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一亩有多少产量,牛蛙养殖需要办理什么证

牛蛙一亩有多少产量,牛蛙养殖需要办理什么证,第1张

常规养殖的条件下,牛蛙的产量(年产)通常为1-2万公斤左右/亩,若自身的养殖技术还不成熟,则产量可能只有数千公斤/亩。牛蛙进入成蛙阶段后其生长速度会加快,体重也会明显增加,在食物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平均每月可增重50克左右,饲养5个月左右即可作为商品蛙出售。

一、牛蛙一亩有多少产量

1、在常规养殖的情况下,牛蛙的亩产量(年产)一般为1-2万公斤左右,如果自身的养殖技术尚不成熟,则亩产量可能只有数千公斤。

2、如果饲养得当,牛蛙蝌蚪大约经过70天左右就会变为幼蛙,之后的4个月内若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提供充足的饵料,并做好防范敌害的工作,则牛蛙的成活率会比较高。变态后的幼蛙再经过半年的养殖,体长一般可达到12厘米左右,体重可增加250克左右,如果继续养殖,则再经过半年即可达到500克左右。

3、进入成蛙阶段后,牛蛙的生长速度会加快,从蝌蚪变为幼蛙再到成蛙,体重会明显增加,不过体长的增长速度较缓慢。若食物充足、温度适宜,牛蛙平均每月可增重50克左右,饲养5个月左右(此时个体的重量一般为250克左右)便可作为商品蛙进行出售。

二、牛蛙养殖需要办理什么证

1、所需证件

养殖牛蛙一般需要办理养殖证等证件,不过各地的政策可能有所差异,具体手续建议向当地的水产渔业部门进行咨询。

2、申报流程

(1)申请

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单位还应提交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信证明材料、养殖技术条件说明等。

(2)审核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申请材料,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验,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情况。

(3)批准

经审核,对符合规定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报请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颁发养殖证。

(4)领证

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海域和内陆水域,承包人按规定签定承包合同后,到所辖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注册登记,领取养殖证。

(5)登记造册、公告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已颁发的养殖证应登记造册,颁证海域和内陆水域要作图标志,及时向社会公告。

蛙有许多重要的经济价值。一是名贵佳肴;二是高级药膳;三是上等皮革;四是优质饲料;五是捕虫能手;六是优质润滑油;七是多种激素;八是理想实验材料。

1.蛙是名贵食品

蛙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蛙肉与鸡、鸭、猪、牛、羊等畜禽肉相比,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胆固醇含量很低。不仅如此,蛙肉含有丰富的钙、磷、硫胺素、核黄素、烟酸、葡萄糖、肝糖及其他营养成分。林蛙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牛羊肉和鸡蛋含量高,而脂肪含量却偏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肉食品。因此蛙肉是人们喜食的珍品,也是国宴上的名贵佳肴。

2.蛙有药用价值

近代中医学认为:经常食蛙,可补中益气,壮阳利水,活血消积,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牛蛙所含的药用成分近似湖蛙。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青蛙的红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吞噬能力,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参与免疫反应。林蛙的油脂叫做田鸡油,田鸡油具有补虚损,解劳热的作用,特别是对神经衰弱及消耗性病人,如结核、肝病等,服用田鸡油可以增强体质。民间也有用来治疗妇女产后无乳或乳汁不足,田鸡油还可治疗小儿全身性胎毒。总之,蛙的药用功能较多,是高级药膳。

3.蛙皮可制革

蛙皮特别是牛蛙皮是很好的皮革原料。牛蛙皮薄,坚韧、柔软,富有弹性及绚丽多彩的花纹,经刮油、洗涤、干燥、修整、染色、防腐等加工处理后,可制作上等钱包、手套、弹性领带、皮鞋等皮革产品。目前在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一双牛蛙皮舞鞋售价高达1400元,以牛蛙皮制作的时髦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牛蛙皮提炼的皮胶是珠宝,钻石等装饰品的优质粘胶,其用量也日益增加。据报道,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约l/2的牛蛙皮需要进口。

4.蛙是优质饲料

蛙可作为畜、禽、鱼等的饲料,且品质优良。牛蛙的内脏约占体重的12%-24%,头部、四肢,蹼部约占10%。以上屠宰下脚料经干燥粉碎后可作为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也可以直接饲喂。从其营养成分及含量上看,是畜禽、鱼类的优质饲料。据试验,用牛蛙屠宰下脚料饲喂蛋鸡(每日每只加喂150克鲜内脏)产蛋率明显提高,平均每枚蛋重60多克,停喂3天后,则产蛋率和蛋重明显下降。牛蛙内脏加入猪饲料中,在100天时间内,每增喂1千克牛蛙鲜内脏,猪平均多增重0.9千克。以牛蛙内脏喂紫貂、水獭、鱼类等动物,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牛蛙屠宰下脚料所制成的干牛蛙粉,可代替鱼粉使用。

5.蛙是捕虫能手

蛙是两栖肉食性动物,既善游泳、潜伏,又善于在陆地跳跃,捕猎害虫的能力很强。1只成年牛蛙1年可捕食昆虫l万多只,每尾蝌蚪每天可吃蚊虫的幼虫100多只。牛蛙所食昆虫中多数为农业与环境害虫,如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叶蝉、稻椿象、粘虫、蚱蜢、蝼蛄、尺蠼、金龟子、象鼻虫、叩头虫、天牛、黄守瓜、白蚁、苍蝇、蝇蛆、蚊子等,也吃少量蚯蚓、蜘蛛、螺、蚌、蜻蜒幼虫等。各种蛙都是人类消灭农业和环境害虫的好帮手。

牛蛙因其叫声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是变态发育动物,生长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看牛蛙的生长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吧!

牛蛙受精卵

当水温升到18℃以上时,雄蛙即开始发情,体重300~500克的蛙,产卵量自1万至5万不等,每克体重蛙的产卵数为15~109粒不等。

牛蛙生活于湖泊、沟港、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的陆地,平时喜栖息于沟、塘边。若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伏于水草,仅以头部露出水面,一遇惊扰便潜入水中,牛蛙有群居的特性,往往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待适应环境后,便不随便搬迁。

牛蛙蝌蚪

生长蝌蚪适宜生长的水温20℃~30℃,在此温度区间,蝌蚪生长变态时间约为85天左右。不同的地区,由于气温和水温的不同,蝌蚪的生长速度及变态时间也不相同。在同一地点,蝌蚪变态的速度快慢和水温高低亦有密切关系,低温是影响蝌蚪生长变态的主要因素。

牛蛙幼蛙

幼蛙以蚯蚓,甲壳类虾,螺,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幼体及哺乳类的内脏为食。

牛蛙成蛙

成蛙生长牛蛙成蛙阶段的生长比蝌蚪阶段要快得多,牛蛙由蝌蚪变态成蛙后,生长主要是身体重量的增加,身体长度的增加相对缓慢得多,在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牛蛙生长十分快速,平均每月可增重50g左右。饲养5个月幼蛙个体即可长到250g左右的商品蛙出售。

成蛙性腺成熟以后,生长明显减慢,因为一部分消化吸收的养分要供给生殖细胞生长,此时,牛蛙大多在2龄,体重大多在350g以上。

成蛙的生长受温度和食物的制约,水温低于10℃或高于34℃,牛蛙基本不吃食。水温处于23℃~28℃最适生长阶段,如果食物不充足,牛蛙生长减慢。冬季温度降到10℃以下,牛蛙大多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但如果将它们移养人工温室或塑料大棚内,气温和水温处于20℃~30℃,牛蛙恢复吃食,生长快速,平均月增重可达30g以上,无冬眠现象。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1、首先还是要控制好牛蛙的投喂量,要做到合理投喂,减轻牛蛙的肝脏负担

2、合理用药;很多牛蛙养殖朋友经常会遇到牛蛙出现各种疾病,乱用药品,这样很可能会对牛蛙的肝脏造成负担。因为牛蛙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水质环境情况引起的,通过调整池塘环境就可以缓解病情。但是很多牛蛙养殖朋友为了追求效果,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杀虫药,一方面可能牛蛙的疾病并不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使用杀虫药不光没有效果,还有污染水质;另一方面大量的抗生素和杀虫药也会在牛蛙体内蓄积,损害牛蛙的肝脏,导致牛蛙的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

3、加强平时的预防保健工作:牛蛙肝胆病还是要以预防为重。可以在平时拌料中添加胆汁酸,一方面可以修复牛蛙的肝损伤,激活牛蛙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改善牛蛙的毒素蓄积问题

 牛蛙常见蛙病:暴发性出血败血症

 1、病症:发病蝌蚪腹部有明显的红色出血点,咽部及肛门四周的出血现象更为明显,重症时,体表出现几近透明的溃疡斑,眼球突出、充血,时有烂尾现象,鳃因失血而呈灰白色,腹部鼓胀,腹水严重,肝、肠明显充血,死亡前有在水面打转的现象。

 2、病因:水质恶化,放养密度过高是引发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原目前尚不清楚。

 3、危害:该病的发生表现为暴发性,且传染性极强。发病时间为5月中旬至9月下旬,水温一般在20℃以上。牛蛙蝌蚪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严重者可在一周内使整个蛙场的蝌蚪全部死尽。主要危害对象是蝌蚪,以变态期内的蝌蚪发病死亡尤为严重,幼蛙也时有发生该病。此病1995年呈暴发性流行,从对海盐县官塘的近千亩养殖池的调查显示,约有80%的春季蝌蚪暴发了该病,死亡率达60-100%,危害极为严重。

 4、防治对策:该病因具暴发性、病期短的特点,目前尚无显著疗效的治疗药物。减少该病的损失应以预防为主:

 (1)蝌蚪池在放养前应清池。清池的药物可用生石灰(50-100ppm)、蛙消安(10ppm)、强氯精(3-5ppm)等。

 (2)加强管理,做好场地的清洁消毒工作。各养殖池的进排水应独立分开,工具在用前用后要消毒。蝌蚪入池前用20ppm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杜绝外来病原的传染。

 (3)定期换水,保持水质良好;合理放养密养,减少发病机会。

 (4)在蝌蚪饲料中定期添加一些药物如“蛙用碘”、“SMZ”及“先锋霉素”等,池水用2-3ppm的高锰酸钾与乙酸的混合液消毒,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牛蛙常见蛙病:烂皮病

 1、病症:该病初发时,牛蛙的背部皮肤失去光泽并出现白斑,之后,表皮脱落并开始溃烂,露出背肌,烂斑四周呈灰白色,病重时,可扩展到四肢。蛙眼瞳孔病初时出现粒状突起,逐渐发白,直至形成一层白色脂膜覆盖在眼球表面。病蛙初时尚能行动,重症时则拒食不动,直至死亡。牛蛙病后至死亡时间根据蛙体大小而长短不一,一般4-15天,长者可达一月以上。

 2、病因:引发该病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不平衡。投喂的饲料单一,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尤其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缺乏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2)外表受损,导致细菌及真菌的继发感染。 (3)原发性细菌感染。醋酸钙不动杆菌是主要病原之一。

 3、危害:该病好发于150克以下的小蛙,刚完成变态后的幼蛙发病率更高。时间一般为4-9月,春秋两季是发病的高峰时间。有发病快、病期长的特点。发病率在20-50%之间,单纯以蚕蛹为饲料的养蛙地区发病率更高。病死率通常在30-70%,高时可达90%以上。

 4、防治方法:

 (1)在蝌蚪变态前期进行强化培养,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D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如钙、磷、碘等,不仅能提高蝌蚪的变态成活率,而且可使变态后的幼蛙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2)定期换水,改善养殖环境,并对养殖场作定期药物消毒。消毒用药一般为高锰酸钾、蛙消安、生石灰、孔雀石绿等。

 (3)在幼蛙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D,并努力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多样化,使蛙的营养摄入保持平衡。

 (4)药物治疗。若以“蛙消安”4-5ppm对病蛙池泼洒消毒,用药两次,4天后病情可得到控制;用3ppm的高锰酸钾与冰醋酸合剂全池泼洒的方法,可使病蛙停止死亡,病轻者恢复健康。

 牛蛙常见蛙病:脑膜炎

 1、病症:病原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当水质恶化,水温度化较大时易发此病,主要危害对象是100克以上的成蛙。病期集中在7~10月份,具有病期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最高死亡率可达90%以上,危害极为严重。

 病蛙肤色发黑,厌食,其典型临床症状为脖子歪斜朝向一边,身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流动时表现为腹部朝上并打转,解剖观察,病蛙的肝、肾、肠等均有充血现象。

 2、病因:受细菌感染所致。主要病原菌为脑膜败血黄杆菌。

 3、危害:该病最早在上海发现,1994、1995年间在嘉兴、湖州等相继发生。其危害的主要对象是100克以上的大蛙,传染性很强,发病时间一般在7-10月份,水温20℃以上。牛蛙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因水温高低而有不同,一般4-7天,温度低时则可延长到15天以上。1994年,湖州千金乡约400亩蛙池中有40%以上的蛙感染了该病,死亡在40-90%之间。

 4、防治方法:

 (1)对蛙池作定期药物消毒,定期换水。消毒用药可参考使用如“强力杀菌消毒剂”、“高锰酸钾与乙酸混合剂”等。

 (2)在饲料中拌入“蛙病宁II号”药物,对该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3)SMZ、蛙病宁等药物对该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牛蛙常见蛙病:红腿病

 1、病症:

 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细菌在水体广泛存在,当蛙的养殖密度过高或皮肤受伤时,会因其而导致红腿病。主要表现为后肢红肿,皮下出血,严重时后腿肌肉冲血呈紫色,且全身肌肉充血,病蛙行动迟缓,食欲下降。病蛙腹部及大腿内侧皮下点状出血,病重时,腿部肌肉明显充血。常与“肠胃炎”等病并发。

 2、病因:水质恶化,放养密度过高是诱发该病的重要条件。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孢菌和不动杆菌。

 3、危害:该病的病期较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病,主要发病季节在5-10月份。宁波等沿海地区发病较高,如是干法越冬,则在越冬期间也发生该病。红腿病的发病率一般为20-30%,病死率在20-50%之间,高者可达80%以上。

 4、 防治方法: (1)定期换水,使池水保持清洁。 (2)适当控制放养密度,随着牛蛙的生长,应根据池大小、水温高低和牛蛙规格及时分养,调整放养密度。 (3)水体用 3ppm的高锰酸钾或4ppm的“蛙消安"消毒,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4)在蛙饲料中拌入“蛙病宁”、“SMZ”等药物投喂,对病蛙有较好的疗效。

 5、治疗:①水体用05微克三氯异氰素或1微克漂白剂消毒;②在水体消毒的同时,在蛙饵料中拌入药物。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每千克蛙第一天用50毫克,第2~7天药量减半;或用氟哌酸每千克蛙每天30毫克,连用4~5天;③病蛙用3~5%的盐水浸泡20~30分钟,效果良好;④用“蛙病宁”拌饲投喂可取得明显疗效。

 牛蛙常见蛙病:肝炎(O氏病)

 1、病症:病原为链球菌。长期不清池消毒,水质条件差,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蛙发病时外表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体色呈灰黑色,失去原有光泽,活动及摄食均正常,一旦停食则很快死亡。病死蛙多集中在阴湿的丛中或食台上。病蛙临死前头部低垂,口吐黏液。黏液中常拌有血丝,故在病死蛙周围常有一滩淡红色黏液,并常拌有舌头露出口腔的现象,机体瘫软如稀泥。解剖可见病蛙肝部严重病变,或充血呈紫红色,或失血呈灰白色;肠道失血呈白色,少量可见紫色充血;胆汁浓,呈墨绿色;肠回缩入胃中,呈结套状。

 患病牛蛙外表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体色失去光泽,呈灰黑色。一旦发病,牛蛙很快停食,病蛙伏于草丛等阴湿处,四肢无力,肌体瘫软如一团稀泥,口腔时或有含血丝的粘粹吐出,并常伴有舌头从口腔中吐出的现象。解剖观察,病时肝脏严重色变,或失血呈灰白色,或严重充血而成紫黑色。胆汁浓而成墨绿色。肠、胃内无食物,仅有少量粘液,并有肠段套进胃中的现象。

 2、病因:由细菌感染所致。蛙池长期不清池,水质恶化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

 3、流行及危害:该病临床表现为急性,传染性极强。发病时间为每年的5-9月,而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主要危害对象是150克以上的成蛙。牛蛙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为2-3天,死亡率极高。1992年在台州椒江郊区的近三百亩成蛙养殖池中,约有60%的蛙池发生了该病;1995年,广德邱村地区的600余亩蛙池,有70%以上的面积发病。两地的牛蛙病死率均在60-90%之间,危害极大。 4、防治方法:预防是减少该病损失的主要手段,可参考采用以下措施:

 (1)牛蛙在放养前应对蛙池作彻底的清塘消毒,尤其是已养过几年牛蛙的老池则更应做到这一点。

 (2)在养殖过程中应加管理,定期换水,使牛蛙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蛙场及食场应经常用药物消毒,药物可选用“鱼虾宁”、“蛙消安”、“生石灰”等。

 (3)杜绝投喂变质饲料,饲料应新鲜和多样化。所有因病死亡的鱼、虾、河蚌以及其他动物均不能作为牛蛙的饲料。

 (4)在选购蛙种时,应极力避免将病蛙带入自己的养殖场中。牛蛙入池前应进行体外消毒,消毒方法一般为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

 (5)养殖场中应备有消毒池或缸,工具使用前后要及时消毒,并避免工具的交叉使用和借用。

 (6)牛蛙如出现病情,则应及时捞出病蛙和死蛙进行消毒处理,发病池用“蛙消安”或“蛙安粉”作全池泼洒消毒。

 (7)病蛙池用“蛙肝宁”拌饲投喂,结合消毒剂水体消毒,可有效控制该病。

 牛蛙常见蛙病:肠胃炎

 1、症状: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饲养管理不当,时饱时饥,或池水不够清洁,牛蛙吞食腐败变质的饲料,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病蛙体虚乏力,行动迟缓,食欲消失,缩头弓背,解剖可见病体肠内少量或无食,多黏液,肠胃内壁有炎症。

 2、预防:

 ①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②不投腐败变质饵料,对食台定期清扫和消毒,并尽可能驯化蛙到陆地摄食;

 ③池水每隔半月用漂白剂1微克或生石灰30微克消毒。

 3、治疗:

 ①池水用03~05微克三氯异氰尿酸或2ppm“蛙消安”,一天一次,隔天再用一次;

 ②每千克病蛙用16克“病蛙宁”拌饲投喂。

 牛蛙常见蛙病:腹水病

 1、病症:蝌蚪腹部膨胀,严重腹水是此病的主要病症。解剖可见肠内充气明显,后肠近肛门处时有结节状阻塞物,肝、胆等无明显变化。蝌蚪病后,活动明显减弱,食量减少。

 2、病因:引发该病的病原不详,在病蝌蚪的肝组织中分离不到细菌。

 3、流行及危害:腹水病的危害对象为蝌蚪,经调查比较,越冬后的上年秋季蝌蚪发病率明显高于当年春季蝌蚪。该病多发于春夏季(4-8月),水温20℃以上,有很强的传染性,蝌蚪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通常为3-5天,个别池在一周内蝌蚪全部病死。1996年春,海盐、湖州等地的蝌蚪几乎同时发生该病,调查了湖州千金镇约160亩蝌蚪养殖池,其中发生腹水病的有110亩,发病率为70%,蝌蚪的病死率一般在30-70%之间,高者达100%。

 4、防治方法:控制该病应以预防为主。

 (1)合理控制蝌蚪的放养密度,及时换水,使水质保持清新。

 (2)不从发病地区引进蝌蚪,蝌蚪在放入池前用高锰酸钾消毒。

 (3)饲料应当浸泡后投喂,保证饲料多样、适口和新鲜。

 (4)发病后,对池水用PVP-碘1-2ppm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拌入先锋霉素或PVP-碘投喂。

 气泡病

 气泡病主要发生在蝌蚪期,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胀肿大,导致其失去平衡能力,浮在水面,将患病的蝌蚪捞出解剖,会发现肠胃充满气体。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养殖池的有机质含量过高,经过高温发酵,导致水体中的氮气与氧气含量较高,导致发病。

 防治方法:平时加强水质管理,勤换水、注水,一旦发现病害发生,立即注水,想办法降温度降下来,加强曝气,然后将患病蝌蚪捞出,放入较清凉的水中,再用硫酸镁液浇洒。

 水霉病

 (1)对于身上出现伤口的牛蛙,用3%食盐水浸泡皮肤伤口,直到愈合。

 (2)对于发病蝌蚪,用01ppm的“水霉净”溶液浸洗15-20分钟。

 (3)用20毫克/升的“安洁”消毒半小时,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即可。

 车轮虫病

 (1)注入新水,降低养殖密度,扩大蝌蚪的活动空间。

 (2)发病初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兑水进行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使用05克硫酸铜、02克硫酸亚铁。

 (3)每亩池塘用025公斤切碎的韭菜与黄豆混合,然后磨成浆进行全池泼洒,连续使用1-2天即可控制病情。

 舌杯虫病

 预防时可注入新水,降低养殖密度,治疗时可向每立方米水体泼洒07-1克硫酸铜(全池泼洒),经过12小时左右就会有70%的舌杯虫失去附着力掉入水中,经过24小时左右便可达到95%以上的治愈率。

 锚头鳋病

 (1)放养蝌蚪前,用“安洁”进行清塘,以灭杀水中的锚头鳋幼虫。

 (2)发病后,全池泼洒浓度为05毫克/升的90%“混杀”,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出血病

 (1)预防时,用“鱼虾菌毒净”做清塘处理,发病后及时放水,并用网将蝌蚪集中起来,每20000只蝌蚪用“血立止”1ppm浸泡半小时,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每立方米水体用5克“出血烂鳃停”进行全池泼洒。

 (3)将“出血烂鳃停”和饲料按照15%的比例混合,然后投喂3-5天。

你好,我也是河南的,但是对河南养殖牛蛙这个行业不是很清楚,只是对牛蛙在河南的市场有所了解,简单给你说下吧。

现在河南的牛蛙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基本上每个大型商场内的餐饮店或者外面的大酒店和饭店都会用到牛蛙,特别是牛蛙煲在河南很受欢迎,因为牛蛙的肉质鲜美,有嚼头,吃起来不腻,拌米饭吃更是一绝,再这样大的市场需求下,我想河南还是有许多养殖牛蛙的,但是这也仅仅是个人猜测,但是换句话说,你之前养殖过牛蛙,是有经验的,那么来河南发展也是不错的,不管别人有没有在养殖,市场需求是放在这的,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而且到时候的牛蛙销量也不用担心,可以和大型商场内的餐饮店或大酒店、饭店签订一个长期供求合同的。

你要是担心养殖数量会供不应求的话也可以用下水产养殖em菌——渔宝,现在许多水产养殖户都在用,渔宝属于微生物益生菌,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增强牛蛙的机体免疫力,预防牛蛙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也不用再买兽药了,而且还能促进牛蛙的生长,让其吃的多,缩短了养殖时间,而由于渔宝本身无毒,所以养殖的牛蛙也不用担心体内会存留毒害,到时候质检也不会有问题,而且渔宝本身也很便宜,一瓶兑水稀释后可多次喂养牛蛙。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

      牛蛙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锚头鳋病、出血病、气泡病等。1、水霉病:若牛蛙身上出现伤口,可用3%食盐水浸泡伤口处,直至愈合,发病蝌蚪可用01ppm的“水霉净”溶液浸洗15-20分钟。2、车轮虫病:向池塘注入新水,降低养殖密度,发病初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兑水进行全池泼洒。

一、牛蛙常见病防治与用药

      1、水霉病

      (1)对于身上出现伤口的牛蛙,用3%食盐水浸泡皮肤伤口,直到愈合。

      (2)对于发病蝌蚪,用01ppm的“水霉净”溶液浸洗15-20分钟。

      (3)用20毫克/升的“安洁”消毒半小时,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即可。

      2、车轮虫病

      (1)注入新水,降低养殖密度,扩大蝌蚪的活动空间。

      (2)发病初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兑水进行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使用05克硫酸铜、02克硫酸亚铁。

      (3)每亩池塘用025公斤切碎的韭菜与黄豆混合,然后磨成浆进行全池泼洒,连续使用1-2天即可控制病情。

      3、舌杯虫病

      预防时可注入新水,降低养殖密度,治疗时可向每立方米水体泼洒07-1克硫酸铜(全池泼洒),经过12小时左右就会有70%的舌杯虫失去附着力掉入水中,经过24小时左右便可达到95%以上的治愈率。

      4、锚头鳋病

      (1)放养蝌蚪前,用“安洁”进行清塘,以灭杀水中的锚头鳋幼虫。

      (2)发病后,全池泼洒浓度为05毫克/升的90%“混杀”,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5、出血病

      (1)预防时,用“鱼虾菌毒净”做清塘处理,发病后及时放水,并用网将蝌蚪集中起来,每20000只蝌蚪用“血立止”1ppm浸泡半小时,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每立方米水体用5克“出血烂鳃停”进行全池泼洒。

      (3)将“出血烂鳃停”和饲料按照15%的比例混合,然后投喂3-5天。

      6、气泡病

      (1)气温较高时,需时常换水,并在水池上搭盖凉棚,同时要确保水质不能过肥。

      (2)蝌蚪患病后,可将其置于清水中并泼洒20%硫酸镁溶液,2天后放入蝌蚪池即可。

      (3)将“黄连康”和饲料按照10%的比例混合,然后投喂3-5天。

二、牛蛙喜欢生活在深水还是浅水

      1、牛蛙一般喜欢生活在浅水中。牛蛙捕食期间通常会选择在安全、僻静、食物丰富的浅水处(或离水不远的陆地上)蹲伏不动,耐心等待猎物,若没有外来因素的干扰,它们不会经常变更位置,待发现活物后会以猛扑的方式将其捕获。

      2、如果是人工养殖牛蛙,早春要向池塘中灌入浅水,以便升高水温,进入夏季后要灌入深水,或搭建荫棚,或种植少量的水葫芦,以防水温过高影响到牛蛙的生长。

      3、牛蛙蝌蚪的生长适温为23-25°C,如果水温达到35°C以上,则它们的生长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如果水温下降至8°C,则摄食活动会减少,甚至是停止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788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