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肌详细资料大全

躯干肌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躯干肌是指人体躯干上的肌肉群,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躯干肌 包括 :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 :分浅、深两层 斜方肌 :位于项、背部的浅层 躯干肌在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肌,胸上肢肌,胸固有肌,膈,腹肌,前外侧群,后群,肌间结构,腹部筋膜,会阴肌, 躯干肌在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 1、椎旁肌群: 在椎旁肌群中,浅表的大肌群,如最长肌、髂肋肌等产生的运动主要对抗外在负荷,维持整个脊柱的姿势;深层节段间肌群,如回旋肌、多裂肌、棘间肌等接近腰椎的中心,力臂相对较短,在产生运动时需较大的收缩力,因而有利于稳定腰椎,同时因其接近腰椎中心,肌肉收缩时长度变化较小,反应时间较短,有利于神经肌肉控制系统快速有效地调节腰椎的稳定。Panjabi等对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分别作前屈、后伸、侧曲、旋转运动,施加模拟回旋肌、多裂肌、棘间肌收缩所产生的力,结果减少了椎体间各个方向的移动,证实深部肌群在腰椎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深部肌群中,回旋肌和棘间肌较小,作用也较小,多裂肌起自骶骨背面、胸腰椎横突,向上内方斜行,浅表部分止于上方3~4个椎骨的棘突,稍深的止于上方2~3个椎骨的棘突,最深的肌束连于其上方相邻椎骨,在腰部比较发达,对腰椎稳定性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很多学者对多裂肌进行的研究发现,多裂肌肌梭内本体感觉传入信号传至中枢引起一系列的反射活动,使肌肉协同收缩,从而稳定脊椎。 棘上韧带能引起多裂肌的收缩,使1~3个腰椎节段紧张性增高,增加稳定性。可能引起棘上韧带损害的负荷可引起多裂肌的强力收缩,但循环负荷可引起多裂肌疲劳,肌力减退,增加腰椎不稳的危险因素。腰背痛患者腰骶椎本体感觉差,多裂肌肌梭传入纤维或中枢处理这一感觉的传入信号发生改变,导致腰椎的部分节段过度移位,引起损伤。 浅层与深层肌群在腰椎运动中的作用不同。Dofferhof等发现,与无负重行走相比,一侧负重行走时同侧多裂肌收缩时间缩短,髂肋肌的收缩在不同的个体表现不同,有的收缩时间缩短,有的则无收缩,而对侧髂肋肌收缩时间增长,多裂肌收缩无增长,故认为髂肋肌在腰椎侧弯中的作用较多裂肌更为重要。Wilke等对尸体腰椎模拟施以5对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多裂肌向尾端、头端的力、髂肋肌和最长肌、腰大肌作用于横突、腰大肌作用于椎体),测量腰椎活动度的变化,发现多裂肌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最大。Danneels等发现正常人群在非对称性举重物的过程中多裂肌存在对称性收缩,而腰部髂肋肌的收缩两侧不对称。另有学者认为,多裂肌与髂肋肌在脊柱平衡中的作用不同,多裂肌主要对抗矢状面上的外力,而髂肋肌主要是对抗额状面的外力。 22、腹部肌群: 腹肌作为椎旁肌群的拮抗肌在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先天性腹肌发育不全的患者因失去了矢状面平衡可出现脊柱侧弯。腹肌收缩间接作用于脊柱增加脊柱稳定性的机制可能是:①增加腹内压,增加腰椎的紧张性,减轻椎体间的压力,如举重、跳跃等躯干背伸运动时;②增加了附着于腰椎棘突、横突上的胸腰筋膜的张力。前者作用点较弥散,后者则较局限,两者协同作用以维持腰椎的平衡。胸腰筋膜后层主要为背阔肌筋膜,附着于棘突,只维持矢状面的平衡;胸腰筋膜中层附着于横突,可维持冠状面及矢状面的平衡,特别是侧弯、举重物时。 各腹部肌群在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不尽相同。Richard等认为在维持腰椎轴向旋转的稳定性中腹直肌起主要作用,其次为腹外斜肌。Chiang等的研究表明,腹直肌与腹内斜肌在避免脊柱侧方移位时的作用大。有的学者则认为仅有腹内斜肌起作用。另有学者认为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为躯干旋转肌,且互为拮抗肌,同时收缩对腰椎起稳定作用。也有很多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腹横肌的研究上。腹横肌为腹部深层肌肉,自上而下起自第7~12肋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前部的内唇、腹股沟外侧1/3,肌纤维向内横行移行于腱膜,参加腹直肌后鞘的构成,止于白线。虽然腹横肌为腹部阔肌中最薄者,但其纤维环绕腹部,经胸腰筋膜与各个椎体的横突、棘突相连,它的收缩增加了胸腰筋膜的紧张性。Hodges等记录了下肢活动时各躯干肌的肌电活动情况,发现腹横肌最早收缩,该收缩不因下肢活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Gresswell等的研究也发现腹侧载荷突然增加时,腹肌收缩早于竖脊肌,其中腹横肌最早收缩。 当然,在腰椎的稳定性中,腹部肌群和背部肌群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作为腰部结构的组成部分,与腰椎形成一完整的整体,互相协调,共同保持腰椎的稳定性,以利于腰椎在各向面上的平衡。也有观点认为,正常人围绕中立位进行缓慢屈伸运动时,有些人表现为多裂肌的收缩贯穿全过程,保持一恒定的肌电活动,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竖脊肌的肌电活动随脊柱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人则表现为腹内斜肌贯穿全过程的收缩。Cholewicki等认为,不同个体可能利用不同的肌肉来稳定腰椎。 综上所述,与活动有关的躯干肌群对脊柱外源性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维持腰椎平衡需要椎旁肌群和腹部肌群的共同作用。躯干肌群的功能减退引起的腰椎不稳是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躯干肌在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对腰背痛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斜方肌 位于项、背部的浅层,一侧呈三角形,两侧合起来为斜方形。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止于肩胛冈、肩峰和锁骨外侧1/3,收缩时使肩胛向脊柱靠拢。该肌瘫痪时产生塌肩。 背阔肌 为全身最大的扁肌,位于背下部、腰部和胸侧壁。起自第6胸椎以下的全部椎骨棘突和髂嵴后份,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的小结节嵴,收缩时使臂内收、内旋和后伸,如背手姿势。临床上常利用背阔肌制作肌皮瓣或肌瓣修复大面积缺损或用于心肌成形术,此时不会对正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竖脊肌 位于背部深层,棘突两侧的纵沟内,为两条强大的纵行肌柱。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份,向上分别止于椎骨、肋骨和颞骨乳突。竖脊肌收缩时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肌。 胸腰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竖脊肌,形成该肌的鞘;后层在腰部显著增厚。 胸肌 胸肌一部分起自胸廓,止于上肢骨,运动上肢,称胸上肢肌;另一部分起、止均在胸廓上,收缩时运动胸廓,称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 (1)胸大肌:位于胸前壁的浅层。起自锁骨内侧份、胸骨和第l~6肋软骨,肌束向外汇集,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使肩关节内收、内旋和前屈,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 (2)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可牵拉肩胛骨向前下。 (3)前锯肌:紧贴胸廓外侧壁,起自第1~8肋,肌束斜向后上,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紧贴胸廓,其下部肌束拉肩胛骨下角外旋,助臂上举。 胸固有肌 位于肋间隙,主要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起自上位肋下缘,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位肋上缘,作用是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止和肌束方向恰与肋间外肌相反,作用是降肋助呼气。 膈 膈(diaphragm)为分隔胸、腹腔的一块扁肌,封闭着胸廓下口。膈向上膨隆,呈穹窿状;周围部为肌性部分,附于胸廓下口;中央部为腱膜,称中心腱。膈,可分三部:胸骨部较薄弱,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肋内面;腰部以左右膈脚起自第2~3腰椎前面和第1腰椎横突。膈上有三个孔;在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裂孔;主动脉裂孔的左前方约在第十胸椎水平有食管裂孔,在食管裂孔的右前方约在第8胸椎水平有腔静脉孔,各孔分别通过同名结构。 膈是重要的呼吸肌。它收缩时,膈的膨隆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膈的膨隆部升复原位,胸腔容积缩小,引起呼气。若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使腹压增加,有协助排便、分娩等功能。 腹肌 腹肌参与组成腹腔的前壁、侧壁和后壁,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 前外侧群 (1)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的一对长带状肌,表面被腹直肌鞘包裹。该肌被3~4陈横行的腱划分隔成多个肌腹。 (2)腹外斜肌:为一宽阔的扁肌,位于腹前外侧壁的浅层。肌束自外上斜向前内下方,在近腹直肌外侧缘处和髂前上棘水平以下移行为腱膜,经过腹直肌的前面,参与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其下缘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间,增厚并向后卷曲形成腹股沟韧带。 (3)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上部肌束行向前上与腹外斜肌的肌束交叉。全部肌束行至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并分为两层,包绕腹直肌,终于白线。 (4)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肌束向前内横行,延为腱膜,经腹直肌后面终于白线。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游离,呈弓形跨过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弯向后下止于耻骨梳。在男性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最下部发出一些细散的肌束随精索降入阴囊,包绕睾丸,称提睾肌,收缩时可上提睾丸。 腹前外侧群肌有保护和固定腹腔器官的作用,收缩时缩小腹腔,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和分娩。腹肌收缩时还可使脊柱作前屈、侧屈和旋转等运动。 后群 为位于腹后壁的两块肌:腰大肌和腰方肌,前者后述。腰方肌位于腹后壁腰椎两侧,呈长方形,收缩时使脊柱侧屈。 肌间结构 (1)腹直肌鞘:是腹前外侧群三块扁肌的腱膜包裹腹直肌而成的腱膜鞘。其中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结合构成鞘的前层,腹横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结合构成鞘的后层。 (2)白线:为腹前壁正中线上的一条腱膜带,由三对扁肌的腱膜在中线相互交织而成。 (3)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为腹前壁三层扁肌间的一条斜行裂隙。该管长约4~5cm,有内外两口,内口称腹股沟管深(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突出而成;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皮下)环,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孔。此管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为腹壁的薄弱区,是疝的好发部位。 腹部筋膜 包括浅筋膜和深筋膜。浅筋膜富含脂肪,肥胖者脂肪更多,为人体脂肪贮存的主要部位;深筋膜包被腹壁各肌,其中紧贴于腹横肌和腹直肌鞘深面者,称腹横筋膜。。 会阴肌 会阴肌是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诸肌,主要有肛提肌,会阴浅、深横肌,尿道括约肌等。肛提肌呈漏斗形,封闭小骨盆下口的大部分。肛提肌及覆盖于其上、下面的盆膈上、下筋膜共同构成盆膈,膈内有直肠通过。肛提肌承托盆腔脏器,并对肛管、 有括约作用。会阴浅、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为封闭盆膈前下部缺口的肌,其中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及其上、下面的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共同形成尿生殖膈。膈内男性有尿道、女性有尿道和 通过。

人体躯干与四肢的联动能力是提升运动表现的关键,这一能力需要建立在正确动作模式的前提下。理想的运动表现是首先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而后通过反复的训练形成肌肉记忆,最终形成正确动作自动化。但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让人们逐渐形成了错误的肌肉记忆导致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在运动中无法做出正确的动作模式,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运动效果,甚至会导致伤病的出现。

能够帮助大家改善这一问题的训练方法很多,但是无论是什么方法都需要打破原有的动作体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够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大多数方法受到场地、训练器材、动作复杂程度的限制,很难学习和常年保持。因此我为大家推荐一套躯干与四肢联动训练的简单动作,帮助大家迈出家庭体能训练的第一步,这套动作不受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的限制,而且简单有效,易于保持。动作分为上肢与躯干联动训练动作、下肢与躯干联动训练动作两部分,今天我先为大家介绍下肢与躯干联动能力训练 的第一个动作:“仰卧腿屈伸”,建议大家每天至少完成一次训练。最佳训练时间为每日早晨起床后。

通过一个晚上的休息,人体的神经肌肉处在相对放松的状态,容易募集更多的肌肉完成动作。非常适宜进行动作模式训练。因此每天早晨起床前我会躺在床上完成“仰卧腿屈伸”训练。早晨睡醒后我会安静的躺在床上在脑中过一遍当天的计划安排。而后把枕头撤掉,掀开被子仰卧平躺在床上。腹部轻轻收紧,下背部贴实床面,双腿屈膝抬起,腹部带动大腿、大腿带动小腿水平交替上拉完成腿屈伸的动作。注意:小腿是水平上拉动作,而不是向外蹬出。伸小腿时应是依靠惯性完成动作。(以上动作对跑步时的小腿上拉动作有辅助训练作用,需要重点体会)感受各部位肌肉自然协调发力,不应有某一块肌肉单独发力导致的局部肌肉疲劳。随时调整下背部与床面主动接触,保持骨盆的中立位置。初始完成这个动作,膝关节可能会出现响声,腹部和大腿前群会有明显的疲劳感。坚持每天练习,由于深层肌肉的更多参与和膝关节滑囊液的自然分泌,响声会逐渐消失。各部位肌肉的疲劳感也会延迟出现。此动作是下肢与躯干联动的基本动作模式,并且在骨盆中立和水平重力下完成,每日坚持训练,躯干与下肢联动的本体感觉会逐渐清晰,回到站立位动作时,在垂直重力下完成动作会更轻松、更自然。此动作不建议做到腹部和大腿前群酸痛,相反,完成动作的过程中除保持下背部贴实床面外,其他部位肌肉应相对放松,当肌肉略有疲劳感时即可停止。

“仰卧腿屈伸”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训练动作。但是要很好的完成动作达到训练效果却不容易。很多人认为这个动作只是个腹肌训练动作,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完成该动作需要人体躯干与下肢协同发力。力求在动作中能够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每一块参与的肌肉只发出很少的力。从而达到提升动作效率、减少能量消耗、延长运动时间的目的。同时该动作对刺激膝关节滑囊液的分泌有着积极的作用。每天拿出1-3分钟坚持做仰卧腿屈伸训练并养成习惯,相信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建议要在每天的固定时段完成这个动作。坚持一周后就会逐渐养成习惯,到了这个时间就会提醒自己该做“仰卧腿屈伸”训练了。从现在就开始做这个动作吧!这个简单的动作会让你终生受益。

运动功能障碍的六个评定:

1.运动发育障碍的评定:正常小儿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和顺序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8-10个月能爬。1岁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2岁会跑。3岁会骑三轮车。4岁能爬梯子。脑性瘫痪者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儿或表现为主动活动减少。

  2.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可能性。脑瘫者肌张力机制受到损伤。学儿由于反应过激或过迟而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状态。这便决定了对患儿肌张力评估的重要性。肌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发生影响。肌张力增高时,对关节活动产生较大的抵抗感。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伸屈受限,反之,肌张力降低时,活动关节无抵抗等,肢体摆动幅度大,关节屈伸过度,此外,可通过以下关节活动度,间接了解肌张力的情况。

  小儿取仰卧位,头和身体居中

  A.内收角:患者两下肢伸直,外展至最大限度,两大腿间的夹角

  B.国窝角:将小儿一侧下肢拉直,抬高,屈髋关节,大腿与小腿在间的夹角

  C.足背屈角:尽量被动背曲踩关节,足背与小腿间的角度

  D.足跟耳试验:牵拉患儿一侧足使尽可能向同侧耳部靠拢,足跟与臂部连线与桌面形成的角度

  正常小孩的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

  内收角国窝角足背屈角

  1—3月40-8080-10060-70

  4—6月70-11090-12060-70

  7—9月100-140110-16060-70

  10—12月130-150150-17060-70

  3.协调功能与精细动作的评定

  通过对患儿协调功能及精细动作的评定可了解四肢的共济活动,协调能力及手指基本功能状况。较常用有以下几种方法:

  A.指一鼻试验:小儿在任何体位将臂伸直再用食指触鼻尖。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B.对指试验:任何体位患者用拇指与其余指依次对指,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C.轮臂动作:快速,反复作前臂的旋前,旋后动作,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4.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的评定

  这一评定非常重要,通过检查可判断神经发育与动作发育水平,是指导训练的依据

  A.原始反射评定

  a紧张性迷路反射:头取正中位,上,下肢伸展,仰卧位时头后仰,全身伸肌张力增高,呈“伸展模式”伏卧位时头前曲,四肢屈曲,全身屈肌张力增高呈“屈曲模式”则为阳性,3-4月消失。持续阳性可阻碍小儿正常的运动发育

  b紧张性颈反射(TNR)

  ⑴ATNR:仰卧,头居中,四肢伸直,将小儿头转向一侧。阳性表现为面朝向侧肢体伸展,枕向侧屈曲。3-4月消失

  ⑵STNR:俯卧,头颈尽量前屈和背伸,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背伸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则为阴性。5个月左右转阳

  若TNR持则可影响小儿四肢运动发育,平衡能力及抬头。

  c握持反射:刺激患儿手掌R侧,引起小儿手指迅速屈曲,紧握,该反射2-3个月消失

  d交叉伸展反射:仰卧,头居中,让一侧下肢屈曲,后伸展,阳性表现为另一侧下肢则与之相反,该反射1-2个月消失

  B.自动反应评定

  自动反应评定包括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及保护性伸展反应

  翻正反应又称调正反应是小儿头和身体位置在空间发生变化时,小儿头颈,躯干和肢体立即恢复到正常姿势和体位的反应,它包括颈旋转翻正反应,迷路,立直反应及躯干翻正反应等

  平衡反应包括倾斜反应,坐位反应,立位平衡反应。可通过FUGL—MOYER评定法了解患者的平衡反应能力

  保持性反应:抱住小儿腋下,使他向高处向下接近桌面,小儿出现双上肢支撑床面反应,该反应于6个月出现。

  5肌力评定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肌力评定的要求不尽相同,发育前期,患于主动运动较少,对其进行肌力评定,其治疗意义不大,但当患者会坐爬,甚至会站,走路对其进行肌力评定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小孩较难取得合作,姿势,肢位较难保持固定,特别是肌张力较高患者,手法肌力检查难以准确判定肌力对于年龄相对较大能取得合作者可采用LOVETT6级分级进行评估

  6步态分析

  对有行走能力但异常步态者必须进行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的揭示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进行行走功能评估和矫正提供必要的依据

  脑瘫病人的异常步态最常见有由于痉挛引起的剪刀步态,垂足(划圈)步态,及各种肌无力步态如臂中肌,臂大肌步态等。

常用骨科鉴别诊断—病历首程必备神器 上肢及上肢带骨骨折

锁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外端高于肩峰,甚至形成梯状崎形,向下牵拉上肢时,骨外端隆起更明显;向下按压骨外端可回复,松手后又隆起;X 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脱位。

2、胸锁关节脱位 两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可有异常活动,锁骨内端可突出或空虚。

3、臂丛神经瘫疾 易与婴幼儿锁骨骨折相混淆。前者锁骨仍完整,同时可见典型的肩部内收内旋、肘部伸直畸形;一般在2个月—3个月后可有显著恢复。

肩胛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肋骨骨折 伤后胸部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挤压胸廊时,骨折部分疼痛加剧;有时可合并气、血胸;X 线片示肋骨骨折。

2、肱骨外科颈骨折 多为传达暴力所致,上臂内侧可见瘀斑,有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

肱骨大结节骨折

〔类病鉴别〕

l 、肩关节前脱位 受伤机制与本病相近,也表现为肩部肿痛,活动受限.但有方肩畸形,可扪及异位肱骨头,肩关节弹性固定.有时两者常合并存在。

2、肩峰骨折 均为肩部肿痛,但压痛点位于肩峰部,被动外展时可有一定的活动度;x 线片可见肩峰骨折。

3、肱骨外科颈骨折 症状、体征相似,但本病肿胀及瘀斑较明显,肱骨上端环形压痛,可有异常活动;X 线片见骨折线位于肱骨外颈.亦可两者合并存在。

肱骨外科颈骨折

〔类病鉴别〕

1、肩关节前脱位 亦表现肩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典型方肩畸形;但伤肢外展25°一30°位弹性固定,搭肩试验阳性;X 线可鉴别.有时两者合并存在。

2、肱骨大结节骨折 肩外侧大结节处压痛,外展活动受限,上臂内侧无瘀斑,无环形压痛。

3、肩部挫伤 系直接暴力所致.局部皮肤有擦伤、瘀斑,肿胀、压痛局限于着力部位,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 线片无骨折征象。

肱骨干骨折

〔类病鉴别〕

1、肱骨外科颈骨折 肿痛在肩部,肱骨上端压痛;X 线正位片及穿胸位可显示骨折线在肱骨解剖颈下2厘米一3厘米;治疗后骨折多能愈合。

2、肱骨肱骨上骨折 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较明显,呈靴状畸形;X 线片示骨折线在肱骨下端扁薄处;治疗后常遗有肘内翻畸形。

3、上臂扭伤 压痛局限于损伤部位,有牵拉痛,上臂功能障碍较轻;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无异常活动。

肱骨髁上骨折

〔类病鉴别〕

1、肘关节后脱位 儿童肘关节后脱位极少见,脱位后肘后三角关系改变,患肢缩短,屈肘弹性固定;X 线摄征可确诊。

2、肱骨外髁骨折 肿胀及压痛局限于肘外侧,有时可触及骨折块;X 片摄片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

肱骨髁间骨折

〔类病鉴别〕

1、肱骨髁上骨折 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疼痛相对较轻;X 线片示骨折线未波及关节面;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2、肘关节后脱位 弹性固定于135°左右,肘窝前方饱满,可扪及肱骨滑车;肘后鹰嘴异常后突,上方凹陷、空虚;X 线摄片有脱位征象,无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类病鉴别〕

1、肱骨髁上骨折 肿痛较明显,呈环周压痛;X 线片示骨折线不波及关节面,桡骨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

2、肱骨小头骨折 单纯的肱骨小头骨折多见于成人,合并部分外髁的肱骨小头骨折以儿童多见。亦有肘外侧及肘部的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尤其屈曲90°

一100°常发生肘部疼痛加重并有阻力感觉;x 线表现常有特征性,需仔细观察正、侧位X 线片。

肱骨内上髁骨折

类病鉴别

1、肘关节后脱位 两者均有肘部疼痛、肿胀,伸直位固定.但脱位为环击肿痛,弹性固定于135°、肘窝可扪及肱骨远端,鹰嘴上方空虚,肘部呈靴状畸形;X 线片示脱位、无骨折征.关节向后内或后外脱位.肱骨内上裸骨折常可合并肘关节向后内或后外脱位。

2、肱骨内髁骨折 在小儿肱骨内髁内化中心未出现之前,X 线上不能显示骨化中心位置。肱骨内髁骨折与内上髁骨折主要根据x 线片上肱骨小头肱骨内上髁及桡骨小头骨化中心的位置变化加以鉴别;必要时与X 侧肘关节X 线片对照。

尺骨鹰嘴骨折

〔类病鉴别〕

肘关节脱位 两者均有肘部疼痛,伸直位固定。但脱位为环周肿痛,弹性固定于135°;肘窝可扪及肱骨远端,肘关节主、被动活动均受限;X 线示肘关节脱位,无骨折征。

桡骨头骨折

〔类病鉴别〕

肱骨小头骨折 受伤机制相似,肘外侧肿痛,肘关节活动受限;但压痛点在肱骨远端外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前臂旋转活动尚可;X 线片可明确鉴别。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类病鉴别〕

1、尺挠骨干双骨折 症状、体征相似,儿童及成人均可见;X 线片示尺挠骨干骨折线在任何水平,无桡骨头脱位征。

桡尺骨干双骨折

〔类病鉴别〕

孟氏骨折 在肘前方可触及脱位的桡骨头关节面,X 线摄片可见桡尺骨干双骨折,尺骨骨折线在近1/3处并有桡骨头向前脱位。

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类病鉴别〕

1、尺桡骨干下1/3骨折 前臂中下段肿痛、畸形,异常活动,前臂旋转工能受限,尺桡骨下1/3可扪及骨擦感,前臂活动障碍更明显;X 线片示尺桡骨干下1/3骨折,无下尺桡关节脱位。

2、桡骨下段骨折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腕部肿痛、增宽,腕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明显餐叉样畸形,无桡骨下1/3处异常活动;X 线片常见合并尺骨茎突撕脱。

腕舟骨骨折

〔类病鉴别〕

1、先天性双舟骨 临床上较少见,在X 摄片上两块骨之间,界限清楚、整齐、光滑,无至密坏死或边缘不整齐现象。

2、桡骨茎突骨折 腕部桡侧肿胀、疼能,有骨擦音,X 线片见骨折线在桡骨茎突。

掌骨骨折

〔类病鉴别〕

1、掌指关节脱位 局部肿痛,活动功能障碍,弹性固定在过伸位,可扪及脱位的掌骨头;X 线片见掌、指关节脱位,无三角形骨块。

指骨骨折

〔病类鉴别〕

1、指间关节脱位 近关节部肿痛、活动障碍;指问关节弹性固定在伸直接;x 线可确诊.常伴有撕脱骨折。

2、伸肌健断裂 指背侧疼痛,伸指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X 线片无骨折征。

下肢及下肢带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类病鉴别〕

1、股骨转子间骨折 受伤机制与本病相似,但患者年龄常更大,局部肿胀明显,压痛点在股骨为粗隆部,皮肤一般可见瘀斑;X 线片可助鉴别。

2、髋关节后脱位 常见于青壮年,有强大暴力损伤史;患肢弹性固定于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位,在臀后可扪及脱出的股骨头;X 线片可鉴别。

股骨转子间骨折

〔类病鉴别〕

1、股骨颈骨折 受伤机制与本病类似,但年龄琦对较小,局部肿胀及痕斑不甚明显,压痛点在腹股沟中点;X 线摄线可助鉴别。

2、髋关节后脱位 常见于青壮年,有强大暴力损伤史;患肢弹性固定于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位,在臀后可扪及脱出的股骨头;X 线片可鉴别。

3、股骨干上1/3骨折 青壮年及儿童多见,有明显外伤史;局部压痛敏锐,出现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扣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X 线片示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

〔类病鉴别〕

1、股骨转子间骨折 常见于老年人,压痛点在股骨大转子;X 线片可鉴别,

2、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髁上处压痛敏锐、骨擦感, 和异常活动;X 线片示髁上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

〔类病鉴别〕

1、膝关节脱位 暴力强大,疼痛剧烈,肿胀严重,膝关节弹性固定在某一位置上,无骨擦音;X 线摄片鉴别。

2、髌骨骨折 膝前髌骨部位压痛,有移位骨折可扪及骨折分离所致的凹陷,伸膝功能障碍;X 线摄片可协助鉴别。

股骨髁间骨折

〔类病鉴别〕

股骨髁上骨折 骨折发生在腓肠肌起点以上2厘米-4厘米范围内,短缩、成角、旋转畸形,可有异常活动;X 线摄片骨折线不进入关节.

髌骨骨折

〔类病鉴别〕

1、副髌骨骨折 局部无明显压痛,伸膝无明显受限;X 线片见骨块边缘整齐、光滑,多对称存在,多发生在髌骨的外上角.

2、股骨髁部及髁上骨折 受伤暴力较大;压痛点在股骨髁部及髁上,可出现畸形,有骨擦音;X 线摄片可鉴别。

3、胫骨平台骨折 压痛点在胫骨内名外侧平台,髌骨前面摸不到裂隙;X 线摄片鉴别。

胫骨髁骨折

〔类病鉴别〕

1、股骨髁部骨折 暴力强大,压痛点在股骨裸髁部,X 线片示股骨髁骨折。

2、髌骨骨折 髌骨部压痛、裂隙,膝不能伸直,X 线片示髌骨骨折。

踝部骨折脱位

〔类病鉴别〕

1 距骨骨折脱位 多由高处跌下所致;压痛点在距骨,X 线片可协助鉴别.

2 踝部韧带损伤 多由踝关节所扭伤所致;肿痛,压痛点在内踝下方或外踝的前下或下方;无内擦音和畸形;X 线摄片可排除骨折。

距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踝部骨折 压痛点在内或外踝,有畸形和骨擦音;x 线摄片可协助诊断.

2、跟骨骨折 高处跌下所致.足跟部有瘀斑、压痛;骨折移位严重出现扁平足,后跟增宽;x 线摄片可鉴别。

3、先天性距骨后三角骨 无明显外伤史,多由扭伤踝部照片时发现;照双侧X 线片对比多为对称性,三角骨与距骨后侧紧密相连,骨片界线清晰、光滑。

足舟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距骨骨折 多由高处跌下所致,压痛点在距骨,X 线摄片鉴别。

2、副舟骨 为对称性,与舟骨体连接平面齐整光滑,局部无压痛。

趾骨骨折

〔类病鉴别〕

趾拓或趾间关节脱位 足趾弹性固定在某一位置,无骨擦音;X 线片可鉴别。

跖骨骨折

1.第五跖骨基底骨骺未闭:小儿受到外伤后出现肿胀、疼痛,不能行走,摄片发现有骨骺未闭合时,与健侧对比,以便明确诊断。

2.腓骨长肌腱籽骨:受伤后同样有肿胀、疼痛,但肿胀、疼痛不明显,骨片光滑、规则,双侧均有。

躯干骨骨折

胸骨骨折

〔类病鉴别〕

胸壁软组织挫伤 无畸形及骨擦感,胸廓挤压征阴性,X 线片无骨折征。

肋骨骨折

〔类病鉴别〕

胸壁软组织挫伤 伤后初期疼痛逐渐加重,无明显固定的压痛点;且不能触及骨擦感,胸廓挤压征阴性;X 性摄片可资鉴别。

脊柱骨盆骨折

脊髓损伤

〔类病鉴别〕

1、脊椎前角灰质炎 多见于小儿;否认外伤史,一般都有高热史;往往出现的是部分肌群的瘫疾;X 线摄片无骨折脱位。

2、脊柱结核 无明显外伤史;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冷脓肿、瘘道;X 线片可鉴别。

3、脊柱脊髓肿瘤 一般无外伤史;神经症状逐渐加重,疼痛晚上较甚;X 线摄片及CT 扫描可协助鉴别。

颈椎骨折脱位

〔类病鉴别〕

颈椎病 多见于老年人,无明显外伤史或伤前已有症状;诉双手麻木无力或头晕外,常不合并截瘫,部分截瘫患者常为渐进性;X 线摄片可明确鉴别。

胸腰椎骨折脱位

〔类病鉴别〕

急生腰扭伤 多为腰部用力过度或体位不正闪扭所致;无纵向叩击痛和后凸畸形;X 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骨盆骨折

〔类病鉴别〕

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 多见于老年人;患肢常有短缩外旋畸形,大粗隆上移;X 线片可鉴别.

尾椎骨折脱位

〔类病鉴别〕钩状尾骨 无压痛,肛门指检无明显活动或仅有轻度活动感。

腰椎间盘突出症

〔类病鉴别〕

1、腰椎后关节紊乱 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为滑膜关节,有神经分布。当后关节上、下关节突的关系不正常时,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此种疼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厘米处,可有向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对鉴别困难的病例,可在病变的小关节突附近注射2%普鲁卡因5毫升,如症状消失,则可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2、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少数患者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 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3、腰椎结核 早期局限性腰椎结核可刺激邻近的神经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 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CT 扫描对X 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

4、椎体转移瘤 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 线平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

5、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为慢性进行性疾患,无间歇好转或自愈现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就是到你能完全伸直膝盖为止,也就是你的大腿和小腿呈一条直线,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继续伸膝,就代表膝关节伸展的活动度过大。站立时候如果膝关节到了过伸的位置,从侧面看上大腿与小腿形成一个向后的弧形,所以也有人把膝过伸叫做膝反弓。

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腿向后弹出,人的重心明显往后倾斜。是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之一。

有两种简单的视觉方法可以用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超出了“正常的屈伸范围”(判断膝盖超伸)

一、站立时大小腿之间的角度超过了180,呈“C”形(从正侧面看) 。

二、小腿腹相对于脚跟的位置远远靠后(肌肉异常发达的不算!!)。

膝反张的分类

1、膝前瘫痪或肌力低下型(由于股四头肌瘫痪或肌力低下,腘绳肌力减弱,膝关节不能稳定于伸直位,负重时强迫后伸位行走)

2、膝后瘫痪或肌力低下型(腘绳肌及小腿三头肌均瘫痪或肌力低下,膝后包括关节囊,韧带等松弛,可引起膝关节过伸)

3、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至膝关节位置不正常。

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0°)、中度(10°~30°)、重度(﹥30°)

根据功能状态分为:静态膝反张(多见于脊髓损伤、痉挛性脑瘫患儿)、动态膝反张(多见于脑卒中患者)

2

膝反张产生的原因分析

1、小腿三头肌张力高,导致踝关节背曲受限

2、股四头肌张力高或挛缩,牵张膝关节过度伸展

3、股四头肌无力,此时患者靠膝反张来维持膝关节伸展而保持直立位

4、腘绳肌及小腿三头肌无力,同样靠膝反张来维持直立位

5、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严重不平衡,即屈肌肌力过小

6、髋关节的屈曲挛缩,骨盆旋后,或是臀大肌后伸无力,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的过伸

7、躯干的控制能力对膝关节的过伸也有影响

8、一侧膝关节无力导致对侧代偿膝过伸

9、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

10、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

11、支撑相伸膝肌痉挛

12、胫前肌无力,导致足下垂内翻畸形

13、髋膝踝关节运动序列异常,如站起来时伸 膝过快而伸髋过慢

相关肌肉群

绝大部分的膝盖超伸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我们相关各个肌肉群相互间的不平衡导致的。

一、两组对抗肌群附着于骨盆前侧:

1)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从前向上拉动骨盆。

2)髋屈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髂腰肌,缝匠肌)从前施加向下的力。

二、两组对抗肌群附着于骨盆后侧:

3)腰背伸肌从后施加向上的力。

4)臀部肌(臀大肌,腘绳肌)从后向下拉动盆骨。

可以得出:

膝盖超伸=大腿前部肌肉、小腿后侧肌肉较强(过度紧张)+大腿后侧、臀部肌肉较弱(过度拉伸)

紧张的肌肉一:大腿前部肌肉

紧张的肌肉二:小腿肌肉

较弱的肌肉一:臀部肌肉

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早期手、指肿胀,也可累及前臂、足、下肢和面部,但下肢受累较少。肿胀期可持续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水肿为可凹性或不可凹性,可伴有红斑。皮肤病变由肢体远端起始向近端进展。皮肤逐渐变硬、增厚,最后紧贴于皮下组织(硬化期)。

皮肤病变可分为水肿、硬化和萎缩3期。

(1)水肿期(edematousphase):表现为皮肤变厚、绷紧、皱纹消失,呈非凹陷性或可凹陷性水肿,颜色苍白或淡黄,皮温偏低,出汗减少,皮表可出现小的皲裂,指尖脂肪垫消失。在局限型皮肤病变患者早期水肿出现在手指、手背和面部,以后向上肢、颈、肩等处蔓延,弥漫型者则往往由躯干部先发病,然后向周围扩展。此期可持续数月(图4,5)。

(2)硬化期(indurativephase):皮肤增厚变硬,发生纤维化,手指、手背发亮绷紧,早期皮肤可发红,表面有蜡样光泽,不出汗,毛发稀少,皮肤不易捏起。面部皮肤受累时可出现面部绷紧,表情固定,唇变薄,口周出现放射性沟纹,张口困难,鼻端变尖,手指渐变细,末节手指变尖变短。可出现溃疡。可产生手指屈伸受限。胸部紧束感,患处皮肤可发生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毛发稀少,皮肤改变可局限于手指、足趾、手、足和面部,可向前臂扩展,亦可从胸背部开始,向周围扩展,累及上臂、肩、腹和腿。通常在发病3年内皮损范围和严重程度达高峰(图6)。

(3)萎缩期(atrophicphase):皮肤萎缩变薄如羊皮纸样,有时皮下组织及肌肉亦可发生萎缩及硬化,皮纹消失,毛发脱落,皮肤光滑而细薄,紧贴于骨骼,指端及关节处易发生顽固性溃疡,亦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下组织钙化(图7,8,9)。

以上为硬皮病的典型皮肤损害及过程,除Sine硬皮病无皮肤表现外,其他各型均可出现,这三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界限,而是渐进的皮肤病变过程。

皮肤受累的测量方法:

对受累皮肤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定期检测,将有助于确定疾病的分期和判断皮肤病变的进程。改良的Rodnan皮肤厚度积分法是一种简化半定量皮肤评分法。具体方法是:检查者分别捏起以下17个部位的皮肤:面部、前胸、腹部,左、右上臂、左、右前臂、左、右手、左、右手指、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左、右足。对每一个部位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皮肤厚度正常为0分;皮肤轻度增厚为1分;皮肤明显增厚为2分;皮肤极度增厚为3分。然后再将这17个部位的积分累加。此法比较准确可靠,可用于临床估测病情及进行观察研究。

2雷诺现象

(1)硬皮病的血管病变:几乎所有硬皮病患者均有雷诺现象,提示血管病变是硬皮病发病的基础。当病人遇冷或情绪激动时,会出现手足指(趾)皮肤毛细血管前动脉和动静脉分流的关闭引起皮肤苍白、继而发绀的变化。刺激结束(转暖)后,血管痉挛解除,皮肤转为潮红,伴麻木、烧灼、刺痛感,通常需10~15min,指(趾)变为正常颜色或呈斑状。

(2)原发性雷诺现象(primaryRaynaudsphenomenon):雷诺现象分为两类:原发性(特发性)雷诺现象,也叫雷诺病(Raynaudsdisease)和继发性雷诺现象(secondaryRaynaudsphenomenon)。前者病因不明,后者则继发于某些疾病或已知原因的血管痉挛。

对普通人群的调查显示4%~15%的人有雷诺现象的表现,他们中多数人无血管结构的改变或组织缺血性损害(原发性雷诺现象)。有雷诺现象的病人50%为原发性。典型的原发性雷诺现象开始于青少年,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原发性雷诺现象患者在其他方面基本正常,症状出现在指(趾),呈对称分布。

对医生而言,重要的问题是要确定雷诺现象是原发的还是硬皮病的首发症状,两者的鉴别见表2。如有雷诺现象者不具有指凹陷、溃疡、坏疽,甲皱毛细血管和血沉正常,抗核抗体阴性,则很少可能为硬皮病。如甲皱毛细血管袢增大和(或)减少和消失,提示患者有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

(3)雷诺现象与硬皮病:硬皮病病人90%有明显雷诺现象,雷诺现象的出现是血管痉挛和指动脉结构异常的表现。与正常人比,硬皮病病人有营养不良,以及在低温环境下经温度调节流向皮肤血流的反应过度。同样在环境转暖时,解除血管收缩,恢复局部血流的反应亦延迟(图10,11)。

3肌肉、关节及骨病变

(1)肌肉病变:硬皮病患者常表现明显的肌痛、肌无力,这可以是硬皮病最早出现的非特异性症状。晚期还可出现肌肉萎缩。一方面是由于皮肤增厚变硬限制关节的运动功能,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弥漫型硬皮病这种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关节,但手指、腕、肘关节较多见。另一方面也与从肌腱向肌肉蔓延的纤维化有关。还有的是继发于药物治疗,如皮质类固醇和青霉胺的使用。当硬皮病与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重叠时病人可有明显近端肌无力,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持续增高。肌电图显示多相电位增加,波幅和时限降低,无插入性应激性和纤维颤动。肌肉组织活检呈炎性改变,炎细胞浸润、肌纤维变性、萎缩或纤维化(图12,13)。

(2)关节炎:关节炎多发生在手指、腕、膝、踝等四肢关节,关节痛亦可以是硬皮病早期出现的非特异性症状。病人常有较明显的关节疼痛和晨僵,疼痛可从关节沿肌腱涉及上臂及小腿部肌肉。腕、踝、肘、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出现较粗糙的摩擦音,这是因腱鞘和邻近组织的纤维化及炎症所致。这种摩擦音多见于弥漫型硬皮病,提示预后不佳。约29%的病人可出现侵蚀性关节病变。

(3)骨病变:X线骨骼检查可发现骨质疏松,骨硬化,骨破坏,骨萎缩,肢端、指丛骨吸收造成指骨变细变短,软组织钙化。关节间隙变窄、骨侵蚀及关节强直较少见。

4消化系统病变80%~90%的硬皮病患者可出现消化系统受累。也可是硬皮病的首发症状。

(1)口咽部:开口受限,口腔黏膜干燥、硬化,舌乳头消失,舌肌萎缩,舌不能伸出口外,牙周疾患导致患者咀嚼困难,牙齿脱落及营养不良。一般上咽部功能不受影响,除非纹状的咽肌受累,出现肌炎或神经肌肉病变。此时,食物经口进入食道将有咽下困难,患者吞咽液体食物时出现呛咳,经鼻反流,头、肩前屈均可提示原发性肌病或神经疾患(图14,15)。

(2)食管:80%~90%患者有食管功能异常,常见症状是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及营养不良。吞咽困难常表现为患者吞咽固体食物后感觉食物在食管某一部位有粘住感,饮水后方可缓解。病人食管蠕动减弱可出现饱胀感以及食物急性嵌塞。

由于病人远端食管的原发性及继发性蠕动减弱或消失,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下降,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可有胸骨后烧灼痛、恶心,进餐后或平卧时反流症状加重,在局限型及弥漫型皮肤病变性硬皮病均可出现食管反流及食管炎。

由于固体食物在胃内滞留而延迟排空加重了食管反流并导致饱胀、恶心、呕吐。为避免出现这些症状患者经常减少进食,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食管疾患的并发症包括:食物误吸入肺引起吸入性肺炎,不明原因的咳嗽、声嘶、不典型胸痛、局部念珠菌感染等。

只有当患者有食管蠕动减弱、胃酸排空延迟时,才会出现食管炎,此时可行钡餐检查、内镜检查、食管测压检查以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钡餐检查可见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食管扩张,下1/3可见狭窄。内镜检查显示黏膜有不同程度糜烂和变薄,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食管平滑肌萎缩,由纤维组织所代替,黏膜下层和黏膜固有层纤维化。食管测压检查可显示食管收缩力减弱。

一般有食管病变者常伴有明显的雷诺现象。

(3)胃:较少受累,但患者易有饱胀感,胃窦部血管扩张可以是硬皮病患者胃肠道出血的原因之一。

(4)小肠:由于肠壁纤维化和平滑肌萎缩,导致小肠蠕动异常。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轻度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和腹泻是由于肠内容物滞留,细菌过度繁殖而引起的吸收障碍所致。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慢性假性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呕吐。

在进展性肠病变的患者偶见肠囊性积气,此时肠内气体可胀入肠壁,偶可胀入腹腔,表现很像肠管破裂。

(5)结肠:结肠各段均可受累。硬皮病患者结肠张力下降,少有腹泻,常见便秘、下腹胀及便嵌塞。由于硬皮病患者肠壁肌萎缩,其特有的无症状性广口憩室常发生在横结肠和降结肠部位,若肛门括约肌受累,可出现直肠脱垂和大便失禁。

(6)肝脏:肝脏病变并不常见,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出现往往都与CREST综合征有关。

总之,引起硬皮病消化系统病变的主要原因是神经支配的改变、平滑肌的萎缩和黏膜下层的纤维化。硬皮病肠道的最早损害是神经支配的缺陷。这种缺陷类似于继发于微血管病的神经组织缺血性损害。晚期胃肠道平滑肌萎缩和黏膜下层及肌层的纤维化成为主要的病理变化。这种神经缺陷和纤维化共同导致消化道不可逆性功能障碍。

5肺病变硬皮病患者肺受累很常见,与心脏受累常相伴出现,是患者的主要死因。最早的症状是活动后气短;后期表现为无痰性干咳。胸痛通常不是由硬皮病性肺病变所引起,而是与骨骼肌肉痛、反流性食管炎、胸膜炎或心包炎有关。硬皮病患者同时存在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动脉血管病变,但以一种病理改变为主,肺间质纤维化在抗Sc1-70抗体阳性的弥漫型硬皮病患者表现比较明显,且较严重,而肺血管病变及肺动脉高压是CREST综合征患者的主要肺部表现。硬皮病患者病程中亦可出现继发于食管病变而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由呼吸肌无力而导致的呼吸衰竭、肺出血、胸膜反应、气胸、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等。

用特异和敏感的方法检测约80%的患者有肺功能异常。绝大部分肺病变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直到肺纤维化加重,出现肺动脉高压时才表现出症状。此时肺功能检测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可有肺容积减小[如,用力肺活量(FVC)减少]或一氧化碳弥散量下降,后者可反映气体交换功能受损,由肺间质纤维化或肺血管病变引起,如果其下降低于预定值的40%,或有一氧化碳弥散量快速下降和(或)肺容量快速下降则提示预后不良。

由嗜中性肺泡炎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可经CT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来检测。X线胸片检查相对不敏感,但如有异常可显示:双侧肺间质纹理增强,肺实质下叶有网状一结节状改变。当存在活动性肺泡炎,经高分辨CT检查,可有“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显示细胞增多。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和一氧化碳弥散量降低肺动脉血管病变出现肺动脉高压是硬皮病控制中最棘手的问题,在出现严重的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前,临床常很难发现。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进行非创性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的存在。

6心脏病变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炎或心内膜炎,各种心脏病的明显临床征象均提示预后不良。

硬皮病心脏受累的主要症状包括活动后气短、心悸、胸部不适以及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心律失常所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心脏表现的出现与抗Scl-70抗体或抗RNA多聚酶抗体的存在有关。

硬皮病病人可因肺部损害导致肺源性心脏病,引起右心衰竭。无肺纤维化表现的单纯性肺动脉高压症不多见,几乎仅见于CREST综合征。

用各种检查方法可以估测心脏情况,但需要注意很多心脏症状是由硬皮病的肺部病变所引起,因此需注意心室舒张功能及肺动脉高压是否存在。活动后呼吸困难多继发于硬皮病的肺损害。心悸、胸痛或晕厥可由心律失常或心包疾病所引起。超声心动图或心电监护对诊断很有帮助。有心绞痛者可行血管造影检查以确定有否冠状动脉硬化。心电图检查可显示心脏传导异常及心律失常,若结合24h心电监护检查则更有价值。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或室内传导异常并不多见。弥漫型硬皮病晚期可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在病人运动后用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40%~50%的病人可有异常,15%的病人休息时亦表现异常。超声心动检查发现病人左、右心室功能均有异常,特别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比较常见。原因不明的运动后气短可能就是舒张功能异常的早期表现。

尸检发现,30%~70%的硬皮病病人有纤维蛋白或纤维粘连性心包炎。30%~40%的病人有小量或大量心包积液。

7肾脏病变75%的病人可出现肾脏受累,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氮质血症。硬皮病病人最严重的肾脏受损表现是迅速出现的高血压和(或)快速进展的肾功能衰竭,即硬皮病肾脏危象(sclerodermarenalcrisis,SRC)。

(1)高血压:在硬皮病病程中有25%的病人出现高血压,这是肾脏受累的表现之一。高血压常以舒张压升高为主。高血压的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

(2)蛋白尿:病人常有间歇性蛋白尿和(或)显微镜下血尿。少数病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有时蛋白尿和高血压及氮质血症可合并出现,这类病人预后差。

(3)氮质血症:1/4以上病人可出现血尿素氮增高,肌酐清除率下降。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血尿素氮的升高可比血肌酐升高更为明显,提示肾血流量不足。如同时伴有恶性高血压,病人可表现为少尿性肾衰。硬皮病病人肾功能衰竭并非完全不可逆,经透析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人肾功能可以恢复。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诱因为心衰、感染、脱水、手术等应激情况。出现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预后较差。

(4)硬皮病肾脏危象:10%的硬皮病病人可出现肾脏危象,其中80%的肾脏危象出现在发病的头4年内。一般发生在冬季。有肾脏危象的病人可有突发的典型的恶性高血压,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抽搐、癫痫发作、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改变,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快速进行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常以舒张压增高为主,可出现高血压脑病。伴有视盘水肿、眼底出血和渗出,血浆肾素活性增高。病人亦可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此种情况多见于血压正常的肾脏危象病人。出现肾脏危象者常在几周内迅速演变为少尿性肾衰。据报道其发生率为10%~40%,其中大部分病人从出现恶性高血压到死亡仅不到3个月时间。而局限型硬皮病伴抗着丝点抗体阳性者多不发生肾脏危象。

硬皮病病人出现肾脏危象的危险因素包括:弥漫性皮肤病变、新出现的不明原因的贫血、存在抗RNA多聚酶Ⅲ抗体。有人提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小剂量环孢霉素A的应用可促进肾脏危象的出现。而非恶性高血压、尿检查异常、血浆肾素水平增高、抗着丝点抗体及抗拓扑异构酶抗体阳性并非硬皮病肾脏危象的预测指标。

8其他临床表现

(1)抑郁:50%的硬皮病病人有抑郁表现。其表现的程度与病人的性格特点及所受到的关心照顾情况有关,而与病情无关。

(2)性功能减退:在硬皮病病人比较常见。特别是在男性病人通常继发于神经血管病变。

(3)眼干、口干:这是硬皮病病人常有的表现。小唾液腺活检显示有纤维化改变,而不伴有舍格伦综合征所特有的淋巴细胞浸润,在绝大多数病人也没有检出抗SSA(Ro)抗体及抗SSB(La)抗体。说明硬皮病病人的黏膜干燥在发生机制上与舍格伦综合征不同。

(4)神经系统病变:硬皮病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但可累及周围神经,如出现三叉神经病、腕管综合征等。神经功能异常往往继发于微血管病变。如雷诺现象就与增加了肾上腺素能神经反应性有关。胃肠道表现亦与胆碱能神经功能受损有关。表明硬皮病病人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5)甲状腺功能低下:25%的病人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与甲状腺纤维化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有关。病人血清中可有抗甲状腺抗体,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

(6)妊娠:硬皮病病人常有月经不正常,因此受孕率低于正常。出现自发性流产、早产及低体重儿的比率均高于正常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硬皮病病人在病程中不能妊娠,通常妊娠不会加重系统性硬化病的病情,但妊娠可加重反流性食管炎和心脏症状。

9硬皮病和恶性肿瘤硬皮病病人发生恶性肿瘤是同年龄组普通人群的21倍。老年病人及抗拓扑异构酶抗体阳性的病人癌症发生率增高。病人可在有肺纤维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肺癌,亦有并发乳腺癌的报道。

10CREST综合征这是系统性硬化病的一种特殊症状亚型,主要表现为皮下钙质沉积、雷诺现象、食管蠕动异常、指(趾)硬化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下钙质沉积可见于40%的病人,比较有特征性的沉积位置是双手,特别是手指,还有骨性突起部位,如肘的鹰嘴区,以及关节周围组织,如腱鞘和滑囊等,实际上任何部位均可出现。沉积的钙形成不规则形、无压痛的硬块,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上覆的皮肤可正常、可发炎或形成溃疡,自破溃处的皮肤排出似白垩样物,破溃的皮肤容易感染。本综合征病人均有明显的雷诺现象,出现率达100%。病人食管蠕动功能减弱,可出现与系统性硬化病食管受累相同的临床症状。指(趾)硬化,从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扩展,局部皮肤增厚,形成腊肠样改变,有时伴有指(趾)远端骨质吸收。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可出现于手部、甲周、颜面、颈、胸、背部。本征进展缓慢,内脏受累较轻,预后较好。但此类患者可出现肺间质病变及肺动脉高压,亦可并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图16,17)。

诊断

1硬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雷诺现象、疲劳和骨骼肌痛。这些症状可持续数月,难以确诊,这类病人常被诊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但如这类病人伴有以下特点则对硬皮病的诊断有早期提示作用:雷诺现象出现于年龄较大的病人、雷诺现象较严重、甲皱毛细血管检查异常,硬皮病相关抗核抗体阳性(如抗拓扑异构酶或抗着丝点抗体)。通常提示硬皮病诊断的第一个线索是皮肤增厚,常从手指和手的肿胀开始。系统性硬化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硬皮、雷诺现象、内脏受累及特异性抗核抗体的出现。

目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0年制定的硬皮病分类标准,见表3。该标准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9%。凡具备以下1个主要标准或2个次要标准者可以诊断为系统性硬化病。

主要标准:近端硬皮如手指、掌指或跖趾关节近端皮肤的对称性增厚、绷紧和硬化。

这类变化可累及四肢、面部、颈部和躯干(胸部和腹部)。

次要标准:

(1)硬指:上述皮肤改变仅限于手指。

(2)手指凹陷性瘢痕或指垫变薄:缺血所致的指尖凹陷或指垫组织丧失。

(3)双肺基底部纤维化:无原发性肺疾患者双肺底部出现网状、线形或结节状密度增高影,亦可呈弥漫斑点状或蜂窝状。

2CREST综合征具有5大特征性表现:皮下钙质沉积、雷诺现象、食管蠕动异常、指(趾)硬化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具备其中3条或3条以上的特征性表现,再加上抗着丝点抗体阳性。可以确定诊断。

一、发生运动损伤后的救治

措施(一)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救治措施

伤后应当立即用拇指指腹压迫痛点(即韧带损伤处)止血。趁局部疼痛尚轻,肿胀未明显,还没有出现踝关节两侧肌痉挛时,立即进行踝关节强迫内翻试查,以了解韧带是否断裂。如外侧副韧带损伤应将踝关节包扎于轻度处翻背屈位。

用绷带将踝关节包扎于轻度处翻背屈位,制动4~7天,亦可同时配合外敷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中药。4天以后可保持原固定下地走路,并配合按摩、理疗和踝背伸抬腿练习。按摩方法采取踝关节外侧推摩手法,足背和小腿前外侧用捏和揉捏手法。1~2周可基本痊愈。如是在比赛中受伤需要继续参赛者,可采用粘膏支持带固定后参加比赛,赛后进行治疗,方法同前。

伤后,急性期应当抬高患肢,休息。一旦肿胀、疼痛开始缓解时,要积极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及屈伸活动。解除固定后,在弹力绷带或护踝的保护下,逐渐参加一般锻炼。重压患处无疼痛,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亦无疼痛时,可完全去除支持带恢复正常训练。

(二)膝关节急性损伤的救治措施

轻微侧副韧带扭伤处理。疼痛较轻,肿胀不明显,无关节屈伸功能障碍者,置患膝于微屈曲位,停止活动2~3天,外敷活血止痛中药。然后,开始步行锻炼,用药酒作按摩治疗。膝关节患处由远心向近心作轻推摩,大小腿肌肉用揉捏法。每练习直膝抬腿及负重直抬腿、抗阻直膝抬腿2~3次,总时间约40~50分钟。若参加比赛,应用黏膏支持带及弹力绷带保护。

较重的侧副韧带扭伤处理。患处有较明显的肿胀,患膝呈半屈曲位,伸屈功能受限,患者有疼痛加剧倾向的病例,早期治疗着重于止血、止痛和保护受伤韧带不致进一步加重损伤。一般采用棉垫或橡皮海绵加弹力绷带压迫包扎,再用托板将患膝固定于微屈位然后抬高患肢休息。2~3天以后去除压迫材料,开始按摩治疗,按摩方法与轻微扭伤同,隔天1次,亦可配合外敷和内服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中药或理疗,继续托板固定。与此同时,应开始每天做2~3次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绷颈)。伤后10天左右可加大按摩力量,增加按摩手法,增加直膝抬腿练习并逐渐过渡到负重地膝抬腿练习,同时仍可配合外用和内服舒筋活络中药。2~3天以后解除托板固定,开始练习走路,继续按摩治疗并增加弹筋手法,同时练习膝关节屈伸运动,并逐渐过渡到屈曲位抗阻力伸膝练习。刚恢复下地走路时,伤处可粘贴活络膏或橡皮膏,患肢鞋跟用楔形垫垫高05~1厘米以防止反复扭伤,垫高鞋跟直至局部无压痛和肌力恢复正常为止。按摩、理疗、中药熏洗对恢复膝关节功能都有良好效果。

(三)足部损伤的救治措施

受伤后的救治措施同踝关节损伤的救治办法,注意制动和包扎固定。

在恢复期间,用受伤脚趾写字练习。坐在凳子上使受伤的脚悬在空中,然后用受伤脚的脚趾练习写大写英文字母,或写1、2、3、4、5、6等直到26。完整地写26个英文字母,或26个阿拉伯数字,每组做3次,每天做两遍。

用脚趾拉毛巾,对关节灵活性进行练习。坐在椅子上,将一条毛巾平展地放到面前的地板上,受伤脚的脚跟放在地板上,用脚趾向坐的方向拉动毛巾,当完全把毛巾拉过来后,再把毛巾平放原位,每组做5次至10次,每天做两遍。为了增加做练习的难度,可在毛巾上放适当的重量,如一本厚书,以增加练习时的阻力。还可做脚拉橡皮管的练习,这种方法比较综合,可同时对力量和灵活性进行练习。练习呈坐姿,先将橡皮管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系在受伤的脚上,用脚向外拉橡皮管,然后向内放松,再向前拉,再放松,反复练习,每组做10次至15次,每天做两遍。

(四)腰部扭伤和劳损

休息。伤后初期,宜仰卧于有垫子的木板床,短期可在腰部垫一薄枕以便放松腰肌;也可以与俯卧位相间交替,避免使受伤组织再受任何牵扯,以得修复。轻度扭伤,休息2~3天,较重扭伤,需休息一周左右。

按摩。伤后即可进行穴位按摩,能减轻或消除腰痛。常用按摩手法有;推拿、揉、叩打、弹筋、按压、搓、擦摩等,既可依此顺序进行,也可选择其中若干手法有机地组合应用,每次10~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

体疗。加强腰、腹肌锻炼,对增强肌肉弹性和耐力,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改善肌肉的供氧状态,过多卧床休息是不适当的。体疗的原则应该是在不引起疼痛和肌肉痉挛的前提下进行肌肉静力性收缩锻炼,需持之以恒。

(五)其他外部损伤的救治措施

鼻出血。鼻出血时把头后仰,用拇食指在鼻翼外面相对挤揉压迫(伤者用口呼吸)数分钟。额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亦可止血。

面部擦伤。面部擦拭伤的处理办法是:用30%过氧化氢将擦伤部位脏东西擦洗掉,或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将擦伤部位的脏东西洗掉,擦干,然后搽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掌、指和关节扭伤。多是手指受到侧方外力冲击而致伤。多以手部隔挡时技术动作错误,以手指接触而引起。轻度扭伤关节稳定性正常者,可于微屈位轻轻拔伸牵引,外擦药酒,轻捏数次,不揉、不扳,然后用粘膏将靠近伤侧的健指连同患指固定在一起,第三天开始练习主动屈伸活动,继续外擦药酒。扭伤稍有侧方活动者,宜用一块弓形小夹板放在掌侧将患指固定于半屈位,有时也可采用上述粘膏固定法,3周以后开始练习关节伸、屈活动。

骨折和脱臼。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二、跆拳道运动的损伤预防

跆拳道是一种既防身又强身的奥运竞技项目,选手们虽有各种防护器材的保护,但强有力的攻击仍可能造成部分选手遭受运动伤害。因此,如何保护选手、延长选手的运动生涯,成了不可忽视的课题。跆拳道运动伤害释义医师认为,跆拳道选手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踝部、足背、膝前部、胫骨、股前部、股后部、腰椎、手指等,此外还有其他20个部位也容易经常受伤,必须多加注意。医护人员认为强烈撞击、局部过度使用、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当、二度重创、热身方式不对或不足,以及技术动作不成熟等,都是造成运动伤害的主要因素,其最常见症状包括挫伤(撞伤)、肌肉拉伤、韧带扭伤、骨膜炎、关节炎、肌腱炎等。建议跆拳道练习者要正确地在训练前及训练后进行适度的热身,训练前热身30分钟左右,训练后20分钟左右。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必须适当,依年龄、体格、技术熟练程度、训练级别、疲劳恢复情况等实施。练习或比赛时保护装备必须齐全,对打时一定要穿着完整的护具上场。每一训练场都应设防护员或医师。训练期必须保持比赛量级之体重,避免青少年及瘦型身材选手减体重。注意训练节奏,避免技术水平差异过大的选手对打。

(一)如何减少跆拳道实战中受到的伤害

对打不要硬碰硬,否则你的手臂和对方的胫骨都容易受伤。就跆拳道而言,主要就是借着步法、身法和手法的配合,来化解对方攻击的大部分力道。初学者看到对手朝自己踢来总是很紧张,会下意识地直接伸手去挡,结果两败俱伤。你多实战几次,就会慢慢看出对手的攻击是有一定轨迹的,你不需要硬挡,而是利用跆拳道灵活的步法闪开主要的攻击力道,而手也不是去硬隔,而是顺势拨开,这样双方都不会受伤。当然,对手的实力越强,你就越难看出攻击的轨迹进而化劲,所以关键还是在自己平常的训练以及实战经验要足够。

(二)对跆拳道运动伤害的防护

事前预防重于事后治疗,不管在跆拳道平时训练或比赛对打,身为选手或教练都必须了解如何预防伤害发生,并完全了解保护选手之道。

以下提供十项预防跆拳道伤害之建言:①选手要正确适度的于训练前及训练后热身,训练前30分钟左右,训练后20分钟左右。②训练强度及量必须适当,依年龄大小、体格壮瘦、技术熟练、训练期别、疲劳恢复等渐进实施。③练习或比赛时必须注意保护装备齐全,对打时一定穿着完整之护具才能上场。④每一训练场应增设防护员或医师。⑤练习动作必须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⑥比赛期后,必须有适当之时间调养,约三十天。⑦训练并随时与告知教练比赛太勉强,注意个人身体当时情况。⑧训练期就必须保持比赛量级之体重,避免青少年及体型属于瘦型身材之选手降体重。⑨注意训练课程安排节奏、运动相互位置需保持安全距离。⑩避免技术层面差异过大之选手对打。跆拳道运动伤害发生后,教练及选手必须知道冷敷、热敷、止血、固定、送医之运动伤害处理方式。

对于跆拳道运动伤害的六项治疗建言:①使用冷敷法之方式,将冰块或冰水袋直接和皮肤接触冷敷10~15分钟,休息5~10分钟,反复4次左右。使用于急性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等。②并用热敷法(冷热交替式水疗法)之方式,将患部浸于38~40摄氏度的热水中约4~6分钟,立刻改浸于10~16摄氏度的冷水中约1~2分钟,反复5次左右。第一次及最后一次需浸于热水中,使用于旧伤或伤势不再恶化时。③若出血状况严重时,使用止血法,于伤口处直接加压、利用压力点控制血流、利用止血袋或止血器止血等。并学会固定病患受伤部位避免因移位而再度受伤。④伤害发生之处理最后阶段必须将伤者送医,并向提供医生受伤经过情形。⑤适当运用中医及西医之疗效,如果是急性挫伤及扭伤应避免中医推拿方式。⑥复健期应作适当轻度活动促进复原能力。

(三)跆拳道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另外,在训练中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运动量由小到大,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练习技术动作由简到难,当运动员疲劳时应减少运动量,不做高难度动作,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损伤的发生是可以防止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6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