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节讲了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证就是病人有桂枝汤证,同时有咳嗽或者是有喘,这个就是在桂枝汤中加入厚朴和杏仁,上一节课忘记介绍了剂量,在这里作一下补充,桂枝汤是三三三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就是多了厚朴和杏仁,厚朴二,杏仁一把,那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就变成了三三三二二一把。
什么意思呢,桂枝三,芍药三,生姜三,甘草二,厚朴二,杏仁一把,当然还有红枣,这个不要忘记,红枣根据剂量的多少来定,伤寒论中都是用的十二枚,当然还有杏仁在伤寒论中是五十枚,我想,五十枚也就差不多是一把,我们在抓药的时候,不可能一颗一颗的去数,所以,我就用一把,当然这一把也要根据情况,如果是小孩,你也用一把,这就不对了,所以,这一把是一大把还是一小把,那你自己去看着办了。
伤寒论第十九条:凡服桂枝汤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这个条辨的意思就是说,凡是内热很盛的病人,如果喝了桂枝汤出现了呕吐,随后就会吐脓血出来,这里说的是“必”,也就是说一定会吐脓血。
对于吐家,动不动就会呕吐的人,平素恶心呕吐的,肠胃不好,的人,吃完东西就会吐酸的人,这样的人就不要开桂枝汤。吐家有可能是胃破了或者是有溃疡了,桂枝汤一下去,桂枝芍药发阳的力量很强,血液循环会加速,本来只是胃溃疡,一个小洞,结果桂枝汤一下去,变成了一个大洞,血就吐出来了。
胃有问题的,例如胃溃疡,胃癌这样的病人,就不能开桂枝汤,对于平常有胃痛,想吐,有恶心,这样的病人也要小心,最好不要经桂枝汤。
伤寒论二十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第二十条辨的意思就是说得了太阳病,发汗太过,导致了汗出淋漓不止,病人还怕风吹,风一吹就很难过,小便短小,四肢有一点拘急疼痛,不是很严重,能忍得住,屈伸不利索,这就是用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是桂枝汤变证,在桂枝汤里面加了附子,为什么要加附子,也就是这病人有里寒,我们怎么知道病人有里寒,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寒主收引,所以就造成了病人四肢屈伸不利,这里的寒其实就是发汗太过,造成了阳虚,阳虚则寒。
桂枝加附子汤是伤寒论中太阳病里面弥补的措施,当你看到病人是太阳证,你的处方开得太过了,汗流不止,恶风,由于汗出得太多,汗尿同源,所以,就会有小便很少,大家肯定有这样的感受,当夏天的时候,你在外面劳作,流了很多汗,那基本上很少有小便,即便是有,小便也是很浓的。由于发汗太过,还会造成肌肉里的水分少了,用中医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肌肉里的津液流失了,所以手脚屈伸不利,像这种情况,我们在桂枝汤中加上炮附子就可以弥补,所以,因津液不足而引起了抽筋,屈伸不利就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汤。
大家都知道,炮附子是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所以对于那种大汗太过,亡阳虚脱是有很好的救逆作用。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炮炙过的药材,它的毒性就要小很多,所以,生附子的毒性就强很多,在伤寒金匮里面,常常会有炮附子和生附子之分。
附子是“玄武”这里的附子是炮制过的,附子是黑的,还有一点咸,是乌头的根,长在乌头旁边的叫附子,附在乌头上的子,平常三年采收,附子是阳药,黑色入肾。生附就是没炮制过,挖回来直接晒干叫生附。
生附通经温里寒,炮附固表阳。
生附子毒性很强,所以要开水先煮,至少要煮一个小时以上,这样毒性基本上就没有了,生附一吃下去,全身的血脉神经都会打通。
炮附子固表阳,流汗太多就可以用炮附子。炮附子还温肾阳,肾阳不足,小便就会很清白,病人会有腰酸,遗精,脸色白黄,看起来就是很虚弱的样子。肾阴不足,就是肾水不够,男人就会有精子不是很好。所以有好多的孕症,都男人的问题造成的,对于不孕不育不要只找女人的原因,男人的原因也要找,两人同时检查。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经是人身上最大的一条经脉,所以,炮附子除了温肾阳,还能固表,所以炮附子一吃下去,皮肤毛孔马上收起来,一滴汗都流不出去,所以,止汗也会用到炮附子,但是单用炮附子是不行的,必须要与桂枝同用,要靠桂枝发散的力量,把炮附子带到皮肤表面上去,这才起到固表的作用。
桂枝加附子汤这个方剂的标准方: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3到5枚,炮附子6克,我们为了好记,常常就是这样记的,三三三二二,桂枝三,芍药三,生姜三,甘草二,炮附子二,这个就是一种简易的比例记忆法,在实际开处方的时候就可以灵活运用,不要死板的桂枝9克,芍药9克,这样就不对。
孩子可能患癫痫。要到医院去查脑电图和头颅CT。
癫痫俗称“羊儿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是由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的惊厥发作。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意识、感觉及情感等方面短暂异常。主要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键全,大脑皮层受到刺激产生过度异常放电所致。惊厥时绝大多数小儿不省人事、两眼紧闭或半睁,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口角抽动、头向后仰,四肢反复屈伸,口唇青紫,身体强直,持续十几秒钟到数分钟。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小儿癫痫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首先要查明病因确定诊断。选择恰当的适宜的治疗,患儿遵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药,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或治愈。
要注意:1按摩时不要让头部有大的震动,手法要稳,力度要适中。
2对上肢,背腰部,下肢做轻柔,捏拿等手法,以患侧为主,预防患侧肌肉萎缩。
3对手指、腕、肘、肩、髋。膝、踝等做屈伸运动,防止关节僵直。4轻柔患侧面部,清点牵正、人中,地仓,迎香等穴位。
5按压 肩舆,曲池,内关,时而被数学,环跳,委中,承山,涌泉,,空拳叩 闭关学,梁丘学,足三里穴等。
6出院三月内慎用按摩。
7每次60分钟为宜
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频繁出现手脚麻木的感觉,很多朋友因为症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此也并没有引起多大重视。但正是因为这种不重视,后期才会出现很多严重的症状。手脚麻木是生活中比较常出现的症状,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有可能因为疾病出现麻木的症状。那么手脚麻木是重大疾病的先兆吗?
手脚麻木是身体报警信号很多重大疾病发作前都会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而也有一些其它原因会导致手脚出现麻木,不管是什么原因,都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出病因。
手脚麻木的患者大多是颈椎病、风湿、类风湿等所导致的,而此类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采取一般的保守治疗方法,没有真正的将病根拔出,忽略了手脚麻木是致残的信号。
手脚麻木实际在病症范畴称为痹症,是由风、寒、湿、邪毒气侵入体内的一种重要信号,当邪毒气侵入五脏六腑之前,专业感觉是手脚麻木,四肢酸胀、沉、痛、有针刺感,这就是经络受阻发出的信号,也是人体防御的较后防线,如不及时疏通,经络受损,从而破坏了人体神经传导功能系统,造成神经坏死,较终发生中风、偏瘫、心梗、脑梗、糖尿病坏疽,抱憾终生。
中医认为,此病属于“痹症”范畴,是由气血不足、寒气阻滞、血脉不通、气血不能濡养经络所导致的。主要症状为手脚麻木困胀、屈伸不利、运动不灵活,有“蚂蚁爬”般的感觉或“针刺样”感觉,部分患者自觉皮肤变厚,感觉迟钝。病症轻者指(趾)端麻木,重者可延伸至整个手掌及足部。
第一种情况-暂时性的全身麻木
这种一般是气血虚,或者局部瘀滞,需要着重补气,中医中含有黄芪的补气方法都可以酌情服用,比如如果有中气下陷,出现气短、子宫下垂、胃下垂等情况,可以服用补中益气汤;如果嘴唇白,失眠,脾胃虚弱则可以服用归脾丸;如果出现气短,自汗等情况,出现了寸脉涩,尺脉弦,则可以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第二种情况-病情严重,出现气血极虚
出现气血极虚,或者经脉不通,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所以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治疗。
第三种情况-手指或者足趾出现麻木
这种情况就需要注意了,有时出现大拇指麻木的情况之后,三到五年间可能出现中风,如果不预防很快就发展成为现在所谓的脑溢血或者脑梗阻。这种疾病该如何预防?如果不严重,可以考虑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如果有全身其余不适,则要找医生专门调治,不可轻易忽视了。
哪些疾病会导致手脚麻木?
动脉硬化
麻木特点: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半身不遂而瘫痪。
腕管综合征
麻木特点:屈腕时手指麻木加重。
颈椎病
手麻是最常见的原因,中老年人,久坐不动、颈椎姿势异常的白领等等都是高发人群。颈椎病致使颈椎间盘突出或增生,使相关的关节突压迫邻近的颈椎根,便会手指发麻的症状。
一过性脑缺血
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原因很多,但一般公认,脑内及脑外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老年人,尤其一侧肢体发麻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
双侧对称性出现手指发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痛风
临床显示,手麻的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压迫到正中神经,而出现手麻疼痛问题。
手脚麻木,指的是四肢肌肤的感觉减退或消失。麻者,非痛非痒,肌肉内如有虫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则痛痒不止,真气不能运及,如木厚之感。疼痛与麻木不同,前者以痛为主,一般无麻木感觉,后者为肉内如虫行,甚者不知痛痒,二者迥然有别。从中医角度来讲,虽有“麻多虚痛多实”的说法,具体可分以下几个类型:
风邪入络
素有手足或半侧颜面麻木不仁,可突然发生口眼歪邪,语言不利,甚则流涎,或伴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治疗以解表通络为主,方以牵正散加减,药用:全蝎(研末冲服),僵蚕(研末冲服),白附子,羌活、防风、独活各,苍耳子,天麻,甘草。水煎服。
血虚麻木
肢体掣强麻木,伸缩不利,肩背或腰腿麻木,面部、口唇和指甲淡白,眩晕眼花,舌淡,脉细。治宜补血生精,方以四物汤为主,药用:熟地,白芍,赤芍,当归,川芎,独活、桑寄生,牛膝1。水煎服。
气虚麻木
手足渐至麻木,倦怠少食,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便溏尿清,舌质淡,脉弱。治宜补气养血,方以四君子汤加味,药用:人参(另炖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10克,防风、黄芪,桂枝,桑枝。水煎服。
气滞麻木
肢体酸麻沉重,活动或按摩后则舒,或伴有胸胁满闷,善太息等气滞之症,舌苔薄白,脉弦,多见于女性病人。治宜疏肝解郁,通络养筋,方以逍遥散为主,药用:柴胡,白芍 ,人参(另炖服),当归5克,白术,茯苓,甘草,通草,桑寄生。水煎服。
湿痰阻络
麻木不仁,或痛觉消失,四肢困重,首如裹,恶心呕吐,舌胖苔白腻,脉滑缓,多见于肥胖者。治宜化痰利湿,通络养血,方用导痰汤加减,药用:半夏,制南星,枳实,茯苓,陈皮,天麻,薏苡仁,水煎服。
瘀血阻络
麻木不仁,痛觉消失,口唇青紫,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治宜活血化瘀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后下),当归,赤芍 ,川芎,生地 ,络石藤,鸡血藤。水煎服。
以上方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中医治疗,辩证施治很重要!
散步后手指发胀发紧绷的感觉
散步后手指发胀发紧绷的感觉,我们知道运动过后我们的全身血液循环是处于加速状态,但是运动后除了神清气爽,还有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手指涨涨的,以下分享散步后手指发胀发紧绷的感觉
散步后手指发胀发紧绷的感觉11、静脉回流不畅导致的
散步时血液循环加速,由于手臂是下垂的,局部血液循环欠佳,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就可能出现手指肿胀,一般在数小时后症状会消失。如果只是在剧烈运动后偶尔出现,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别治疗。
2、肾功能不好引起的
肾功能不好也可能出现水肿现象,只是手指肿胀不只是出现在散步后,其他时间也会有手指发胀的现象。此外,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脸部、脚都会有水肿现象。症状轻的数小时会消失,严重的可能一直会有水肿现象。
3、营养不良引起的
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降低,不能形成足够的白蛋白,组织中的废料无法完全排出,日积月累的就会有水肿现象。
4、风湿性关节炎引起
手指肿胀是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症状,散步后血液循环加速,但是由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局部组织液循环不畅,就容易出现肿胀现象。通常可以通过热敷或者摩擦生热改善症状。
5、饭后休息再散步
饭后休息10—15分钟后再开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作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饭后走动的时间可以从10-30分钟中选择。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避免感觉劳累,增加心脏的负担;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则适合多走一些。总之,“午饭后要坐,晚饭后要走”,长期坚持,必会有益于健康。
散步后手指发胀发紧绷的感觉2与血液循环相关
运动时,身体各器官与肌肉对于能量的需求提高,使得大部分的血液都要流至这些部位,导致手指这种末梢部位的血液流入量减少且温度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手指部位的血管可能会发生扩张,以让更多的血液流入,使温度提升。
除此之外,身体为了排出运动时所产生的大量热能,会驱使血液流向更接近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以加快身体散热速度,因此,除了手部肿胀外,可能也会有出汗增加的情形。
手部缺乏活动
有一派说法认为,走路时因为双手都低于心脏,且没有使用手部肌肉,导致血液回流量减少,使得血液积聚在双手,引起肿胀,虽然双脚距离心脏更远,但是因为其肌肉不停在运作,因此比较不会发生肿胀的状况。
电解质失冲
电解质失冲最常引发的症状,就是造成人体的体液失冲,体液当中含有钠、钾和钙等电解质,当这些电解质不足或过多时,便可能产生电解质失冲,导致水肿(Edema)。
另外,盐分是电解质的重要来源,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吃的太重口味、太咸,很容易引发水肿,便是因为血液中的电解质过高。然而,运动所引发的,多是电解质过低,除了大量流汗会增加盐分的排出量外,在大量补充水分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血液中的钠量过低,使手部出现浮肿的现象。
像马拉松这种时间长、流汗剧烈的运动,跑者有较高的机率出现低血钠症(Hyponatremia),因为在短时间的补充大量的水分,当血液中的钠量过低时,水可能会进入细胞,引发水肿状况,也可以说是「水中毒」而引起,严重的低血钠症状,甚至可能引发昏迷、中枢系统损伤与死亡。
散步后手指发胀发紧绷的感觉3为什么会出现肿胀
研究适度运动时手部肿胀原因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但有人推测手臂运动、代谢变化或与热有关的问题可能起一定作用。
对优秀耐力运动员(如马拉松运动员)及其在不利条件下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时身体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中一些研究表明,浮肿或肿胀可能与其他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症状一起出现。
我们可以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得到一些线索来理解为什么长时间走路或跑步时会出现手指肿胀。
手足肿胀的原因
电解质失衡或运动相关性低钠血症(EAH)可能是导致手和脚活动时肿胀的原因。
当然,手脚肿胀也可能与血液循环的改变有关。
手臂运动
研究显示,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在走路时会出现手部肿胀的情况。这项研究还表明,女性运动后出现手部肿胀是男性的两倍多。
当我们运动的时候身体内的血流量会增加。身体会将更多的血液输送到毛细血管中,既可以给肌肉提供动力,也可以通过皮肤散热来降温。这种现象其实发生在全身各处,但是手脚的肿胀感总是很吸引注意力。
通过“离心力”会我们体内大量的体液会被甩进肢体末端,这些多余的体液将会积聚在手部和脚部,而他们离开的唯一办法就是必须逆着重力流回到心脏。
在运动或步行时我们可以尝试有力的双臂摆动,不一会就会有一些人感到手部肿胀。如果把手放在口袋里或者举起几分钟肿胀感就会缓解。
虽然走路前后摆臂是导致手部肿胀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不必因为这个而改变手臂的摆动模式,双侧手臂摆动并不是不恰当的动作,相反,这种双臂摆动走路的方式是最正常的行走方式。
代谢变化
除了重力和离心力会导致肿胀外,另一个导致走路时手肿胀的潜在原因是:由于运动改变了的新陈代谢率。
与双臂捆绑行走、手臂完全静止行走以及右腿向前迈步时右臂向前摆动的“反正常”行走模式相比,使用正常的双侧手臂摆动模式所消耗的能量是最少的。
当然我们也不太可能在日常活动中使用这些反常的行走模式。
走路和跑步确实会增加人体的代谢率,即使我们采用最优的运动姿势,那也不能减少运动带来的高代谢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