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另外,上肢的血液供应增加,更容易分流心脏的血液,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心脏病人在锻炼时,最好从下肢锻炼开始,步行就是比较好的方法,如果症状较重,可以慢速行走(30~50步/分钟);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快速行走(超过90步/分钟)。坚持锻炼3~6个月之后,可以进行有上肢运动的锻炼,比如慢跑、跳交谊舞、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
锻炼应避开“早高峰”
心脏病发作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每天上午6~9点是发作的“早高峰”,尤其是心绞痛和猝死往往发生在上午9点左右。主要原因是,早上人体相对缺水,血液黏稠,易形成血栓。同时,上午的血压在一天当中最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或破裂,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此,心脏病患者的锻炼,最好避开这个高峰时段,以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为宜。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心脏病初愈的患者来说,越早进行康复锻炼,恢复的效果越好,一般在发病一周后即可开始锻炼,且至少坚持6个月以上。
锻炼要有规律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能坚持规律运动的心脏病患者,其疾病复发率超过40%。而长期坚持规律运动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可达15毫米汞柱,让复发率大大降低。运动有规律,首先要定量,每周最好运动3~5天,运动后心率控制在不超过110次7分钟(无胸闷气喘)为宜。其次,不妨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锻炼。先做准备活动5~10分钟。然后开始正常运动,如步行、慢跑等,持续15~30分钟(也可以根据心率适当延长)。最后进行10分钟的放松活动,让心跳慢慢恢复到正常程度。
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下面就让我告诉你保护心脏的锻炼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保护心脏的锻炼方法
1、静神调息法:端坐,挺胸收腹,下颌内收,将右手放于左胸的心前区,闭合双目,使精神进入宁静状态。慢慢地调节呼吸,使呼吸速度缓慢而深沉,然后右手根据呼吸的速度顺时针地轻摩心脏,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按摩一圈,按摩36圈。此法有运行气血、滋养心脏的作用。
2、运动养心法: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量。适量的运动可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增强心脏的功能。
3、护心保健操:
(1)、按内关穴:端坐,将右手按于左手臂内关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间),用力按揉30次;然后用左手按揉右臂内关穴30次。
(2)、按郄门穴:将右手按于左手臂郄门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5寸,两筋间),用力按揉30次;然后用左手按揉右臂郄门穴30次。
(3)、揉心前区:将左手放于左胸心前区,右手压于左手之上,顺时针旋转按摩30次,再逆时针旋转按摩30次。有疏通气血、调养心脏、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怎样锻炼对心脏最保健
(1)耐力锻炼
德国著名医学家麦米罗维茨多年的研究表明,耐力锻炼能提高人体各器官的工作效率,心脏最为明显,是中老年人保养心脏,增强心脏功能,预防心脏病的最好方法。耐力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心肌营养,使动脉壁保持一定弹性,减少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并能改善体内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医学专家认为,经常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如果每天进行(05~1)小时的耐力锻炼,那么,在其余的23小时中,心脏就能很好地休息与工作。
耐力锻炼是指人体较长时间地进行肌肉运动的锻炼,像快走、跑步、溜冰、骑自行车、登山、游泳、打球等运动都属于耐力锻炼。耐力锻炼是增强心脏功能的良方。但进行这种锻炼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是初参加锻炼的人和体弱的中老年人,要因人而异地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为了安全起见,中老年人在进行这种运动之前,最好体检一次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量。
(2)心脏保健徒手操
第一节 膝关节运动直立,两腿分开,两臂水平伸直,两膝分别向左右屈伸。
第二节 上肢运动立正,两脚并拢,两臂向头顶上合拢。
第三节 腰部运动。立正,两脚分开,两臂抱胸,然后向左、右转动腰部。
第四节 背部运动。立正,两臂向前平伸,尽量用手去摸脚背,注意膝关节不要弯曲,不要用力太猛,以免损伤。
第五节 腿部运动。坐姿,双手向后扶地,尽量使双腿向上慢慢抬起,注意膝关节不要弯曲。
(3)其它保健方法
选择最佳生活方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选择最佳生活方式对防治心脏病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中老年朋友为保护自己的心脏,注意改变生活方式。
①食物多样化,饥饱要适中,少吃甜食,粗细粮合理搭配。食盐量每天控制在(3-5)克为宜,将膳食中从脂肪获取的热量控制在25%以下,不吸咽,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物,每周至少进食鱼类两次。
②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量。牛奶、豆腐于、海带、芝麻、虾皮、鱼粉等都富含钙,注意进食。
③多食富含维生素E、C、B6的食物。水果、蔬菜、核桃、板栗、豆类、芝麻、花生、金枪鱼、禽蛋、肝脏、香菌、玉米、红薯、胡萝卜等应适当多吃。
④增加饮食中镁的摄入量。海带、紫菜、芝麻、大豆、糙米、玉米、菠菜、胡萝卜叶、黄花菜、黑枣、香蕉、菠萝、核桃等中富含镁,应常选食。
⑤保持良好情绪,精神放松。常做伸展运动,意念放松,调匀呼吸,气入丹田,静观默想。参加体育锻炼要经常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上下阶梯等都是很好的运动项目。赫尔辛基大学马蒂拉博士等研究发现,口腔、牙科疾病患者的心脏病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口腔保健,坚持每天刷牙至少两次,最好选在饭后3分钟进行,每次进食后用水漱口,以防治口腔和牙齿疾病。
⑥常吃核桃可防心脏病。科学研究指出,血液中起不良作用的胆固醇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自然也就相应地减少了。而核桃可使人体的胆固醇降低,从而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每天吃3个核桃,则患心脏病的危险大约减少10%。
美国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核桃含少量亚麻酸及油酸甘油脂,常吃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反而具有使胆固醇排出体外,多余的胆固醇不易被吸收等作用,所以常吃核桃可防心脏病。
⑦常食大蒜可防心脏病。新鲜大蒜以及大蒜补充剂能够大大降低血液中有害胆固醇的含量,新鲜的大蒜或大蒜提取物以及大蒜油可降低15%的胆固醇。常食大蒜能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