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伸的介绍

屈伸的介绍,第1张

屈伸(1911-1981), 字宜之, 陕西省三原县人。国民革命军少将。历任参谋,营长,团长,31师参谋主任,师代参谋长,30军参谋处长,第五,第七补给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等职。参加了娘子关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枣宜会战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宣传部付部长。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979年3月得到平反。1981年10月22日,病逝于西安,享年70岁。

扵 =於=于

I

1 鸟名。参见“於鹊”。

2叹词。

《书‧尧典》:“佥曰:‘於!鲧哉!’”

《诗‧周颂‧赉》:“时周之命,於绎思。”

朱熹集传:“於,叹词。”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於,音乌,叹词也。”

唐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於,古风,襮顺而裏方。”

II

2 1在。

《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於其党。”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丽靡烂漫於前,靡曼美色於後。”

汉刘向《说苑‧立节》:“义者轩冕在前,非义弗乘;斧钺於後,义死不避。”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普屯威神道碑》:“公之桑梓,本於此地。”

2往。

《史记‧齐太公世家》:“晋使郤克於齐,齐使夫人帷中而观之。”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不听,使子胥於齐。”

汉刘向《列女传‧宋恭伯姬》:“伯姬以恭公不亲迎,故不肯听命。

宋人告鲁。

鲁使大夫季文子於宋。”

3为(wéi)。

《老子》:“大道氾兮……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韩诗外传》卷二:“吾闻君子见人之困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之。吾望见吾子似於君子,是以情也。”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匠石回顾,朽材变於雕梁;孙阳一言,奔踶成於骏马。”

唐柳宗元《送萧炼登第後南归序》:“君子志正而气一,诚纯而分定,未尝标出处为二道,判屈伸於异门也。”

4跟从;亲近。

《墨子‧非儒》:“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於季孙。”

《史记‧周本纪》:“为王计者,周於秦,因善之;不於秦,亦言善之。”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一:“按‘於’训‘从’,犹‘与’训‘从’也。”

5依靠。

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心相於。”

唐刘得仁《赠敬晊助教》诗之一:“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於。”

明徐渭《刘雪湖梅花大幅》诗:“花梅篠竹两相於,直榦横梢銕不如。”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蜀冈录》:“画楼真觉逊,茆屋偶相於。”

6居。

《诗‧鄘风‧载驰序》:“露於漕邑。”

马瑞辰通释:“《广雅》:‘於,居也。’《左传》引《书》‘居安思危’,《吕览‧贵直篇》高注引《书》‘於安思危’。於即居也。

《序》‘露於’即‘露居’,与《定之方中序》‘野处漕邑’字异而义同。”

7厚待;款待。

《吕氏春秋‧不侵》:“豫让,国士也,而犹以人之於己也为念。”

高诱注:“於,犹厚也。”

唐韩愈《示儿》诗:“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於。”

钱仲联集释:“於,唐人习用语,谓款待也。”

8泛谓对待。

9介词。从;自。

《吕氏春秋‧知接》:“﹝桓公﹞蒙衣袂而绝乎寿宫,虫流出於户。”

《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0介词。在。

《论语‧述而》:“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晋水》:“晋荀吴帅师败狄於大卤。”

唐韩愈《送孟秀才序》:“今年秋,见孟氏子琯於郴。”

宋蘇轼《送淡公》诗之一:“常於冷竹坐,相语道意冲。”

11介词。至,到。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今孤之怨吴王,深於骨髓;而孤之事吴王,如子之畏父,弟之敬兄,此孤之外言也。”

《西游记》第四九回:“那妖邪乃九年前海啸波翻,他赶潮头,来於此处,仗逞凶顽,与我争斗。”

12介词。向。

《论语‧学而》:“子禽问於子贡。”

《史记‧赵世家》:“赵氏求救於齐。”

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上帝建白玉殿,遣臣於陛下索紫金梁一枝,长二丈,某月日来取。”

13介词。犹以。

《墨子‧非攻中》:“杀人多必数於万,寡必数於千。”

《韩非子‧解老》:“慈,於战则胜,以守则固。”

《汉书‧晁错传》:“居则习民於射法,出则教民於应敌。”

清叶廷琯《吹网录‧龙城柳石刻》:“铸自何匠,铭自何年,俱莫可考,而玩其文义,於铭剑为合。”

14介词。对,对於。

《孙子‧虚实》:“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皆无益於子之身。”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颜俊道:‘……洞庭西山高家这头亲事,於家下甚是相宜,求老兄作成小子则个。’”清俞樾《春在堂随笔》附卷:“极言其以武臣掌机密而得军情,於国家不便。”

15介词。与;跟;同。

《论语‧子路》:“吾党之直者异於是。”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且夫上骄则犯,臣骄则争。是君上於主有郤,下与大臣交争也。”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崔圆相公在家时,於姊妹戏於後园。”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与人无患,於世无争。”

16介词。比。表示比较。

《礼记‧檀弓下》:“苛政猛於虎也。”

五代齐己《海棠花》诗:“繁於桃花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开。”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後罢中元、下元二节,而初元游观之盛,冠於前代。”

17介词。被。表示被动。

《论语‧公冶长》:“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後汉书‧郑太传》:“燕、赵、齐、梁,非不盛也,终灭於秦。”

唐韩愈《曹成王碑》:“江东新刳於兵,郡旱,饥民交走死无吊。”

18介词。给。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使狐偃将上军,让於狐毛而佐之。”

《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与管仲属孝公於宋襄公,以为太子。”

19介词。如。

《荀子‧哀公》:“总要万物於风雨。”

杨倞注:“总要,犹统领也。风以动之,雨以润之,言统领万物如风雨之生成也。”

唐张九龄《开元纪功德颂》序:“昔我睿祖,即句骊於拾遗;今兹圣谋,易林胡於反掌。”

宋陈师道《代贺安西川表》:“伏惟皇帝陛下勤於尧禹,英类祖宗。”

20介词。依。表示行为的依据。

《史记‧淮阴侯列传》:“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汉书‧吴王刘濞传》:“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於法当诛。”

21连词。犹而。

《老子》:“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韩诗外传》卷四:“汝淮以为险,江汉以为池,缘之以方城,限之以邓林,然秦师至於鄢郢举,若振槁然。”

22连词。与,和。

《战国策‧齐策一》:“今赵之与秦也,犹齐之於鲁也。”

《汉书‧杜钦传》:“况将军之於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丰相之於舒信道,邹志完於吕望之,其为人似不类,然相与皆厚甚,不以乡里及同僚故也。”

23助词。语助词,无实义。

《广韵‧平鱼》:“於,语辞也。”

《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

《论语‧学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宋蘇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小儿队》:“镐京广燕,方云集於缙绅。”

24助词。结构助词。犹之。

《左传‧昭公四年》:“恃此三者而不脩政德,亡於不暇,又何能济?”宋欧阳修《永州万石亭》诗:“天於生子厚,禀予独艰哉!”

25助词。表示语气。

《春秋‧定公五年》:“於越入吴。”

杜预注:“於,发声也。”

唐卢肇《汉堤》诗:“於惟馀甿,饥伤喘呼。”

26古代地名。

《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既破魏还。

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司马贞索隐:“於商,二县名,在弘农。”

27姓。

汉时有於单。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III

3 见“於微闾”。

於微闾

神话中的山名。

《楚辞‧远游》:“朝发轫於太仪兮,夕始临乎於微闾。”

王逸注:“暮至东方之玉山也。

《尔雅》曰:‘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玕琪焉。’”陆德明释文:“於,於其切。”

洪兴祖补注引颜师古曰:“即所谓医巫闾。”

1 初中课外文言文原文、翻译和答案

原文: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 “冉求,你怎么样?”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 “公西赤,你怎么样?”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 “曾点,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疑问:(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忘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此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译文: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 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

2 初二语文上册(人教) 文言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现行新教材中用的是“嶂”)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课文注释 1 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2俱:都 3净:散尽 4共色:同样的颜色。共,相同 5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6至:到 7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8独绝:独一无二 9 缥碧:青绿色。

10急湍:湍急的水流 11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形容水清澈透明。

12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

13若:好像 14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5 寒树: 耐寒长绿的树 16负势竞上:(高山)凭借山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 17 轩邈:高远。

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 18直指:笔直地向上。指:向上。

19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的山峰。 20激:冲激 21泠(líng)泠作响:发出泠泠的声响。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2 相鸣:互相和鸣。

23嘤(yīng)嘤成韵:意思是,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韵,和谐的声音。 24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转,同“啭”,鸟婉转地叫。

25 无绝:就是“不绝”,不消失。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这里指蝉鸣。 26 鸢(yuān)飞戾(lì)天:意思是老鹰飞到天上。

这里用这句话比喻那些为名为利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古书上说是鸱一类的鸟。

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形状与鹰略同。戾,至。

27 望峰息心: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 息:使……平息 28经纶世务者:办理政务的人。

经纶,筹划、治理。 29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反:通“返”,返回。窥:看 30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

柯,树枝。 蔽:遮蔽 31 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昼:白天。犹:还像 32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交:相互。 33见:同"现"看见。

34日:太阳,阳光 译文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水流漂浮移动,随意地飘荡。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见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鸣声谐而动听。

(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

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编辑本段]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

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旧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吧?” 词语解释 〔1〕何许:何处,哪里。

〔2〕不详:。

3 学奕文言文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可心里却想着有天鹅飞来,拿弓箭去射它即使两个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01)弈:围棋,下围棋(0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03)通国:全国(04)之:的(05)善:善于,擅长

(06)使:让(07)诲:教导(08)其:其中

(0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10)虽:即使

(11)之:指弈秋的教导(12)鸿鹄:天鹅(13)援:引拉

(14)缴:本课指有丝绳的箭“缴”字的另一个读音jiǎo,是交纳、交付的意思(15)之:他,指前一个人(16)俱:一起(17)弗若:不如

(18)矣:了(19)为:因为(20)其:他,指后一个人

(21)与:吗(22)曰:说(23)非:不是(24)然:这样(25)致志:用尽心志致,尽,极(27)通国:全国

(28)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29)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30)故:原因(31)以:认为(32) 智:智力

感悟

学习不可一心二用,必须专心致志,做事要一心一意,方可成功!

或(若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

4 推敲这篇古文翻译,解释字:引(),讶(),具(),道()

引(伸)

讶(对什么什么感到惊讶)

具(全部)

道(方法)

全文解释如下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感觉中好像亲自去某地游览,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古文要好好学啊~

直来直去也只能碰壁。弯曲是为了伸直,弯曲是为了为了达成目的,而忍屈求全的权宜之策,不是懦弱,不是逃避,不是一味的弯曲,更不会弯曲到夭折,因为他是有度的。做人也一样,人生旅途不全都是笔直的大道,有江河,有山川,如果不迂回,不绕道,你终将有过不去的沟坎,懂得屈伸,即使再荆棘的路也是坦途。

做事要懂得屈伸,要懂得变通,遇到不能直达的,换个曲折点的方式,循序渐进,或者以退为进,或许,放弃这边,收获那边,这样效果更好。屈伸之道,待人接物也一样,不能一味要求别人听自己的,也不要一味去听别人的,如果直接反驳或者命令,那样只能把事情搞糟,不如,委婉点,双方都后退一步想问题,也许,双方更容易达成默契。能伸能屈,就像小草,不与负重抗衡,弯曲一下,获得的是负累的减少,是身心的轻松,是为了站直身子更好的生长。

能屈能伸,就像我们走步,双腿僵直注定走不远,屈伸自如,才能健步如飞。能屈能伸,就像鱼儿游泳,自己的能量毕竟是有限的,屈伸也可借助外部的能量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可逃避对手的攻击。能屈能伸,就像我们写书法,如果没有曲折,只有直线,如果没有圆润,只有边角,那就不会有深意和美感,有抑有扬,有屈有伸才有意境。低一下头,弯一下腰,不能说你就会一辈子丢人,变曲为直是一种智慧,能屈能伸是一种坚韧。

能屈能伸是忍让,是为了更大的目标,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可谓大丈夫,所以“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能屈能伸是坚强,为了励精图治,勾践可以“卧薪尝胆”也可谓大丈夫,所以“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能屈能伸是智慧,谢安的“东山再起”隐居、复出,失意忍耐,得志成事,也可以为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典范。故,丈夫之志,能屈能伸。做人,屈伸有度才好,不可太刚。

有。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若屈伸呼吸中屈是通假字,屈通曲。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

申是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说文解字

1、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四,申部,申

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从臼,自持也。吏臣哺时听事,申旦政也。凡申之属皆从申。൓,古文申。⑚,籒文申。失人切〖注〗“吏臣”:《段注》作“吏以”。䰶、୙,古文申。

2、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神也。神不可通。当是本作?。如巳巳也之例。谓此申酉之篆卽今引申之义也。浅人不得其例。妄改为神。考诸古说无有合者。律书曰。申者,言阴用事。申则万物。故曰申。律历志曰。申坚於申。天文训曰。申者,申之也。皆以申释申。为许所本。而今本淮南改申之作呻之。其可㢑一而巳。或曰神当作身。下云阴气成体。释名,晋书乐志,玉篇,广韵皆云。申,身也。许说身字从申省声。皆其证。此说近是。然恐尙非许意。七月侌气成体自申束。韵会无体字。阴气成谓三阴成为否卦也。古屈伸字作诎申。亦叚信。其作伸者俗字。或以羼入许书人部耳。韩子外储说曰。申之束之。今本申譌绅。申者,引长。束者,约结。广韵曰。申,伸也。重也。从臼自持也。臼,叉手也。申与䢅要同意。当是从丨以象其申。从臼以象其束。疑有夺文。丨卽余制切之厂字也。失人切。十二部。吏㠯哺时听事。申旦政也。哺者,日加申时食也。申旦政者,子产所谓朝以听政。夕以修令。公父文伯之母所谓卿大夫朝考其职。夕序其业。士朝而受业。夕而习复也。凡申之属皆从申。

楼主的句读和部分字有问题,原文应该是这样的

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这段就是中医中对于口水也就是津液的描述,因为都是中医的专业术语,所以很多在现代文中并没有对应的字,非常难翻译,尝试一下

五谷进入血气并充满其中,润湿骨头并进入骨头之中,骨头收缩和伸张,最终进入骨髓,滋补增益脑髓,于是皮肤变的有光泽,这就是说的津液

没有通假字。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而在若屈伸呼吸者五个字当中,并没有与通用、借代的词语他们没有通假字。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98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