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强,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对中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医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针灸推拿学会副会长,被授予“杭州市名中医”称号。 他推崇“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深信医生的使命在于教育,指导及咨询,医生最高的境界不是治病,而是教大家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 他深信,好医生应该成为一个健康理念的推广者,希望与更多的医学专家一起为大众介绍更多有用的保健知识。 一直以来,他积极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多年来他潜心研究中医养生文化,对药膳养生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各方的推荐下,他担任了集中医诊疗、药膳养生,保健讲堂、产品研发为一体的杭州广兴堂国医馆的主要管理工作,主张通过养生膳食和经络穴位的双重调理,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脾、肝、肾的正常工作。它们是人体五脏的“三剑客”,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身体疲劳必然与它们三个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认识脾、肝、肾的功能,会让疲劳与你不再有关系。
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三者与疲劳的产生有密切联系。肝脏可通过疏泄作用调节脾胃运化,调畅气机与情志,因此与体力的疲乏、精神的疲惫关系万为密切,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异常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 劳倦伤脾
李东垣《脾胃论》中说:“形体劳役则脾病”。这里的劳役是指过度疲劳的意思。脾主肌肉、四肢、运化、统血,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共同完成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转输,所以脾脏是人的后天之本。所以说因劳致虚,必耗伤阳气。因此脾胃与人体饮食消化吸收有关,脾胃健旺,就能为肌肉提供足够的能量。
过劳筋疲
内经《素问·六节藏象篇》中记载:“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气血……”
肝主筋,藏血。中医认为肝主筋,是运动耐受疲劳,也是运动机能的根本。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根源在于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云:肝……其用在动”,在功能上把它属于运动。
肝与运动直接的关系是肝主筋,肝为人体之筋,筋膜、筋附于骨节(包括肌腱、肌肉、韧带在内),由于筋之弛张收缩,才能使全身肌肉关节运动。筋病则肌肉软弱,拘、颤动。膝为筋之府,筋病则膝部屈伸不利。
肝藏血,主疏泄,保证筋肉不断地得到肝输注精血之荣养润泽,使筋肉弛缩有度,屈伸自如。人体的运动依赖于血,肝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说明肝能调节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包括肌肉运动。此外男、女性腺也隶属肝,故人体内分泌不仅限于肾,肝也有这方面的作用。
劳极伤肾
肾是人体生命的根源,肾精充足,则骨、髓、脑三者充实健壮,四肢轻劲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根据中医理论,“肾精不足,则雄激素分泌减少,而激素的变化又是诊断过度训练最敏感的指标”。
肾藏精及命门火(即肾阴、肾阳),主骨、生髓通于脑,宜藏不易泄。所以肾病的特点多虚证,少实证,无表证。肾精分为生殖之“精”与五脏六腑之精,前者是生育繁殖,后者供生命活动。肾精属阴,对人体各脏腑起濡润滋养作用;命门火即“肾阳”,对人体各脏腑起温煦和生化作用。
骨质增生,又称骨刺。以前人们一直把“骨刺”当作是风湿骨痛的症状,从而忽略了骨质增生,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通过X线摄片便能清晰地辨认骨质增生的部位和增生的程度。
患者可用威灵仙30克、鹿衔草30克、金毛狗脊45克、去皮鸡胸肉250克煲汤饮用。先将上述药品放入瓦罐内,加10碗水煎至3碗,去滓渣后喝汤。3碗药汁要暖饮,分早中晚3次,10天为1疗程。
不过,为了提高中药的疗效,在治疗时还应根据疾病的阶段和患者的体质认真辨证才行。中医认为,骨质增生的早期多为瘀邪交结、凝而不散,治疗应化瘀驱邪、舒筋通络。
可服中药桃仁10克、红花5克、当归15克、生地黄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威灵仙15克、地龙10克、土鳖虫5克、乌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用蝎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连服1月。
如果病人已是骨质增生的后期,则多是肝肾不足、虚中夹实。不足者有阴虚、阳虚之分,夹实者有瘀结、湿热之别,病情比较复杂。阴虚者表现为口燥便坚,形瘦眩晕;阳虚者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阳痿滑泄;湿热者多有关节肿胀,关节内有积液,按之波动,屈伸不利。
以补肾软坚为主,可用下列中药: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药10克、丹参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灵仙15克、生甘草5克。阴虚者加知母10克,龟板、鳖甲各12克;阳虚者加干姜10克、附片15克;瘀结者加桃仁10克、红花5克;湿热者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
以上处方药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并且收效甚微。专家认为,节舒康软胶囊治疗骨质增生是个不错的选择。节舒康软胶囊可帮助刺激软骨细胞生成更多的胶原蛋白,含有助于结缔组织健康的平滑运动的重要元素,提供优质、平衡天然的营养素,维持和保护关节、肌健的健康。同时节舒康软胶囊促进钙离子的吸收,避免钙质流失,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帮助缓解关节炎症状,提供关节建造,加速修补软骨组织、肌腱,强化韧带。
需要提醒的是,在治疗骨质增生时,有许多中医师都喜欢使用马钱子制剂。临床证明,马钱子及其制剂对骨质增生虽然有少许疗效。但是,马钱子辛热有毒,服后有头晕和周身热感,应严格掌握其用量和禁忌。患者不可急于求成而擅自使用。
国医大师徐经世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学医,熟读经典,尤其推崇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等人的学术思想,反复研读专著,用心领悟,体会尤深,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内科杂病「从中调治」是其主要学术思想之一。笔者有幸跟随先生学习,耳濡目染,略有所悟,现就先生「从中调治」学术思想内涵作初步阐释。
「中」从部位上讲是指「中州」包括肝、胆、脾、胃四个脏腑
徐经世先生提出的「中」内涵丰富,从部位上讲是指「中州」,此有别于一般中焦脾胃的概念,而是指位居中焦的肝胆脾胃四个脏腑。脾胃同处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两者以膜相连,经络互相联络,脏腑表里配合。脾胃两者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胃主受纳水谷,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两者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消化饮食、输布精微,发挥供养全身之用。「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故脾胃健旺,升降相因,才能维持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状态。脾为阴脏,以阳气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故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阳腑,赖阴液滋润,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性柔润而恶燥。故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临证指南医案》)。燥湿相济,脾胃功能正常,饮食水谷才能消化吸收。胃津充足,才能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条件。胃润与脾燥的特性相互为用,相互协调。
脾胃属于中焦早已是学界共识,毋庸多言,然肝胆属于中焦还是下焦历来有所争议,「肝属下焦」之说自明清温病学说兴起,三焦辨证理论体系创立以来逐渐盛行,其本义是指肝的病变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常与肾的病变出现于热病的晚期,是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并不指肝的解剖部位在下焦。
徐经世先生认为,临床中不管是从解剖部位、临床诊断,还是从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上讲,肝胆都当属中焦。原因如下:
从解剖部位看:《内经》《难经》中对三焦的位置早有描述,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三十一难》说 :「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根据描述可知中焦当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应当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素问·金匮真言论》亦云:「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王冰注:「肝为阳脏,位处中焦,以阳居阴,故为阴中之阳也。」肝胆位居右胁里,隔膜下与脾胃相邻,当属中焦。
从临床诊断看:中医舌诊、脉诊也将肝胆归入中焦。如舌诊分部,以脏腑分,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胆,如《笔花医镜》所说:「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以三焦分,则舌尖部属上焦,舌中部属中焦,舌根部属下焦。脉诊上,《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尺部诊法,将尺部分为尺、中、上三部,分别主察下焦、中焦及上焦相应脏腑的病变,并指出「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王叔和在《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中说:「关主射中焦」「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中亦云:「左关候肝、胆、膈;右关候脾胃」,皆指明肝属中焦。
从生理功能看: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如《灵枢·营卫生会》所云「中焦如沤」。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然而中焦的生理功能是肝胆与脾胃的协同作用,只重视脾胃,而忽视肝胆在中焦的生理作用是片面的。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肝胆与脾胃同居中焦,在生理上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中焦如沤」的生理功能。
从病理变化看:肝、胆、脾、胃四者关系密切,《难经》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均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言,肝脏病变多与脾胃有关,且多反映于中焦部位。肝失疏泄,不仅导致局部气滞不畅,而且会影响中焦脾胃的功能,而致脾胃升降失常,出现「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等肝气乘脾或肝气横逆犯胃之证。反之,脾胃有病,亦常常累及肝胆。如脾胃湿热,蕴蒸肝胆,则见胁胀口苦,或目睛黄染。另外,肝藏血功能失常,亦会影响脾主统血功能,而导致月经过多,甚或崩漏等症。因此肝脏病变,常常累及脾胃,导致气机失常,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或血液运行,出现中焦功能失常之症。
「中」从功能上讲是指「中枢」即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肝、胆、脾、胃同居中州,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肝疏脾运是中焦完成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因脾胃之气的运动,全赖肝胆之气的疏泄,肝胆对于人体气机上下升降、内外出入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正如周学海《读医随笔》云:「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是以肺之宣降、心之主血、脾之运化、肾之气化,无不赖肝气之枢转,气机之通畅。」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肝主疏泄,脾胃的纳运功能有赖于肝气疏泄作用的协调,如唐容川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于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对脾运化功能的正常与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与脾的升清有密切关系。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得脾所输布的水谷精微滋养,才能使疏泄功能正常运行,而不致疏泄太过。如叶天士指出:「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另外,脾运健旺,生血有源,统摄有权,则肝有所藏。病理上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出现「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可导致肝血不足。因此肝脾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胃为水谷之海,容纳、腐熟、消磨水谷,与脾共同起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胆主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胃腑腐熟水谷,胆与胃均宜和降,共涤腑中浊逆。若遇胆腑疏泄失利或胆汁排泄受阻等原因,均可致胆疾。过量胆汁反流入胃,侵罹日久还可导致胃病产生或使原有胃病加重,故临证常见胆病兼有胃疾之症。胆腑藏泄胆汁的功能与脾胃升降关系密切,胆气的升发疏泄,有利于脾胃升清降浊,而脾胃升降纳运有常,胆气才能升清,胆腑才能藏泄有度,排泄胆汁,所谓:「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若胆胃升降失于协调,则可出现胆胃同病的病理变化。
五脏疾病皆可「从中调治」
徐经世先生认为,中州气机失调则杂病丛生,临证时应着眼于肝、胆、脾、胃,调气机,行气血,和阴阳,使中州气机升降平衡,使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肝疏脾运的平衡状态。
五脏疾病皆可「从中调治」。脾胃处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必籍肝气的疏泄。只有肝气条达,脾胃升降适度,方得调和不病,共成「中焦如沤」之功。若肝气不和,气机失常,则可直接影响脾胃之运化。正如《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脾胃与肝的关系早在《金匮要略》中就奠定了基调:「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病在病理上容易传脾,故治脾可防肝传,另肝主疏泄,脾胃升降,两者在气机上相互影响,正常时疏发与升降相因,异常时肝木太过易横逆犯脾胃或疏泄不及土壅木郁,故临床上针对肝胆脾胃同治的法则多为:和胃疏肝、和胃利胆、养胃疏肝、健脾平肝等法,代表方剂有逍遥丸、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等。
肺居上焦而主气,而气血皆源于脾胃,故前人有「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之论。津液生于脾胃水谷之精微,水液亦必由脾输运上行于肺,肺主通调三焦水道,宣肃输布水液,两者共同完成津液代谢。脾胃与肺的关系,生理上体现为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的关系,病理上除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异常外,还有病理产物痰饮的互相影响。而肺所主之气必籍肝之枢调而得以正常宣降,若肝气郁滞,气枢不和,则肺气不利,而见咳嗽、喘息、胸闷等症。如《医学入门》所云:「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者」即是。《素问·经脉别论》曰:「有所坠恐,喘出于肝。」《素问·咳论》曰:「肝咳之状,咳而胸胁下痛」等,均揭示了肝之气枢不和,犯肺而致咳喘之机制。
心位上焦,主血而藏神。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统血,与心同为气血生化的重要脏器,心藏神,心神赖阴血以滋养,故心脾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血的生成运行和心神有关,《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病理上如素有心系疾患,加之脾胃受损,运化失健,从而产生水湿、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使血运失畅,心脉痹阻,胸阳不展,可出现各种心脏功能失常的病理表现,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口唇青紫等症。然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的正常宣达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若肝气郁滞,气机失和,则宗气不畅,心血瘀滞,常致胸痹、心痛等;如暴怒伤肝,气机悖逆,上乘于心,则见惊悸、怔忡,甚至厥逆等证。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水火之宅,脾胃为后天之本,两天相互资生,后天以先天为主宰,先天赖后天以滋养,在病理上互为因果,肾病治脾,常用培土制水、健脾温肾等法。水虽赖于肾阳的蒸化,但与肝气之疏达亦不无关系。若肝气不畅,气机失调,势必影响肾与膀胱的气化,致水液停蓄而为癃、为闭,或为水液氾滥之病等。《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素问·大奇论》曰:「肝壅……不得小便。」《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肝脉……闭淋,溲便难。」均为肝失疏泄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之证机。
其他如情志之病也可「从中调治」。情志活动与脾之运化、肝之疏泄密切相关,情志以血(精)为本(物质基础),以气为用(功能基础),情志活动均借气的推动。情志异常对机体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脾为后天之本,饮食物经脾运化而生成气血精微对它脏有支持和营养作用,是人体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肝喜条达而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长期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可引起五脏气血失调。肝气郁结,横逆乘土,则出现肝脾失和之证。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即可导致气郁生痰,又可因生化无源,气血不足,而形成心脾两虚或心神失养之证。
「从中调治」学术思想为解决中医诸多疑难杂病提出新的思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医学理论,而且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最近,网上对“北京有个治瘤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治瘤王”张中海教授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为澄清事实,还网民一个客观公正的说法,中国人民通讯社、中国社会百姓调查网出于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特委张祖旭、李立芳二位特派员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张中海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现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世以飨广大网友。
一、“治瘤王”称谓始末
“治瘤王”这个称谓,不是政府和相关机构对张中海教授的命名或称号,也不是张教授自封的。她的产生有一个相关的社会背景和机遇。公元二0 0
五年,张在北京同仁堂肿瘤科坐诊期间,北京有一个在国家机关工作的癌症患者,通过张大夫的中医疗法治愈后,出于感恩之情,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被一位当时身居党和国家重要***(也是关心该患者病情的人)看了后,觉得文中所有的感激和赞誉之词都不够准确和到位,于是该***在原文中顺手加了“治瘤王”三个字。该文经中华疑难病研究中心整理后变成了“北京有个治瘤王”发表在《中国老年报》2005年4月7日第二版上。后由《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转载和转播。于是“治瘤王”迅速风靡全国。张中海教授也因而享誉国内。尽管如此,而“治瘤王”也仅仅是一种社会赞誉而已。
二、张中海教授其人
张中海生于中医世家,从小便对中医药有极大的兴趣和志向,张氏先祖很早便对当时被群众称为“嗝症”胃癌、食管癌病症有独到的中医疗法从而造福乡里。张中海从医后就职于当地医院,为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行深造,结业后先后在北京同仁堂、北京名仕医院肿瘤科坐诊,在近三十年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创造了“中医内部疗法”和“特效抗癌粉”。并全面应用于临床。为千百个癌症患者解除了痛苦。开辟了中医治癌的新局面,并申请了国家专利。2004年8月25日,在政府举办的“名中医古籍文献评选大会上”
,鉴于张中海在中医治疗癌症方面的杰出贡献,北京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局、卫生局、中医药管理局五单位联名为张中海颁发奖励证书,由副市长、卫生局长亲自为其披红挂花。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张中海教授为难以计数的癌症患者解除了病痛,曾先后获得了几十项荣誉证书和数不尽的牌匾锦旗,2010年退休后,现就职于河南省焦作市名仕医院肿瘤科。
三、难圆而必须要圆的中国梦
中医治疗癌症,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使全国人民健康幸福的宏大工程,是一个值得为之终身奋斗的中国梦,要圆好这个伟大的梦想,不仅需要有一大批像张中海这样的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患者朋友们的理解和配合,就国家中医治疗癌症的现状,张中海在无限的感慨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1、
从广大网民就中医治疗癌症的问题来看,这个课题还未被广大人民所理解和接受,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才能得到认可,形成共识,并需要广大人民的支持和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
2、
目前的癌症患者大都选择大型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直到资财和生命即将耗尽而又效果不佳时,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选择中医治疗,有的人业已倾家荡产,因而收费是很低的。
3、 在大医院未治愈的情况下,患者及家属缺乏信心而是“尽心”,大都抱着“死人当活人医”或试试看的心理。才来就医,因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4、 尽管如此,对于这类患者,张教授仍然给予最有效的治疗,并屡屡出现奇迹。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5、
为了回避虚假广告之嫌,张教授为每个患者都设立了特别档案,要求患者出具大医院的检查确诊报告和病例拍片,康复后再到医院拍片确认,并存储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音像资料,随时以供社会和患者查询和家访,用以保证治疗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调查结束时,张教授动情的表示:
对参与网上讨论的所有网友表示感谢,感谢他对此事最起码的关注;对网上的支持者表示由衷的感激和敬意;
对网上贬斥者表示理解和遗憾;
对未选择中医治疗的患者和逝者,表示深切的惋惜和同情。
1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体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也称“内伤七情”。
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致病与六*不同。六*侵袭人体,从皮肤及口鼻而入,发病之初均见表症,而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紊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病变的发生。
⑴直接伤及内容:
①临床上不同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一脏有病可影响到其他脏腑。如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各脏。又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
③故情志气伤的病症,以心,脾,肝,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是气血生化之源。
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伤,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
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肝气郁结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
气滞血淤,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等。
此外,情志内伤还可以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症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⑵影响脏腑气机: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①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至昏厥卒倒。
②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等症状。
③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伤,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④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萎缩,遗精等症。
⑤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无措。
⑥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阴血耗散,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⑶ 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若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迅速升高,发生眩昏,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2、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到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
产物形成后,又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疾病,故又属致病因素之一。
⑴ 痰饮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痰除了指咳吐出来的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痰核等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看不见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饮即水液停留在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痰饮”“悬饮”“支饮”等。
①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
②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之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
阻滞于经脉的,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
停滞于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
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
痰阻于心,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可见神昏痴呆;
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
痰停于胃,可见恶心呕吐;
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
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
痰气结于咽喉,则可出现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症状。
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
饮溢肌肤,则胸胁胀满;
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
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⑵ 瘀血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①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②瘀血的病证特点:
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块状;
望诊方面,久瘀可见到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中医对病因与发病的认识(外因治病)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六*,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以及外伤和虫兽伤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使人发生疾病
外因致病
六*
六*,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人依靠天地之间的大气和水谷之气而生存,亦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发育。同时,人们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使人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于暴热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六邪”。是属于外感的一类致病的因素。
⑴风
风是春季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亦均可发生,中医学认为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腠理而入,从而产生病症。风邪致病有如下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是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皮肤、头面、胸部),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如风寒湿三气参杂而引起的“痹症”,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便属于风气偏盛的表现,故又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而言,如风疹就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同时,由风邪为先导的外部疾病,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
3)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⑵寒
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力防寒保暖不够,则常易感受风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阳气受损,则可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就会出现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腕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倦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委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滞,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于疼痛症状。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引,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孪急。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遏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⑶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立秋以前。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暑为阳邪,其性发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属于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口干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于暑者,临床可见气短乏力,甚至突然晕到,不省人事。
3)暑多挟湿:暑季除气候炎热外,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湿邪以侵犯人体。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溏泄不爽等症状。
⑷湿
湿为长夏之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痛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湿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如面垢眵(chi)多,大便溏泄,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侵*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表现。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犯人体,留置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通,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脾为运化水湿的主中医对病因与发病的认识(内因治病)(外因治病) 要器官,其性喜燥恶湿,故湿邪外感,留置体内,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症状。
3)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邪的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
4)湿性趋下,易袭下位: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明显。此外,带下,泄痢等病症,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⑸燥
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感染途径,多从口鼻入,侵犯肺卫。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出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湿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症;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亦见凉燥病症。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损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症。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
⑹火
火热为阳盛所生,故火热常可混称。但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病邪;而火常由内所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上亢,胆火横逆之类病变。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态度如下。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上炎,故属于阳邪。因此,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燥妄动,身昏谵语等症。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的上部,如头面部位。
2)火易耗气伤津:火热之邪,最易迫津液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液损伤之症。
3)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动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濡润,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斜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同时,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至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症状。
4)火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者,为属阳属火。此外,火热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藏神,故火盛除见血热或动血症状外,尚有火邪扰心的神志不安,谵妄发狂,烦燥或昏迷等症状。
李桂东先生,男,汉族,1973年出生。杭州观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杭州胡庆余堂名医馆专家,北京同仁堂杭州名医馆专家。
李桂东先生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工作中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免疫失调性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疑难、慢性病的治疗颇有心得,主张中西医融合、重视营养治疗,积极推动精准诊疗技术与中医药的结合应用。近年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先后组织研究开发出发酵中药膏方系列、中药体外预消化解决方案、甲状腺结节中成药千金散结丸等一批学术成果。其中用于代谢综合征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特殊医疗用途食品配方获国家发明专利保护(专利号CN201810069561)。
李桂东先生是中医全科专家及功能医学专家,尤其擅长通过常规检测和精准检测解读报告数据并进行分析,循证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结合中医理论及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健康管理。李桂东先生的医学理念是能不用药的尽量不用药,尽可能通过纯天然、不用药的方式逆转病痛,让患者恢复健康。
擅长主治:
代谢综合症(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脂血症)、甲状腺相关疾病(桥本、甲亢、甲减、甲状腺癌)、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不孕症、体重与形体管理、肿瘤风险防控、衰老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及激素分泌失调、慢性呼吸道炎症的非抗生素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返流性食道炎、胃炎、胆囊炎、慢性肠炎、消化道菌群失调症)、抑郁症、焦虑证、睡眠障碍、皮肤、肠胃、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等。
李桂东先生在20多年的医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医药技术自身具有局限性,医务人员与患者大多重视疾病治疗而忽略疾病预防,往往错失治愈良机或者过于依赖药物而受到毒副作用伤害,广大客户对于慢性病预防的渴望和生活方式调整常常得不到专业指导。因此在门诊工作之外又兼任多家健康管理公司医学顾问,致力于推广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直接为会员客户服务,同时培训了一批优秀的健康管理人才。
代表性论文与专著情况:
《乌芪参苓汤治疗肠癌30例临床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扶阳解毒法治疗肿瘤概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国际学术年会暨首届中医肿瘤临床创新与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生物发酵对中药方剂增效减毒的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专集;
《甲状腺疾病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导报;
《慢碳生酮复合饮食在体重管理中的运用》-糖尿病天地;
《以扶阳理论指导药膳在体重管理中的运用》-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2018年会议论文集;
主要社会兼职:
杭州迪安健检医学顾问,杭州怡年健康管理公司医学顾问,杭州霍思威健康管理公司医学顾问,杭州甄元医学实验室特聘医学顾问,北京和四方中医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呵呵,不是高手,试着解释。你所要理解的问题宗旨是为什么“酸泻木,辛补木”,其他依次类推。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这是按照中医五行学说,五脏五行五味的等等的演绎归属关系,这是在生理状态下。但是,我们所要理解的这个条文是在病理状态下,而不是生理状态下。
中医讲“盛者泻之,虚者补之。”所谓的补就是补其不足,泻即泻其太过。按照中医四气五味的理论,辛,具有生发疏散的作用,因此当“木位之主”病时,也就是肝系疾病时,我们可以用辛味药物来使肝脏条达,也就达到了“补助”的目的;酸味的药物具有收敛的作用,当肝失条达,疏泄太过时,我们就用酸性药物来收敛。一句话来总结,肝脏属木喜散恶敛,所以肝脏主病应用辛味药散之,补之,用酸味药物敛之,泻之。这也就是“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其他四脏条文依次类推,便可以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