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包衣与糖衣比较,有何优点

薄膜包衣与糖衣比较,有何优点,第1张

糖衣片:糖衣片是指在素片上包裹糖衣以增加片剂稳定性或者掩盖药物气味或者口味的一种剂型。糖衣片的好处,增加制剂稳定性,掩盖不良药味,片面光洁美观。糖衣片的劣势在于使用大量蔗糖和滑石粉,一般包衣材料和素片重量相当,使得包出来的片子体积较大;同时因为使用了蔗糖,不利于糖尿病人等的服用。而且糖衣片容易出现花斑、霉变等情况。

薄膜衣片:薄膜衣片是相对糖衣片而言,采用符合包衣要求的高分子物料,以有机溶媒溶解,包于片剂表面,当溶媒蒸发后,片剂表面形成一层膜,所得片剂包衣层大大减薄,体积较小。薄膜衣片的缺点:由于衣层薄,片剂原来的颜色不易完全掩盖起来,故不如糖衣美观。

均匀性,保护性。

1、均匀性:薄膜包衣可以实现更均匀的药物包衣,确保每个药片都有相似的药物释放速率和口感。

2、保护性:薄膜包衣可以有效保护药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药物的保质期。

薄膜衣片是片剂药品包衣的一个种类。

薄膜衣片以高分子物料为片剂衣膜。薄膜衣片应用较广,特别是肠溶衣可以避免药物在胃液中分解,而只在肠中吸收。为了保证片剂质量和方便服用,在压片后的片芯表层包裹适宜的衣层材料,使片剂中的药物与外界隔离,从而达到防潮、避光、隔绝空气氧化、增强药物保存的稳定性,掩盖片剂中的不良嗅味和减少药物刺激的目的,故需要在药物片芯表层进行包衣。

薄膜包衣系指在药物片芯表层外包一层比较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衣膜,由于薄膜衣片衣膜比糖衣片衣膜薄得多,所以称为薄膜衣。在国外药品片剂生产中,基本上形成了以薄膜包衣取代糖浆包衣趣势,在国内大多数中外合资企业也都从新药、普药片剂生产中,优先选用薄膜包衣技术,也在加速淘汰糖浆包衣生产工艺。

薄膜衣片与糖衣片比较,既然有上述诸多优点,为什么在国内大多中小药品生产企业中仍难以推广,大多厂家仍沿袭糖浆包衣工艺,普药生产成本偏高、利润偏低,质量让位于成本,且成本概念模糊。

包衣是药剂学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涉及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学、液体力学、高分子材料学等学科。近几十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机械的不断产生,包衣技术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操作经验,在药剂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包衣一般应用于固体形态制剂,根据包衣物料不同可以粉末包衣、微丸包衣、颗粒包衣、片剂包衣、胶囊包衣;根据包衣材料不同分为糖包衣、半薄膜包衣、薄膜包衣(以种类繁多的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包括肠溶包衣)、特殊材料包衣(如硬脂酸、石蜡、多聚糖);根据包衣技术不同分为喷雾包衣、浸蘸包衣、干压包衣、静电包衣、层压包衣,其中以喷雾包衣应用最为广泛,其原理是将包衣液喷成雾状液滴覆盖在物料(粉末、颗粒、片剂)表面,并迅速干燥形成衣层;根据包衣目的不同分为水溶性包衣、胃溶性包衣、不溶性包衣、缓释包衣、肠溶包衣。

包衣的作用包括:①防潮、避光、隔绝空气以增加药物稳定性;②掩盖不良嗅味,减少刺激;③改善外观,便于识别;④控制药物释放部位,如在胃液中易被破坏者使其在肠中释放;⑤控制药物扩散、释放速度;⑥克服配伍禁忌等。包衣材料一般应具有如下要求:①无毒、无化学惰性,在热、光、水分、空气中稳定,不与包衣药物发生反应;②能溶解成均匀分散在适于包衣的分散介质中;③能形成连续、牢固、光滑的衣层,有抗裂性并具良好的隔水、隔湿、遮光、不透气作用;④其溶解性应满足一定要求,有时需不受PH影响,有时只能在某特定PH范围内溶解。同时具有以上特点的材料还不多见,故多倾向于使用混合包衣材料,以取长补短。

片剂包衣应用最广泛,它常采用锅包衣和埋管式包衣(高效包衣机包衣),后者应用于薄膜包衣效果佳。粒径较小的物料如微丸和粉末的包衣采用流化床包衣较合适。薄膜包衣比糖包衣有许多优点:①缩短时间,降低物料成本;②重量无明显增加;③不需要底衣层;④坚固,耐破碎和开裂;⑤可以印字,也不影响片芯刻字;⑥可以有效保护产品不受光线、空气与水分的影响;⑦对崩解时间无不利影响;⑧产品美观;⑨为使用非水性包衣提供了机会;⑩过程和物料可以标准化。现在研发的制剂新产品包衣一般采用薄膜包衣,薄膜包衣处方的基本组成包括成膜剂(包衣材料)、溶剂、增塑剂、着色剂,还可以添加致孔剂、不溶性填料等。薄膜包衣处方组成对包衣成败很关键。常用的薄膜包衣材料水溶性的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肠溶性材料包括肠溶型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CAP)、虫胶,不溶性材料包括乙基纤维素(EC)、玉米朊。

包衣有如此多的优点使许多药品采用了包衣技术,包衣目的的不同又使包衣材料和技术有较大差别。研究的进展和市场的需求使包衣技术和材料形成了一很大的市场,产生了制备各种包衣材料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包衣也成为药剂研究人员在开发新制剂时重点考虑的技术手段。

答案:E

本题考点是包衣的目的。薄膜衣的优点有节省物料、简化操作、工时短而成本低,衣层牢固光滑、衣层薄、片芯增重少,对崩解的影响小,包衣后原来标记仍可显出,便于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所以选择E。

包衣的目的

  片剂包衣是指在片剂表面包上一层物料,使片内药物与外界隔离。包上的物料称为“衣料”,被包的压制片称为“片心”,包成的片剂称为“包衣片”。片剂包衣的目的如下:

  (1)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2)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3)控制药物释放的部位。

  (4)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5)改善片剂的外观。

  2包衣的种类

  片剂的包衣一般分为薄膜衣、糖衣、肠溶衣三种。

  (1)薄膜衣

  薄膜衣系指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衣料形成的薄膜衣片,又称保护衣。薄膜衣料包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括成膜材料、增塑剂、着色剂、溶剂和掩蔽剂。

  优点:①节省辅料,衣层薄而增重少;②操作简化,生产周期短;③衣层牢固强度好,对片剂崩解影响小。缺点:①有机溶媒耗量大;②美观作用差,不能完全掩盖片剂原有色泽。

  常用薄膜衣材料如下:

  ①纤维素类及其衍生物:常用成膜材料。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

  ②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常用成膜材料。国外商品名为“Eudragit”,有胃溶型、肠溶型、不溶型等多种型号。

  ③聚乙烯吡咯烷酮:常用成膜材料。

  ④水溶性增塑剂: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

  ⑤非水溶性增塑剂:蓖麻油、乙酰化甘油酸酯、邻苯二甲酸酯。

  (2)糖衣

  糖衣物料包括糖浆(有色糖浆)、胶浆、滑石粉、白蜡等。

  ①糖浆:浓度为65%~75%(g/g),用于粉衣层的黏结与糖衣层。

  ②有色糖浆:为含可溶性食用色素的糖浆。用量为003%左右。

  ③胶浆:常用作黏结剂,可增加衣层黏性、塑性和牢固性,并对片心起保护作用,多用于包隔离层。常用品种有15%明胶浆、35%阿拉伯胶浆、4%白及胶浆及35%桃胶浆等。

  ④滑石粉:作为粉衣料,可增加片剂的洁白度和对油类的吸收。

  ⑤白蜡(虫蜡):常与2%二甲基硅油熔融混匀后使用,用于糖衣片打光。

  包糖衣工序为:包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①隔离层:系指包在片心外的起隔离作用的胶状物衣层。将片心与糖衣层隔离,防止药物吸潮变质及糖衣被破坏。包隔离层物料多用胶浆或胶糖浆,另加少量滑石粉。一般包4~5层。

  ②粉衣层(粉底层):系指使衣层迅速增厚,消除药片原有棱角,为包好糖衣层打基础的衣料层。包衣物料为糖浆及滑石粉等。一般包15~18层。

  ③糖衣层:系指由糖浆缓缓干燥形成的蔗糖结晶体连接而成,增加衣层的牢固性和甜味,使片面形成坚实、平滑的衣料层。一般包10~15层。

  ④有色糖衣层:为增加美观,便于区别不同品种的色衣或色层。见光易分解破坏的药物包深色糖衣层有保护作用。先用浅色糖浆,颜色由浅渐深,易使色泽均匀。一般包8~15层。

  ⑤打光:在包衣片衣层表面打上薄薄一层的虫蜡。使片衣表面光亮,且有防潮作用。

  (3)肠溶衣

  概念:肠溶衣片系指在37℃的人工胃液中2h以内不崩解或溶解,而在人工肠液中1h内崩解或溶解,并释放出药物的包衣片。

  适用范围:凡药物易被胃液(酶)所破坏、对胃有刺激性,或需要在肠道发挥疗效者。

  肠溶衣物料:必须具有在不同pH值溶液中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可抵抗胃液的酸性侵蚀,而到达小肠时能迅速溶解或崩解。

  常用肠溶衣物料主要有以下品种。

  ①丙烯酸树脂Ⅱ号、Ⅲ号

  ②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③虫胶俗称洋干漆

  3片剂包衣的方法

  (1)滚转包衣法:可用于包糖衣、薄膜衣和肠溶衣。

  (2)流化床包衣法:适于包薄膜衣。

  (3)压制包衣法:适用于包糖衣、肠溶衣或药物衣,也适用于长效多层片的制备,或有配伍禁忌药物的包衣。

-

包衣概念:片剂(称片芯或素片)表面上包裹上适宜的材料衣层的操作。包衣技术在制药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包衣的目的:①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增加患者的顺应性;②避光、防潮,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③改变药物释放的位置及速度,如胃溶、肠溶、缓控释等;④保护药物免受胃酸或胃酶破坏;⑤隔离配伍禁忌成分;⑥可提高美观度,增加药物的识别能力,提高用药的安全性等。

包衣的基本类型:糖包衣、薄膜包衣、压制包衣等方式。

一、常用的包衣方法

(一)滚转包衣法

亦称锅包衣法,是经典且广泛使用的包衣方法,可用于糖包衣、薄膜包衣以及肠溶包衣等,包括普通滚转包衣法和埋管包衣法。

包衣锅:一般是用紫铜或不锈钢等稳定且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常为荸荠形。

(二)流化包衣法

流化包衣制粒原理:与流化制粒原理基本相似,是将片芯置于流化床中,通入气流,借急速上升的空气流的动力使片芯悬浮于包衣室内,上下翻动处于流化(沸腾)状态,然后将包衣材料的溶液或混悬液以雾化状态喷入流化床,使片芯表面均匀分布一层包衣材料,并通入热空气使之干燥,如此反复包衣,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三)压制包衣法

方法:一般采用两台压片机联合起来实施压制包衣,是将两台旋转式压片机用单传动轴连接配套使用。包衣时,先用一台压片机将物料压成片芯后,由传递装置将片芯传递到另一台压片机的模孔中,在传递过程中由吸气泵将片外的细粉除去,在片芯到达第二台压片机之前,模孔中已填入了部分包衣物料作为底层,然后片芯置于其上,再加入包衣物料填满模孔,进行第二次压制成包衣片。

特点:此法可以避免水分、高温对药物的不良影响,生产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劳动条件好,但对压片机械的精度要求较高。

相关链接其他包衣装置

1.高效水平包衣锅

特点:①粒子运动不依赖空气流的运动,因此适合于片剂和较大颗粒的包衣;②在运行过程中可随意停止送入空气;③粒子的运动比较稳定,适合易磨损的脆弱粒子的包衣;④装置可密闭,卫生、安全、可靠。缺点是干燥能力相对较低,小粒子的包衣易黏连。

2.转动包衣装置

特点:①粒子的运动主要靠圆盘的机械运动,不需用强气流,防止粉尘飞扬;②由于粒子的运动激烈,小粒子包衣时可减少颗粒间黏连;③在操作过程中可开启装置的上盖,因此可以直接观察颗粒的运动与包衣情况;④缺点是由于粒子运动激烈,易磨损颗粒,不适合脆弱粒子的包衣;干燥能力相对较低,包衣时间较长。

-

二、包糖衣的方法

糖衣是指用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的包衣,是历史最悠久的包衣方法。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改善片剂外观和口感;有一定防潮、隔绝空气作用。包衣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操作人员之间的差异,批与批之间的差异经常发生。目前随着包衣装置的不断改善和发展,包衣操作由人工控制发 展到自动化控制,使包衣过程更可靠、重现性更好。

(一)包糖衣的生产工艺

包糖衣的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如下:包衣各个步骤所用材料和操作的目的各不相同。见教材图2-14。

1.隔离层

概念:隔离层就是将不透水的材料包在素片上,以防止在后面的包衣过程中水分浸入片芯。

常用的隔离层材料: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10%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以及10%~15%的明胶浆。

特点:这类胶浆具有黏性和可塑性,能提高衣层的固着和防潮能力。隔离层一般包3~5层。

2.粉衣层

概念:粉衣层包在隔离层的外面,一般较厚,是为了消除片剂的棱角。

操作方法:包粉衣层时,使片剂在包衣锅中不断滚动,加入润湿黏合剂使片剂表面均匀润湿后,再加入适量撒粉,使之黏着于片剂表面,不断滚动并吹风干燥。操作时洒一次浆、撒一次粉,然后热风干燥20~30min(40~55℃),重复以上操作,直到片剂的棱角消失,一般包15~18层。

材料:常用润湿黏合剂有糖浆、明胶浆、阿拉伯胶浆或糖浆与其他胶浆的混合浆。常用撒粉是滑石粉、蔗糖粉、白陶土、糊精、淀粉等。常用的糖浆浓度为65%(g/g)或85%(g/ml),滑石粉为过100目筛的粉。

3.糖衣层

概念:指粉衣层用糖浆润湿并干燥,使片剂外包一层蔗糖结晶形成的衣层。药片的粉衣层表面比较粗糙、疏松,再包糖衣层使其表面光滑细腻、坚实美观。

操作与包粉衣层相似,一般包10~15层。

4.有色糖衣层

糖衣片多着色,使药片更美观,又便于识别或起遮光作用。与上述包糖衣层的工艺完全相同,只是糖浆中添加了食用色素,一般约需包制8~15层。

5.打光

打光一般用四川产的川蜡,将片剂与适量蜡粉共置于打光机中旋转滚动,充分混匀,使糖衣外涂上极薄的一层蜡,使药片更光滑、美观,兼有防潮作用。

(二)包糖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糖浆不黏锅 若锅壁上蜡未除尽,可出现粉浆不黏锅,应洗净锅壁或再涂一层热糖浆,撒一层滑石粉。

(2)黏锅 可能由于加糖浆过多,黏性大,搅拌不匀。解决办法是保持糖浆含量恒定,一次用量不宜过多,锅温不宜过低。

(3)片面不平 由于撒粉太多、温度过高、衣层未干又包第二层。应改进操作方法,做到低温干燥,勤加料,多搅拌。

(4)色泽不匀 片面粗糙、有色糖浆用量过少且未搅匀、温度过高、干燥太快、糖浆在片面上析出过快,衣层未干就加蜡打光。解决办法是采用浅色糖浆,增加所包层数,“勤加少上”控制温度,情况严重时洗去衣层,重新包衣。

(5)龟裂与爆裂 可能由于糖浆与滑石粉用量不当、芯片太松、温度太高、干燥太快、析出粗糖晶体,使片面留有裂缝。进行包衣操作时应控制糖浆和滑石粉用量,注意干燥温度和速度,更换片芯。

(6)露边与麻面 原因是衣料用量不当,温度过高或吹风过早。解决办法是注意糖浆和粉料的用量,糖浆以均匀润湿片芯为度,粉料以能在片面均匀黏附一层为宜,片面不见水分和产生光亮时再吹风。

(7)膨胀磨片或剥落 片芯层与糖衣层未充分干燥,崩解剂用量过多,包衣时注意干燥,控制胶浆或糖浆的用量。

-

三、包薄膜衣方法

薄膜衣概念:指在片芯外包一层比较稳定的高分子材料,因膜层较薄,故名薄膜衣。

特点:与糖衣相比,薄膜衣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低;②片重仅增加2%~4%,包装、贮存、运输方便;③利于制成胃溶、肠溶或长效缓释制剂;④便于生产工艺的自动化。

包薄膜衣的生产工艺主要步骤见教材图2-15。

(一)一般薄膜衣

包衣设备与操作过程与包糖衣基本相同,可用滚转包衣法(锅包衣法)。但包衣锅应有可靠的排气装置,将薄膜材料中有毒、易燃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及时排走;为了使薄膜材料在片剂上均匀分布,可在其包衣锅内装入适当形状的挡板。包衣时溶液以细流或喷雾加入,在片芯表面均匀地分布,通过热风使溶剂蒸发,反复若干次即得。也可用空气悬浮包衣法,用热空气流直接通入包衣室后,把片芯向上吹起呈悬浮状态,然后用雾化系统将包衣液喷洒于片芯表面进行包衣。

1.包衣过程中常用的材料

(1)常用的一般薄膜衣料,见教材表2-6。

(2)增塑剂指用来改变高分子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质,使其更具柔顺性,增加可塑性的物质。常用有水溶性的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非水溶性的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化甘油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硅油等。

(3)溶剂 指能溶解成膜材料和增塑剂并将其均匀分散到片剂表面的物质。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异丙醇、丙酮、氯仿等。

包薄膜衣时,溶剂的蒸发和干燥速率对包衣膜的质量有很大影响:速率太快,成膜材料不均匀分布致使片面粗糙;太慢又能使包上的衣层被溶解而脱落。

(4)着色剂与蔽光剂 应用着色剂目的是易于识别不同类型的片剂,改善片剂外观,并可遮盖有色斑的片芯或不同批号片芯间色调的差异。常用的有水溶性、水不溶性和色淀(1akes)等三类。

色淀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便于鉴别、防止假冒,并且满足产品美观的要求,也有遮光作用,但色淀的加入有时存在降低薄膜的拉伸强度,增加弹性模量和减弱薄膜柔性的作用。蔽光剂可提高片芯内药物对光的稳定性,一般选用散射率、折射率较大的无机染料,应用最多的是二氧化钛。

(5)释放速度调节剂 在薄膜衣材料中加有蔗糖、氯化钠、表面活性剂、PEG等水溶性物质时,一旦遇到水,水溶性材料迅速溶解,留下一个多孔膜作为扩散屏障,这些水溶性物质就是释放速度调节剂,又称释放速度促进剂或致孔剂。薄膜衣的材料不同,调节剂的选择也不同,如吐温、司盘、HPMC作为乙基纤维素薄膜衣的致孔剂;黄原胶作为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衣的致孔剂。

-

2.包薄膜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起泡 因固化条件不当,干燥速度过快,应控制成膜条件,降低干燥温度和速度。

(2)皱皮 因选择衣料不当,干燥条件不当。应更换衣料,改变成膜温度。

(3)剥落 因选择衣料不当,两次包衣间隔时间太短。应更换衣料,延长包衣间隔时间,调节干燥温度和适当降低包衣溶液的浓度。

(4)花斑 因增塑剂、色素等选择不当,干燥时溶剂将可溶性成分带到衣膜表面。操作时应改变包衣处方,调节空气温度和流量,减慢干燥速度。

(二)肠溶衣

肠溶衣是指使片剂在胃中保持完整而在肠道内崩解或溶解的包衣层。肠溶衣设备与包衣操作过程与一般薄膜衣基本相同。

1 包肠溶衣主要材料

包肠溶衣主要材料。

2.包肠溶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不能安全通过胃部。可能由于衣料选择不当,衣层太薄,衣层机械强度不够。应注意选择适宜衣料,重新调整包衣处方。

(2)肠溶衣片肠内不溶解(排片)。如选择衣料不当,衣层太厚,贮存变质。应查找原因,合理解决。

(3)片面不平,色泽不匀,龟裂和衣层剥落等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与糖衣片相同。

(三)半薄膜衣

概念:是指先在片芯上包裹几层粉衣层和糖衣层(减少糖衣的层数),再包上2~3层薄膜衣层,是糖衣片与薄膜衣片两种工艺的结合的包衣形式。

特点:既能克服薄膜衣片不易掩盖片芯原有颜色和不易包没片剂棱角的缺点,又不过多增大片剂体积。具有衣层牢固、保护性能好、没有糖衣片易引湿发霉和包衣操作复杂等优点。

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讨论:

(1)包衣的目的、种类、方法有哪些?包衣片应符合哪些质量要求?

(2)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各有何特点?常用的包衣材料有哪些?各有何应用特点?

目前已经开发成功,功能明确质量稳定的产品有以下类型

1、功能性配方开发

Ø 中药易挥发物质包衣问题的解决

中药的易挥发物质主要是冰片、挥发油等物质,博科林公司专门对这些特性物质进行包衣处方的对比性试验,经过大量的数据验证,合理选择配方物料比例,降低了衣膜的孔隙,交联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对衣膜起到封闭作用,起到了遮味、防返油的作用,防止药物挥发性的有效成分散失。

Ø 吸潮和软化问题的解决

防潮是大多数中药制剂包衣需要的功能。很多中药制剂成分比较复杂,吸湿性较强,吸湿后会发生变色、软化等现象。专用的防潮型配方可有效保护药物。防潮和崩解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解决防潮的同时必须保证其制剂在有效的时间内完全崩解。博科林公司专业的研发团队,寻求防潮性能比较好的包衣材料,并通过包衣材料的不同组合及不同配比,研究包衣膜的防潮和溶解特性,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在水中的溶解性能等等。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的防潮处方,可根据客户要求在操作难度、防潮指标、外观效果等方面进行选择。

Ø 对多种维生素类药物的保护

氧气会对药物成分起到氧化作用,对于维生素类药物更为明显,药物常常发生变色、含量下降等问题,影响了药物的使用。为获得满足要求的薄膜包衣预混剂,博科林公司通过复合膜材和助剂之间的配合,综合筛选和设计合理的配方组成,并经过通透性等一系列严格产品测试,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优化,最终形成合理的复配包衣剂,提高了衣膜对水气和氧气的阻隔性能,将其与药物成分彻底隔绝,有效解决了药物氧化的现象,不再出现变色、花斑、渗出等现象,延长了药物的保质期,保证了疗效。

2、操作便捷性提升

薄膜包衣是药品生产加工的重要环节,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增加效率,减少成本消耗是包衣剂的发展方向。与糖衣包衣相比,薄膜包衣劳动强度下降,生产效率有了极大提高。但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厂家仍有着加快包衣速度的要求,其主要原因为:有效利用工时,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操作时间,可减少药物的磨损和成分损失,提高药物实际增重。因此,对于快速包衣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市场应用。

包衣速度的提升,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是包衣剂配方性能,如溶液粘度、配液浓度等;第二为包衣剂的加工性能,如操作时的粘连性、包衣片的流动性等。

Ø 溶液浓度提高,生产时间缩短

薄膜包衣剂主体材料为高分子化合物,其种类不同,溶液的粘度会有很明显的差异。市场上较为常用的包衣剂粘度较高,溶液浓度通常设定为8-12%;博科林公司推出低粘度高固含量包衣配方,溶液粘度降低,溶液浓度可提高到18-20%,溶剂用量大大减少,提高了操作效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Ø 快速包衣技术,操作性能更好

根据包衣原理和应用设备情况,合理设计材料组成快速包衣配方,在提高喷液速度的同时,避免了普通包衣剂能产生的片芯过湿、粘连的现象,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与普通包衣剂相比,节约工时近1/3。减少了药物由于水分散失、药粉脱落而使片芯重量达不到片重要求的情况。

3、先进工艺提升质量

包衣剂常规生产方式一般为球磨法或粉碎法,处理不溶性着色剂。球磨法时间长,分散效果差,粉碎法造成产品颜色不均匀、操作中沉降、堵枪等现象,而且会造成高分子材料分子链断裂或变性,影响产品的成膜性能。

博科林公司最新采用高剪切方法对不溶性着色剂细化分散,将其分散到极细粒子状态。然后,将表面活性剂溶液高压雾化形成细小雾滴,均匀分布在着色剂表面,形成均匀的包覆层,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充分的润湿着色剂颗粒,降低色淀颗粒的表面能,避免颗粒团聚,使着色剂分散均匀、稳定性好,产品的着色强度提高,遮盖力也明显改善。在剪切过程中包覆后的着色剂与成膜剂混合均匀,产品颜色一致,同时实现对成膜剂的增塑,提高产品的柔韧性。

在这个生产工艺中,着色剂形成细化的粉体,提高了颜色的鲜艳度,粉体细腻,使用性能稳定;在成膜剂的混合及增塑采用短时间、低速剪切即可获得混合均匀的物料,避免了高速和长时间剪切对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的破坏。

这个生产工艺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博科林公司的包衣剂均采用此方法生产,产品质量得以提升,对药物的包衣效果也有很好的改善。

博科林公司根据薄膜包衣预混剂多种成分组合的特性,对配方中材料的成分和比例进行调整,灵活地设计包衣预混剂的配方,开发出切实满足中药需求的包衣剂,提升中药制剂的品质,使包衣剂产品能为现代中药制剂的品种开发发挥重要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260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