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学3-7.下尺桡关节结构

功能解剖学3-7.下尺桡关节结构,第1张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7下尺桡关节结构

桡骨远端有2个关节面(图3-60和图3-61):

※第1个是下关节面(腕关节面)呈凹形,其外侧区(8)与舟骨成关节,其内侧区(16)与月骨成关节。此关节面比较大,它的外侧是桡骨茎突(1)。在腕关节中将会对它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2个是尺切迹(3),位于骨间缘(2)的两条骨嵴所形成的"叉"里。它朝向内侧(图3-61),从前缘到后缘,从近端到远端都是凹陷的。如前所说,它可以"贴"在一个倒置的圆锥表面,与尺骨头(4)相对合。

在它的远侧缘有关节盘(5)附着,关节盘位于水平面(图3-62冠状面),在正常情况下,它的桡侧附着点的中部经常有一个缝隙(6)。它的顶点位于内侧并附着在以下结构上:

※尺骨茎突(9)和尺骨头远端关节面的小窝。

※尺骨茎突的外侧面。

※腕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深面。

这样,关节盘填充在尺骨头和三角软骨之间的空隙里,起到缓冲垫的作用。当腕关节内收的时候,关节盘被压缩。它的前缘(10)和后缘增厚成真正的韧带结构,因此在断面(图3-61)上,它呈一个双凹形。关节盘的上表面被覆软骨,与尺骨头的下关节面(7)相对合(图3-60)。它的下关节面也被覆软骨,与桡骨腕关节面相连,和腕骨相对合。因此,关节盘具有以下特性:

※连接桡骨和尺骨。

※提供双关节面,近端对尺骨头,远端对腕骨。

因为腕关节盘在下尺桡关节和腕关节之间形成了一个分隔,所以尺骨头不与腕骨直接接触(图3-63)。从解剖上讲,这2个关节也是独立的,除非双凹盘的中部出现明显穿孔。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这样的穿孔可能是由创伤引起的。关节盘基底部的附着处有时是不完整的,会有一个裂隙(6),一些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化。关节盘像一个"悬挂的半月板"那样,与桡骨的尺切迹一起形成了一个与尺骨头相对的,具有一定弯曲能力的关节面(图3-65)。 关节盘也承受着不同的应力:牵拉力(绿色水平箭头),压缩力(红色垂直箭头)和剪切力(绿色水平箭头) 。这些应力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关节盘在腕关节外伤中经常被损伤。

关节盘是主要,但不是唯一的连接下尺桡关节的结构(图3-66)。它被关节的前侧韧带(14)和后侧韧带(未在这里显示)所加强,还有其他一些结构的作用最近也已经被证明:

※背侧桡腕韧带的掌侧延伸部(13),它包绕着腕关节的内侧缘。

※尺侧腕伸肌腱(15),外面包绕着坚韧的纤维套,走行于尺骨头后面、尺骨茎突内侧的沟内。

上述所有结构形成了我们称之为 腕关节内侧韧带复合体的交叉结构 。

桡尺关节间隙的方向因人而异,绝大多数人(图3-62冠状面)的关节间隙向下内侧倾斜(红色箭头);少数人(图3-63)是垂直地;极个别人(图3-64)是向下外侧倾斜。

-

肘关节elbow joint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包于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其中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属于蜗状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肱桡关节,属球窝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属车轴关节。关节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外上髁均位于囊外。关节囊前后松弛薄弱,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侧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此外,在桡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后缘,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维环,包绕桡骨头。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当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咀尖恰位于一条直线上,屈肘时则形成以鹰咀尖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临床上常以此鉴别肘关节脱位或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在伸直的情况下,若受暴力如跌倒时一侧手掌着地,使肱骨下端向前移位、尺骨鹰咀则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处于旋后位时,臂与前臂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前臂的远侧端偏向外侧,二者之间形成一向外开放的钝角,称为提携角。

肘关节的肱尺关节可沿略斜的额状轴作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是必须同时运动的联合关节,司前臂的旋转运动(见后);肱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只能配合上述两关节的活动,即与肱尺关节一起,共同进行屈伸运动,配合桡尺近侧关节进行垂直轴的旋转运动,但却失去矢状轴的内收、外展运动的能力。

在解剖学标准姿式前提下,肘关节弯曲时叫“屈”,肘关节伸直时叫“伸”。屈伸运动发生在冠状轴上,运动时两骨相互靠近。冠状轴是从左右方向上贯穿人体的假想轴线。

解剖专业术语屈和伸指关节绕冠状轴运动时,相关节的骨之间夹角变小为屈,反之为伸。最典型的是肘关节的运动,肘关节伸,人的手臂就摆直了,肘关节屈,人的前臂和上臂就折叠起来了。

扩展资料

解剖术语

(1)轴axis: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将人体设三个典型的互相垂直的轴。

矢状轴一为前后方向的水平线;

冠状(额状)轴一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

垂直轴一为上下方向与水平线互相垂直的垂线。

轴多用于表达关节运动时骨的位移轨迹所沿的轴线。

(2)面plane:按照轴线可将人体或器官切成不同的切面,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某些结构。

矢状面sagittalplane,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mediansigittalplane。

冠状面或额状面coronalplaneorfrontalplane,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或横切面horizontalplaneortransverseplane,为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垂直。

须要注意的是,器官的切面一般不以人体的长轴为准而以其本身的长轴为准,即沿其长轴所做的切面叫纵切面longitudinalsection而与长轴垂直的切面叫横切面transversesection。

-解剖

由上肢骨屈肘和伸肘运动的示意图可知:[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A]屈肘动作,[B]伸肘动作.

(1)图中①表示肱二头肌,②表示肱三头肌.

(2)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交替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肘关节的屈伸.如A图表示屈肘动作,B图表示伸肘动作.

(3)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答案为:(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2)A;B;(3)两;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这是按医学上解剖来定位的,直立,双腿并拢,双手心向外。手前臂向上臂靠拢为屈,离开为伸,手臂向躯干靠拢为内收,离开为外展,下肢也如此。人体的中线靠拢为收,离开为展。

解剖专业术语也就是屈和伸通常是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运动,收和展是关节沿矢状轴进行的运动,旋转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选自人卫第八版系统解剖学第39页。

扩展资料:

为了正确描述人体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必须制定公认的统一标准,即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初学者必须准确掌握这项基本知识,以利于学习、交流而避免误解。

1.解剖学姿势

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朝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向前方(拇指在外侧)。

2.常用的方位术语

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按解剖学姿势,头居上,足在下。近头侧为上,远头侧为下。

在比较解剖学或胚胎学,由于动物和胚胎体位的关系,常用颅侧cranial代替上;用尾侧caudal代替下。

在四肢则常用近侧proximal远侧distal描述部位间的关系,即靠近躯干的根部为近侧,而相对距离较远或末端的部位为远侧。

前anterior和后posterior:靠身体腹面者为前,而靠背面为后。

在比较解剖学上通常称为腹侧ventralis和背侧dorsalis。

在描述手时则常用掌侧palmar和背侧。

内侧medialis和外侧lateralis:以身体的中线为准,距中线近者为内侧,离中线相对远者为外侧。

描述上肢的结构时,由于前臂尺、桡骨并列,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故可以用尺侧ulnar代替内侧,用桡侧radial代替外侧。下肢小腿部有胫、腓骨并列,胫骨在内侧,腓骨居外侧,故又可用胫侧tibial和排侧 fibular称之。

内interior和外exterior:用以表示某些结构和腔的关系,应注意与内侧和外侧区分。

浅superficial和深deep:靠近体表的部分叫浅,相对深入潜居于内部的部分叫深。

-解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013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