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可以借鉴,可能篇幅比较长,但是应该很好理解。
1、腹式呼吸
培养良好呼吸习惯能调动膈肌,并让腹部进行收腹及舒张协调呼吸,让较少运动的腹部时常处于锻炼的状态(记住身体要放松,吸气时肩膀一定不能抬)。你想想啊呼吸是不是时时刻刻在呼吸,这样腹部就得到很好的锻炼咯,而且能保持均匀的收腹发力。自己想了解的话可以百度查 腹式呼吸 说明得很详细,其实很简单,通过自己的体验后,坚持既可。腹式呼吸的习惯养成后,你就能很容易的感受到上腹部的四块甚至六块肌肉的实体感很好,不用太用力都能有很明显的轮廓出来。
2、踢腿运动
各种不同的踢腿运动都需要腹部肌肉的支持配合,尽可能的抬高腿部,可以让肌肉更协调,在锻炼腿部肌肉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练习到腹部和腰部肌肉。能使下腹部比较难练的那两块腹肌成型,但要重视双腿的训练平衡度,要均匀的锻炼才能保持两边腹肌的对称美观,不然就七歪八扭的(过度的力量训练,将破坏肌肉的正常协作发力),同时练习不能光针对腹部,不然经常是徒劳,练了半天练到别处去了。
3、仰卧起坐
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一种方法,但是错误的方法,练到的更多是后腰而不是腹部。首先仰卧起坐要慢起慢下,才能真正的练到肌肉起到减脂作用,而不是靠惯性反弹来起坐,只是出出汗,乏乏劲。做的次数少不怕,休息5分钟左右再做第二组,能坚持1个月下来,就可以发现塑型的效果,并且根据进步程度,适当加点量,每日晨、下午都做。(有一个变相仰卧起坐的方法,就是平躺床上,双脚绷直以臀部为支点,抬脚与床面呈约30度的夹角,保持姿势用收腹的力量定住坚持,直到乏力为止,每日10次。膝盖不能曲,脚背不能变锄头脚,都要绷直,这是练习腹肌均匀定型的方法,可以保持腹肌的匀称美观。
3、适当的排打
我是有玩双节棍,经常会用双节棍进行周身的排打,对腹肌排打要注意肋骨的保护,让棍的力道反弹到腹肌上,同时在接触的瞬间去蓄力抗击,由轻至重,由缓至快,同时也要通过呼吸来调节。这点不强求,只是可以更好的锻炼肌肉的弹性,抗击力,有利于今后的保持。
我罗列这些训练方法的顺序就是练习的顺序,然后就是要坚持,做到1、3;2是要在练习3之前的热身10分钟左右即可,4不强求,当有了较好的轮廓之后想玩玩再说。
最后说一点就是再强调坚持,同时平时带着思考的运动,带着腹试呼吸的运动惯性,并良好膳食作息,都是促进锻炼效果的关键。不多说了,加油吧,会有成效的!!!
回答你附加的问题:一般俯卧撑时撑起吸气,吸气均匀顺缓;下压呼气,呼气可用嘴微吐;不要憋气,才能充分锻炼肌肉,不然过分耗体,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尤其是前期锻炼阶段;并注意腹部保持收腹状态,不要塌腰(尽量用肌肉的力量收,不要用憋气收)。
补充的问题详细看2、3的内容有说明了,踢腿和30度定型的发力可以很好的练到下腹的肌肉,视频只是看到动作要领,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主要的是要自己体会,可以先把周边的肌肉练得比较累了,然后再去练下腹,此时效果最好,可以使下腹肌肉发力起到更主导的地位,踢腿的转胯很重要,可以使下腹充分的得到舒张,有利于塑性减脂。然后腹式呼吸的持续刺激可以保证持续的锻炼,习惯一段时间后可以有明显体会,腹部肌肉的轮廓就可以明显,下腹自然就成型了。
颈椎病_颈椎网回答你:
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但是不知道你的颈椎病是属于哪种,颈椎病的分型比较多,颈部神经受压迫会导致腿麻,手麻。虽然你是睡觉平躺的,但是可能因为枕头的原因,导致睡觉的时候压迫神经,建议将颈椎病的炳型确定下来。
对于颈椎病的分型,虽然目前仍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大多数医生都认为可以分为5型。(1)颈型颈椎病:
即局部型,由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枕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主要症状是颈肩部、枕部的疼痛,并可反复出现“落枕”。
(2)神经根型颈椎病:
是由于骨刺或其他原因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使病人发生颈部疼痛。人的上肢由颈神经支配,所以疼痛可以一直放射到手部。个别病人疼痛很剧烈,以至夜不能寐,日久产生手指麻木。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者,又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在颈椎病中,以神经根型的发生最多,大约占到病人中的半以上。一开始,病人多为脖子和肩膀痛,并且在短期内加重。疼痛还可以向胳膊放射,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同时还觉得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头动作不灵活。当头部或者上肢姿势不当、突然受到牵拉或撞击时,患侧上肢可以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
医生检查时,能发现病人的颈部有肌肉痉挛,颈部和肩部有压痛。病程较长的病人,上肢的肌肉有萎缩。如果牵拉患肢或者做“压头顶试验”,病人会感到疼痛。
(3)椎动脉型颈椎病:
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现在也越来越多见,主要症状是眩晕。个别病人有时可以突然失去知觉后摔倒,但一般很短时间内就会自然苏醒。
如果病人原来就有动脉硬化,就容易发生本型颈椎病。病人的症状表现为眩晕,尤其是在旋转或屈伸头部时,眩晕还会加重。可以出现发作性头痛,突发性弱视、复视或失明,但是在短期内可以自行恢复。有的病人在突然旋转头部时,会出现猝倒,倒地后再站起来立即可以继续进行正常的活动。这种由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常为突发性,并且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检查神经可能正常。
(4)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本型颈椎病较少见,病人可有耳呜、头痛、视物模糊、多汗或少汗,有时还能出现心前区疼痛、心跳加速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这一型的病入,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头昏、视物模糊、眼睛胀痛、耳呜、听力下降、心慌、多汗、胃肠胀气等。
(5)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
又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
中央型:
发病是从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
周围型:
发病是从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
此两型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主要病因是颈段的脊髓受到压迫。 压迫来自两个方向,即前方的椎体后缘骨刺、椎间盘或骨化的后纵韧带,以及后方增厚、折叠的黄韧带。有的病人只有一方受压,而另一些人则有前后方同时受压。脊髓受压使神经的传导受到障碍,病人走路时下肢发飘,有踩棉花感,手变笨拙,不能做精细动作,同时病人肢体出现病理反射,医生称为“锥体束征阳性”。病情发展到最严重时,可出现瘫痪。
脊髓型的病人,占全部颈椎病病人的1/10 左右。病人的四肢麻木、乏力,走路或者拿东西不稳,胸部和腰部有一种紧束感,好像缠着布条带一样。随着病情逐渐加重,病人可能发生自上而下的肢体瘫痪,大小便也会失禁。
医学专家表示,对于睡眠情况良好(熟睡)的人来说,睡姿好坏并不那么重要,习惯就好:相反的,如果是浅眠的人,若有烦心的事或恼人声响的干扰,一个晚上不免翻来覆去,怎么睡也睡不好,当然容易腰酸背痛,所以正确的睡姿的确有助睡眠。
何谓符合人体工学的睡姿?
人的身体若从侧面观察,是个大S形,往前凸起的是肚子,臀部则向后翘。最符合人体工学的姿势是侧睡,以身体左半部在上为佳;通常采这种睡姿的人,双脚为交叉的状态,为避免拉扯到腰部肌肉,最好在上下两只腿中间放一个小圆抱枕。
仰睡者,可在大腿下方垫抱枕,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坐骨神经及臀部了。
所有睡姿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趴睡,那会使腰椎更向前凸,并将背部肌肉往前拉扯,长期下来对身体总难免会有影响,因此建议有趴睡习惯的人可在肚子下方垫个抱枕,以减少不适感。
大部份人都有一个惯性的睡姿。根据统计,有65%的人习惯侧睡,30%习惯仰睡,而5%习惯俯睡。
一般来说,仰睡能提供脊骨最佳的承托能力,因身体重量能平均地分配於一个较大的面积上。在有足够的头及颈部承托的情况下,侧睡亦是一个不错的睡姿。换句话说,侧睡时颈部应保持一个中性的位置。
而不正确的睡姿如俯睡会增加腰椎弧度,导致脊椎后方的小关节过度受压和拉伤前方的软组织(如韧带)。
再者,此睡姿会使大部份的体重落在肋骨和肠脏,从而压著横隔膜和肺部,影响呼吸。
而颈部则由於必须向侧面扭转来保持呼吸畅通,增加扭屈,容易引致创伤。 基本方法
罗圈腿,又叫O型腿。可以矫正,方法如下: “O”型腿的矫正方法具体如下: (1)直立,两脚并拢,两手扶膝做两膝向正前方的下蹲 起立运动,做 20~3O次。 (2)弯腰,两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绕环运动,做20 ~30次。 (3)两脚开立稍大,弯腰,两手扶膝做两膝向内相靠停 耗练习,每次停耗10秒钟,做5~10次。 (4)两脚平行站立。先以脚跟为轴,做脚尖外展和内旋 运动;再以脚尖为轴,做脚跟外展和内旋运动,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尽力用小腿夹住书,坚持一定时间。如果用橡皮带将两膝捆住做,效果更加显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两脚慢慢向外向前移动,腰部随之也逐渐直起来。做 15~20次。 如何矫正O型腿 稍微改变一下站立姿态,便可运用腿部肌肉不同的部位,这是下蹲运动的最大特点。下蹲时膝盖和大腿靠拢,对于矫正 O型腿很有效。尽可能的下腰深蹲效果会更好。 方法:双手叉腰,上身保持直立,双腿张开 15— 20厘米,脚尖略微向外,吸气时两膝靠拢慢慢下蹲,尽可能深蹲并停留片刻,感到腿部肌肉紧绷。呼气时慢慢打开双膝,伸直站立,重复 10次。
简易运动矫正
1弓步侧压腿,一腿压30次,交替各进行2次。 2杠铃夹腿深蹲。肩负中等重量的杠铃,两腿分开约同肩宽,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于90度),然后快速夹腿直立,1组做8~10次,共做4~6组。 3并腿蹲起。两脚及两腿并拢,俯身站立,双手扶膝,做往里推夹的动作(两腿不要分开),接着做下蹲与起立动作1次,再做向左与向右转动膝盖的练习1次,如此反复,每15次为1组,共做3组。 4两腿做外摆和内夹练习,每15次为1组,共做4组。 5两腿夹书本,坐在椅子上,两腿伸直、夹紧,在踝关节上部(小腿下部)夹一本厚薄适宜的书,坚持在数分钟内不让书本落下。练习时可在膝关节下部扎一根绳子,效果更好。 6两人对抗腿屈伸练习,8次为1组,共做4组。[2]
外固定治疗
膝内翻畸形(D、O形腿)是常见的下肢畸形,患者多为青少年,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下肢,致病原因包括佝偻病(分儿童型和少年型)、骨骺坏死或骨骺发育异常。膝内翻不仅影响外观,且造成下肢负重力线的转移,日久可继发张力侧的韧带松弛、压力侧的韧带挛缩、退化性关节炎、髌骨脱位及髌骨软化等症,并可引起相应的各类症状。诊断虽不难,但寻找原因明确畸形部位、方向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治疗是骨科医生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 年龄较大和畸形严重的病例,常需矫形外科治疗,满意的矫形效果有赖于术前的精心设计手术方案。膝内翻均伴有胫骨内旋畸形,单侧可致肢体短缩,双侧可致身材矮小。手术时应同时予以矫正。对特殊病因引起的膝内翻(如低磷抗D的肾形佝偻病),常需内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可行截骨矫形手术。 传统的膝内翻治疗,常采用小腿外侧切口,行胫骨上端楔形截骨,腓骨在不同平面做斜形截骨,再以L型钉板或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并附以石膏管型外固定。 微创截骨孟和架外固定术矫正治疗O型腿等畸形,下地早(术后7-10天)、痛苦小、恢复快,孟和架的可调整性,使矫形效果确切,疗程短,比传统术式缩短1/3——1/2,技术在国内外领先,深受广大患者赞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