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袭人,导致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

寒邪袭人,导致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第1张

答案:A

寒性收引,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

五脏藏而不泻,属阴属里,在生理和病理上都较六腑为重要。

(一)心

心 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小肠与心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1.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是五脏六腑的大主,生命活动的根本,居于首要地位。假如失去这个统一领导的作用,则十二官的活动,就要发生紊乱。

2.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液在血管当中循环不息,周流全身,主要是心的作用。古人说其充在血脉,就是指出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关系;而血脉的循行旺盛,面部表现红润的气色,所以说其华在面。

3.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所以心气通于舌。心脏在正常的时候,舌就能够辨别饮食的五味。

因为心主血脉,所以少阴(心)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以致毛发不泽,面黑如漆。而舌为心之窍,如质红为心火,淡红为心血不足。

附:心包络

心包络是心的外卫,有保护心脏的功能,并有代心主宰的作用。它和三焦有表里的关系。心是最重要的器官,不能受邪,所以病邪的侵袭在于心包。如温病的神昏谵语,是邪入心包,就需要用清心开窍之法。

(二)肝

肝(liver),人体脏器名,五脏之一。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在医学用字上,常以拉丁语字首hepato- 或 hepatic来描述肝脏或肝脏的。大部分的肝脏疾病都会有黄疸的症状,这是由于肝脏无法继续将胆红素排出所以就在体内累积。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又为将军之官,主谋虑。

1.肝藏血: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当人卧后,血就归于肝,人动后血就运行于诸经。

2.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肝有防止外侮,考虑抵御对策的作用。因此,人体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时,在精神情志上就会立即采取谋虑,进行适应的措施。

3.肝与筋及爪甲的关系:筋为肝之所主,筋的所以能屈伸动作,是由于肝的精气灌溉濡养,所以说其充在筋;而爪为筋之余,所以爪甲的坚脆厚薄与颜色的枯萎润泽,是肝脏盛衰的表现。

4.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而肝为藏血之脏,目受血才能视,所以目之能辩五色,是肝的主要作用。

由于肝藏血,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所以大怒伤肝,则会引起吐血,血少则爪甲枯脆不华,目无所见(如夜盲症),筋络屈伸不利,甚至动风挛急。 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左侧与膈之间,相当左侧第9~第11肋的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正常人在左肋弓下不能触到脾。脾的位置可因体位、呼吸及胃的充盈程度而有所变化,平卧比站立时高约25cm。脾色暗红,质脆易破,左季肋区受暴力时,常导致脾破裂。

1.脾主运化:脾运化水谷精微,输布津液,把食物的精华送到全身,并且能运化水湿浊气排泄于体外。

2.脾统血: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说脾藏营,而脾又借血的营养以司运动。

3.脾主肌肉,其荣在唇:肌肉的生长,必须依靠脾的作用。脾把水谷精微转布营养全身;而脾又为统血之脏,所以口唇的红润和淡白,可以表示脾血的盛衰。

由于脾统血,开窍于口,主肌肉,因此,脾虚则血失统摄,而有便血、崩漏等,以致口唇淡白不华,治疗就要用补脾摄血之法。且脾能运化精微,敷布肌肉,以及运行水湿使之外出。若脾不运精,而湿邪困滞,则会发生肌肉不用或脾满的病变,治疗就必须温运脾阳。 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五脏之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1.肺主气:肺主人身的元气,为生气之源,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是五脏的华盖,受气于天,与谷气相并,而充养于身。

2.肺佐心脏,主治节:肺辅佐心脏,主宰百脉血液的运行,有治理和调节的作用。肺与心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心主血,肺主气,气行则血行,二者是相互为用的。

3.肺外合皮毛:肌肤皮毛能随着外界的寒温而起调节作用,是人体外的阳气所敷布的地方。而这种作用的强弱,又决定于肺气的盛衰。因为肺能够行气温于皮毛,故皮毛为肺之所主。

4.肺开窍于鼻:肺司呼吸,鼻是呼吸出入的通道,所以肺气和,则鼻能辨别香臭。

5.肺与声音的关系:人的言语声音,是气的鼓动,而气为肺之所主,所以声音和肺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肺主气与皮毛,所以肺虚则有少气自汗的现象;肺能佐心,主治节,所以吐血,不但治心治血,还要补气摄血。由于肺开窍于鼻,古温病中咳嗽、气喘、鼻煽,为肺热,而要用清肺泄热的方法来治疗。 肾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在人体中,正常成人具备两枚肾脏,位于腰部两侧后方。

1.肾藏精,其华在发:肾能藏五脏六腑的精气,当需要的时候,随时供给。肾又是先天生命的根本。所以人得肾气才能生长发育,齿更发长;到了成年肾气强盛精气充满的时候,就能有子;而肾气衰的时候,就要发堕齿槁。

2.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作强之官,而出枝巧:骨和髓的充实与否,是决定于肾气的盛衰。因为肾生骨髓,而诸髓皆属于脑;脑是诸髓的会合,而又下通于肾;所以人体的强弱和智愚,都与肾有关系。

3.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因为肾气通于耳,所以肾气盛则耳能辨别五香。而肾又是藏精和蒸化水分从膀胱排泄的脏器;命门的真火盛衰,又与大便的排泄有关,所以肾又开窍于前后二阴。

由于肾为藏精之所,与脑髓相通,开窍于耳,所以肾虚精少,就有头昏、脑转、耳鸣、健忘、失精的症状,治疗也就要补肾填精。肾又为水脏,有司开阖排泄的作用,因此肾病可致水肿病变,治当温肾分利。

五脏既是相互资生,又是相互制约,以维持正常的平衡状态。古代医家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就运用了五行学说,把五脏分属于五行,采取相生相克的理论来阐述。如果任何一个脏器发生了太过或不及,便会相乘相侮而成病态。例如心火刑金的吐血,应该泻肝泄火;肝木克土的泄泻,应当疏肝实脾。同一眩晕,有肝旺、肾衰、脾虚的不同,治疗也有泻肝、补肾、培土的分别。这些都是从五行生克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变影响,从而应用于临床实践的。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肝脏是人内最大的腺体,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和。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

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郭学本在《易道与人生》2015年第二辑中运用易学及道教的有关知识论述了“肝者,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只是形象地解释了肝的外形和功能。可译为肝是内存胆气的筋膜,纵横交错布满全身的网由筋膜结缀。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郭学本在《易道与人生》2015年第二辑中指出这句话的句读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并认为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肝者,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罢(会意。从网,从能。言有贤能而入网,即贳遣之。《说文解字注》

用 “罢”解释肝有三层含义:“从网”写出了肝的真形状“由筋膜结缀的网”,“有贤能而入网”写出了肝吸收贮藏元阳之气的功能,“即贳遣之”写出了肝的输送阳气疏泄废气的功能可见“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可译为肝象“用筋膜结缀的网”,是阳气的根源,是阳气的所在。

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1调节精神情志。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躁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3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肝的疏泄功能还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故肝失疏泄,有时还可出现腹水、水肿等。

肝主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肝开窍于目

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主筋。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前所述。若热邪炽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

“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

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与五色、五味、五季、方位、表里脏器关系

肝在五色上属青色,五味属酸,五季对应春,方位对应东方,表里脏器为胆,所以肝病患者面色发青,面诊时可以此来辩证分析。

舌苔白的对症治疗

舌苔白 舌质淡白 多是有寒舌苔

舌苔白、舌质偏白的人多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为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体质。

心阳虚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劳累加重。病人可服些红参、黄芪煎水当茶喝,平时饮食中常吃些温阳散寒的生姜。

郭淑云教授说,冬天阳虚病人要格外注意保暖,可多进食热粥,也可自制一个药棉背心穿。方法是用煎好的生姜水泡棉花,然后晾干,做成棉背心。

脾胃阳虚脾胃阳虚病人常出现胃部疼痛怕凉,不思饮食,尤其怕食生冷食物,有的伴有大便溏泻。胃疼病人可用干姜(或良姜)、荜拔煎水喝,具有温胃散寒作用。还可用生姜、白胡椒粉捣成泥状,稍加温后敷脐,每日一换。老年人因阳虚大便干,可用肉苁蓉、附子、干姜、葱白煎水喝。

还有相关文章供你参考——

看舌苔调饮食

祖国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许多脏腑的精气上营使之灵活,所以脏腑的病变,往往能从舌象上反映出来。观察舌质和舌苔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应及时调整饮食,并仔细观察是否有病态,是否要去医院诊治。

⑴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为寒证,见于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副食选择清淡性温的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红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做为调味剂。水果可吃苹果、蜜桔等。少吃性偏寒凉的食物,如凉拌菜、黄瓜、冬瓜、绿豆芽、蟹、螺、鸭蛋等。忌吃冷饮。

⑵舌苔白腻,或白厚腻:多为寒湿,应选用温胃健脾、散寒化湿的食物,品种同上。少用甜腻厚味的食品,否则会导致腹胀及食欲减退。

⑶舌苔微黄,或黄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所致,见于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常伴有口舌干渴、烦躁、大便干结等症状,饮食上应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西红柿、丝瓜、藕粉、绿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选用山楂、梨等。

⑷舌苔薄少或光滑无苔、或舌苔部分剥落:多因胃肠湿热或阴虚火旺所致,见于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选用百合汤、雪梨、西瓜等有滋阴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避免吃辛温的食物,如羊肉、蒜、洋葱等。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个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

如今到医院找中年以上的中医看病,许多医生把望舌看得比诊脉重要。在问了症状之后,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让我看看你的舌头。”对此,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郭淑云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人体内脏若有病变,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有经验的医生看舌头,就像看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望便知道你病情的轻重,体内的虚实寒热。

中医将舌体分为三部分:舌尖反应心、肺的变化,舌中与舌两边反映肝、脾的情况,舌根提示肾的病变。不过,郭淑云教授说,中医讲的心肝肾功能与西医不同,不必硬套。

舌苔黄 舌质红 多是有热

郭淑云教授说,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有热上火。

心经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同时伴有心急烦躁、失眠多梦,多是心经有热,病人此时可用些清心火的药。如竹叶、莲子心泡水,当茶每日频饮。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莲子心、枣仁煮粥喝;口舌生疮可用野菊花60克,浓煎后,每日多次含服。郭淑云说,有位老干部口舌生疮多年,用了很多方法治疗无效,就用这个小验方,一个月即痊愈。

膀胱湿热舌质偏红,舌苔黄腻病人伴有小便排不净感觉,或尿时感到小便发热,有痛感,多是膀胱湿热,即西医讲的泌尿系感染,可用白茅根、瞿麦、扁蓄等,水煎后当茶喝。

肝经有火舌边红,苔黄偏干,眼睛红赤肿痛,或经常长麦粒肿,为肝经有火,可用酒炮制过的大黄泡水喝。郭淑云认为,大黄性寒,有降泄作用,用酒炮制后,可将大黄药力引到头目,泄上焦之火。

肺经有热舌质稍红,苔薄黄为肺经有热,常见于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伴有大便干结者可用冬凌草、大黄稍加煎煮,每日当茶饮。咽干肿痛者可用胖大海、麦冬、菊花泡茶,症状严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结加大黄。郭淑云教授说,中医有个理论叫“肺与大肠相表里”,病毒性感冒初期,通过泄大肠宿便热毒,以消除肺经之火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

[什么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实际是所有胃部不适的总称,消化不良症状说明消化过程受到了某种原因的干扰。消化不良可以是偶然的,也可以是慢性持续的。偶然的消化不良可以由进食过饱、饮酒过量、经常服用止痛药如阿司匹林等引起。在精神紧张时进食,或进食不习惯的饮食也可引起。

慢性持续性的消化不良可以是神经性的,即精神因素引起的,也可以是某些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等消耗性疾病引起,胆囊摘除后的患者也可经常发生消化不良。不管哪种原因,都因为胃缺乏动力,不能正常进行工作, 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

[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状] 食欲不振、进食后腹部饱胀,腹部有压迫感和(或)腹痛,可放射到胸部,呃气,烧心,轻度恶心、呕吐,舌苔厚腻。

[消化不良怎样治疗] 咨询医生,确诊引起消化不良的病因,改善消化功能,有助于病因的治疗及消除暂时的不适,在治疗病因的同时,可以应用非处方助消化治疗。

消化不良家庭治疗措施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可能是胃、小肠或大肠出毛病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其症状包括胀气、腹痛、胃灼热、打隔、恶心、呕吐、进食后有烧灼感。

食物过敏可能是造成原因,慢性胃病、生活压力、情绪紧张、缺乏消化酶等,均可能引起消化问题。如果你边吃边说话、狼吞虎咽、边吃饭边喝汤则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糖类食品含有细菌,是产生排气的主要来源。你需要找出自己无法消化的食物,进而避开这些食物。

家庭治疗措施

●检测胃酸

缺乏胃酸是造成消化不良的直接原因,你可以做一个胃酸自我测试。服用一汤匙的苹果醋或柠檬汁。如果这样做使胃灼热消失,那么你需要更多的盐酸(可于正餐时,饮纯的苹果汁加水)。如果这么做使症状更糟,则表示你的盐酸过量,勿再服用含盐酸的酵素。

●保持饮食均衡

保持饮食均衡并富含纤维素,例如新鲜水果蔬菜及全麦等谷类。需细嚼慢咽,勿狼吞虎咽。

●避免食用的食物

避免精制的糖类、面包、蛋糕、通心粉、乳制品、咖啡因、柳橙类水果、蕃茄、青椒、碳酸饮料、洋芋片、垃圾食物、油炸食物、辛辣食物、红肉、豆类、

可乐。减少盐的摄取量。加工食品、垃圾食物及所有乳制品会刺激粘膜分泌过量,导致蛋白质消化不良。节制花生、扁豆及大豆的用量。它们含有一种酵素抑制剂。

●注意食物的搭配

蛋白质与淀粉、蔬菜与水果不是有益的搭配,牛奶最好不要与三餐同用,糖与蛋白质或淀粉合用也不利于消化。

●对付胃肠胀气

上半部消化系统胀气可用胰脏酵素,下半部消化系统胀气可用微量矿物质。制酸剂对排气及胀气均无效。当气体产生过多,可用一新鲜柠檬榨成汁加约1.14升的温水,当作灌肠剂,以平衡体内的pH值。如果体内排气仍持续数日,可用双叉乳杆菌灌肠剂,此物将于数小时内解除问题(参见下卷第八章相关内容)。

●服用嗜酸菌

消化不良也可用嗜酸菌来改善,因为缺乏这些良性菌是最常见的消化不良因素。打开10粒胶囊服用,或使用——汤匙的粉末配方。对乳晶过敏者,可改用不含牛乳的产品。嗜酸菌也是颇安全的灌肠剂,几乎很少出问题。你可能感到轻微的不适,不过大约1小时后即平息了。

●眼用酸性饮料

用一汤匙纯的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有助消化。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柠檬水,有治疗及清血的作用。

●服用木炭

木炭片剂对吸收体内气体颇有效,但它会干扰药物及营养素。勿长期服用。

●喝米汤

米汤及大麦清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使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谷物(米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作运动

例如,快速行走及体操均有益于消化。

●禁食

如果粪便恶臭,而且排便时肛门灼热,可实施禁食计划。(请见下卷第八章的禁食)。这通常都是结肠含有毒物质的征兆。

●补充营养素

①高纤葡萄糖甘露蜜或ABc直氧堆体清肠剂

加1汤匙于果汁或水中,早晨起来时服用,迅速喝下以免纤维变硬。它能清洁结肠,帮助粪便形成。

② 芦荟汁

1/4杯,空腹使用,早晨起床及睡前各一杯。对胃灼热及其他消化道毛病有益。

②蛋白质分解酵素或胰脏酵素塞

用餐时服用2粒,用点心时服用1粒。改善排气及胀气。

④ 嗜酸菌

餐前半小时使用。是正常消化作用必需的,使用不含牛奶成分的产品。

⑤蒜头精胶囊

用餐时2粒。协助消化作用,并破坏肠内的有害菌。

⑥维生素B群

用餐时100毫克。维生素B是正常消化所必需的。

⑦ 苜蓿

用量依产品指示。补充维生素x及微量矿物质。

⑧综合消化酶

用餐时服用。如果有胄灼热或溃疡,应避免使用含盐酸的产品。

●保健药膳

① 大童茶

大麦茶30克水煎服。消食化积。(本方适用于米食积滞)

②胡萝卜茶

胡萝卜 50克,茶叶10克。胡萝卜与茶叶煎水服。理气消食。

③鸡内金汤

鸡内金100克,晒干研碎过筛,每次用3克,用米汤冲服,每天2次。可治消化不良、食积等症。

④佛手姜汤

佛手10克,姜6克,白糖适量。先将姜、佛手放入沙锅中加水煎煮,去渣后加入白糖即可。代茶频饮。

功效理气宽胸,和胃止呕。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脘堵闷,呕逆时作,纳食不香等症。

⑤ 消宣散

谷芽、山楂、槟榔、枳壳各等份,将它们共研细末。每次服3克-5克,每日3次。

功效理气消食,健脾开胃。适用于食积气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腹泻便溏等症。

⑥三鲜消滞饮

鲜山楂20克,鲜萝卜 30克,鲜青橘皮6克,冰糖适量。将鲜山楂、鲜萝卜、鲜青橘皮洗净、切丝,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用旺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煨半小时,然后用干净纱布过滤,弃渣取汁后,加人冰糖继续煮沸即成。每次20毫升-30毫升,每日3次,连饮3日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行气,开胃,助消化,散结消滞。适用于积滞伤脾型疳积症。

●天然药草

猫薄荷、洋甘菊、治痢草根、金印草根、茵香、胡卢巴、薄荷茶、木瓜、欧薄荷均是很好的药草。勿长期使用治痢草根。

好评率:0%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形如倒垂未开的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主血脉,主神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与四时之夏相应。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的功能 1、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内周流不息,营养全身,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如果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就会形成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甚至发生气血淤滞,血脉受阻,面色灰暗,唇舌青紫。 2、主神志: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在各脏腑功能活动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都必须在心的统帅调节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生命活动。肝位于腹腔中,膈肌之下,右胁之内。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的功能 1、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调畅气机:气在体内的升降出入的运动叫做气机。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都依赖气机的调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脏腑功能就正常。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会出现不适。如果是气郁就会有胸胁、少腹胀痛;气逆就会出现头痛、面红耳赤,甚至喀血、晕厥等。(2)促进脾胃运化:脾主升、胃主降,肝的疏泄正常是保持脾胃升降正常的重要条件。如果肝失疏泄,可以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3)调解情志:精神情志的活动有赖于气血的运行,气机调畅则精神愉快;气机失调则会抑郁不乐。 2、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解血量的功能。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有血海之称。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的时候,肝将贮藏的血液向外疏布。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目,则两眼干涩、视物昏花,或夜盲;血不养筋,则会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妇女可见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若肝不藏血,则会出现吐血、衄血,经量过多,甚至崩漏。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皆依靠脾的滋润濡养,故脾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脾主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的功能 1、主运化:指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1)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为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2)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 2、主生血、统血:指脾有生血和统摄血液。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3、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输布。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肺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与四时之秋相应。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的功能 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个方面。在气的生成方面,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共同组成宗气。同时,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的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使体内体外的气体交换,呼浊吸清,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可以排出体内的浊气,同时可以将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如果肺气失去宣发的功能,则会呼吸不畅,胸闷,咳嗽,无汗等。肃降指肺将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向下散布,同时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如果肺失肃降,可出现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症状。 3、通调水道:指肺通过宣发肃降的功能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如果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调,则可能水液停聚,生痰成饮等。4、朝百脉: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为帮助心脏运行血液。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血的运行,又依赖于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到全身。若肺气虚衰,不能帮助助心脏运行血液,就会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出现血行障碍,如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症状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右边偏下,左边偏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的功能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功能。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广义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即先天之精,以及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其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后天之精不断地供养先天之精。二者相辅相成,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肾中所藏的精气。肾精促进生殖繁衍,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血液生成,抵御外邪侵袭,也是人体各种技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2、主水:从广义来讲,是指肾为水脏,泛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从狭义而言,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中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这两方面,均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肾主水功能失调,气化失职,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常,关门不利,小便的生成和排泄发生障碍可引起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若开多阖少,又可见尿多、尿频等症。 3、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使肺的呼吸均匀,气道通畅。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吸人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呼吸虽为肺所主,但肺吸入之气,须下纳于肾,而为一身之用

本 期 导 读

看似难懂的体质鉴别和五脏精准辨证,其实也有一学就会的「捷径」。

作为中医爱好者,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自我感觉都懂一些,但真正面临问题的时候又不知从何下手。

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少女性有 痘痘 的烦恼,有些人习惯一冒痘就 喝凉茶、用下火的药 ,但痘痘却越来越多。

这是为什么呢?

徐泊涛大夫 介绍,痘痘分很多种,常见的有肝胆火旺型、肺热型的,可以辨证选用 柴胡清肝散 或 枇杷清肺饮 ,效果很好。但有一种痘痘,如果选用寒凉的药去治,结果会越「治」越多。

「痘痘长在嘴唇周围,伴有 面色白 和 痛经 ,多因下腹部宫寒导致的。」徐泊涛大夫解释,在中医的望诊中, 白为寒 ,红赤为热。寒的特性是收引的,寒气客在下腹部,该区域的经络就容易受阻, 郁而生热 ,「因此,可以辨证使用张仲景的 温经汤加连翘 来治本。」

上面简单的例子,体现了中医学论体系中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辨证论治 ,即通过 望、闻、问、切 四诊来分析不同症状,明确本质,然后得出相应的治疗思路。

要想更好地治疗疾病,先要 善于观察病症 ,了解是哪个脏腑出了问题;想要更好地调理身体,先要学会 鉴别体质 ,及时纠偏、调和。

观症状,知脏腑

其实,我们的 体质 、身体的表现、精神的状态、每天的举动等,都和脏腑密切相关;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更是能间接反映是五脏六腑中哪个脏器出了问题。

简单来说, 脏腑各自的功能和特性决定着我们会有怎样的体质、病症表现 。

因此,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某些症状,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思考这一症状到底与身体的哪个脏器相关,才能更好地调理疾病。

《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曾言: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凡由风邪引起的肢体震颤、头晕目眩之证,都与肝脏有关。因肝为风木,主疏泄、藏血,一旦气机失调,就会导致风病发生。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凡由寒邪引起的形体拘急、关节屈伸不利之证,都与肾脏有关。因肾为水火之宅,寓藏元阴元阳,一旦阴阳失调,多会导致寒病发生。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凡由气机不畅引起的咳嗽喘逆、胸部痞闷之证,都与肺脏有关。因肺主一身之气,一旦气机失调,就会导致气病的发生。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凡由湿邪引起的水湿停滞、浮肿胀满之证,都与脾脏有关。因脾主运化,一旦水湿停留,就会导致湿病的发生。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凡由热邪引起的皮肤疮疡、红肿发痒之证,都与心脏有关。因心主火,火亢则血热,热邪与血相搏而致皮肤疮疡。

疾病诱发的因素,不外乎 外感 和 内伤 两大类,无论何种病因,也不论邪气从何处侵入,都会对内在的脏腑产生一定的影响。

外邪致病,邪气由表入里,波及脏腑;内伤发病,则邪气直损脏腑。所以, 临床辨证、处方用药、将养调摄 ,也无不 以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基础 。

找到了症状所对应的五脏,那治病、调理就不难了。

徐泊涛大夫还举了个「 慢性咽炎 」的例子:「有些人患了慢性咽炎但不自知,嗓子经常干痒,他就觉得自己上火了,于是去喝金银花露这类寒凉的中药。但是,不要忘了,咽喉是 肾经 巡行的路线, 很多慢性咽喉炎都是由于肾虚引起的 ,此时选择 艾灸肾输穴 ,即 复溜穴、照海穴 , 补肾水才会治疗其根本 。」

辨证实操:调理肝火旺

无论是针、灸、砭、汤、药,又或者是茶饮、食疗等各种方法,有了准确的五脏症结所在,自然可以做到「 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

在这里,徐泊涛大夫以肝火旺为例,教大家该如何辨证调理。

肝火旺的临床表现

多见 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 ,此外还会出现 大便干结、小便发黄 。

男性:肝火旺会出现 头晕、恶心、头痛、失眠、舌苔变厚 ,脾气变得 暴躁易怒 。

女性:可引起 月经过少 , 月经提前或延后 ,甚至 闭经 , 经前失眠 。

儿童:实火旺盛的症状表现为 口干 、 反复口腔溃疡 、 小便短赤 、 心烦易怒 等。

肝火旺的望闻问切

1望诊

望面色:肝开窍于目,左脸颊对应肝区,鼻梁对应肝。

望舌:舌两边边缘对应肝区,舌边缘肿胀,舌苔黄腻。

2闻诊

声音洪亮,嗓门大

3问诊

睡眠情况如何?

夜间23点至凌晨3点之间睡眠问题,提示肝胆病变

大小便情况如何?

肝火旺,消耗阴液,容易尿黄便秘

少阳病,常见口苦、咽干、目眩、口苦嗳酸

4切

左手关脉对应肝,肝火旺脉相特点是脉弦数。

上面是理论知识,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实战。看一下徐泊涛大夫分享的一则关于治疗 肝火旺 的病例:

患者是一名刚上初一的小孩子,在进诊室的时候他一脸的不情愿,看诊时也不愿意多说话。

据他母亲说,从小到大孩子的性格乖巧,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顺利考入重点初中之后,因为老师管理很严格,久而久之,孩子出现抵触的情绪,之后就变得叛逆、不听话。

有一次,孩子在班里和同学吵架,后来差点发展成打架,被老师警告,若再犯就要被退学。孩子的母亲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带他来找我。

我仔细观察孩子:他面部 鼻梁旁边发青 ,这是肝胆火旺的表现。然后我问他「大便是不是不通」,他说:「 经常便秘 。」

通过望闻问切并开出药方之后,我为孩子进行按摩。我找到孩子 经的 太冲穴 、 经的 侠溪穴 、 包经的 劳宫穴 ,每按一处穴位,孩子就大声喊痛。

我随后叮嘱家长,一定要回去每天坚持把这3个穴位揉通。「千万别心软啊!」我强调。

之后,孩子带着药方回家调理。据孩子母亲反馈,孩子吃药后, 大便通了 ;每天按揉穴位后,暴躁的情绪也很快平复了,学习开始步入正轨,再一次名列前茅。

只从情绪上去看,就会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单纯的青春期情绪冲动。徐泊涛大夫解释,《黄帝内经》有云: 「五脏出五志,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 这其中,肝的原穴是 太冲 ,因此,在治疗中还取了胆经的荥穴—— 侠溪穴 。

如果治疗不得当,家长着急,采取了打骂孩子的管理方式,那孩子就会越来越暴躁,其结果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9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