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

如何划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第1张

  如何划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首先效益,是指效果与利益。只有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完美的结合,才是发展经济的硬道理。效益是指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它包括项目本身得到的直接效益和由项目引起的间接效益。效益是指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当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冲突时,如果单纯看这个题目,相信99%的人都会选择长期效益。

  划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一种新的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是二次相对效益,这种指标可以消除由于客观条件的优劣而造成的影响,从而真正体现由于经营管理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其划分标准内容如下:

  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评价是在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成本、收入、税金、利润、贷款偿还年限、资金利润率和内部效益率等进行计算后,对建设项目是否可行做出的结论性方案。

研究内容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项目实施前期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是科技项目评估、招投标所要求的,在评估体系和评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至于此,在项目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经济评价的要求,调查、收集和测算一系列的财务数据,如总投资、销售收入、项目寿命期等,并编制有关财务数据测算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的工作。

  评价指标方法

  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我们会用到许多的经济评价指标,若按是否反映了资金的时间因素来进行分类,这些经济评价指标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静态评价指标,如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它们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主要用于经济数据不完善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第二类是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如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主要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

  划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就一个企业来说,在一年里,当月的利润是一个短期标准,而年度利润是一个长期标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年度利润对于 5 年来说,又是一个短期标准, 5 年的利润总额又是一个长期标准。如果对企业的总经理只用年度利润来评价,再根据这个评价的结果进行奖励,可能会为了实现当年利润而急功近利。

  从长远来看,对企业的 5 年利润是有害的:员工不培训,技能差;设备不维护,运转效率低;客户不满意,会流失。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单纯运用短期标准是不行的。单纯运用短期标准不行,那么,只运用长期标准会遇到什么问题呢?长期标准,要很长时间后才看得出来。有些工作做了,短期看起来没有效果,从长期来看,效果却很显著,而当时的经理人或者员工,往往已经不在这个位置了。

  那么,如何兼顾短期与长期标准呢?现实的操作办法,是将不同的短期标准组合起来,进而预测长期标准。如:樵夫每天砍的树木是一个短期标准,另外,每天是否把斧头磨快磨光,每天是否编制了计划,也是短期标准。这就是将不同的短期标准组合起来,兼顾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方法。

1、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Atmospheric Dynamic Payload Group

中文解释:大气动力有效载荷组

缩写分类:工业工程

2、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Air Driven Generator

中文解释:空气驱动发电机

缩写分类:电子电工

3、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Accessory Drive Gear

中文解释:附属传动齿轮

缩写分类:工业工程

4、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Advanced Data Guarding

中文解释:高级数据保护

缩写分类:工业工程

5、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the average daily gain

中文解释:平均日增重

缩写分类:工业工程

缩写分类:化学化工、机构组织

adg是防空火炮的意思,是Air Defense Gun的缩写。

重点词汇解析:

Defense  扩展词汇

英 [dɪ'fens]  美 [dɪ'fens]

n 防卫;防卫物;辩护

vt 防守

The Senate has voted to support the President's defense plans

参议院已经投票支持总统的防卫计划。

passive defense 消极防御  

defense material 军用物资

扩展资料

同近义词——

shield  核心词汇

英 [ʃiːld]  美 [ʃiːld]

n 盾;盾状物;防卫物

vt 保护;庇护

The shield protected him from the blows of his enemy

这盾牌保护他免受敌人的打击。

the other side of the shield 问题的另一方面

shield against 抵抗…的保护物

  大约未1个月到半年

  这个要看什么样的人或者什么样的体制而言

  下面是一些质料希望有用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写AF)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在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的粮食和饲料,凡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程度轻些。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率很高,给饲料企业和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体健康。

  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

  目前已确定黄曲霉毒素结构的有AFB1、AFB2、AFM1等18种,它们的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前者为其毒性结构,后者可能与其致癌有关。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对其破坏很小,只有在熔点温度下才发生分解。黄曲霉毒素遇碱能迅速分解,但此反应可逆,即在酸性条件下又复原。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在24-34℃之间,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

  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21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大,是目前已发现霉菌中毒性最大的一种。目前发现的18种黄曲霉菌毒素中, AFB1毒性最强,AFM1、AFG1次之,AFB2、AFG2、AFM2毒性较弱。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其毒性因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和体况以及营养状况的不同有差异,年幼动物、雄性动物较敏感。

  表1各种动物的黄曲霉毒素B1的LD50(一次,经口,mg/KG)

  动物 LD50       动物 LD50

  鸭雏  0335         猴 22

  猪  062        山羊 20

  兔 03-05 大白鼠 72(雄)-179(雌)

  狗  05-10 小白鼠 90

  猫  055  地鼠 102

  鸡 63  鳟鱼 081(腹腔注射)

  火鸡 186-20 绵羊 20

  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顺序为:鸭雏>火鸡雏>鸡雏>日本鹌鹑 仔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鳟鱼>犬>豚鼠>水鼠>大鼠>猴。

    黄曲霉毒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的作用。黄曲霉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动物中毒以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急性中毒表现为食欲废绝,运动失调,排泄停止,肝炎,黄疸,肝脏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和坏死,并伴有严重的血管和中枢神经损伤,动物中毒后几小时至数天内死亡。慢性中毒者早期症状表现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生产性能降低,胴体和蛋壳品质下降,后期出现黄疸,脂肪肝、肝损伤及抑制动物免疫机能和致癌作用。

  猪

     猪对霉菌毒素敏感,特别是哺乳或哺乳仔猪。一般来讲,当水平相对较低时,霉菌毒素降低饲料采食量、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20-200ppb的黄曲霉毒素B1可引起饲料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下降,但可通过提高特殊日粮养分如赖氨酸或蛋氨酸水平来抵消;严重黄曲霉毒素中毒(1000-5000ppb),可发生急性影响,包括对呼吸的影响。据报道,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20mg/kg时,可使猪体重由对照组的337kg减少到297kg。黄曲霉毒素通过胎盘屏障转移到胎儿,引起胎儿畸形,导致产仔数减少、产弱仔、死胎和木乃伊。急性中毒的个别母畜会发生流产。公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则表现性欲下降。

  家禽

    黄曲霉毒素对所有的家禽品种都有影响,高水平摄入时可导致死亡,低水平有害。雏禽,特别是雏鸭和火鸡,非常敏感。一般来讲,生长家禽日粮中黄曲霉毒素不能超过20ppb。但饲喂低于20ppb的日粮时仍可降低家禽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抗应激能力。产蛋鸡能忍受较高水平的黄曲霉毒素,但不能超过50ppb。AFB1主要作用于免疫系统,降低蛋鸡的抗应激能力,蛋重减轻,蛋壳不坚硬,产蛋量降低。给肉鸡饲喂20mg/kg黄曲霉毒素可使肉仔鸡死亡率增加225%。黄曲霉毒素可破坏公鸡的性功能,使睾丸萎缩,曲细精管发育不良,妨碍精液产生。现已发现人食用的鸡蛋蛋黄中有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

  奶牛

    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不仅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体质,而且牛奶中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肉牛

    虽然肉牛对黄曲霉毒素的耐受力较猪和家禽高,但黄曲霉毒素对其影响还是较大。肉牛采食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可导致生长速度下降,料肉比增高。高水平的黄曲霉毒素除引起成年牛肝脏受损外,还抑制免疫功能。犊牛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严重的直肠痉挛,脱肛。黄牛急性中毒可导致死亡。

    黄曲霉毒素不可避免,表2和表3是关于其在饲料和动物养殖中允许水平的具体规定,供参考。

  表2原料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ppb)

  (GB/T 17480或GB/T 8381)

  玉米 ≤50 肉用仔鸡后期、生长鸡、产蛋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20

  花生饼(粕)、棉籽饼(粕)、菜籽饼(粕) ≤50 肉用仔鸭前期、雏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10

  豆粕 ≤30 肉用仔鸭后期、生长鸭、产蛋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15

  奶牛精料补充料 ≤10 鹌鹑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20

  肉牛精料补充料 ≤50 仔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10

  肉用仔鸡前期、雏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10 生长肥育猪、种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20

  表3黄曲霉毒素

  日粮黄曲霉毒素水平ppb1 可忍受水平的家畜种类2 美国FDA兽医中心规定饲料谷物中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最高标准

  0-20 所有动物

  20-100 2, 3, 4, 5, 6, 7, 8, 9 水平(PPb) 适合动物种类

  100-200 3, 4, 7, 8, 9 20 奶牛、未成年动物、幼禽

  200-400 7, 8, 9 100 种牛、 种猪、 种禽

  400-500 8, 9 200 肥育猪

  500或者以上 没有 300 育肥牛

  1 PPb(肉牛按干物质基础) 2 家畜种类:1 仔猪到50磅或者到10-12周 2 乳猪 3生长猪50磅到上市 4非哺乳期成年母猪和成年公猪 5青年牛 6 哺乳期奶牛 7 干奶牛和成年期公牛 8饲育场的肉牛 9成年马

  22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被公认为致肝癌物质,其中AFB1致癌性最强。长期食用含有低水平黄曲霉毒素食物的人,其肝脏将受到损害。最近在第三世界国家报道了人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的证据,综合病症的特征为呕吐、腹痛、肺水肿、惊厥痉挛、昏迷、大脑水肿而死亡和肝脏、肾形矿脉和心脏脂肪过多。1988年 国际癌症研究总局(IARC)把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的致癌物之一,这被许多亚洲和非洲流行病研究者已经证明在日粮黄曲霉毒素和肝细胞癌(LCC)有正效应得到证实。另外人的黄曲霉毒素致癌可能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以及肝炎或者寄生虫感染有关。Shank等(1972)在泰国调查市售食品和家庭熟食(膳食),计算每人每日平均摄入黄曲霉毒素量,发现黄曲霉毒素量与肝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相一致。菲律宾的玉米和自制花生酱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其中一个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和另外一个常食自制花生酱的地区,肝癌的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7倍以上,在食花生酱的居民中,曾测定吃花生酱后人尿的黄曲霉毒素代谢产M1,在7个每天由花生酱摄入黄曲霉毒素B1112-150毫克的儿童的尿中,有三个样品测出M1。

  23 残留

    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后,在肝脏中分布最多,含量可为其他器官组织的5-15倍。肾、脾和肾上腺中亦可检出。血液中有极微量,肌肉中一般检不出。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蓄积。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残留及随乳汁、尿、粪和呼吸等排出。

  实验证明,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在肝、肾、肌肉、血、乳汁以及鸡蛋中可查处黄曲霉毒素B1及其代谢产物,因而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通常,哺乳动物食入的黄曲霉毒素B1中,约有1%以M1的形式排到乳汁和尿中。在牛乳中检查发现,乳牛摄入AFB11小时后,即可在乳中发现M1,12-60小时浓度最高,5日后降至微量。广西卫生防疫站给12头乳牛饲喂不同含量的AFB1的混合饲料36天研究AFB1在牛体内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奶牛AFM1的残留量一般占摄入AFB1总量的345%-1139%,均值为575%。Agacdelen(1993)报道,给产蛋鸡饲喂含AFB1500μg/d,第七天AFB1在鸡蛋中为0 117PPb,停喂4天,蛋中未检出AFB1。

  关于毒素残留在供人食用的动物产品中的可利用信息很少,一些数据概括在表4。在不同的国家,强制最大水平的报道黄曲霉毒素M1在005-1PPb,黄曲霉毒素B15PPb ,在大多数国家被检测的毒素水平低于此水平能被接受。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标准正在进行制定。

  表4被毒素自然污染的动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值的报道

  毒素 对人潜在的影响 样品来源 报道最大水平ppb 参考文章数

  黄曲霉毒素B1 肝癌 鸡蛋 04 (2)

  猪肝 05 (3)

  猪肉 104 (4)

  猪肾 102 (4)

  黄曲霉毒素M1 1 牛奶 033 (5)

  1黄曲霉毒素M1尽管对啮齿动物是很强的致癌物,但对人致癌没有充足的证据

  3 预防措施

  31防霉 防霉是预防原料及产品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预防产毒霉菌污染是防除AF产生的关键。防霉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311控制水分 即控制谷物等原料和饲料的水分和储存的环境相对湿度。⑴ 严格控制谷物等原料的水分 对谷物等原料的防霉必须从谷物在田间收获时开始做起。关键在于收获后使其迅速干燥,使谷物含水量在短时间内降到安全水分范围内。一般谷物含水量在13%以下,玉米在125%以下,花生仁在8%以下,霉菌不易繁殖。植物饼粕、鱼粉、肉骨粉等的水分不应超过12%。⑵严格控制饲料的水分 当饲料的水分超过15%时,可致霉菌大量生长繁殖,当达到17-18%时,是真菌产毒的最佳条件。我国规定猪、鸡的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在北方不超过14%,在南方不超过12%;而猪、鸡浓缩料的水分含量在北方应低于12%,在南方应低于10%。一般来讲,颗粒料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5%,粉料的含水量应低于12%。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水分 控制好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的水蒸气的质量、输送管道的长度、调节器温度和压力、冷却器结构及冷却温度,以达到控制好饲料的水分。⑷严格控制原料和成品贮藏仓库的相对湿度 谷物贮藏前仓库要清洁干燥,散装库应有通风设备,密闭仓要使外界湿度不影响库内的谷物。

  312低温贮藏 理想的贮存条件是将粮谷贮存于干燥低温状态。温度在12℃以下,能有效地控制霉菌繁殖和产毒。水分较高的原料和成品应贮藏在较低的温度下,如大米的水分在12%以时,可在35℃下贮藏,而水分达14%时在,应贮藏在20℃以内才安全。

  313减少损伤,剔除破损籽粒 受损原料易被霉菌从伤口处污染,因此在收获和储存时,尽量减少籽粒的损伤,避免虫害、鼠啃和磨压,防止谷物,花生等表面受损;剔除破损籽粒。

  314二氧化碳气体保存法 大多数霉菌是需氧的,无氧便不能生长繁殖。因此谷物在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密闭容器内,可保持数月不发生霉变。同时此法还有防虫作用。青贮料主要通过消除氧而防止腐败变质。

  315适时应用防霉剂 在潮湿和高温季节加工的饲料原料与配合饲料极易发霉,应用防霉剂,可延长其保质期。常用防霉剂主要是有丙酸或其盐,山梨醇及其盐类,双乙酸钠,延胡索酸等。其中又以丙酸及其盐类(丙酸钠、丙酸钙)应用最广。另外有些防霉剂(如双乙酸钠)还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的适口性,青贮添加剂(如液氨、丙酸、微生物培养物、或酶法青贮)有利于预防霉菌毒素的产生。

  316尽量缩短保存期 饲料原料和饲料应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在越短的时间用完越好;养殖场自配饲料最好不要超过三天,以免长时间被霉菌污染和繁殖。

  317保持设备的清洁 空气和粉尘中含有霉菌孢子,因此,应尽可能保持仓库和各个生产以及运输环节的清洁。

  318选育抗侵染或抗产毒的作物品种 农作物的抗霉能力与遗传因素有关,培育和选用抗侵染或抗产毒的作物品种,可以利用其自身的抗性来控制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提供一条简洁、有效的途径。

  319辐射防霉 利用辐射不仅可以防霉,同时还可提高饲料和粮食的新鲜度。美国农业部原子能研究所利用1×106Radγ-射线对粮食和饲料进行辐射后,在30℃,相对湿度80%以上的恶劣环境下存放45天也不发霉。

  32 去毒 饲料被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后,应设法将其破坏和去除。其方法为:

  321剔除霉烂法 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物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是在被损,虫蛀,变色的颗粒上,如果剔除这些,将减低其毒素水平。通过视觉和嗅觉观察饲料和谷物,判断污染与否,污染严重者将其剔除。反刍动物的青贮料饲喂时应仔细检查,发现有霉变,应剔除。

  322 辐射法 紫外线或γ-射线可有效地杀死霉菌和破坏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以达到去毒的目的。用高压汞灯紫外线大剂量的照射,去毒率可达97-99%。冯定远(1995)报道自然日光照晒30小时花生饼后,黄曲霉毒素B1下降4231%,G1和G2几乎完全去除。

  323水洗法 黄曲霉毒素不溶于水并且对热稳定, 黄曲霉毒素在玉米等农作物中分布很不均匀,在表皮胚部存在的黄曲霉毒素总量可达80%以上,水洗法就是利用玉米等胚部和乳胚部在水中比重差异,将碾粹后浮在水面上的胚部或表皮除去而达到去除大部分毒素的目的。实验室和应用效果表明该法平均去毒率可达80%以上。受AF污染的花生籽仁多数比重较轻,在水中漂浮的籽仁多是AF污染仁,该法可除去88%的污染籽仁。

  324 黏结剂法 目前使用黏结剂在体外的黏结黄曲霉毒素B1功效已经得到肯定,主要的黏结剂有水合硅铝酸钠钙(HSCAS),黏土,沸石、膨润土、活性碳、蒙脱土等黏结剂。但HSCAS在体内的黏结效果同体外一样。黏结剂对黄曲霉毒素的黏结要达到好的效果,对黏结剂的最起码要求是具有多孔性,且其孔径在0015-0090毫米(150埃-900埃)范围内。Lindemann et al(1993)报道,在含AFB1 800μg/kg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25%或05%的膨润土钠,可使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提高。

  325化学药物去毒法 一些化学制剂如次氯酸、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氨、氢氧化钠处理等对去除AF都有一定效果。冯定远等(1997年)报道分别用025%,050%,10%的次氯酸钠处理花生饼,处理时间为24、48和72小时,各组脱毒差异不显著,黄曲霉毒素总量减少都在93%以上,而对黄曲霉毒素的效果不一样,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降低程度最大。氨处理是用氨气或氨水处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豆粕、花生粕等,在氨的作用下能使毒素内酯环裂解,达到去毒的目的。

  326生物脱毒法 该法筛选某些微生物,利用其生物转化作用,使霉菌毒素破坏或转变为低毒物质。已经报道的微生物有无根根酶、米根酶、黑曲霉、枯草杆菌等对去除黄曲霉毒素有较好的效果。

  327加含硫氨基酸 向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两种含硫氨基酸,畜禽机体内在酶的作用下,可利用其硫原子促进谷胱甘肽(GSH)的合成,GSH能够抵抗体外毒性物质。胡兰等(2001年)报道,在肉仔鸡口服AF2mgkg-1基础上分别补加蛋氨酸02 gkg-1和半胱氨酸04gkg-1,可维持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的水平,谷丙转氨酶(GPT)有所提高,但比例非常小,说明有助于减弱AF对肉仔鸡引起肝脏的损伤。

  328混合稀释法 原料和饲料如果被霉菌污染超过了规定值,可以用没有被污染的原料和饲料进行稀释,使其霉菌毒素在安全范围内,但稀释应均匀,稀释后防止霉菌继续生长和再被污染,尽量现配现喂。此法适用于养殖场。

  329添加维生素C 维生素C可阻断黄曲霉毒素B1的环氧化作用从而阻止其氧化为活性形式的毒性物质。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再加上适当水平的氨基酸,是克服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有效方法。胡少昶(2001,译)黄曲霉毒素B1组同黄曲霉毒素B1+维生素C组肉鸡实验中,前者导致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

1、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Atmospheric Dynamic Payload Group

中文解释:大气动力有效载荷组

缩写分类:工业工程

2、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Air Driven Generator

中文解释:空气驱动发电机

缩写分类:电子电工

3、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Accessory Drive Gear

中文解释:附属传动齿轮

缩写分类:工业工程

4、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Advanced Data Guarding

中文解释:高级数据保护

缩写分类:工业工程

5、ADG

英文缩写:ADG

英文全称:the average daily gain

中文解释:平均日增重

缩写分类:工业工程

缩写分类:化学化工、机构组织

DLY的意思没有固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DLY是个简称

由D dream(梦想) L learned(学习,博学) Y young(年轻,活力)构成。

2、DLY是Delay的缩写

在配置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中,当查看接口配置或状态时,DLY指的是接口的延迟。

3、指DLY杂交猪

DLY三元杂交猪是利用国外引进的长白、约克与杜洛克公猪,进行三元杂交生产的商品猪。

4、DLY(德鲁伊)

魔兽世界中职业名称的简写,官方名称:德鲁伊

扩展资料:

德鲁伊介绍:

德鲁伊是一个强力单位。在熊形态时,它是一个高级近战单位,和骑士,憎恶,牛头人一样在冲锋陷阵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Dryad一词原自druids,即德鲁伊。Dryad在罗马、希腊神话中意指森林女神,传说每一棵橡树都居住着精灵,而这些树精通过dryads向人类传达神谕,因此呢后世的文学著作中Dryad通常以树精的形象出现。

德鲁伊常在现代的文学、影视、动画、和游戏里出现,比如暴雪的著名游戏《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等均有他的身影。

参考资料:

:DLY

棕榈粕亦称“棕榈仁粕” 或 “棕榈仁渣”,英文名为Palm Kernel Cake或Palm Kernel Expeller(简写PKC或PKE)。它是在榨压棕榈仁时,除去棕仁油的剩余物,初呈黑色泥块状,经去除杂质和控制水分加工处理后呈褐色小颗粒状。

中文名:棕榈粕

外文名:Palm Kernel Cake

实  质:棕榈仁脱壳榨油后的副产品

形  状:菜子粕相似

气  味:略有巧克力气味

一、棕榈粕应用于养殖业           

棕榈粕是棕榈仁脱壳榨油后的副产品,形状、颜色与菜子粕相似,气味略有巧克力气味,棕榈仁粕视其脱壳程度和加工工艺,品质相差很大(以棉粕工艺相似)。使用棕榈仁粕替代部分玉米,最直接的表现是:饲养效果不变,但饲料成本大幅降低,畜产品在同行中的竞争力明显提高。而其目前比玉米每吨便宜400元左右,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及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涨势过猛,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一些大中型饲料企业必须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才能生存,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使用棕榈仁粕替代部分玉米便成了首选产品。

二、棕榈粕的添加量

棕榈仁粕价格低廉,无霉性和副作用,如果直接饲喂,缺点是对单胃动物来说,能量和粗蛋白的利用率较低,同时也没有详细的转化指标可供参考。另外,因其粗纤维含量较高,适口性较差,雏鸡和小猪不宜适用。棕榈仁粕特别适用于反刍动物如牛、羊、马、鹿等的饲料,而且也可用于家畜如猪、鸡的饲料当中,但要掌握添加比例。建议添加比例(按1:1替代玉米)如下: 蛋鸡:3%~7%肉鸡:1%~5% 猪:3%~9% 鸭:3%~7% 反刍动物:15%~30%,用棕榈仁粕代替蛋鸡日粮中部分玉米、麸皮、麻饼,产蛋率较原配方日粮提高123%,蛋重提高016%,每只鸡降低日耗粮198%。

三、棕榈粕营养价值

棕榈仁粕的营养成分见下表:

表1棕榈仁粕物理特征和营养成分

1棕榈仁粕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棕榈仁粕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4%~21%(表1),这个水平远不能满足雏鸡日粮营养需求,但对于配制成年鸡的低蛋白日粮就足够了。棕榈仁粕的氨基酸含量也较低,但是它的氨基酸利用率较高,除缬氨酸和甘氨酸外,大部分氨基酸消化率高于85%(表2)。在使用棕榈仁粕时,需要注意蛋氨酸和赖氨酸这两种必需氨基酸,因为棕榈仁粕只能分别满足雏鸡这两种氨基酸需要量的30%和50%。棕榈仁粕的缬氨酸水平和利用率也低,所以在将棕榈仁粕作为基础日粮时还需添加其他来源的缬氨酸。然而,棕榈仁粕却是极好的精氨酸来源,其精氨酸含量为268%,且利用率为932%(Nwokolo等,1976)。Chamruspollert等(2002)报道,动物对精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3者的营养需要是相互关联的。棕榈仁粕具有高水平的精氨酸与低水平的赖氨酸,两者之比高达37~39,因此在使用棕榈仁粕时也要考虑添加合成赖氨酸或者使用高赖氨酸的饲料原料来平衡这两种氨基酸。如果这两种氨基酸不平衡,鸡的生长性能会降低。Balnave等(1999)发现,温度32℃以下饲养鸡3~7周,饲料中精氨酸与赖氨酸之比为103时效果更好。蛋氨酸需要量随精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Chamruspollert等,2004),这也证实了在大量添加棕榈仁粕时,需要特别注意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量。

2棕榈仁粕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

棕榈粕的代谢能和消化能主要来源于其所含有的脂肪成分,这与棕榈粕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非淀粉多糖有关,粗饲料降解剂发酵剂中含有数种非淀粉多糖酶,如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半乳葡甘露聚糖酶、果胶酶……等,使用粗饲料降解剂发酵棕榈粕,完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棕榈粕的可利用能量值;关于这一点在马来西亚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使用粗饲料降解剂发酵处理后的棕榈粕,以一定的比例(10~40%)添加于肉猪,肉鸡日粮中(适当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试验表明,日增重与对照全价饲料组没有差别,并可显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Knudsen(1997)详细报道了棕榈仁粕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总碳水化合物(木质素除外)含量约50%,其中只有24%是小分子碳水化合物,11%是淀粉,而剩下的42%以非淀粉多糖(NSPs)形式存在,也就是说,棕榈仁粕的81%的碳水化合物以非淀粉多糖形式存在。而非淀粉多糖又主要以不溶性的非纤维素多糖而非淀粉多糖又主要以不溶性的非纤维素多糖为主,这些不溶的非纤维素多糖占干物质的336%。可溶性非纤维素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而不溶性非纤维素多糖中主要含甘露糖和葡萄糖(Knudsen,1997)。由于参杂有棕榈壳,棕榈仁粕木质素含量很高(136%),大量的木质素使棕榈仁粕呈纤维状和沙砾状。概略养分分析显示,棕榈仁粕49%的干物质是以无氮浸出物形式存在(Sue,2001;Sundu等,2004a)。

有研究发现棕榈仁粕非淀粉多糖中78%是直链甘露聚糖(含有很少量的半乳糖)、12%的纤维素、3%的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和3%的阿拉伯木聚糖(Dusterhoft等,1992)。Daud和Jarvis(1992)也报道,棕榈仁粕中还含有少量的半乳甘露聚糖,棕榈仁粕中的半乳甘露聚糖可能是可溶性非纤维素多糖的一小部分。棕榈仁粕中的甘露聚糖是具有β支链的甘露糖的聚合物,它占总干物质的39%(Daud和Jarvis,1992;Dusterhoft等,1992;Knudsen,1997)。

一般情况下,可将β-甘露聚糖分为4个子家族,分别为纯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半乳葡甘露聚糖。纯甘露聚糖是纯甘露糖的聚合物或者其中甘露糖至少占总分子量的95%以上。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和半乳葡甘露聚糖则在它们的支链中分别含半乳糖、葡萄糖以及同时含有半乳糖和葡萄糖(Aspinal,1970)。棕榈仁粕中大部分甘露聚糖都非常坚固,高度结晶而且不溶于水(Aspinal,1970),然而,Dusterhoft等(1992)发现约66%的棕榈仁粕中的甘露聚糖能够在经碱和氯化钠的一系列处理后溶解。棕榈仁粕的半乳糖含量很少,甘露糖与半乳糖之比为20(Knudsen,1997)。

棕榈仁粕的代谢能值变化范围较宽,从619MJ/kg(Chin,2002)到946MJ/kg(Sundu等,2005c),这可能由于油的抽提不同造成不同棕榈仁粕的油份含量各异,较高的代谢能值可能是由于榨油后残存于棕榈仁粕中的油量较高(SeeO’Mara等,1999)。试验中使用的鸡的生长阶段不同可能也会影响棕榈仁粕代谢能的测定值。若将棕榈仁粕饲喂给3周龄和6周龄的肉鸡,我们发现棕榈仁粕的代谢能分别为787MJ/kg和946MJ/kg,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大龄肉鸡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更强,也能摄取更多的纤维性饲料(Sundu等)。

青岛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棕榈粕发酵技术介绍

一、棕榈粕发酵技术 棕榈粕发酵技术

因棕榈仁粕含粗纤维较高的因素,因此在用于单胃动物养殖上使用量不高、营养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但如果将棕榈仁粕进行降解和发酵后饲喂单胃动物,则完全改变存在的弊端,不仅消化吸收率大幅度提高、适口性改善、使用量提高2-3倍,降低成本立竿见影,经济效益显著。

青岛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20年专注发酵技术研发及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对棕榈粕发酵研发及生产已经有7年时间,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棕榈仁粕的降解发酵与饲喂技术。

1棕榈粕发酵降解的必要性

从以上营养价值表和营养特点分析来看,棕榈粕具有极大的发酵可塑性,例如其粗纤维含量高达18%左右,消化能和代谢能适中,可以通过发酵提高可利用能量,转化粗纤维成为可利用的能量,其次,棕榈粕的非淀粉多糖含量占碳水化合物的80%以上,可以通过饲料发酵剂的发酵处理,降低非淀粉多糖的含量,提高其能量利用率,相应提高消化能和代谢能,特别是发酵这些非淀粉多糖可产生大量功能性低聚寡糖,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

使用新康科技饲料发酵剂发酵棕榈粕具有极大的优势,即饲料发酵剂中正好含有大量的非淀粉多糖酶,而棕榈粕中40%之多的成分就是非淀粉多糖,这给粗饲料降解剂发挥其功能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发酵后产大幅度提高其营养价值。

同时发酵会产生其他一些常规作用,如提高消化吸收率,繁殖增加益生菌,产生维生素,产生功能小肽等。

2棕榈粕经饲料发酵剂发酵后的功能成分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棕榈粕降解后产生的低聚寡糖,如低分子的甘露寡糖,它发酵过程中,分解甘露聚糖后的低分子产物,还有葡半乳寡糖等,这些小分子寡糖可以有效地提高动物的抗病力,其机制是:(1)它抢先与致病菌(具有1型菌毛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结合,阻断致病菌菌毛与肠上皮受体发生粘附作用,从而防止该致病菌在肠道定植,消除了其致病作用;(2)作为免疫调节剂,刺激宿主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抗病能力;(3)不给致病菌提供营养,使其饥饿而不能生存;(4)对霉菌毒素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从而可大大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和毒害作用。

其他功能成分还有低分子小肽物质,也具有极强的免疫增强作用,对于现代猪病高发的现实情况,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同时,发酵还产生了常规发酵中应该有的如:益生菌、有机酸如乳酸、维生素、香味物质、未知生长因子等功能物质,但主要的还是以低聚寡糖、小肽、益生菌等是特点。

3棕榈粕的发酵处理方法

详情见青岛新康科技 饲料发酵技术 指导方案

4降解发酵的棕榈粕喂养动物的方法

以上方法发酵的棕榈粕蛋白含量约为17%左右,消化能大约为27兆卡/千克左右,代谢能大约为24兆卡/千克左右,在动物日粮中的使用量范围建议为20~40%之间,幼小动物取小值,成年动物取大值,具体喂量,以在实践中观察为准,动物如果适应,可以慢慢增加用量,反之则适当减少用量。

使用方法:可以直接代替部分全价饲料使用,如第一次喂时可以:

①第一次喂养时:20%降解棕榈粕+08%的4%型预混料+80%的全价饲料来喂。

②适应后,可以慢慢增加用量,达到最终:40%降解棕榈粕+16%的4%型预混料+60%的全价饲料来喂,在40%这个用量下,有条件的适当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补充量一般为赖氨酸补充012%,蛋氨酸补充005%

其中4%型的预混料只是用来补充发酵棕榈粕中不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钙磷等成分,计算用量以发酵料为计算基础。

二、需求市场分析

2006年全球所生产的520万棕仁粕中有80%用于出口,其中马来西亚占市场份额的51%,印尼占46%。棕仁粕的主要购买国有欧盟27国,韩国,新西兰。上述几国的棕仁粕进口量占世界棕仁粕进口总量的89%。欧盟和韩国均为棕仁粕的传统购买国,用于配方制左反刍动物饲料。而近年来由于干旱问题的,新西兰的棕仁粕需求量大大增加。以及本国畜牧业不断壮大的越南。在畜牧业规模化运作的荷兰、德国、澳洲、新西兰、韩国和沙特,该产品已替代部分粮食作为饲料工业的原料而被广泛使用。

青岛新康科技,20年专注饲料发酵技术,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想要了解更多技术信息,欢迎交流。

1、芽条生长期,种薯播种后,从萌发开始,经历芽条生长、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为芽条生长期。该生长期是以根系和芽生长为中心,持续时间差异较大,短者一个月左右,长者可达数月之久。

2、幼苗期,从幼苗出土,经历根系发育、主茎孕苗期。由于马铃薯种薯内含有丰富营养和水分,在出苗前便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根系和胚叶。

3、块茎形成期,从块茎具有雏形开始,经历地上茎顶端封顶叶展开、第一花序开始开花、全株匍匐茎顶端均开始膨大、直到最大块茎直径达3-4厘米、地下上部茎叶干物重和块茎干物重平衡为止,为块茎形成期。

4、块茎增长期,从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重平衡开始,即进入块茎增长时期,此期叶面积已达最大值,茎叶生长逐渐缓慢并停止;地上部制造的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的体积重量不断增长。

5、淀粉积累期,从茎叶开始逐渐衰老,到块茎体积和重量继续增加。该期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向块茎中转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灰分,块茎日增重达最大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68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