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有什么特征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征,第1张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征

 藏族民间舞蹈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因此,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那么民间舞蹈将会传延下去,并焕发生机。那么藏族舞蹈有什么特征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藏族民舞的分类及其特征

 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 “热巴”和“羌姆”等类。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谐》是为人们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还要数巴塘地区的《弦子》。因此,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为“巴塘”。《巴塘弦子》的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此外,由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雀等姿态动作的穿插、组合下,使整个舞蹈语汇丰富、姿态潇洒。

 《卓》被藏族一般泛指为“表演性的圆圈歌舞”。而其中不少“卓”中,都有不同“鼓舞”的表演。藏族自古认为,“鼓”能给人带来吉祥与欢乐,是求得神灵祝福所不可或缺的器具,而在一些祭祀和节日舞蹈中,必须要进行击鼓作舞的表演。《热巴卓》和《热巴》都属于“卓”中的表演性民间舞蹈。除藏族之外,不少人难以分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热巴》是指过去流浪艺人卖艺为生,所表演的杂艺歌舞节目。“热巴”一词,意为“流浪艺人”、也是人们对其表演形式的称谓。过去,一些生活困难的舞蹈能手,常以本家族为主、或自由结合组成演出班子,并由一名老艺人作领班,到各地流动演出。由于他们要以此为生,表演带有卖艺的性质,所以经过不断地演出,每个艺人都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和专长。其中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三部分,其舞种也同样流传在青海广大的藏区。

 《羌姆》是藏族寺院的舞蹈,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

 青海藏族舞蹈作为舞台表演的民间艺术,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青海广大藏区,人们每当听到他们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藏族民间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如在表演过程中那犹如雄鹰展翅,更像神鸟飞翔的舞姿使人心旷神怡;那松胯、弓腰、曲背等常见的基本动作,以及在高潮时高呼“哦呀―”(好啊),随即互相扶腰,齐跳《骑令皆模》的舞蹈,两脚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它与高原生存环境中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从舞蹈角度来看,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颤、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它具有劳动生活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如锅庄舞者腰部多合着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膝部松弛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动律,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语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这些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二)藏族民舞的表演风格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此外,气息的运用也是藏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藏族民间舞蹈的动律与风韵,内在美与舞姿美的融合,都是通过特有的呼吸方法协调一致,最终达到艺术之升华。藏族民间舞蹈表现感情之奔放、含蓄、热情、沉着,以及节奏之明快、缓慢,都是通过气息的运用带膝部的屈伸和步法,并贯注全身,构成舞姿造型的流动和延续性。

 藏传佛教在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间舞蹈成份而编排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的宗教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羌姆》中的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拟兽舞”和“法器舞”混杂而成。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青海地区又称作“跳欠”。每逢释迦牟尼的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节日,青海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塔尔寺、隆务寺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

 随着唢呐、法号、螺号、鼓钹等奏出的洪亮而庄严的乐曲。担任《羌姆》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出场。在震撼人心的祭祀乐曲伴奏下,这些“鸟冠虎带”的诸神一边接受着信徒们的伏地磕拜,一边列队环绕寺院表演场地,扬手、提足地旋转前进,以此作为整个《羌姆》活动的序幕。紧接着一组组具有专题宗教内容的神舞蹈,如突出显示神灵无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刚神舞”,表现地狱中小精灵们相互玩耍、嬉戏的“骷髅舞”,为人间带来福禄的“鹿神舞”,以及表演佛经中“舍身饲虎”、“因果报应”等佛经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在这诸多的神兽舞蹈中,要数“骷髅舞”和“鹿神舞”最为活泼可爱、舞蹈性最强,也最受观众的喜爱。虽然这两个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却丝毫没有宗教桎梏下的肃穆、阴森感。为了活跃气氛,在连续的节目间隙,时而还插入由僧侣们进行摔跤、角斗等表演兼比赛的活动来娱乐民众。

 有不少人认为目前的藏族民间舞太守旧,没有突破人旧模式了,许多已经加以改进的具有所谓“现代意识”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我们的确看不到新意,有的只是一些形式上、表达上的创新,脱离了现代的审美要求。因此,若要在原有的舞蹈上有所突破,就要加强其时代感,保持其新鲜活力。那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过分强调“原生态”会不会太过于保守,反而阻碍了它的发展呢?而又有一部分的人会说了:但你能说《酥油飘香》它不“原生态”吗?是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原生态”并非将最原始的东西放到舞台上面,民间的原生态舞蹈,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可挖掘性,而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总之,藏族传统民舞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因而,藏族传统民舞犹如雪山深处一朵鲜为人知的圣洁高雅的雪莲花。民间舞蹈具有奔放、热情、粗犷、刚健的性格特征,内容极其丰富。因此,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创新藏族传统民舞,使之发扬广大。

;

堆谐,汉语称“踢踏舞”。舞蹈时膝关节松弛,脚下灵活,以踢、踏、悠、跳等脚部动作踏出有规律,有变化的各种节奏点来表达情感,形成堆谐朴实自如,轻捷灵活的风格特点。

藏族民间舞蹈共同动律特点: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而有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

藏舞常用的脚位:自然位、丁字步位。常用手位:双手在胯旁或前后悠摆(踢踏舞)

踢踏舞基本舞步1、第一基本步2、退踏步3、拾踏步4、嘀嗒步5、连三步6、七下退踏步7、悠踢步

 在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北京舞蹈学院藏族舞蹈基础训练教材 (女班)

 主讲教师:韩萍

 第一节:颤踏动律训练

 第二节:屈伸动律训练

 第三节:颤动律训练

 第四节:悠、摆、滑、踢步法训练

 第五节:顿颤动律训练

 第六节:颤跨、端步法训练

 第七节:转翻动作训练

 传统组合一:踢踏舞部分

 传统组合二:弦子舞部分

 传统组合三:锅庄舞部分

藏族风格舞蹈主要通过气息的运用带胸部的屈伸,答案:错误。

青海藏族舞蹈作为舞台表演的民间艺术,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青海广大藏区,人们每当听到他们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

藏族民间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如在表演过程中那犹如雄鹰展翅,更像神鸟飞翔的舞姿使人心旷神怡;那松胯、弓腰、曲背等常见的基本动作,以及在高潮时高呼“哦呀―”(好啊),随即互相扶腰,齐跳《骑令皆模》的舞蹈,两脚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

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它与高原生存环境中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从舞蹈角度来看,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颤、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它具有劳动生活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如锅庄舞者腰部多合着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膝部松弛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动律,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

藏族舞蹈[1]的特点:“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弦子: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节奏是像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① 基本步伐②手形③脚位 2基本步伐——弦子步伐 ① 平步 ② 拖步 ③ 三步一撩 ④ 二步踢撩 ⑤ 单靠步 ⑥ 连靠步 ⑦ 长靠步 锅庄 踢踏 1.自然位 “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姿,位置相当于“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间,脚尖不靠拢,两脚尖分开不大。 2.扶胯 五指自然合拢,双手掌心扶在腰胯两侧,肘与身体平行。这是藏族舞蹈的一种特殊叉腰姿势。 3.小颤 “自然位”,双膝比较松弛地上、下屈伸。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 4.退踏步 “踢踏舞步”。站“自然位”,身体轻松自然。(以右脚为例)右脚前半脚掌向后踏一步,左脚原地轻踏一步,右脚再向前重踏一步,重心仍在左脚。三步均应踏地有声,前两步较最后一步略轻些。“退”和“踏”中间,间隔一脚距离。踏地节奏是:X X X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一)、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 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 (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1、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又脚勾脚“旁虚步”敬礼。 [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 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 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 [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手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 3-4:原地右脚“踏”二次,双手体前内“抹”外“摊” 5-8: 做1-4反向动作。 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颤膝:吐气,上身保持松弛,微向前倾,膝盖放松,膝部有规律的屈伸和微颤。

罡达:在颤膝的基础上,双脚前脚掌有规律的拍击地面。

抬踏步:在罡达的基础上,一脚做罡达,另一脚吸腿踏地,两拍完成。

第一基本步:在抬踏步的基础上,左右交替步伐,双手在胯前交替摆划。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天性豪放,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藏族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初,以松赞干布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并和中原建立了亲密关系。藏族以畜牧和农业为主,具有悠远的文化传统。藏语属汗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本民族文字――藏文,其历史久远,并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藏医等著述。尤其他们的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风格。青海藏族的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与风格。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通过它与神灵沟通企求得到神灵之佑护。藏族民间舞蹈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因此,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那么民间舞蹈将会传延下去,并焕发生机。

 (一)藏族民舞的分类及其特征

 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 “热巴”和“羌姆”等类。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谐》是为人们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还要数巴塘地区的《弦子》。因此,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为“巴塘”。《巴塘弦子》的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此外,由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雀等姿态动作的穿插、组合下,使整个舞蹈语汇丰富、姿态潇洒。

 《卓》被藏族一般泛指为“表演性的圆圈歌舞”。而其中不少“卓”中,都有不同“鼓舞”的表演。藏族自古认为,“鼓”能给人带来吉祥与欢乐,是求得神灵祝福所不可或缺的器具,而在一些祭祀和节日舞蹈中,必须要进行击鼓作舞的表演。《热巴卓》和《热巴》都属于“卓”中的表演性民间舞蹈。除藏族之外,不少人难以分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热巴》是指过去流浪艺人卖艺为生,所表演的杂艺歌舞节目。“热巴”一词,意为“流浪艺人”、也是人们对其表演形式的称谓。过去,一些生活困难的舞蹈能手,常以本家族为主、或自由结合组成演出班子,并由一名老艺人作领班,到各地流动演出。由于他们要以此为生,表演带有卖艺的性质,所以经过不断地演出,每个艺人都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和专长。其中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三部分,其舞种也同样流传在青海广大的藏区。

 《羌姆》是藏族寺院的舞蹈,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

 青海藏族舞蹈作为舞台表演的民间艺术,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青海广大藏区,人们每当听到他们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藏族民间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如在表演过程中那犹如雄鹰展翅,更像神鸟飞翔的舞姿使人心旷神怡;那松胯、弓腰、曲背等常见的基本动作,以及在高潮时高呼“哦呀―”(好啊),随即互相扶腰,齐跳《骑令皆模》的舞蹈,两脚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它与高原生存环境中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从舞蹈角度来看,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颤、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它具有劳动生活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如锅庄舞者腰部多合着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膝部松弛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动律,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语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这些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二)藏族民舞的表演风格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此外,气息的运用也是藏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藏族民间舞蹈的动律与风韵,内在美与舞姿美的融合,都是通过特有的呼吸方法协调一致,最终达到艺术之升华。藏族民间舞蹈表现感情之奔放、含蓄、热情、沉着,以及节奏之明快、缓慢,都是通过气息的运用带膝部的屈伸和步法,并贯注全身,构成舞姿造型的流动和延续性。

 藏传佛教在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间舞蹈成份而编排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的宗教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羌姆》中的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拟兽舞”和“法器舞”混杂而成。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青海地区又称作“跳欠”。每逢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节日,青海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塔尔寺、隆务寺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

 随着唢呐、法号、螺号、鼓钹等奏出的洪亮而庄严的乐曲。担任《羌姆》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出场。在震撼人心的祭祀乐曲伴奏下,这些“鸟冠虎带”的诸神一边接受着信徒们的伏地磕拜,一边列队环绕寺院表演场地,扬手、提足地旋转前进,以此作为整个《羌姆》活动的序幕。紧接着一组组具有专题宗教内容的神舞蹈,如突出显示神灵无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刚神舞”,表现地狱中小精灵们相互玩耍、嬉戏的“骷髅舞”,为人间带来福禄的“鹿神舞”,以及表演佛经中“舍身饲虎”、“因果报应”等佛经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在这诸多的神兽舞蹈中,要数“骷髅舞”和“鹿神舞”最为活泼可爱、舞蹈性最强,也最受观众的喜爱。虽然这两个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却丝毫没有宗教桎梏下的肃穆、阴森感。为了活跃气氛,在连续的节目间隙,时而还插入由僧侣们进行摔跤、角斗等表演兼比赛的活动来娱乐民众。

 有不少人认为目前的藏族民间舞太守旧,没有突破人旧模式了,许多已经加以改进的具有所谓“现代意识”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我们的确看不到新意,有的只是一些形式上、表达上的创新,脱离了现代的审美要求。因此,若要在原有的舞蹈上有所突破,就要加强其时代感,保持其新鲜活力。那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过分强调“原生态”会不会太过于保守,反而阻碍了它的发展呢而又有一部分的人会说了:但你能说《酥油飘香》它不“原生态”吗是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原生态”并非将最原始的东西放到舞台上面,民间的原生态舞蹈,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可挖掘性,而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总之,藏族传统民舞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因而,藏族传统民舞犹如雪山深处一朵鲜为人知的圣洁高雅的雪莲花。民间舞蹈具有奔放、热情、粗犷、刚健的性格特征,内容极其丰富。因此,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创新藏族传统民舞,使之发扬广大。

 拓展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

 1、“果谐”(圆圈歌舞)的舞蹈历史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的自娱性圆圈歌舞。常见于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时逢佳节,人们从白天唱到夜晚,从深夜跳到黎明。“果谐”的兴起和西藏的农业发展相关,它和秋收打场男女分班唱和的劳作形式及修房筑屋“打阿嘎”的劳动节奏有直接联系。舞蹈动作多以2/4节奏变化,重拍起步,膝盖到脚掌直向落地,顿地为节,步法结实稳扎,劳动气息很强,男女在舞中还相互交替进行构成竞舞场面,长于抒发群体的热烈欢腾情绪是其基本的风格特征。

 2、堆谐(城镇踢踏舞)的舞蹈历史

 “堆谐”(城镇踢蹈舞),是指从拉孜到定日一带的农村歌舞,17纪中叶,五世达x在其规定的“雪顿节”上,后藏炯巴藏戏团在演出藏戏时,穿插表演了六弦琴伴奏,踏步为节,重脚上节奏音响变化,欢快热情的“堆”区民间舞,后通过艺人和舞蹈世家加工规范,城市化了的藏族踢踏舞。以拉萨、日喀则最为盛行。

 3、“果桌”--锅庄舞的舞蹈历史

 “果卓”--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相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在古代,锅庄多施于祭坛礼仪,宗教色彩很浓,跳时比较拘谨,神情端庄,“多垂头、俯袖、束手而舞”。

 4、“羌姆”的的舞蹈历史

 要说起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来源,就必须追溯到藏传佛教在西藏得以兴起的经过。在公元7世纪时,印度高僧莲花生来到西藏宣传当时流行于印度的佛教。然而,西藏当地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深入人心,对外来宗教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印度高僧莲花生采取了将印度佛教与西藏原始苯教相互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义、对唯一最高主神如来的崇敬,又将笨教中的各种神灵收纳为护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对原始多神进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区在唐代诞生了藏传佛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018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