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可有以下几种
1 磺脲类 如: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主要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主要用于新诊断的非肥胖型患者
2 格列奈类 如 :瑞格列奈
3:格列酮类:如:吡格列酮 为胰岛素增敏剂
4 双胍类 :如 二甲双胍 用于肥胖的患者
5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糖友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保证适量的运动,还应该格外注意饮食习惯,按照标准的热量进食,监测血糖的变化,按照科学的食谱吃,以保证血糖的稳定和营养的摄取,血糖高管官网有相关资料
问题一:糖尿病吃什么降糖药效果好? 二炮总医院内分泌科李全民:首先,纯中药是没有明确降糖作用的,只要是降糖作用明显的“中药”里面肯定含有西药成分。第二,所有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的作用都是降低血糖,通过降低血糖可以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所有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都没有完全证实降糖之外具有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只有二甲双胍部分证实降糖之外具有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作用。因此,国际的、各个国家的糖尿病治疗指南都把二甲双胍作为首选药物。我们国家也是一样。第三,并不是说胰岛素的治疗就优于口服药物的治疗,并不是口服药物就损害肝肾。实际上口服药物主要是肝肾功能不好是不能吃,但肝功能正常时,口服药物引起肝功能改变的极少。而应用胰岛素后也可以引起体重增加等很多副作用。因而当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很好时没有必要改用胰岛素。但是如果口服药物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时要及时改用胰岛素。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您目前可以换用口服药物,可以二甲双胍05,每日三次为基础,加用诺和龙。根据血糖高低调整诺和龙剂量就行了。这些药物和降压药、阿司匹林不会互相影响。
问题二:糖尿病人吃什么药降糖最好 你好,各类降糖药物作用机理不同,最好的药只能针对具体情况而言。
糖尿病类型不同,所谓的好药就不同。如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合并症(酮症酸中毒)或严重慢性合并症(视网膜病变、尿毒症等)、严重应激状态(急性心肌梗死等)、大中型手术期及围孕产期等,此时胰岛素就是唯一的选择,其它糖尿病药物就不合适了。
体形不同,相应的好药也不同。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双胍类最合适;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糖苷酶抑制剂或格列奈类为佳;一旦有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高血糖,都应该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并发症、伴随疾病有异,最好的抗糖尿病药物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如双胍类对于合并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是好药,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就不适合了,对于有肺心病、肾功衰等严重缺氧的患者则是禁药;噻唑烷二酮类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谓切中要害,是好药,但对于合并有严重肝病、心血管病的患者就不适合 。
年龄不同,最佳选择也不同。对于年轻的患者,长效药物合适,但对于老年患者,则最好使用短效药物。
糖尿病药物首先关心的当然是疗效,但疗效最强的药物不一定最好(如优降糖降糖最强、副作用大)。因为疗效固然重要,安全性也不可忽视。多数情况下引起低血糖的可能和降糖效应相关的,降糖效应越强,引起低血糖的危险也就相应增高,对血糖不是很高或对低血糖不敏感的人(如老年人),以温和降糖药物为最佳。现在治疗提倡人性化,比如服药次数越少越好,这样就要求持续时间越长越好,但不可避免的是胰岛素及其促分泌剂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低血糖,一旦不幸发生,抢救也将更加困难,也就是说越安全。
问题三:糖尿病吃什么药降血糖快啊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早期可有“多尿、多饮、多食、机体消瘦的症状,长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可以全身器官组织的慢性病变、功能减退,病情严重的还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急性代谢紊乱。在降糖药方面,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促胰岛素类药物,如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主要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达到降血糖的效果,但前提是胰岛细胞有功能,常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非肥胖的患者,尤其对年龄小于40,病程小于5年,空腹血糖低于10mmol/L的患者。最大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反应。第二类是双胍类,二甲双胍多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的输出,也可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适用于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三类是噻唑烷二酮类,是为胰岛素增敏剂,比较少用。第四类是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是阿卡波糖,主要是降低餐后血糖,要与第一口饭同服,是一线的降血糖药物。
问题四:2型糖尿病吃什么药降糖比较好 你好,降糖药有: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2磺脲类:如格列本脲。3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4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5苯甲酸衍生物类促泌剂:包括瑞格列奈及那格列奈。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药,适当多运动,避免肥胖。
问题五:糖尿病吃什么药降糖好 你好,各类降糖药物作用机理不同,最好的药只能针对具体情况而言。 糖尿病类型不同,所谓的好药就不同。如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合并症(酮症酸中毒)或严重慢性合并症(视网膜病变、尿毒症等)、严重应激状态(急性心肌梗死等)、大中
问题六:糖尿病吃什么药能降血糖 不能私自用药!!!
问题七:糖尿病初期吃什么药能降血糖 初期最好不要用药,通过合理饮食,合理运动也是可以平稳血糖的
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包括口服药和注射制剂两大类。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促胰岛素分泌剂、非促胰岛素分泌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
注射制剂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
口服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进胰岛素分泌,主要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该类药物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也会使体重增加。
该类药物适用于与二甲双胍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控制血糖。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包括肾功能轻度不全者可选用格列喹酮;依从性不好者建议选择每日一次服用的药物。
格列奈类药物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该类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用法同磺脲类药物。此类药物吸收后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但低血糖的发生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包括二甲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有轻度的减轻体重作用,可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的风险和预防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
二甲双胍单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 。
二甲双胍是当前糖尿病指南推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可单独使用或和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该类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血糖。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水肿、增加心衰风险。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与胰岛素或促泌剂联合使用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与二甲双胍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α-糖苷酶抑制剂药物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可降低餐后血糖、改善空腹血糖。使用时通常会有胃肠道反应。
DPP-4抑制剂
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血糖。目前国内上市的有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5种。可单药或联合使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单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也不增加体重。
SGLT-2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葡萄糖从尿中排泄达到降血糖目的,兼具减体重和降血压作用,还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甘油三酯等。单药或联合使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单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主要有达格列净、坎格列净、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餐前餐后服用均可,坎格列净需在第一次正餐前口服。
该类药物除了有较强的降糖作用外,还有很强的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心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发生风险的作用。
注射药物胰岛素
可分为常规胰岛素、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根据患者的具体降糖需求选择不同的胰岛素。胰岛素的常见副作用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接受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还可出现皮下脂肪增生和萎缩。对胰岛素过敏少见。
GLP-1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糖作用。通过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
目前国内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有艾塞那肽、贝那鲁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均需皮下注射使用。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利拉鲁肽和度拉糖肽有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风险的作用。
GLP-1受体激动剂的常见副作用为恶心、食欲减退。
1糖多了?排出去,代表药物:sglt2,达格列净(安达糖)
达格列净属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通过尿中直接排出多余的糖分,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来达到治疗糖尿病,本药物近几年被应用于临床,可作为单药治疗或者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此外,安达糖减重效果明显,因为体内多余能量全部排出体外,没有经过糖化生把能量转化为脂肪在人体堆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尿路感染增加,女性为甚,需注意。
2糖高了?分解掉。能消化葡萄糖的只有胰岛素,是一对一的降服。本类药物包括:各种胰岛素,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GLP1和DPP4。
这一类是降糖的主力,也是最强效的降糖药,里面再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外源性胰岛素和内源性胰岛素,外源性胰岛素就是我们常见的123胰岛素,内分泌疾病一个共同特点就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胰岛素的使用就是很好的证明。
针对1型糖尿病或者妊娠期糖尿病,因为1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只能选择外源性胰岛素,且终生使用,妊娠期涉及到药物副作用多不支持口服药物,部分国家把二甲双胍也应用于妊娠期。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都属于传统的胰岛素促泌剂,直接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只是作用靶点不同。
DPP4和GLP1属于新型的胰岛素促泌剂,DPP4包括阿格列汀在内也有很多在生产,其中曲格列汀一周一片属于明星药,只是咱们这尚未上市,本药也被部分商家包装称为进口神药夸大作用,销售给迫切想要简单控糖的糖尿病患者,GLP1包括利拉鲁肽艾塞利肽等,也属于较新的降糖药。此类药物称为“incretins”肠促胰素,可以说是比例“聪明”的促泌剂,说它聪明,因为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受限,而这两种药物,可以增加在进食过程中胰腺对胰岛素的释放和其他作用,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不会促进胰岛素释放,也就不会影响血糖,故不易造成低血糖事件。
3其他辅助降糖药物,包括双瓜类,噻唑烷二酮类,a糖甘酶抑制剂,这一分类的典型特点是降糖作用温和,不会造成低血糖事件。
双胍类代表药,也是公认的糖尿病封神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葡萄糖利用,降低肝糖元的产生和输出,降低糖异生,抑制脂质合成等,作用比较全面,作用靶点也多,需要注意的是双胍类里还有一个叫苯乙双胍的药,因为乳酸酸中毒及其他一些严重副作用,已经停止生产,部分偏远地区仍有使用。
噻唑烷二酮类,这一类药物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应用于临床,本类药品因为其在心血管方面存在不确定风险,曾一度在部分国家禁用,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所缓和,但我国FDA对本类药物的适应症仍持谨慎态度。
a糖甘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因其与寡糖竞争,至其吸收受阻排出体外,本药从某一角度讲,也可以回到第一类,只是从肠道排出糖分,只是作用温和,属于传统药物,就不提的那么高了。
阿卡波糖对蔗糖,淀粉的消化吸收有延缓作用,对单糖(葡萄糖)的吸收无影响,如进食以淀粉类多糖为主有效,否则效果不明显。
因为其竞争靶点,导致寡糖吸收受阻,易在肠道分解产气,对有严重肠道炎症,疝气患者谨慎选择。
大概分类就是这样,细思本分类方法缺乏临床证据,可能得不到广大同行的认同,同时也把sglt2的地位抬的太高了,大家怎么看呢?#湖南医聊超能团#
目前2个方案在专家中仍有争议
以前,早期首选药物治疗,因为糖尿病药物在晚期是不能替代胰岛素的,也就是说胰岛素是终极治疗方案,没其他办法时才采用。而且胰岛素使用不方便,只能注射,长期打针很痛苦。一种观点是糖尿病人是由于缺乏胰岛素患病的,早期胰岛受损不严重,仍然能分泌不足的胰岛素,使用外来胰岛素后,血糖不高了,胰岛就不分泌胰岛素,造成外来胰岛素依赖性,这个患者就会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而药物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敏感性,避免胰岛素依赖。
现在有一种新观点,认为早期应该使用小剂量的胰岛素治疗。主要原因是早期的药物对胰岛有强烈刺激,本来胰岛就受伤了,要休息,还让它继续工作,只会更受伤,而且越来越明显,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疗好糖尿病,最后都是胰岛完全被毁坏了。医生认为药物也加速了胰岛的损伤。
而小剂量的胰岛素对早期病人可以治疗很快,胰岛能得到一定休息,而且依赖不明显。
也就是说早期使用药物治疗的话,尽量不要使用对胰岛有强烈刺激的药物,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脏器,如果使用胰岛素,也不能使用很大量,只能少少的,慢慢的治疗。
降糖药可有以下几种(来自内科学)
1 磺脲类 如: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主要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主要用于新诊断的非肥胖型患者
2 格列奈类 如 :瑞格列奈
3:格列酮类:如:吡格列酮 为胰岛素增敏剂
4 双胍类 :如 二甲双胍 用于肥胖的患者
5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口服降糖药有哪几种?糖尿病的发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后者又称胰岛素抵抗。口服降糖药就是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设计的。目前批准使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1.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水平。适用对象是血糖比较高,但还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病人。(1)磺脲类药物:甲磺丁脲(D860)、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美吡达)和格列美脲。其中格列吡嗪是一种很好的磺脲类降糖药,符合好的口服降糖药的全部条件———吸收完全,作用快、强而适中,引起低血糖的危险性不大。(2)格列奈类药物:适用对象主要为不胖的,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但对磺脲药效果不佳者。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2.非促胰岛素分泌剂(1)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和减少肠道对淀粉和果糖的吸收。特别适用于餐后血糖较高者。目前使用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苹)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两种。(2)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主要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还可能有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对食欲较为旺盛,体重较重者可以首先选用。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3)格列酮类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可通过减少胰岛素抵抗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1.决定降糖药物选择的因素:肥胖,特别是向心性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也是选择降糖药物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他决定药物选择的因素包括药物是否在市场上供应、副作用、过敏反应、年龄及其他健康状况如肾病和肝病。因2型糖尿病是进展性的疾病,多数患者在采用单一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都可出现治疗效果的下降。因此常采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如口服降糖药物的联合治疗仍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时,则“一种药加倍,不如两种药搭配”,可采用胰岛素与一种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三种降糖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虽然可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血糖,但这种联合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比尚有待评估。严重高血糖的患者应首先采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减少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危险性。待血糖得到控制后,可根据病情重新制定治疗方案。2.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选择和治疗程序: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应首先采用非胰岛素促分泌剂类降糖药物治疗(有代谢综合征或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应优先选用双胍类药物或格列酮类,主要表现为餐后高血糖的患者也可优先选用α-糖苷酶抑制剂。)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间可联合用药。如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可加用或换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如在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的情况下血糖仍控制不满意,可在口服药基础上开始联合使用胰岛素或换用胰岛素。3.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选择和治疗程序:非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可首先采用胰岛素促分泌剂类降糖药物或α-糖苷酶抑制剂。如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可加用非胰岛素促分泌剂(有代谢综合征或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优先选用双胍类药物或格列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无明显空腹高血糖而餐后高血糖的患者)。在上述口服药联合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控制不满意,可在口服药基础上开始联合使用胰岛素或换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只适用于2型糖尿病人;②同一类降糖药不得联用;③磺脲类药物与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有交叉过敏反应,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应慎用磺脲类降糖药;④药物治疗必须与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相结合。
1 药的用法不对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各异,使用不当就会影响效果。
1、磺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才能使药物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高峰与餐后血糖的高峰达到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
2、格列奈类药物(如诺和龙)由于起效迅速,因而可以餐前即服;
3、阿卡波糖(拜唐苹)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糖类的吸收,应当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空腹服药没有任何效果。
2 服用频率不正确
根据药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药需每日3次服用,有的每日服用1次即可。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美吡达)等降糖药均属短效制剂,应当每日3次餐前服用,如果每日1或2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格列吡嗪(瑞易宁)、格列美脲(亚莫利)等药物均属长效制剂,每日服用1次即可。
3 药量不合适
无论是药量不足还是用药过量都会使血糖升高。用药剂量不足导致血糖不降,很好理解,不再赘述。需要警惕的是后一种情况,降糖药物用量过大,血糖降得过快、过低,可引起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先降低而后升高(反跳性血糖增高)。此时若继续增加药量,血糖会反弹得更高。所以,对于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要先弄清是“降糖药用量不足”还是“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后一种情况又叫“苏木杰现象”,属于晚间降糖药用量过大,半夜出现低血糖,清晨空腹血糖反跳性升高,所以晚间降糖药应适当减少。
4 其他药物的干扰
有些糖尿病患者多病缠身,除了降糖药外,还同时服用其他治疗药物,其中有些药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药(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药(双氢克尿噻)、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等都具有升血糖作用,会影响降糖药物的疗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