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山滑雪指导员考核如何报名

中国高山滑雪指导员考核如何报名,第1张

中国滑雪运动高山滑雪指导员晋级考核标准是参考国外相应晋级考核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由中国滑雪协会审定和颁发实施。本晋级考核标准共分三级,第三级为初级,第二级为中级,第一级为高级。参加晋级考核者须经理论及实践技术考核合格后,将发给中国滑雪协会监制的证书及徽章,并可在各雪场、学校从事滑雪指导员工作。

一、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三级(初级)考核

1、对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三级考核的有关规定

(1)技术:犁式转弯、半犁式转弯、基础基本技术。

(2)场地:初级滑雪道,坡度为5°—15°的平整场地。

(3)考试形式及内容:实践考核。

① 犁式转弯。

② 半犁式转弯。

③高山滑雪的基础、基本技术,包括:导入转弯、登坡技术、安全摔倒与站起、犁式滑降、斜滑降、横滑降、踏步转弯、绕山急转弯等。

(4)合格标准:共3项,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每项60分为及格,每项80分为优秀。

(5)考核对象:思想作风正派、身体健康、热爱滑雪指导员工作、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滑雪者。

(6)技术标准:能够在初级雪道运用犁式转弯、半犁式转弯流畅、正确滑行。此外还应掌握导入、各种滑降(特别是犁式滑降、斜滑降、横滑降)、登坡、绕山急转弯等多种基础技术。

2、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三级实践技术的考核标准

(1)犁式转弯

① 考核动作:熟练、流畅的犁式连续转弯。

② 考核动作要点:保持基本姿势不变,利用脚部扭转等动作,完成正确地移动重心,实现熟练的犁式连续转弯。

③ 考核动作滑行方法。

犁式转弯是高山滑雪转弯的基本技术,其方法为:保持滑雪基本姿势不变,两雪板尾分开,雪板呈犁式板型,在下滑过程中保持雪板的犁式板型不变。在犁式滑降姿势的基础上将体重向一侧板上移动,并保持雪板外型不变,进行自然转弯。单侧腿加力伸蹬也是在犁式滑降动作基础上,保持犁式板型不变,单侧腿加力伸蹬实现自然转弯。强化立刃转弯也同样。无论是移重心、单腿加力伸蹬,还是单板加强立刃的转弯都必须注意犁式板型,身体姿势基本不改变。在犁式转弯时,两板尾逐渐展开,体重向外板移动,雪板自然开始进入转弯状态。进入转弯后板尾展开,动作结束,体重依旧大部分放在主动板上,上体稍有一点向内扭转,两雪板渐渐滑向滚落线,进入沿滚落线滑行方向,此时应逐渐将体重向另一只雪板上移动,准备向相反方向转弯,此时动作应注意提高身体重心和放松。

④ 考试的形式:实践,在80—100米长度范围内连续做6—8个犁式转弯动作。

⑤场地的规定:初级雪道,坡度5°—10°,长度80—100米,宽度25米的平整场地。

⑥犁式转弯滑行的技术要点提示:在脚部适当内扣和外展中进行的扭转动作,外侧的大腿向转弯的方向做扭转动作,脚部内扣和外展的辅助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动作是转弯开始时,一边向内扣脚,一边向内侧扭转脚部,用雪板的一侧抵抗雪面的阻力开始转弯,相反方向转弯时,扭转脚一边外展,一边回到原来的位置,脚的内收和外展适时动作非常重要。

(2)半犁式转弯

① 考核动作:用简捷半犁式动作连续转弯。

② 考核动作要点:连贯地移动身体重心,完成简捷的半犁式连续转弯。

③ 考核动作滑行方法: 半犁式连续转弯可分成山上板推出的半犁式连续转弯和山下蹬出的连续半犁式转弯。

山上板推出的连续转弯是由转弯的外侧板推出,可以直接进入转弯的滑进阶段,半犁式动作的蹬出是开始阶段的开始,而内板收腿动作是在转弯的滑进阶段进行。

山上板推出的连续转弯具体动作是:山上板向外推出呈半犁式,边蹬出边移身体重心,应利用踝关节的伸展使重心稍上升,移重心应自然放松。雪板蹬出结束并保持雪板状态不变滑入滚落线。处于转弯滑进阶段的外侧板主要承担体重、内侧板开始收腿,逐渐从滚落线滑出,加大外侧板的推雪力量。收板结束,进入转弯的结束阶段。

山下板蹬出的连续转弯是由转弯的内侧板蹬出并利用雪面的反作用力进行收腿,收腿后双板同时进入转弯的滑进阶段,蹬出雪板时是在转弯的准备阶段,而收腿则是在转弯的开始阶段。

山下板蹬出的连续转弯的具体动作是:在上一个转弯结束后,体重大部分在主动板上,山下板向山下侧蹬出,雪板呈半犁式。在蹬出时应有用板刃将雪削掉一层的感觉。蹬出动作结束,雪板刃刻在雪面上。蹬出、结束、刻雪、并利用雪面的反作用力收板,动作应是瞬间连续完成的。其中应注意的是刻雪动作是通过整个脚来完成的。收腿是借助雪面的反作用力进行的。收腿时应有积极向前方边滑进边移动的意识,进入转弯结束阶段并准备下一个转弯的开始。

④ 考核形式及内容:实践,犁式转弯、半犁式转弯两个项目,在150米距离内各做10个连续动作。

⑤ 场地的规定:坡度10°—15°,长度100米—150米,宽度20米的平整的场地。

⑥半犁式转弯滑行技术要点: 半犁式转弯考核重点是能够利用身体重心的高、中、低的三个位置变化进行转弯滑行。转换方向时在回转弧后半部分做身体的从低姿势到高姿势的转弯滑行动作,因为出发时雪板呈自欺欺人犁式型,所以外脚能够向大腿内侧倾斜,于是就产生了转弯所必需的阻力。转弯弧线部分是完成转弯弧后,暂时有一段直线滑行,获得雪板迎角和身体重心转换的有利位置,再进行下一次转弯。

(3)基础、基本技术

基础、基本技术的考核动作按照《高山滑雪初级教程(讨论稿)》要求进行。

二、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二级(中级)考核

1、对高山滑雪业余指导员二级考核的有关规定

(1)技术:基本技术、应用技术。

(2)场地:中、高级雪道,坡度10°—20°或20°—30°适当的场地。

(3)考核形式与内容:实践考核。

① 蹬跨式转弯。

② 双板平行连续点杖转弯。

③ 蹬跨式转弯的大回转。

(4)合格标准:共3项,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80分为优秀。

(5)考核对象: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三级考核优秀合格者。

(6)技术标准:能够保持一定的速度,在规定的场地熟练地滑行。

2、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二级实践技术的考核标准

(1)蹬跨式转弯

① 考核动作:从外形上看蹬跨式转弯是由双雪板滑行向右(左)侧蹬出,左(右)雪板向左(右)跨出着雪,右(左)雪板蹬雪后向左(左板)靠拢后形成双板平行向右(左)切入转弯的技术,此动作是由双板侧蹬—单板跨步—单侧蹬出—并拢—又双板侧蹬五个部分动作组成。

② 考核动作要点:保持获得的速度,而且能主动有效的利用重心快速改变而加速。通过对回转弧的修正及腿部力量的运用,使动作更加敏捷。

③ 考核动作滑行办法:蹬跨式转弯的技术动作可以说是单足蹬出后几乎同时进行收腿、移重心、倾过和转弯。动作质量主要表现在身体各部分与雪板位置关系方面的空间姿势,动作时机性的改变及由于用力强弱而产生的节奏。蹬跨式转弯表面上给人自由飘逸,轻松愉快的感觉,但实践上却蕴涵着极大的力量,此技术对腿部力量要求很高。蹬跨式转弯整个动作在边滑、边蹬、边收、边过渡几点上,给人以流畅的感觉。

④ 考核形式:实践项目考核。

⑤ 场地:中级或高级雪道,坡度10°—30°,长度150米—200米;宽度25米。

(2)双板平行连续点杖转弯

① 考核动作:双板平行连续转弯时,上体保持平衡,一直向着滚落线的方向,从起点到终点可假想是一条直线连接。

② 考核动作要点: 能够确实调整转弯幅度,控制回转弧,能适时紧凑、明了进行点杖,要体验到上体一直在直线上移动的感觉,节奏平稳。

③ 考核动作滑行方法:双板平行连续点杖转弯的滑行方法是:把双板平行转弯连续起来一左一右地进行转弯,具备连续快速改变动作的能力和高速滑行中的平衡及控制能力。动作要领是进入转弯的准备阶段提重心,向转弯内侧移动体重,一板内刃,另一板外刃蹬雪,并继续向前屈膝、屈踝,体移动结束后开始点杖。上一个转弯动作结束阶段和下一个转弯开始阶段点杖,脚底应有踏实的感觉。利用蹬跨的反作用力与向内倾倒,向斜上方提重心,再次滑入滚落线方向,进入下一个转弯的准备阶段。

双板平行连续转弯的技术关键是从头到腰部应有一个固定的轴。左右摆动转弯主要靠下半身的动作(主要是膝、髋关节),点杖的时机与节奏,应紧凑、明了,对雪面的压力、加压、减压时机的掌握,决定了滑行节奏的质量。流畅的节奏变化包括滑行者控制滑行节奏的变化,即滑行者预先做好准备,逐渐地变化滑行节奏,而不应是被动的转弯滑行。由于运动节奏的变化,要能够控制雪面反作用力的强度大小和时间长短,以及反作用力的方向。

④ 考核形式:规定项目考试。

⑤ 场地规定:中级或高级滑雪道,坡度10°—30°,长度100米,宽度25米。

⑥ 滑行技术中的要点提示:上体与速度要吻合,点杖时机与重心高度和滑行节奏要协调,连续转弯时要有主动性。

(3)蹬跨式转弯的大回转

① 考核动作: 灵活运用蹬跨式转弯和控制速度的转弯。

② 考核动作要点: 灵活运用脚部扭转进行连续转弯滑行。

③ 考核动作滑行方法: 该项目是利用雪板适当的横滑,运用控制速度滑出优美的转弯弧线,表现出优美的转弯姿态,并且在运用脚部扭转动作中,能使脚部扭转收回动作与膝部屈伸相配合。

具体动作要领是从转弯方向转换时的中间位置扭转脚部,身体重心垂直于雪板,这时,从雪板的侧面获得雪面的反作用力,这个力类似于我们蹬跨物体时脚部获得的反作用力,所以称为蹬跨技术。由于这个作用力的存在,才有可能维持身体的运动状态和控制速度的弧线滑行,为了以最佳速度及最佳弧线滑行,上体应适当向外侧倾斜。

扭转脚部回到原位置,身体起立时,必须做有向上跳跃意识的引伸动作,连续流畅的滑行必须由腰部领先运动,转换过程脚部踏实雪板。

④ 考核形式:实践,在150米以上距离做10个连续大回转动作。

⑤ 场地规定:中级或高级雪道,坡度10°—30°,长度150米—200米,宽度25米。

三、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一级(高级)考核

1、对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一级考核的有关规定

(1)技术:应用技术。

(2)场地:中、高级雪道,坡度10°20°或20°—30°的适当场地。

(3)考核形式与内容:

① 实践考核:

———运用卡宾技术的回转、大回转。

———运用卡宾转弯技术的综合滑降。

② 规定项目考核:

———跳跃式转弯。

———滑过障碍的跳跃技术。

———运用各项技术综合滑降。

(4)合格标准:共5项,每个项目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80分为优秀。

(5)考试对象: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二级考核优秀者。

(6)技术标准:在任何级别的滑雪道与滑雪场地中,都能够具备切实地控制滑行能力与技巧。

2、高山滑雪指导员第一级实践技术的考核标准

(1)卡宾技术的大回转

① 考核动作:主要依靠卡宾式技术进行转弯过程的有控制的大回转。

② 考核动作要点:使重心向转弯弧内侧移动和扭转脚部伴随身体的倾斜动作,能够用雪板刃进行的卡宾式转弯。

③ 考核动作滑行方法:在这个项目考试中,因为要表现出运用卡宾式转弯技术的大回转,所以必须牢固掌握卡宾式转弯的基础技术。

卡宾式转弯技术进行转弯过程的控制时,对雪面施加的压力减少,所以滑行痕迹变浅了,滑行时扭转雪板的动作减少了,倾斜雪板成为回转中的主要动作。

卡宾式技术大回转,关键动作是两脚的倾斜和重心向转弯弧内侧移动,也就是用脚底向外侧用力,雪板获得了反作用力,两脚向转弯弧内侧倾斜,同时重心也向转弯弧内侧移动。全身的倾斜程度,要与倾斜时向雪面施压的强度相适应,换句话说要与离心力的大小匹配,基本原则是速度越快,倾斜程度就越大,速度越慢,倾斜程度越小。

卡宾式技术大回转,可以边改变雪板方向,边改变雪板迎角,能更好地做好下一个转弯弧的准备动作,这时需要注意,转换时提高身体重心,减少对雪板的压力,直接的增大雪板迎角,使身体获得与转弯相适应的位置。

雪板在控制转弯过程中,要保持向转弯弧外侧施压的感觉,因此,使用脚部蹬伸的意识很重要。虽然脚部内扣、外展的动作减少了,但是滑雪者必须积极地移动重心,这样就可以使雪板前端与前进方向相同,并获得正确的身体位置。如果能够保持正确的身体位置,确实控制身体内倾角度的弧线滑行,就可以通过此项目的考核。

④ 考试形式:实践

⑤ 场地规定:坡度10°—30°的适合场地。

(2)运用卡宾式转弯技术的综合滑降

① 考核动作:适应场地的变化,身体平衡、配合用力、有节奏的切实有控制的各种转弯的快速滑行。

② 考核动作要点:能够以与场地相适应的速度和弧度流畅地滑行。

③ 考核动作滑行方法:第一级综合滑降考核的重点是要掌握运用卡宾式转弯,在规定的平整的滑雪场地滑行,要灵活运用卡宾式转弯快速流畅地滑行。但在规定的场地如果含有不平整的斜面时,就不能随便运用卡宾式转弯,这时,重要的是要运用控制好速度和回转弧度的技术。

滑行应做到该能够切实有控制的、积极的滑行,要能够表现卡宾式转弯的快速滑行,重要的是切实控制好雪板与用力的强弱、时机和方向等。做到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条件,都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力,灵活运用转变技术,控制好与场地相适应速度。

④ 考核形式:实践项目考试。

⑤ 场地规定:综合滑雪道和滑雪场所。

(3)跳跃式转弯

① 考核动作:跳跃式转弯技术是通过双腿的伸蹬和对地形的利用,分为两雪板完全离开雪面的跳跃转弯技术和只雪板尾部离开雪面进行变向后着雪的转弯技术。

② 考核动作要点:跳跃式转弯时平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利用雪板侧蹬雪后所获得的作用力进行跳跃和有意识的屈腿跳跃,动作应是连贯稳定。

③ 考核动作滑行方法:借助雪包或自身力量跳起,在空中改弯雪板方向或变刃后着地。着地后雪板蹬出加大转动速度,动作应连贯,注意保持重心位置及落地缓冲。跳跃式转弯起跳的时机、空中动作的进行及调节、落地缓冲及继续滑进应是有机和连续的动作。

④ 考核形式:规定项目。

⑤ 场地:坡度10°—30°的场地。

⑥ 滑行技术中的要点提示:保持上体稳定,用腿部完成跳跃动作。雪杖的支撑要靠近体侧,而且应稳固支撑以帮助跳跃。上体前倾并与速度相吻合。双板跳跃时雪板在空中注意并拢,重心落在胯髋之间。

(4)障碍跳跃技术

① 考核动作:直线滑降通过规定的斜台面,完成腾空后稳定落地滑行的技术动作。

② 考核动作要点:准确的起跳时机,在腾空中控制平衡的能力和落地的稳定性。

③ 考核动作滑行方法:通过规定的障碍,需要对雪板要有较高技能的控制,以及保持身体在空中的姿态和稳定的能力。在起跳时,要掌握好起跳的时机,控制好速度和方向,观察整个雪面的情况,落地时控制身体的平衡。

④ 考试形式:规定项目

⑤ 场地:坡度10°—15°的平整场地中搭建高度在40—50厘米的斜面台,宽度15米左右。落地点区及其以下的停止滑行雪道宽度应大于15米。

(5)运用各项技术的综合滑降

① 考核动作:在全程转弯与滑降过程中,运用犁式、半犁式、双板平行式、蹬跨式、卡宾式、跳跃式等转弯技术完成一个回转弧接一个回转弧的滑行。

② 考试动作要点:在整个滑行过程中,能够流畅、连贯的运用各种滑行方法,体现每个动作衔接时的连续性,灵活性。完成动作准确、协调、优美。

③ 考核动作滑行方法:各种技术的综合滑降,重点是在复杂的不平整的斜面上滑行,灵活运用犁式、半犁式、双板平行式、蹬跨式、卡宾式、跳跃式等转弯技术完成一个回转弧接一个回转弧地滑行,把各种技术贯穿于整个滑行过程中。根据场地情况运用相应的技术,在观察场地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情况运用第一级考核内容的不同的技术,使整个滑行过程都能流畅灵活。

④ 考核形式:规定项目考试,滑行两次。

⑤ 场地的规定:综合斜面滑雪场地,长度200—300米;宽度25米。

四、中国高山滑雪指导员晋级考核的实施办法

1、中国高山滑雪指导员技术等级考核工作由中国滑雪协会组织实施。

2、各级指导员及其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实行分极管理

(1)分级考核管理

一级、二级指导员:由中国滑雪协会直接实施考核与管理

三级指导员:由省(市、区)级体育行政部门考核与管理

(2)管理的内容

管理的内容包括:注册登记、建花名册、培训考核、积分统计、办理转迁手续等。

3、各级指导员的考核单位、考核场地与主考官,须由中国滑雪协会审定与指派。

每次考核均集中统一进行,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单独考核。

4、每年度全国考核的地点、时间、等级以中国滑雪协会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为准。

5、考核报名时,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已通过的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并交付3张一寸标准照片。

6、参加考核人员必须接受考核前的培训,一般为4~5整天,培训内容包括相应级别的滑雪理论、实践技术以及指导员应具备的素质等,培训后进行滑雪理论考试,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术考核成绩具有同等效力。

7、指导员的第三级技术考核不受地区限制,可在任何考点报名参加,事后要到其管辖地区注册备案。

8、考核合格者,于考核现场或以后5日内发给由中国滑雪协会统一印制的证书与徽章。

9、各级指导员不能越级参加考核,而且只允许某等级考核的优秀者(而不只是合格者)方可参加高一等级的考核。

10、原为专业滑雪教练或运动员想从事指导员者,均需通过指导员技术等级考核合格后,方准从业指导员工作。

11、指导员持证上岗服务可在全国范围内任何滑雪场进行,不受地区限制。

12、各级每个实践考核项目的技术动作分解评分标准,技术考核与理论考试汇总办法,均由中国滑雪协会另行制订公布。

13、费用

学员在接受培训时,自行承担经中国滑雪协会审核后的培训费、食宿费、报名费。

14、《中国高山滑雪指导员晋级考核标准》的考核内容,将参考下列资料:

(1)《中国高山滑雪指导员晋级考核标准》

(2)《中国高山滑雪初级教程》,中国滑雪协会审定。

(3)《滑雪运动指南》,单兆鉴等编著,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4)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冰雪运动》,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15、本实施办法的解释权、更改权属中国滑雪协会。

中国滑雪协会

2004年12月

附:

中国滑雪协会简介及****

中国滑雪协会于1984年成立,可简称为“中国雪协”,英文译名为“CHINESE SKIASSOCIATION”,英文缩写为“CSA”,会址设在北京。

中国滑雪协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社会团体,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全国性体育运动协会。它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滑雪联合会和其他国际雪上组织举办的相应的国际、洲际间雪上各类活动的唯一合法组织。本协会是自愿结成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

中国滑雪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普及、发展和提高中国雪上运动,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为健设体育强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增进与国际雪联、亚洲雪联等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扩大国际体育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服务。

基本滑行动作1、上下滑板站法有两种:一种是左脚在前,脚尖向右,也叫正向站法;另一种是右脚在前,脚尖向左,也叫反向站法。大多数人玩滑板都是采用前一种站法。后面所述的技巧都是以此种站法为基准的。如果你认为这样站不舒服,也可以换个方向,采用第二种站法。(1)准备:两脚立地,滑板平放于脚前的地上。上板:先把一只脚放在滑板的前端,另一只脚仍踩在地上。(2)身体重心移到已上板的脚上,上体微微前倾,膝弯曲,手臂伸展,保持平衡。(3)、(4)踩地脚轻轻蹬地,然后收到滑板上,放在滑板的后部,这时,整个身体和滑板就开始向前滑动。下滑板时:(1)当滑板没有完全停下来,还在向前滑行时,将重心放在前脚上然后像起落架一样把后脚放在地上。(2)后脚落地后,重心随即转移到后脚,然后抬起前脚,让两脚都落在滑板的一侧。当能自如地上、下滑板时,你就应该试着让前后脚位置换一下,熟悉反向滑行的姿势。2、惯性滑行滑手将右脚踏在滑板的中前部靠右。左脚踩在地上,重心集中在右脚。用左脚蹬地,使滑板向前滑动,然后把左脚收上来踩在滑板尾部,保持站立的平衡,滑行一段,再用左脚蹬地,重复动作。如此反复练习,再掌握的较好之后便可以做较长距离的滑行了。开始可以做10m、20m,然后加到50m、100m,反复练习到可以轻松熟练地加速滑行为止,要掌握好哦重心变化是滑板的方向和速度。3障碍滑障碍滑技巧中,速停和急转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从坡上滑下时,速度比较快,要学会采用双脚保持在滑板上,转动滑板横向刹车饿日停运动的停板法。有两种方法能改变滑板的速度:一是用后脚控制好重心尽力使身体前倾来带动滑板前进;二是双脚使劲bang富有弹性的滑板面,利用弹性向前滑行。你只要按前所述,掌握好平衡,且脚下灵活,就是掌握好障碍滑的技术了。4、下坡滑尽量选一条长一些的滑道,最好是既有快速下滑段、中速下滑段,又有延伸较远的缓冲段,这种滑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下坡滑了。下坡滑的技术重点在于控制,速度是其次的。先要学会稳滑,当在下坡滑中,将双脚放在滑板的两端,遇到转弯或是需要做越岭动作时,要将双脚移至滑板中央,面部和身体应该朝向正前方,身子蹲伏下来,大腿靠近前胸,两手伸出。5、转圈技巧滑手将滑板向前推,然后站上去,两脚跨立,左脚可以灵活移动。将重量压于板尾,使板端抬起一两英寸。当板端在空中时,身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前轮着地时,滑板向右偏转。将这一系列动作连贯起来,不断练习。6、下坎技巧 靠近街坎时,将重心移到后脚。在板端越过坎沿儿时,将前轮抬起。保持这一姿势,稍向下蹲,准备着地。7、上坎技巧靠近街坎时,滑手将重心移到后脚,在到达街坎之前抬起板端使其跳过坎沿。在空中迅速将重心从后脚移到前脚。将滑板前端按到台阶上,以使板尾也上台阶。8、反转技巧向前滑板,使其达到适当速度,将两脚尽量张开跨滑板两端。将重心放在前脚,即左脚,使板尾翘起,同时顺时针旋转180度(向后或向外转)。如果动作正确,完成后滑板倒转过来,右脚成为支撑脚。9、360度旋转技巧滑手在滑行中通过轻微的推转以找到平衡,可以来回摆动,也可绕圈。尽量使滑板保持水平。准备好后,逆时针摆动手臂。同时保持平衡,还可向左做最后一次推转。重心落在右脚,向右摆动手臂,并带动整个身体旋转。转动时以后轮为轴。尽量使后轮保持水平。不要将板前端抬的过高。实际上,无需注意滑板的前端。只需将重心放在板尾,并加大旋转,前端自然会抬起,并且高度刚好。10、单轮旋转技巧滑手驾驶滑行到适当的速度,翘起滑板前端,用后轮做360度的旋转。要掌握好身体平衡,尽量使滑板在空中停得久些。用手抓住滑板前端,保持住平衡的支点,使人和滑板一起旋转。然后后脚踩滑板的一边,用手去抓滑板,使后轮的一个轮子离地,起码要转两圈以上。11、翘板技巧推转或推动滑板到滑行速度。右脚踏板尾,左脚踏板前端以便控制,或踏前轮后侧,以便翘板。将重心移到右脚,身体前倾使板端在空中停留时间尽可能长。可以让板尾间或地轻轻刮地,以保持平衡。12、180度翘停技巧滑行过程中须将板端翘起,直到板端刮地。同时整个身体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如果翘板和旋转合拍,同时支撑脚足够稳固,那么滑板将旋转180度并停下来。13、脚上技巧:a脚跟悬空技巧使滑板保持适当速度,旋转前脚使脚尖对着板尾,脚跟与板端交叠,将重心放在左脚步大脚趾,慢慢将另一只脚移到滑板前端。当双脚后跟悬空时,膝盖弯曲以保持平衡。b板上旋转技巧滑手先滑动滑板。移动左脚,使脚跟压住板端。重心落于大脚趾处,移动右脚到另一板端。将重心移到右脚,使其成为旋转轴。左脚绕右脚顺时针旋转,同时右脚也随之旋转,最后与左脚保持平衡。14、旋转跳技巧滑手驾驶滑行,滑板保持水平稍向下蹲。向上跳起,旋转180度。如果是利用推转前滑,跳起时两腿稍稍收拢。落下时两脚距离约30厘米。不用担心落下的准确位置,只需将双脚落在滑板两端即可。15、跨跃跳技巧准备跳起,起跳时动作稳定,从容不迫,跳跃才容易控制。跨跃的长度根据各自情况而定,落下时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左脚在前,需两块滑板。16、人与板分开的上跳向前滑行。在前进过程中,双脚相互靠近。两脚置于滑板前半部分,但在前轮之后。在接近横杆时垂直跳起。眼睛看滑板。尽量落在滑板中间,大致和起跳位置相同。如果落下时力量均匀,腿部稍微弯曲,那么,落在板上的冲击力就容易被抵消掉。17、人带板的上跳滑手驾驶滑行,在靠近障碍物的时候,双膝略屈,手臂预摆,后脚用力使用权滑板前端翘起,利用速度惯性带着滑板一起越过障碍。落地时注意双腿的缓冲动作,重心始终是在两脚之间,腿部稍弯曲。18、带板摩擦技巧滑手驾驶滑行,在靠近障碍物的时候双膝略弯,两臂预摆,后脚用力使滑板随身体腾空,眼睛看着滑板,注意在障碍物的边缘上掌握好平衡,落下时重心落于两腿之间,落地时注意双腿的缓冲动作。19、曲身向前滑板,或沿斜坡滑下。两脚并列,置于滑板前轮后部。向前倾,两手抓住滑板前端。双臂夹住膝盖,慢慢蹲下,臀部接近脚后跟。身体左右倾斜,双手调整板端,以控制方向。Ollie完全攻略1 Ollie的动作顺序:a 一定的滑行速度,并注意双脚的站立位置;(注意:速度过慢导致落地后不能滑行;站立位置不当不利于起跳!前脚在板的中部附近,后脚前脚掌轻轻踏住板尾脚踝放松内收)b 下蹲后双脚用力起跳(稍微向前),前脚跟将要离板时后脚踝关节发力点板(要有一定力度)。前脚借起跳之势上收(应与后脚点板力度相适应,感觉上前脚要粘住板头);(注意:下蹲过分不容易控制重心;点板前后脚踝应放松内收,点板时突然发力;后腿点板要靠踝关节发力,大腿和小腿的力主要用于起跳;这一部分的各个动作的力量配合和时机配合非常重要,点板力量时机和收脚力量时机的配合决定了是否能将板带起!点板过早则前脚会压住板头,过晚则点板无力;收前脚过早则起跳无力,过晚则压板;点板力量过小不行,收脚力量(速度)过大不行)c 前脚与板头升到最高点时(刚开始练Ollie可不考虑前脚拉板),前脚下压或顺板头下落之势踏下同时后脚顺板尾上升之势上收,后脚应有粘住板尾的感觉;(注意:如果b步完成后没有上升感,自然会导致后腿无法上收)d 当后脚顺板尾上收到一定高度(不能失去粘住板尾的感觉),两脚都有粘板的感觉,此时已经腾空,然后只须下落后缓冲即可。2 上升感的问题:a 起跳力量,点板时机和收脚时机的配合基本决定了是否能获得上升感!b 点板用踝关节发力有利于获得上升感,只用大腿和小腿发力不利!c 起跳,点板和前腿上收完成后上身应该是一种完全伸展的状态,而不应该蜷缩,才有利于获得上升感!3 落板的问题:a 后脚点板用力方向不正确容易导致落板!b 前脚踝关节过于生硬,未能做到放松踝关节用脚背贴住板头容易使板头偏离!c 前脚提拉板头时低头看侧面容易导致拉板偏离而落板,Ollie时头部应该尽量保持在重心与板的运行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并保持面部朝前,看脚下尽量用余光!d 前脚收脚过快,害怕后摔,容易使前脚踏出板头!

参考资料:

http://bluesk8blogbuscom/

每个人感受不同,需要不断调整才能找到适合的角度。在你还没有开始练习反脚滑行(也就是前脚在后后脚在前)的时候,最好两个脚尖都朝前。 可以试试前脚15度后脚5度。一旦开始练反脚,就要采用“鸭式”站位,即前脚朝前后脚朝后。

固定器的安装的角度和宽度没有明确的规定,应该因人而异,固定器的安装应考虑如下两个方面:

1两脚之间的宽度。一般两脚的宽度应与自己的肩同宽,膝关节的屈伸应自如。两脚之间的宽度若大于肩宽,膝关节的屈伸则受限且重心前后移动不便,也不便于利用雪板弹性。两脚之间的宽度若小于肩宽,虽然易于利用雪板的弹性。但平衡确不易掌控。

2固定器的角度。

即固定器纵向中心线与雪板的纵轴之间形成的角度。角度分为三个方向,角度中间为零,向前为正,向后为负。一般自由类滑雪板固定器的安装角度多为前脚选择46~30、后脚-6~15。

自由类单板固定器的角度:

建议初学者固定器的角度为前脚+6度-+8度;后脚-6度--8度采用两脚尖稍微外展(外八字)因为这样的角度有利于正'反脚技术的全面掌握和技术的均衡提高。

高山类固定器的安装角度:

固定器的安装角度如上图。前脚固定器的角度比自由类的安装角度更向前。

单板的固定器和双板有所不同,单板的固定器在中间有一个圆形的旋钮盘,中间有4颗固定螺丝用以不同的角度宽度方向使之固定在滑雪单板之上,通常单板上在双脚踩踏的位置各有10颗旋钮孔(5颗一排共两排),滑雪者可以按照自己最舒适的踩位(滑雪者自己适应的踩板方向、踩踏角度以及两脚间的踩踏宽度)进行自由固定安装。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在滑雪的过程中不断感受自己的踩位,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整便可,以后技术渐佳,也可改定。

外墙铝单板幕墙检验批一般都要用金属幕墙检验批。

铝单板需做力学检测的,需做拉伸性能试验。拉伸试验是指在承受轴向拉伸载荷下测定材料特性的试验方法。利用拉伸试验得到的数据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模量、比例极限、面积缩减量、拉伸强度、屈服点、屈服强度和其它拉伸性能指标。从高温下进行的拉伸试验可以得到蠕变数据。

相关名词:铝单板检验,铝单板,外墙铝单板幕墙,异型铝单板,金属幕墙

需要不断调整才能找到适合的角度。没有开始练习反脚滑行(也就是前脚在后后脚在前)的时候,最好两个脚尖都朝前。 可以试试前脚15度后脚5度。一旦开始练反脚,就要采用“鸭式”站位,即前脚朝前后脚朝后。

两脚之间的宽度。一般两脚的宽度应与自己的肩同宽,膝关节的屈伸应自如。两脚之间的宽度若大于肩宽,膝关节的屈伸则受限且重心前后移动不便,也不便于利用雪板弹性。两脚之间的宽度若小于肩宽,虽然易于利用雪板的弹性。但平衡确不易掌控。

扩展资料:

固定方法

1、将后固定器和雪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平面的连接。

2、打开前固定器的锁止按钮,从滑轨前部分划入前固定器并锁定。

3、打开后固定器的锁止按钮,从滑轨后部分划入雪耙和后固定器的组合体,并且锁定。

4、找到雪鞋外壳尺寸,并按外壳尺寸调节前后固定器位置。

5、把雪鞋踩入固定器,试试是否合适zd,合适的标准是能正好掐住雪鞋,雪鞋不晃。

6、根据个人情况进行DIN值调整即可。

意思是滑雪板与雪地接近九十度,减少滑行面和雪面的摩擦,从而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精准的弯道控制。

单板滑雪(Snowboarding)(又称滑板滑雪)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其产生与冲浪运动有关。舍曼-波潘1965年把两个滑雪板绑在一起,偶然中就创造了两脚踩踏在一整块板上的新“滑雪板”,单板滑雪又称冬季的冲浪运动,单板滑雪选手用一个滑雪板而不是一双滑雪板,利用身体和双脚来控制方向

扩展资料

软件搭配

1、滑雪基本穿法是:内层穿着一件不吸收水分的非棉制内衣,以便引导体表的湿气通过外层的GORE-TEX®材料将其排出,从而避免因湿气聚积造成的湿冷感觉;同时,你还需要在中间加上绝缘保暖层,这层的目的是保持热量并方便湿气通过;最后是外层,这是你需要购买最贵的也是最需要的部分——防水并且透气的外套和裤子。

2、帽子的选择,滑雪帽应以保护耳部、轻便、不影响视野为宜,一般用弹性较好的细绒线织成。如果滑行中感觉冷风对脸部的刺激太厉害,可选择一个只露出双眼的头套,再加一个全封闭型滑雪镜,则可将面部完全罩住,能有效阻止冷风对面部的侵入。

-单板滑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8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