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共有几座桥?

武汉一共有几座桥?,第1张

截至2019年4月,武汉长江上共有8座桥。分别是武汉军山长江大桥、白沙洲大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

1、武汉军山长江大桥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特大型公路斜拉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是武汉第四座长江大桥。大桥于1998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01年12月15日建成通车。

2、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为武汉长江段第三座长江大桥。白沙洲大桥于1997年3月动工建设,2000年9月建成通车。武汉白沙洲大桥投资11亿元,建成后不久就被称作“崭新的破桥”,至2010年的十年间,维修24次。

3、鹦鹉洲长江大桥(Yingwuzhou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为武汉二环线组成部分之一。鹦鹉洲长江大桥始建于2010年8月;于2013年12月16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2014年12月28日通车运营;于2018年1月1日取消ETC收费,并拆除相关设施。

4、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伊始即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

5、武汉长江二桥,位于武汉中心城区始建于1957年的武汉长江大桥下游68公里处。大桥北起汉口黄浦大街三层立交桥,跨越长江至武昌徐东大街。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后重点建设大桥,也称为武汉长江公路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由中铁大桥局集团、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桥梁处、湖北省路桥公司负责施工。

6、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起江岸区武铁新江岸小区处,南至青山区钢都花园罗家港。作为城市二环线的节点工程,大桥于2008年7月31日动工建设,2011年12月31日通车。

7、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世界上最大的公铁两用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的武汉第二座公铁两用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大桥西北起汉口平安铺,东南止武昌武青主干道。该大桥是武汉市的第六座长江大桥,第二座公铁两用桥,武汉三环线重点工程。

8、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岸为新洲区阳逻街,南岸为青山区向家尾村。阳逻长江大桥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和湖北省、武汉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京珠、沪蓉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控制性工程。阳逻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第5座长江大桥,于2007年12月26日正式建成通车,至此,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在武汉全面实现互通。

扩展资料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1957年3月16日,大桥桥墩工程全部竣工。长江大桥采用3联9孔的等跨间支梁进行安装,使用平衡悬臂拼装架设法,从武昌、汉阳两岸分别同时向江中同时推进,全部钢梁均由山海关、沈阳桥梁厂制造,钢材由鞍山钢铁提供;1957年5月4日,大桥钢梁顺利合拢,同日举行了庆祝大会。

武汉长江大桥(连同配套工程)总投资预算172亿元人民币,实际只用了1384亿元;大桥本身造价预算7250万元,实际只用了6581万元。

1956年6月,毛泽东从长沙到武汉,第一次游泳横渡长江,当时武汉长江大桥已初见轮廓,毛泽东即兴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词,其中广为传诵的一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的气势和重要作用。1957年9月6日,毛泽东第三次来到武汉长江大桥工地视察,并从汉阳桥头步行到武昌桥头。

1957年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全部完工,并于当天下午举行正式试通车,10月1日,中国发行了一套两枚纪念邮票《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

——白沙洲大桥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二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

用牙签做桥的方法如下:

首先准备材料:牙签、剪刀、美工刀、胶水。

第一种方法:

1、一个桥墩需要四根牙签,分别将两根牙签粘在一起,然后将两个粘在一起的牙签再相连成四个,这就做好了四根柱状形的“桥墩”。

2、按照需要的长度先挑选适量的牙签,并排列整齐,然后把牙签尖的那头用剪刀剪掉,这不仅是为了美观好看,还能防止牙签划伤手,接着背面再横着粘两根,作为桥面,这样的话,会使牙签桥更加稳固。

3、在要粘桥墩的地方用剪刀剪个豁口,然后把灶带桥墩和桥面用胶水粘在一起连成三角形,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然后在桥的两边标记两个位置,将两根牙签并列历培粘住,并且粘在之前标记的位置,作为桥面两边的柱子。

5、最后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其他桥面,再将桥面两边隐烂芦加上引桥并固定好,牙签桥就完成了。

第二种方法:

准备一张白纸,笔,27根牙签,胶水,在白纸上面画出桥梁的侧面用到的所有牙签形状,用线条代替,将牙签按照画图的位置摆在纸上,根据牙签摆放的顺序用胶水粘好,另一边用同样的方法粘在一起,最后将两个侧面的中间衔接上,中间衔接部分排列整齐。最后处理一下细节就完成了。

造成溜肩的主要原因是:肩部的锁骨和肩胛骨(肩胛带)周围附着的各肌肉群(如三角

  肌、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等)不发达,无力,使锁骨和肩胛骨远端(肩峰部位)下

  垂,从而形成溜肩畸形。自我矫正的训练方法是:

  一、侧平举。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拳眼向前持哑铃或重物下垂于体侧。随即吸气

  ,持铃向两侧举起至手臂与肩齐时稍停(持铃举起时,平时处应略为弯曲3~4秒钟)。

  再呼气,持铃慢慢放下还原至体侧。重复10~12次,共练习4组。

  二、前手举。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背向前持杠铃或哑铃,下垂于腿前,两手持铃

  间距同肩宽。随即吸气,直臂持铃经体前举起,至与肩齐平时稍停2~3秒钟。再呼气,

  直臂慢慢放下还原。直臂持铃举起时,手肘不要弯曲,上体不准前后摆 动借力。重复10

  ~12次,共练习4组。

  三、俯立侧平举。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俯身向前,屈体呈上体与地面平行,背部保持

  平直,头部稍抬起,两腿自然伸直,身体重心落在脚跟的垂线上。两手拳眼向前,持铃

  下垂于腿前。随即吸气,持铃向两侧举起,至与肩齐平时稍停2~3秒钟(持铃举起时两

  肘略为弯曲)。再呼气,持铃慢慢放下还原至两臂下垂姿势。持铃举起或放下还原时,

  上体不准上下摆动借力。重复10~12次,共练习4组。

  四、坐姿颈前推举。坐姿,两手宽握距持杠铃置于胸上(锁骨窝处),上体保持挺胸收

  腹紧腰的姿势。随即吸气,持铃垂直向上推起至两臂完全伸直为止,稍停2~3秒钟。再

  呼气,慢慢放下还原。重复10~12次,共练习4组。

  五、坐姿颈后推举。坐姿,两手宽握距持铃置于颈后肩上,上体保持挺胸收腹紧腰的姿

  势。随即吸气,持铃垂直向上推起至头顶后上方两臂完全伸直为止,稍停2~3秒钟。再

  呼气,慢慢放下还原。重复10~12次,共练习4组。

  六、颈后宽握距引体向上。两臂悬垂在单杠上,两手正握紧握杠,使腰背以下部位放松

  ,背阔肌充分伸长,两小腿向后收缩、抬起,两手间距宽于两个肩距。随即吸气,屈臂

  用力引体上升,至颈后使之接近或触及单杠面,稍停3~4秒钟。再呼气,使身体慢慢下

  降还原。重复8~10次,共练习4组。

  七、俯立双手持铃划船。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背向前宽握距持铃下垂于腿前,两腿

  自然伸直,主体向前屈,使背部与地面保持平行状态,臀部稍向后移,使身体重心处于

  两脚跟之间的垂线上。随即吸气,持铃沿腿前提起,直至横杠贴住小腹,稍停2~3秒钟

  。再呼气,慢慢沿腿前放下还原。重复10 ~12次,共练习4组。

  八、直立提肘上拉。两脚开立,两手背向前握住横杠,两手间握距为一个手掌宽的距离

  ,手持杠铃下垂千腿前。随即吸气,持铃贴身提起,至肩前稍停2~3秒钟。这时两肘应

  尽量上提,两时尖应向上垂直于地面。然后再呼气,持铃慢慢贴身放下还原。重复10~1

  2次,共练习4组。

  九、上斜卧推。仰卧在倾斜30~60度角的长凳或斜板上。上体从后肩部到臀部成“桥形

  ”,即挺胸沉肩收腹的预备姿势。两手宽握距把横杠放在胸上部和胸锁骨下沿处,随即

  吸气,用力上推时两臂要与地面成垂直状,稍停2~3秒钟。再呼气,屈臂放下还原。重

  复10~12次,共练习4组。

  十、宽双杠臂屈伸。双杠间距要求为55~75厘米。两臂伸直撑在双杠上,随即呼气,两

  臂慢慢屈肘,两肩向前下尽量下沉,胸部稍挺充分拉开,身体下落,稍停2~3秒钟,然

  后吸气,两臂用力伸时向上撑起至两臂伸直还原。重复10~12次,共练习4组。

  〔说明〕采用上述矫正训练方法,可加粗肩部肌肉群的体积,使肩两侧隆起,前后增加

  一些厚度,以改变其外形,从而使肩带肌肉丰满有力而圆润美观。

注:我个人认为溜肩也蛮好的(因为我也溜肩,呵呵),可以传一些休闲的衣服,掩盖一下,韩服就很流行溜肩式的。

第三套人民币贰角武汉长江大桥凸版冠号有:123、234、345、456、567、678、789、890、901、012、135、357、579、791、246、468、680、802、024、124 、125 、126、127 、128 、129 、130。

134、568、247、569、578、589、670、690、689、780、790、112、113、114、115、 679、 680、 117、 118、 119、 110、 221、 223、224、225、226、 220、911、 968、 906、 759、675、076、 226。

扩展资料

第三套人民币的特点

一是主题思想鲜明。内容相互呼应,极富民族特色,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

二是进一步打破了边框式设计思想。辅币除最初设计的枣红色1角券仍保留了变形的底边框外,全部取消了边框,成为开放式构图。这样,在较小的票面上显得画面开阔、深远。

三是色彩丰富。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除了有一个基本色调外,还采用了多色印刷技术,这就使得画面色调活泼、丰富,又提高了防伪性能。

四是增设了壮文,调整了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排序和印制位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位置也根据票面图案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

-第三套人民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32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