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特殊词序有哪些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特殊词序有哪些,第1张

一、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足鸡豚”是“鸡豚足”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鸡、猪丰足”。

2.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位于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即“你太不聪明了”。

3.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如鸣佩环”是“如佩环鸣”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像玉佩、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清脆声音”。

4.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卷石底”是“石底卷”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石底翻卷过来”。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1.介宾倒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疑问句中,代词做介词宾语要提前。“谁”为疑问代词,“与”是介词。

何以战 (《曹刿论战》)“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疑问句中,代词做介词宾语要提前。“何”为疑问代词,“以”是介词。

长夜沾湿何由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由彻”是“由何彻”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挨到天亮呢”。“何”,疑问代词,“由”,介词。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前置。

2.谓宾倒装。

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

“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要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弗之怠”即“弗怠之”的倒装,可译为“不放松抄写”。“之”,代词,代抄写,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

3.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为之知”即“未知之”的倒装,可译为“不知道它”。“之”,代词,代春意。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

5.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自信”即“不信自”的倒装,可译为“不相信自己”。“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说》)

“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1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

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2.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

“全石以为底”是“以全石为底”的倒装,可译为“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五)其他,表强调。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2.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可

译为“大雁离开衡阳”。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鸢飞戾天者”是“飞戾天鸢”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冲天飞的鸢鸟”。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爱莲说》)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马之千里者”是“千里之马”的倒装,可译为“能跑潜力的马”,即“千里马”。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诗四句”是“四句诗”的倒装,定语后置。

四、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做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1.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

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泽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

“泄出于两峰之间”是“于两峰之间泻出”,介宾结构“于两峰之间”后置,可译为“从两峰之间奔泻而出”。

4.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试用于昔日”是“于昔日试用”的倒装,介宾结构“于昔日”后置,可译为“在往日任用”。

5.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假借于藏书之家”是“于藏书之家假借”的倒装,介宾结构“于藏书之家”后置,可译为“从藏书的人家借书”。

7.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学于太学”是“于太学学”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太学”后置,可译为“在太学学习”。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1.屠惧,投以骨。 (《狼》)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寄臣以大事”是“以大事寄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大事”后置,可译为“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三)其他。

1.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伤仲永》)

“还自扬州”是“自扬州还”的倒装,介宾结构“自扬州”后置。译为“从扬州

回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宋代·司马光 撰《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宋代 : 司马光 撰

国中文言文 , 学习哲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文言知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线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明代 :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展开阅读全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国中文言文 , 赠言 , 劝勉 , 学习 , 励志序文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曰:“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市,皆蛙也。哀之,购以放生。二人复曰:‘此皆浅水,虽放,后必为人所获;前有清渊,乃放生池也。’吾从之至此,不意挥斧,遂被害。二仆随后不远,腰缠百金,必为二人诱至此,并杀而夺金也。”张佐治至郡,急令捕之,不日人金俱获。一迅即吐实,罪死。所夺之金归商。——未知·佚名《张佐治遇蛙》

张佐治遇蛙

未知 : 佚名

展开阅读全文∨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曰:“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市,皆蛙也。哀之,购以放生。二人复曰:‘此皆浅水,虽放,后必为人所获;前有清渊,乃放生池也。’吾从之至此,不意挥斧,遂被害。二仆随后不远,腰缠百金,必为二人诱至此,并杀而夺金也。”张佐治至郡,急令捕之,不日人金俱获。一迅即吐实,罪死。所夺之金归商。 ▲ 国中文言文 , 寓理故事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曲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自媒 一作:自诩)——明代·江盈科《庸医治驼》

庸医治驼

明代 : 江盈科

展开阅读全文∨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曲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自媒 一作:自诩) ▲ 国中文言文 , 寓理故事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题(12分)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用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把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答案:1、C2、D3、多读古人的文章只是致力于读书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至7题。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4、简要分析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5、"捉刀"流传下来已成为一个固定词语。不查词典,模仿推敲的写法,对"捉刀"进行解释。()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作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引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例:反复推敲/推敲词句。

6、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

7、用匈奴使的眼光,对魏王作一个肖像描写。

只见那床头捉刀人,

 答案:4他狡诈,怕自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他多疑,事毕后派间谍听消息;他残酷,怕匈奴使对自己不利,派人追杀。

  5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却持刀站立床头。接见完毕,叫人问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见于《世说新语容止》)后来把代替别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

  6不恰当。因为匈奴使就是从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实际上却很有本领的场合。

  7能写出传神的眼神和气势,就是佳作

三.阅读文言短文《郑人买履》,完成8-11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9、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答案:8(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9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10.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11.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

  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2--14题。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者也力。

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____

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答案:12.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

  13.您凭借什么到(南海)?14.对比,立志。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至16题。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5、给加点字解释(8分)

①华()而()去之②歆()书而()

16、翻译下列句子。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给加点字解释:捉:捡掷:扔废:放下观:观看

  16.句子翻译:管宁划开席位分开而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至18题。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17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18.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17、①我想要去楚国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18、①南辕北辙或背道而驰。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9至20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2坐:因为。

19.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1)席上菱食(2)欲以热也去

2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9、(1)吃(2)除掉、去掉。20、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说成知道的。(关键词:曰,土产,强,知)

8、阅读并翻译。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2译文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远方的国家,于是便命令崔季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则拿着刀站在座位的旁边。已经接见完毕,命令间谍问匈奴来的使节:"魏王怎么样?"匈奴的使节回答说:"魏王风采高雅,非同一般;但是座位旁边拿刀侍立的人,这个人才是个英雄。"曹操听说这件事,连忙派人追赶,杀掉了那个使者。

3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译文四川的偏远山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吗?"富和尚说:"你依靠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要一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不以为然:"我几年前就想雇条船顺江下南海,到现在还没去成;你一无所有,就别做美梦吧!"可第二年,穷和尚竟然从南海朝佛回来了。他把自己的云游经过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了,惭愧得羞红了脸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5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6译文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

7译文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口里。有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保护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8译文:我小时侯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钱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亲自抄录,按预定的日期归还。天气寒冷时,砚台上的墨水都冻成坚实的冰了,手指冻僵了,屈伸很不灵便,但抄录从不怠慢。抄录完了,急忙把书送还,一点也不敢超过预定的日期。所以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大量的书。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如何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第一步,缩减:古文多有省略句式。经常是在上下文指代明确的情况下适当地省略主语或者是宾语。

第二步,固定搭配:把一些专有短语还原成古汉语。例如“拿……怎么办?”=“若……何”《郑伯克段于鄢》中有“君将若之何”您将拿他怎么办?这种还原就要有一定的积累。

第三步,特定句式转换:多用古文常用句式。1判断句:最基本的“者……也”当然还有其他型别需要自己专门去看古代汉语中讲解判断句的部分。2被动句:古代汉语中用“见”,“受”,“被”表被动,但“被”用得非常少。3宾语前置句4定于后置句:当还原带有地点状语的句子时,多用“于”加地点并放到句子最后。

第四步:个别字转换。1注意古今异义。例如,现汉中“妻子”到古汉语中只能说“妻。”现汉中“手下”到古汉语中可说“执事”或“爪牙”并没有贬义。

2句末语气词的使用:在需要加强你所想表达的句子的语势时,请适当挑选一下语气词。例如“也,矣。”均可以表肯定语气,也字肯定语气更强,而矣同样可以表示否定。疑问句常用“耶”,感叹句常用“哉”。

如何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谁能帮帮我啊

你把要翻译的现代文发出来啊!

到底该如何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和外语翻译差不多的。先通读,直到大致了解文章意思,然后逐字翻译,特别留意一些关键词的翻译,如古今字同意不同的、通假的,等等。翻译的原则是:尽可能符合现代汉语的说话习惯。

古文《为学》如何翻译为现代文

为学 翻译

正文: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翻译: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

翻译: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翻译: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翻译:穷和尚说:"我靠著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翻译: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翻译: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的神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翻译: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现代文翻译为古汉语

将、欲

反、乃

古文秋水现代文翻译

《秋水》见《庄子·外篇》,可能是庄子的学生所记录。文章论述天人关系、事物的相反相成,最后归结到任自然而无为。论辩精辟,是庄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秋水》全文包括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一大段,其下还有六个短篇,思想内容与上文类似,但故事不相干。现只节选主要的大段。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5),望洋向若而叹曰(6):“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7),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8),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9)。”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0),拘于虚也(11);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2);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3),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4),尔将可与语大理矣(15)。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百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16),不知何时已而不虚(17)。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18),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19),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20)。方存乎见少(21),又奚以自多(22)!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23)?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看样子稊米之在太仓乎(24)?号物之数谓之万(25),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26),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27),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28),终始无故(29)。是故大知观于远近(30),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31)。证向今故(32),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33),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34)。明乎坦涂(35),故生而不说(36),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37),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38),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39)’,是信情乎(40)?”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41),故异便(42),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43)。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44);不可围也,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45)。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46)。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47)。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48)。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49)。’约分之至也。”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50),恶至而倪大小?”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51),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等矣(52)。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53)。以趣观之(54),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55)。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56);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57)。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58)。梁丽可以冲城(59),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60)。故曰,盖师是而无非(61),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大小之家(62)?”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63),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64)。无拘而志(65),与道大蹇(66)。何多何少,是谓谢施(67)。无一而行,与道参差。严乎若国之有君(68),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69),其无私福;泛泛乎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70)。兼怀万物,其孰承翼(71),是谓无方。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72)。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73)。年不可举(74),时不可止,讯息虚盈(75),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76),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77)。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署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78),言察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德,蹢躅而屈伸(79),反要而语极(80)。”

曰:“何谓天?何谓人?”

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81),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勿失,是谓反其真。”

选自郭庆藩《庄子集释》本

秋水随着时令到来,千百条川流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地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之形。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他向东遥望,看不见水的尽处。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已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门下,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讥笑于大方之家了。”

北海若说:“井底的蛙,不能跟它谈海之大,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的虫,不能跟它谈冬天的冰,因为它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知识浅陋的曲士,不能跟他谈大道理,因为他被拘束于狭隘的教育。现在你走出了水崖河岸,看到了浩大的海,才知道你的鄙陋,你才可以同我谈论大道理了。天下所有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百条川流都归注到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而不溢位;从尾闾流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流尽而又不空;无论春天或秋天,大海总没有变化;无论干旱水涝,大海永远没有感觉。这就是大海胜过江河水流之处,海水不能以容量来计算,但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象太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请你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象一小块石头浸在大湖里吗?整个中国在四海之内,不是象太仓中的一粒细米吗?世上的物类数以万计,人只是万物之一。九州之大,住了许多人,生长了许多谷物粮食,通行着许多舟船车马,人也只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比较起来,不是象马身上的一根毛吗?古代三王五帝所要继承和争取的,讲仁义的儒者所担忧的,讲任劳的墨家所努力的,都是这些东西。可是伯夷却为了节义之名而辞让不受,仲尼为了显示多知博闻而讲个不停,这是他们在自我夸耀,不是象你刚才自夸其水之大一样吗?”

河伯说:“那么,我把天地看得很大,把毫末看得很小,行吗?”

北海若说:“不行。万物的量无穷无尽,时间无有止境,性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事物的终与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大智大慧的人从远近各个角度观察万物,所以他看到小的不以为小,看到大的不以为大,因为他知道物量无有穷尽。他理解事物,必求证于今古,以今事证古事,古事虽远,也看得很明白;以古事证今事,今事虽近在手头,也有不可理解的地方。因此他知道时间不会终止。他又看透了盈虚消长的规律,所以有所得不以为喜,有所失也不以为忧,因为他知道性分不会永远不变。他又明白人生的大道,所以生活着并不感到喜悦,死亡也不以为是祸灾,因为他知道万物终始的变化也是不固定的。计算一个人所知道的估不如他所不知道的那么多;一个人生存的时间,不如他未生的时间那么长。人们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求得掌握无限大的知识,就只会感到迷惑而不能满足。由此看来,你又怎么能知道毫末可以定为最微小的标准,又怎么能知道天地可以作为最大的极限?”

河伯说:“世人的议论都说,‘最微细的东西是无形的,最大的东西是无限的’。这是真实情况吗?”

北海若说:“站在小的角度去看大的东西,是看不到极限的;站在大的角度去看细微的东西,是看不清楚的。所谓精,是最为微小的;所谓垺,是最为庞大的,所以能够看出不同的区分,这是形态上具有的区别。所谓精和粗,都只能凭借有形态的东西来判断。无形态的东西,就不能用数字来区分;没有范围的东西,不是数字所能算清。凡是可以用语言论述的东西,都是粗大之物;只能意识到的东西,便是细微之物。语言所不能论述,意识所不能观察到的,就不能用精粗去衡量了。因此,得道的大人先生的行为,不会出于害人,但也不重视给人以仁义恩惠;他们的行动不为求利,也不以做门隶奴仆为贱;他们不争夺财货,但也并不赞赏辞让;做事不借助他人,不赞美自食其力者,也不轻视贪污的人。他们的行为既与一般世俗人不同,却并不主张高傲怪僻;表现和众人一样,也不贱视谄佞的人。世俗的官爵利禄,对他们起不了鼓励作用;刑罚侮辱,也不足以成为羞耻。他们知道是非不是一定的区别,大小也不是一定的标准。听说:‘有道的人不求名声,品德极高的人不自显其德,伟大的人都是忘我无私的。’这些人都是最能守性分的人。”

河伯说:“那么,在万物的内或外,有什么标准去区别贵贱和大小呢?”

北海若说:“从道的观点看,万物并无贵贱之分。从事物本体看,都是自以为贵而贱视对方。从世俗观点看,贵贱在于舆论而不在于物的本身。从事物的相对差别看,就会按照自己所认为大的标准去要求大,那么万物都可以说是大的;按照自己所认为小的标准去要求小,那么万物都可以说是小的。如果知道天地有时也象细米那么小,知道毫末有时也象丘山那么大,那么差别的概念就没有了。从功利的观点看,如果按自己所有的标准去看,那么万物都有功利;用自己所没有的标准去看,那么万物都没有功利了。知道了东和西是两个相反的方向,而两者彼此又不能没有,那么功利的性分就可以确定了。再从一个人的思想倾向看,如果依照自己认为对的就肯定它,那么万物没有不对的;如果按照自己认为不对的就否定它,那么万物没有不可被否定的。知道尧和桀都自认为是而互相否定,那么倾向和标准便表现出来了。从前,尧和舜由禅让而取得了王位,燕王哙禅让给国相子之而身亡国乱;商汤伐桀、周武王灭纣,都以斗争取得了王位,而楚国的白公胜却因斗争而自取灭亡。由此看来,斗争和禅让的仪式,尧和桀的行为,贵或贱都是由于时势的不同,不能认为那是经常不变的规律。粗大的栋梁可以用来攻撞城墙,而不能用来堵塞蚁穴鼠洞,这是说不同的器材有不同的用法。骐骥、骅骝,一天能跑千里,捕捉老鼠却比不上野猫和黄鼠狼,那是说不同的才技有不同的用处。猫头鹰能在黑夜中捕捉跳蚤,能看清楚最小的东西,可是在白天,它睁大了眼睛还看不见山丘,这是说才性不同而能力也不同。所以说,如果肯定自己的‘是’而否定‘非’,自以为能‘治’而否定‘乱’,这就是不明白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和道理啊。这正象只尊崇天而看不到地,尊崇阴而看不到阳那样,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是,某些人还要坚持辩论而不愿放弃,这不是愚蠢便是有意制造混乱。三王五帝有不同的禅让方式,夏、商、周三代有不同的继承法,不适应时势,违反风俗人情的,就称之为篡弑的叛徒。配合时势,顺应世俗人情的,就被称为仗义的革命家。安静些吧,河伯,你哪里会知道贵和贱的界限,大和小的标准呢!”

河伯说:“那么,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对于一切事物的拒绝或接受,求取或放弃,究竟应该怎么决定?”

北海若说:“从道的标准看,什么贵什么贱,都是各自向对立的方向发展。不要拘泥你的思想,否则会与大道相牴触的。哪里多哪里少,那是事物的代谢转化。不要固执你的行为,而与大道有参差。要庄重地象国君那样,对谁都公正无私;坦然自得地象社祭时的土地神,对谁都不偏私福佑;浩荡广大地象天地四方那样无边无际,没有界限。要能同时包容万物,谁也不受到特殊的偏爱,这就叫做‘无方’。天下万物都是一样的,无所谓长短。大道无终无始;万物都有死有生,所以它的存在是不足凭恃的。事物的变化时虚时满,形态也是不固定的。年岁不能提取,时光无法停止,消亡、生长、满盈、亏虚,始终回圈。知道这种现象,就可以谈论大道的方向、原则,和万物变化的规律。天下万物的生长,象宾士一样,没有一个动作不在变易,无时无刻不在转移。你何必躭心于做什么,不做什么呢?它本身就在不断变化。”

河伯说:“既然如此,又何必重视‘道’呢?”

北海若说:“懂得道的人,一定能通情达理,通情达理的人,一定很懂得权宜应变,能应变的人,就不会因物而伤害自己。有最高道德的人,火不能烧灼他,水不能淹溺他,严寒酷署都不能伤他,凶禽猛兽不能残害他。这并不是说要他故意去触犯水火、寒署、禽兽,而是说他很能察觉安危、祸福的契机,能小心地选择进退去就,因此外物不能伤害他。所以说:天性是内在的,人为是外在的,道就体现在天性里。知道天性和人为的执行规律,以了解天性为基础,以道德为根据,或退或进,或屈或伸,这就是归结到要点,而我的话也尽于此了。”

河伯说:“那么,什么是天性?什么是人为?”

北海若说:“牛和马都有四条腿,这就是天性。给马络上笼头,给牛鼻上穿上绳索,就是人为。所以说:不要用人为去毁灭天性,不要因人事而忽视天命,不要因有限之得而殉无穷之名。小心地紧守这三个原则,这才叫做反朴归真。”

(施蛰存 黄素芬)

注 释

(1)时:按时令。 (2)灌:奔注。河:黄河。 (3)泾: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4)不辩:分不清。(5)旋:转,改变。 (6)望洋:茫然抬头的样子。 (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 (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 (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10)鼃:同蛙。 (11)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12)笃(dú毒):固。引申为束缚、限制。 (13)曲士:孤陋寡闻的人。 (14)丑:鄙陋,缺乏知识。 (15)大理:大道。 (16)尾闾(lǔ吕):海的底部,排泄海水的地方。 (17)虚:流空。 (18)过:超过。 (19)自多:自夸。 (20)大:同“太”。 (21)方:正。存:察,看到。见(xiàn现):显得。 (22)奚:何,怎么。 (23)礨(lěi磊):石块。礨空:石块上的小空洞。大泽:大湖泊。 (24)稊米:泛指细小的米粒。 (25)号:称。 (26)连:继续。 (27)“仁人”二句:仁人:指专门讲仁义的儒家者流。任士:指身体力行的墨家者流。墨家以任劳以成人之所急为己任,故称。 (28)分(fèn愤):分性、秉赋。无常:不固定。 (29)故:同“固”。 (30)大知(zhì智):大智大慧的人。 (31)知量:知道物量。 (32)向:明。故:古。 (33)“故遥”二句:闷:昧,暗。不闷:不昏暗,即“明白”。掇(dūo多):伸手可拾,表示近。跂:通“企”,求。不跂:不可企求。 (34)分(fèn愤):界限,盈虚得失的界限。 (35)坦涂:大道。涂,同“途”。 (36)说:通“悦”。 (37)至大之域:无穷大的境界。 (38)倪(ní泥):头绪,引申为标准、界限。 (39)不可围:不可限制,没有范围。 (40)信:真实。 (41)垺(fú俘):同“郛”郭,城墙。殷:盛大。 (42)便:通“辨”。异便:不同的区别。 (43)期:凭借。 (44)数:数字。 (45)不期:不可能。 (46)“是故”三句:大人:得道的大人先生。多:赞美、歌颂。 (47)辟异:傲慢怪辟。 (48)倪:标准。 (49)“道人”三句:道人:得道的人。不闻:不求名声。至德:品德极高的人。不得:不自显其德。大人:伟大的人。无己:忘我。 (50)恶(wū乌)至:什么标准。 (51)差:差别。 (52)差数:差别的概念。等:相同。 (53)功分(fèn愤):功利的性分。 (54)趣:通“趋”,思想倾向。 (55)操:主观标准。睹:可见。 (56)之:燕国相名子之。哙:燕王名哙。燕王哙于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用苏代之说,让王位给国相子之,燕人不服,大乱。齐乘机伐燕,杀哙与子之,燕国也几乎灭亡。 (57)白公:白公胜,楚平王孙,他父亲太子建,因受陷害而流亡国外,生白公胜。后来白公胜回国,为了争夺政权发动武装政变,事败身亡。 (58)常:不变的规律。 (59)丽:通“欐”,屋栋。 (60)性:才性。 (61)师:推崇。 (62)“女恶”两句:女:汝。家、门:范围、界限。 (63)趣:求取。 (64)衍(yǎn演):通“延”,发展。反衍:反方向发展。 (65)无:勿。而:你。 (66)道:大道。蹇(jiǎn剪):阻塞,引申为牴触。 (67)谢:代谢,衰落。施:移,转。 (68)严:通“俨”。有:语助词。 (69)繇(yóu由)繇乎:坦然自得的样子。社:土地神。 (70)畛(zhěn枕)域:疆界。 (71)翼:庇爱,偏护。 (72)成:万物之成形。 (73)位:守住、固定。不位:不固定。 (74)举:提取。 (75)消:消亡。息:生长。 (76)大义:大道。方:方向、原则。 (77)权:权衡轻重而应变。 (78)薄:迫近,引申为触犯。 (79)蹢躅(zhízhú直逐):或作“踯躅”:进退的样子。 (80)反:通“返”。极:尽。 (81)落:络,笼住。

线上古文翻译现代文

晋明帝年龄已经有几岁了,坐在元帝膝上。

建议多翻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平时多自己翻译一些。有的东西还需要结合语境才能更准确。一字多义很常见,尤其有的意思很相近。

怎么学现代文翻译古文

中华文字贵在单字单,难在一字多意,懂了这些学古文就不难了。如:知道--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道 ,说

罗隐的诗《竹》怎么从古文翻译为现代文

《竹》是唐代诗人罗隐所做,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和高雅的情操。

这首诗以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作为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这首诗塑造了竹子的清俊形象,寄托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欣赏竹林风光,终日相依。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节情趣,寄托了淡泊处世的人生理想。诗人爱竹成癖,以竹为 友。罗隐运用典故,表示他更愿意过散淡悠闲的生活。

古文《穆公亡马》的现代文翻译

秦穆公走失了一匹马,岐山脚下的农民捉得并分给三百个人一起吃了它。(秦穆公的)官吏追捕到了(食马的人),想按照法律来处置他们。秦穆公说:“有德才的人说不因为畜生而杀人。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就会伤及身体。”于是便给酒他们饮。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军围困,拿着锐利的武器以死相救,来报答给马肉吃的恩德。这次秦穆公擒获了晋侯班师回国。 我是翟天全啊!看在同学的份上采纳我!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

1 文言文该怎样教

黄厚江 ——原载《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但相对而言,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那么,新课程改革以后文言文到底应该怎样教学呢?一、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就是孤立的宇词训练,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在进行高中新教材培训时,不少教师问:文言文不集中安排,如何进行系统的古汉语知识教学?如何进行扎实的词语训练?也有的教师理直气壮地说:“不讲古汉语知识,不训练字词,文言文教什么?文言文怎么教?”考察我们的课堂教学,毋庸讳言,常见的还是以词语训练和古汉语知识教学为主体。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不同用法、通假字、古今词,充塞课堂,词类活用、句式倒装,更是重中之重。

重视积累的确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但到底应该怎样积累昵?重视积累就仅指字词训练和语法知识吗?这样做真的能达到积累的目的吗?l孤立的字词集中训练并不能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不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的积累形式。

文言文的学习和所有语言的学习一样,应该是个整体提高的过程,一定的阅读量是文言文积累的基础,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孤立的字词训练,只能是死记硬背,没有一定阅读量为基础死记硬背的积累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素养,也不能真正达到积累的目的。

如果脱离具体文本的孤立的字词训练真的很有效果,岂不是只要阅读有关资料或工具书,记住常用实词的几个义项、常用虚词的几个用法就可以具备文言文阅读能力了吗?学习实践证明,并不是如此。判定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是一种能力和素养,绝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就能解决问题的。

更何况不管什么词典对义项的归纳都是不完全的,语言的具体运用是丰富灵活的。2适当了解一些古汉语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但绝不能代替对文本的阅读。

古汉语知识,是后人对文言文特点的归纳,而不是前人自觉执行的语言规则。所以很多语法知识并不是十分清晰和准确的,比如词的活用,比如句子的倒装,比如虚词的用法,都常常讲不清楚。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否倒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之”是什么作用就一直争论不休,“以”同样作“由于”讲,在什么情况下是介词,什么情况下是连词,也很难说清楚(说清楚了对中学生也没有多大意义)。即使有些知识讲得清楚而且的确有用,也只能在阅读中结合具体文本和语言环境去领悟、理解,而其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文本,而不是掌握这些古汉语知识本身。

必须强调:是学习古汉语知识为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服务,而不是学习文言文为掌握古汉语知识服务。尤其不能追求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比如名词动化和名词作状语,都有很多小的类型,一讲解,十分烦琐,而且没有价值。

3古人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充分揭示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必须继承。这个规律就是重视诵读,就是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就是在整体阅读中感悟。

因此,先阅读后梳理,先分散后集中,才是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的积累方法。即使要进行实词、虚词的整理和小结,也必须以一定的文本阅读量为基础,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学习文言文,其核心就是“读”。这个“读”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诵读,二是多读,三是会读。

现在似乎对诵读已经有了足够重视,但真正有效的“读”还不是很多。有的是目的不明的读,有的是没有效果的读,有的只听名家读,没有学生的读,更没有教师的读。

有效的读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是为了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读中培养文言文的语感,通过读领悟文本内容。教师要敢于范读,要领着学生读,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读。

而过分追求所谓美读,是一个颇为流行的毛病,也是对文言文学习规律的误解和背离。不重视阅读,试图依靠所谓的字词训练和语法知识来加强积累,是缘木求鱼的做法。

有教师说,这都是高考逼的。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应考能力的。

更何况现在的高考试卷,还有几家在考这些古汉语知识和脱离语言环境的实词虚词呢?二、文本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重视文本理解不等于必须是教师句句落实的串讲,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文本理解不是文言文教学的唯一任务,但的确是基本任务。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文本理解不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是目的所在。有位教师听了我的一节课以后对我说:文言文教学逐句串讲,学生学得实在;不串讲,学生脑子里就一片空白。

应该说,这位教师说出了很多教师想说的话。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然是文言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

我们并不简单地否定串讲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价值,但一律采用串讲式教学,其危害不可轻估。首先是导致教学的低效。

凡是串讲的课堂,教师所讲的内容,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是注释上已经有的,有很多内容对学生是没有价值的。二是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消弭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

2 怎么教文言文

提不起兴趣。

可以抽点,每人翻译一句,不按一定的顺序回答,全靠老师抽点学号,学生就不得不提起精神了

另外学习文言文需要一些兴趣,很多文言文中都引用典故,老师可以讲课的时候吧这些典故当故事来讲,学生比较感兴趣一些。另外老师也要经常带读课文,文言文是很讲究诵读的,但是现在的教学却常常忽视这一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读通顺只顾抠字眼,又有什么用呢。许多文言文不但词句优美,同时也情绪高昂,要能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与作者当时的情感产生共鸣,文言文不会那么枯燥吧

3 怎样教文言文

我的意思是建立一个适合于文言教学的一般模式,而不是孤立地把某一篇文言文拿出来说事。

我很是纳闷,若干年前,或者是在很若干年前,我们的先人——还有我们尚健在的先人是怎样轻易地学好我们现在看来很难的文言文的?尤其是技术手段已经非常发达到随便复制动植物的今天,我们居然复制不了一个小小的成果模式。于是,一直在想,是不是在人类的什么遗传基因染色体里有一条链没有被现今的技术复制下来,那会是什么链呢?其实我们都太善于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去看看那些轻易就能(也许并不轻易吧?)学好的成功的先人大都把苦功用在诵读默念上了,而不是像我们现今那样做得相反:练习、落实,再练习、再落实。

我想,诵读默念是这条染色体上的关键的链。当然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学习的兴趣问题。

我们再也不可能要求学生像他们的先辈那样专注于一个兴趣了,也不可能像宋濂那样“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更不可能“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了。

所以,我想,如果解决好了这两个东西,我们应该比先人们学得更好的。事实上,除了语文学习,在其他方面,先人真的很难和后人相比。

所以,我想能不能这样,简单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好好读书,二是让学生们读得有点趣味。奔着这样的念想,我教了几篇文言文。

《愚公移山》 在上课之前,我先是问了学生这样一个简单问题:愚公面对智叟的好心相劝,说了这样一段义迫云天的话“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你觉得愚公的话是否有充足的道理?这样的设计无非是诱导学生回家去翻翻语文书,看看那篇文章而已,当然也是暗地里偷偷希望几个“好事者”能够潜入文章内部,好好默念一番的。反正,看了总比不看好;有问题布置总比糊嗨嗨说“你们预习一下”好。

一上课我就问布置的预习题。事实上是学生比你滔滔不绝地讲课翻译来到有兴致,会有那么一些学生争个不休。

我看,我的目的达到了。当然,你别总想着学生什么都能成,而且,事实上也是有很多说法很可笑,甚至可笑得出乎你的意料的。

我想,这才是真实的反映,于是让他们读书——这个时候读还真是不一样。读一遍不行就读两遍,两遍不行就读三遍,反正你掌握着话语权,不过,我这里说的是俏皮话,事实上,带着你明确的要求读,读得还真让你高兴的。

然后,基本能形成的两派就构成一个认知矛盾的统一体,争那!只要用文章中的原话,你争什么都可以,而且,奇怪得很,学生们找的句子都是你准备讲的句子,实在讲不到点子上,你就适时点一点。好像这样上着还蛮好的,当然,重要的——你说要考的句子(呵呵)你让他多读几遍,然后,不是还有课余作业吗,做做,读读,记记,背背,蛮好的,尤其是效果蛮好的,学生和你关系也蛮好的,如果有这样的蛮好关系,估计二三年后,考个试什么的没什么问题,说不定还弄出几个蛮好的学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基本样式也是这样上的,只是我的预习问题是,文章中邹忌和齐王都显示出令人敬佩的一面。如果一定让你作出选择,你更崇拜谁?请你用文中原句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需要导入吗?我的导入是能不能给“邹忌讽齐王纳谏”划分一下主谓宾?——划不了,因为那是兼语句,也就意味着两个主语,两个主角,那么你更崇拜谁?上课样子很好玩,也许不够严肃,但是所谓的“教育”不是以好玩为基础的吗?学生会读出很多问题来的,你听着他们也好玩。 《鸿门宴》 那更好玩了。

我开场白是“一泡尿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满堂炸锅!那就炸吧。但是仔细想想,我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如果刘邦不“如厕”,保不定就背项羽——范增砍了,那中国历史就得改道了。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他刘邦能尿出什么来吗?能允许他“如厕”吗?这绝对是早就刻意安排好的,所以需要张良们密谋整整一夜,所以樊哙会说出这样地道的话来。 《湖心亭看雪》 然后问一些问题:写了什么?(湖心亭看雪)——在什么时候?(答雪三日后,“更定”后)——一般这样的情况下是什么心情?“看”还是“赏”?(当然是赏雪)——那是作者写错了?改过来?(没错。

文中还有原句“独往湖心亭看雪”,作者是“刻意”这样写的)——为什么?(与此时心情有关。沉郁,至少可以看出他不是很高兴)——文中还有那些语句可以隐隐约约看出他的这种“不高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一芥、人三粒;强饮;客此;舟子喃喃曰;拉余同饮;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等语句)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必须巩固的文言词汇和一些基本的文言语法(当然不是为语法而语法),使得学生在流动的思维里真正学到精粹的东西。

接下来还是要朗读。不过这时候的朗读要求高于一开始的朗读,除了读准字词、停顿、强弱等等外,还要读出一点张岱的味道,然后把刚才零零碎碎的解读串联起来,想一想,咂巴咂巴。

这里还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

4 文言文应该怎样教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教学大纲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捷径”,使其能顺利过文言这一关。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有种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如林嗣环《口技》中的“中间力拉崩倒声”一句中,“间”不读“jian”而应读“jian”。司马迁《陈涉世家》一文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应读“pī”。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老师的范读,且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切合实际,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的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

三、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捕蛇者说》中,有两句句子出现到“赋”、“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这两个“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动词,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赋税的意思。再联系复习旧知,《岳相楼记》中也出现一个“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句中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一种文体,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决不放过。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的时候无实在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如“又离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这就需特别当心。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5 初中文言文怎样教

一、“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

二、“点”:教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WÚ)”,“没有”的意思;《晏子故事二篇》中“自取其病”的“病”,课文中的意思是“侮辱、没趣”;《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三“译”:就是翻译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 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即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议”: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作者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作者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本文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463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