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20个穴位可防疾病
1、保护心脏: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内关穴取穴方法为: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按摩方法:日常按揉内关穴,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2、健脾和胃: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适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进行摩腹5—10分钟;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
3、治疗鼠标手:按摩鱼际穴
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职业病“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清除心火:按摩大陵穴
大陵穴是手掌掌根的中心点位置。经常按压大陵穴,可以治疗口臭。口臭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心火旺盛所致,和陵穴的穴位非常对应,它可以去心火而生脾土,最能泻火祛湿了。
按摩方法:首先,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其强度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用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每侧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5、补肺益肾:按摩列缺穴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按摩方法: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6、缓解疼痛:按摩腘窝
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7、补血养肝:按摩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按摩血海穴可补血养肝。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的9-11时,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8、消灭肝火: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如果是肝火旺盛的人,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按压太冲穴的痛感,你可以每天睡觉前,用温水泡脚,之后按压5分钟左右。
按摩方法:用手大拇指按揉两太冲穴3~5分钟。
9、补肾养肾:按摩太溪穴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适应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按摩方法: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
10、舒服腰背:按摩委中穴
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委中穴取穴方法为: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按摩委中穴,同样可起到治疗腰背痛的功效。
按摩方法: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11、防治腰背痛:按摩大杼穴
大杼穴位置,找到第七颈椎(颈椎下部最高的骨头尖),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中医认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另外,按摩腰眼穴除了可防治腰背痛外,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按摩方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12、促消化:按摩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另外,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常按摩天枢穴,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按摩方法: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13、治失眠:按摩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按摩神门穴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按摩方法:用手指按揉神门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14、治腰疼和痔疮:按摩长强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长强穴属于督脉,可治疗痔疮、脱肛、便秘、腰疼等疾病。常按摩长强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疮效果更好。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按摩。每日2次。
15、治便秘:按摩腹部
有人认为便秘不是大毛病,无须看医生,去药房买点泻药吃吃即可。其实,这是错误的。便秘原因有多种。从中医角度讲,便秘分为实症和虚症。实症为积热上火,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常由吃火锅、食辛辣、熬夜等因素引起。虚症主要是气虚阴亏,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脾胃不合导致的。因此,得了便秘应到医院求治,对症服药。如果不对症治疗,仅靠吃泻药通便,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更严重。
按摩方法:腹部按摩可预防便秘。早晚按摩腹部:可站位,也可仰卧位,左手掌按于脐部,右手叠压左手上,先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腹部81次,再向逆时针方向揉腹部,次数相等,意注掌下,呼吸自然。
16、治肠胃疾病:按摩膈俞穴
肠胃不好的人可按摩膈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胃痛、呕吐、厌食、便血、咳嗽、气喘、盗汗等疾病。
按摩方法: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膈俞穴。每次2分钟左右。
17、治疗皮肤瘙痒:按摩百虫窝
冬天气候干燥,全身痒得难受,严重的时候,小腿前面和胳膊上的皮肤还会出现鱼鳞样的改变,瘙痒无比,这都是干燥惹的祸。这时可按摩百虫窝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约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处为经外奇穴百虫窝,它在足太阴脾经的循行线上,临近血海穴。按摩百虫窝穴可以活血止痒。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百虫窝穴,直到局部有酸胀感后放松,隔几秒钟再继续点按,瘙痒即能止住。
18、调和气血:按摩极泉穴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19、治冠心病:按揉心腧穴
心腧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医认为心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痫、狂躁、咳嗽等。
按摩保健: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
20、散热去痛:按摩尺泽穴
尺泽穴主要作用是泻热。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因此,按摩尺泽穴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按摩穴位有助于人体 健康 ,其实并不陌生,也没有不可思议,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眼保健操中的几个穴位,长按有助于保护眼睛、改善视力。
人的手上其实有很多穴位,各有各自的作用,今天给大家介绍5个常用的养身保健穴。
百会穴位于人体最高处,又为手、足三阳经与“阳脉之海”———督脉的交会之处, 因此本穴为人体阳气盛极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根据“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以及相反相成的原理),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本腧穴于头顶正中,内应于脑,故而与脑密切联系,也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
常按百会穴不仅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平衡体内的阴阳之气。
涌泉穴位于心脏和肾脏的交接处,经常按摩不仅可以明目安神,也可以疏通肝脏。患有耳鸣,心悸,高血压等人按摩此穴位可有效缓解。涌泉穴位于脚底,经常按压,也可以促进脚底末梢神经,毛细血管的发展,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天枢穴对治疗肠胃疾病有显著效果,经常便秘或腹泻的人常按压此穴可有效缓解。便秘是由于体内产生毒素,造成宿便堆积难以排出。经常便秘的人每天晨起应喝1-2杯淡盐水或温水,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类,适当 体育 运动也可以减轻便秘。
人体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穴,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双手交抱,手掌搭在肩头,中间三个指头放在肩膀和颈部的交汇处,中指指腹处即为肩井穴。
久坐在电脑前容易患肩周炎,颈椎病等,全身酸痛等问题,肩颈疼痛更是常见问题。经常按摩肩井穴可促进全身血液运行,有效缓解肌肉痉挛,活动不利等问题。
三里穴,位置在我们小腿距离膝盖很近的位置,是专补肠胃还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 养生 穴位。和小腿足三里遥相呼应的手臂上有个手三里穴,也有调理肠胃的作用,所以,有时候你不方便按揉足三里的时候,不妨按一下手三里穴。
臂臑穴
位置: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
功效:按摩此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臂部肌肉的弹性,使上臂变得紧致。
按摩方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状按压,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
肱中穴
位置:肱中在大臂内侧,腋窝下与手肘中间点。
功效:按摩此穴,能加速代谢速度,排除平时堆积在大臂内侧的废物,促进脂肪消耗,使手臂变得纤瘦。
按摩方法:拇指圈状按摩。
注意: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压左手臂臑,右手大拇指强力压住左手肱中。换一只手,重复5次左右。可以有效排除手臂内的陈旧废物。以两手交替按摩各个穴位5-10次。
外关穴
位置:小臂背侧,手腕向上两寸,两个骨头中间的夹缝里。
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经络,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小臂麻木肿胀的感觉,使小臂变得纤细。
按摩方法:拇指按压。
手三里
位置:弯曲手肘成直角,肘横纹下2寸处。
功效:起到调节大肠功能和改善其周围气血供应的双重作用。
按摩方法:点按。
曲池穴
位置:曲肘成90°,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按摩此穴,在收紧肌肉的同时,可美化臂部皮肤,改善干燥粗糙的状况,使你的手臂光滑动人。
按摩方法:中指和食指圈状按摩。
阳池穴
位置:是位于手背部的穴位。在腕背部横纹中,指伸肌腱的尺侧凹陷处。将手腕背曲后,可见到腕部有一粗大的皱纹,阳池即在其中央,它也常被称为散热的穴位。
功效:按压阳池穴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多数女性都有的寒症有不错的改善功效。
按摩方法:一般宜用对侧手的拇指肚按压。左右手各做10次。
心慌、胸闷、心绞痛心脏专家告诉您,记住这几个穴位平日保健,病发应急都管用!
极泉穴:治疗心悸
心悸可分为虚实两大类,虚型患者常表现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等;实型患者常伴有上火、瘀血、口渴等现象。心悸一般虚实结合,所以会出现复杂的病症。
除了口服药物,有心悸症状的人还可以按压极泉穴,以缓解不适,起到心脏保健的作用。极泉穴在腋窝顶点处,也就是腋窝的最深处,这里是腋动脉搏动处,泉有泉眼之意,也就是说这里是心经的源头,心经从极泉穴开始,逐渐向下贯通至各个经脉。当出现胸闷、喘气费力、心慌等症状的时候就可以按揉此穴位。
太渊穴:保护心脏
太渊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穴,位于手腕前区,桡骨茎突和舟状骨之间,腕横纹桡侧凹陷的位置。太渊穴不光对肺有很强的作用,对心脏也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尤其对心律不齐、心悸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太渊穴所处的位置和把脉的位置很相近,可以通过脉搏的情况来对此穴进行按揉。
感觉脉搏跳动不稳定时,就可对太渊穴进行揉按,一般几分钟便可使脉搏恢复正常。心脏不好的人或者想养心的人每天均可按揉太渊穴,每次几分钟就能对心脏起到保健的作用。
内关穴:缓解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包括心动过速、过慢和不规律,其中包括很多类型,如窦性心律不齐、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内关穴的位置在前臂的内侧,将左手掌伸出,然后将右手三个手指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臂的腕横纹上,这时食指和手腕交会之处就是内关穴的位置。将右手拇指放在此穴位上,会感到有两根筋,准确的说,内关穴就位于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内关穴对心脏类疾病和一些肠胃病都有很强的治疗作用,常揉按此穴位可以达到预防心脏病、缓解疲劳、安神镇定等功效,尤其对心律不齐、心悸、心绞痛等症状有特殊的效果。所以心脏病患者可以长期按压此穴位,左右手轮换,每只手臂按压十分钟左右,每日按压 2 ~ 3 次即可。
耳中穴:可治疗突发心绞痛
一旦出现突发性心绞痛,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最好在送医的过程中让患者在舌下含一片硝酸甘油。如果身上没有药物,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揉耳中穴。
将患者放到安全的位置,让其身体放松,将头部垫高,让其平躺,然后就近找一根小木棍,用其末端按揉耳轮脚正中的位置,找到其最敏感的痛点,即是耳中穴。
找到穴位后,用细木棍按压此处,用力适中、速度均匀,一般几分钟后心绞痛症状就会明显减轻,之后再按压就会消失。可两耳轮换按压,直到患者疼痛减轻或者消失为止。
膻中穴:治心脏病
膻中穴属任脉,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此穴位还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交会穴,也是宗气汇聚之处。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活肺脏之气皆汇于此,所以膻中又被称为气会。
所以说膻中穴有行气化瘀、宽心顺气、疏通经脉等作用。平时感到肺气不足、心慌气短时便可按揉此穴位;另外咳嗽哮喘、胸口疼痛时也可按压此穴位。
膻中穴位于人体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人体两乳的正中间。人们平时所说的心窝,指的就是膻中穴。
少府穴:防治心绞痛
少府穴属于手少阴心经穴中的一个,位于手掌,具体位置在第四掌骨和第五掌骨之间。正常握拳时,小手指的指尖触碰掌心的位置就是少府穴。按压少府穴对治疗胸闷、遗尿、小便顺畅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少府穴对治疗心绞痛、心悸等也有很好的效果。按压此穴三至五分钟,心绞痛、心悸等症状便会明显减轻;曾患有心绞痛的病人可早晚各按一次,以防止心绞痛再次发生。
承山穴:促进血液循环
承山穴可以预防心脏病,是因为此穴位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人体的腿部肌肉每次在收缩时,会排出一定的血液,血液会回流到心脏,然后在通过心脏再运输到这里。
看到很多老年人经常会拍打小腿,这是在促进血液循环。经常拍打、揉按小腿可预防腿抽筋,让血液循环更有动力,同时还可以平衡心脏血液回收的能力,所以说此穴位对心脏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当我们踮起脚尖时,此处的肌肉会略微隆起,隆起尾端的凹陷处即是承山穴。按揉承山穴可稍微用力一些,这样有助于排出湿气,促进血液循环。
至阳穴:治心慌、胸闷
至阳穴(宽心穴)属于督脉,其位置在人体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人体站立,双臂放松下垂时,至阳穴正好位于两侧肩胛骨下缘连线中间的位置。
至阳穴对很多心脏病症状都有治疗作用,例如常见的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心绞痛、心跳过速等。另外至阳穴对胃痛、胃胀、咳嗽、哮喘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需要另一个人帮其对至阳穴进行揉压。揉压时可选择拇指,也可以选择火柴棒或者硬币之类的东西。揉压时可持续揉压,也可以按压一次,然后数十秒后再按压。此外还可对此处进行锤击拍打,一般每次几分钟即可,力度和速度要掌控好,以感到酸胀为宜。
现如今,通过按摩穴位来养生的方法已经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尤其是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很多人都不能准确的找到穴位的位置了,更不用说按摩穴位的方法了,因此下面就让我们教给大家找穴位的方法,一起看看吧。
关元穴
冬季,很多中老年人有身体怕冷的症状,这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了,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
艾灸关元穴可补肾固元防寒。艾灸属阳,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补肾固元防寒的作用。
取穴方法:脐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关元在脐下3寸,即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点处。
人迎穴
冬季是心脑血管意外高发的季节,我们不妨教爸妈经常按揉、艾灸人迎穴,可起到行气活血、防治高血压和中风的作用。中医认为,人有“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是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四海”都有其相应转输的部位和穴位。人迎穴是人体“气海”输注的穴位,是调气、补气的主要穴位之一。
取穴方法:取穴时让老人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推荐的几个养生穴位的取穴方法了,在看了我们的介绍之后,大家一定可以准确的找到穴位的位置的了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按摩穴位呢,来看看吧。
按摩穴位法
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按摩同时让被按摩者屈伸活动,来加强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一两次。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有关穴位的情况了,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按摩穴位能够起到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了,可以帮助我们起到很强的保健作用了哦,是我们不能错过的按摩方法,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办公室族经常会有肩颈酸痛的症状,到医院也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疾病,反而使全身不舒服。石膏也会影响外观。其实,手背上有三个穴位,对缓解肩颈疼痛非常有效。让我们来看看。
方向的观点。手少阳三焦经肩膀和脖子痛手背上的朱、阳池、关冲三个穴位!Naknagisa位于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约2厘米以下(在手腕侧)。用手指触摸时,大约在小指指骨和无名指之间的凹槽处。他曾被判脊椎疼痛、肩、背、肘、臂疼痛、手指不能弯曲或伸展、头痛、头晕、脸红、眼痛、翳翳、视力模糊、耳聋、耳鸣、咽肿、关节痛、发热、疟用拇指揉按这个点。
养池穴。手少阳三焦经肩膀和脖子痛手背上的朱、阳池、关冲三个穴位!阳池位于手腕中部,小指侧面附近。仔细一看,就是把指尖向上翻,每根手指在手腕上都会形成一个很粗的肌腱,在中指和无名指的粗肌腱交叉到手腕至此的地方,就是阳池的位置腕关节疼痛、无力或发红、屈伸无力、腕关节骨折、臂肘疼痛、肩痛、颈痛、耳聋、眼肿痛、关节痛、口干舌燥、发热不出汗、疟疾、感冒发热等。一手手肘在胸前前方,掌心向下,另一手反手握住腕关节外侧,用拇指指尖按摩阳池穴,有酸胀感程度,两手交替操作,各穴按揉2-3分钟。
关冲点。手少阳三角经络肩膀和脖子痛手背上的朱、阳池、关冲三个穴位!关冲位于无名指、指甲下端、小指侧边。正确地说,应该在无名指的左手指甲上,画一条直线,在指甲下端画一条水平线,这两条线的交点,就是关冲。颈痛、肩背痛、眩晕、耳鸣等疾病。(按摩技术直,掌心弯曲,无名指抬起,另一只手的拇指在内,食指在外,握着无名指,用食指尖捏关冲穴,疼痛明显;每捏2-3分钟,左右交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