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形容一个人失意,颓废,

文言文形容一个人失意,颓废,,第1张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正当唐太宗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时,公卿贵族、皇亲国戚在东都洛阳营建公馆府第的,号称有一千多家。等到后期遭受动乱而流离失所,接着是五代的惨痛破坏,那些池塘、竹林、树木,被兵车践踏,变成一片废墟。高高的亭阁、宽大的楼台,被战火焚烧,化成灰烬,跟唐朝一起灰飞烟灭,没有留下一处。我因此曾说:“馆第园林的繁盛或毁灭,就是洛阳兴旺或衰败的征兆啊。”

周易略例王弼2明爻通变诗解

题文诗:

易者变也,变易常易,造化之动,常易不易,

至易至常;爻者效也,物刚效刚,遇物而变,

变之所生,生于情伪,情伪所适,巧诈多端,

万物有情,动变多端,近不必比,远不必乖,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情伪相感,远近相追,

屈伸相推,情通万物,不知所主,鼓舞而从

易道变化,应人如响,退藏于密,其为变化,

万物皆从,显见其情天地有情,曲成万物

古今不易,易者之体,随时变易,易者之用

人心未动,常之体也,物欲一生,变之用也

一阴一阳,天下之变,卦以存时,爻以示变

至变不变,至易不易,常易不变,而能应变;

变易不常,靡不体常常者易体,变者易用

至常常在,常在常再,常再情真,非古非今

正文:

夫爻者,何也(1)?言乎变者也(2)。变者何也?情伪之所为也(3)。夫情伪之动,非数之所求也(4)。故合散屈伸,与体相乖(5)。形躁好静,质柔爱刚,何与情反,质与愿违(6)。巧历不能定其算数,圣明不能为之典要(7),法制所不能齐,度量所不能均也(8)。为之乎岂在乎大哉(9)!陵三军者,或惧于朝廷之仪,暴威武者,或困于酒色之娱(10)。

(1)将释其义,假设问辞。(2)爻者,效也。物刚效刚,物柔效柔,遇物而变,动有所之,故云“言乎变者也”。(3)变之所生,生于情伪。情伪所适,巧诈多端,故云“情伪之所为也”。(4)情欲伪动,数莫能求。(5)物之为体,或性同行乖,情貌相违,同归殊途,一致百虑。故《萃》卦六二:“引吉,无咎”。萃之为体,贵相从就,六二志在静退,不欲相就。人之多辟,己独取正,其体虽合,志则不同,故曰“合散”。《乾》之初九:“潜龙,勿用”。初九身虽潜屈,情无忧闷,其志则申,故曰:“屈伸”。(6)至如风虎、云龙,啸吟相感,物之体性,形愿相从。此则情体乖违,质愿相反。故《归妹》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四体是震,是形躁也。愆期待时,是好静也。《履》卦六三:“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兑》体是阴,是质柔也。志怀刚武,为于大君,是爱刚也。(7)万物之情,动变多端,虽复“巧历”“圣明”,不能定算其数,制典法、立要会也。(8)虽复“法制”“度量”,不能均齐诈伪长短。(9)情有巧伪,变动相乖,不在于大,而圣明巧历,尚测不知,“岂在乎大哉”!(10)“陵三军”,“暴威武”,视死如归,若献酬、揖让,汗成霡霂。此皆体质刚猛,惧在微小。故《大畜》初九:“有厉,利已”。九二:“舆说辐。”虽复刚健,怯于柔弱也。

近不必比,远不必乖(1)。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2)。召云者龙,命吕者律(3)。故二女相违,而刚柔合体(4)。隆墀永叹,远壑必盈(5)。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6)。同舟而济,则吴越何患乎异心(7)?故苟识其情,不忧乖远。苟明其趣,不烦强武(8)。能说诸心,能研诸虑(9)。睽而知其类,异而知其通(10),其唯明爻者乎(11)?故有善迩而远至,命宫而商应(12)。修下而高者降,与彼而取此者服矣(13)。

(1)近爻不必亲比,远爻不必乖离。《屯》六二、初九爻虽相近,守贞不从;九五虽远,“十年乃字”,此例是也。(2)初、四、二、五、三、上,“同声相应”,“不必均”高卑也;“同气相求”,“不必齐”形质也。(3)云,水气也。龙,小畜也。召水气者水畜,此明有识感无识;命阴吕者阳律,此明无识感有识。(4)“二女”俱是阴类而“相违”,“刚柔”虽异而“合体”,此明异类相应。(5)隆,高也。墀,水中墀也。永,长也。处高墀而长叹,远壑之中,盈响而应。九五尊高,喻于隆墀;六二卑下,同于远壑,唱和相应也。(6)投,置也。散,逃也。置兵戈于逃散之地,虽是至亲,“不能相保”守也。《遁》卦九四:“好遁,君子吉”,处身于外,难在于内。处外则超然远遁。初六至亲,不能相保守也。(7)同在一舟而俱济彼岸,吴越虽殊,其心皆同。若《渐》卦三四,异体和好,物莫能间。顺而相保,似若同在一舟,上下殊体,犹若吴越。利用御寇,“何患乎异心”?(8)苟识同志之情,何忧吴越也。苟知逃散之趣,不劳用其威武也。(9)诸物之心,忧其凶患,爻变示之,则物心皆说;诸侯之虑,在于育物,爻变告之,其虑益精。(10)《睽》《彖》曰:“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11)知趣舍,察安危,辩吉凶,知变化,“其唯明爻者乎”?(12)善,修治也。迩,近也。近修治言语,千里远应。若《中孚》之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鸣于此,和于彼,声同则应,有若宫、商也。(13)处下修正,高必命之。《否》之初六:“拔茅”、“贞吉”。九四:“有命”“畴离祉”也。与,谓上也。取,谓下也。君上福禄,不独有之,下人服者,感君之德。《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之例是也。

是故情伪相感,远近相追(1),爱恶相攻,屈伸相推(2),见情者获,直往则违(3)。故拟议以成其变化,语成器而后有格(4)。不知其所以为主,鼓舞而天下从者,见乎其情者也(5)。

(1)正应“相感”是实情,《蹇》之二、五之例;不正相感是伪情,《颐》之三、上之例;有应虽远而“相追”,《睽》之三、上之例;无应近则相取,《贲》之二、三之例是也。(2)《同人》三、四,有爱有恶,迭“相攻”伐。《否》《泰》二卦,一屈一伸,更“相推”谢。(3)获,得也。见彼之情,往必得志。《屯》之六四:“求婚媾,往吉,无不利”之例。不揆则往,彼必相违。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之例是也。(4)格,作括,括,结也。动则“拟议”,极于变化,“语成器”而后无结阂之患也。(5)“鼓舞”,犹变化也,《易》道变化,应人如响,退藏于密,不知“为主”也。其为变化,万物莫不从之而变,是显见其情。《系辞》曰:“圣人之情见乎辞”。又曰:“鼓之舞之,以尽神。”

是故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1),通乎昼夜之道而无体,一阴一阳而无穷(2)。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哉(3)!是故卦以存时,爻以示变。

(至变不变,至变至简,至简至常,常易不变,变易不常,常易不易,太极之理;变易常易,造化之动, 常者易知, 易知真知,真知真挚,真挚童心,童心天真,医者情深,情深至真,至真体常真情常在,至情不息,)

(1)范,法也。围,周围也。模范周围天地变化之道,而不过差;委曲成就万物,而不有遗失。(2)阳通昼。阴通夜。“昼夜”,犹变化也。极神妙之道,而无体可明。一者,道也。道者,虚无也。在阴之时,不以生长而为功;在阳之时,不能生长而为力,是以生长“无穷”。若以生长为功,各尽于有,物之功极,岂得无穷乎?(3)非六爻至极通变,以应万物,则不能与于此也。

《 周易正义 》 系辞 下 传 诗解 3 精义入神穷神知化

题文诗:

易者象也,象者像也,彖者材义,六爻者效,

天下之动,故吉凶生,而悔吝著阳卦多阴,

阴卦多阳,阳卦奇主,阴卦耦主其德行何

一君二民,阳道君子;二君一民,阴道小人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正道无悔,心一自至

孔子释曰:何思何虑殊涂同归,百虑一致

不虑而知,不思而至情生日月,寒暑有情

日往月来,月往日来,日月相推,明自生焉

寒往暑来,暑往寒来,寒暑相推,岁自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伸,屈伸相感,而利自生

尺蠖之屈,以求信伸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其用情真义深,感而遂通,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石,据于蒺藜,

入于其宫,不见妻凶 孔子释曰:困非所困,

其名必辱,据非所据, 其身必危,既辱且危,

死期将至,妻可得见 易经有曰:公用射隼,

于高墉上,获无不利 孔子释曰:隼者禽也,

弓矢者器,射者人也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动而不括,出而有获,成器而动,动无不利

王弼注,孔颖达疏

原文(三)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①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 著 也。②

(四)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①阳卦奇,阴卦耦。②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③

 [疏]正义曰:“是故易者”至“德之盛也”,此第三章。明阴阳二卦之体,及日月相推而成岁,圣人用之,安身崇德,德之盛也。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 材,才德也。彖言成卦之材,以统卦义也。  [疏]正义曰:“是故易者象也”者,但前章皆取象以制器,以是之故,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故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者,谓卦为万物象者,法像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像於天也。“彖者,材也”者,谓卦下彖辞者,论此卦之材德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 夫少者,多之所宗;一者,众之所归。阳卦二阴,故奇为之君;阴卦二阳,故耦为之主。  [疏]正义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谓每卦六爻,皆仿效天下之物而发动也。“吉凶生而悔吝著”者,动有得失,故吉凶生也。动有细小疵病,故悔吝著也。“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者,此夫子将释阴阳二卦不同之意,故先发其问,云“其故何也”。“阳卦多”阴,谓震、坎、艮一阳而二阴也;“阴卦多阳”,谓巽、离、兑一阴而二阳也。“阳卦奇,阴卦耦”者,阳卦则以奇为君,故一阳而二阴,阳为君,阴为臣也。阴卦则以耦为君,故二阳而一阴,阴为君,阳为臣也。故《注》云“阳卦二阴,故奇为之君;阴卦二阳,故耦为之主”。 其德行何也? 辨阴阳二卦之德行也。  [疏]正义曰:前释阴阳之体,未知阴阳德行之故。故夫子将释德行,先自问之,故云“其德行何也”。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阳,君道也。阴,臣道也。君以无为统众,无为则一也。臣以有事代终,有事则二也。故阳爻画奇,以明君道必一;阴爻画两,以明臣体必二,斯则阴阳之数,君臣之辨也。以一为君,君之德也。二居君位,非其道也。故阳卦曰“君子之道”,阴卦曰“小人之道”也。  [疏]“阳一”至“道也”。○正义曰:“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者,夫君以无为统众,无为者,为每事因循,委任臣下,不司其事,故称一也。臣则有事代终,各司其职,有职则有对,故称二也。今阳爻以一为君,以二为民,得其尊卑相正之道,故为君子之道者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者,阴卦则以二为君,是失其正,以一为臣,乖反於理,上下失序,故称小人之道也。○注“阳君”至“道也”。○正义曰:“阳,君道”者,阳是虚无为体,纯一不二,君德亦然,故云“阳,君道也”。“阴,臣道”者,阴是形器,各有质分,不能纯一,臣职亦然,故云“阴,臣道也”。案《经》云“民”而《注》云“臣”者,臣则民也。《经》中对君,故称民,《注》意解阴,故称臣也。

原文((五)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①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②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③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④《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⑤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⑥《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⑦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⑧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天下之动,必归乎一,思以求朋,未能一也。一以感物,不思而至。  [疏]正义曰:此明不能无心感物,使物来应,乃憧憧然役用思虑,或来或往,然后朋从尔之所思。若能虚寂,以纯一感物,则不须憧憧往来,朋自归也。此一之为道,得为可尚,结成前文阳爻以一为君,是君子之道也。《注》云“天下之动,必归乎一。思以求朋,未能一也。一以感物,不思而至”矣。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夫少则得,多则感。涂虽殊,其归则同;虑虽百,其致不二。苟识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贯之,不虑而尽矣。  [疏]正义曰:“子曰:天下何思何虑”者,言得一之道,心既寂静,何假思虑也。“天下同归而殊涂”者,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於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一致而百虑”者,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百种,必归於一致也;涂虽殊异,亦同归於至真也。言多则不如少,动则不如寂,则天下之事,何须思也?何须虑也?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疏]正义曰:“日往则月来”至“相推而岁成”者,此言不须忧虑,任运往来,自然明生,自然岁成也。“往者屈也,来者信也”者,此覆明上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自然相感而生利之事也。往是去藏,故为屈也;来是施用,故为信也。一屈一信,递相感动而利生,则上云“明生”、“岁成”是“利生”也。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精义,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  [疏]正义曰:“尺蠖之屈,以求信”者,覆明上往来相感,屈信相须。尺蠖之虫,初行必屈者,欲求在后之信也。言信必须屈,屈以求信,是相须也。“龙蛇之蛰,以存身”者,言静以求动也。蛟蛇初蛰,是静也;以此存身,是后动也。言动必因静也。静而得动,亦动静相须也。“精义入神,以致用”者,亦言先静而后动。此言人事之用,言圣人用精粹微妙之义,入於神化,寂然不动,乃能致其所用。“精义入神”,是先静也;“以致用”,是后动也。是动因静而来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利用之道,由安其身而后动也。精义由於入神,以致其用;利用由於安身,以崇其德。理必由乎其宗,事各本乎其根。归根则宁,天下之理得也。若役其思虑,以求动用,忘其安身,以殉功美,则伪弥多而理愈失,名弥美而累愈彰矣。  [疏]“利用”至“德也”。○正义曰:此亦言人事也。言欲利已之用,先须安静其身,不须役其思虑,可以增崇其德。言“利用安身”,是静也;言“崇德”,是动也。此亦先静而后动,动亦由静而来也。○注“利用之道”至“崇其德”。○正义曰:云“利用之道,皆安其身而后动”者,言欲利益所用,先须自安其身。身既得安,然后举动,德乃尊崇。若不先安身,身有患害,何能利益所用以崇德也。云“精义由於入神,以致其用”者,言精粹微妙之义由入神寂然不动,乃能致其用。云“利用由於安身,以崇德”者,言欲利益所用,先须自安其身,乃可以增崇其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  [疏]正义曰:“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者,言精义入神以致用,利用安身以崇德,此二者皆人理之极。过此二者以往,则微妙不可知,故云“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者,此言过此二者以往之事。若能过此以往,则穷极微妙之神,晓知变化之道,乃是圣人德之盛极也。  [疏]正义曰:《易》曰:“困于石”至“勿恒凶”,此第四章,凡有九节。以上章先利用安身,可以崇德,若身自危辱,何崇德之有?故此章第一节引困之六三危辱之事以证之也。《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 [疏]正义曰:《困》之六三,履非其地,欲上于於四,四自应初,不纳於已,是困於九四之石也。三又乘二,二是刚阳,非已所乘,是下向据於九二之蒺藜也。六三又无应,是入其宫,不见其妻,死期将至,所以凶也。“子曰:非所困而困焉”者,夫子既引《易》文,又释其义,故云“不曰”。“非所困”,谓九四。若六三不往犯之,非六三之所困,而六三彊往干之而取困焉。“名必辱”者,以向上而进取,故以声名言之,云“名必辱”也。“非所据而据焉”者,谓九二也。若六三能卑下九二,则九三不为其害,是非所据也。今六三彊往陵之,是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者,下向安身之处,故以身言之,云“身必危”也。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括,结也。君子待时而动,则无结阂之患也。  [疏]“《易》曰”至“动者也”。○正义曰:以前章先须安身可以崇德,故此第二节论明先藏器於身,待时而动,而有利也。故引《解》之上六以证之。三不应上,又以阴居阳,此上六处解之极,欲除其悖乱,而去其三也。故公用射此六三之隼於下体高墉之上,云自上攻下,合於顺道,故获之无不利也。“子曰:隼者,禽也”者,既引《易》文於上,下以解之,故言“子曰”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者,犹若射人持弓矢於身,此君子若包藏其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似此射隼之人也。“动而不括”者,言射隼之人,既持弓矢,待隼可射之动而射之,则不括结而有碍也。犹若君子藏善道於身,待可动之时而兴动,亦不滞碍而括结也。“语成器而后动”者,谓易之所说此者,语论有见成之器,而后兴动也。

关于气功有很多未解之迷,气功大师们众说纷纭,气功研究人员各持己见。用自然科学勉强解释部分气功现象时自相矛盾,大部分现象则无从解释。

气功是在放松、入静后的意念引导下(调神,有的功法只要求放松、入静,不要求意念),通过调整呼吸(调息,有的功法只要求呼吸自然)和一定的姿势或动作(调身)而使身心得到自我调整的修练方法。调神、调息、调身又称为气功三要素。

修练气功最基本的功效是身心得到调整,强身健体,进而可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修练到一定程度时,则可以使修练者的意思境界不断提高,并获得特异功能。但有些功法修练不当则有出偏现象,轻者身体不适,重者致病,不可收拾。

气功何以有这般威力 按照人们通常的说法,气功可以调动人体的内气或者说是真气、元气、精气等等,或吸收、利用大自然之“气”,或者练“精”化“气”,练“气”化“神”。气功门派不同,说法不一,但都要练“气”。此气功之“气”动则血行、神旺、延年祛病,滞则血淤、神衰、生病、缩短寿命。“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死。”此气乃人体生命之本,内连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无所不致。

气功之气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的回答。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气功之气虽然一般说来常人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被直接感觉到,但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性的东西。现在有些气功师发出的外气,有的常人可以看见,有的可被仪器检测到,有的可改变其它物质的形态,情形不一。但是,同人体经络一样,只认识到气功之气是一种客观存在还远远不够,人们还不清楚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它的性质怎样,它是如何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

修练气功可以获得特异功能,特异功能有很多种类和形式。目前,国际上承认的有两类:一类称作特异感知,指不用正常的感觉器官进行感知,能感知到正常人感知不到的事物或信息,如耳朵识字、内视、透视、遥视、微视等。内视可看到自身体内的各器官、内气流转等;透视能透过人体看到他人体内的器官及病变,有的能看到他人体内的经络、穴位及内气运行情况;遥视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人或事物;微视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极细微的东西;另一类称作特异致动,指不通过任何形式的实际接触而对环境或物质对象施加物理作用,包括意念移物(又称意念搬运)、意念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如制作信息水、意断钢丝、意念停表等。

此外,还有特异治疗功能,即不依靠任何常规的医疗手段,仅凭人体特异能量对病人进行治疗;又如隐身功能,具备这种功能的人可以使自身隐形,并能穿墙破壁,进入封闭的房间,这在人体特异功能现象中较为少见,是非常高级的功能。

特异功能现象目前还没有得到科技界的普遍承认,虽然有一些科学家在不断地对此进行考察、研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如下原因是主要原因:

1.特异功能现象不稳定,难以任意重复,尤其在对特异功能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实验时,考察、实验条件越严格,特异功能可重复性越低,演示成功的可能性越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特异功能是在特异状态下实现的(这种状态可称为特异态或功能态,特异态与正常态的显著区别在于,特异态时逻辑思维中断,发功者要进入松静状态或以一念代万念)。特异态受功能者当时的情绪、周围的环境影响很大。尤其在进行严格实验时,受试者心理紧张、情绪波动等因素会影响受试者进入特异态,或根本进不了特异态,因而影响演示的可重复性。

2.特异功能现象超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范围,无法解释。

很多科学家曾经针对一些特异功能现象提出过一些假说。但这些假说往往只能牵强地解释这些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它现象,或者就这些现象稍作调整便不能自园其说。

如有的学者认为人体特异功能与电磁辐射有关。很多功能者在发功时能对检测电磁波的仪器产生影响,使其指针摆动或有所显示,由此看来似乎电磁辐射理论能够成立。但是进一步的实验又否定了这个理论,在进行实验时若把检测电磁波的探头或其它接受部件去掉,检测仪器的指针仍然摆动或有所显示。

又如用意念使物体穿越实物屏障,特异功能者可用意念使封在玻璃瓶中的药片从瓶底掉下来,用高速摄影机记录这一过程,从高速摄影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完整的药片一点一点的穿越玻璃瓶。面对这一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物质异态说。认为药片在穿越瓶子时是处在异态之中,这时药片中的分子健力减弱了或者不存在了,药片便可从瓶底掉出。但这却是用未知解释未知,因为人们既不知道这种异态为何物,也不知道它的分子健力为什么消失了,以及照片上的药片为什么在这时仍然还是一个完整的形象。

另一些现象更使得现代自然科学一筹莫展,例如特异功能者怎么能从外面进入完全封闭的房间里?如何能控制他人的思维及行动?何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物体由一处移至另一处?等等。所以,兰州大学物理系的王水在“物理学面临的危机”一文中说:“正如恩格斯所说:‘凡在人类历史的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来说已经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如今不管你是否原意相信,物理学毕竟又出现了危机: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气功和由来已久的人体特异功能面前,已有的物理学手段和规律都显得无能为力。”“物理学的危机早已开始,革命迫在眉睫。”“对于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人,‘气功与特异’是一个方向,但愿能有更多的人从事这一探索。”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无边深奥的一种学问。其实阴阳学说非常简单,阴阳只是一种代号而已。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以感受得到,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在我们的身体和器官都带着阴阳属性。

人体各部位的阴阳属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筋骨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

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 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 事物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灵枢·阴阳系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 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与男女

以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学说解释男女关系的理论。中国古人认为:阴阳是宇宙间相反相成的两种根本力量。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背日为阴,向 日为阳,可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把阴阳引申到两性关系后,认为男女的交合不仅是单纯的欲望发泄,而更是阴阳两种宇宙力量在人类身上的具体体现。天地相交而生 万物,男女交合而生子女,这样才有了世界的一切。

这种思想,十分集中地反映在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易经》里。该书通过八封形式(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天、地、雷、风、水、 火、山、泽8种物质现象,八卦中的每相连两卦都是对立的,由于阴(——)、阳( ̄)是八卦的根本,它说明由阴、阳两种气体互相结合交感而产生万物,一阴和 一阳间的交互作用叫做“道”,作用所产生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叫做“易”(变化)。

《易经》又认为,乾卦和坤卦是中最基本的两个卦,即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同时,又把乾、坤和男女结合起来,认为 “乾坤成男,坤道成女”。中国学者周予同、郭沫若等都考证说,乾、坤二卦的形状恰似男女两性的生殖器。《易经》把男女两性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以男女两性的 相交来联系自然,重点阐述自然和人变化(易者,变也)的原理。例如,在自然现象中,月亮与冬天属于阴,太阳与夏天属于阳;对人类来说,女子属于阴,男子属 于阳,阴阳需要互补,即所谓“刚柔相摩,屈伸相感而利生”。这都是强调阴阳结合,阴阳互补,男女要“相摩”、“相感”,这样才能“利生焉”。这种思想广见 于许多古代书籍,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合阴阳》更是一本纯粹的性学著作。

以《易经》为代表的阴阳文化,系统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生殖文化,并把生殖文化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易经》在阐述阴阳变化万物的哲学观念时,也有许 多有关性的描写,如“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这些阐述以赞美宇宙生成 万物的伟大,把两性的交媾推及天地交合的广阔领域,并把对人类性和生殖行为的赞颂普及到对社会、政治、道德的产生与运动的赞颂。《易经》指出:“生生之谓 易”。这就是说,生生不已的生殖运动是宇宙万物以及人类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重视生命延续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影响极为深远。

中国古代历史上,阴阳论的思想被道家发挥了,成为以后古代房中术的理论基础。道家认为,男为阳,女为阴,应“阴阳结合”、“阴阳互补”,甚至“采阴 补阳”。以后,这种阴阳论的思想又被用来作为男子统治女子的理论根据,例如“阳得刚也,阴者柔也”,女子应服从男子,以柔顺为吉。

”事之所由成“下一句是:事之所由成,非直行速获而可以永终。出自(清)王夫之写的典籍《张子正蒙注·动物篇》

事之所由成,非直行速获而可以永终。

翻译:事情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一定是顺利地发展,迅速而得到结果的。

原文:

动物篇

  此篇论人物生化之理,神气往来应感之几,以明天人相继之妙,形器相资之用,盖所以发知化之旨,而存神亦寓其间,其言皆体验而得之,非邵子执象数以观物之可比也。

  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

  动物皆出地上,而受五行未成形之气以生。气之往来在呼吸,自稚至壮,呼吸盛而日聚,自壮至老,呼吸衰而日散。形以神而成,故各含其性。

  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

  植物根于地,而受五行已成形之气以长。阳降而阴升,则聚而荣;阳升而阴降,则散而槁。以形而受气,故但自质而无性。

  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

  有形则有量,盈其量,则气至而不能受,以渐而散矣。方来之神,无顿受于初生之理;非畏、厌、溺,非疫厉,非猎杀、斩艾,则亦无顿灭之理,日生者神,而性亦日生;反归者鬼,而未死之前为鬼者亦多矣。所行之清浊善恶,与气俱而游散于两间,为祥为善,为眚为孽,皆人物之气所结,不待死而为鬼以灭尽无余也。敔按:此论显然有征,人特未之体贴耳

  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

  用则伸,不用则不伸,鬼而归之,仍乎神矣。死生同条,而善吾生者即善吾死。伸者天之化,归者人之能,君子尽人以合天,所以为功于神也。敔按:全而归之者,必全而后可谓之归也,故曰归者人之能

  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游散者谓魂;聚成形质,虽死而不散者谓魄。

  可以受聪明觉了之灵者,魄也;其不可受者,形也。嗜欲之性,皆魄之所攻取也。但魄离之则不能发其用尔。魄虽不遽散,而久亦归于土,其余气上蒸,亦返于虚,莫非气之聚。则亦无不归于气也。敔按:本文所谓不散者,非终不散也

  海水凝则冰,浮则沤;然冰之才,沤之性,其存其亡,海不得而与焉。推是足以究死生之说。

  冰有质,故言才;沤含虚,敌言性。不得而与,谓因乎气之凝浮,海不能有心为之也。凝聚而生,才性成焉;散而亡,则才性仍反于水之神。此以喻死生同于太虚之中,君子俟命而不以死为忧,尽其才,养其性,以不失其常尔。伊川程子改“与”为“有’,义未详。

  有息者根于天,息,呼吸也,动物受天气之动几。不息者根于地。植物受地气之静化。根于天者不滞于用,视听持行可以多所为。天气载神,故灵。根于地者滞于方,离土则槁矣。地气化形,故顽。此动植之分也。

  人者动物,得天之最秀者也,其体愈灵,其用愈广。

  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小大高下相并而相形焉,是谓天秩。

  少长有等,老稚殊用,别于生之先后也。高下,以位言;小大,以才量言;相形而自著者也。秩序,物皆有之而不能喻;人之良知良能,自知长长、尊尊、贤贤,因天而无所逆。

  天之生物也有序,其序之也亦无先设之定理,而序之在天者即为理。 物之既形也有秩。小大高下分矣,欲逾越而不能。知序然后经正,经即义也。敬长为义之实,推而行之,义不可胜用矣。知秩然后礼行。

  尊尊、贤贤之等杀,皆天理自然,达之而礼无不中矣。秩序人所必由,而推之使通,辨之使精,则存乎学问,故博文约礼为希天之始教。

  凡物能相感者,鬼神施受之性也;

  魄丽于形,鬼之属;魂营于气,神之属,此鬼神之在物者也。魄主受,魂主施,鬼神之性情也。物各为一物,而神气之往来于虚者,原通一于絪缊之气,故施者不吝施,受者乐得其受,所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琥珀抬芥,磁石引铁,不知其所以然而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亦惟其固有可感之性也。

  不能感者,鬼神亦体之而化矣。

  成形成质有殊异而不相逾者,亦形气偶然之偏戾尔。及其诚之已尽,亦无不同归之理。盖其始也皆一气之伸,其终也屈而归于虚,不相悖害,此鬼神合万汇之往来于一致也。存神者与鬼神合其德,则舞干而苗格,因垒而崇降,不已于诚,物无不体矣。如其骄吝未化,以善恶、圣顽相治而相亢,诚息而神不存,则可感者且相疑贰,而况不能相感者乎!

  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

  凡物,非相类则相反。《易》之为象,《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之相错,余卦二十八象之相综,物象备矣。错者,同异也;综者,屈伸也。万物之成,以错综而成用。或同者,如金铄而肖水,术灰而肖土之类;或异者,如水之寒、火之热、鸟之飞、鱼之潜之类。或屈而鬼,或伸而神,或屈而小,或伸而大,或始同而终异,或始异而终同,比类相观,乃知此物所以成彼物之利。金得火而成器,木受钻而生火,惟于天下之物知之明,而合之、离之,消之、长之,乃成吾用。不然,物各自物,而非我所得用,非物矣。

  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

  事之所由成,非直行速获而可以永终。始于劳者终于逸,始于难者终于易,始于博者终于约,历险阻而后易简之德业兴焉。故非异则不能同,而百虑归于一致;非同则不能异,而一理散为万事。能有者乃能无,积之厚而后散之广;能无者乃能有,不讳屈而后可允伸。故曰“尺蠖之屈以求伸,龙蛇之蛰以全身”。若不互相资以相济,事虽幸成,且不知其何以成,而居之不安,未能自得,物非其物矣。

  故曰“屈伸相感而利生焉”。

  凡天下之物,一皆阴阳往来之神所变化。物物有阴阳,事亦如之。其小大、吉凶、善恶之形,知其所屈,而屈此者可以伸彼,知其所伸,而伸者必有其屈;以同相辅,以异相治,以制器而利天下之用,以应事而利攸往之用,以俟命而利修身之用,存乎神之感而已。神者,不滞于物而善用物者也。

  独见独闻,虽小异,怪也。出于疾与妄也;共见共闻,虽大异,诚也,出阴阳之正也。

  目眚则空中生华,风眩则蝉鸣于耳,虽事所可有,而以无为有,非其实也。妄人之说,不仰观俯察,鉴古知今,而唯挟偶然意见所弋获,而据为道教与之同也。疾风迅雷,非常之甚矣。而共见共闻,阴阳之正,运于太虚,人不能察尔,放君伐暴,成非常之事;制礼作乐,极非常之观,皆体阴阳必然之撰,晓然与天下后世正告之而无思不服。

  贤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

  神气先应之也。于此可征鬼神之不掩。

  人之有息,盖刚柔相摩、乾坤阖辟之象也。

  一屈一伸,交相为感,人以之生,天地以之生人物而不息,此阴阳之动几也。动而成乎一动一静,然必先有乾坤刚柔之体,而后阖辟相摩,犹有气而后有呼吸。

  寤,形开而志交诸外也;梦,形闭而气专乎内也。

  开者,伸也,闭者,屈也。志交诸外而气舒,气专于内而志隐,则神亦藏而不灵。神随志而动止者也。

  寤,所以知新于耳目;梦,所以缘旧于习心。

  开则与神化相接,耳自为心效日新之用;闭则守耳目之知而困于形中,习为主而性不能持权。故习心之累,烈矣哉!

  医谓饥梦取,饱梦与,凡寤梦所感,专语气于五藏之变,容有取蔫尔。

  形闭而神退听于形,故五脏之形有欣厌,心亦随之而结为妄,形滞而私故也。形为神用则灵,神为形用则妄。

  声者,形气相轧而成。

  触而相迫曰轧。

  两气者,谷响雷声之类;

  锐往之气与空中固有之气相触而成也。

  两形者,桴鼓叩击之类。

  两形相触也。然运桴而气亦随之,迫于鼓而发声,则亦无非气也。声之洪纤者,形之厚薄疏密,其气亦殊感。

  形轧气,羽、扇、敲矢之类;

  敲,音雹,鸣镝也。三者形破气,气为之鸣。

  气轧形,人声笙簧之类。

  气出而唇舌、匏竹敛之纵之以激成响,气发有洪纤,体有通塞之异,而气之舒疾宣郁亦异。

  是皆物感之良能,人皆习之而不察者尔。

  不感则寂,感则鸣,本有可鸣之理,待动而应之必速。良能,自然之动几也。

  形也,声也,臭也,味也,温凉也,动静也,六者莫不有五行之别,同异之变,皆帝则之必察者与!

  温凉,体之觉;动静,体之用。五行之神未成乎形者,散寄于声色臭味气体之中,人资以生而为人用;精而察之,条理具,秩序分焉,帝载之所以信而通也。知天之化,则于六者皆得其所以然之理而精吾义,然亦得其意而利用,而天理之当然得矣。若一一分析以配合于法象,则多泥而不通。张子约言之而邵子博辨之,察帝则以用物,以本御末也,观物象以推道,循末以测本也,此格物穷理之异于术数也。

辩证法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电文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1、古代朴素辩证法。古代朴素辩证法,是与古代社会的生产水平相适应而产生的一种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公元前11世纪,人们总结同自然界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学说,表达矛盾法则,认为天地万物都有既相互对立、又交互作用的阴阳两种力量,构成事物的本性和运动。《易经》中的“八卦”和以两卦相叠演的六十四卦的学说,从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对立和相互转化来说明事物的发展,蕴涵着朴素辩证法的萌芽。老子观察到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有无、难易、长短、贵贱、高下、祸福、兴废和在军事战术战略上的攻守、强弱、以柔克刚等等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对立面;同时,相互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相互转化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等等。老子虽然只讲对立面的同一性,而不讲对立面的斗争性,却鲜明地表述了朴素辩证法思想。《孙子兵法》克服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弱点,孙子认为治乱、勇怯、强弱、劳逸、饥饱、安动、众寡等的对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敌虽众,可使无半”,以及主张交替使用“正”、“奇”两类战法,“避实而击虚”,“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关键在于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灵活性,创造条件使矛盾向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

秦汉以后,辩证法思想进一步发展,主要代表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和王夫之。北宋时期的张载认为世界统一于包含阴阳两个对立的“气”,提出著名的“一物两体”的辩证法命题。他认为“气”是组成整个世界的最高实体,万物是“气”这同一实体的不同形态,肯定天地为本,人心为末,即肯定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二性。他指出构成世界的“气”处于永恒运动中,“气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学止息”;提出“动非自外”的思想,事物运动的原因不是外力,而源于内因,在于“气”本身两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吸引和互相排斥的结果,“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坐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他认为由“气”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无无阴阳者”,没有对立,就不成其为事物,“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始终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张载把各种个别的对立概括为“两”,把各种个别的统一概括为“一”,强调事物总是“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的“两”与“一”之间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不有两,则无一”,“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这种“两”与“一”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他还模糊地观察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变”与“化”的两种运动状态,这种著“变”渐“化”的思想包含了关于量变质变辩证思想的朴素猜测。

唯心主义者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辩证法”认识的对象就是永恒不变的理念。他在哲学著作中,对同与异、大与小、有限与无限、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概念,运用归纳、演绎和反证等逻辑技巧进行分析,说明对立的东西能够同一的辩证思想,丰富了辩证法的内容。但是,这种分析不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基础上,而是把永恒不变的“理念”作为他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这使他的冷言冷语下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研究一和多、整体和部分、个别和一般、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等范畴之间的关系,包含有对立面相到联系和转化的思想;同时说明各种范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亚里士多德是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哲学家,既讲对立面之间的联系、转化,有时又割裂对立面之间的联系;既讲一般不能离开个别而存在,有时又把一般与个别绝对对立起来;既承认“潜能”中的对立面是统一的,却又否认现实中的对立面的统一,把运动的动力归之于“第一推动者”,等等,陷入混乱的状态。但是,他在探索各种对立的范畴中所揭示的对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反对把对立面僵化的思想等等,是对辩证法的积极贡献。恩格斯称亚里士多德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中国和希腊的古代辩证法,孕育着辩证法学说发展中的各种观点的胚胎和萌芽。但由于古代的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能解剖、分析自然界,只能从整体上进行总的直接的观察,使古代辩证法思想必然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它只是描述世界的一般变化,不能真正了解世界的一般性质。

2、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这一形式的辩证法以康德、黑格尔等为代表,在自然科学发展和社会革命兴起所显露的辩证性质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唯心主义形式将辩证法的研究推向“自觉”的新阶段。

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辩证法思想。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者。他第一次指出人的理性思维发生矛盾的必然性,提出关于理性思维的“二律背反”,探讨和揭示了思维的辩证结构及其矛盾运动。JG费希特进一步制定他的哲学的基本公式:“自我”建立自身,又建立“非自我”,最后达到“自我”和“非我”的统一;认为“自我”和“非我”互相排斥,又“彼此互相限制”而得到统一。这对矛盾是“自我”本身和整个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实际上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的辩证法思想。FWJ谢林认为最高本原是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同一”,即“绝对”,“绝对”中没有矛盾,但有欲望和行动的无意识活动,产生了精神和自然界、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差别和矛盾,由此引起发展;自然界是“绝对”即宇宙精神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谢林的哲学思想包含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阐述了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同一与差别、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必然与自由等辩证法范畴,建立了庞大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体系。他第一次把世界描写为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都因矛盾引起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黑格尔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物的统一,“两上对立面每一个都在自身那里包含着另一个,没有这一方也就不可能设想另一方”,且对立面因其内部矛盾运动而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标志着渐进过程的中断和新的质态的产生。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绝对观念”不断转化的进程,他所说的自然界或历史都是“绝对观念”的外化或异在。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思想的自我发展”,是不彻底的。

3、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形态的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而创立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坚持以整体性为原则的系统方法观察事物;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运动,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使新陈代谢成为宇宙间普遍的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由基本规律和诸多范畴按其内在联系而组成的。它的基本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构成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主体。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或状态,即量变和质变及其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它的范畴体系包括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等,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关系的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体系科学地概括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并且指导人们认识运动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在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辩证法共他规律和范畴,其他规律和范畴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不同方面的展开和表现形式。辩证法“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毛泽东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决定了客观事物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不是封闭的,而是科学的开放的体系,反映着不断发展的客观现实的生活和实践,决定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辩证法的集训是永无止境的。叭物辩证法没有究尽真理,只是为人们不断探索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规律性指明方向,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显示出永无止息的强大生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802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