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六--11足厥阴肝经

传统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六--11足厥阴肝经,第1张

肝位居于右胁,对人体的代谢、消化、解毒及防御疾病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其性喜条达,主疏泄。肝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藏魂。足厥阴经属肝绪胆,所以肝和胆相表里。

古代的解剖学认为肝居于膈下的上腹部肝的上面隔着膈与右肺相毗邻,下面的后部紧邻右肾,相当于第九胸椎处。肝是由肝大叶及厅小叶构成的。它的形成是禊形,颜色为红褐色,肝质柔软而脆弱。这利现代解剖学上对肝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

肝脏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肝藏血、主疏泄、主藏魂等方面。肝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水液代谢、血液的贮藏及情志的变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分述肝的生理功能。

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而肝却是血液归藏的地方。血液是随着人的动静而出入,随着阳气的消长而转移。所以人在运动的时候。血随阳气运行诸经络。夜里人静时,阳气应之而静,体内富裕的血液随之归藏于肝。第二天当人体活动需要增加血的时候,充余的血液又从肝出来,运行于诸经,以供养身体的需要。因此唐代的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据现代生理学测定,肝脏可贮存全身血容量的百分之五十五。这说明中医文献对肝藏血的记载是正确的。故《素问·五藏生成论》有“人卧血归于肝”的说法。另外肝还能根据人体对血液所需量的多少,来调节血流量的增、减。一般地讲,人在劳动或工作的时候,机体需要的血液量多,肝就要排出其贮存的血液,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人在休息或睡眠的时候,机体需要的血液量就减少,大量的血液就要回归肝藏。因此人的外周血循环量是随着生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需要。所以肝血是脏腑组织中各种活动的基础之一。据现代生理学研究,肝可以增加血流量百分之二十五,在紧张状态时肝脏至少可提供1000-2000毫升的血量,这足以说明肝能根据人体生理状态的需要,释放出一定的血液,通过调节血流量的作用而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肝藏血但同时也要依赖血的濡养。

因为肝是五脏之一,主藏精气而不泻。

肝的阴血充足,则肝阳能够安然地潜藏于阴中,肝气才能疏泄条达。如果肝血不足则肝失所养,就会出现肝阳上亢或肝气横逆等病理变化,造成眩晕、易怒或易恐等病症。因此肝血的充足与否,会直接影响肝的阴阳平衡关系,也会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

肝主疏泄是指肝脏有舒展、升发的功能。“疏”有“舒展”、“通畅”、“条达”之意,“泄”有“宣泄”、“畅达”之意,疏泄是形容肝的生理特点是一种不郁不散,畅达不受约束,但也不过亢的活没状态纨体的脏腑、组织及气血的活动都是气机活动的表现。肝的疏泄作用维护全身气机舒畅的重要条件之一。例如,在消化方面,肝气疏泄正常则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功能和胆汁的分泌及排泄,那人体的消化功能也得以正常地进行。如果肝气疏泄失常则会导致胃失和降,胃失升清,胆汁也不能正常的分泌和排泄,致使消化系统的功能出现素乱。临床中肝气犯胃的病症就是肝失疏泄,影响消化系统的明证。在水液代谢方面,肝气疏泄正常,则三焦气液的运行正常。肝气疏泄失常则气机不利,就会影响三焦水道的通畅,而出现气滞水停的病理现象,导致小便不利或腹水、水肿等临床症状。在呼吸方面,肝气疏泄失常,会影响肺气的清肃,造成肺气郁而不畅,出现胸满、咳、喘等呼吸系统的疾患。在精神活动方面,如果肝气条达,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活动也正常。如果肝气郁滞,人的心情不舒畅,那精神活动就会出现异常如急躁、易怒或多疑善虑等情况。总之,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气机调畅和精神情志活动等方面,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肝藏魂是指人的精神意识的一部分活动是属于肝的功能。那神与魂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古人认为,随神往来的叫做魂魂是神的属类,比如梦寐、恍惚,皆为魂所属。《左传·注疏》说:“魂是附气之神。”而神是气的表现,故气聚则魂聚。魂是在神的控制下活动的,它也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的范围。人的精神活动在神志方面的表现,如多疑善惑、夜寐梦多、虚怯严重的如狂妄之病,为于周围的事物已失去细观察的能力等等,都是肝藏魂的功能出现异常的表现。另外在辨识能力、判断能力方面,如人体的活动要随时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因此就要用两只眼睛来辨别和认识事物,随之而产生行动的计划或策略等谋虑。这是肝藏魂的功能的又一表现。故尔古人将肝比作将军之官,以将军的有勇有谋比喻肝具有指挥的智谋及筹划策略、防御外侮的作用。但魂是盱之阳气的精华,所以必赖胩血的营养。肝血足则魂能安藏于肝中,所以《内经》有“肝藏血,血舍魂”的说法。

总之,肝藏魂不仅说明肝对人体的神志及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等高级神经活动方面所具备的生理功能,而且说明“魂”是依赖肝之阴血以濡养,赖肝之阳气的精华以充盛。只有这样,人才能足智多谋,办事慎重而有方。此即肝藏魂、主精明的生理意义。

(1)足厥阴经的循行:肝的经脉叫足厥阴经。是厥阴经,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的大敦穴处,向上沿着足趾部上面循行,经过内踝前一寸的地方,向上循行到内踝上八寸之处和足太阴经相交,然后行于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膝腘(guó, 1 膝盖后弯腿处,俗称腿弯。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素问·骨空论》2 膝弯。委中穴所在部位。辅上为腘。——《素问》)的内侧,再沿着股部的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循行,和肝脏相连,络于胆,接着向上循行通过横膈,分布在胁肋的部位,然后又沿着喉咙的后颢,向上循行进入鼻咽部,连接着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再向上循行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的百会穴处。

它的目系的支脉,从目系下行颊里,环绕着唇内。它的肝部的支脉,又从肝分出,向上循行通过横舾,流注于肺中与手太阴经相接。(见图)

(2) 足厥阴经的生理 : 足厥阴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运行肝脏的气血,联系并濡养与肝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器官。因为足灰阴经起于足大趾的丛毛处,环阴器,属肝。所以足厥阴经脉以通行肝脏的血气为主。故《灵枢·经脉篇》有“肝足厥阴之脉”的说法。即指出肝与足脉阴经的生理关系。另外足厥阴经属肝,上连于胆、胃、肺三脏。外络于唇及喉咙、目系。它使以肝为主的调节系统,成为一个完整的小有机体。从而维持了肝主疏、肝戴血、肝藏魂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足厥阴经的循行出现了障碍,就会影响到肝为血液的调节作用,对脾胃气机的调节作用,为胆汁的分泌排泄的调节作用,为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等等。总之,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足厥阴经是维系肝脏生理活动的关键。其次足厥阴经联系并濡养与肝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器官。肝通过足厥阴经和眼、筋、爪等组织器官及体表的部位相联系,而这些组织器官也都需要足厥阴经脉运行的血来濡养,从而完成它们各自的生理活动,如视力正常、筋膜滑润、关节的活动灵活等等。如果足厥阴经的经气上逆而不能正常运行,那么与肝有密切联系的组织器官就会失于肝的血气的濡养,而出现视力减弱、筋缩挛急、疝气,下肢内侧中部的筋、肉疼痛等病症。

总之,足厥阴经以运行肝的血气为主,联络并濡养着肝脏及其所联属的组织器官。使它们能够完成各自的正常工作。但是足厥阴经还需要依赖肝的血气的濡养,才能够正常地运行并发挥它联络肝与各个组织的作用。

3、肝与其它组织器官之问的关糸

(1) 肝与目的关系 : 肝开窍于目。肝开窍于目是指肝所主的外窍为目。因足厥阴经上连目系,另外肝的精气上通于目,肝血濡养两目。所以尽管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上注于日,但其中仍以肝为主要作用。“目得血而能视”,正说明眼的视觉和辨别能力与肝藏血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如果肝血不足,就会出现视觉能力降低或夜盲等病症。如果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则目斜上吊。肝火上炎则目赤生翳等等。这些都说明目与肝的关系密切。

(2) 肝与筋的关系 : 肝主筋。筋是联络关节、肌肉的种组织。它的性质柔而坚固、能伸能屈、能展能旋。筋主管运动,它是附属于肝的组织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内经》有“肝生筋”、“肝主身之筋膜”的说法。筋得肝血的滋养才能正常地主管运动。另外,人体无论是从事劳动,还是进行运动全仗着筋力的作用。筋如纮绳一样维系着人体的运动,故有“筋为纲”的说法。当人在疲劳的时候,再坚持劳动或运动时,所需要更多的精气,则由肝来供给。肝气营养筋腱、肌鞬和筋膜,体现出使人能有耐受疲劳的作用,因此有“肝为罢极之本”的说法。如果肝血充盈则筋得所养,关节运动灵活,人体的运动也正常。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就会出现手足震颤、肢体屈伸不利、角弓反张等病症。当肝的精气衰退时,会出现前阴的痿证。肝的精气衰竭时、会出现舌卷、囊缩等危证。这些都说明肝和筋关系密切

(3) 肝与爪 (zhǎo指甲或趾甲) 的关系 : 肝与爪的关系是其华在爪。爪是筋的组织表现于外的部分。故有“爪为筋之余”的说法。肝的精气营养于外部组织的是爪甲部分。正常的爪甲坚厚并有光泽。如果肝的精气不足,则爪甲质地薄而软、色泽淡白,有的爪甲中间会出现凹陷的情况。这些都说明肝血的盛衰能影响爪甲的荣枯变化。临床上可以根据爪甲的坚脆、厚薄与颜色的枯娄润泽,来诊察肝脏气血的变化。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足厥阴经是肝与筋、爪、目等组织器官的联络系统。如果没有它的联系作用,肝与筋、爪、目等组织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小的有机整体,肝的血气也不会输送到这些组织器官中去。筋得不到!气的潏养就会失去运动能力。目得不到肝气的濡养,就会失去视觉及辨识的能力所以只有足厥阴绘这个中间的媒介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使肝及与肝有密切关系的组织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任务。

1 肝脏不好的症状 眼干眼涩

有没有觉得最近眼睛特别容易干涩,好像一汪湖水即近干涸。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肝脏过于疲累,肝血不足,想要发力却无力可发。而肝开窍于目,一旦肝血不足,首先影响到的就是我们的眼睛。

面色无光泽

最近面色有没有发黄,仿佛蒙着一层黄土,苹果肌上还隐约长了斑点,这其实就是在给你报警,肝脏出现血虚了。

口苦

一旦出现口苦,这肯定是身体出现问题了,中医上肝胆相照,肝气外泄必然影响到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喉咙痛

中医上凡是上脑的经脉都要经过咽喉处,肝经也不例外,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就会引起喉咙痛。

肢体屈伸不利

肝在体合筋,筋在肝血的滋养下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但肝血不足,筋失所养,人体肢体就会活动不利,麻木不仁。

2 三穴来疏肝 肝俞穴

主治:

疏肝利胆,降火,止痉,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等

取穴:

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方法:

1按摩法:

双拇指分别按压在双侧肝俞穴上,做旋转运动,由轻到重至能承受为止,每次持续5~10分钟。

2艾灸法:

用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艾灸,每次3~5分钟,每周2~3次。

3刮痧法:

用刮痧板刮拭穴位,由上到下,每次刮拭15板。

行间穴

主治:

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等。

取穴:

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

方法:

1按摩法:

按压行间穴5秒钟,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钟再按压,一共20次。

2刮痧法:

用刮痧板刮拭穴位,由上到下,每次刮拭15板。

期门穴

主治:

健脾疏肝,理气活血,胸胁胀痛,腹胀,呕吐。

取穴:

乳头至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

方法:

1按摩法:

用大拇指、食指直下掌根处,揉按穴位,双侧一起,每次揉按3~5分钟。

2艾灸法:

用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艾灸,每次3~5分钟,每周2~3次。

3刮痧法:

用刮痧板刮拭穴位,由上到下,每次刮拭15板。

养肝等于养命,护好我们的肝脏,让我们拥有个健康的身体,开心过好每一天。

痹症分很多种的,痹症的一种,痹症有湿痹,风痹,寒痹等,就是现代的关节炎,如风湿性关节炎等,说寒痹主要是病因及发病条件是受寒邪而引起的,血虚血瘀导致的痹症当然要治血养血,寒湿阻络就要通经络,气滞血淤就是活血化淤了,岂能一概而论?

有一本书你可以买一下《当代中医临症精华》其中旧有“痹证”专集。

中药处方(一)

辨证实热痹阻。

治法清热解毒,社湿宣痹。

方名退热通络汤1号。

组成双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龙胆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蝉蜕15克,炙水蛭15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以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汤代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爱国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寒湿风邪阻于筋骨。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名加减风灵汤。

组成海风藤15克,威灵仙9克,吊子风12克,苡仁15克,防风12克,豹皮樟9克,布渣叶15克,山楂肉12克,淮山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江世英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风寒湿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失畅。

治法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名三痹汤。

组成防风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当归12克,制川草乌各45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保朝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治法祛风行湿,清化郁热。

方名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组成桂枝9克,麻黄9克,防风9克,附片9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黄柏30克,薏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唐祖宣方

风湿病在中医叫痹,痹症,闭阻不通之意,当人体机表经络受到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畅通,因而引起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麻木等一类症状,均称为痹证。

风湿病是由于人体营卫气血失和,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肌肤经络筋骨经脉,邪正相搏,气血痹阻,出现的以 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重着、麻木、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为特征,严重时累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一类疾病,包括了中医传统的各种痹症。

1外感六*邪气——风寒湿

风寒湿三气中,当以寒与湿为主,在寒湿二者中,更应强调 湿邪

2营卫气血失调

劳倦内伤,生活失调,营卫气血失调是风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起营阴不足的原因:起居不慎,寒温不适、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不健。

病机:腠理失密,卫外不固,外邪入侵,营卫失和, 气机痹阻,不通则痛

3脏腑内伤

脏腑内伤是风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风湿病长期不愈内传入里的结果。

五脏内伤,血、脉失畅,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发为风湿病。

4痰浊淤血内生

风湿病多为慢性病程,病变日久,病邪入里,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痰浊瘀血产生。痰浊 痹阻经络,流注关节 ,痹症加重。

1疼痛

寒性疼痛:疼痛部位 发凉 ,遇寒加重,得热痛减,疼痛程度较重,舌淡苔白,脉弦沉。

热性疼痛:疼痛部位 发热红肿 ,触之热,不怕凉,舌红苔黄,脉弦数

血瘀疼痛:疼痛部位 固定不移,有刺痛感 ,局部皮肤色暗,舌暗有瘀斑

湿热疼痛:疼痛部位 肿胀发热 ,触之亦热,舌苔黄厚腻。

痰湿疼痛:疼痛部位肿胀,固定,可触及结节, 肢节屈伸不利 ,舌苔白腻。

风寒疼痛:疼痛部位 游走不定 ,怕凉怕风,天气变化时加重。

2关节肿胀

风湿病的关节肿胀是指关节周围浮肿而胀的一种症状。湿邪留滞关节是肿胀的主要病因。

寒湿肿胀

病因:感受寒湿之邪,寒凝经脉,湿注关节

特点:关节肿胀而冷痛,遇寒加重,得热减轻。

风湿肿胀

病因:风湿之邪侵袭人体

特点:多见于风湿病初起,肿胀部位不固定。

气虚肿胀

病因:气虚津液失运,停于体内,滞留关节。

特点:肢节肿胀,按之凹陷,劳累加重。

3麻木

麻木是风湿病中常见的一种肌肤感觉异常的症状, 麻”指自觉肌肉之内如虫蚁行走,“木” 是指皮肤不知搔痒。 多见于寒湿痹,顽痹,脉痹,皮痹。

麻木——寒湿痹阻

病因病机:寒湿之邪瘀阻经脉,气血失和,经脉失养

临床特点:四肢肌肉麻木,肢冷不温,遇寒加重,遇热或活动后减轻。

麻木——气血不足

病因病机:疾病日久伤气耗血四肢,肌肤失养

临床表现:四肢麻木,遇劳加重,休息减轻

晨僵是患者晨起后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的一种症状。晨僵时间长者数小时,

短者几分钟。主要见于旭痹和骨痹。

病机: 寒湿、湿热、痰瘀病邪痹阻经络、关节, 夜间肢体相对静止,气血运行不畅 ,故晨起僵硬。起床活动后,气血运行得以流畅,晨僵消失。

针对风痹

材料:防风,当归,杏仁,黄芩,葛根,麻黄,甘草,秦艽,赤芍。

用法:代茶饮用。

治疗: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针对寒痹

材料:乌头,麻黄,芍药,黄芪,甘草。

用法:代茶饮用。

治疗:祛风湿。

食疗方子

食疗:桑枝煲鸡

材料:母鸡一只、生姜6克、薏苡仁20克、桑植20克。

步骤:1药材洗净,浸泡半小时

2鸡肉切块焯水备用

3把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4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出锅后加入适量食盐

本期专家

考虑为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做抗O、血沉、拍片和类风湿因子检查来辅助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在还不能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症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

你好:

是风湿最好用中医中药治疗,用追风舒筋丸就可以,效果很好不要用西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生气你可以到我的诊室介绍里详细了解一下我们的资料,祝早日康复

应该首先考虑排除产后风引起的类风湿你能否把症状说得更加详细一些

(一)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是以骨、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2)常见风湿病及其症状

常见的风湿病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关节痛等

1).风湿性关节炎:是一字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风湿病中较为常见本病发病多在青少年时期,起病急骤,以膝、踝、肩、胶等大关节红肿热痛为主,疼痛呈游走性,可同时侵犯多个关节,症状一般较为短暂,缓解后无关节后遗症,皮肤出现环形红斑易反复发作X线检查呈水样密度阴影,无骨质改变

2).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全身性疾病发病多为青壮年,女多于男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关节肿痛、功能障碍,晚期则出现关节畸形,骨质改变,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以致丧失劳动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本病初期多见手指、手掌、脚趾、历趾酸痛,晨起关节僵硬,特别是握拳不紧,继而发展至腕、踝、肘、肩、髓关节,病变部位往往左右对称,病情进一步发展,手指呈杵状(棒槌样)改变,继而拇指呈“天鹅颈”指,指掌关节偏斜,甚至呈抓形;腕关节功能丧失;肘关节多呈半屈状不能伸直;脚趾变形也较多

见;关节功能障碍,附近肌肉萎缩全身症状有发热、贫血、睡眠不好、烦燥、易出汗、疲倦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情绪低落等

3).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以10岁左右及20—40岁多见,男性占90%以上,早期常表现为腰椎部疼痛和僵硬感站立、行走和活动后减轻,剧烈疼痛多发生在夜间,时常痛醒,疼痛常放射到上肢、下肢、骰骼、肋间和腹部,脊柱活动受限周期性发作且日趋严重,以致整个椎间盘与椎体破坏及韧带钙化而强直;疾病晚期常表现为头部固定前屈,脊柱后凸形成驼背能髋病变呈双侧性X线表现,初期骰骼关节间隙变宽,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骨有硬化致改变,以后关节面模糊、间隙变窄,直至双侧骰骼关节完全融合;椎体间纤维环及前后韧带常发生骨化,形成“竹节”样脊柱,本病类风湿因子常为阴性,而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常为阳性

4).风湿关节病:关节痛的病因很我,风湿关节痛是指因风寒湿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2:风湿病常见症状病理分析

(一)疼痛:疼痛的病理关键不外乎“不通”、“不荣”两方面,不通主要由外邪或痰瘀凝结,阻滞经络,气血不得行散所致,不通引起疼痛《医学发明》首先提出不通则痛,疼痛性质不同,不通机理也不同风入经络,气血逆乱,为下肢重着酸痛,暑热袭人,熏灼经络,鼓迫气血,经气壅塞不通则为热痛,痰浊阻滞则为沉重肿痛,淤血阻滞为刺痛,不通则痛,多属实证痛必拒按,以胀痛、掣痛、刺痛为主不荣则引起疼痛,《索问举痛论》曰:“阴气竭,阳气入木,故卒然而痛”《灵柩阴阳2105人》说:“血气皆少,则喜转筋,不荣则痛,”可因阴阳,气血,机体组织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但总以隐痛、钝痛、酸痛、痛处为主,多见于风湿病的中后期不通,不荣在病理变化中往往夹杂出现,相互影响,不通则引起局部不荣,不荣又引起局部不通,疼痛经久不愈临床上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详细观察,认真辨识

(2)麻木:麻是感觉异常,即非痒非痛肌肉之肉,如千万小虫乱行,或遍身**,如虫行有声之状,按之不止,有如麻之状木是肌肤感觉若失,木不痒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有如木之厚风湿病出现麻木的病理机制为气虚失运,气靴则血行无力,经脉肌肉失养而致血虚不荣,经脉空虚,无以荣养皮肉筋脉,经髓凝涩而作风寒湿痹阻,风寒湿客于肌表经络,气血受阻,肌肉筋脉失荣痰瘀阻滞,痰瘀留于经髓、关节、肌肉、阻遏气血而成《张氏医通》曰:“麻则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

(3)重着:重着是指病人自觉机体沉重,酸困不适,举动艰难,活动不便,如负重物引起肢体重着的原因,主要责之湿胜、肾虚两端因于湿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由涉水霖雨,或感受雾露之气,居处潮湿之地,内湿是由脾失健运,津液失布,滞留局部导致湿性重浊粘腻,痹阻肢体经络,则肢体重浊临床多伴有如裹、身痛、发热恶寒等症状肾虚者,多因肾精亏虚,骨失髓养,支撑无力,自觉肢体沉重《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临床以腰膝重困为主,多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力等

(4)关节肿胀、变形: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渗入关节中的津液,对关节的屈伸起到润滑作用气血和津液有密切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津能载气,来源相同,功能相似,2者能相互渗透转化气、血、津液3者相互协调,共同对关节起着温煦、滋润和濡养作用《》灵柩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灵柩决气篇》曰:“谷入气满,焯则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当外邪侵袭关节,阻滞经脉气血,生理之津液凝聚而变成痰瘀,则出现关节僵硬变形恶血不去,新血不生,营养不及肌肉,久之肌肉萎缩,形成鹤膝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出现关节僵硬、肿大、变形,原因即此

(5)屈伸不利:肢体屈伸不灵活,活动受限而言《内经》称之为拘急,筋挛等正常的屈伸运动是筋、骨、肌肉协调作用病及筋、骨与关节时多屈伸不利,如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的关节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畸形可出现屈不得伸、步履艰难的表现风湿病中出现肢体屈伸不利多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侵入筋《诸病源侯论,风4肢拘挛不得屈伸候》曰:“此由体虚,腠理开,令人肩背拘急也足厥阴肝之经也,肝通主筋,王在春,其经络虚,遇风邪则伤于筋,使4肢拘挛,不得屈伸”外感风寒者,多伴发热、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湿热进益者,多伴身热肢困,头重如裹,脘闷纳呆,手足心热,小溲色黄,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肝血亏虚者,多伴目视昏花,头晕耳鸣,肌肤麻木,筋惕肉润,指甲淡白,舌质淡,脉弦细

(6)皮肤顽厚变色:局部或全身皮肤麻木增厚或变色的表现,在风湿病中常见硬皮病皮肤顽厚变色的病理多为津液气血异常变化的结果津液随着阴阳外达于皮肤《灵柩决气篇》曰:“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布散于肌肤的津液,具有滋养肌肤的、毛发的作用,使肌肤丰润,毛发光泽外邪侵袭皮肤,腠理闭塞,津聚于皮肤,不能外达而形成水肿,皮肤增厚,积久气血不通,而生痰瘀,皮肤变硬、变色或黄或紫或黑硬皮病的病理过程与上述中医认识相一致初期皮肤水肿,皮色为正常或苍白色经数周进入硬化期,颜色随之加深,呈棕色或棕褐色,甚至黑色

3:[治疗]

纯中药治疗

主要成分:由全虫、蜈蚣、血蝎、红参、香附、佛手、姜活、独活、制马钱、防风等310余味中药配制而成其主要功能是祛风散寒、通经通脉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禁食绿豆食品个别病人服药后可有口干,多饮水即可

外用药

1:在传统的“麝火疗法”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由数10种名贵中药炼制而成将炼制好的药丸,点燃后放在一定的穴位上,通过燃烧局部产生一种强刺激,药物的有效成份通过皮肤进入肌体,以达到通筋活络、化解病毒之目的火炙部位7-10天后皮肤破溃,流出黄、白水,病毒和炎性物质随流出的液体而排出体外,以达治疗目的

注:

(1)在流水期间个别病人会出现低热,一般情况下不用做任何处理

(2)火炙后如局部不破溃、不流水,可多吃些发物,如(鱼、鸡肉、韭菜等)

(3)疮面约一个月左右流水停止,疮面自动愈合

(4)幼儿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做此治疗

2:是由10多味优质中药熬制,高度白酒浸泡浓缩而制具有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之作用

应该不是

月子病是由女性产后坐月子护理不当导致的,通常都是终身受到影响,让人痛苦不堪,不过在生活中也有一些方法可以调理恢复,那么月子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如何治疗月子病效果最好?下面就来详细了解月子病的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吧。

1、月子病的症状有哪些

1、产后头痛。

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不足,血不养脑,或体虚受寒,寒邪客脑,或瘀血人络,阻滞脑络而致。西医认为很可能是因荷尔蒙分泌水平的改变而引起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如果在分娩时采用了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或脊椎穿刺,也会引起剧烈头痛。

2、产后全身酸痛。产后全身酸痛是指产妇在产后出现关节疼痛或全身酸痛,但疼痛部位的皮肤表面无红肿现象,这被称为产后身痛或产后关节痛。

3、还有小腹冷痛、关键疼痛、产后脱发、产后抑郁、产后血晕等症状。

4、因产后失血过多导致的贫血,宫内淤血,造成体虚,头晕,腹痛,腰痛等月子病。

5、因过度悲伤忧虑、迎风哭泣、情绪忧郁,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气血受滞容易失去营养,不慎风邪可以侵入。

此月子病的临床反应症状是:怕冷,怕风,双目失明、视物不清(散光)眼睛及眼眶疼痛、偏头痛、精神恍惚、忧郁症。活动关节疼痛之外还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因素。

6、妇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湿邪侵入。

此月子病在临床症状是: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头痛、昏眩、肿胀、木纳、食少乏味、小便涩少、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好着衣,严重的病人夏热天穿棉衣,中医理论为寒邪入骨。

它难治的一个原因是:妇女在月子里100天一个自然恢复期,筋骨与腠理一个合闭,可以把风湿寒邪包入体内,不得排出,病邪长期滞留于体内,损坏腠理与筋骨组织,导致严重的筋骨病。

2、月子病的治疗方法

1、早查早治

在“月子”里,无论得了什么病,都应该及早发现,及时就医。假如自己不以为然,误认为一般伤风感冒而不及时就医,使炎症蔓延扩散或变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迁移,甚至久治不愈。

2、对症治疗

无论是平时还是月子”里,得了病都应该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治疗。而如果盲目乱投医,热衷于什么土法、秘方,或想当然地自购药物服用等等,那就有可能延误诊断,耽误治疗,使疾病转为慢性而长期缠身。

3、日常饮食

产褥期间的饮食调养和妊娠期间的饮食调养同样重要。因为,产妇需要额外营养以补充分娩和哺乳的消耗。不过,产后头一两天内,产妇应当吃些清淡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后的饮食以富于营养、能提供足够热量为原则,不可过饱过饥,不要吃生、凉、辣之物,更不可因担心肥胖而节食,饮食上多吃牛奶、米糠、麸皮、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D和B族维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饮食中的比例,避免骨质疏松而引起腰痛。

4、休息调养与运动

刚分娩后,产妇十分疲乏,所以,头两天内应当好好卧床休息。虽然卧床休息。但仍须多翻身、多活动。可起床洗漱和大小便,起床之前要先坐起片刻,不觉头昏才可下床。

5、注意保持良好心情

不怒、不燥、心胸开阔、少思少想,注意手、足部保暖,避免凉水刺激;避免过度劳累,月子里可多做俯卧、胸膝卧位,帮助子宫保持前倾位;多做加强盆底肌肉弹性的缩肛运动;请保健医生指导做产后健美操。

相关阅读:产后恢复轻松应对各种产后身体变化产后便秘脱发吃什么好?

3、月子病的中医疗法

中医以疼痛部位、性质为主要依据,结合伴发症及舌脉辨证论治。

1血虚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等)。

2外感风寒证

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薄白,脉濡细,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芍药、甘草等)。

3血瘀证

肢体关节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脉弦涩,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羌活、地龙、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香附、益母草、牛膝、五灵脂、蒲黄等)。

4肾虚证

产后腰酸,足跟疼痛,伴头晕耳鸣,舌淡暗,脉沉细弦,方用养荣壮肾汤加减(当归、川芎、独活、肉桂、川断、杜仲、桑寄生、防风、生姜、秦艽、熟地等)。

4、产后饮食禁忌详解

1、寒凉生冷食物有可能加重产后气血虚的情况:产后身体气血亏虚,应多食用温补食物。若产后进食生冷或寒凉食物,会不利于气血的充实。

2、冷饮伤牙又伤胃,产后女性要不得:如雪糕、冰琪琳、冰凉饮料等,不利于消化系统的恢复,还会给产妇的牙齿带来不良影响。

3、辛辣刺激影响哺乳:食用辛辣食品,如辣椒,容易伤津、耗气、损血,加重气血虚弱,并容易导致便秘,进入乳汁后对婴儿也不利。刺激性食品,如浓茶、咖啡酒精,会影响睡眠及肠胃功能,对婴儿也不利。

4、过饱会影响消化功能:产妇胃肠功能较弱,过饱会妨碍其消化功能。产后应做到少食多餐,每天可进食5~6次。

5、酸涩收敛食物不利于恶露排出:孕妇产后,淤血内阻,不宜进食酸涩收敛类食品,如乌梅、莲子、柿子、南瓜等,以免阻滞血行,不利于恶露排出。

6、过咸食品会加重水肿情况:过咸的食物,如腌制品,其含盐分多,盐中的钠可引起水潴留,严重时会造成水肿。

7、过硬食物不利于消化:产妇本身胃肠功能较弱,加上运动量又小,坚硬、油炸、油煎和肥厚味的食物,不利于产妇消化、吸收,往往还会导致消化不良。

 月子病也称为产后风,常常令患者非常的难受那有什么治疗的方法呢下面就由我来告诉你严重的月子病怎么治疗方法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严重的月子病怎么治疗

 1、产后检查:产后6-8周左右,应带着婴儿一起到附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检查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和子宫位置,以及全身器官和组织的恢复情况。同时要检查婴儿的发育和喂养情况,以便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2、乳房护理:产妇分娩后的第二天,母亲就可以让婴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的分泌。一般情况下,初产妇产后3天,经产妇产后2天开始分泌乳汁。最初仅分泌少量**稀薄的乳汁,称为初乳。以后乳房发胀,乳量开始增多,乳汁为乳白色。产妇每天要用肥皂和温水擦洗乳房及乳头,喂奶前要洗手,要养成定时喂乳的习惯,每3-4小时1次,每次哺乳不超过20分钟。要两侧乳房交替哺喂。

 3、经常活动:正常分娩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24小时后可起床活动,在第三天或分娩伤口拆线后可做产后保健操,目的是促排尿排便,恢复体力,减少静脉血栓,产褥6周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以防子宫脱垂。

 4、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开水或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如果会阴有水肿或感肿胀疼痛时,可用50%硫酸镁或75%酒精纱布外敷。大小便后要避免污染伤口。若伤口感染化脓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产后代谢旺盛,多汗是正常现象,衣服要及时更换。如果是夏天等到产妇身体能支持,就可以洗淋浴,但绝对不能洗盆浴,以防污水流入阴道引起感染。天气冷时,则每隔2-3天擦擦身就可以了。

 5、注意饮食的调理:产后最初几天应吃易消化,富含营养而不油腻的食物为宜。如粥、面汤之类。以后根据产妇的食欲逐渐加饭量。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要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蛋、肉、鸡、豆类、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饮食营养要搭配得当,多样化,荤素菜都吃。不要忌口,并要多喝汤水,以保证乳汁的分泌。

 6、控制室温:室内温度要适宜(一般18-20℃)。窗户要常开,以使室内空气新鲜。但避免直接吹风。产妇的穿衣,被褥等要适当,切勿过厚过薄,以产妇觉得舒适为度。夏天不要捂得太严,有的人认为产妇不能见风,在夏天也穿得厚厚的,这样产妇体内的热量排泄不出,易导致中暑。

严重的月子病怎么调理

 月子病让女性朋友疼痛难当,严重的还出现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所以及时治疗月子病是非常重要。其实患上月子病也不是我们想的那样非常的难治愈,难治愈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找到病机所在,而治疗月子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如不能及时治疗,导致完全闭合,让风寒已包于体内,这时候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治疗,患上月子病是可以调理的,那么月子病要如何进行调理

 1、要把体内的寒气排出,能有效的缓解酸麻痛冷的症状。

 2、女性朋友出汗以后一定要注意不能着凉,特别是运动后,也不能让自己太过于劳累,要做到劳逸结合。

 3、生产以后要非常注意饮食的调理,生产后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体质也相对比较弱,还要担负喂养宝宝的重任,所以产妇一定要额外多补充营养。

 4、要保持心情愉快,尽量做到不怒、不燥,心胸开阔,也要做到保暖工作,月子期间一定避免凉水刺激。

 5、产妇要自己补充元气,才能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和耐寒能力。

月子病有哪些

 1、妇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湿邪侵入,此月子病在临床症状是: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头痛、昏眩、肿胀、木纳、食少乏味、小便涩少、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好着衣,严重的病人夏热天穿棉衣,中医理论为寒邪入骨。

 2、因过度悲伤忧虑、迎风哭泣、情绪忧郁,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气血受滞容易失去营养,不慎风邪可以侵入。

 3、妇女在月子里禁行房事,过多房事伤阴、伤精,阴精两亏导致筋骨空虚,风邪可乘虚侵入,它的主要临床症状:除了怕冷怕风,关节疼痛外,主要是浑身沉重,无力,腰酸困疼痛,不耐疲劳,部分病人伴有风湿很类风湿症状。

 4、因产后失血过多导致的贫血,宫内淤血,造成体虚,头晕,腹痛,腰痛等月子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748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