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没有水平内收的活动
肩关节水平屈:哑铃(杠铃)平板卧推,上斜卧推,下斜卧推,坐姿夹胸
肩关节屈:哑铃(杠铃)前平举
肩关节内收+水平屈:龙门架夹胸,高位下拉
肩关节内旋:高位下拉,引体向上,
肩关节外展:哑铃侧平举
肩肱节律是指手上举做肩外展动作时,肩胛骨会同时作上转动作的规律。
当肩肱节律被打破时就会出现运动受限症状。肩胛骨如果固定不动,上臂只能主动抬起至90度,被动抬起至120度,如果没有胸锁关节和前锯肌配合,手臂就无法抬高,肩部活动会至少降低30%。
扩展资料
肩肱节律包括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比率都不尽相同,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及力学分析检查。
在外展的最初30°这一阶段,肩胛骨处于“预备”状态。这是肩胛骨既可以轻微的旋内,又可以轻微的旋外,或者静止不动。在这一节段并不存在比率问题。由于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抬高,肩胛冈与锁骨之间的角度增到5°,但是这取决于肩胛骨移动与否。锁骨在此阶段未发生旋转。
第二阶段,继续上举60°,肩胛骨旋转20°,肱骨抬升40°,这时肩胛骨的前伸或上举度最小。因此,肩胛肱骨运动中存在2:1的比率。在第二阶段中,由于肩胛骨旋转带动了锁骨15°的抬高,但锁骨仍未发生旋转。
在最后90°的第三阶段,仍存在2:1的比率,而肩胛冈与锁骨之间的角度继续增加10°。因此肩胛骨继续旋转,并开始抬升。当外展动作完成时,前伸度仍处于最小状态。此阶段,锁骨沿长轴向后旋转30-50°,继续抬高15°。同样,在最后阶段,肱骨外展90°,肱骨大结节绕过了肩峰区域。
-肩肱节律
屈伸是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的运动,一般是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
外展内收是运动环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的运动,一般是运动环节的末端远离身体正中面运动为外展,靠近正中面运动为内收。
旋转是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的运动,一般是运动环节向前向内旋转为旋前(内),向后向外旋转为旋后(外)。
扩展资料
人体有几个主要关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
关节有灵活性和稳定性,从下至上基本遵循:踝关节——灵活性,膝关节——稳定性,髋关节——灵活性,腰椎——稳定性,胸椎、肩关节——灵活性的规律。
违反了这样的规律,关节相应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降低就会造成身体不平衡、临近关节出现代偿,比如髋关节不灵活可能会引起腰椎不稳定。
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
(1)关节面: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一个略凸,叫关节头,另一个略凹,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软骨有弹性,还能减缓运动时的震动和冲击。
(2)关节囊:很坚韧的一种结缔组织,把相邻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滑膜层可分泌滑液,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3)关节腔:关节软骨和关节囊围成的狭窄间隙,正常时只含有少许滑液。
--关节运动
--关节
少林龙拳
一、第一路龙拳(练神)
1、练神之龙拳修心要诀:
练时周身无顺用力,暗听气注丹田、遍体活泼、两臂沉静、五心相印、如神龙游空、夭矫莫测。
2、练神之龙拳呼吸之法
练神之龙拳练习时配合以呼吸之法,方能收练神之效果。要求呼气时唇齿微闭,经由鼻腔缓慢、细长、匀、无声地吸气,逐渐收缩腹腔而腹部凹下;呼气时,唇齿微闭,舌顶下腭齿龈,经由口腔细、长、慢、匀、无声地呼气、呼气时腹肌自然放松而腹部逐渐隆起。呼吸时且忌勉强、用力。
3、练神之龙拳动作说明
(一)预备式
头如悬钟,劲似桅杆,自然站立,微分脚尖;两手下垂,双眼望前;掌心贴胯,呼吸自然。
(二)抱拳势
1、两掌由体两侧向上缓缓提起,掌心向下,至与肩平时变为掌心向上,然后继续上提至额前上方时,掌心相对,双掌相合; 在双掌上提的同时吸气。
2、接上劲,双掌保持相合之势,缓缓下沉于胸前,然后变为掌心向下,下按至脐前时变拳、拳心向上,收至两腰侧;在双掌下沉,下按的同时,经由口腔呼气。
(三)独立势
接上势,两拳不动,右脚缓缓提起,脚尖高过膝,微内扣,成右足独立之势;同时,配合右脚的提起,经由鼻腔吸气。
(四)龙首式
1、接上势,右脚向右侧落地,身体缓缓下沉,两腿弯曲成马步,同时经口腔呼气。
2、接上劲,两拳由腰两侧向外、向上弧行、行至头顶之上时交叉、拳心向外,拳指微用力内握;同时,在双拳上行时吸气。
(五)双手龙形
接上势,马步不变,两拳变掌由头顶向两侧缓缓推出,掌心向外,推至两侧掌与头同高位置时变为掌心向下;同时配合两掌外推呼气。
(六)龙吸珠
接上势,马步不变,将双手由两侧慢慢收回,至两鬓侧变拳,拳心向前,拳眼向下;同时随两手回收配合以吸气。
(七)龙戏水
接上势,马步不动,双拳变掌,五指微分,掌心向外,缓缓向两侧推出,手至肩外时至、变为手心朝前;同时随两手外推配合以呼气。
(八)龙吸珠
接上势,马步不变,将两手由两侧慢慢收回,至两鬓侧时止;同时随两手回收吸气。
(九)龙戏水
接上势,马步仍不变,手心仍向前,手指向上,将两手向左右慢慢分出,手过肘时止;同时配合以呼气。(十)龙回宫
接上势,马步不动,将两手由两侧缓缓收回,至两肩处时双手变拳,拳心相对,两肘下沉;配合两手的回收,变拳、沉肘时经鼻腔吸气。
(十一)龙形六叠
接上势,两拳变龙爪,由肩处用慢力向两侧拉出,爪心相对,要有抽丝之感,将拉至尽处时头右转90度,左爪略高于右爪,眼望右爪,同时,随拉出之动作呼气;然后两爪再缓缓由两侧收回两肩处,抓握成拳,头亦随之左转90度,眼望前方,同时随两爪回收之动作吸气,如此一出一回为一次,共作六次,是为“龙形六叠”。
(十二)龙飞天
接上势,双爪之势不变,双肩及上身微用向上之劲力,双足及下身用下蹬之劲力,上下相应,以脊椎为中心将身体缓缓耸起。身体重心略向左移,右脚之势不变,左脚尖转向左、头右转,眼望右爪;同时配合起身动作呼气。
(十三)龙形手
接上势,身体重心右移,体右转90度,变为右弓步,左手略向后上拉,右手外旋变为手心向右,然后向前缓缓推出;同时配合以吸气。
(十四)龙回头
接上势,体向左转,左腿由箭步变为弓步,右腿不变,重心略靠左,同时两手由两侧向内收,至左侧身处变拳,右拳在上、左拳在下,左拳置于右前臂肘腕之间,双拳均拳眼向上,拳心向内,转体,收手之时,目随左手,头亦向左转,然后再向右望;同时配合动作由口腔呼气。
(十五)龙气横江
接上势,体右转90度成右弓步,右拳内旋变掌、掌心向外,向上、向右、向下缓缓划出,划至略高于肩位置时止,同时,左拳变掌,掌心向内,左掌向下,向后划出,目视右掌;同时配合两手动作吸气。
(十六)盘龙手
接上势,右弓步不变,左掌变拳上提至腹左侧,拳心向下,然后右掌内旋变为掌心向外,经体左侧向下、再向上,向前划出,掌指向前,掌心向左,掌臂位置略低于肩;同时配合两手动作呼气。
(十七)龙盘肘
接上势,弓步不变,右手沉肘回收,手与鼻平,同时左拳变为拳心向上提至腰侧,目视前方。配合两手动作吸气。
(十八)双龙盘肘
接上势,右弓步不变,左拳缓缓前伸,配合以呼气;左拳至于右手齐时,右手外翻成拳、拳心向上,然后双肘缓缓后沉至两侧,目视前方,同时配合以吸气。
(十九)通天蛇
接上势,右弓步不变,双拳内旋,拳心向下,由腰两侧分别向前上缓缓弧形合击,高与眼平,拳眼向内、两拳之间相距约一拳,双臂如环抱一气球,目视两拳。同时配合两拳动作呼气。
(二十)双龙盘肘
接上势,右弓步不变,双拳变为拳心向上,然后沉肘向后,向下缓缓收回至两腰侧,同时配合两拳动作以吸气。
(二十一)老龙归洞
接上势,左足不动,右足回收至左足内侧,并步,成立定立式,然后双拳变掌缓缓下按,同时配合动作以呼气。
二、二路龙拳
1、二路龙拳练习秘诀
少林龙拳秋月传,克敌制胜招法仙。
罗汉叉腰骑马势,双掌下插拿凶顽。
上步撩拳对颔击,弓步流星拳如箭。
坐马抖腕双拳对,两臂展开来担山。
震脚三招兜肚打,跳步双击把敌还。
转身砍掌斩脚背,扎桩挺胸双冲天。
右脚飞起把人踢,左足再飞紧相连。
双龙出海贯耳炮,沉肘双推拿双肩。
兜拳还拳接着用,任敌再强也凶险。
大军离营三声炮,站桩迎敌来把关。
拉开单鞭前后冲,出身一掌把敌砍。
边搂边击三连环,脚踹拳冲击胸间。
上步再使还拳势,究追仍用三连拳。
沙弥拱手接祖衣,归桩收势把师班。
二十六招法用尽,更信少林有真传。
2、二路龙拳动作名称
罗汉叉腰,插手势,撩拳,弓步箭拳,坐拳,展拳,兜拳,还拳,切桩,双出拳,右踢腿,左踢腿,双峰贯耳,双推掌,兜拳,还拳,三炮拳,坐拳,展拳,单砍,兜拳,标拳,还拳,标箭手,拱手,归桩势。
3、二路龙拳动作说明
预备势:
(1)两腿并拢,两脚微开;两手五指并拢,为柳叶掌下垂,直臂贴于两腿外侧,目平视前方,气沉丹田,呼吸自然。
(2)两掌握拳提起,抱于腰侧,拳心向上,目仍平视前方。
1、罗汉叉腰
左脚向左开一步,腰下沉,臀下坐,成骑马蹲裆势,同时两拳变掌虎口撑开,由腰两侧向外、向上、向内、向下划弧,最后分落于两腰侧,以两掌虎口叉腰。在沉腰、坐臀、叉腰的同时,要气沉丹田,并吐气发声:“嘿”。两眼在动作的过程中由目视前方变为目随两掌上视,然后仍变为向前平视。
要求:
动作完成的过程中,沉腰、坐臀、运掌、眼神、沉气、吐气要协调一致。
2、插手势(又名双龙探海)
接上势,两腿马步不变,双掌由腰侧向外、向上划弧,到头顶部时五指并拢成柳叶掌交叉向裆部下插,左掌在内,右掌在外,掌心向里,掌指向下。两眼视两掌运行方向,最后目视双掌所插之处,呼吸自然。
3、撩拳
(1)接上势,起身、身体向右转90度,右脚向左脚后插步,同时左掌变拳顺势向后、向上撩击,拳心向内,拳眼向下,右掌外摆后变拳收于右肩前,目视左拳撩击方向。
(2)接上劲,身体左转90度,左脚向左上步落地,脚尖向前,右脚里扣后蹬变为左箭步,同时左拳顺势向内按压停于右肘内侧,右拳由下向上撩击,拳与眼平,拳心向内,目视右拳。
要求:
左、右拳的两次撩击要衔接紧凑,同时要注意双手的协调配合。
4、弓步箭拳
(1)接上势,身向右转90度,变为右腿弓,右脚尖外摆,左脚内扣,重心落在右脚,同时左拳变掌顺势向内,向右抓带变拳收于腹前,右拳收回抱于右腰侧,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2)接上劲,拧腰、送胯、左脚尖向左展,左脚跟向右后蹬成左弓步,同时右拳随身转90度后向前旋转冲出,拳于肩平,变为拳心向下;左拳外摆收回左腰侧,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5、坐拳(又名马步沉拳)
接上势,身向右转90度,左脚尖内旋,拧脚、沉臀、使原来的左弓箭步变为马步,同时右拳收回抱于右腰侧、拳心向上,气沉丹田,目视前方。
6、展拳(又名马步冲拳)
(1)接上势,马步不变,双拳同时从左、右腰侧由下向上冲击,上与眼平,拳心向里,两拳之间距离略窄于肩。
(2)然后双拳向下沉至略低于肩位置时,两拳内旋并向两侧冲出,拳与肩平,两眼仍目视前方。
7、兜拳(震脚连环拳)
(1)接上势,左脚外展90度,右脚跟提起向左上步,在左脚内侧震脚落下,身体下蹲,同时左拳变掌,掌心向上收于小腹前,右拳向内、向上提至右耳侧,然后向下砸击在左掌心。
(2)接上劲,右拳内旋,拳心向里,拳眼向右,快速向上冲出。
(3)接上劲,右拳收回小腹前,左掌变拳,拳心向里,拳眼向左快速向上冲击。
(4)左拳收回小腹前,右拳快速向上冲出。
要求:
(1)三冲拳要连贯,快捷。
(2)冲拳高度不过肩。
(3)拳心与身体之间距离应适中,自然为宜。
8、还拳(又名跳步冲拳)
(1)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脚随身转,双拳变掌,掌心向下。然后双掌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划弧,同时右脚经左脚前向左跳步,右脚落地时,左脚立即也向左跳,变为左扑步,重心在右脚,左脚尖略内扣,双掌下接于裆前,目视左下方。
(2)起身变左弓步,同时左掌大拇指侧内旋变为掌心向外,向左搂掠至左脚侧变为拳心向上收于腰间,右掌则束指为拳心向上之拳,内旋向前冲出,变为拳心向下,拳眼向左。
(3)接上劲,重心转移到右腿,右脚外展,身下沉微坐,左脚回收为虚点步,同时右拳回收,拳心向下,右肘微抬向右上横击,左拳从腰间向前下冲出。
9、切桩
接上势,左脚提起向前迈步,落地后左转90度,右脚紧跟上步落在左脚内侧脚尖虚点地,脚跟略抬起,身体下蹲,同时左拳变掌,掌心向下,向小指方向外旋搂握成拳向左上摆,立于肩前,右拳变柳叶掌向右下切击,力达掌沿,掌根,头微左倾,目视右下方。
10、双出拳(又名猛虎出洞)
接上势,右转身90度,右脚提起向右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变拳收于腰间,然后双拳分别在头两侧向右上冲出,拳心向里,拳眼相对,目视两拳冲出方向,头略向右前上倾。
11、右踢腿
接上势,左转身90度,同时左、右拳收回两腰侧,拳心向上,然后右脚向前方踢出,右拳变掌迎击右脚面,脚尖高不过头。
12、左踢腿
接上势,右脚落于左脚前方,右拳收回抱于腰间,拳心向上,同时左脚向前方踢击,左拳变掌由上向下迎击左脚面,脚踢击高度不过头,身体保持正直。
13、双峰贯耳
接上势,左脚前落成左弓步,左掌变拳收回腰间,拳心向上,然后两拳从两腰侧变为拳心向下,向前上方弧形合击,身体前倾,两臂撑圆,两拳眼相对,着力点在两拳眼侧,两拳之间相距约四寸,目视两拳。
14、双推掌
(1)接上势,双拳变掌分别向左膝两侧按压,抓握成拳、拳心向下,然后左脚提起,身体直立,成独立势,双拳收回两腰侧变为拳心向上。
(2)接上势,左脚向前落地成左弓步,同时双拳变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高与肩平,目视前方。
15、兜拳
(1)接上势,右转身90度,左脚收回在右脚内侧虚点地,同时双掌抓握变拳收回在两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左侧。
(2)左转身90度,左脚紧跟上步在左脚内侧落地,身下坐,膝弯曲,同时右拳顺势向前下旋转冲出,拳心向下。目视右拳。
(3)右拳变为拳心向上收回右腰侧,左拳旋转向前下冲出,变为拳心向下,目视右拳。
(4)接上势,左拳收回左腰侧,拳心向上,同时右拳旋转向前下冲出,变为拳心向下,目视右拳。
要求:三冲拳要快速,紧凑,连贯。
16、还拳(又名跳步冲拳)
(1)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脚随身转,双拳变掌,掌心向下,然后双掌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划弧,同时右脚经左脚前向左跳步,右脚落地时,左脚立即也向左跳,变为左扑步,重心在右脚。左脚尖略内扣,双掌下按于裆前,目视左下方。
(2)起身变左弓步,同时左掌大拇指侧内旋变为掌心向外,向左搂掠至左脚侧变为拳心向上收于腰间,右掌变拳,拳心向上,然后内旋向前冲出,变为拳心向下,拳眼向左,高与肩平。
(3)接上势,重心转移到右腿,右脚外展,身下沉微坐,左脚回收成虚点步,同时右拳收回,拳心向下,右肘抬起向右后横击,左拳从腰间向前旋转冲出,变为拳心向下。
17、三炮拳
(1)接上势,左脚上前成左弓步,同时左拳变掌后搂掠至左腰侧抱拳,拳心向上,右拳迅速向前旋转冲出,拳心向下。
(2)接上劲,右脚上步在左脚内侧震脚落下,双腿下蹲,同时右拳收回抱于腰侧,拳心向上,左拳向左下旋转冲出,拳心向下。
(3)左拳收回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同时右拳迅速向前冲击,拳心向下,目视右拳。
18、坐拳
接上势,身右转90度,右脚向右移一步,两腿之间距离略宽于肩,成骑马蹲裆势,同时右拳收回抱于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19、展拳(又名马步冲拳)
(1)接上势,马步不变,双拳同时从左、右腰侧由下向上冲击,双拳上与眼平,拳心向里,两拳之间距离略窄于肩。
(2)接上劲,身左转,左脚外展。右脚向左脚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向前略下冲出,左拳向后略上冲出,头略前倾,目视右拳。
20、单砍
接上势,右脚后拉至左脚后一步,左脚尖前点,脚跟离地,成左虚步,同时右拳收回于右腰侧,拳心向上,左拳收在身前变柳叶掌,先掌心向上,然后向内翻转成拳心向下,借右脚后拉,右拳回收之势顺势以左掌外侧向前下砍击,目视左掌。
21、兜拳
(1)接上势,左脚提起上前踏实,左掌接抓收回,掌心向上置于左腰侧,同时右脚向前上一步在左脚内侧落地,身体下蹲,右拳快速向前下冲击,拳心向下,目视右拳。
(2)接上劲,右拳收回抱于右腰侧,拳心向上,同时左拳快速旋转向前下冲击,拳心向下,目视左拳。
(3)接上劲,左拳收回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右拳旋转向前下冲击,拳心变为向下、目视右拳。
22、标拳
(1)接上势,左脚向前一上步,同时双拳变掌分别向上、向外,向身前拨搂、抓带,变拳,右腿提起,右腿脚跟用力向前踹出,目视前方。
(2)接上劲,右脚落地成右弓步,右拳带动右小臂向上格挡,停于头上方,拳心向下;同时左拳旋转前冲,高于肩平,拳心向下,目视左拳。
23、还拳
(1)接上势,左脚上前成左弓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外搂抓至腰侧抱拳。拳心向上,左拳收回腰侧蓄势后再向前冲出,拳心向下,高与肩平。
(2)接上势,重心转移到右腿,右脚外展,身下沉微坐,左脚略回收变为虚点步,同时右拳收回,拳心向下,右肘向右后上横击,左拳从腰侧向前下冲击,拳心向下,目视左拳。
24、标箭手(又名黑虎掏心)
(1)接上势,左脚上前一步,变为左弓箭步,左拳变掌向外搂拨收回,变拳、拳心向上,目视右拳。
(2)接上劲,右拳收回置于右腰侧,拳心向上,同时左拳向前旋冲,拳心变为向下,目视左拳。
(3)接上劲,左拳收回置于左腰侧,拳心向上,同时右拳向前旋冲,拳心向下,高于肩平,目视右拳。
要求:左右连环冲拳要连贯,紧凑,快速有力。
25、拱手
(1)接上势,左拳变掌,掌心向上,略前伸,右拳也变掌,掌心向下略后收,左右掌平齐;然后左脚向右脚后退一步,同时双掌向下,以掌指向两侧拍击两大腿,目视两掌。
(2)上动不停,双掌向外,向上划弧,至胸前交叉,掌心均向下,然后右脚左脚后退一步,同时双掌向下,以掌指向两侧拍击两大腿(掌心向上),目视两掌。
(3)接上劲,体右转90度,右脚外展,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虚点地,身体下沉,同时双掌向外、向上、向下运动至右胸前合掌、头略左转,目视左侧。
26、归桩势(又名五花坐山)
(1)接上势,体左转90度,双掌变拳抱于两腰间,拳心向上;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紧跟也向前上一步,然后左腿提膝,抬左脚向前上弹踢,脚面绷直,同时右拳变掌迎击右脚面。
(2)接上劲,右脚落地,左脚跟随之向后上摆,脚底倾斜向上,同时左拳变掌迎击左脚底,目向后下视。(3)接上劲,以右脚为支撑,左脚向左后勾摆,脚面绷直,用右掌迎击右脚面,目视前方。
(4)接上劲,两脚落地,体左转90度,左脚向左迈步,身体略向右倾,重心落在右足;左手前摆,右臂伸直后摆,然后右脚蹬地向上纵起;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向左后上方摆,上体随之向左上方拧转,两臂向下,向左上方抢摆;在空中,身体旋转一周,同时右腿向上,向左里合,左掌在脸前迎击右脚掌。
(5)接上劲,双脚落地后,抬右脚向左跳一步,左脚也随之向移一步,双腿成马步;同时右掌变拳由下向外向上划弧,上架于头顶上方,拳心向里;左掌变拳,向上、向内划弧下栽于左膝盖上,拳心向外,目视左侧。
要求:
1、此势为少林拳套路中常见的结束动作,它由两个腾空飞脚,一个旋风脚,一个跳步坐山组成,演练时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连贯,也可先做分解练习,再组合起来。
2、这个动作完成时要催气发声,大呼“威”音。
收势:
起身、收左脚与右脚并步,身体直立,两拳收抱两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三、三路龙拳
1、三路龙拳练习歌诀:
二路龙拳少林传,僧俗推研数百年。
怀中抱月蓄气势,拦腰横掌把敌砍。
双关铁门防后敌,盯心标拳惊人胆。
横掌拦腰接着用,黑虎掏心仍相连。
后退一步拳下栽,右捶再击敌心肝。
马步冲拳扬我威,弓步摆击招法仙。
右推一掌山峦倒,掌刀双插铁肚穿。
上架下按坐山势,虚步下栽双腿间。
照心双插又使用,罗王御敌来坐山。
鹞子翻身左掌切,单峰贯耳击敌脸。
破敌之用拦腹掌,右肘横击心也寒。
回身顶肘击后敌,马步按掌内气满。
右脚上前双分膝,左腿后收再栽拳。
右左砸拳霹雳势,大鹏展翅欲冲天。
右左砸拳再次用,右左护膝保平安。
三十六招演练完,嵩山少林寺美名传。
2、三路龙拳动作名称
怀中抱月,拦腰掌,双关铁门,盯心标拳,拦腰拳,掏心拳,虚步栽拳,掏心拳,马步压肘,掏心拳,马步冲拳,弓步摆拳,右推掌,插心掌,插心掌,坐山势,虚步栽拳,插心掌,插心掌,坐山势,鹞子翻身,单峰贯耳,拦腰掌,盘肘,顶肘,马步按掌,马步按掌,双分膝,虚步栽拳,右砸拳,左砸拳,大鹏展翅,右砸拳,左砸拳,右护膝,左护膝。
3、三路龙拳动作说明:
预备势:
双脚并步站立,两手自然下垂;头要正,身要直;两眼平视前方,呼吸自然。
1、怀中抱月
左脚向左跨半步,双脚与肩同宽,左手臂弯曲上提至胸部掌心由向右变为向下,同时右拳向上提至小腹前,两手心上下相对,目视前方。
要求:
1、两掌心相合时,动作要迅速,两臂要有斗劲。
2、拦腰掌
接上势,体左转90度,左脚向左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左上而后向右下变阳拳放于右腰间,左掌则掌心向下向左横切,高与肩平,力达左掌外侧,目视左掌。
3、双关铁门
接上势,两脚碾地,体右转180度,左腿下蹲右脚回收脚尖点地成虚步,同时右拳由腰窝外变阴拳急向右上方挑冲变阳拳,肘弯曲,左掌由横掌亦随势急返右肘外贴紧,掌心朝下,目视前方。
4、盯心标拳
接上势,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右拳内旋变为阴拳向前冲出,高与肩平,力达右拳,左掌则翻抓谱立拳放左肩外,拳心向里,目视前方。
5、拦腰掌
接上势,体左转180度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而后向右肩前格出后变为阳拳收于右腰侧,左拳则变掌,掌心朝下向左前横切,掌与肩平,力达左掌外侧,目视前方。
6、掏心拳
接上势,左掌向左抓握变拳,左前臂回收立于左肩前,拳心朝内,同时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右拳向前旋转击出,变为拳心朝下,高与肩平,力达右拳,目视前方。
7、虚步栽拳
接上势,右拳变掌向右抓握成拳,右前臂回收竖于右肩前,拳心朝后,右腿向后退步下蹲,左脚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左拳拳心朝后直臂向左大腿内侧栽击,目视前方。
8、掏心拳
接上势,左脚跟落地,左拳变掌向前上方抓握成拳回收立于左肩前,拳心朝内,同时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右拳旋转向前冲出,高与肩平,拳心朝下,力达右拳,目视前方。
9、马步压肘
接上势,左脚向前上一步,体右转90度,双腿下蹲,双肩平行略宽于肩,双膝外展成马步,同进右拳变掌向右抓握变拳,拳心朝上由于腰间,上体则右拧,左拳由左肩处曲肘横拳下压,目视左侧。
10、掏心拳
接上势,体左转90度成左弓步,左拳拳心朝上收于腰间,右拳旋转向前冲出,高与肩平,拳心向下;力达右拳,目视前方。
11、马步冲拳
接上势,体右转90度,双腿下蹲,双膝外展,双脚平行成马步,同时右拳拳心向上收于腰间,左拳旋转向前冲出,力达左拳,高与肩平,目视左拳。
12、弓步摆拳
接上势,体左转180度,右脚亦随之向左上半步,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掌变掌外旋抓握变拳,拳心朝上收回腰间,右拳则拳心朝下向右前摆出于右膝前上方,高于肩平,力达右拳,目视右方。
13、右推掌
接上势,体右转90度,右脚向后在左脚内侧震脚,右腿弯曲,左脚向前上步脚跟点地,脚尖跷起,同时双拳变掌,右掌向左下而后向右上运行。然后向下经腰间立掌向前推出指与肩平,左掌向下而后向上掌心朝前横架子头顶上方约三寸处,目视前方。
14、插心掌
接上势,右掌掌心朝上收回腰间,左掌向下放于左胸前,掌心朝下,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经左掌上方向前插出,掌心朝左,臂与肩平,力达右掌,左掌放于右腋窝下,目视前方。
15、插心掌
接上势,左脚向前上步于右脚后,右脚随之亦向前上步仍成右弓步,同时左掌经右臂上方前滑,右掌回收而后掌心朝左沿左掌上方向前插出,高于肩平,力达右掌,左掌放于右腋窝下,目视前方。
16、坐山势
接上势,体左转90度,右臂曲肘,竖右前臂于右肩前,掌心朝右,双腿下蹲,双脚平行成马步,同时左掌向上,掌心朝前,架于关顶上方,右掌向右下掌心朝下按于右臀部外侧,目视右侧。
17、虚步栽拳
接上势,体左转90度,右臂前撩曲肘,右掌变拳,拳心朝后竖于右肩前,左掌向下变拳放于右肘内侧,左脚微后收,脚尖点地,右腿微屈成左虚步,同时左掌向下栽下于左大腿内侧,目视前方。
18、插心掌
接上势,左脚跟落地,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双拳变掌,左掌向上,掌心朝下放于右腰间,右掌向下,经左掌外侧向右,经左掌内侧向上沿左掌上方,掌心朝左向前插出,掌与肩平,力达右掌,左掌放于右腋窝下,目视前方。
19、插心掌
接上势,左脚向前落于右脚后,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左掌经右臂上方前滑,右掌回收而后掌心朝左沿左掌上方向前插出,左掌向后置于右腋窝下,目视前方。
20、坐山势
接上势,体左转90度,右臂屈时,竖右前臂于右肩前,掌心朝后,双腿下蹲,双脚平行略宽于肩成马步,同时左掌向上,掌心朝前架子头顶上方,右掌向右下,掌心朝下按于右臀部外侧,目视前方。
21、鹞子翻身
(1)接上势,体右转90度,左脚提起绷直放于右膝前上方,同时左掌掌心朝上收于腰间,右掌向前上,掌心朝下放于左胸前,目视前方。
(2)上动不停,体左转90度,左脚左伸,绷直落地,右腿下蹲成左虚步,同时右掌掌心朝上收于腰间,左掌掌心朝下沿左腿内侧左切至左脚面,目视左下方。
22、单峰贯耳
接上势,重心左移,体左转,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向上,掌心朝右竖于体前,高于鼻平,右掌变拳向前上,拳心朝下拳眼向左与左掌相击,力达双臂,目视前方。
23、拦腰间
接上势,右弓步不变,左手收回右肩窝处,然后滚掌顺右臂向右膝上方横切,高于肩平,力达左掌,左拳拳心朝上收回腰间,目视前方。
24、盘肘
接上势,体左后转180度,成左弓步,同时右拳拳心朝下抵于胸前,右臂抬肘向右前横击,左掌贴于右肘外侧,力达右肘,目视前方。
25、预肘
接上势,右拳抵于左掌心,体右转90度成右弓步,同时左掌推右拳使右肘向右横击,力达右肘,目视右方。
一、肩关节的构造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关节盂小而浅,边缘附有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关节囊外有喙肱韧带、喙肩韧带及肌腱加强其稳固性,唯有囊下部无韧带和肌加强,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部脱出,脱向前下方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肱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¼,因此,肱骨头的运动幅度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尤甚,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上方将盂上结节包于囊内,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刨颈。关节囊的滑膜层包被肱二头肌长头腱,并随同该肌腱一起突出于纤维层外,位于结节沟内,形成肱二头肌长肩关节头腱腱鞘,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少且弱,在肩关节的上方,有喙肱韧带连接于喙突与肱骨头大结节之间。盂肱韧带自关节盂周缘连接于肱骨小结节及解刨颈的下分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转、环绕运动,加以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反应了它具有灵活性运动的肌能,肩关节周围有大量肌肉通过,这些肌肉对维护肩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但关节的前下方肌肉较少,关节囊又最松弛,所以是关节稳固性最差的薄弱点,当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向后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易发生肩关节的前脱位
二、肩关节解刨
肩关节是由六个关节组成,分为肩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喙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
因为肱骨头较大,呈球形,关节盂小而浅,肩关节仅包绕肱骨头的⅓,关节囊薄而松弛,所以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绕运动,但肩关节的这个结构上的特点虽然保住了它的灵活性,但他的牢固稳定性都较其他关节差,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的关节,最常见的是向肩关节的前下脱位,因为关节的上方有肩峰、喙突及连于其间的喙肩韧带,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肩关节的前、后、上部都有肌肉、肌腱与关节囊纤维层愈合,增强了其牢固性,而只有关节囊的前下部没有肌肉、肌腱的增强,这是肩关节的一个薄弱区,因此当上肢外展时,在外力作用下或跌倒时,如上肢外展外旋 后伸着地,肱骨头可冲破关节囊前下方的薄弱区,移出到肩胛骨的前方,造成肩关节前脱位,这时患腱塌陷,失去圆形隆起的轮廓,形成所谓的“方肩”
三、肩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的运动是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肩肱关节运动时肩胸连接处随之运动,此协调运动成肩肱节律性,肩关节外展至30度或前屈60度,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之后肩胛骨开始旋转,每外展15度,肩关节转10度,,肩胛骨转5度,两者比例为 2:1,当外展至90度以上时,每外展15度,肩关节转5度,肩胛骨转10度,两者比例1:2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
前屈上举150-170
后伸40-45
外展上举160-180
内收20-40
水平位外旋60-80(或贴壁45)
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
水平屈曲135
水平伸展30
肩关节的活动是以胸锁关节为支点,以锁骨为杠杆,因此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因肩胸关节的活动而增加,肩关节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肩部易发生如上所述的疾患
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主要为肩部肌肉,而且肩关节运动需在上臂肌肉协助下共同进行。肩关节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有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当的稳定,其二是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保持密切相接(这主要是由肩袖来完成),因此肩关节的运动骨骼肌并不单纯地只供给关节动力,在稳定肩关节方面也起很大作用
参与肩关节活动的肌肉有:
屈:喙肱肌、三角肌前束、胸大肌、肱二头肌
伸: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
内收: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
外展:三角肌中束、冈上肌、肱二头长头
旋内: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三角肌前束
旋外:冈下肌、小圆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