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艾灸四关穴最擅长调畅气机升降出入

针刺艾灸四关穴最擅长调畅气机升降出入,第1张

生命在于气机升降出入有常。而针灸最擅长调畅气机升降出入,由此说,针灸很擅长治疗各种疾病。

就调畅气机而言,我常用四关穴。

“四关”分别指双侧的合谷、太冲。所谓“关”,即关口,是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要道。顾名思义,“四关”意为人体生命的紧要关口,如往来之关隘不能阻滞闭塞,必须保持开通的状态。

从定位来看,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趾骨间。显然,二穴不仅定位对称,在局部解剖上也有相似性,两穴阴阳并取,升降有序,脏腑同治,气血共调。

从所属经络来看,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偏于调气;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原穴,偏于调血。气为阳,血为阴。两穴配合,一阳一阴、一气一血,合谷调气中之血,太冲理血中之气。

从气机升降来看,合谷在上,属阳明,主降,主入;太冲在下,属厥阴,主升,主出。左右四穴合用,一上一下,一降一升,一入一出,能使全身气机升降归于协调,使阴阳顺接,从而调动周身气血归于平衡。

临床我们常说“开四关”,意思是打开四关的通道,让全身气机调畅。如何施术呢?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针刺;二是施灸;三是点按。我临床常以针刺合谷、太冲二穴为主,有时亦建议病人回家自己点按或艾灸此二穴(左右共四穴),亦有效果。

刺激四关穴的作用非常大,简单来说,能通调气机,疏导气血,调和营卫,平衡阴阳,对临床多种疾病都有显著疗效。

历代医家对四关穴的应用记载了不少经验,内外妇儿诸多疾病都可选择四关,且获效甚佳。

大体说来,刺激四穴可获得以下六种功效。

其一,能开窍苏厥,治各种急症危候。

比如,若因大怒而气血逆乱上冲,闭塞蒙蔽元神,导致神昏不醒,即可急刺四关穴,能枢转气血,调畅气血平衡。再如,高烧痉挛或神昏,亦可针四关,有畅通气血以开窍醒脑之功。

其二,能疏通经气,治头面诸疾。我们知道,手阳明和足厥阴经都上达头面。作为二经的原穴,合谷主调气而清热祛风;太冲主调血而息风镇逆。左右四穴合用,最能主治头面疾病。

比如,因神经及血管痉挛等因素所致的各种头痛,急针四关即有速效之功。再如,感冒发烧,都可针灸四关来宣畅气血,有助于快速康复。

现代研究发现,针刺四关穴使其扩张大脑血管,改善颅内血液循环,降低脑血流阻力,从而调整经络气血平衡。

其三,能搜剔百节之风气,治疗肢体关节的痹痛。

四关是气血阴阳出入的要道,若受外邪侵袭则要道阻塞,气血运行障碍,闭阻不通而为痹。

《标幽赋》:“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我临床治疗诸种痹证,不管是行痹、痛痹、首痹还是热痹,都首取四关,目的即在于宣畅气血,解决其闭阻凝滞,从而缓解症状。

进一步说,凡所有的关节不利诸症,或痛,或麻,或屈伸不畅,都可针刺合谷、太冲,此四穴可谓是治疗关节痹症及四肢病的要穴,可以通达气血,使关道畅通无阻,诸症自然可以缓解。

《内经》有同气相求理论,我的方法是:病在骨,则刺在骨;病在筋,则刺在筋。比如,治关节诸痛时,太冲要靠上一点,针在筋骨之间,效果更好。

其四,能驱风解痉,治诸风证。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最多。可以说,临床常见的多种急性或慢性疾病,多有风邪的因素。针灸四关有解表祛风、平息肝风、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之功,最适合于治疗诸种风证。

以外感风寒型感冒为例,针刺四关后会有轻微发热感,伴随汗出而解。再如,小儿多动症、帕金森病,这些都是与风相关的疾病,都可考虑用四关穴。针刺四关既可养肝血以养经脉,又可解肝郁以息风动。

其五,能解郁安神,治情志失常。

所谓精神失常,其实就是气机逆乱,导致心神失养的表现。所以,调畅气机是治疗情志失常的关键。我的经验是,对于所有情志类的疾病,包括失眠、抑郁、焦虑、烦躁、狂躁、癫痫等,首取四关穴。

临床所见,凡病人情志异常,用四关都有不错的调畅气机,缓解症状的效果。进一步说,针刺四关穴能让身心归于平衡。我们平时生活工作压力大,会产生种种烦恼、忧虑、紧张等不适,也都可以用四关穴来缓解。

其六,能调和脏腑,治五脏六腑功能失调。

四关皆属原穴,是阴阳两经的脏腑经络原气输注出入的地方,一方面,开四关可斩关夺隘,疏导全身气机。另一方面,针刺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调整内脏功能,对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诸疾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比如,高血压病牵涉到心脏、肾脏、肝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紊乱,针刺四关即能迅速缓解高血压的症状;再如,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发作时,针刺四关能迅速止痛。

其七,能行气活血,治妇科诸症。

合合与太冲,一气一血,一阳一阴。四穴合用,能调畅气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气亦行。而妇科诸证无不关乎气血,由此说,四穴合用,气血同调,对于气滞血瘀或气血不和的妇科诸病皆有明显效果。

比如,痛经时,针刺四关有速效止痛之功;再如,月经不调用四关,亦能调畅气血平衡,促进月经和调。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内关  小腹三阴谋

坐骨刺环跳  腿疼阳陵透

第一个穴位,“ 肚腹三里留

也就是说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所发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这个部位,都要用足三里这个穴,足三里穴位在这个地方,人腿 的膝盖、膝盖的半月板,半月板有凹陷,凹陷下面三寸,这个穴位叫足三里穴。这个穴位就负责治疗肚腹所有的疾病。

足 三 里

位 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 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第二个穴位,“ 腰背委中求 ”

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首先治疗者要考虑到委中穴,委中穴在什么地方呢在这条腿,腿 腘窝横纹线中间。腰背这个部位有什么疾病,你像腰痛。过去有句话讲:病人腰疼,大夫头疼。腰疼的种类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方腱盘突出,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亏、肾虚 寒,虚火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要都考虑这个穴位,委中穴,这是第二个穴位。

委 中 穴

位 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主 治: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适用于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第三个穴位,“ 头项寻列缺 ”

列缺穴在手腕横纹以上 (尺骨陷中),在这个部位,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等,都可以用列缺穴来治疗。

列 缺 穴

位 置: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或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 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第四个穴位,“ 面口合谷收 ”

第四个穴位,首先就指出来,嘴周围和脸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疗,合谷穴在这个地方,人的拇指和食指 (虎口)连接部到指骨连接部,划一条竖线,中点这是合谷穴。

合 谷 穴

位 置: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 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位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第五个穴位,“ 心胸取内关 ”

心胸从咽喉部到胸口,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刚才讲“肚腹三里留”,腹部以上的这部分,有病找内关穴,内关在腕 内侧横纹上两指,找这个部位,这个能治什么病呢?像心脏病、心悸心慌等等,包括妇女的乳腺炎、乳腺增生、胸闷也都是属于心胸疾患,要找内关穴。

内 关 穴

位 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或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主 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第六个穴位,“ 小腹三阴谋 ”

小腹咱刚才讲了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内关,现在人的正面,就差这块了,小腹部位。小腹部位得了病,就要找这里面。请大家看,在这条腿的内侧,这是踝骨以上三寸,踝骨以上三寸这个穴位叫三阴交穴,“小腹三阴谋”就说凡是小腹的疾患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疗,小腹什么病呢,有的时候,小腹疼痛,男子的前列腺炎,不孕不育、精少、女子的月经不调、 经量过多或者过少,还有白带等等,一些属于在小腹方面发生的病都要考用三阴交穴,这是第六个穴位。

三 阴 交

位 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 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小腹部发散。

第七个穴位。“ 坐骨刺环跳 ”

环跳穴在人的背面(臀部),在这个地方,现在坐骨指的是什么呢,并不是指西医概念上的坐骨这一个部分,而是从腰到腿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由坐骨神经引起来各种疼痛可以找这个环跳穴,上可以治到腰,下可以治到脚,所以在这里发生疼痛要考虑环跳穴。

环 跳 穴

位 置:股骨大转子和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处。

主 治:袪风除湿,强腰通经。适用于风湿痹痛、下肢瘫痪、药膝疼痛、麻木不仁、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痛感,同时向下肢发散至小腿外

第八个穴位,“ 腿疼阳陵透 ”

腿疼要针刺阳陵泉穴,阳陵泉穴在什么地方呢,大家看膝盖骨,这是人的腿的前面这个大骨头叫胫骨,后面还有一个小骨头叫腓骨。它就在这个地方 。为什么叫腿疼阳陵透,就说这个阳陵泉穴是整个腿,上至大跨、下至足跟的一个总的开关。发生疼痛了要考虑到打开这个开关,使它的气血流通。这里面有很多病,像老年人的风湿老寒腿,肌肉拉伤,静脉曲张等等,都要用阳陵泉穴来治疗。

阳 陵 泉 穴

位 置:膝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 治:清利肝胆,疏筋活络,滑利关节。适用于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关节炎、胆囊炎、口苦、呕吐等病症。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这三个穴位已经把人的胸腹的一些疾病都包括在内,掌握这三个穴位,首先胸腹的任何疾病你先心里有根,找到这三个穴位。再看看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个又把头部都包括了,头部的疾病这两个穴位要重点考虑。后面腰背部“委中”,坐骨这个部分“环跳”,腿疼“阳陵泉”一个人整个的人体除了手没有包括在内以外,基本上 ,你掌握了这八个穴位,就等于人体的大部分疾病,你首先心里有了数,也就是说都有地方来治疗它。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坚持艾灸,会发现身体有惊喜变化。

艾灸其实并不是医家一时推崇的火热,而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在中医疗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医学入门》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以其独特的功效,历来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与养生保健。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将其点燃后放置于腧穴或是病变的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烫,通过温热刺激以及药物作用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治疗的症状也比较多,像寒热虚实皆可用之,有灸治百病之说。

一、艾灸的6大作用

1、温经散寒

专门解决“冷痛”的问题,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气行血则行,血行得温,所以寒则气收,热则气疾。艾条或艾绒以其热力通透,温通经络,透达脏腑,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更能以热引热,引出体内真阳。

2、通经络

身体有痛,痛的原因中医总结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艾灸有非常好的通经络的作用,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3、调经、治痛经、治腹部冷痛

艾能温经脉止痛,尤善调经,中药学上认为艾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与香附、当归、白芍等合用,为古方“艾附暖宫丸”。

4、治疗虚寒性出血

治疗虚寒性出血症最好,尤其是妇科崩漏下血,也可以治疗血热妄行出血症。

5、扶阳、升阳

艾为纯阳之物,在督脉上作督灸,是最好的扶阳方法,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6、调节阴阳平衡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古人认为阴平阳秘,不生疾患。

二、艾灸的适用人群:

(1)脾胃虚弱人群: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面色偏黄、消瘦等。

(2)脑力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如白领人群、企业高层领导、科研人员、经常熬夜、肌肉酸痛、全身乏力,体能偏低人群。

(3)各种疼痛人群:如顽固性头痛,背部发凉、发紧,周身疼痛等人群。

(4)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经常感冒,体质虚弱等人群。

(5)失眠人群:如长期失眠、脾气暴躁,精神不集中,健忘,耳鸣,记忆力下降等人群。

(6)更年期人群:如女性经期紊乱、更年期伴有头晕、耳鸣、失眠、潮热,五心烦热、心悸、倦怠、乏力,情绪不稳,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

(7)颈肩腰腿痛人群:如颈肩腰背不适,酸痛,活动受限,手指发麻、屈伸不利等。

(8)宫寒人群:如痛经、胃寒、月经不调、怕冷等。

(9)月经不调人群:经前下腹疼痛,经量少色紫,经行不畅人群。

(10)产后人群:女性流产或分娩后体质虚寒、睡眠障碍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艾灸一定要坚持,另外针对不同的问题要辨证论治,多加学习,如果每个家庭都有一位懂艾灸的伙伴,健康生活也能常伴左右。

脾胃虚弱人群: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面色偏黄、消瘦等。

力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如白领人群、企业高层领导、科研人员、经常熬夜、肌肉酸痛、全身乏力,体能偏低人群。

各种疼痛人群:如顽固性头痛,背部发凉、发紧,周身疼痛等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经常感冒,体质虚弱等人群。

失眠人群:如长期失眠、脾气暴躁,精神不集中,健忘,耳鸣,记忆力下降等人群。

更年期人群:如女性经期紊乱、更年期伴有头晕、耳鸣、失眠、潮热,五心烦热、心悸、倦怠、乏力,情绪不稳,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

颈肩腰腿痛人群:如颈肩腰背不适,酸痛,活动受限,手指发麻、屈伸不利等。

宫寒人群:如痛经、胃寒、月经不调、怕冷等。

艾灸对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网球肘、骨关节肿痛、骨关节病等风寒痹痛都非常有效。通过熏灸体表穴位或患部,使热力渗透,通过经脉慢慢感传,起到活血化淤,温经通络,达到治病疗疾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发病的原因目前为止还不太清楚,多侵犯小关节,如手、足、腕等,常为对称性,呈慢性经过,有暂时性缓解。

发病与细菌感染,内分泌异常,遗传因素有关,属于中医的痹症,由于体虚、阳气不足,加之居住地潮湿,冒雨涉水,气候剧变等原因,使风寒热邪得以乘虚而入,阻于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即成痹症。湿热阻络多见于早期,关节肌肉红肿热痛,触之发热,屈伸不利,晨起僵硬,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小关节,发热。寒湿阻络多见于中期,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局部畏寒,触之不热,遇寒痛增,遇热痛减。

艾灸治疗原则:通经活络、清热祛湿、散寒止痛。

艾灸取穴:

1、阿是穴(关节疼痛处)

2、曲池

标准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主治疾病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3、足三里

标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4、八风

标准定位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

主治疾病主治头痛,牙痛,月经不调,蛇咬伤,脚气,脚背红肿,足趾麻木等

5、八邪

标准定位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

主治疾病主治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手臂红肿等

灸法:用艾条做温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钟,10日一个疗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95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