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有那些肌肉?

人身上有那些肌肉?,第1张

人身上有639块肌肉,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每条肌纤维收缩时可产生大约0981-1962毫牛的力,如果把全身639块肌肉合在一起同时收缩,可产生约25吨的力

人体全身的肌肉共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有2000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可。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35--45。肌肉内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半。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腓总神经损伤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病因 10 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01 运动 102 感觉 103 营养 11 腓总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12 检查 121 电生理检查 122 超声检查 13 诊断 14 诊断要点 15 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 151 腓总神经的显露 152 胫后肌腱转移纠正足下垂畸形 153 针灸治疗 16 预后 17 腓总神经损伤的预防 1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穴位 1 拼音

féi zǒng shén jīng sǔn shāng

2 英文参考

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腓总神经损伤为病症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1]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斜向外下,穿过腘窝外上方,到达股二头肌腱和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经腓骨长肌深面绕过腓骨颈,分为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二终支。腓浅神经于腓骨长、短肌间下行,小腿下1/3穿出深筋膜至足背内侧和中间。腓深神经于趾长伸肌和胫前肌间,贴骨间膜下降,与胫前动、静脉伴行,于拇、趾长伸肌之见之足背。支配腓骨长短肌、胫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短伸肌、趾短伸肌及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

腓总神经易在蝈部及腓骨小头处损伤,导致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呈内翻下垂畸形。以及伸拇、伸趾功能丧失,呈屈曲状态,和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感觉障碍。

4 疾病名称

腓总神经损伤

5 英文名称

injury of mon peroneal nerve

6 腓总神经损伤的别名

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7 分类

骨科 > 四肢损伤 > 周围神经损伤 > 下肢神经损伤的处理

8 ICD号

S841

9 病因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由于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位置表浅,并在骨的表面,周围软组织少,移动性差,易在该处受损。如夹板、石膏压伤及手术误伤;膝关节韧带损伤合并腓总神经损伤亦非罕见;危重患者长期卧床,下肢在外旋位也可压伤。

10 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01 运动

由于小腿伸肌群的胫前肌、长短伸肌、趾长短伸肌和腓骨长短肌瘫痪,出现患足下垂内翻。

102 感觉

腓总神经感觉支分布于小腿外侧和足背,故该区感觉消失。

103 营养

足背部易受外伤、冻伤和烫伤,影响功能。

11 腓总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腓总神经损伤可合并足下垂内翻。

12 检查 121 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可见患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F波或H反射潜伏期延长;SE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波间期延长;腓总神经支配肌肉的肌电图检查多为失神经电位,而健侧正常。

122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能确切显示外周神经特别是腓总神经,能为临床提供腓总神经病理状况的形态学资料,可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3 诊断

腓总神经损伤主要根据外伤史和临床表现诊断。受伤史,由于小腿伸肌群及腓骨长短肌瘫痪,呈足下垂内翻,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丧失。肌电图检查能确定损伤及损伤程度。

14 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要点:①有外伤或局部受压史。②足不能背屈,外翻,不能伸踇趾。呈垂足畸形。小腿外侧及足背大部感受障碍。⑨电 及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1]

15 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

注意预防,如上石膏或夹板前在腓骨头后加用衬垫保护,腘窝或腓骨头处手术时应防止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应尽早治疗,多数可通过神经直接吻合进行修复,如果神经缺损过大,可考虑选用自体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临床治疗表明,伤后3个月以内手术的效果最好。闭合性腓总神经伤尽管有自行恢复的可能,但也应尽早手术探查,行松解术、吻合术或神经移植术,如无恢复,可转移胫后肌或行三关节融合术,以改善功能。感觉障碍不在负重区,可不处理。

151 腓总神经的显露

(1)腘窝部腓总神经的显露(图1):俯卧 ,患肢稍垫高。手术步骤如下:

①切口:自股后腓骨头上约8cm处,沿股二头肌内缘,由下外经腓骨头后方,转向腓骨颈前下,长约12cm。必要时可延长切口(图1A)。

②切开筋膜:在股二头肌内侧深部游离出腓总神经,用橡皮条轻轻牵引,继续向远侧游离,至腓骨头后外稍下。必要时在此处分离出腓总神经浅支与深支(图1B)。

(2)小腿部腓深神经的显露(图2): ,仰卧位。手术步骤如下:

①切口:沿胫骨前肌外缘切开,其部位及长度视需要而定(图2A)。

②沿切口线切开深筋膜,于胫骨前肌与长伸肌之间分离,显露胫前动脉,静脉紧贴于动脉旁,腓深神经位于动脉外侧(图2B)。

152 胫后肌腱转移纠正足下垂畸形

转移胫后肌腱至足背以代替伸肌功能,有经胫腓骨骨间膜孔转移和经胫骨前内侧皮下转移两种方法。

仰卧 ,手术步骤如下:

(1)足背内侧缘舟骨结节处做一长2~3cm之纵行切口(图3A),显露及游离胫后肌腱,于紧靠其止点处连同骨膜一起切下。

(2)于小腿下1/3内侧、胫骨后缘后方做一长5~6cm之S形切口(图3A),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及游离胫后肌腱,将其远段由此切口抽出(图3B)。注意勿损伤该肌后面的胫后神经血管束。

(3)于足背正中相当于外侧楔状骨处做一长2~3cm之纵切口(图3A),显露楔状骨,剥离骨膜后用手鉆向足底方向鉆一骨洞。

(4)在足背切口与小腿内侧切口之间做一皮下隧道,将胫后肌腱经皮下隧道拉至足背切口。此时即可缝合足背内侧切口及小腿内侧切口(图3B)。

(5)使足背屈至80°位,用拉出钢丝法将胫后肌腱末端缝合固定于外侧楔状骨的骨洞内(图3C)。缝合固定时肌腱要保持适当张力。缝合足背正中切口。

(6)术后用短腿石膏固定于上述位置,6周后去除石膏及拔除固定钢丝,开始功能训练。

153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取用患肢委中、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太冲、太溪、商丘等穴。刺委中要求有触电样感觉向足底或足背外侧放散,足三里、阳陵泉、太溪行提插捻转补法,解溪、太冲、商丘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另外,可配合梅花针、电针、穴位注射等法。[1]

16 预后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不满意,但胫后肌肌腱转移术,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17 腓总神经损伤的预防

大腿肌肉

一1人体最大的肌肉是;股四头肌

2大腿肌肉的构造

大腿的前侧:股直肌 股中肌

大腿的后侧:绳肌即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

大腿的外侧:阔筋膜张肌、骨外侧肌

大腿的内侧:耻骨肌、小收肌、短收肌、长收肌、大

收肌、股薄肌、股内侧肌

二.杠铃深蹲时不同的站距、不同的站位对大腿肌肉的侧重

基本要求:收腹、挺胸、膝盖和脚尖的方向保持一致

杠铃的重心和身体的重心和脚掌的着地面

尽量保持一致,使身体垂直上下运动

1针对股外侧肌

(1)若两脚平行开立,脚距窄于髋,蹲起时两腿保持

平行,侧重练股直肌、股外侧肌下部、缝匠肌

(2)若两脚开立与髋同宽或稍外展,侧重股外侧肌、

股直肌、股中肌

2针对股内侧肌

若两脚尖稍外展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侧重股内侧

3针对大腿前侧

颈前深蹲:颈前杠铃深蹲需要背部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一直要挺直,杠铃重量集中在腿的前部肌群——股四头肌,而使股二头肌和臀大肌的参与降低到最小。

4针对大腿的下部肌肉

采用四分之三的动作幅度做深蹲

5针对大腿的后侧及内、外侧 采用半蹲形式

如何通过拉伸拥有纤细小腿

通过拉伸解决小腿的粗壮问题

8个有效拉伸动作

小腿的肌肉结构

腓肠肌

(外侧头)

跖肌

胫骨后肌-

腓肠肌

(内侧头)

趾长屈肌

腓管长肌

拇长屈肌

背视图腓肠肌(内侧头/外侧头)、跖肌、胫骨后肌、趾长

屈肌、拇长屈肌、比目鱼肌等

8个有效拉伸动作

小腿后侧伸展

动作解析

站立姿势将一只脚抵在台

阶上,腿部伸直,身体前

倾;拉伸跖肌、胫骨后

肌、腓肠肌、拇长屈肌、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趾

长屈肌。

动作解析

站立在台阶上,屈膝站

立,将一侧腿伸直,脚心

放于台沿位置,向下踩;

拉伸跖肌、拇长屈肌、腓

骨长肌、腓肠肌、腓骨短肌。

8个有效拉伸动作

小腿后侧伸展

动作解析

站立姿势将一腿向前迈

出,后腿脚后跟尽量贴实

地面;拉伸跖肌、胫骨后

肌、腓肠肌、拇长屈肌、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动作解析

站立姿势将一腿放于台

上,身体前倾;拉伸胫骨

后肌、趾长屈肌、揭长屈

肌、腓骨长肌、比目鱼

肌、腓骨短肌。

8个有效拉伸动作

小腿后侧伸展

动作解析

站立姿势将一侧腿向前伸

直,后腿屈膝俯身向下;

拉伸股二头肌、半腱肌、

半膜肌、腓肠肌、腓骨短

肌、腓骨长肌、趾长伸肌。

动作解析

向前跨一大步,俯身向下

后腿脚跟尽量找地面;拉

伸跖肌、拇长屈肌、腓骨

长肌、腓肠肌、腓骨短肌。

8个有效拉伸动作

小腿后侧伸展

动作解析

站立姿势一侧腿向前跨一

步,屈膝向下脚后跟向后

发力;拉伸腓骨长肌、腓

骨短肌、比目鱼肌、胫骨

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动作解析

站立姿势向前跨一步,身

体前倾双手扶墙,后腿脚

跟尽量找地面;拉伸跖

肌、腓骨长肌、腓骨短

肌、腓肠肌、胫骨后肌。

小腿前外侧区

1浅层结构 皮肤厚而紧,移动性小,血供较差,损伤后愈合较慢。浅筋膜疏松。浅静脉为 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升至小腿,沿 胫骨内侧缘上行。

小腿

皮神经主要有两条:隐神经由收肌管前壁穿出后,伴大隐静脉下行分支布于小腿内侧面、前面和足背内侧缘皮肤。腓浅神经在小腿外侧的中、下1/3交界处附近穿出深筋膜分支布于小腿下外侧皮肤和足背皮肤。

2深层结构

(1)深筋膜 小腿深筋膜较致密,在胫骨内侧面与骨膜相连,在外侧向深面发出两个肌间隔,前肌间隔附于腓骨前缘,后肌间隔附于腓骨后缘。小腿的前、后肌间隔,胫、腓骨及其间的骨间膜与小腿前外侧区的深筋膜共同围成前骨筋膜鞘和外侧骨筋膜鞘。

(2)骨筋膜鞘的内容 外侧骨筋膜鞘的内容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腓浅神经和血管;前骨筋膜鞘的内容有胫骨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胫前动、静脉及 腓深神经等。

小腿后区

1浅层结构 此区皮肤弹性好,血供丰富,是临床上常用的带血管蒂皮瓣的供血区。浅筋膜内的浅静脉为 小隐静脉及其属支。小隐静脉small saphenous vein经外踝后方上行至 小腿后区,在小腿上部穿入深筋膜,沿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进入腘窝,注入腘静脉。如静脉瓣发育不良或深静脉回流受阻可致淤血或曲张。皮神经有腓肠内侧皮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

小腿

2深层结构 小腿的后肌间隔,胫、腓骨膜及其间的骨间膜与小腿后区的深筋膜共同围成后骨筋膜鞘。后骨筋膜鞘的内容有小腿后群肌浅、深层,以及位于其间靠胫侧的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等,靠腓侧的腓动、静脉。 胫骨滋养动脉沿胫骨后方下降,在胫骨的中、上1/3交界处后方进入胫骨,胫骨中段骨折伴移位时常发生远侧部分供血障碍,致骨折不易 愈合。

是坐骨神经的两大终支之一,由腰4~5和骶1~2脊神经前支的纤维组成。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行向外下,绕腓骨颈穿腓骨长肌近侧端达腓骨颈前面,分为腓前和腓深神经。其肌支支配小腿肌外侧群,前群及足背肌;皮支布于小腿外侧面、足背和趾背的皮肤。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158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