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藏族民间舞蹈

多姿多彩的藏族民间舞蹈,第1张

多姿多彩的藏族民间舞蹈

 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灿烂的高原农牧文化和劳动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下面是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多姿多彩的藏族民间舞蹈,希望能帮到大家!

  藏族民间舞蹈的分类

 藏族民间舞蹈可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两大类,广场自娱性舞蹈主要有谐、卓、果谐等,表演性舞蹈主要包括堆谐、热巴、囊玛等。从流传的区域看,果谐、堆谐、朗玛谐等主要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流传在金沙江流域广大地区的主要歌舞形式主要有谐、卓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各类舞蹈正逐渐流行扩大至西藏全区及外省藏族居住区,并带有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

 藏族民间歌舞种类形式繁多,各类舞蹈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经过群众的创作和濡染又因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韵味不同、风格各异。如卓豪迈粗犷,谐柔美开朗,堆谐细腻精湛,果谐洒脱奔放等。但是作为一个民族舞蹈艺术的整体看,它的总体风格又是统一的,规律也是一致的。如“舞袖”成为藏族各类舞蹈中最常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上肢基本动作形式和表现手段,借助“舞袖”来表达舞蹈者的内心感情,烘托舞蹈气氛。另外膝部有规律的屈伸和颤动,也是藏族各类舞蹈均有的典型性动作。

  藏族民间舞蹈的总体风格

 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表现在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之不同,而增添了地域的文化色彩。

 藏族民间舞蹈体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松胯、弓腰、曲背(向前倾),这一体态特征既有受压迫的宗教心理痕迹,更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身体协调,带有较强艺术性的创造,因此从舞蹈的角度看,又具有另外的一种美感,即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动感协调的美。藏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者以腰部为主动、手和脚同出一侧所形成的“一顺儿”舞蹈动律,成为一种高原特有的姿态优美,妩媚动人的体态特征。

 藏族民间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包括:膝部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和连绵柔韧的屈伸,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这个“屈”除了要求颤膝外,也包括懈胯,由于这一律动的特点,使藏族民间舞蹈下肢主动,上肢松驰,形成自上而下,欲动先屈的`动律特点,从而使舞蹈给人一种飘逸而又沉稳的感觉。

 藏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包括:舞蹈与歌唱艺术关系密切,形式多样。其表演形式大多为载歌载舞、有舞必歌、以歌伴舞、以乐伴舞、歌舞乐一体。

  藏族主要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藏族历史悠久,居住区域广阔,由于受古代唐、南昭、西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劳动生产、风俗习惯的差异,民间舞蹈形式极为丰富多彩,风格韵味各有不同,又因为方言的关系,汉译音的不同,同一类型的民间舞蹈形式却又有着不同的名称。

 卓,汉语称“锅庄”或“歌庄”,是藏语“果卓”的变音。卓,是藏语对舞蹈的一种泛称,同时,卓也是指劳动气息浓厚、粗犷豪迈的藏族古老歌舞的形式之一。

 卓是群众自娱性无伴奏音乐舞蹈,男女分别或混合站成弧形对唱而舞,表演时,舞者相互牵手,以便两队取齐,人数多时,可达二三百人,歌曲在卓中所起的作用很大,可用于互相问候,以歌提问、应答。歌词内容涉及广泛,有弘扬宗教的,有歌颂家乡的,有教导人们尊敬父母的,最常用的是一些描绘爱情的歌曲。词曲多为双句,长短不等。形式有一曲一舞,一般分为三段,开始平稳缓慢,曲调深精、舞姿矫健,中板舞姿粗犷奔放,快板飞腾激越。卓舞流行很广,种类繁多,风格不一,牧区“卓”的慢板以唱为主,快板部分节奏急促,有跳跃和翻身动作;林区“卓”以工布地区最为著名,其中有近似射箭和模拟飞鸟的动作;流传于后藏日喀则的“卓”,气势磅礴,技巧性强。“卓”区别于其它藏舞的最大特点是曲调辽阔深沉,节奏顿挫有力,生活劳动气息浓,动作幅度大,强健铿锵,表现出藏族舞蹈中一种憨厚、深沉的个性特征。

 谐,汉语称“弦子”,不同藏区的方言称作“叶”或“依”。谐是藏族历史上最悠久、最繁盛的歌舞艺术形式,源于四川巴塘,普遍流传于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等藏族地区。谐以曲调优美、歌词秀丽、舞蹈动律松驰柔美著称。谐的曲调丰富,表演多样,不同的曲子配以不同的舞步,歌调多为六言四句,内容大多为歌颂爱情、劳动、家乡或自然景物等,它的表演形式是:男女各站一排围成圆圈,一男子拉着弦子(藏式二弦琴)在前领舞,随着弦子曲调人们边歌边舞边前进,队形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向外散开,舞蹈延绵流畅,活泼欢快,舞步多由靠、撩、拖、点、转等动作组成,与手臂动作的摆、掏、撩、甩等配合自如。“拖步”与“点步慢转”是常用的步法。传统曲目包括《古来亚木》、《色令令桑浪浪》、《孔雀吃水》、《龙子巴母》等。

 果谐,亦称“苟谐”、“戈谐”、“果日谐”等,是藏语不同的汉字记音。意为“围成圆圈跳舞”,又称为“圈舞”,为群众性自娱舞蹈。流传在西藏的阿里、日喀则、山南、江孜以及拉萨附近。果谐属于农牧区古老的歌舞形式,可在野外、村头或室内进行,人数不限,男女老幼皆可参加。

;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们各具特色,精彩份呈,是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中。怒族文化历史悠久,他们个个能歌善舞,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会。

《怒族舞蹈》反映农业耕作的有“挖地舞”、“掰玉米舞”、“割小麦舞”、“搓小米舞”、“栽秧舞”等;反映其他劳作的有“种树舞”、“放羊舞”、“割漆舞”、“洗麻舞”、“盖房舞”、“扫地舞”等;反映祭祀活动的有“娱猎神舞”、“招魂舞”、“祭鬼舞”、“鬼跳舞”、“祭祖舞”等。

反映日常生活的有“饮酒舞”、“请客舞”、“孤儿哭坟舞”、“穷人受欺舞”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找情人舞”、“追赶舞”、“对看舞”、“迎亲舞”、“逃婚舞”、“生育舞”等;反映械斗的有“古战舞”、“骂架舞”、“射箭舞”;反映节庆娱乐的有“高兴舞”、“青年朋友舞”、“进退舞”、“反弹琵琶舞”、“双人琵琶舞”等。

自吹自弹自舞的集体舞蹈

此外还有大量的反映各种动物习性的摹拟舞蹈,如“猴子打架舞”、“斗羊舞”、“斑鸠啄食漆籽舞”、“乌鸦喝水舞”、“母鸡下蛋舞”、“江边阳雀舞”等等。

上述各种舞蹈,大都为自吹自弹自舞的集体舞蹈,由于手持乐器的限制,舞蹈动作主要表现为腿脚和身段的功夫。然而舞姿仍丰富多彩,其中还有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如反弹琵琶和舞蹈中男女共弹琵琶等。

福贡怒族舞蹈

福贡怒族的舞蹈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称“达比亚舞”,以一种形似琵琶(怒族称“达比亚”,僳僳族称“期本”)的弹拨乐器作为舞具和伴奏,达比亚的弹奏位置多变,弹奏姿态丰富,可以高弹低弹,上弹下弹,反弹正弹。脚上动作规整,以膝关节带韧性的屈伸颤动为基础,并具有重拍屈的规律特点。

节奏也较为规范,有数十套动作组合,表现怒族的狩猎、农业生产及生殖祟拜等习俗生活内容。由于怒族世代生活在高山密林中,与各种动物为邻,对各类动物的生活习性熟悉,因此,在达比亚舞中有着大量摹仿动物的舞蹈。

另一类舞蹈称“嘎”,没有乐器伴奏,在个别舞蹈中偶尔有歌曲伴唱,但大多以踏地为节起舞。跳嘎时,也以膝关节的屈伸颤动为基础,但动作力度更强,踩踏更为有力。因此,与达比亚舞相比,嘎在舞蹈风格上显得更为粗犷、古朴。内容有祭神驱鬼的,有迎娶新娘的,有祝贺婚礼的,还有歌颂爱情的。在表现形式上,达比亚舞和嘎都有单人、双人、集体等多种形式。

兰坪兔峨乡怒族舞蹈

1、祭祀时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跳“阿楼西杯”,意为“祈祝幸福之歌舞”;

2、办丧事时先由祭师“德西”为亡灵唱“引路歌”,然后,由死者母系亲属中的舅舅、弟兄或侄儿围棺独舞“戏几沃”(“送魂舞”),意在通过舞蹈指引亡灵回到祖先居住地。

3、宴请宾客时,要在宴席上表演一种带礼仪性的“上菜舞”,怒语称“合盘冗”,由两名男子边上菜边跳。以此增加宴席中的热闹气氛。

贡山县怒族舞蹈

贡山县怒族受藏族文化影响较深,喜欢跳一种称为“库噜羌”的舞蹈。“库噜”为曲调,“羌”即舞蹈。库嘻羌又叫“怒族锅庄”,歌舞的名称和歌词中常出现藏语,歌唱也颇有藏族民歌的格调。库嘻羌一般多在年节喜庆、起屋盖房和迎亲嫁娶时跳。

舞时,或男女围圈,或男女各为一排,手拉手、臂挽臂或牵手搭肩载歌载舞,对唱对跳。以进退跺步为基本步伐。内容有对家乡的赞美,对友谊的颂扬。年轻人跳时,则更多是相互间的赞誉、爱慕之心的表露,或是逗乐取笑。

      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说到藏族舞蹈大多数人脑子里会立马浮现出“锅庄”二字。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锅庄舞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而丰富完善的。在原始宗教信仰中,锅庄、火塘是神灵集聚之地,是维系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所在。围篝火而舞,是原始氏族人群围火而舞的传统形式的保留,人们通过舞蹈把祈求、祝愿传给神灵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神灵的感召和庇佑。锅庄舞在藏区真正的流传得益于藏传佛教的发展。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存在,以及形成的寺院文化,为锅庄舞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给了锅庄舞新的生存空间。

到明清时期,舞蹈艺术有很大发展,各种民间舞蹈如《卓舞》(亦称锅庄舞)、《果谐》、《堆谐》等形式仍在群众中流传发展。卓舞的汉文记载多见于清代或清代以后的史籍、志书和游记中。清人李心衡《金川琐记》中亦有藏民“俗喜跳锅庄舞嘉会”,“男女纷沓,连臂踏歌”的记载。“锅庄舞”一词也就是在这时才出现的。

锅庄舞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舞”、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舞”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舞”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农区锅庄舞流行于藏东昌都地区,牧区锅庄舞(即牧民舞)流传在当雄、黑河和索县等广大牧区。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川、藏、滇三省交汇处,这里是康巴文化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锅庄舞”发祥地。根据昌都县锅庄舞的歌词和民间传说来分析,昌都锅庄舞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了。

锅庄舞主要依靠的腿部动作,主要体现在踏步、躲步、擦腿、跨腿、踏瞭腿和端腿等方面,这些动作都要求膝盖松弛、颤动,其基本特征是膝关节有规律的颤动和屈伸,这种颤动又有轻柔和激烈之分。而上身的动作却比较少,也都是跟随腿部的动作来配合着挥动衣袖,其腿部的动作通常是矫健有力又不失灵活多变。之所以会这样跟藏族人们的居住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藏族人多数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高原气候恶劣、寒冷,因此,他们需要穿上很厚实的藏袍,这些不利于他们很好的表现自身的肢体动作,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们不自觉的形成了躁脚取暖的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藏族人在舞蹈中腿部动作较多。

作为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具有自娱自乐性,是从藏族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而来,同时也在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渴望,从形式看也与藏族同胞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锅庄舞普遍走入人们的生活,藏族文化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到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也逐渐受到关注,走进艺术舞台。

每逢夜晚,西宁市的新宁广场的音乐响起,人们有用欢快的舞步转圈起跳,夜虽微凉,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却也蔓延开来……

考级舞蹈《布娃娃》是几级组合介绍如下:

《布娃娃》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四级舞蹈,属于维吾尔族舞。

主要动作

a 摊手:双手指尖相对于胸前,手心朝上,经前平位向两侧打开。b 点肩礼:正步位站立,左手背手,右小臂屈臂折叠于肩前,右手点肩。

c立腕花型手:手腕下压,手指自然弯曲,中指和拇指靠近,位于2点和8点旁开位。

d正步位垫步:正步位右脚重拍向下,一拍一垫,左脚半脚掌一拍一点落于右脚旁,双膝放松自然屈伸,身体保持平稳。

e托帽式舞姿:右手托于耳后,左手8点斜上位花形手,目视手的方向,挺胸、立腰、拔背。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正步位站立,双手插腰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2)准备位

第一段:(四个八拍)

(1)1-2 双手兰花掌形,中指相对,右手提腕于右腮旁,左手压腕于锁骨前

3-4 双手中指相对,左手提腕于左腮旁,右手压腕于锁骨前

5-6 右手立腕花型手

7-8 左手立腕花型手

(2) 重复(1)

(3)1-4 右倾头,双臂架肘于右肩前击掌两次,屈伸两次

5-8 左倾头,双臂架肘于左肩前击掌两次,屈伸两次

(4)1-4 重复(3)1-4

5-6 左倾头,双臂架肘于左肩前击掌一次,屈膝

7-8 直膝,托帽舞姿

间奏:(两个八拍)

(1)1-8 正步位垫步向前移动

(2)1-4正步位垫步向前移动

5-8 回准备位,第7拍到位

第二段(四个八拍)

完全重复第一段

结束段:5拍

1-4 摊手

5 点肩礼。

藏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很多,这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舞蹈了,那么大家对藏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了解多少呢,一起去看看我整理的藏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吧!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天性豪放,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藏族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初,以松赞干布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并和中原建立了亲密关系。藏族以畜牧和农业为主,具有悠远的文化传统。藏语属汗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本民族文字――藏文,其历史久远,并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藏医等著述。尤其他们的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风格。青海藏族的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与风格。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通过它与神灵沟通企求得到神灵之佑护。藏族民间舞蹈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因此,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那么民间舞蹈将会传延下去,并焕发生机。

  (一)藏族民舞的分类及其特征

 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 “热巴”和“羌姆”等类。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谐》是为人们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还要数巴塘地区的《弦子》。因此,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为“巴塘”。《巴塘弦子》的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此外,由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雀等姿态动作的穿插、组合下,使整个舞蹈语汇丰富、姿态潇洒。

 《卓》被藏族一般泛指为“表演性的圆圈歌舞”。而其中不少“卓”中,都有不同“鼓舞”的表演。藏族自古认为,“鼓”能给人带来吉祥与欢乐,是求得神灵祝福所不可或缺的器具,而在一些祭祀和节日舞蹈中,必须要进行击鼓作舞的表演。《热巴卓》和《热巴》都属于“卓”中的表演性民间舞蹈。除藏族之外,不少人难以分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热巴》是指过去流浪艺人卖艺为生,所表演的杂艺歌舞节目。“热巴”一词,意为“流浪艺人”、也是人们对其表演形式的称谓。过去,一些生活困难的舞蹈能手,常以本家族为主、或自由结合组成演出班子,并由一名老艺人作领班,到各地流动演出。由于他们要以此为生,表演带有卖艺的性质,所以经过不断地演出,每个艺人都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和专长。其中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三部分,其舞种也同样流传在青海广大的藏区。

 《羌姆》是藏族寺院的舞蹈,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

 青海藏族舞蹈作为舞台表演的民间艺术,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青海广大藏区,人们每当听到他们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藏族民间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如在表演过程中那犹如雄鹰展翅,更像神鸟飞翔的舞姿使人心旷神怡;那松胯、弓腰、曲背等常见的基本动作,以及在高潮时高呼“哦呀―”(好啊),随即互相扶腰,齐跳《骑令皆模》的舞蹈,两脚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它与高原生存环境中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从舞蹈角度来看,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颤、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它具有劳动生活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如锅庄舞者腰部多合着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膝部松弛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动律,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语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这些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二)藏族民舞的表演风格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此外,气息的运用也是藏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藏族民间舞蹈的动律与风韵,内在美与舞姿美的融合,都是通过特有的呼吸方法协调一致,最终达到艺术之升华。藏族民间舞蹈表现感情之奔放、含蓄、热情、沉着,以及节奏之明快、缓慢,都是通过气息的运用带膝部的屈伸和步法,并贯注全身,构成舞姿造型的流动和延续性。

 藏传佛教在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间舞蹈成份而编排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的宗教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羌姆》中的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拟兽舞”和“法器舞”混杂而成。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青海地区又称作“跳欠”。每逢释迦牟尼的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节日,青海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塔尔寺、隆务寺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

 随着唢呐、法号、螺号、鼓钹等奏出的洪亮而庄严的乐曲。担任《羌姆》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出场。在震撼人心的祭祀乐曲伴奏下,这些“鸟冠虎带”的诸神一边接受着信徒们的伏地磕拜,一边列队环绕寺院表演场地,扬手、提足地旋转前进,以此作为整个《羌姆》活动的序幕。紧接着一组组具有专题宗教内容的神舞蹈,如突出显示神灵无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刚神舞”,表现地狱中小精灵们相互玩耍、嬉戏的“骷髅舞”,为人间带来福禄的“鹿神舞”,以及表演佛经中“舍身饲虎”、“因果报应”等佛经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在这诸多的神兽舞蹈中,要数“骷髅舞”和“鹿神舞”最为活泼可爱、舞蹈性最强,也最受观众的喜爱。虽然这两个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却丝毫没有宗教桎梏下的肃穆、阴森感。为了活跃气氛,在连续的节目间隙,时而还插入由僧侣们进行摔跤、角斗等表演兼比赛的活动来娱乐民众。

 有不少人认为目前的藏族民间舞太守旧,没有突破人旧模式了,许多已经加以改进的具有所谓“现代意识”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我们的确看不到新意,有的只是一些形式上、表达上的创新,脱离了现代的审美要求。因此,若要在原有的舞蹈上有所突破,就要加强其时代感,保持其新鲜活力。那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过分强调“原生态”会不会太过于保守,反而阻碍了它的发展呢而又有一部分的人会说了:但你能说《酥油飘香》它不“原生态”吗是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原生态”并非将最原始的东西放到舞台上面,民间的原生态舞蹈,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可挖掘性,而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总之,藏族传统民舞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因而,藏族传统民舞犹如雪山深处一朵鲜为人知的圣洁高雅的雪莲花。民间舞蹈具有奔放、热情、粗犷、刚健的性格特征,内容极其丰富。因此,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创新藏族传统民舞,使之发扬广大。

;

藏族舞的舞蹈特点、要领是什么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藏族舞蹈的特征是什么?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歌舞种类、形式很多,各地区的名称也不相同。民间歌舞“谐”是一种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群体舞蹈,一般是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边唱边舞。民间舞蹈还有“卓”、“热巴”、“锅庄”等。“羌姆”是藏族的宗教舞蹈,表演时有鼓、钹、铜号、骨号伴奏,喇嘛颂经伴唱,气势壮观,寓意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热巴:热巴是藏族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包括弦子、锅庄、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综合表演艺术。相传为11世纪的流浪僧人米拉热巴所首创,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也称为“热巴”。

踢踏舞:藏族踢踏舞,最初为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达到 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

勒谢:勒谢是藏族的一种劳动歌舞。在劳动的同时,口中的歌与手中的工具及腿脚有节奏的动作相配合,使劳动成为边歌边舞的形式。在进行铲土、打夯、垛麦等强体力劳动时,口中的歌有很强的劳动号子味道。

藏戏:广泛流行于藏族地区的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藏语称“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大姐”。相传是15世纪初由噶举派喇嘛汤东杰布为化募修建雅鲁藏布江铁索桥资金而创。传统剧目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历史传记、历史事件,如《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连台演出,并穿插歌舞,演唱时,其他演员也合声帮腔。唱腔变化较多,舞蹈动作舒展。一出戏一般分三个段落:①出场仪式,藏语称为“顿”;②正戏,藏语称为“雄”;③演出结束时的祝愿形式,藏语称为“扎西”。伴奏主要用鼓、钹等。化妆、道具都根简单,过去多在广场演出。民主改革后,艺人的地位得到提高,剧目也经过改革,得到新的发展。

藏族舞蹈的种类与特点

藏族舞蹈主要的种类

1、锅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的《四土锅庄》处于领袖地位,马尔康又被称为锅庄的故乡,锅庄藏语为"果卓",就是圆圈歌舞的意思 在2004年7月的首届嘉绒锅庄艺术节破基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长最壮观的锅庄队伍。主要以柔和的音乐,柔美的舞姿为主,道具主要以水袖为主,参与性、大众性舞蹈形式

2、弦子——弦子藏语为"谐",富有歌唱性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的《巴塘弦子》处于领袖地位,男舞者手持藏弦琴,女舞者穿有水袖藏裙,舞蹈韵味十足,让人翩翩联想到巍峨的雪山

3、踢踏——藏语称“堆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的《甘孜踢踏》处于领袖地位,舞者脚穿藏式皮靴,按音乐的节奏踏出优美的舞姿,与爱尔兰踢踏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4、热巴——主要流传在内藏,以流浪艺人为背景,男舞者手持藏玲,女舞者手持藏鼓,用一连串技巧来诠释整个舞蹈,技巧要求性很高

其实藏族舞蹈还有很多种分类 襄玛 羌母 每个舞种还有很多细分

藏族舞的特点和好处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

藏族舞,特点\好处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

藏族舞蹈的种类与特点

一,种类: 1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卓谐”(圆圈歌舞); 2有踏步为节、着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 3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致的“囊玛”(内庭歌舞); 4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因舞); 5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 6有圆润舒展、长袖挥舞、 震荡、粗江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 7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 8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和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以及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法舞)、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 大体上可归结为四大系列和类别,即民间、宗教、戏曲、宫廷。民间舞包括果谐、堆谐、果卓、康谐等;宗教舞又分羌姆、家把舞、贡嘎尔鼓舞等;戏曲舞有拉姆、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宫廷舞有供云舞(嘎尔)等。在多品种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现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风格特征。 二特点: 从动律上看,既有“舞靴”,又有“舞袖”;从韵律上看,既有“圆滑风”,又有“顿促风”,既有“点”的强烈音响,又有“线”的圆曲流动,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风格特征。因此,称雪域藏区为“歌舞的海洋”并非溢美之词,这是 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尽管藏舞千姿百态,品种繁多,但若从它的风格和内容以及体系上加以综合考察,大体上可归结为四大系列和类别,即民间、宗教、戏曲、宫廷。民间舞包括果谐、堆谐、果卓、康谐等;宗教舞又分羌姆、家把舞、贡嘎尔鼓舞等;戏曲舞有拉姆、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宫廷舞有供云舞(嘎尔)等。在多品种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现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风格特征。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特点是“颤”、“开”、“顺”、“左”、“绕”,除此以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动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风格。如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磋”“点”、“掖”、“端”、“刨”、“踢”、“吸”、“跨”、“扭”等;藏族舞蹈的手势也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的变化。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创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湖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 希望能够帮到你的忙噢O(∩_∩)O~

藏族舞有什么特点?

藏族舞 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弧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藉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 的先例。

藏族舞蹈的种类

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 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 (俗称踢踏舞);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曲的“囊玛”(内庭歌舞);有踏地 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圈舞);有注重情 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舞);有圆润舒展,长袖翩翩,铃 声震荡,粗犷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有羽锤翻飞,气吞 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有配合剧情表演、自 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有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哑剧性系列舞“羌姆” (俗称“跳神”);以及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 云乐舞)

藏族舞蹈的特点,风格,形式

藏族的舞蹈特点,风格,形式如果系统的说很多根本没办法解释清楚,最基础的因为藏族的同胞生活在高原地带,所以他们的身体会往下沉,如果你想学好藏舞的话应该先多练练颤膝

藏族舞蹈的基本律动特征是什么

膝部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和连绵柔韧的屈伸,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这个“屈”除了要求颤膝外,也包括懈胯,由于这一律动的特点,使藏族民间舞蹈下肢主动,上肢松驰,形成自上而下,欲动先屈的动律特点,从而使舞蹈给人一种飘逸而又沉稳的感觉。

藏舞的舞步特点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歌舞种类、形式很多,各地区的名称也不相同。民间歌舞“谐”是一种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群体舞蹈,一般是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边唱边舞。民间舞蹈还有“卓”、“热巴”、“锅庄”等。“羌姆”是藏族的宗教舞蹈,表演时有鼓、钹、铜号、骨号伴奏,喇嘛颂经伴唱,气势壮观,寓意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热巴:热巴是藏族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包括弦子、锅庄、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综合表演艺术。相传为11世纪的流浪僧人米拉热巴所首创,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也称为“热巴”。 踢踏舞:藏族踢踏舞,最初为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达到 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 勒谢:勒谢是藏族的一种劳动歌舞。在劳动的同时,口中的歌与手中的工具及腿脚有节奏的动作相配合,使劳动成为边歌边舞的形式。在进行铲土、打夯、垛麦等强体力劳动时,口中的歌有很强的劳动号子味道。 藏戏:广泛流行于藏族地区的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藏语称“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大姐”。相传是15世纪初由噶举派喇嘛汤东杰布为化募修建雅鲁藏布江铁索桥资金而创。传统剧目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历史传记、历史事件,如《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连台演出,并穿插歌舞,演唱时,其他演员也合声帮腔。唱腔变化较多,舞蹈动作舒展。一出戏一般分三个段落:①出场仪式,藏语称为“顿”;②正戏,藏语称为“雄”;③演出结束时的祝愿形式,藏语称为“扎西”。伴奏主要用鼓、钹等。化妆、道具都根简单,过去多在广场演出。民主改革后,艺人的地位得到提高,剧目也经过改革,得到新的发展。

藏族舞蹈剧目有以下几种方式:

1锅庄舞

集体舞,几人至几百人不等,围成一圈,顿足为节,连臂跳歌。边歌边舞,节奏以歌而动,舒畅悠扬,优美壮观。锅庄舞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弦子舞

以弦子、胡琴伴奏领头,众人引唱起舞。

 

3踢踏舞

藏语叫“堆谐”,系古典宫廷舞,起源于17世纪,后传到民间,不断完善改进,它以踏步为节,注意脚下节奏变化。又分节奏较慢的“降谐”、节奏较快的“觉谐”两种。

4热巴舞

热巴是对民间艺人的称呼,讲说、唱、舞融为一体,金铃银鼓相伴,又称“铃鼓舞”。

 

藏族歌舞具有四种形式:

1、堆谐,汉语称"踢踏舞"是藏族丰富多彩的歌舞形式之一。

2、果谐,意思是"围着圈歌舞"。是藏族牧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的、群众自娱性较强的集体歌舞。

3、谐,汉语成为"弦子",是西藏历史悠久的藏族歌舞形式。

 4、卓,汉语称"锅庄",它是一种劳动气息浓厚,粗旷豪迈的藏族古老的歌舞形式。藏族民族歌舞的种类形式繁多,各类歌舞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生活中经过群众的创作和濡染又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如"卓"豪迈粗旷,"谐"柔美开朗,"堆谐"细腻精湛,"果谐"洒脱奔放等,但是他们在整体的风格上又是统一的,都具有膝部有规律的屈伸和颤动的动作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472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