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实行禅让制主要是受事实所迫,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他们真的能够摒弃私心将到手的权力拱手他人。
尧是奴隶制时代有所考证的第一位君主,他跟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舜是尧的女婿,从本质上来讲他们还是一家人。尧除了有个女儿外,膝下还有一子名叫朱丹,按道理来讲他应该是皇位的继承人,毕竟子承父业没什么毛病,但问题是,这个儿子资质平庸,胸无大志,不得百姓爱戴,加上被派去监督修建河堤的事办砸了,实在不能服人。
但尧帝年纪已经大了。不适合在主持政事,于是不得已将皇位让给了舜,虽然关系比儿子远一点,但至少没太出格。
舜上位之后,于百姓和政务上来说,确实是位明主,但是对于手下的人来说,却很不厚道,凡事可能威胁地他地位的统统被罢黜或者驱离,而这其中就有禹的父亲。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舜的儿子也很不争气,不过他可没有尧帝那么多的思考时间,很快在巡视的途中病重而后死在了榻上。
受当时条件限制,也没有大操大办,一代君王就草草入殓了。而这时禹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了,成为了新的王。
这当中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当时民风再淳朴,也绝不会轻易的抹掉杀父之仇。
而至今流传的禅让制的美谈,更多是统治者美化自己形象的外衣罢了。
舜即位后,通过民主形式,选拔任命了禹等22人分管各方面工作,并规定了“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的制度,即通过3年的考察,然后再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尧舜时的教育举措,还通过推行教化来调节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俗,并由此形成了传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