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补贴少了为什么种植面积多了?

大豆补贴少了为什么种植面积多了?,第1张

大豆补贴少了,种植面积反而多,是因为进口大豆减少,国内大豆价格止升,有钱挣。

大豆栽培技术

温度要求

大豆是喜温作物,发芽最低温度为6℃,出苗为8至10℃,幼苗在零度4℃低温则受轻微冻害。大豆最适生长温度为日平均气温20至25℃,其中幼苗最适生长温度为20至21℃,花芽分化期为21至23℃,开花期为22至25℃,结荚鼓粒期为21至23℃,成熟期为19至20℃。积温要求2400至3800℃。

深层施肥

施肥方式:在一般情况下,肥种分开,施于种侧下4至5厘米,化肥用量可以调节。每亩施磷酸二铵20公斤以上时,可分层施入:上层种肥深度5至7厘米,施肥量占1/3;底肥深度10至16厘米,施肥量占2/3。或者在前茬作物收后,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的撒施于地表,然后用耙将肥料耙入土中,便、土充分混合后进行深翻,翻后耙瓶耢细起垄,也可平种大豆。

精细播种

合理轮作:最好选正茬,不重、迎茬种植。

细致整地: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至25厘米,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

土壤水分: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种时应为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

适期播种:夏播大豆在小麦收获后,只要墒情适宜,即可播种。最佳播期为6月10日至25日,最晚不能迟于7月上旬。

田间管理

锄地与中耕:

⑴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做到锄净苗眼草,不伤苗,松表土。

⑵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

⑶第二次中耕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要做到深松多上土。

苗前除草:利用生产上最常用的光谱性除草剂有普施特和广灭灵,这两种除草剂对大豆田的多种禾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效。用药量:5%普施特水剂,每公顷用量15至2公斤;48%广灭灵乳油,每公顷用量2至25公斤。普施特、豆磺隆、广灭灵都可以在土壤中保留较长时间,要特别注意对后茬作物的药害。

苗后除草:

⑴除草剂的种类 出苗早期适用的除草剂: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杂草刚出土时施药,一般不晚于大豆2片复叶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为:5%的普施特水剂每公顷1至15公斤,不宜超过15公斤。应选择降雨前后湿度较大的天气施用,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和大风天气。

⑵用量 12%的拿捕净乳剂,每公顷用药量为1至15公斤;15%的精禾草克,每公顷用药量为075至1公斤;5%的精禾草克乳油,24%的克阔乐乳油,每公顷用药量为033至075公斤。

⑶施药时期 出苗后期适用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至3片复叶期施药。春季土壤水分好的年份,施药可适当早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下限。春季干旱,施药可适当晚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上限。

夏播技术

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灌水1次,以利播后种子发芽。结合灌水进行大田封闭除草。

播期:夏播大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适期早播很重要。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茎秆粗壮。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体也得到充分生长;使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在田埂上播种,能增加播种面积,大豆的口感也更好。

秋播技术

整地:稻田犁翻后进行分厢,厢宽2至3米,行距3米,穴距033米。每穴2至3粒种子,密度每亩3万株左右。

适时播种:一般在8月10日前播种,每亩播种量为8至10千克。

合理施肥:每亩用25公斤钙镁磷肥拌500公斤土杂肥作盖种肥;初花期视苗情每亩追施尿素3至5公斤,结荚期用2%过磷酸钙澄清液每亩用40至50公斤,钼酸铵005%浓度稀释液每亩用30至40公斤,两者混合喷于叶面;或用01%硼砂溶液喷于叶面,以提高籽粒饱满度。

田间管理:播种时遇高温时,应先做厢后灌水,若播后水分不足,可在傍晚灌跑马水。在3叶期及时间苗、定苗,一般定苗密度为每亩3至4万株,定苗后每亩及时追施尿素6至8公斤。及时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2至3次,还要进行培土。

(1)清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杂质,得到纯净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胀,有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

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来的20-22倍。

浸泡后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感有劲。

(3)磨浆:经过浸泡的大豆,蛋白体膜变得松脆,但是要使蛋白质溶出,必须进行适当的机械破碎。

如果从蛋白质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彻底,蛋白质越容易溶出。

但是磨得过细,大豆中的纤维素会随着蛋白质进入豆浆中,使产品变得粗糙、色泽深,

而且也不利于浆渣分离,使产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细度为100-120目。

实际生产时应根据豆腐品种适当调整粗钿度,并控制豆渣中残存的蛋白质低于26%为宜。

采用石磨、钢磨或沙盘磨进行破碎。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筛、卧式离心筛分离,充分提取豆浆。

(4)煮浆:煮浆是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的过程。一方面为后序点浆创造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消除豆浆中的抗营养成分,杀菌,减轻异味,提高营养价值,延长产品的保鲜期。

煮浆的方法根据生产条件不同,可以采用土灶铁锅煮浆法、敞口罐蒸汽煮浆法、封闭式溢流煮浆法等方法进行。

煮浆温度应达到100℃,时间5min左右。

(5)凝固与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在凝固剂的作用下,

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生产中通过点脑和蹲脑两道工序完成。

点脑是将凝固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浆中,使大豆蛋白质溶胶转变成凝胶,形成豆腐脑。

豆腐脑是由呈网状结构的大豆蛋白质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构成的。

一般来讲,豆腐脑的网状结构网眼越大,交织的越牢固,

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软细嫩,产品的得率也越高;

反之,则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韧性,产品的得率也低。

经过点脑后,蛋白质网络结构还不牢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凝固才能完成。

根据豆腐品种的不同,蹲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30min。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特定的模具内,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榨出多余的黄浆水,

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弹性、韧性的豆腐,

不同产品施加的压力各不相同。

黄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黄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黄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黄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目录

1生长习性

2形态特征

3地理分布

4栽培技术

5营养价值

1生长习性

大豆的根有主、侧根之分,可入土15米深,呈钟罩状根系。在地表至20厘米左右的土中根部生有根瘤,根瘤菌可供大豆需氮量的1/3~1/2。主茎高60~100厘米,15~24个节,豆荚着生于节上,多节大豆常高产。无限结荚习性适应肥水较差的条件种植。有限结荚习性适于肥水较好地区种植。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则介乎于二者之间。大豆叶为三出复叶。花蝶形。荚果呈黄、黑、褐色,弯镰形或直葫芦形。大豆为短日照作物,品种间对短日照的敏感性差别大。需充足阳光,要求氮、磷、钾养分较多。大豆种子吸水量达到5%时才能萌芽,播种时土壤水分必须充分,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60%。

大豆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62~68的土壤。宜适期早播,条播为主。需肥较多,需氮量比同产量水平的禾谷类多4~5倍。结荚期注意适时灌溉和排涝。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有些地区仍采用纯系育种法。回交法对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效果良好。中国大豆育种以品种间杂交为主要方法。采用系谱法选育后代。

2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或上部近缠绕状,上部多少具棱,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宽卵形,渐尖,长3-7毫米,具脉纹,被**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幼嫩时散生疏柔毛或具棱并被长硬毛;小叶纸质,宽卵形,近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生一枚较大,长5-12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圆形,稀有钝形,具小尖凸,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通常两面散生糙毛或下面无毛;侧脉每边5条;小托叶铍针形,长1-2毫米;小叶柄长15-4毫米,被黄褐色长硬毛。

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长10-35毫米或更长,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植株下部的花有时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间;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伏贴的刚毛;花萼长4-6毫米,密被长硬毛或糙伏毛,常深裂成二唇形,裂片5,披针形,上部2裂片常合生至中部以上,下部3裂片分离,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长45-8(10)毫米,旗瓣倒卵状近圆形,先端微凹并通常外反,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基部狭,具瓣柄和耳,龙骨瓣斜倒卵形,具短瓣柄;雄蕊二体;子房基部有不发达的腺体,被毛。

荚果肥大,长圆形,稍弯,下垂,黄绿色,长4-75厘米,宽8-15毫米,密被褐**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8毫米,种皮光滑,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因品种而异,种脐明显,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3地理分布

根据中国大豆气候区划,除了热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和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外;一般均有大豆种植。中国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根据大豆品种特性和耕作制度的不同,中国大豆生产分为五个主要产区:

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4栽培技术

一、适期播种:春大豆:春大豆面积较小,其播种多以茬口和套种方式灵活掌握。日平均气温6-10℃虽能发芽,但很缓慢;18-20℃时,出苗快而齐;33-36℃时,出苗虽快,但苗细弱。因此播期以≥18℃时最为适宜。夏大豆:夏大豆一般为麦后直播,以各地种植茬口安排即可,山东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宜。极早熟品种(生育期80天左右),如早熟一号等可延迟到7月上旬播种;中晚熟品种,如鲁豆12、高丰等则不能迟于6月15日播种。适宜玉米间作套种的品种:适于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的大豆品种,必须具有早熟、矮杆、有限结荚习性、耐阴性强四种性状。目前可种植的品种有早熟一号、早熟二号、鲁豆4号、鲁豆十一、齐黄24等;示范新品系齐丰918、98229等4个新品系。套种方式玉米//大豆1:6或8行均可。

二、合理密植:种植密度应以当地气候、地力水平(生产条件)品种特性而定。早播宜稀,晚播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高产田宜稀;低产田宜密。早熟品种与晚熟品种之间一般种植密度应以分枝多少而定,即分枝多、植株高大、单株生产力大的应稀一些(如:鲁豆十二、88-60、豆交44等);反之应密。

三、足墒播种:足墒播种是一播全苗的关键,也是夺取高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严禁欠墒播种和浇跟种水(蒙头水)。

四、苗期管理:1、及时间苗,间苗期以二叶期定苗为宜。2、及时划锄、灭草。(灭草最好采用化学除草)3、苗期亩施N、P、K复合肥15-20公斤。

五、初花期管理:初花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管理是否得当,对产量影响甚大。首要措施是防旱,根据近几年的气候,大豆苗期至初花期多数年份干旱,因此遇旱一定及时浇水。特别是鲁豆4号、鲁豆10号、早熟一号,初花遇旱对产量影响很大。有的年份减产50%以上。而鲁豆二号、诱变30、豆角44、高丰则好一些。其次是大豆对氮肥需量较大,尽管大豆根瘤菌有固氮作用,但达到高产水平仍不能满足。因此,初花期亩施尿素5-7公斤是极其重要的技术措施。

六、中期管理:(开花--结荚期)该时期除抗旱、排涝外,主要是防治虫害。以防治大豆造桥虫、豆荚螟、大豆食心虫和豆杆黑潜蝇。山东一般8月下旬、9月上旬为重点防治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豆杆黑潜蝇,近年来呈蔓延之势。主要危害大豆茎杆、枝、叶柄,田间表现大豆只开花不结荚,结荚小,籽粒小,不鼓粒或不结籽,叶片黑绿,产量很低,甚至绝产。但地块间、品种间差异很大。也就是说,同一地块不同的品种受害程度不一样,同一品种不同的地块受害程度亦有很大的差异。其防治方法,6叶期至初花期、结荚期进行化学防治。

七、收获及保存:大豆收获后,要代棵凉晒,以防豆粒炸腰和退色。待种子水分降到12%以下时及时脱粒,稍凉晒入库保存。留种大豆收获后注意防雨,防霉变,严禁在公路上打扎脱粒。

5营养价值

营养

大豆不单单指黄豆,它还包含黑豆和青豆。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把大豆和肉类食品、蛋类食品搭配着来吃,其营养可以和蛋、奶的营养相比,甚至还超过蛋和奶的营养。

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

豆渣中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同时,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浆胆固醇、调节胃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等功能。

大豆粕是大豆用低温(40-60℃)浸提法提取油脂后的残粕副产品,呈粗粉状。因没有受到温度,大豆的抗胰蛋白酶、脲酶、血球凝集素、皂素、甲状腺肿诱发因子不会被破坏。大豆饼粕是使用最广、用量最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

我国在东北地区鼓励扩大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面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东北地区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和肥沃的黑土资源,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这使得该地区特别适合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生长。

2 提高粮食供应保障: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扩大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有助于提高粮食供应保障,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3 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有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玉米和大豆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扩大种植面积可以增加产量,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5 促进农业现代化:扩大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总之,扩大东北地区的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此外,种大豆要远比种玉米省事。据介绍,在种植环节,大豆从5月中旬开始播种,到10月收获,并不需要太多的打药施肥工作;如果种玉米的话,从5月上旬播种,又要施肥,又要打药。到秋天收获,本身大豆的产量就低,出动农用拖拉机,用不了几趟就可以全部收获,玉米的话,就要往返晒场、地头多趟。有过20多年种地经验的总结道:“种玉米比种大豆,表面上虽然能多挣一些钱,但工作量要大得多。”2021年的大豆减产,除了播种面积下降以外,还跟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23公斤,同比下降18%有关。对于大豆亩产下降,解释称,这仍然跟规避玉米风险有关。在东北,原本应该是玉米、大豆轮作,这样既能保证地力,又能保证作物产量。有些农户已经连续4~5年种植大豆,结果导致地力变差,一垧地会少产300~400斤。

2、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稻谷、小麦、玉米分别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3117%、2006%、3991%。其中,占比重接近40%的玉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粮食产量主力军,而大豆占比仅有24%。

3、原产于中国的大豆,是中国开放最早、进口量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与国际接轨最彻底的大宗农产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逆转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从1995年的100万吨增长到2020年突破1亿吨,25年时间增加了100倍。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60%。

4、由于大豆长期产不足需,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已经成为常态,净进口已有26年。以2020年为例,大豆进口依存度超过80%,达到837%。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农业农村部重启大豆振兴计划,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4亿亩”的目标。随后,2020年、2021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并再次确认了这一目标。大豆播种面积2019年140亿亩、2020年148亿亩,同比增幅分别为109%、59%。然而,到了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

5、当前,中国大豆市场已形成食用和饲料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国产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加工豆制品和大豆蛋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植物油和蛋白粕需求,20%加工成油脂,80%加工成豆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49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