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运动员的脖子大概是所有运动员中最强壮的了,因为头部是拳击手主要的打击目标,所以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承受击打,拳击手需要针对脖子进行很多训练,力求脖子强壮,稳固,不会因为击打而大幅摇晃,甚至更危险的情况。而泰森作为拳击手中的佼佼者,颈部肌肉的强壮自然不会差。
其实不只是泰森,我们看现在的重量级拳王,安东尼约书亚的脖子,维度也是比头部更大的。
颈部肌肉的练习是包含在所有拳击手的日常健身中的,而泰森粗壮的脖子也就来源于这些训练。
比如颈桥,用头和双腿支撑住全身,并且用颈部控制头部绕环。对于健身新手来说,这是个很危险的动作,应该做好充分的热身,以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做到。
然后再比如负重颈部绕环,比如像下面梅威瑟这样,用特质的头盔增大颈部承受的重量。
在比如安东尼约书亚这样的,直接用牙叼住重量,当然了会对牙齿有一定伤害,普通人大可不必这样练。
此外还有那些健身爱好者都熟知的,肩部三角肌训练的动作,都会锻炼到颈部周边的肌肉群,也会有强健颈部的效果,比如下面这个耸肩。
对于其他的格斗运动,脖子的强壮也都很重要,所以不只是泰森,其他很多格斗运动员,都有脖子粗的特点。
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也不是伙夫,也有可能是拳击手哦。
说起拳击我们不得不联想到泰森,他在拳坛就是一个神话。如果不是恩师达马托的去世,泰森还能保持更久的连胜纪录。泰森不仅擅于进攻,他的出拳正如我们所说“稳准狠”,他的防守能力也很强。泰森硬抗对手的能力很可怕,只要对手不打到他的要害,泰森基本都能硬扛下来,这抗击打能力确实出色。那么竟然大家都是职业拳手,为何唯独泰森特别抗打,当你看了他的脖子就能明白。
拳击运动员对于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什么技巧,寸劲,敏捷,这些在绝对力量面前,真的是不堪一击。泰森身高身高178,但是体重达到了100公斤,这身体完全是被肌肉包裹了。他把身上能练的地方都练了起来,就连脖子都比一般拳手粗太多。
我们常说看一个人打架是否厉害,外行看腹肌,内行看背,专家就看脖子。脖子上的肌肉非常难练,但是泰森已经把脖子的肌肉练得非常厚实,脖子比头都还要粗。虽然这样的身形看起来不好看,不过作为拳击运动员那是相当有利。
泰森练成这样比头都还粗的脖子,私底下的付出非常巨大。他的训练量一般运动员根本吃不消,看看他对于脖子的训练方式,完全就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如果脖子没有强大肌肉群保护,自己的力量不够出色,要做泰森这一动作,很有可能把脖子给弄脱臼。
泰森抗击打能力强是全方面的,他的训练也是非常繁多。跳绳,游泳,深蹲,举重,跑步,泰森在达马托的指点下,完全锤炼成了“机械战士”。
我们如果在现实生活遇到跟泰森这样体形的人,避开走才是上策。泰森身上确实有很多争议点, 不过不可否认他 是近代最伟大拳王之一。现如今各种哗众取宠,靠点数赢比赛的事泰森不会做。要么你把他KO,要么就是被泰森KO,这才是最纯粹的拳击!
泰森是个美国W丅O金腰带拳击冠军,其身体训练就是为提高自身的打击和抗击打能力。如何使脖子比头粗,相信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具体训练、营养、保健等方法曾有专门纪录片,有兴趣的可自己找一下!
首先是天赋,其次是后天的努力训练。
遗传基因就是一种天赋,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泰森就是一个天赋的拳手,难怪他的教练达马托当时六十多岁了,第一次看见泰森,就说,我的后半辈子,为你而活,我要把你培养成世界冠军。
泰拳的训练也是极其刻苦,加上达马托几十年的教练生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这些动作当然只是泰森练脖子训练一种方法,肯定还有其它方法,还包括营养、恢复、等等一系列体系。
正是因为泰森特殊长期专业化训练才会使的泰森有特殊结构身材的,也跟人种基因有遗传关系的,泰森是黑种人,黑种人本来基因就是强悍的,凶猛的彪悍的,再加上后天专业化训练所以泰森造就一身不同寻常的肌肉群,正是因为泰森脖子说是比自己头还大就是这个原因,脖子粗大,颈动脉粗大,心脏血流向上,供给大脑血液充足,使的泰森大脑灵活,动作协调,反应灵敏,出击有爆发力,所以泰森一直是在搏击散打中处于不败之地,称为拳王?
身体素质好,天生占一部分,外加对于脖子的抗击打性做专业性的训练,以达到头部超强抗打的能力,脖子粗只是外像,头部能挨多次重拳而不倒才是目的,播求的脖子训练也很有一套,
因他当拳王之前是做厨子的,所以他脖子粗。
从来不相信天赋
进行专业格斗训练的人,无论是拳击跆拳道泰拳散打,都会特别注意颈部力量的训练,增加头部的抗击打能力,否则在格斗中特别容易被击倒。所以不是练拳击的人脖子粗壮,而是练习拳击的人会有意识的使脖子变得粗壮。
遇到菜花耳和脖子粗壮的人都要绕着走
可以这样说,职业拳击运动员的脖子是所有运动中最强壮的了,因为在比赛中,头部是对手主要的打击部位,而不够发达的脖颈很难快速的做出避闪动作以及承受巨大的打击,所以说一个强大而又结实的脖子是拳击运动员的基础条件。 泰森是一位极具天赋的拳王,不仅仅拥有着天生的神力与超强的抗击打,他还在恩师的教导下刻苦训练拳击。90年代的泰森可以说所向披靡,很少有拳王愿意与他同台竞技。泰森确实是一位传奇拳王。
前世界拳王泰森,他的脖子和正常人不一样,要粗很多,但这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后期训练练成的,为了达到这种程度,泰森做了大量的针对脖子的训练,并且这种训练也不是一时能练成的,需要一日复一日的专业练习。泰森很小的时候就被他的养父严格要求,早晨天不亮就要起床跑步,跳绳,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等,一直到天黑。从13岁到20岁每天从不间断,仿佛泰森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只剩下训练了。泰森坚持了下来,并且很好地完成了这些在同龄人眼里枯燥乏味并不敢想象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抱怨,只是默默地做着他认为他应该做的事情。
现在泰森的脖子比他的脑袋还要粗一圈,为了达成这种成果,需要付出什么?网友们们认真地思考一下吧。想想这种训练的难度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泰森的训练程度非常地夸张,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别说一般人能否做到,估计一些职业拳手也不敢轻易地尝试吧。在这里友情提醒大家,专业动作请勿模仿!
(一)人体概况:
1、四部:头、颈、躯干、四肢
2、三层:皮肤、肌肉、骨骼
3、二腔:颅腔、体腔(包括胸腔和腹腔)
4、一管:椎管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1、细胞:基本结构、形态多样
2、组织:概念、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
3、器官:概念、主要器官
4、系统:概念、人体的八大系统(名称及功能)
5、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三)人体是统一整体:
1、从结构方面看
2、从功能方面看
本章重难点提示
1、人体的基本结构重在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认知顺序和使用术语正确表达的能力
2、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重在观察和分析比较,以及渗透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重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及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联系实际理解这一抽象的内容
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人体生理卫生知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关于两个教学难点 的处理
本章有两个教学难点 :一是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二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在同一章节里,理论性的知识比较集中,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关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初二学生来说仍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一)关于“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难点的处理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组织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的四种基本组织,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有些陌生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可以增强学生对组织的感性认识,既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如讲上皮组织,让学生回忆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是在何处刮取的上皮细胞让学生以此理解上皮组织的分布(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就使得四种基本组织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不再感到陌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让学生通过插图比较、实验观察,掌握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插图直观、形象、生动,让学生通过对插图的比较观察,能加深印象,提高记忆的效果如,让学生把上皮组织的两幅插图与结缔组织的两幅插图对比观察记忆,学生就会发现它们两者的结构特点恰好相反: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通过这样的对比观察,学生就比较清楚地记住了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之后,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区分四种基本组织,进一步熟悉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为了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事前把玻片标本上的标签除去,贴上编号,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各编号玻片标本的组织名称
3.前后照应,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巩固所学知识
本章所讲述的内容,特别是有关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知识,与后面各章讲述的各个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前后照应,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巩固所学知识如,讲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联系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布;讲述表皮的角质层和真皮的构成时,联系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保护功能
(二)关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难点的处理
1.让学生从人体的构成来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与人体严整、完美的结构是分不开的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系统,由各个系统进一步构成人体人体在结构上的严整性、完美性,保证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让学生从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协调性来理解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保持着高度的协调性以人进行剧烈运动为例,说明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让学生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来理解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有两个特点:一是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整体性的,二是人体的机能活动总是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为什么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能相互配合,协调活动为什么当手碰到热炉子时会飞快地缩回,而且动作是那样的迅速、准确就是因为神经系统和体液特别是神经系统在起调节作用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是由于有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
4.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贯穿于整个生理卫生教学的始终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后面的各章节中多有体现因此,教学中结合着有关内容渗透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如骨胳肌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人进入青春期后,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总结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时,告诉学生,正是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体育锻炼给人体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同样,吸烟和饮酒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恰当引入“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如在讲“切脉”诊病的原理时,告诉学生:人体某一器官有病,由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并且在脉搏上表现出来,因此,医生通过“切脉”就可以推知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健康状况
可见,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贯穿于整个生理卫生的教学中,不仅可以突破难点,使学生加深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而且还有其他多方面的意义
教法建议
建议本章授课3~4课时第一课时介绍人体概况;第二课时研究人体细胞;第三课时学习四种组织;第4课时学习器官、系统及人体是统一整体
在学习人体概况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分名称可以先让学生对照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自己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如不太清楚的名称,则应该对照书上的图来识别最好让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一起学习,相互提问应注意避免我们平时讲俗语,如胳膊,应该称为上臂和前臂,学习使用专用术语应准确知道人体的四部三层二腔和一管四部指头、颈、躯干、四肢,三层指皮肤、肌肉、骨胳,二腔指体腔和颅腔,一管即椎管
在学习人体基本结构——细胞时,组织学生做好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准确地绘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图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出其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还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人体各种细胞形态结构图,让学生了解人体细胞的多样性关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学习,都应在联系动物学的基础上进行
人体4种基本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是本章的重点,在学习时,建议给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如挂图或永久玻片标本,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还应联系实际,让学生对组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学习人体器官时,建议以具体器官为例,通过分析得出器官概念以及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的,并且以某一二种组织为主应该给学生提供人体器官的,让学生知道人体主要器官的分布及其功能,如心、肺、胃、肾、肝等
在学习人体系统时,建议联系动物学部分所讲的系统,分析得出系统的概念利用书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八大系统的名称、主要器官和功能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本章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时,建议让学生联系实际,可以通过简单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一下从平静状态变成剧烈运动后,自己的各个器官系统有什么变化,如肺和呼吸系统,心脏和循环系统,骨胳肌和运动系统等(可以利用媒体素材中的课件)深深体会这些器官系统是怎样密切联合的,它们的协调活动充分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成为一个整体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修正自己的行为,积极维护和改善周围的生存环境使身体健康发育成长,心理素质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教学设计示例
1、从“健康”的概念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健康吗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呢(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认为有哪些不健康的表现(3)单从生理方面考虑,我们怎样才能更健康
健康不仅仅指人的躯体没有疾病,还包含了人的心理和社会上的一种完美状态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现象和危害健康的隐患例如:生活起居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酗酒;过食补品;滥用药物;盲目减肥;居室环境中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如:厨房烟雾、装修涂料、不洁净的食物和饮水、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噪音等;单亲家庭、父母过分溺爱等导致的孩子心理素质差,不能承受挫折,与善于与他人合作等等
要想让自己身体更健康,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关于人体的基本知识,先来做个小测试
2、联系生活实际,明确学习人体生理卫生的重要性及此课程的研究内容
问题:(1)你能解释关于自己的一些生理问题吗例如:你从哪里来的你为什么能长高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天热的时候为什么出汗吃进去的食物在身体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血液为什么是红的……(2)你能在发生以下问题时,科学地保护自己或他人吗例如:外伤、煤气中毒、骨折、脱臼、大出血、中暑、冻伤、火灾、溺水、触电……
要想解释这些问题,使自己健康地成长发育,我们就必须了解关于自己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及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知识,而这些正是我们在初二的生理课上所要学习的内容
3、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从宏观水平学习人体概况
问题:(1)我们应该如何(用什么方法)认识人的身体呢(2)人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有哪些主要结构
通过初一生物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认识生物体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注意观察,而观察要有正确的方法,要讲求顺序——由宏观到微观;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等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的方法从宏观水平来认识一下自己的身体吧!
学生活动:(1)学生两人一组,对照书上的图,来认识人体各部分的名称,人体内的腔及重要内脏器官的名称及相对位置(2)在教师说出名称后,全体同学一起指认(3)讨论在认识人体概况的学习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鼓励和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注意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强调用规范的术语代替俗语如:颈(脖子)、腹(肚子)、上臂和前臂(胳膊)、足(脚)等最好能利用人体模型(内脏器官可以拆卸),让学生对人体内部建立立体感
课后活动:把课上学过的关于健康和人体概况的知识传递给家里人,和他们一起分享
1、将对人体结构的研究从宏观引入微观,明确本节学习内容
问题:(1)把肉眼看到的人体在显微镜下,会看到什么呢(2)你有办法通过实验看到自己的细胞吗(提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3)怎样选取实验材料(人体细胞)
上节课我们从宏观的角度了解了自己的身体,这节课我们将要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自己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的结构,无论是坚硬的骨,还是流动的血液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可以利用大家已经具备的技能——制做临时装片(回忆步骤)取材讲求简便易行,我们这次就选取口腔侧壁的上皮细胞
2、学生通过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认识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单位
学生活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问题 :(1)实验材料中生理盐水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不用清水
(2)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上课前为什么要用清水漱口
(4)怎样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胞
(5)怎样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6)人体细胞和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异同
在实验前查对实验用品时,引导学生思考生理盐水的作用——给细胞提供相应的生活环境(人体的内部环境),浓度为0.9%是经过测定得出的,可以联系生活中输液时使用生理盐水的例子来说明道理
制作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操作顺序正确;滴生理盐水的量要适度;取材方法正确(教师演示);材料涂抹均匀(防止细胞重叠);盖盖玻片的方法正确(防止气泡)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漱口的目的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获得较纯的细胞
在学生观察时,应指出:在显微镜下观察无色透明的标本时视野的亮度要适当(通过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暗一些,可以使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界限分明,容易分辨,利于观察);将细胞染色处理,更利于观察(提示学生注意染色方法)并借助媒体(显微投影、挂图等)指导学生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绘细胞图来学习人体细胞的结构(学生边观察边在笔记本上绘简图,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问题,在绘版图讲解时给予指正)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强调人体细胞在结构上和动物细胞一致,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没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液泡
3、通过观察或挂图认识人体细胞的多样性
问题:(1)人体细胞都和我们观察的口腔上皮细胞一样吗(2)为什么人体细胞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类型(提示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利用或挂图,给学生展示人体细胞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并简单联系功能,指出这是进化的过程中,人体细胞适应不同功能演变的结果
课后思考:在观察人体细胞时,你认为可以用其它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吗提出建议
1、回忆细胞结构,引入研究课题,再将人体结构由微观逐渐引向宏观
问题(1)人体细胞具有哪些结构(利用挂图回忆)
(2)多种多样的细胞是怎样构建人体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动物学知识回答)
2、观察各种组织的永久装(切、涂)片,认识人体四种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问题(1)生长在一起的细胞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2)人体有哪些基本组织如何划分
(3)四种基本组织在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发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1)观察人体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解决上述问题1
(2)讨论四种组织在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上的不同
生长在一起的细胞,往往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结构,功能上是相同的,它们借助一些间质,彼此联系,形成人体的组织
构成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在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见下表)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分布
体表及各管腔壁的内表面,构成腺体
分布广泛
心脏、胃、肠、骨骼肌
分布广泛,在脑、脊髓、感觉器官、神经和皮肤等处较丰富
结构特点
细胞形态结构统一,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极少
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的量和成分都很丰富
细胞种类单一,细胞间质较少
由神经元构成
类型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腺上皮等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坚固性结缔组织、浆液性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等
心肌、平滑肌、骨骼肌
————
功能
保护、分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和运输
能收缩舒张
产生运动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举例
皮肤外层、血管内层、气管内层等
皮下撕片、韧带、骨、软骨、血液
胃壁肌肉层、肱二头肌、心肌
脑组织
脊髓
联系实际
上节课观察的口腔上皮取材于什么组织
平时我们说的筋、肥肉是什么组织
饭后胃的体积比原来增大,是什么组织的特点决定的
下肢瘫痪的人是由于损坏了什么组织
(建议课前印好空白表格,方便学生讨论和记录)
在学习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时,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彩色挂图等作为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建议选用比较法(列表),更加突出各种组织的特点最好是在学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学生讨论得到结论,教师在其中只起引导和点拨作用,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通过学习应当使学生体会结构和功能是相互适应的
1、以人体主要器官为例,分析其组成(回忆四种组织)和功能
问题:(1)组织又是如何构建人体的呢
(2)以心脏为例,它是有哪些组织构成的呢
(3)构成不同的器官的组织的组合方式一样吗
四种基本组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器官(如:心脏——心壁是肌肉组织,表面的膜是结缔组织,心壁内分布着神经组织,心脏内表面是上皮组织)
举例说明构成不同的器官时组织的组合方式不同,不同的结构导致生理功能的差异(如:心脏以心肌为主;脑以神经组织为主;骨以结缔组织为主)引导学生得出在一个器官中一般以一、二种组织为主的结论
2、系统的概念、类型、功能
问题:(1)器官又是怎样进一步组成人体的呢
(2)(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这里都有什么器官这些在一起的器官有什么联系
(3)人体有哪些系统分别有什么功能
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明确的分工,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器官就像生产流水线一样,环环紧扣高效率地完成着人体某项生命活动(以消化系统为例,阐明“系统”的概念)象这样的由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成的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就是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在已有动物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书上的图,了解各系统的名称和功能),以后我们将分别去学习它们
3、总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回顾人体的结构,从微观到宏观依次由哪些结构构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利用课件演示,辅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并为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体”做铺垫)
4、讨论人体为什么是一个统一整体
问题:人们常说“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提示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考虑)
学生活动:讨论人体为什么是一个统一整体(在从功能方面分析时,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个活动:请一个学生代表做15次全蹲起后说出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的情况,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此处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
总结:
在结构方面,从微观层次看,人体各个细胞间借助细胞间质彼此联系,从宏观层次看,人体的各个系统又由血管(循环系统)和神经(神经系统)联系起来;
在功能方面,八大系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共同完成着各项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探究活动
一、认识一些动物的组织
问题:我们在观察人体细胞时,选取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能否利用其他材料来观察,让我们了解其它组织的细胞
实施方案:选取小动物(如蟾蜍)的肌肉、皮下碎片少量,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选取新鲜哺乳动物的脊髓,从灰质中挑取少量材料,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神经组织
二、探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条件
问题: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我们采用了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换成清水或20%
的生理盐水行不行请设计实验寻求答案
实施方案:
1.分别用清水、09%的生理盐水和20%的生理盐水做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观察三种情况下,细胞的形态
2.先用09%的生理盐水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到细胞后,利用染色的方法,从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吸,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形态有没有变化;同理,先用09%的生理盐水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利用染色的方法,从盖玻片一侧滴加20%的生理盐水,另一侧吸,一段时间后,再观察细胞的形态有没有变化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痉挛性斜颈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流行病学 10 痉挛性斜颈的病因 11 发病机制 12 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表现 121 旋转型 122 后仰型 123 前屈型 124 侧挛型 13 痉挛性斜颈的并发症 14 实验室检查 15 辅助检查 151 肌电图检查 152 局部阻滞试验 153 脊柱X线片 154 CT检查 16 痉挛性斜颈的诊断 17 鉴别诊断 171 癔症性斜颈 172 感染性斜颈 173 迟发性运动障碍 174 先天性斜颈 175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18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181 药物治疗 182 外科治疗 1821 适应证和禁忌证 1822 双侧颈神经根切断术 1823 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1824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 1825 三联手术 1826 选择性颈后伸肌切除术 1827 其他手术 19 预后 20 痉挛性斜颈的预防 21 相关药品 附: 1 痉挛性斜颈相关药物 1 拼音
jìng luán xìng xié jǐng
2 英文参考accessory cramp
spasmodic torticollis
3 概述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累及颈部区域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颈肌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性倾斜,1792年Wepter首先报道此病。曾经有作者认为此病可能是扭转痉挛或手足徐动症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首发症状。也有人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而给予相应的治疗。1952年后Foix用立体定向的方法成功地制作出该病的动物模型,结束了该病是精神疾病的错误理论,确立了它是一种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是一种独立的器质性疾病。然而精神因素如焦虑、反应性抑郁症等对此病的症状轻重起著一定的调整作用,情绪的冲动甚至是此病加速发展的一个因素。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要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和肌电图检查进行区分。
痉挛性斜颈常发生于30~50岁的成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数起病缓慢,少数骤然起病,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则向另一侧屈曲,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颈部的浅深肌肉均可受累,而且每一位病人其受累的肌肉以及受累的程度各不一样,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头颈夹肌的收缩最容易表现出来。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应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当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或保守治疗效果越来越差时,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至今尚处于发展阶段,尚无标准的手术方式。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建立在对痉挛肌群的认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外科治疗方式中,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最为流行,双侧颈神经根切断术和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仍在被某些医生选用。国内陈信康教授倡导的三联手术和选择性颈后伸肌切断术,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国内广泛应用。
4 疾病名称痉挛性斜颈
5 英文名称spasmodic torticollis
6 痉挛性斜颈的别名rotatory tic;spasmodic contraction;痉挛性收缩;旋转性抽搐
7 分类1神经外科 > 功能性疾病 > 锥体外系疾病
2神经内科 > 运动障碍疾病
8 ICD号G243
9 流行病学痉挛性斜颈常发生于30~50岁的成人,男女同样受累,女性稍多见。尚无确切的发病率统计。
10 痉挛性斜颈的病因痉挛性斜颈确切原因不清楚。长期认为本病系椎体外系疾病。有大量证据认为,纹状体功能障碍是本病的原因。文献中曾发现纹状体区出血和AVM的病人有此症状。中脑损害也可能和本病有关。这一现象可以从解剖环路上得到解释:中脑的Cajal间质核是连接中脑、丘脑、皮质和纹状体环路的起点。精神因素对本病的症状发作影响很大,但显然不是本病的原因。前庭系统是颈部肌肉的主要脉冲区,头部位置的空间感知取决于前庭系统和颈部的本体传入,而本体的传入是由颈部肌肉和肌腱的肌梭传入来完成的。所以认为在本病中,前庭和颈部的本体信号处于不对称状态,使这些病人有一种异常的颈部空间感知,前庭功能异常也可能是本病的机制之一。最近也注意到遗传因素和本病有关。某一类型的肌张力障碍在一个家庭中有多人发病。有时病人可能同时伴有睑痉挛、面肌痉挛和书写痉挛等其他形式的肌张力障碍,甚至发现此病也可能和基因异常有关。根据著名的Jena理论,至少在水平型痉挛性斜颈中,后颅窝行走的副神经受异常走行血管的压迫,副神经的长期受压使局部产生脱髓鞘病变,使离心神经纤维之间发生短路。压迫血管大多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及其分支等。此类病人可有下列特点:当病人头部处于休息状态时,由于健侧副神经的活动减弱,而病侧副神经由于反复的短路活动,使双侧副神经的活动失衡加重,导致颈部异常活动反而加重。已有临床实践证明这一理论。
11 发病机制痉挛性斜颈是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只累及区域性肌肉,而且是成年起病的肌张力障碍,病理改变至今不明。仅有少数痉挛性斜颈可在其基底节区发现有一明确的痫灶。Tarlov报道1例后仰型斜颈,出现双侧壳核及未定带有腔隙形成;1例痉挛性斜颈和舞蹈样手足徐动症病人出现双侧尾状核和苍白球区域内的神经节细胞丢失。也有一些学者报道痉挛性斜颈没有结构性改变。
12 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表现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数起病缓慢,少数骤然起病。颈部的浅深肌肉均可受累,而且每一位病人其受累的肌肉以及受累的程度各不一样,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头颈夹肌的收缩最容易表现出来。根据颈部肌肉受累的范围及受累的程度主次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
121 旋转型旋转型表现为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作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
122 后仰型后仰型表现为头向背部作痉挛或阵挛性后仰,颏、面仰天,颈椎呈弓状前突。
123 前屈型前屈型表现为头向胸部作痉挛或阵挛性前屈。
124 侧挛型侧挛型表现为头偏离身体纵轴向左或向右作痉挛或阵挛性侧屈,重症病人其耳、颞部与肩部逼近或贴紧,并常伴随同侧肩膀向上抬举现象,缩短了耳与肩膀的距离。
多数痉挛性斜颈病人的肌肉收缩频率大于10次/s,表现为头强直在一个方向,称为痉挛性;少数病人肌肉收缩频率少于10次/s,表现为头向一个方向抽动,称为阵挛性。
痉挛性斜颈起病多甚缓慢,但亦有骤然急起者,特别是癔症性者。颈部的深、浅肌肉均可受累,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颈夹肌的收缩最易表现出症状。
单独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引起头向对侧旋转,颈部则向对侧屈曲。一侧胸锁乳突肌合并对侧斜方肌和颈夹肌同时收缩时,则头向对侧旋转并固定于此位置,不伴有头颈向收缩肌侧屈曲。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收缩时,则头部向前屈曲,称“颈前倾”。两侧颈夹肌及斜方肌同时收缩时,则头部向后过伸,称“颈后倾”。
痉挛性斜颈与其他锥体外系疾病一样,临床表现在早晨起床时较轻,紧张、冲动,或劳动、行走时或各种身体器官受到刺激时症状加重,当头部得到支持(如头部靠在椅背上或平卧)时或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后症状消失。痉挛的频度因人而异。反射及感觉均正常。清醒时患者常用手自行扶正头部,症状逐渐明显时,患者往往因随意运动、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发生障碍而影响情绪。颈肌的不随意运动早期可甚轻微而被忽视,随后则日益严重,最后则必须用极大力量,才能把向一侧扭转的头部扳回原位。长期的头部异常运动,可以表现受累肌肉不同程度的增粗肥厚,对侧各拮抗肌肉处于弛张、废用状态,以至有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轻型患者可无肌痛,重症患者常有严重肌痛。少数病人还伴有震颤,偶有病人出现发音,吞咽障碍。
13 痉挛性斜颈的并发症痉挛性斜颈患者为了补偿颈的异常位置,眼球常做相反方面偏斜,以便视线与体位协调。
14 实验室检查一般脑脊液,血、尿常规检查均属正常。
15 辅助检查 151 肌电图检查常规描记的肌肉有双侧胸锁乳突肌和双侧头夹肌,可以应用单极电极。应记录病人在静止状态(通常是坐位)和头部作随意运动状态下的肌电活动。了解哪些肌肉的活动是活跃的,哪些肌肉处于抑制状态,属于后者这些肌肉的支配神经不能被切断。
152 局部阻滞试验阻滞应在肌电图的监测下完成。注射点应选在电刺激该肌肉时,发生最大收缩的部位,每条肌肉注10%利多卡因5~10ml即可。即使阻滞是不完全的,它也能帮助我们预测该肌肉在其支配神经被切断后,可能会出现的效果。
153 脊柱X线片脊柱X线片可见脊柱形态方向改变,如侧弯,前屈,后仰或扭转现象,偶可见颈椎小关节半脱位,
154 CT检查对于复杂类型的痉挛性斜颈,可以作颈部CT水平扫描,扫描范围自枕外粗隆至颈7锥体平面,扫描方式为连续薄层扫描。CT片上可以测量左右两侧同肌肉的周径,加以比较,列出肥大肌肉的名称和侧别,协助发现受累肌肉的范围,以便选择性肌肉切除术。颅脑CT、MRI常无明显异常改变。
16 痉挛性斜颈的诊断痉挛性斜颈的诊断比较容易,明确其受累肌肉比较困难。依据它有特定的临床表现,颈肌痉挛或阵挛使头偏向一侧,神经系统检查(包括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功能、感觉等)均在正常范围内。由于长期肌肉痉挛,受累肌肉常有异常坚实和肥大。头颅CT及脑电图多无异常发现。根据症状即可做出痉挛性斜颈诊断。再结合触诊和上述肌电图描记,局部阻滞和颈部肌肉的表现等,对病人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临床诊断分型和受累肌肉列表,再制订治疗方案。
17 鉴别诊断 171 癔症性斜颈癔症性斜颈的临床特征为骤然起病,常因精神创伤而诱发,症状变化多,在情绪安定或接受暗示后症状可缓解,往往在无人注意时,头位自然复正。
172 感染性斜颈感染性斜颈罕见,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症状,临床表现与痉挛性斜颈相似,但发作时间短,持续数分钟或半小时,一般3~10天症状即可完全消失。
173 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于长期服用某种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口、面、颈部肌肉不自主运动,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而自愈。
174 先天性斜颈先天性斜颈患者为小儿,多在产前即形成,主要表现为胸锁乳突肌挛缩,不肥大,无阵挛。
175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可以为全身肌张力障碍的初始表现,也可以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一部分。根据疾病的转归和症状的广泛性可以与其区别。
18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治疗,应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当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或保守治疗效果越来越差时,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至今尚处于发展阶段,尚无标准的手术方式。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建立在对痉挛肌群的认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外科治疗方式中,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最为流行,双侧颈神经根切断术和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仍在被某些医生选用。国内陈信康教授倡导的三联手术和选择性颈后伸肌切断术,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国内广泛应用。
181 药物治疗(1)痉挛性斜颈的药物治疗可用镇静剂如安定、抗胆堿能药物如苯海索(三己芬迪)等,以上药物在大剂量应用时,可使痉挛性斜颈获得某些缓解,副作用也明显。另外,长期进行物理疗法、感觉性生物反馈疗法对某些轻症病例有效,可能使轻度痉挛性斜颈的症状得到某些改善。
(2)已证明颈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A toxin , BTXA)安全有效,是药物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一个重大突破。方法是选择胸锁乳突肌、颈夹肌、斜方肌三对肌肉中4块肌肉,每块肌肉选择2~8个注射点,一次总剂量不超过55U,每次疗效可持续1~3个月,显效率达50%~90%,重复注射有效。副作用轻,有时有疲劳感或周身不适,偶有一过性吞咽困难、颈无力等,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慎用或禁用。多数病例经过肉毒素肌内注射治疗,可以获得3~4个月的明显缓解,其中有些病人产生抗肉毒素抗体而逐渐对此治疗无效。也有一些病人,对肉毒素治疗毫无反应。另外有些病人很难维持此项治疗。
在EMG的监测引导下。正确地认定引起头位异常姿势和运动的肌肉,并准确地注射是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临床上所见的相似的异常姿势可以是不同的肌肉与拮抗肌肉共同收缩组合的结果。大多数病例EMG的异常发现要较临床发现复杂与广泛的多。故而,选择受累肌肉在用BTXA治疗痉挛性斜颈上就变得尤为重要。
Jankovic等报道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的患者中有71%有主观的改善,效果持续平均112周,平均总剂量为244U。副作用有:颈部无力、疲劳、不适、吞咽困难等。吞咽困难可能由于毒素弥散到吞咽肌肉所致。由于使用的剂量较大,有125%的患者可产生抗体;也有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注射后发生臂丛神经病变的报道。
(3)痉挛性斜颈病因不同,但都是γ运动系统功能障碍所致。有人用普鲁卡因或甘油酚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局部注射,阻断γ运动神经元冲动传递治疗痉挛性斜颈。Poemnyi等观察44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1例,部分改善者28例,总有效率886%,扭转痉挛伴痉挛性斜颈无效。
182 外科治疗 1821 (1)适应证和禁忌证①药物治疗,主要是肉毒素注射治疗,不再有满意的效果,或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肉毒素治疗无效后4个月才可考虑手术。
②病程1年以上,最好为3年以上,临床症状不再进展。
③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局限在颈部,至少是以颈部症状为主。
④最佳的手术指征是旋转型,侧挛型和头双侧后仰型。前两者适合作三联手术,后一种适合作枕下肌群选择性切断术。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对于旋转型或其合并轻度前屈或后仰,效果最满意。
⑤前屈型病人如果经1%利多卡因封闭双侧胸锁乳突肌后能改善症状者,可考虑做双侧副神经切断术或双侧胸锁乳突肌切断术。但是,前屈型斜颈多累及颈前深部肌群,手术效果不佳。有过手术史,存在有纤维化症或关节病,手术效果差。
1822 (2)双侧颈神经根切断术该术式首先由Cushing和Mckenzie设计,作为一种单侧入路对颈部后组肌群进行支配神经切断的疗法。该术式切断颈1、颈2、颈3和部分颈4的前根。后来在Dandy的倡导下,改为作双侧,目的是想通过彻底治疗得到更好的效果,然而过多切断前支的副作用很明显,如颈部无力和吞咽困难等。该术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作为是痉挛性斜颈的主要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在已很难想像切断颈1、颈2前根在治疗痉挛性斜颈中有何意义,因为颈1、颈2前根支配喉部管理吞咽动作的肌肉,与颈后肌群毫无瓜葛。另外颈4和颈5后支的主要分支的切断对颈后肌群的去神经是很重要的,保留拮抗肌的功能对术后恢复正常运动也是很有用的,因而此术式已很少应用。
1823 (3)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该术式由Freckman(1981)首先报道,Freckman等人认为痉挛性斜颈病人的症状与副神经根血管压迫有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相同,血管的异常冲动可能通过副神经根的交通支传递给颈部脊部经根,使颈肌产生异常兴奋。仅有少数作者报道该术式可以缓解痉挛性斜颈。
1824 (4)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开始于1978年,目前已成为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一种成功的手术方式,经多年的改良,此术式针对性强,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在国际上已成为多数神经外科中心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惟一的外科手术方式。其成功的原因是,它仅切除了那些产生头部异常运动肌肉的支配神经,因此术前对参与异常运动肌肉的辨认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确定异常运动的类型,必须确定与之相关的肌肉群。术前通过密切的临床检查,结合肌电图描记,局部阻滞,颈段CT薄层扫描以及肉毒素治疗史,可以大致确定参与异常运动的肌肉,术中对受累肌肉及其支配的脊神经的辨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的目的是去除异常运动,同时保留正常或接近正常的颈部运动功能,这就要求要切断所有支配引起异常运动肌肉的神经分支,术中单极电阈值刺激是术中确定支配某肌肉的神经的关键,任何相关的支配神经的遗漏都将导致部分或全部异常运动的术后再发。另外,过多的切断神经,将致使颈部运动受限,应该避免。颈1、颈2的前支是惟一支配喉前肌群的神经,应妥善加以保护,仅需切断颈1、颈2、颈3的后支。
1825 (5)三联手术三联手术的组成包括一侧脊神经后支(1~6)切除术,头、颈夹肌(或肩胛提肌)切断术和对侧副神经切除术,适用于旋转型和侧挛型痉挛性斜颈,由国内陈信康教授倡导,并广泛应用临床。手术步骤中的颈1~6后支切除术及副神经切除术,与上述选择性周围神经切除术相似,增加了头、颈夹肌(或肩胛提肌)切除术。
1826 (6)选择性颈后伸肌切除术该术式主要用于治疗头双侧后仰型痉挛性斜颈,它是痉挛性斜颈中起步较晚、最困难的一型。双侧脊神经后支切除术,效果不理想。由于术式为选择性的切断痉挛肌群,保留了非痉挛肌肉,故手术后异常运动消失,而头部正常运动和后仰伸功能保留。无头位不稳及垂头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术后双侧枕下短肌群(颈1~2)、双侧头最长肌(颈1~8)、双侧颈最长肌(颈1~8)、双侧肩胛提肌(颈3~5)以及双侧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等重建颈部新的伸屈平衡。另外,已经切断的肌肉仍有神经支配,在维护颈椎关节稳定和颈部外形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1827 (7)其他手术①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效果也不够理想,脑深部核团的定向毁损治疗痉挛性斜颈,目前尚无肯定的结论。靶点可选在苍白球、丘脑腹外侧核、ForelH、丘脑中央中核等处,一般的经验是ForelH和丘脑腹外侧核的Voa、Vop效果较好。如果痉挛性斜颈临床体征超过颈肌范围,选择立体定向手术较好。
②目前,国内外对痉挛性斜颈,应用慢性脊髓刺激或慢性丘脑刺激也能获得暂时性效果,如1978年Gildenberg曾介绍在颈1~2平面脊髓侧柱上装置一刺激器,用80~100Hz进行刺激,曾风行一时,1988年Gootz否定了这种方法。Bertrand将刺激电极通过定向植入法,装置在丘脑腹外侧核(Voi、Vc)刺激频率在75~150Hz也达到一定的效果。
19 预后痉挛性斜颈为一种缓慢起病,进展缓慢的疾病,多数病人经过数年的病情演变,临床症状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或自动缓解,少数病人(约5%)有自发性痊愈,痉挛性斜颈本身不会致死。由于头颈部异常运动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也给病人造成精神上的压力,晚期还可产生肌痛。
20 痉挛性斜颈的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21 相关药品利多卡因、苯海索、屈平、普鲁卡因、甘油
痉挛性斜颈相关药物 痉挛性斜颈asmodiccontraction;痉挛性收缩;旋转性抽搐分类:1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锥体外系疾
痉挛性收缩asmodiccontraction;痉挛性收缩;旋转性抽搐分类:1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锥体外系疾
旋转性抽搐asmodiccontraction;痉挛性收缩;旋转性抽搐分类:1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锥体外系疾
痉挛性肠梗阻alobstruction概述:肠壁肌肉因有痉挛性收缩而致肠内容物运行不畅称为痉挛性肠梗阻。Mur
扭转痉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