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第1张

望蓟门①

祖咏

燕台②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③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①蓟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以蓟城为国都,古称蓟门。唐代以关名置州,后来泛指蓟州(今蓟县)一带。

②燕台:即为幽州台。

③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名家点评

壮健之气,直欲与卫、霍同出塞上。(桂天祥)

起寓讥边将,便有耻为碌碌尸素之想。中四句极状边庭之景。未以班超、终军自许,树勋报国之志挺然。(周珽)

赏析

本诗中诗人借登燕台之感,摹状了泱泱山河、赫赫军威,抒发了诗人立功报国的壮志。一开篇就用了“客心惊”,三个字统摄全篇。以下分说“客心惊”的原因。

“笳鼓喧喧汉将营”,诗人临风远眺,军营中吹笳击鼓,声声喧天。这一句写军中号令笳鸣鼓喧,轰轰烈烈,突出唐军气势旺盛,这是原因之一。

“万里寒光生积雪”,这一句写出了北国风雪中,天地苍茫的景象,山河之间白羽茫茫,如此景象是出生于中原洛阳、极少见到此种大雪的诗人“客心惊”的第二个原因。

“三边曙色动危旌”,这一句写唐军军纪严明、军风严整,突出边防重地严肃、紧张的氛围。如此气势是“客心惊”的原因之三。

“沙场烽火侵胡月”,这一句描写唐军向前突进的形势,显示出将士们的凌云壮志和排山倒海的进攻气势。这是“客心惊”的原因之四。

“客心惊”的第五个原因是诗人将目光转向四周,望见蓟门的地理形势。高山浩海犹如天然屏障,保护着大唐的东南门,向西可攻,望东而守,可见蓟城坚如磐石。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最后两句诗人暗用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含有投笔的古诗句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魏征《出关》

垂泪方投笔,伤时即据鞍。——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王粲暂投笔,吕虔初佩刀。——杜牧《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

怀铅惭后进,投笔愿前驱。——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平生怀伏剑,慷慨既投笔。——刘希夷《从军行》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张说《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

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钱起《送崔校书从军》

2含有投笔的古诗句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望蓟门》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魏征《出关》 垂泪方投笔,伤时即据鞍。

——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王粲暂投笔,吕虔初佩刀。——杜牧《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 怀铅惭后进,投笔愿前驱。——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平生怀伏剑,慷慨既投笔。

——刘希夷《从军行》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张说《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

——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 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钱起《送崔校书从军》。

3关于意象的古诗

1、月亮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释义: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2、冰雪

《念奴娇·过洞庭》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释义: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3、柳树

《送别诗》隋代: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释义:

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送别的时候眼里的柳条折尽,杨花飞绝。请问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4、长亭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释义:

远处舒展的树林之上暮烟笼罩一片迷蒙,仍是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夜色弥漫进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5、鸿雁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宋代: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长山 一作 长水)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465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释义:

与姐妹们分手时,惜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纵有千言万语,也难尽别情。而今身在异乡,望莱州山长水远。寄宿馆所,秋雨潇潇,不禁感到无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心乱如麻,竟不知在饯行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来,以慰我心,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4求10个意象和关于这10个意象的诗句

1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 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 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 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 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4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 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 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 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5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 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 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等。

6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 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 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 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 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 思。 7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8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 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 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寒蝉 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另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在这首 诗中虞世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9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0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 生活。

“哀鸿”一语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 ,流民。

5带有意象的诗句大全

1、月。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例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②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③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

2、柳。“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习。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游子思乡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梅、松、竹、兰及若干香草。用来托物咏怀,表达高洁的内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况,暗寓诗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屈原的《离骚》。

4、桃、菊。隐士情怀,不落风尘,超脱凡俗。例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子规、杜鹃、鹧鸪。、思念故国之情。表达思乡例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但闻子规啼月夜,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6、舟。小舟、轻舟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春。古诗中的意象很丰富。初春、新春表赞美自然新的生命力。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暮春表伤春之情,暗寓春光虽美却易逝,感叹人生韶华易逝或国运不济的也不少。

8、秋。古诗中秋的意象常表现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华即逝、前途渺茫,国运即衰。例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古诗词中的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具体分析, 为何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富于概括力?

(2)、此诗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的胸怀有什么作用?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注: 折柳: 即 “折杨柳”, 古乐曲名, 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 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这技巧上的妙处。

4、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回答问题:

7古诗词常见意象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ningmengchaqaz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1、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

8意象的诗句

关于意象的理解 什么是意象?简单地理解:就是喻意之象,是借用客观物象来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创作手段;这个属于中国诗学和美学的专用名词,两 个字含盖的也是两方面的内容。

即“意”与“象”。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象,即:取象,是作者特意选取的用来“煽情”的“道具”。

这些“道具”都是一个一个十分具体的客观形象。 (关于意象一词的文本解释:它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意;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审美创造结晶,及情感意念载体;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有特殊或深刻意义的形象。)

笼统地说,意象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而“意”处于主导地位,“意”决定了“象”,“象”反映了“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为依托来表达。

意在象中若隐若现,又仿佛呼之欲出,象却似有心似无意的一勾一画一点一染,却为意而增彩而绽放。所谓“意的暗示,象的契合”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作为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汇与统一,学者们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创作与鉴赏学等的层面,都可以为意象组建成一支繁复庞杂的系统。比如:构成意象的物象、表象、心象、语象等,细述起 来就非常的复杂了。

不过在此可以重点说说“物象”这个概念,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和大自然的广泛接触中,最直观最先入为主的就是“物象”,它可以说是组建成作品意象的地基。 我们已经知道:“象”是客观之“象”,即景象、物象、事象。

原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象”是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

那么”物象”便是”象”的一个重要成份。 物象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人、物、景的具体形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状态,或各种社会生活的形态。

它是作家、艺术家观察的对象,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础。物象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客观的自然存在物象,它是客观的,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比如说杜甫的名诗“春望”写战乱国破时的怆凉场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其中的“花”与“鸟”便是自然景物,花开花落,鸟宿鸟飞都有着它们各自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本来是不会因人的情绪变化而有何感应变化的;二是“意象”中之物象,是艺术家注目、发现的能够表达“意念”而选择的相应的纯自然事物。是作者在作品里借助语言形式表现的客观物质和人文的类存在物,由具体名物构成。

那么同样是以杜甫这句诗为例,由于这“花”与“鸟”都被作者选用入诗,成为了作者为达意而取之象,那么这“花”就不再是原先生长在土壤中的花儿,“鸟”自然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中林野之间的鸟儿了,它们被作者赋予了思想和情感,由于具备了“:人性”,即人的心理和情商,所以,花儿会因伤感忧思而泪洒如雨,鸟儿也因离愁别恨而心胆俱裂。其实弦外之音,是作者内心因充满了沉痛忧虑才看花瓣落而潸然泪溅,闻鸟悲啼而心愈惊惧。

物象在意象成分中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是主观内容的载体。它是客观现实的、形象的、鲜明的,将为展开联想和发辅丹滇柑鄄纺殿尸东建挥想象创设了巨大的空间。

在诗文创作中,离不开模写物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写。“心境万物生”,作者的感情活动不可能抽象地进行,必须“神与物游”,附丽于物。

艺术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然物象进行选择和取舍,找寻思想情感的依附物,从而确立“意象”中之物象。物象的获得,不是凭空虚构的,凭空虚构,是创作不出生动具体的物象的。

生活,是获取物象的源泉。 当然,很多作品中,意象并非都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

“意”与“象”并非绝对的统一,有时意象重心在“象”,此时意象在文学本文中呈现为物象,特指由具体名显的景物事物构成的纯意象作品,称为”立象尽意”如:王昌龄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便是一首物象诗,一共杂合了六种景物,即:黄鹂翠柳 白鹭 青天 积雪和泊船,却活泼而生动地把一幅欣喜盎然的早春图勾画在我们面前; 有时意象重心在“意”,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意象在文学本文中呈现为“语象”(表情达意时的点缀式意象作品);我姑且将其称为”点 象尽意”如:刘禹锡的“秋日”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首诗从一开篇到末尾,除了第三句用了一个自然物象,即“排云上”的“一鹤”之外,其它三句全是直抒作者情思,看似单一的物象描绘,却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豪迈洒脱。

同样起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另一种以“意”为重心的情况,在众多的文学鉴赏中被称为“直言其意”或“直抒胸臆 ”其实这种说法是偏颇的,本身就是意象概念的含混。

就算作品中没有直接的事景物象的描写或点缀,但就作品此时呈现出来的“事象”而言,(事象即事件,事物,事理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它本就是“象”的一种,怎能就被看。

9请解释以下词语在中国古诗中的象征意义尺素,投笔,楼兰,化

尺素:书信投笔:弃文从军 班超 典楼兰:西域 古国名借代化碧:喻忠心 苌宏典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柳枝:送别 古诗〈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柳,留也长城:中国或中原、关内折腰:效力鸿雁:书信 古人传书多用鸿雁青鸾:喻爱情 神话中仅次于凤凰的鸟,为爱情而生长亭:送别之地 雕虫:小技 李贺诗“寻章摘句老雕虫”杜鹃: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哀鸣,喻亡国之恨黍离:诗经〈黍离〉桑榆:日落之地,喻老年杜康:酒红豆:相思鸡黍:饭菜。

1 关于追梦人的诗句

关于追梦人的诗句 1关于追梦的古诗有哪些

1、梦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2、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唐代: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3、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代: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5、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分别是你总是神色匆匆,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2急求有关“追梦”的诗句

以追寻梦想为主题的诗句和名句,有下面这些:

热爱生命 作者: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的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追梦的蒲公英》

午后的庭院

显得格外的懒散

一株株蒲公英

在烈日下默默的呻吟

静静地

微风吹过

一个轻轻的吻

我的蒲公英啊

你那雪白的英姿

却立刻化做

满天飞舞的小伞

纷纷扬扬地

飘落在院外的荷塘与田园

悄悄地

庭院外的竹枝上

一只不知名的小鸟

好奇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小心翼翼地跳着

脚步是那样的轻盈

无奈的蒲公英啊

你没有花的芬芳

你没有朵的艳丽

你却要因风而飞扬

去吧

去追寻吧

你那曾经紫色的梦

关于追寻梦想的古诗句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王勃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有关追梦的名人名言: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叔本华

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了在荒野中燃烧。——艾青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柏拉图

追求完美,那么,就是追求和美与光明。——安诺德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3青春追梦人诗词

第一篇:走不完的路 走不完的路 穿梭在千家万户 遥望吧,少年 仰视着天空踏响大地 这样看不见那近在咫尺的怀疑 流言蜚语不能把你淹溺得窒息 你,憨憨地尝过每粒雨滴 走不完的路 彷徨在茫茫大雾 悲伤吧,少年 触摸着拐杖哀呼故乡 如此叨念着那远在昔日的晴朗 冷月冻霜一再将你刻画成沧桑 你,苦苦地爬过片片肮脏 走不完的路 等待在无人小渡 出发吧,少年 紧握着橹棹翻滚江湖 这样凝视着那镶嵌夜空的星簇 秋月春风早已让你埋葬掉委屈 你,静静地划过道道瀑布 走不完的路 但地上并没有脚印 他们都印在你身上 你的希望 你的哀痛 你的信仰 前方是死亡吧?那又怎样!你没有流泪 待所有血液都灌溉了枯裂的土地后 便渐渐走近泥土 那时候,又会有另一个你 在抬头望着透明蓝天 第二篇:追梦人 岁月的尾声 年华的尾巴 我们终究抓不住 新年伊始的憧憬 总是在不断的摩擦中 消失殆尽 人生 就是一个圆球 微微一动 左右摇摆 漂浮不定 而我们 追梦 或是不想被岁月遗弃 只能不断的在迷雾中摸索 每当打开一扇门 看见曙光的冉冉升起 可惜 等待的更多是转瞬即逝的背影 那些寂寥的背影 那些孤独的无助 那些等待的焦虑 那些逝去的年华 伶仃文字 追逐、被追逐 一切都没有终点 所有的背影串联绕过整个圆球 而我们却不知身在何处 不知今夕是何年 ——今年已逝,来年的春天,希望有梦可追,有梦可做,有梦可实现!愿所有人心想事成!第三篇:逝水流年,莫相忘 光阴似箭,留不住豆蔻年华!容颜易老,伤不起霜鬓萧萧!逝去的时间,你留不住,唯有那深邃的眼眸述说着世间的沧桑,饱经风霜的面庞勾勒出岁月的痕迹!没有人可以青春永驻,亦没有人可以挡住时间的摧残!邵华易老,挚爱亦萧条,能留住的仅有那微凉的记忆和不屈的灵魂!是谁?在雨中低声哭泣!是谁?在风中缓缓叹息!是谁?千年守候为待前缘!是谁?春去秋来夜夜哀思!又是谁?拾起你散落的灵魂碎片深种心底!你,可曾回首?你,可曾铭记?那不曾留意的一抹忧伤,早已化作漫天飘零的残红,纷飞零落!第四篇:青春的火焰 青春的火焰,烧吧!点燃我心中所有的梦想。

青春的火焰,烧吧!燃起生命的热情。青春啊!你的火焰里,有我想要的激情,你的火焰里,有我想要的生命。

烧吧!越旺越好。我愿被你禁烧成灰烬,飘落在无人的边际。

第五篇:雪耻,立志铭 儿时身陷迷茫路,错与孩童谈情伤。误入其中不知悔,竟把戏言苦思量。

如今终把人心看,方知年少太轻狂。深经一番寒彻骨,方惊醒大梦黄粱!只应悬梁刺股,发愤图强;何来卿卿我我,儿女情长!宁愿专心致志,只身独闯;誓不风花雪月,云雾迷茫!有朝一日,剑指擎苍,傲视群雄,睥睨众强。

江山美女,方可称王!篇六:青春 翻遍所有诗集 找不到你的名字 摊开所有日记 寻不见你的踪迹 一定有什么 无法忘记 樱花开了 檐前有去而复返的燕子 一定有什么 难以舍弃 樱花谢了 眼角堆满一触即溃的泪滴 青春 可爱的青春 单调 似一场画在纸上的雨 喑哑 如一串窗下行人的低语 篇七:阳光少年 阳光未醒整夜繁星 星眼蒙眬打着灯笼 仲夏之夜梦想发酵 你已经踏着晨曦上路 头顶一片天心怀一片天 去触摸那湛蓝明净的天穹 去摘取那五彩斑斓的成功 风雨来不害怕 挫折到不打倒 因为我们知道 年轻的梦想就是天空 该出手时就出手 拥抱梦想遐思飞翔 时间带不走梦 心在梦就在 因为我们知道 梦是不会发霉 花季的我们 是永远年轻。

4急求有关“追梦”的诗句

以追寻梦想为主题的诗句和名句,有下面这些: 热爱生命 作者: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的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追梦的蒲公英》 午后的庭院 显得格外的懒散 一株株蒲公英 在烈日下默默的呻吟 静静地 微风吹过 一个轻轻的吻 我的蒲公英啊 你那雪白的英姿 却立刻化做 满天飞舞的小伞 纷纷扬扬地 飘落在院外的荷塘与田园 悄悄地 庭院外的竹枝上 一只不知名的小鸟 好奇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小心翼翼地跳着 脚步是那样的轻盈 无奈的蒲公英啊 你没有花的芬芳 你没有朵的艳丽 你却要因风而飞扬 去吧 去追寻吧 你那曾经紫色的梦 关于追寻梦想的古诗句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王勃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有关追梦的名人名言: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

——叔本华 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了在荒野中燃烧。——艾青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

——柏拉图 追求完美,那么,就是追求和美与光明。——安诺德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5关于追梦的古诗有哪些

1、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出自唐代祖咏的《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释义: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2、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出自元代刘因的《观梅有感》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释义: 北方战乱初定,春风吹落梅树枝叶上的尘埃,经冬的梅花今又开放,不由得联想到以爱梅著称的林逋。或许这北方的梅花,在经历了战争烽烟后,也梦想着能够植根于林逋的孤山梅园中吧? 3、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出自宋代柳永的《二郎神·炎光谢》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释义: 夏天的暑气消退了,一阵黄昏雨过后,尘土一扫而空。刚结露的时候冷风清理了庭院。

碧空如水,一弯新月,挂在远远的天空。可能是织女叹息久与丈夫分离,为赴约会,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

放眼望去,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明亮的银河高悬若泻。

娴静幽静的夜空。要知道此情此景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闺楼上的秀女们在月光下望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巧艺。抬起粉面,云鬓低垂。

猜一猜是谁在回廊的影下,交换信物,切切私语。愿天上人间、年年今日,都欢颜。

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释义: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

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

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

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5、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释义: 白酒刚刚酿好时我从山中归来,啄着谷粒的黄鸡在秋天长得正肥。呼唤童仆为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着牵扯我的布衣。

一面高歌,一面痛饮,欲以酣醉表达快慰之情;醉而起舞,闪闪的剑光可与落日争辉。 苦于未在更早的时间游说万乘之君,只能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西去长安,只愿青云直上。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6描写青春追梦的诗词

标题:青春

年代:唐

作者:韩偓

体裁:七律

内容:--------------------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遇,

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标题:少年见青春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内容:--------------------

少年见青春,万物皆妩媚

身虽不饮酒,乐与宾客醉

一从鬓上白,百不见可喜

心肠非故时,更觉日月驶

闻欢已倦往,得饱还思睡

春归只如梦,不复悲憔悴

寄言少年子,努力作春事

亦勿怪衰翁,衰强自然异

7求关于“追逐梦想”的诗句或者散文

1、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出自: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释义: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诗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出自:宋代·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释义: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3、诗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出自:宋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释义: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

4、诗句: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出自:宋代·陆游《书愤二首》

释义: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5、诗句: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出自: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释义: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8描写青春追梦的诗词有哪些

1、《惜花吟》唐鲍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2、《为人题》唐郑谷

泪湿孤鸾晓镜昏,近来方解惜青春杏花杨柳年年好,不忍回看旧写真

3、《赠郭驸马》唐李端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4、《劝学》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5、《送李青归华阳川》唐李白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化心养精魄,隐几窅天真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6、《三月过行宫》唐李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7、《送友人》唐杜牧

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

8、《无名》唐韩偓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 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从军行》——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望蓟门》——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城早秋》——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七讲

(讲义引用:子樵校长)

本讲内容:

绝句的语法

绝句的时间处理技巧

渔洋十二法之第五法

一、语法

诗作为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一般情况下它还是要遵循语法的规律的。但诗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因受到格律的制约,比如字数呀、平仄呀、押韵呀等等,所以在语法上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倒装:

当然了 其他文体也是有倒装句的,我们写诗,有时候为了平仄与押韵的要求,将符合语法要求的词、成份及句子通过后语前置的方法,这就是倒装。

主要有:

A、词的倒装

有些词,根据平仄和押韵的需要,对其前后顺序进行颠倒。

比如:

天地、东西、千万、古今、往来、辛苦等等,它们可以调换位置。

天地---地天。东西---西东……这样的颠倒并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如 杜甫的《五律•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还往莫辞遥。”“还往”这是为了平仄的要求倒装;关于词的倒装 很简单哈。但是有的词是不能倒装的。不能一概而论。

B、成份的倒装。

就是把句子成份按语法应在后面的,放到前面了。

1)主谓倒装

举个例子:

如魏征的《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排律哈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这句应该咋么理解?也就是说这句话正确的语序是啥?

寒鸟在古木上鸣叫,夜猿在空山中啼呼。对吧

我们看主宾倒装的例子:

2)主宾倒装。即宾语前置。

如祖咏的《七律•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宾语提前:“燕台”,“笳鼓”都是宾语,这里与 “客”“汉将营”颠倒了。

还有

补语提前: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按正常的语序,应是:“风折笋绿垂,雨肥梅红绽”这里的“绿垂”与“红绽”都是补语。这个是关于成分的倒装。

下边我们看看句子的倒装

C、句子倒装。

有的是半句倒装,有的是整句倒装。

如张仲素的《春闺思》中这句“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这个句子应该正确的顺序是啥?

应该是:昨夜梦渔阳,提笼忘采叶。啥意思呢?就是因为昨夜梦到了渔阳,以至于在今晨仍然在想着梦中的情景,而忘了采叶。这个倒装呢是整个句子倒装的。一是为了韵,二是这样写来不俗。

再如孔仲平的《寄内诗》: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按一般的顺序应是: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虽然这样写诗意上也流畅,但显得过于平直,没有韵味。而将两联转过来,意味就大不相同。这个倒装呀大家要了解一下。在今后读诗的时候要注意。关于倒装就简单地了解这些吧。

接下来我们看看成分的省略

2、成份的省略

这个呢不难理解,绝句仅仅28、20个字,有字数的限制且要符合声韵的要求,因而凡是能够精简的字词,要尽量精简省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省虚词。这个最常见的。

举例:

王湾的《五律•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于残夜,江春入于旧年。省略了“于”字。

还有王维的“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在“蔓”与“花”字后各省去一个“因”字,“弱”与“轻”字后各省去一个“而”字,也就是“因菱蔓弱而难定,因杨花轻而易飞”。

这是几个省略虚词的例子哈,其实我们写作的时候省略最多的是虚词了。

啥是虚词?哪个朋友给打出来?

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就是虚词。

名、动、形、数、量、代=实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虚词

B、省实词

如明谢榛的《秋闺曲》中这句“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不为倚楼人干嘛呀?这“倚楼人”后面省去了“捎书”类似的文字,南飞的大雁呀也不给倚楼人捎书,对吧?

C、省平行语

如:桃叶传情竹枝怨

“枝”后省了一个“传”字,应该是“桃叶传情,竹枝传怨”;

“西涧流水东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可以这么理解为:“西涧流水东涧水流,南山云起北山起云”。

D、省人名、地名、书名等

当然这里能简省的都是有名的。

如:“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玉关”就是“玉门关”,省了一个“门”字,但人们仍然能明白。

再看这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谁知道省略啥?“王谢”指的是“王导”与“谢安”,大家都明白的。

3、互文:

诗中有些字词本应合在一起用的,但有时却因字数、平仄等限制,而被省略了,有点类似于“省平行语”。但这种省是前面省了后面有的,后面省了前面有的,互相表意,所以叫互文。

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全句意思应该是:“万壑树参天、响杜鹃,千山树参天、响杜鹃”,前句省略了“响杜鹃”,后句省了“树参天”;

再如戴复古的“东园载酒西园醉”,应是:“东园载酒醉,西园载酒醉”。“东园载酒”后省了“醉”字,“西园”后省了“载酒”。

关于这个语法知识呢,我们就学习这些。

二、绝句的时间处理技巧

绝句中时空的处理特别重要。诗的素材不外乎时空情理。理,是一种别趣,而情则往往高度的、复杂的纵横贯穿在时间空间中,借自然时空的推移而若隐若现,人与自然时空奇妙的融合,情感与哲理也和谐的交融于时空景象中。

我们摹景寄情说理,每每透过时空实象的交互映射予以形象化的。所以时空的处理非常重要。为理解方便,我将时间、空间,分开讲,今晚主要讲时间的安排问题。

1、时间的逐蹙

例如:贺知章的《七绝•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是写出一生中百十年的光阴。

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写出近年以来垂老的光景。

儿童相见不相识,--是写出两人相见时的片刻。

笑问客从何处来。--写相见片刻问话的一刹那间。

全诗在时间的长度上愈来愈短,由一生的长度,渐行渐短,到诗的结尾,短到问话的一瞬间了。

关于“时间的逐蹙”说白了就是时间由长变短。时间的逐蹙处理技法,在绝句中时最常见的,只是有时不一定很明显。

比如:王维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一句写长期做客于他乡,飘泊的时间是漫长的。

第二句写佳节来临,时间则固定在节令的某一天了。

第三句写重阳日登高。指九月九日这一天的某一时刻,

第四句则将时间凝聚在插茱萸的那一瞬间。

作者的情感呢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情感由全面性的感慨趋向了单一性,由虚泛性的感伤,指向特定性。随着时间的,渐行渐短,感慨也愈来愈凝聚。

结论

一首绝句,各句中所代表的时间,很少有平行而等长的,为了与情感波动的配合,往往采用一种变率,有时一句代表数千年,有时一句代表数秒钟,这种变率,由时间的冗长而渐,愈到诗的结尾,愈短愈促,在情感上会引起意犹未尽的嘎然而收的别趣。

2、时间的渐长

我们还是看例诗吧

黄景仁的《五绝•稚存归索家书》

只有平安字,因君一语传。

马头无历日,好记雁来天。

在作者吐出“平安”二字的刹那,继而展延成絮絮叮嘱的片刻,再展延到马背上奔波的日子,最后展延到整个雁飞来的季节。这个“时间的渐长”正好和“时间的骤蹙”相反哈。全诗由两人的对话片刻。勾勒出奔波不停的岁月,其时间的处理是一句悠长于一句,感慨也就一句悠长于一句了。

再来看一首诗。

李白的《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第二句写出发的目的地和季节。

第三句写出发后直到孤帆消失的那段时间。

第四句写长江悠悠无穷。

全诗时间的处理,由暂别的一瞬间,展延到启行的俄顷,再展延到目送孤帆,再展延到孤帆消失,长江自流,引接入古往今来无穷无尽的境界。

当然这首诗的时间与空间的开阔处理的也很高明。随着时间的延展,空间也逐渐开阔,由暂别的黄鹤楼到最后一望无际的长江水。

结论

一首诗的各句代表的时间长度不一样,起句时很急促。继而略缓,愈到诗的结尾时间愈发漫长,由一段有限的时间,逐渐趋向时间的悠长,乃至时间的无限。但就诗的时间内涵来说,由于时间的拉长,在读者的情绪上也便引起一种悠然不尽的远韵。

3、时间的速率

啥叫“速率”呢?

速率是物体运动的快慢,即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或等价于路程的变化率。

啥叫“时间的速率”呢?指的是景物移动时间的快慢与速度。

《七绝•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般来说,快速动作能表现紧张或奔放,容易造成喜剧性,缓慢动作能表现沉思或遗恨,容易造成悲剧性。

早发白帝城采用了快速镜头。彩云间的白帝城,只是一个点。由白帝城到江陵,这二个点之间,由长江划成一条千里的线。由于两岸的猿声使线的两侧增加了两个面,在两岸之外又安排了万重山,作者用两点一线加上两个面给作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立体空间。

一叶轻舟在那条线上迅速地划过去,箭也似地瞬息千里,万重山一座接一座地向后掠过去,看也看不清地往后消失,只有猿声像活波的音响一样大声地伴奏,这快速的镜头与不停变换的场景,产生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它是在快速的镜头的过程中略做了一下减速,把时间频率给调节了下来的。产生了一种惊心动魄快感。

再看一首李白的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怨情》和《早发白帝城》所写的速率正好相反,“深坐”两字使诗的律动缓慢下来,“蹙蛾眉”、“泪痕湿”这些都是用静态的画面、缓慢的速率来描写的,使人觉得冗长而难过,全诗自始至终,只用单一的场景,静止的视点,这些都能与缓慢的气氛相调和,用以写怨情,艺术效果奇佳。

结论

所谓速率,指的是景物移动时间的快慢与速度,有点现代**中快镜头和慢镜头的意思,时间速率不同,抒情效果不同。

4、时间的改造

诗中的时间,与实际的时间是不同的,诗人受情绪的影响,所感受到的时间,是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有时感到度日如年,有时感到岁月如梭,这些完全根据心理的,将真实世界的实质性的时间改造成抽象的诗的时间。

如时间在闲散中变的冗长的例子:

“州如斗大真无事,日抵年长未易消。”

陆游的《逍遥》诗吧?啥意思呢?州仅像斗一样大。形容地盘很小。一日呢,像一年那么长,无极消磨呀。

这首诗它把空间改造的很小,把时间改造的特别冗长,逍遥永日,就有时间难以打发的感觉。诗人感觉中的时空,是与现实世界中的时空有距离的。

又如把时间改造很短暂:

岁月如流迈,春尽秋已至。

荧荧条上花,零落何乃驶。

“春尽秋已至”在春与秋的时序间,根本忽视了夏的存在,把他省略,这种故意的跳脱,使“岁月如流迈”句得到电光般的闪烁即逝证明。下面两句说枝条上的花儿,像奔驰一般,急速的成长与凋谢,这种将原来是静态而缓慢的花开花谢,改造成动态而快速的花开花谢,与上句的时序的跳脱有着动人的配合。

这是关于时间的改造的问题。

5、时间的压缩

时间的压缩,我们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把叙述时间所需要冗长的实质性时间,展现到短暂的诗中,当然需要时间压缩的技巧。

二是在诗中仅属一刹那间的感受或想象,却被嵌入一个几百、几千年的历史回顾,也可以说是时间的扩张,压缩与扩张,是一体的两面。

下面用具体的绝句简要说明:

刘禹锡的《七绝•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在春江柳岸畔,作者走上了板桥,就在走上板桥的刹那间,他想到曾和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桥上,在诗中就将这刹那回想的时间扩张开来,嵌入到回忆中的有二十年那样漫长的时间里,重现与美丽姑娘分别的场景,然后再回到今朝的板桥上,从板桥的镜头开始,到重复板桥镜头结束,实际的时间只有灵光一闪似的,却把二十年杳无有消息的岁月压缩在回忆的片刻之中。

再看王昌龄的《七绝•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个唐代的边城戍守者,望见塞上的明月与边关,忽然想到明月照过秦代,照过汉代,现在照着唐代,这边城啊,守防过秦代的强胡,汉代的强胡、直防到唐代的胡敌,把绵延几百年的历史,用互文的笔法,压缩到一句诗中,而秦时、汉时长征的人儿均都未见会还家乡,而唐代长征守防强胡的人又能有几个生还呢?

这种归纳式的复杂情感,包含了广大的时空,又被压缩到第二句诗中。这古今一样的关月,但却有不同的戍守者,命运却是一样的,除非是汉代的飞将军在这里,胡马才不干来度阴山。

这种感触,在当时的戍守者脑海里只是刹那间的浮光掠影,却扩张成几个朝代。所以古今评家对这诗的高评,实质是由于时空的压缩,是诗的强度与密度,达到了顶峰的境界。

关于诗的时间的处理技巧就先讲这些吧。

三、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要点: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创作步骤:

起句点名时间。时间不可以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

承句交代清地点、事情,要紧抱起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延伸扩展。

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将时间拉回到眼前。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例如: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江上望青山忆旧二首之一

杨子秋残暮雨时,扬子:地点,秋残,秋天,暮雨,傍晚---都是说的时间。

首句交代了时间,承句在这个时间地点有什么呢,笛声雁影共迷离,大家看到了

承句是紧接起句。

再看第三句转,完全是撇开了前两句而有那个傍晚潇潇暮雨的场面赚到了眼前:

重来三月青山道,眼前是三月,这个三月又与以前看到的是什么不同呢,是一片春天的景色。与前面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合句紧紧的抱住了转句。

再看以下这些例诗:

渔阳三月无芳草,客思离情不奈何。

此日淮南好天气,青骢尾蘸鸭头波。

——花朝道中有感寄陈其年三首之一

白波青嶂非人境,忆住江南过五年。

今日长征老鞍马,菰蒲春雨梦江天。

——胡元润画

六载隋堤送客骖,树犹如此我何堪。

销魂桥上重相见,一树依依似汉南。

——赵北口见秋柳感成二首之二

与君五载扬州梦,细马吟春皂荚桥。

岁晚幽州复相送,九门风雪压盘雕。

——送陈其年归宜兴二首(之一)

故人消息比何如,万里江湖岁又除。

山寺到来先一笑,春风石壁见君书。

——退谷见朱锡鬯李武曾潘次耕蔡竹涛题名

剩水残山只益愁,梓州荒绝接隆州。

眼明今日盐亭路,十里鹅溪碧玉流。

——鹅溪

灞桥杨柳碧毵毵,曾送征人去汉南。

今日攀条憔悴绝,树犹如此我何堪。

——灞桥柳

照壁孤檠不自聊,隔牕寒雨打红蕉。

惊回一枕乡园梦,身在西川金雁桥。

——汉州纪梦

以上这些例诗大家不妨认真地琢磨一下,对照我们刚才讲到的渔阳第五法来看看。

今天的讲课内容到此结束。下面布置作业。

之瑶组22——程程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七讲作业

用渔阳第五法写一首诗,题目不限。要求如下

要点: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作业要求:

1、题目格式规范、首句入韵、格律正确。

2、写出你诗中的入声字。

3、限韵十一尤。

七绝秋风中的枣树

文/春风十里不如你

春寒料峭枣芽忧,凌雨花期半命休。

萧瑟秋风今又至,仍存霜果傲枝头。

雨中新村

陋舍残墙泥泞路,一朝风雨百家愁。

今回故里重逢雨,入画轻车奔小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1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