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的体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肌肉质量的好坏,而有些人,在健身时所发挥的力量表现却往往会让自己感到诧异:“为什么连这个重量都做不起来?”也许很多人会说是因为他缺乏锻炼,这的确是一方面,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你“有力使不出”!
现在的生活方式从很多方面改变了我们本身的自然状态,肌肉功能是一方面。在正常状态下,我们的肌肉就好比一根“弹簧”,当你把它拉长时,它会产生回缩的力,当你把它压缩时,它会产生回弹的力,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张力,用到肌肉上,那就是肌肉张力。
肌肉张力是否会改变?
肌肉张力是指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肌肉张力肯定是会改变的,我们通过后期的肌肉训练,肌肉张力能够得到加强,所以我们能够承受的负荷也会变大。而张力也会受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长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上文提到,现在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肌肉功能,肌肉长度的改变就是其一:因为长期保持一种姿态,从而让相关肌肉的长度变长,或者变短,前者会让肌肉变得过于松弛,后者会让肌肉变得过于紧张,这两者都会让肌肉变得无力,就像弹簧被拉的松弛后,回缩力会变小,被过度压缩后,回弹力也会变小。具体原因是因为肌动蛋白—肌凝蛋白横桥数量的改变,这里就不细谈了,有机会再具体分析。
健身后力气反而变小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运动量过大:如果你在健身过程中一次性运动量过大,导致身体过度疲劳,那么你的肌肉可能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和恢复,这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和力量下降。
2 训练强度过大:如果你在健身过程中使用了过大的重量或次数,这可能会对肌肉产生过度的压力,导致肌肉疲劳和力量下降。
3 饮食不均衡:如果你的饮食不均衡,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等营养素,这可能会影响你的肌肉生长和力量提升。
4 缺乏睡眠:如果你在健身期间缺乏充足的睡眠,这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和恢复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肌肉生长和力量的提升。
5 伤病问题:如果你在健身过程中受伤或出现疼痛,这可能会影响你的训练计划和肌肉生长,从而导致力量下降。
如果你发现健身后力气反而变小,建议适当调整训练计划和饮食习惯,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咨询专业的健身教练或医生的建议。
这叫肌力失衡,时间久了右侧肌肉会更大,因为右侧力小,会收到更多肌肉刺激
如果是前期发现,可以做右侧的力量训练:与增肌训练有不同,你要做超大重量每组1~2的训练,比如大重量右手单手哑铃卧推1~2个一组,组间休息要长
如果右边的肌肉已经比左边大,就要针对右侧进行特殊加训:比如哑铃卧推,右手推10次左手只推7次,等右手的后3次推完,左手再去补3次,过10秒钟,左手再补3次
影响人体肌肉力量的因素
肌肉力量是对肌肉收缩时克服和对抗阻力能力的测度,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基本要素。肌肉力量的大小受遗传、纤维类型、肌肉质量、神经肌肉协调关系等一系列生理乃至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是肌肉收缩,肌肉的力学特性决定在运动中的表现。肌肉的力学特性在此是指那些可以测量肌肉力学参数:力、长度、速度、功和功率等。在许多运动项中,运动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参数的大小。
对人体肌肉发育影响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年龄 肌肉力量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在青春期前,儿童少年肌肉组织中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成人少,能量储备较差,收缩能力较弱。年龄越小,这一特点也就越明显。
在身高突增阶段,由于骨骼的快速增长,肌肉也以增加长度为主,但落后于骨骼的增长速度,此时肌纤维的增粗和肌力的增长仍在继续。只有当高度增长缓慢下来,体内性激素分泌增多(男15岁以后,女13岁以后),肌纤维才逐渐增粗,横断面积逐渐增大,肌力显著增长。从6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手臂肌肉CSA和握力随之增大,女孩的握力最大增长出现在105岁,随后增长速度减慢;而男孩从14岁时开始最大增长,直到20岁肌肉CSA和握力都有明显增长。男女达到最大肌肉力量的年龄分别在25岁和22岁左右。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大部分肌肉力量和体积开始衰退。Young等报导,与年轻人相比,老年男女膝伸肌的最大自主收缩(MVC)较低,股四头肌的CSA也较小,并且证实MVC与CSSA之比(MVC/CSA)年轻人比老年男性高。Lindle等研究发现膝关节等速向心力矩和等速离心力矩以及肌肉质量随着年龄而下降。经过27年追踪研究,发现中年到老年,握力每年下降1%。也有报道,肌肉力量在25-35岁达到最大值,并且维持到40-49岁或者略有下降,50岁以后,每10年肌力下降约12-14%。这些与年龄有关的力量差异和随年龄变化肌肉体积的差异有高度相关性。虽然与年龄有关的肌力下降的特定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但是最基本的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肌肉体积的减少。
2、发育顺序
儿童少年身体各个部分肌肉的发育,躯干肌先于四肢肌,收缩肌先于伸展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肌力的逐年增长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是仍然落后于骨骼的增长,肌力耐力均较差。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
3、性别
若以绝对肌力的大小表示肌肉力量,一般男子的力量通常比女子要大,女子上肢肌力比男子低约50%,下肢肌力低约30%,这是由于肌肉横断面积或者肌肉数量多少的差异所致。正常成年男子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40~45%,而女子则占35%。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手臂的最大功率(PP)和平均功率(MP)显著增加,而女孩则没有,PP和MP的绝对值男孩比相同年龄的女孩明显要大。12岁女孩伸肌峰力矩出现增长高峰(相对于11岁,力量增加了41%),14岁达到高峰值;而男孩在14岁之后,力量仍在不断增长,男孩的肌肉力量相对于他们的身体大笑,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力量显得要强大些,而女孩的力量则要弱些。CMneu等人发现在青春期前,男孩前手臂的肌肉横断面积(CSA)和最大握力都大于女孩。从10岁开始,因女孩肌肉CSA和握力增长的速度更快,性别之间的差异减少,到13岁时,男、女孩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男孩在14岁以后,肌肉CSA和握力都出现最大增长,而女孩的肌肉CSA不再随着年龄增长,仅是握力略有增长,故性别之间的差异。
引起肌肉无力,它的原因很多,无非就是肌肉的因素,比如重症肌无力,另外还有一些神经的因素,比如一些格林巴利综合症导致的脑脊液神经的病变也会出现肌肉无力。脑梗死或者脑出血也会导致。还有一些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神经受到压迫,时间长了,肌肉力量就会逐渐的减退。另外还有一些中毒,包括农药中毒等等,也会引起肌肉无力。周围神经受到压迫刺激,也会引起所支配的肌肉萎缩,力量下降,甚至缺失。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活动后加重,经休息和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症状改善为特征。其病理机制是患者体内存在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阻碍了正常的神经肌肉传递。可见于任何年龄。但高峰期一个为20~30岁,女性多见,常伴胸腺增生;另一个为40~50岁,以男性为多,多伴胸腺瘤和其他疾病,如甲亢、类风湿关节炎等。感染、过度疲劳、精神创伤、外伤、妊娠、分娩等常为本病诱因。 [临床表现]
以眼外肌为首发症状者最常见,其次为延髓肌和肢带肌。眼外肌受累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咀嚼肌和咽喉肌受累出现咀嚼、进食和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不清;面肌受累则表情缺乏,闭目无力;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受累则出现转头和耸肩无力;四肢肌受累时以近端无力为重,表现为易跌,上楼困难等。如侵犯呼吸肌则出现呼吸困难,称重症肌无力危象。本病多数起病隐袭,常以一组肌肉开始,逐步累及其他组,少数病人出现肌肉萎缩。上述症状也常波动起伏,呈现“朝轻暮重”、重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临床特征。儿童肌无力几乎全部以眼肌受累为主,表现为睑垂,复视甚至眼球固定,症状时好时坏或左右交替。 [诊断]
1.受累骨骼肌易疲劳,病情波动。
2.疲劳试验和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阳性。
3.肌电图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衰减阳性,血清中可测到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
4.X线胸片、纵隔CT、MRI可显示伴发的胸腺增生或胸腺瘤。
5.危象的鉴别:腾喜龙试验可使肌无力危象症状短暂好转,胆碱能危象症状加重,反拗性危象则无反应。在试验时,应准备好维持呼吸功能的设施及阿托品。
6.肌无力综合征是指恶性肿瘤合并的肌无力现象,表现为泪少,口干,早重夜轰或活动后症状反减轻,受累范围以下肢为多而重。还应与眼肌麻痹、功能性眼睑下垂、进行性延髓麻痹等相鉴别。
过度使用或出现损伤会使肌肉紧张,短时间肌肉会表现出更大的力量,但长时间后会使肌肉内的非收缩性组织增加,肌肉的弹性会下降,造成缺血退化以及无力像健身人群就很容易出现肱二头肌的紧张性薄弱
因为受伤造成的肿胀或功能紊乱而形成,例如半月板损伤会导致膝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进而引起大肌群的抑制
各种压力和刺激都会形成板机点,造成肌纤维束的过度敏感,从而使肌肉更容易被激活,过度无效的激活肌肉就会使肌肉疲劳产生无力
长时间反复牵拉肌肉会抑制肌梭的活性,并导致肌肉内肌节的增加,不良的体态也是造成牵拉性薄弱的原因
当人主动收缩某块肌肉的时候,与这块肌肉功能相反的肌肉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交互抑制,交互抑制会引起肌肉失衡,导致关节功能紊乱比如网球肘就是腕关节的伸肌张力过大,而腕关节屈肌薄弱,无法保持平衡
紧张性薄弱:
采用合适的拉伸方法牵拉紧张的组织,通常应每天牵拉,持续2~3周,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加肌肉力量
关节源性薄弱:
控制关节炎症,并使用关节松动技术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及刺激本体感觉然后循序渐进地训练肌肉力量
板机点薄弱:
可使用肌肉能量等长收缩再放松技术或缺血性压迫后牵拉降低板机点活性,随后循序渐进地强化肌肉的力量
牵拉性薄弱:
首先牵拉放松拮抗肌,然后逐渐训练被拉长肌肉的力量
交互抑制性薄弱:
牵拉放松张力过高的拮抗肌,再通过摩擦,叩击等方法刺激被抑制的肌肉,增加感觉输入
影响肌力的因素:1肌肉的收缩能力。2与运动神经元有关。如果出现肌张力下降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平时一定要积极的做一些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同时锻炼肌张力和肌耐力,以免造成肢体不协调的现象发生,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
临床上肌力下降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会引起人体各项日常活动的障碍,如坐、站、步行障碍等。肌力训练是增强肌力的主要方法,肌力下降者常常通过肌力训练恢复至正常肌力。
肌力(Muscular Strength):肌肉收缩、抗阻产生的力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ü 生理横断面越大,产生肌力也越大
2.肌肉的初长度
ü 肌肉被牵拉长= 12倍静息长度时,产生的肌力为最大
3 肌纤维的类型
骨骼肌纤维可依据其收缩的特性不同,分为快肌和慢肌两大类,快肌纤维较慢肌纤维能产生更大的收缩力,因此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以及横断面积或直径大的人肌肉收缩力量也大。
ü 收缩力:快肌纤维>慢肌纤维
4.肌肉的募集
同时投入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也越大
运动单位: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
5.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一般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的,如在一些较大的肌肉中,部分肌纤维与肌腱形成一定的角度而成羽状连接,这种羽状连接纤维越多,成角也越大,肌肉较粗,能产生较大的力,如腓肠肌或其他快肌纤维具有较强的收缩力
ü 一定的成角可增强肌肉的收缩力
6.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的速度
ü 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所产生的肌力不同
ü 离心性收缩产生的最大力量,大大超过等长和向心性收缩
ü 离心性收缩产生的力量约比向心性收缩大50%,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
ü 收缩速度越慢,肌肉募集量越多,产生的肌力越大
7.年龄和性别
ü 男性肌力比女性大,女性的肌力一般为男性的2/3
ü 尤其以握力(60%)和垂直跳的力量(65%)最为明显
8 心理因素
ü 在暗示、大声命令及有积极的训练目的时,受检者所发挥的肌力比自主最大收缩力大20%~3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