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TD(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第1张

迟发型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dyskinesia,TD)又称迟发性多动症,持续性运动障碍,是由Crane于1968年首先提出。它是一种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见于长期(1年以上)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也偶见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抗癫痫药和抗组织胺药的患者。TD是当今抗精神病药治疗所引起的最严重、最棘手的一种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相当高,尤其那些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发生率大约为50%,而口服普通抗精神病药的发生率为20~40%,门诊患者可高达50%。

TD发生的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是TD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其恢复的重要因素,年老者易于发生且不易恢复。

2、性别:女性多于男性。

3、脑部疾病:有脑部病变者使用抗精神病药易于发生。

4、疾病症状群:TD并非局限于分裂症,但是具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其TD的发病年龄早,发生率高。

5、药物因素:药物的剂量和治疗持续的时间与TD发生有关,但至于哪些药物易于引起TD尚不清楚,似乎多见于治疗早期就发生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

发生机理

到目前为止,TD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来说有以下假说:

目前认为TD是由于长期(1年以上)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酚噻嗪类(如奋乃静)和丁酰苯类(如氟哌叮醇)等,使得纹状体多巴胺能受体超敏,从而引起黑质-纹状体DA功能相对增高所致。由于抗精神病药长期阻滞突触后DA受体,使得突触前DA合成和释放反馈性地增加,长期如此,使突触后DA受体对DA的反应增强敏感,处于“去神经增敏状态”(denervationhypersensitivity),对DA的敏感性增高,致使生理量的DA即可引起运动障碍。这种解释与用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药或停用抗精神病药后往往诱发或使症状加重相符,也为用利血平能减轻症状而氟哌叮醇能暂时掩盖症状得到支持。DA增效剂使TD症状恶化均支持以上的学说。过多的抗胆碱能药影响基底节乙酰胆碱-多巴胺的平衡,使TD恶化,说明抗精神病药引起DA增敏,使DA功能亢进,Ach功能相对低下,从而影响Ach-DA平衡,可能与TD有关。抗精神病药的戒断使TD难以恢复或恶化,是因为DA能活动亢进已不再被药物所抑制。

病理

尸体解剖显示黑质及尾状核有细胞退行性变和萎缩,但是在神经影象学(如头颅CT或MR)上还没有得到证实。有报道酚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大鼠基底节神经元的脱失。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老年,特别是女性,尤其以老年伴有脑器质性病变者较多,且往往症状较重,恢复也较慢,情感障碍者也易发生。各种抗精神病药均可引起,而以氟奋乃静、三氟拉嗪和氟哌叮醇等含氟元素的抗精神病药更为常见,大多服用抗精神病药1~2年以上,出现时间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3年。

临床主要特点为不自主、有节律的重复刻板式运动。最早期的表现是舌震颤或流口水,老年人以口部运动具有特征性,肢体受累常见于年轻患者。最常见者为口-舌-颊三联症(BLM综合征)或颊、舌、咀嚼综合征:表现为口唇及舌重复地、不可控制地运动,如吸吮、转舌、舔舌、咀嚼、噘嘴、鼓腮、歪颌、转颈等,有时舌头不自主地突然伸出口外,称为捕蝇舌征(fly-catchertongue),严重时构音不清、吞咽障碍。其它有肢体的不自主摆动、无目的抽动、舞蹈指划样动作、手足徐动或四肢躯干的扭转性运动等。也可涉及其它部位的肌肉,偶有胃肠道型迟发性运动障碍,在突然停药后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和呕吐。其严重程度具有波动性,在情绪紧张或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部分患者可与迟发性静坐不能、迟发肌张力障碍、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等同时并存,并且症状往往被掩盖,而在减药或停药时暴露出来。

按运动障碍的部位划分,常见有以下类型:

1眼肌运动异常:眨眼、睑痉挛。

2面部肌肉运动异常:面肌痉挛、抽搐、愁眉苦脸。

3口部肌肉运动异常:噘嘴、咂嘴、咀嚼、吸、下颌横向运动。

4舌肌运动异常:伸舌、缩舌、蠕动、舔唇。

5咽部肌肉运动异常:腭部异常运动影响发音及吞咽。

6颈部运动异常:斜颈、颈后仰。

7躯干运动异常:全身躯干运动不协调,呈古怪的姿势,如耸肩缩背、角弓反张、扭转痉挛,膈肌运动及痉挛产生呼噜声和呼吸困难;有时表现为全身左右摇摆、躯干反复地屈曲与伸展、前后扭动或前倾后仰,称为身体摇晃征(bodyrocking)、。

8四肢运动异常:肢体远端显现连续不断的屈伸动作,称为弹钢琴指(趾)征,而近端很少受累;少数可表现为舞蹈样指划动作、投掷运动(如上肢抛球样动作)、手足徐动样动作、双手反复高举或两腿不停地跳跃。

9肌张力低下-麻痹型运动障碍:可累及头、颈和腰部,如颈软不能抬头、腰软不能直起、凸腹,行走时迈不出步、提不起腿、足跟拖地而行。

TD的两种亚型

1、急性戒断综合征:于突然停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发生的不自主、飘忽性而非重复性的舞蹈动作,与小舞蹈病或Huntington病相似,多见于儿童,可自愈。在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逐渐减少剂量,可使得舞蹈动作逐渐消失。

2、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儿童及成人皆可发生,其不自主运动表现为快速、重复的刻板运动,而为肌张力障碍,类似扭转性肌张力失调或扭转痉挛,可持久存在。

[并发症]

包括舌咬伤、口腔粘膜糜烂、不能佩带假牙、食物从嘴里流出、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躯干四肢的不自主运动导致体重减轻及骨折。DS减轻,而对TD则无影响;给予抗精神病药如Haldol可使TD暂时改善而使PDS加重。

诊断

首先必须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史,运动障碍发生于患者服用药中或停药后3个月内,运动障碍的特征是节律性、异常、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

鉴别诊断

1、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是因多巴胺受体被抗精神病药物所占据或阻滞,使得内源性DA不能与DA受体结合所致,虽然也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史,但是其不自主运动特征与TD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不同,多表现为肌肉的强直、运动减少、动眼危象等。

2、Huntington病:有遗传史、舞蹈症和痴呆三主征,与TD不难鉴别,但是HD患者常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在舞蹈症的基础上并发TD,此时的鉴别较为困难,应该详细询问以前的病史和表现,若出现静坐不能或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则提示兼发TD的可能。

3、Meige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自发性口部不运动障碍,完全型除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外,尚有眼睑痉挛;非完全型则只有单独的口面肌、舌肌、咽肌、下颌肌的肌张力障碍,或只有原发性的眼睑痉挛。此病通常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

4、扭转痉挛:表现为快速、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

治疗

关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目前尚无较好的防治办法,而本病的发生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物关系密切,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慎重地使用抗精神病物对预防TD的发生十分重要,应尽量小量、短程用药,药物假日(drugholiday)对预防TD有一定的意义,若TD一旦发生应针对发病机理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TD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减药或停药:一般在停药后数月或1~2年内运动障碍可逐渐地缓解或消退,如需继续治疗可换用锥体外系副作用小的药物如Clozapine、甲硫哒嗪、舒必利等。

2、抗组织胺药:如异丙嗪25~50mg,每日~3次,尤其每日肌肉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两周时,可使超敏的DA受体逐渐减敏,效果较好。

3、作用于DA系统的治疗:DA耗竭剂如丁苯喹嗪剂利血平可有短期效果,可用小剂量利血平025mg,每日1~3次,剂量应逐渐增加,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或抑郁症等副作用。锂盐可降低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从而降低DA受体敏感性,可选用小剂量的碳酸锂(CarbonateLithum)025g,每日1~3次。DA受体阻滞剂,如小量氟哌叮醇(Haldal),2~4mg,每日1~3次,低剂量的氯氮平(Clozapine)100-200mg/d,使DA/Ach再低水平趋向平衡,但是只能暂时掩盖症状,当运动障碍影响生活时可小量、短期使用,但长期大量应用反而不利。

4、作用于Ach的治疗:因抗胆碱能药物可加重TD的症状,故TD一旦发生,就应该停用一切抗胆碱能的药物,如安坦、莨菪碱等,增强Ach的合成,有报道使用胆碱能药物典那(二甲氨乙醇、deanol)100-500mg/d,以拮抗多巴胺的功能过度,使用两周后运动症状明显减轻,但是停药一周后,症状又可能出现。

5、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系统:有人认为GABA功能低下与TD有关,故用GABA增效剂增强其功能可能有效,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安定等;有学者报道巴克乐芬(baclofen,lioresa)是γ-氨基丁酸的衍生物,能抑制神经阻滞引起的多巴胺更新率加快,每日60mg,能减轻症状,但是由于该药的半衰期短,仅有3~4小时,故往往于停药的2天后治疗作用就会消失。

6、抗焦虑药:如安定25~5mg,每日2~3次,心得安10~20mg,每日2~3次,可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7、其它:也可试用促大脑代谢药及维生素E,以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但是效果都不太肯定。

预防

由于治疗困难,所以重在预防。应尽可能缓慢加药,尽量避免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抗精神病药;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的联合应用;尽量少用或不用抗帕金森症的药物;停用或更换抗精神病药时,应逐渐减量,而不要骤然停药;年老体弱或伴有脑器质性病变者,应给予最低剂量;非必要时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能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应将抗精神病药减量或换用其它药,必要时停药。

早期TD患者试图掩盖其异常运动,轻视其重要性,TD不仅不美观,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病人社会康复的困难,因此更应该重视早期发现此类患者。早期症状常见者为面部如嘴、颊的异常抽动,舌在口中转动(张口时发现),轻度的咀嚼运动、咧嘴、斜眼及躯干的摇晃摆动,有些学者认为此症状不可逆,但是仍有许多的临床事实表明如能早期发现,并积极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以异丙嗪及安定的效果较好),通常早期TD部分是可恢复的。

在上下楼时出现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大多为女性,男性约占10%,而这种常常被忽视或轻视的疼痛却往往是关节软骨损害的早期信号,若未及时问诊调理,将会错过诊治的最佳时期。尤其是在负重的情况下出现膝关节疼痛,经常会出现在老年人或者是膝关节有过损伤的这一类病人。它的主要原因是有髌骨软化症或者是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一般女性从40岁左右膝关节髌骨软骨表面就会开始出现毛糙,这是关节面首次由光滑变得毛糙,由于软骨本身没有血管神经,一旦表面毛糙,其软骨下神经末梢会因软骨受压而产生疼痛,上下楼梯尤其是上楼梯时,髌骨软骨面受压增加就会表现出上下楼梯时膝盖疼痛。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早期的病变范围很小或者程度很轻,只产生于病人上下楼梯是髌骨软骨受到过多压力情况下,而走平路时髌骨与股骨之间压力相对很小,不足以产生疼痛不适感。不仅如此,此时膝关节X线片是正常的,甚至连MRI(核磁共振)检查时也不易发现异常而被漏诊。这就说明了上下楼梯膝盖疼痛就是早期关节软骨面损害的一项主要依据。这个时候关节科大夫会告诉病人这叫做“髌骨软骨软化症”。

从病理角度讲,软骨面一旦损伤,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修复就会演变成“过了这村儿,就没这店儿”的后果,即演变为中度损伤,此时再进行保守治疗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若损伤继续由中度演变为重度,出现行走能力明显下降,没走几步就疼痛难忍,或者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严重可出现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

医生介绍:

牛兵占,河北省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中医文献专业委员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在教学、科研、古籍古典名方秘方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著作《中医经典通释》、《中医方剂通释》等发掘中医古典名方,结合临床创新,独成一派,对各种疑难病、慢性病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对动脉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病等疾病的保守均疗效显著,不手术不住院,纯中药治疗,见效快,康复快。

专治各种膝关节病,如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液/积血、僵硬、发凉、活动受限、畸形“等,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种膝关节炎、膝关节强直、膝关节结核、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膝关节韧带和半月板损伤、膝关节脱位、膝关节肿瘤、膝关节骨坏死”等膝关节病。一般半月内疼痛,肿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之后视病情调方药即可快速康复。

患者情况

王某,男,32岁,4

年前患者开始出现眨眼动作,但当时家属未给予重视。1年后出现手不自主运动,开始时症状较轻,前往当地医院诊断为“舞蹈病”,并给予口服药物(具体药名不详),但之后未见明显改善。后来症状逐渐加重,舞蹈样不自主动作扩展到全身,手舞足蹈,动作夸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坐立、行走不稳,前往某医院就诊,进行基因检测示表明:IT15基因5’端编码区(CAG)n重复次数大于35次,提示异常,诊断为“舞蹈病”。给予患者口服利培酮、奥氮平、安坦、氟哌啶醇、丁螺环酮1年,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后停服药物,最近开始出现言语不清、吞咽苦难等情况。为求诊治,今来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门诊以“舞蹈症”

收入院。

王某入院检查时,神志清楚,回答切题,记忆力较正常人略差。持续性全身性不自主运动,坐卧不宁,手舞足蹈,动作夸张,不能完全控制身体静止。根据患者情况,我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学廉教授决定择日为患者施行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通过手术来控制患者病情。

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

手术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术中患者无特殊不良反应出现,无正常脏器损伤,止血彻底,达到术前预期效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王学廉主任医师指示:术后给予患者预防感染、止血、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康复计划:早期下床活动,继续按时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王学廉主任查房仔细检查患者情况后指示:患者目前处于康复期,暂不给于开机电极治疗,待身体完全康复,拆线后一个月来我院给与开机刺激。

引起舞蹈症的原因

王学廉主任讲解,舞蹈症不是独立的疾病,只是症状,这些症状可由数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引起。具有舞蹈症症状的病人,其大脑的基底节部位常不正常。基底节的功能是协调随意运动,在大多数舞蹈症患者的基底节内,神经递质多巴胺太多,从而影响了基底节的协调功能。当药物或疾病改变了多巴胺的水平或影响了大脑识别多巴胺的能力时,舞蹈症状便会加重。

舞蹈症是肢体及头部迅速的不规则、无节律、粗大的不能半年随意敬业控制的动作,如转颈、耸肩、手指间断性屈伸(挤牛奶样抓握)、摆手、伸臂等舞蹈样动作,上肢重,步态不稳或粗大的跳跃舞蹈样步态,重时可出现从一侧向另一侧快速粗大的跳跃动作(舞蹈样步态),随意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任何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面部肌肉可见扮鬼脸动作,肢体肌张力低等。

颈椎椎管狭窄术后怎么恢复快?颈椎椎管狭窄术后,由于颈椎椎管狭窄大多数采取的是颈椎后路的椎管扩大成形术,也就是俗称的单开门手术。这种手术对于颈椎的活动影响比较小,而且相对来说手术比较安全,但是由于手术创伤比较大,对于颈背肌、颈阔肌的损伤干扰也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建议术后病人戴上颈托,只要下地、起床就戴上颈托,限制过度颈部旋转、屈伸,这种颈托一般要戴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根据门诊复查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摘除。在这个期间内,建议大家不要过度的活动颈部肌肉,比如低头看手机,恢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中,因为这个时候颈椎没有完全恢复,骨骼没有完全愈合,还是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

当三个月之后去除了颈托,可以适当的做一些颈部的保健操,可以做一些屈伸的运动,慢慢的旋转运动,当然它的运动幅度要在原来幅度的20%左右,并不能恢复到原来幅度那么大,所以一定要记住颈部的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除此之外,正常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坚持1-2个鸡蛋,正常蛋白质的摄入也有助于伤口愈合。

我所在的医院没有这个先例

不过你可以和科里的护士长咨询一下

如果有足够押金的话可以外租吧

各个医院规定不同

可以尝试站立,但是先不要让它完全受力,慢慢来

而且我建议你尽快锻炼

在自己可以忍受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锻炼

不然会有后遗症的。

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发消息。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打球时手腕筋伤了,接球使不上劲,特别是打高远球时,有没有什么好的缓解方法呢?

(大智若君)

由于没有提供疼痛的具体位置,这里不能给出明确诊断。可以提供以下常见腕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

1、局部冰敷

2、外用消炎止痛膏药或者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如扶他林口服片。

3、有条件的话,局部理疗如超声、短波、针灸等。也可以用扶他林膏对局部痛点自我按摩。

4、手腕固定,手腕固定有助于限制腕关节过度屈伸,减少疼痛范围,也是常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手腕疼,一打球就痛,怎么都好不了。一用点力就痛,护腕也没用。已经好久啦。

(-善意的-)

你有腕关节损伤史吗?一般腕关节痛都有明显的外伤史。羽毛球运动中撑地救球、训练中大力量卧推后,都可能引起腕关节的损伤。腕关节损伤后会出现腕部无力、腕关节活动不灵活。轻伤,一般无明显肿胀,疼痛不重,仅在大幅度活动腕关节时始有疼痛;严重损伤,腕部肿胀、疼痛较重。检查时,将腕关节用力掌屈,背侧出现疼痛,则说明腕背侧韧带与腕伸肌腱损伤,反之,则为腕掌侧韧带或腕屈肌腱损伤;将腕关节用力向尺侧(内侧)偏斜,桡骨茎突部出现疼痛,则为桡侧副韧带损伤,反之,则为尺侧副韧带损伤;腕部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出现疼痛,而且活动明显受限,则说明是韧带、肌腱等的复合性损伤。

腕部损伤要及时治疗,另外还要排除腕舟骨、腕月骨的损伤问题。你的腕关节疼痛已经好久了,应该去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持拍手的手腕背部貌似有腱鞘炎,请问有什么康复方法?

(Leon丶李琳)

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起固定、保护、润滑肌腱作用的部位,由于长期过度摩擦,可能会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引起肿胀,称为腱鞘炎。一般在早期症状较轻时,采取制动、理疗,必要时进行局部封闭治疗,症状可消失。若长期反复发作,腱周、滑膜组织变厚,局部隆起,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增厚的滑膜及筋膜。

手腕腱鞘炎,不知道如何恢复?恢复后打球该注意哪些问题?望解答,困扰很久了,都不敢打球了。

(说什么理由-然后-没有然后)

腱鞘炎是指套在肌腱外面的起固定、保护、润滑肌腱作用的腱鞘,由于长期过度摩擦,有可能会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引起肿胀,称为腱鞘炎。

手腕部的腱鞘炎又可分为:

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若在查体时拇指屈曲、其余四指握住拇指的状态下,使腕关节尺偏时疼痛加剧,即可诊断。

2、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在手掌远端鞘管起始部有明显压痛,大部分患者可于此处触及结节。

3、尺侧腕伸肌腱鞘炎。检查时,对抗腕尺偏伸直时,沿尺侧腕伸肌腱按压,可诱发腕尺侧剧痛,即可诊断。

仅凭描述不能确定您的具体症状,但针对腱鞘炎的一般治疗方法是:腕部制动即减少活动。如您非要打球,可以使用胶布缠绕固定。另外,每天局部热敷,必要时去医院打一针封闭,大多症状都可消失。若长期反复发作,腱周、滑膜组织变厚,局部隆起,可考虑手术切除增厚的滑膜及筋膜。

“膝盖又疼了”,清晨坐在床边、在公园遛弯、上下楼梯时,一些人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膝盖疼痛是骨科门诊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平时路走多了、锻炼用劲儿大了,都是诱因。

临床上,引起膝关节疼痛的病因有很多种,需要结合疼痛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明确病因,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教你通过疼痛部位辨别病因,并推荐一套膝盖养护法。

受访专家

华中 科技 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医师 张 波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会委员 韩世愈

膝盖疼,看部位辨病因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它由1层滑膜、2个半月板、3块骨头、4根韧带共同构成。

不同的膝关节疾病或损伤,常常有特定的疼痛部位

疼痛位置

一般表现

常见病症

膝盖前方膝关节弯曲时膝盖前侧疼痛,影响上下楼,下楼、下蹲时症状尤为明显最常见于髌骨关节炎、髌骨软化、滑囊炎、退行性骨关节炎,髌骨半脱位也会诱发前侧疼痛 膝盖上方屈伸膝关节时疼痛,往往伴有髌骨上方压痛一般见于股四头肌肌腱炎、肌腱损伤 膝盖下方通常在剧烈运动或下蹲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常见于髌腱炎、胫骨结节骨骺炎 膝盖两侧一般表现为走平路不疼痛,上下楼疼痛,伴随或不伴随压痛,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一般考虑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 膝盖后侧疼痛酸胀最常见于腘窝囊肿,且绝大多数不需治疗

对膝关节来说,最好的检查方式是核磁共振,既可以看到关节里是否有积液,判断积液量多少,又能很好地评估膝关节内半月板、韧带和软骨的情况;如果发现半月板损伤,还可以对损伤进行分级。此外,膝关节的常用检查还有X片、CT、B超、穿刺检查等。

只要明确膝关节疼痛的病因,早期规范化治疗,大多数膝关节疼痛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膝盖疼分三个阶段

随着年龄增大,膝盖容易出问题。如果老年朋友连续蹲起2~3次发现腿没劲,甚至膝盖有点疼,或上下楼腿打软,就该警惕了。其实,膝盖疼也分阶段:

早期

关节锈住了,活动活动就不疼了

早期膝骨关节炎症状常因轻微扭伤、受凉和劳累后诱发。一般时间不超过5分钟,疼痛、僵硬稍经活动可消失;与天气变化有关,空气湿度增加时敏感。

关节肿痛和功能受限为发作性,1~2年发作1次,不发作时无症状;X线无明显改变,或仅有轻度软骨下骨硬化。

对于早期骨关节炎,首先建议进行规律适度的 体育 锻炼,如游泳、骑慢车等,减少爬山、爬楼及下蹲等可能磨损关节的运动。肥胖病人要积极减重。

中期

越走路越疼,而且越来越严重

这个时期的关节疼痛发作常无明显诱因;不能自如上下楼梯和长距离行走;开始出现夜间休息痛,晨起后关节僵硬10~15分钟。

疼痛与天气变化有明显关系;发作次数增加,症状进行性加重,1年发作2次以上;X线片上可见增生的骨赘,关节间隙出现狭窄。

中期患者首先考虑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加用保护软骨的药物。在急性肿胀期,可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但每年注射次数不应超3次。

此外,还可进行中药热敷、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膝关节关节镜手术、膝关节不均匀沉降术等。

晚期

站着疼,坐着疼,怎么都疼

这时期关节严重变形,出现“O”型腿和“X”型腿,疼痛剧烈,举步维艰;X线片可见关节周围有明显的骨赘形成,或可见游离体,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对此类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要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效果最佳的手术方式即为关节置换手术。对老人来说,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其日常生活,避免因疼痛及活动障碍导致扶拐或坐轮椅,减少因缺乏运动导致的心肺功能障碍及精神问题发生。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关节置换技术十分成熟,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3月后可恢复正常生活及功能。

一条毛巾护膝盖

日本 健康 杂志《40后》介绍了几个动作,可以通过锻炼膝盖周边的肌肉群缓解膝盖疼痛。

屈膝运动

仰卧,两手抱住一侧膝盖,压向胸口,另一腿伸直;缓缓吐气,从1数到5,然后复原;左右两侧膝盖各做10次为一组,每天做三组。该动作无论屈伸膝盖时是否疼痛都可以做。

伸膝运动

坐在椅子前端,伸直一条腿的膝盖,脚尖上翘,缓缓吐气;两手按住膝盖,轻轻向下按压(切忌朝着地板方向压),同时按摩膝盖窝片刻;左右膝盖各做10次为一组,每天三组。这个动作只适合屈伸膝盖不痛的人做,如果膝盖发痛,就应中止。

夹毛巾

仰卧,两膝微弯,在大腿内侧靠近膝盖处夹一块毛巾;两腿用力夹紧再放松,同时缓缓吐气;10次为一组,共做3组。此动作可锻炼大腿内侧肌肉群,缓解膝盖疼痛。

压毛巾

坐在地板上,在一侧膝盖下方放一块卷成圆筒状的毛巾;膝盖用力往下推压,同时缓缓吐气,坚持5秒钟。然后换另一侧膝盖做,每侧各做5次为一组,共做三组。

对于已有膝盖损伤的患者,疼痛发作急性期(即疼痛发作3周内)建议膝关节减少活动量,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长跑、爬山、球类等对抗剧烈的运动。慢性和急性期后的膝关节疼痛患者,可逐渐做膝关节康复锻炼,佩戴护膝3~4周,游泳、慢跑、靠墙静蹲等对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都有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576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