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足阳明经络与腧穴,第1张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一、足阳明经络

 (一)循行:《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頞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 髀 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 跗 ,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 跗 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二)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 牖 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 贲 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汗出, 鼽 衄,口 喎 ,唇 胗 ,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循 膺 、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 跗 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粟,胃中寒则胀满。

 (三)主要病候

 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症。

 (四)主治概要

 本经 腧 穴主治胃肠病和头面、目、鼻、口齿病和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第二节 足阳明 腧 穴

 足阳明胃经 腧 穴共45穴,左右90穴。

 1、承泣 (ST1)

 [定位]正坐或仰靠,仰卧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 (1)目赤肿痛,流泪,夜盲,近视,眼睑 瞤 动。

 (2)口眼 喎 斜,面肌痉挛。

 [刺灸法]紧靠眶下缘缓慢直刺03~07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禁灸。

 2、四白 (ST2)

 [定位]正坐,或仰靠,或仰卧。在面 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或上颌骨。浅层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颧支。深层在眶下孔内有眶下动、静脉和神经穿出。

 [主治] (1)目赤痛痒,迎风流泪,目翳,眼睑 瞤 动。

 (2)口眼 喎 斜。

 (3)头面疼痛。

 [配伍](1)配丰隆、太白、太冲,有涤痰通络,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翳,眼睑 瞤 动,青光眼。

 (2)配颊车、攒竹、太阳,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口眼歪斜,角膜炎。

 (3)配涌泉、大 杼 ,有滋阴潜阳的作用,主治头痛目 眩 。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现代研究]现代临床常用本穴治疗角膜炎、近视、夜盲、角膜白斑、结膜瘙痒、面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副鼻窦炎、头痛目 眩 、胆道蛔虫等病。本穴也是耳鼻喉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3、巨 髎 (ST3)

 [定位]正坐,或仰靠,或仰卧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外,当鼻唇沟外侧。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提口角肌。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面神经的'颊支,面动、静脉和眶下动、静脉分支或属支的吻合支。

 [主治] (1)口眼 喎 斜眼睑 瞤 动

 (2)鼻衄,齿痛,面痛。

 [刺灸法]直刺03~06寸;可灸。

 [现代研究]有报道表明,取巨 髎 透眶下神经孔,进行甲状腺针麻手术,成功率99%,优良率925%,一级率占62%,比用合谷加扶突或合谷加内关针麻下行甲状腺手术组的镇痛效果明显提高。

 4、地仓 (ST4)地仓挟吻四分近

 [定位]正坐,或仰靠,或仰卧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主治] (1)口眼 喎 斜,口角 瞤 动,唇缓不收

 (2)齿痛,流泪。

 [刺灸法]直刺02寸,或向颊车方向平刺05~08寸;可灸。

 5、大迎 (ST5)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主治](1)牙关紧闭,齿痛,颊肿,面肿。

 (2)口 喎 ,面瘫,唇吻 瞤 动。

 [刺灸法]直刺02~03寸,或斜向地仓方向刺;可灸。

 6、颊车 (ST6)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1)口眼 喎 斜,面肌痉挛。

 (2)齿痛,颊肿,牙关紧闭,

 [刺灸法]直刺03~04寸,或向地仓方向斜刺05~07寸;可灸。

 7、下关 (ST7) 下关耳前颧弓下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部耳前,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主治](1)牙关紧闭,下颌疼痛,齿痛,面痛。

 (2)口眼 喎 斜。

 (3)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8、头维 (ST8) 头维神庭旁四五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头侧面,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1)头痛。

 (2)目 眩 ,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 瞤 动,视物不明。

 [刺灸法]向下或向后,平刺05~08寸。

 9、人迎 (ST9)

 [定位]仰靠或仰卧。在颈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主治](1)咽喉肿痛。

 (2)饮食难下。

 (3)高血压,头痛 眩 晕。

 (4)胸满喘息。

 (5) 瘿 气。 瘰 疬 。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2~04寸;不宜灸。

 10、水突 (ST10)

 [定位]仰靠位或仰卧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主治](1)咳逆上气,喘息不得卧。

 (2)咽喉肿痛。

 (3)呃逆。

 (4) 瘰 疬 , 瘿 瘤。

 [刺灸法]直刺03~04寸;可灸。

 11、气舍 (ST11)

 [定位]仰靠或仰卧。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1)咽喉肿痛。

 (2)喘息,呃逆。

 (3)颈项强痛。

 (4) 瘿 气, 瘰 疬 。

 [刺灸法]直刺03~04寸;可灸。

 12、缺盆 (ST12)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1)咳嗽,气喘。

 (2)缺盆中痛,咽喉肿痛。

 (3) 瘰 疬 。

 [刺灸法]直刺02~04寸(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胸膜引起气胸);可灸

 13、气户 (ST13)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14、库房 (ST14)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15、屋翳 (ST15)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1)咳嗽,气逆,咳唾脓血,胸胁胀满。

 (2)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3)肋间神经痛。

 [刺灸法]向内斜刺05~08寸;可灸。

 16、 膺 窗 (ST16)

 [定位]在胸部当第三流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痛。

 (2)乳 痈 。

 [刺灸法]直刺02~04寸,或向任脉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17、乳中 (ST17)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中央,距正中线4寸

 [刺灸法]不针不灸,只作胸部取穴定位标准。

 18、乳根 (ST18)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1)乳 痈 ,乳少。

 (2)胸痛。

 (3)咳嗽。

 (4)呃逆。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9、不容 (ST19)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

 [刺灸法]直刺05~08;可灸。

 20、承满 (ST20)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胃痛,呕吐,食欲不振,吐血。

 (2)腹胀,肠鸣。

 (3)胁下坚满。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21、梁门 (ST21)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胃痛,呕吐, 食欲不振。

 (2)腹胀,大便 溏 薄。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22、关门 (ST22)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腹痛,腹胀肠鸣,泄泻,食欲不振。

 (2)水肿。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3、太乙 (ST23)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

 [主治](1)腹痛,腹胀。

 (2)心烦。

 (3)癫狂。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4、滑肉门 (ST24)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及脐周静脉网。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主治](1)呕吐,腹胀,腹泻。

 (2)癫狂。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5、天枢 (ST25)大肠募穴 天枢脐旁二寸间

 [定位]仰卧。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主治](1)腹痛,腹胀,肠鸣泄泻, 痢 疾,便秘,肠 痈 。

 (2)热病,疝气,水肿,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08~12寸。孕妇不灸

 26、外陵 (ST26)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腹痛。

 (2)疝气。

 (3)痛经。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7、大巨 (ST27)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小腹胀满,小便不利。

 (2)遗精,早 泄。

 (3)惊悸不眠。

 (4)疝气。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8、水道 (ST28)

 [定位] 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小腹胀满,腹痛。

 (2)痛经。

 (3)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9、归来 (ST29)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少腹疼痛。

 (2)闭经,痛经,白带,阴挺,茎中痛,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0、气冲 (ST30)

 [定位]仰卧。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少腹痛,腹股沟疼痛。

 (2)疝气,外阴肿痛阴痉中痛,阳痿 。

 [刺灸法]直刺08~12寸;不宜灸(《针灸甲乙经》说:“禁不可灸,灸之不幸,不得息。

 31、 髀 关 (ST31)

 [定位]仰卧,伸下肢。在大腿前面,当 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主治](1) 髀 股痿痹,下肢不遂。

 (2)腰腿疼痛,腹痛。

 (3)筋急拘挛,屈伸不利。

 [刺灸法]直刺06~12寸;可灸。

 32、伏兔 (ST32)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前面,当 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主治](1)腰膝冷痛。

 (2)下肢麻痹。

 (3)疝气,脚气。

 [刺灸法]直刺06~12寸;可灸。

 33、阴市 (ST33)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前面。当 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主治](1)膝关节痛。

 (2)下肢屈伸不利,腰痛,下肢不遂。

 (3)寒疝。

 (4)腹胀,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34、粱丘 (ST34)梁丘膝上二寸记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屈膝,在大腿前面,当 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的连线上,髌骨外缘上2寸。

 [主治](1)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2)下肢不遂。

 (3)胃痛,乳 痈 。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35、犊鼻 (ST35)膝髌陷中犊鼻存

 [定位]正坐屈膝约90°。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1)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2)脚气。

 [刺灸法]稍向髌韧带内方斜刺05~12寸;可灸。

 36、足三里 (ST34)合穴 膝下三寸三里穴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1)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 痢 疾, 疳 积。

 (2)中风,下肢痿痹,下肢不遂。

 (3)癫狂,脚气,水肿。

 (4)心悸,气短,虚劳赢瘦。

 (5)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刺灸法]直刺05~15寸;可灸。

 37、上巨虚 (ST37)大肠下合穴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1)腹痛,腹胀, 痢 疾,便秘,肠 痈 。

 (2)中风瘫痪,下肢痿痹。

 (3)脚气。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38、条口 (ST38) 膝下八寸条口位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 (1)下肢痿痹,下肢冷痛。

 (2)肩臂不得举。

 (3)脘腹疼痛。

 (4) 跗 肿,转筋。

 [刺灸法]直刺05~09寸;可灸。

 39、下巨虚 (ST39)小肠下合穴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1)小腹痛,腰背痛引睾丸。

 (2)下肢痿痹。

 (3)乳 痈 。

 (4)泄泻,大便脓血。

 [刺灸法]直刺05~09寸;可灸。

 40、丰隆 (ST40)络穴 髁 上八寸丰隆量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主治](1)痰多。

 (2)哮喘,胸痛,头痛,咽喉肿痛。

 (3)下肢痿痹。

 (4)呕吐,便秘。

 (5)癫狂痫证。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41、解溪 (ST41)经穴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 腱 与趾长伸肌 腱 之间。

 [主治](1)下肢痿痹,脚背肿痛。

 (2)头痛, 眩 晕,面赤目赤。

 (3)癫狂。

 (4)腹胀,便秘,胃热 谵 语。

 [刺灸法]直刺04~06寸;可灸。

 42、冲阳 (ST42)原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 腱 与趾长伸肌 腱 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1)口眼 喎 斜,面肿,齿痛。

 (2)癫狂痫。

 (3)胃痛。

 (4)足痿无力。

 [刺灸法]避开动脉,

 直刺02~03寸;可灸。

 43、陷谷 (ST43)输穴

 [定位]仰卧或坐位,平放足底。在足背,当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1)面目浮肿,目赤肿痛;热病。

 (2)肠鸣腹泻。

 (3)足背肿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44、内庭 (ST44)荥穴 内庭次趾外间陷

 [定位]仰卧或坐位,平放足底。在足背,当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1)齿痛,口 喎 ,喉痹,鼻衄。

 (2)腹痛,腹胀, 痢 疾,泄泻。

 (3)胃痛吐酸。

 (4)足背肿痛。

 (5)热病。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45、厉兑 (ST45)井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1)面肿,口 喎 ,齿痛,鼻衄。

 (2)胸腹胀满。

 (3)热病。

 (4)多梦,癫狂。

 [刺灸法]向上斜刺02~03寸;可灸。

;

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由原始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后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些变化的原因,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痰饮、瘀血、结石都是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它们滞留体内而不去,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各种新的病理变化,因其常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故又称“继发性病因”。

一、痰饮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

1.痰饮的病因学含义: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痰饮是继发性病因之一。痰饮是致病因子和病理结果的统一体。一般说来,痰得阳气煎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饮得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度较小,其质清稀。故有“积水为饮,饮凝为痰”,“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痰热而饮寒”之说。在传统上,痰饮有有形和无形、狭义和广义之分。

(1)有形的痰饮: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而言。如咳咯而出的痰液,呕泄而出之水饮痰浊等。

(2)无形的痰饮:无形的痰饮是指由痰饮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饮。其作用于人体,可表现出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神昏谵狂等,多以苔腻、脉滑为重要临床特征。

(3)狭义的痰饮:狭义的痰饮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吐而出,或呕恶而出,易于被人们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外痰。

(4)广义的痰饮:广义的痰饮泛指由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不易被人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内痰。

总之,痰饮不仅指从呼吸道咳出来的痰液,更重要的是指痰饮作用于机体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这两方面,前者易于领会而后者却难以理解,但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的运行、输布、传化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动因。四者皆为阴邪,具有阴邪的一般性质。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中痰、饮、水三者的区别是: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

2.痰饮的病证学含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其广义者为痰饮病证的总称;其狭义者为饮证之一,系饮邪停于胃肠所致者。

(二)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敷布津液,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疠、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瘰疠”是指发生于颈部、下颌部的淋巴结结核。小者为瘰,大者为疠,以其形状累累如珠故名。“痰核”是指发生在颈项、下颌及四肢等部位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常以单个出现皮下,以其肿硬如核大,故名痰核。“疽”为发于肌肉筋骨间之疮肿。其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阴疽”。“流注”指毒邪流走不定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疾病。

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例如,肺以清肃下降为顺,痰饮停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喘促等。胃气宜降则和,痰饮停留于胃,使胃失和降,则出现恶心呕吐等。

3.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如寒饮阻肺,可致宣降失常,水道不通;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于下,影响肾阳的功能,可致蒸化无力。从而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聚于体内,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更为严重。

4.易于蒙蔽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则会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蒙,则可导致胸闷心悸、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痈等疾病。

5.症状复杂,变幻多端:从发病部位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其临床表现也十分复杂。一般说来,痰之为病,多表现为胸部痞闷、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眩晕、癫狂、皮肤麻木、关节疼痛或肿胀、皮下肿块,或溃破流脓,久而不愈。饮之为害,多表现为咳喘、水肿、疼痛、泄泻等。总之,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二、瘀血

(一)瘀血的基本概念

瘀血,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虾血。瘀乃血液停积,不能活动之意。所谓瘀血,是指因血行失度,使机体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而存在于体内。故瘀血又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瘀血证则是由瘀血而引起的各种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一般认为,因瘀致病的叫“血瘀”,因病致瘀的叫“瘀血”;先瘀后病者为病因,先病后瘀者为病理。这种区别似无重要的意义,故统称“瘀血”。

(二)瘀血的形成

1.外伤: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负重过度等,或外伤肌肤,或内伤脏腑,使血离经脉,停留体内,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或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形成瘀血。

2.出血:或因出血之后,离经之血未能排出体外而为瘀,所谓“离经之血为瘀血”。或因出血之后,专事止涩,过用寒凉,使离经之血凝,未离经之血郁滞不畅而形成瘀血。

3.气虚: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行血行,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致瘀。或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而为瘀,此为因虚致瘀。

4.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血亦滞,气滞必致血瘀。

5.血寒: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感受外寒,或阴寒内盛,使血液凝涩,运行不畅,则成瘀血。

6.血热:热人营血,血热互结,或使血液粘滞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血溢于脏腑组织之间,亦可导致瘀血。可见,寒热伤及血脉均可致瘀。

7.情绪和生活失宜:情志内伤,亦可导致血瘀,多因气郁而致血瘀。此外,饮食起居失宜也可导致血瘀而变生百病。

综上所述,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内伤因素,导致气血功能失调而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各种外伤或内出血等外伤因素,直接形成瘀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经脉淤塞不通、,脏腑发生症积,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疼痛:一般多刺痛,固定不移,且多有昼轻夜重的特征,病程较长。

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为症积,较硬或有压痛。

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

4.紫绀:面部、口唇、爪甲青紫。

5.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是瘀血最常见的也是最敏感的指征。

6.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此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紫癜、精神神经症状(善忘、狂躁、昏迷)等也较为多见。在临床上判断是否有瘀血存在,除掌握上述瘀血特征外,可从以下几点分析之:

(1)凡有瘀血特征者;

(2)发病有外伤、出血、月经胎产史者;

(3)瘀血征象虽不太明显,但屡治无效,或无瘀血证之前久治不愈者;

(4)根据“初病在经,久病人络”,“初病在气,久病人血”,“气滞必血瘀”等理论,疾病久治不愈(除活血化瘀疗法外),虽无明显的瘀血也可考虑有瘀血的存在。

(四)常见瘀血病证

瘀血致病相当广泛,其临床表现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色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末,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三、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结石,是指停滞于脏腑管腔的坚硬如石的物质,是一种砂石样的病理产物。其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停滞体内,又可成为继发的致病因素,引起一些疾病。

(二)结石的形成

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机制亦不甚清楚。下列一些因素可能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1.饮食不当:偏嗜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久则可形成胆结石;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若空腹多吃柿子,影响胃的受纳通降,又可形成胃结石。此外,某些地域的饮水中含有过量或异常的矿物及杂质等,也可能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情志内伤:情欲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气不达,胆汁郁结,排泄受阻,日久可煎熬而成结石。

3.服药不当: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或药物潴留残存体内,诱使结石形成。

4.其他因素:外感六、过度安逸等,也可导致气机不利,湿热内生,形成结石。此外,结石的发生还与年龄、性别、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结石停聚,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壅塞不通,而发生疼痛,为其基本特征。

1.多发于胆、胃、肝、肾、膀胱等脏腑:肝气疏泄,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肾的气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易生成结石。且肝合胆,肾合膀胱,而胃、胆、膀胱等均为空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故结石为病,多为肝、胆结石,肾、膀胱结石和胃结石。也可发生于眼(角膜结石、前房结石)、鼻(鼻石)、耳(耳石)等部位。

2.病程较长,轻重不一:结石多半为湿热内蕴,日久煎熬而成,故大多数结石的形成过程缓慢而漫长。结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其临床表现各异。一般来说,结石小,病情较轻,有的甚至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则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发作频繁。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可见局部胀闷酸痛等,程度不一,时轻时重。甚则结石损伤脉络而出血。

4.疼痛:结石引起的疼痛,以阵发性为多,亦呈持续性,或为隐痛、胀痛,甚或绞痛。疼痛部位常固定不移,亦可随结石的移动而有所变化。结石性疼痛具有间歇性特点,发作时剧痛难忍,而缓解时一如常人。

伤寒论第68条辨: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原文解释:经过发汗治疗,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恶寒的,这是营卫虚弱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不管病人是伤寒还是中风,还是温病,发汗以后,病人的病没有去掉,反而恶寒怕冷,这种不要担心,这是病人本身体虚的原因。

凡是恶寒怕冷,就表示病人里阳不够了,由于病人本身体虚,发汗以后,阳气受损,津液丢失,病人便处于阴阳两虚的状态,阳气虚损不能温煦肌肤,推动血脉的力量不够,所以,病人会恶寒怕冷。津液耗伤,阴液亏虚,难以濡养筋肉,充盈血脉,病人体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脉细微,还会出现脚挛急。

所以,如果发汗以后恶寒,后背总是感觉凉凉的,衣服穿得厚厚的,晚上睡觉,被子也要盖厚重的,少气懒言,手脚不温,这种情况就是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如果是汗出不止,冷汗淋漓,特别怕冷,四肢厥,脉迟细微,像这种情况就表示阴盛阳虚,那就不是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了,应该采取回阳救逆的药方。

我们在前面讲了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也是伤阴,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缺失濡养造成了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而这芍药甘草附子汤只是在芍药甘草汤中多加了一味附子,两者基本上差不多,只是芍药甘草附子汤恶寒怕冷要厉害一点,而芍药甘草汤是微恶寒,所以,芍药甘草汤里就没有附子。

经方就是这么奇妙,多一味药和少一味药,治病就不一样,如果我们把芍药甘草附子汤中的芍药去掉,那就变成了甘草附子汤了,甘草附子汤在伤寒论下篇第175条辨,我们后面会学,这里只是随便提一下,甘草附子汤治病与芍药甘草附子汤又不一样了,甘草附子汤是怕风,骨节疼痛,屈伸不利。

芍药甘草附子汤的辩证要点就是:恶寒,脉细微,脚挛急。芍药甘草附子汤里的炮附子的剂量用得比较重,因为附子是辛温散寒,固阳补卫,有里寒的时候,我们常会用到附子,张仲景在补里虚的时候,常会用芍药甘草,芍药是酸的,收敛津液,简单来讲就是收津补荣,炮附子固阳补卫,这样一来,荣卫双补。所以,病人阴阳两虚的时候,恶寒怕冷,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相差不大,只是恶寒怕冷的程序上区分,这两个汤剂,中医常把它叫做去杖汤,也就是说病人拄着拐杖来,喝了芍药甘草附子汤以后,拐杖就不要了。

为什么呢?中医认为我们人体的双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如果双脚冰冷,就表示身体里有寒,寒则凝,凝则瘀,瘀则堵,所以,身体就会产生瘀血块。人会生里寒,一般来讲都心脏的力量不够,也就是心阳不足。炙甘草就可以强心阳,芍药味酸,主收敛,在炙甘草的协调下,他能将脚上静脉的血液导流回心脏,用炮附子的热性,使双脚的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就能把瘀血化掉,就像冰块遇热即化一个道理。正常情况下,热是往下走的,走到手上,手就是温热的,走到脚上,就就是温热的,所以,手脚冰冷也可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来调理。

同样一个处方,当你把芍药甘草的剂量加重,打个比方:平常我们开白芍2克,炙甘草2克,炮附子4克,如果我们把白芍开成10克,炙甘草10克,炮附子还是4克,当我们在重用白芍炙甘草剂量加到五倍六倍的时候,病人呈现的状况不一样。我们从桂枝汤上便知道,桂枝汤中的桂枝是行阳,白芍是行阴,所以,说,静脉是芍药在管,当白芍的剂量用得轻的时候,它有滋阴的效果,当剂量加重以后,收敛很强,所以,临床上我们在治疗静脉曲张的时候都是重用白芍和炙甘草。

  细目一 望神

  (一)得神

 临床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不露,表情自然,两目灵活,明亮有神,反应灵敏,活动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者的表现。若有病,则提示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二)失神

 1精亏神衰

 (1)临床表现:精神萎靡,甚则意识模糊,语声低微,面色无华,晦暗暴露,两目晦暗,呆滞无光,反应迟钝,动作艰难,呼吸气微或喘促,形体消瘦,甚至骨枯肉脱,手撒尿遗。

 (2)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之人,预后不良。

 

  2邪盛神乱

 (1)临床表现:壮热烦躁,四肢抽搐,或神昏谵语,循衣模床,撮空理线,或猝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2)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机能严重障碍,多见于急性病人,病情较重。

 (三)假神

 久病、重病之人,已经处于失神状态,却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

 (1)临床表现: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似清,想见亲人,或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本为面色晦暗,却一时出现两颧泛红如妆;本为目光晦滞,突然目光转亮而外露;原本身重难动,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本来毫无食欲,及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饮食增多,甚者暴食等。

 (2)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是重病病人临终前的预兆。

 

 例题解析

 下列各项,不属得神表现的是

 A目光精彩

 B神志清楚

 C颧赤如妆

 D面色荣润

 E呼吸调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得神临床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不露,表情自然,两目灵活,明亮有神,反应灵敏,活动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假神的病机是

 A气血不足,精神亏损

 B机体阴阳严重失调

 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

 D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E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假神 :久病、重病之人,已经处于失神状态,却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

 临床表现: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似清,想见亲人,或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本为面色晦暗,却一时出现两颧泛红如妆;本为目光晦滞,突然目光转亮而外露;原本身重难动,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本来毫无食欲,及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饮食增多,甚者暴食等。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是重病病人临终前的预兆。

 下列除哪项外,均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A目暗睛迷

 B舌苔骤剥

 C脉微欲绝

 D抽搐吐沫

 E昏迷烦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失神

 1精亏神衰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甚则意识模糊,语声低微,面色无华,晦暗暴露,两目晦暗,呆滞无光,反应迟钝,动作艰难,呼吸气微或喘促,形体消瘦,甚至骨枯肉脱,手撒尿遗。

 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之人,预后不良。

 2邪盛神乱

 临床表现:壮热烦躁,四肢抽搐,或神昏谵语,循衣模床,撮空理线,或猝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机能严重障碍,多见于急性病人,病情较重。

 下列各项,不属邪盛神乱失神表现的是

 A高热神昏

 B循衣摸床

 C两手握固

 D呼吸气微

 E撮空理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失神

 1精亏神衰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甚则意识模糊,语声低微,面色无华,晦暗暴露,两目晦暗,呆滞无光,反应迟钝,动作艰难,呼吸气微或喘促,形体消瘦,甚至骨枯肉脱,手撒尿遗。

 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之人,预后不良。

 2邪盛神乱

 临床表现:壮热烦躁,四肢抽搐,或神昏谵语,循衣模床,撮空理线,或猝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机能严重障碍,多见于急性病人,病情较重。

 鉴别假神与重病病情好转的最主要根据是

 A本已失神,忽然神识转清

 B两目晦暗,忽然目光转亮

 C本不能食,忽然欲进饮食

 D久不能言,忽然言语不休

 E局部“好转”与整体病情恶化不相符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假神 :久病、重病之人,已经处于失神状态,却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

 下列各项,不属“假神”表现的是

 A语声低微断续

 B突然颧赤如妆

 C目光突然转亮

 D突然能食

 E神志突然转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假神 :久病、重病之人,已经处于失神状态,却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

 临床表现: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似清,想见亲人,或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本为面色晦暗,却一时出现两颧泛红如妆;本为目光晦滞,突然目光转亮而外露;原本身重难动,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本来毫无食欲,及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饮食增多,甚者暴食等。

 

 细目二 望面色

 (一)常色与病色

 1常色

 常色表现为微黄透红,光明润泽。分主色、客色。

 2病色

 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其特点是晦暗、暴露。

 (二)五色主病

 1赤色

 主热证,也可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者——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阴虚证。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仅颧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因肾阳虚衰,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

 

 

 2白色

 主虚证(气虚、血虚、阳虚)、寒证、失血。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或失血证。

 面色白——阳虚证;若伴虚浮——阳虚水泛证。

 面色苍白,属阳气暴脱、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证。

 

 3**

 主脾虚、湿证。

 (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萎黄——脾胃气虚。

 (2)面色淡黄而虚浮——黄胖——属脾虚湿蕴证

 (3)黄疸:指面目及一身俱黄者。其中,色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主湿热证;面黄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主寒湿证。

 

 

 4青色

 主寒证、痛证、血瘀、惊风。为气血不通,经脉瘀阻所致。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证,常伴有剧烈疼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属心脉瘀阻证,多伴有心胸刺痛等症。

 小儿高热,见两眉之间、鼻柱、唇周色青,为热闭心神所致,为惊风先兆。

 

 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

 (1)面黑黯淡——多属肾阳虚。

 (2)面黑干焦——多属肾阴亏虚。

 (3)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4)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瘀血久停。

 

 

 例题解析

 下列各项,不属病色的是( )

 A面色淡白

 B面色红赤

 C红黄隐隐

 D面色青紫

 E面色晦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常色表现为微黄透红(红黄隐隐),光明润泽。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主病( )

 A肾虚

 B水饮

 C寒证

 D瘀血

 E痛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

 (1)面黑黯淡——多属肾阳虚。

 (2)面黑干焦——多属肾阴亏虚。

 (3)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4)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瘀血久停。

 随季节气候不同而微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称为

 A主色

 B善色

 C客色

 D恶色

 E常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其特点是明润、含蓄。中国人属黄种人,常色表现为微黄透红,光明润泽,反映人体精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1)主色:指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色泽。主色为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属个体素质,终生基本不变。但因种族、禀赋的原因,可有偏赤、白、青、黄、黑的差异。

 (2)客色:指因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阴晴等)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异,而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

 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颧颊部却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

 A阳明实热

 B阴虚内热

 C外感风热

 D气虚发热

 E虚阳外越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赤色:主热证,也可见于戴阳证。为血液过度充盈脉络所致。

 满面通红者,因邪热亢盛,血行加速,脉络扩张充盈所致,属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者,由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属阴虚证。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仅颧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因肾阳虚衰,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

 面色淡黄,枯槁无光,称为( )

 A黄胖

 B萎黄

 C阳黄

 D阴黄

 E苍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主脾虚、湿证。为血不荣于面所致。

 (1)萎黄:指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的面色。属脾胃气虚证。

 (2)黄胖:指面黄而浮肿的面色。为脾虚湿蕴证。

 (3)黄疸:指面目及一身俱黄者。其中,色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主湿热证;面黄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主寒湿证。

 面黑干焦者,多属( )

 A肾虚水饮

 B肾阳虚

 C肾阴虚

 D瘀血

 E痛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

 (1)面黑黯淡——多属肾阳虚。

 (2)面黑干焦——多属肾阴亏虚。

 (3)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4)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瘀血久停。

 青色和黑色共主的病证是( )

 A寒证

 B水饮

 C惊风

 D肾虚

 E气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青色:主寒证、痛证、血瘀、惊风。为气血不通,经脉瘀阻所致。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因阳虚寒盛、气血凝滞及水饮停留所致。所以选寒证。

 

 细目三 望形态

 (一)望形体

 肥胖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者。其特点是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厚短圆,大腹便便,体形肥胖。

 胖而能食,肌肉坚实,为形盛有余,身体健康。

 肥而食少,肉松皮缓,是形盛气虚,属脾虚湿盛证。

 

 消瘦

 体重明显下降,较标准体重减少10%以上者。

 形瘦食少,属脾胃虚弱证。

 形瘦食多,属胃火炽盛证。

 

 例题解析

 形盛气衰的表现是

 A体胖能食,肌肉坚实

 B体胖食少,神疲乏力

 C形瘦能食,舌红苔黄

 D形瘦颧红,皮肤干焦

 E卧床不起,骨瘦如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者。其特点是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厚短圆,大腹便便,体形肥胖。

 胖而能食,肌肉坚实,为形盛有余,身体健康。

 肥而食少,肉松皮缓,是形盛气虚,属脾虚湿盛证。

 “肥人多痰”是指

 A形体强壮

 B骨骼粗大

 C筋弱无力

 D肌肉充实

 E形盛气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者。其特点是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厚短圆,大腹便便,体形肥胖。

 胖而能食,肌肉坚实,为形盛有余,身体健康。

 肥而食少,肉松皮缓,是形盛气虚,属脾虚湿盛证(肥人多痰)。

 (二)望姿态

 动静姿态

 喜动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

 喜静者,多属阴证、寒证、虚证。

 例题解析

 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者为

 A偏枯

 B痫证

 C痿证

 D痹证

 E偏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痿软:指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运动失灵,甚则肌肉松弛萎缩者。为痿证,可因湿热浸*,筋脉弛缓,或脾胃虚衰,化源不足,或热伤肺津,筋脉失养,或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所致。

 四肢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屈伸不利,属

 A偏枯

 B痫证

 C痿证

 D痹证

 E偏瘫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痹证:四肢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屈伸不利。

筋,在五体中指肌腱和韧带。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作用:在经络学说中,筋为经筋之简称。

1解剖形态:筋是联结肌肉、骨和关节的一种坚韧刚劲的组织,为大筋、小筋、筋膜的统称。附于骨节者为筋,筋之较粗大者为大筋,较细小者为小筋,包于肌腱外者称为筋膜。诸筋会聚所成的大筋又称宗筋。“宗筋弛缓,发为筋痿”(《素问·痿论》)。宗筋的另一含义特指阴茎,宗筋聚于前阴,故常以宗筋代指阴茎或睾丸。膝为诸筋会集之处,故称“膝为筋之府”(《灵枢·经筋》)。

2生理功能

(1)连结骨节: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脏生成论》),“诸筋从骨……连续缠固,手所以能摄,足所以能步,凡厥运动,罔不顺从”《圣济总录·伤折门》。筋连结骨节肌肉,不仅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而且还有保护和辅助肌肉活动的作用。故曰:“筋者,周布四肢百节,联络而束缚之”(《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2)协助运动: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筋附着于骨节间,起到了骨连结的作用,维持着肢体关节的屈伸转侧,运动自如。肢体关节的运动,除肌肉的舒缩外,筋在肌肉、骨节之间的协同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故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痿论》),“机关纵缓,筋脉不收,故四肢不用也”(《圣济总录·诸风门》)。

3与脏腑的关系

(1)肝主筋:“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血的濡养。肝血充足则筋力劲强,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血虚衰则筋力疲惫,屈伸困难。肝体阴而用阳,故筋的功能与肝阴肝血的关系尤为密切。所谓“筋属肝木,得血以养之,则和柔而不拘急”(《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肝血充盛,使肢体的筋和筋膜得到充分的濡养,维持其坚韧刚强之性,肢体关节才能运动灵活,强健有力。若肝的阴血亏损,不能供给筋和筋膜以充足的营养,则筋的活动能力就会减退。当年老体衰,肝血衰少时,筋膜失其所养,故动作迟钝、运动失灵。在病理情况下,许多筋的病变都与肝的功能有关。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可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筋脉拘急、手足震颤等症状。若热邪炽盛,燔灼肝之阴血,则可发生四肢抽搐、手足震颤、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之证。

(2)脾胃与筋:“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气于筋”(《素问·经脉别论》)。人以水谷为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化源充足,气血充盈,则肝有所滋,筋有所养。所以,筋与脾胃也有密切关系。若脾被湿困,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筋失所养,可致肢体软弱无力,甚则痿废不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68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