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吃什么才能够降低成本

养鸡吃什么才能够降低成本,第1张

在养鸡生产中,饲料成本约占养鸡成本的70%左右。据调查,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的损失和浪费一般可达5%—10%。饲料损失和浪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的损失,也有饲喂过程中因抛撒落地难以采食所致的损失,还有因疾病因素致使鸡采食后无法充分利用而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的浪费等等。因此,减少饲料的损失和浪费,降低饲料成本是提高鸡场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1、科学配制日粮

尽量利用本地自产或容易买到的营养丰富价廉的饲料,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鸡对营养的需要,参照饲养标准,科学配制营养丰富,平衡的日粮,特别注意蛋白质,能量的比例要合适。如蛋白质含量高而能量低,则必须摄入过多的饲料,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如日粮能量高,则采食相对减少,虽进食能量已满足机体需要,但限制了蛋白质的绝对进食量,从而使鸡生长发育迟缓,生产性能降低。另外,种植青绿饲料,鸡粪生蛆喂鸡等是降低饲料成本的途径之一。

2、料槽设计要合理,放置高度要适宜

料槽过小、过浅、无檐或放置位置过低,鸡易拔弄饲料造成浪费;料槽过大、过深或放置过高又会影响鸡的采食和发育。因此,在料槽的设计上,大小要适中,在料槽采食面横断槽口应有1cm的小檐,防止鸡在采食过程中,把料啄出槽外;在非采食面坡度应稍大些,便于加料,避免饲料漏出槽外。料槽放置高度以上略高出鸡背2cm为宜,便于鸡采食,又能较好地防止饲料被鸡啄出槽外。

3、料合理加工调制

饲料粉碎过粗,鸡挑食喜食饲料,剩下不爱吃的粉料,造成浪费;粉碎过细,鸡不易挑食而采食较均匀,但适口性差,易造成飞洒浪费饲料。饲料最好加工成颗粒料,粒度以04~05毫米为宜,饲用方便,适口性好,能减少鸡只挑食和饲料飞扬浪费,并能缩短采食时间。

4、适宜的加料量

一次加料过多是浪费饲料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每天将料槽加满浪费饲料40%~50%,加至2/3浪费12%,加至1/3浪费2%。因此,添加饲料时应根据鸡的体重大小,日龄长短,产蛋率高低确定合适的饲料用量,做到少量勤添,加料量不宜超过1/3料槽容积。这样既可刺激鸡的食欲,采食又干净不浪费饲料。同时尽可能收集抛散在地面上的饲料,以供重复利用。

适合大量养鸡的方法主要有山地养鸡、塑料大棚养鸡和笼养鸡。 规模化养鸡场生产的快大型肉鸡(45天出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而放养的地方土鸡以围林野养为主,以五谷杂食和田间地头草虫为食,生产的鸡肉野味十足、营养丰富、安全无公害,并且注重生态保护,控制环境污染,倍受消费者青睐。

山地养鸡优点:环境自然,食料成本低,建设房屋少。投资成本低。室外放养,鸡食杂草,小虫。营养丰富。4个月出栏的土鸡每只鸡食料成本不足30元。土鸡价格高,虽然长的慢,但成活率高,收益好。另外室外活动大,鸡肉质好。销路宽。如湖北十堰郧县大堰有福养殖场。本土化本地鸡苗,加上全天然室外放养。自然光照射时间长,鸡食五谷杂粮,青草,小虫。鸡体健康,深得本地老百姓喜爱。是餐桌“地”土文化重要元素。

山地养鸡虽然成本低,投资少,但管理难度大,只能针对本地土鸡做少量养殖,一般单批在1000只以下为宜。比较适合的品种有:本地三黄鸡,本地麻鸡,本地固始鸡。此外,必需是本地鸡种。如广东三黄鸡在黑龙江养价值和意义就不大,也容易生病。所以土鸡必需要本土化鸡苗。 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养鸡方法,值得在刚开始从事养鸡业、经济条件较差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

塑料大棚养鸡的优点取材方便:塑料大棚鸡舍的主要材料为普通农用薄膜,竹子和草帘,这些材料除薄膜外,其它均易获得。可随需随建,不与农争田,且能农牧结合,养鸡肥田,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便于棚舍彻底消毒,根除病菌。

造价低廉:一般鸡舍建设按每只鸡算约需投资30元,用此法仅需4元,而且搭建简便,省时省工,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原有空闲大棚养鸡,且管理方便,可提高成活率,平均育雏率和育成率分别达98%和96%以上。1座大棚只需养3批鸡即可收回投资。

光照充足:由于塑料大棚具有半透明特点,受自然光照面积大、时间长,因而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消耗。

保温性好:这一优点在冬季尤为突出,可提高母鸡产蛋率和肉鸡的增重速度。 发酵床养鸡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日本山岸会进行研究开发。发酵床养鸡就是一种行之有效,更为合理的生态养鸡,既做到了鸡粪的有效处理,实现了零排放、无污染、无臭味,又为鸡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生态环境。鸡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生长快、产蛋多、蛋的品质好、生病少,用工、用水、用料大为节省,养鸡的效益显著提高。

1基本原理与过程

金宝贝发酵助剂与锯末屑混匀后,在圈内均匀铺撒,总厚度不低于40厘米,随着锯末层内鸡粪尿越积越多,3-7天后,功能微生物经过活化定殖,呈几何级数大量繁殖(24小时理论繁殖数量可达2个!),开始利用粪尿等作营养源,将锯末粪尿混和物逐渐升温发酵,中心发酵层温度可达30-50℃或更高,表层温度长期稳定在20几度,基本形成恒温床。下层发酵完成后,锯末等垫料物会因发酵碳化逐渐变深变黑,发酵产物能作肥料或粗饲料,可分批清运出舍。如不需使用,则可长期不清运,时间一长还应补充垫料。

2发酵床的好处

除臭节能省粮。在冬天可节省升温取暖能源,夏季通风凉爽,四季均可清除异臭味,圈内变得卫生干净,人畜生活环境、工作生活环境得到大大改善。能节省三成以上的饲料、九成以上的水。

灭害抗病促长。圈舍发酵床,因升温发酵,能杀灭多种虫卵与病原菌,使牲畜不易生病、少生病,而且增重快、肉质好,水分少。

废物循环利用。发酵后的锯末与养鸡粪尿混和物是高档优质生物有机肥或粗饲料,营养丰富、疏松通气、无臭味、外观漂亮、不烧根不烧苗,可广泛用于苗木花卉营养土、经济作物果树蔬菜或其他动物粗饲料等。

省事简单方便。适应性强,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好,环保安全。

3操作注意事项

锯末用量:鸡舍发酵床垫料层厚度一般低于猪圈发酵床厚度,按不低于40厘米计算,面积为50㎡、日排泄量25公斤左右的圈舍,锯末总用量约20立方米。如垫层太薄太厚均不好,太薄导致不发酵,太厚则可能导致内部升温太高太快。发酵助剂可一次性均匀撒入全部锯末垫料中,也可分3-4层局部性集中撒入。锯末不易弄到的可部分用稻壳、花生壳、秸秆粉等替代。

发酵剂用量与稀释:

(1)用量:50㎡圈舍用金宝贝发酵助剂3公斤,先将80%一次性撒完,其余20%作增补用,也可一次性全部加入。圈舍面积不能过小,养殖密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粪尿积累超负荷而停止发酵。

(2)稀释:金宝贝发酵助剂必须与米糠(或玉米粉),按菌剂:米糠(或玉米粉)=1:5以上的比例均匀混和稀释(新鲜米糠的营养效果优于陈旧米糠),再均匀撒入锯末中,为达到均匀效果也可采用多级稀释的办法,有条件的可适当喷撒浓度为5%左右的红糖水到米糠菌剂混和物中。

垫料水分控制:原则上锯末垫料无需额外加水,表层垫料含水量以不扬尘为标准,扬尘的话容易带来养鸡的呼吸道疾病,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鸡粪尿少的时候可以用喷雾器在表面适当喷洒一些水。

发酵节奏与温度控制:圈舍发酵节奏与温度可人为控制,要快速升温与发酵,可采取如下一种或几种综合措施:增加发酵助剂用量、预先加红糖水活化发酵菌剂、多添加新鲜米糠或尿素水等营养物、增加锯末层厚度、增加翻倒次数并打孔通气、适当调高锯末混和物含水量(但混和物水分不能超过70%,否则会因腐败菌发酵分解而产生臭味,与除臭目的背道而驰),等等。调低温度可采用相反措施。内部温度一般不要超过50℃,核心发酵层不超过60℃,表面温度25-30℃以下。

长期连续使用:要想取得最好的脱臭环保效果和牲猪增重经济效果,应长期和连续使用金宝贝发酵助剂。因 地 域、气候、温湿度、养殖动物品种、锯末及其他物料来源与粗细程度等因素均不相同,用户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摸索总结出适合自身情况的最优操作流程(如菌剂用量、温湿度控制、菌剂添补时间间隔、发酵周期与节 奏、是否清运已发酵物料及物料的后处理等)。 所谓间隔喂料法就是将当天的饲喂分次投给,以达到刺激鸡只食欲,相对加快采食速度,减少撒料浪费,并培养其采食规律,保证在采食预定料量的基础上,达到更好地生长、发育的目的。

一、肉种鸡间隔喂料法的应用

对于肉种鸡来说,早期体重达标除了公鸡有些困难外,母鸡比较容易,一般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第一周就可以使体重达标,但鸡只具有较强的择食性,如果一次性加料过多,鸡只一吃饱后就开始挑食,造成严重的撒料现象,导致体重达标往往是付出“更多代价”换来的,所以育雏中期至限饲阶段采用间隔喂料法,将采食时间相对集中,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撒料浪费,方法是将全天的喂料量分次投给,第一次可以适当的多一些,供鸡只采食1个小时以上,采食完后暂时停料,让鸡只饮水或自由活动,使其有一个短暂饥饿的过程,等待下次加料。这样每次喂料后鸡只都会积极采食,并相对加快采食速度,减少因择食造成的撒料浪费,具体上料时间和停料间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二、商品肉仔鸡间隔喂料法的应用

商品肉鸡更强调采食量和料肉比,如果一味地让鸡只自由采食,会让他们没有“紧迫感”,饿了就吃,饱了就休息,因择食造成的撒料浪费现象更严重,完全不在人为控制中,建议除了第一周自由采食外,第二周开始就有意识地通过人为管理其采食习惯,自然光照的情况下,天黑时关灯2~3小时让鸡只“尽情”休息,而后开灯让其采食,天亮前再次关灯2~3小时,天亮时开灯,中午也要关灯2~3小时。这样一形成规律,鸡只将会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次关灯前和开灯后都会有一个采食高峰,既加快采食速度,提高采食量,又很好地减少撒料,更有利于鸡只形成“劳逸结合”的习惯,更好地生长、发育。

三、蛋鸡间隔喂料法的应用

蛋鸡前期的体重达标是让管理者很头疼的工作,间隔喂料法将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育雏中期减光阶段的操作方法和商品肉仔鸡基本相同,到育成期光照时间固定后,可以在中午时间停光2~3小时,一来员工有吃饭、休息的空闲;二来鸡只也有一个休息、饥饿的过程。应安排好值班人员保证设定的总光照时间不减产,对于产蛋期,中间时间段不能停光,但鸡只在天亮后,下午2~3点,天黑前2~3小时会有三次采食高峰。为此,我们可以遵循其自然规律,采用三次饲喂的“餐”喂法。这样不但可加快采食速度,提高采食量,而且料槽会有空槽时间。因为鸡只都喜欢采食较大颗粒的饲料,不间断供料会使底部的粉料采食少,而粉料中沉淀有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长期如此易造成营养缺乏症。

四、采用间隔喂料法应注意的问题

1因此法会加剧鸡只抢食现象,所以要求提供充足的采食位置,保证鸡只有同等的采食机会并得到同等的料量。

2提供充足的饮水,并按要求在喂料前先供水半小时(特别是在当天的第一次喂料),避免鸡只因饥饿而加快采食速度导致暴食发生。

3鸡只体重不达标或采食速度较慢时,须放慢减光的速度,多提供采食时间。

4鸡只在较大应激(如断喙、免疫等)和疾病情况下不能用此法,须自由采食。

5对于肉种鸡,当鸡群的吃料速度快于3~4小时,不能再采用此法,应采取限饲程序。使用料线将全天的料量一次性投给,以促进鸡只采食均匀,提高均匀度。

6采用间隔喂料法时要掌握好鸡只的采食量,不要一次性加料过多,既可避免营养缺乏症,又可避免饲料污染及因吸湿导致霉变现象。

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

每一批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对棚内地面及用具先用复合酚水溶液或火碱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

为了保暖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挑出发霉垫草。厚度以3-5厘米为宜。

扩展资料:

即10周龄至上市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做到适时上市。

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随着肉鸡的日龄增长,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胴体外观的美感。

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要求达到12.54 兆焦/千克,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953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