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ru)须战役中谁因船覆而亡? 董袭
任峻是曹操选拔的优秀人才,他是负责何事的? 粮食耕种
入蜀之战中,刘备为什么要召诸葛亮入蜀 庞统战死,生边无军师
人称“地公将军”的是谁? 张宝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是谁 曹操
S
授予张角"太平要术"的道士叫什么 南华老仙
说服傅士仁向孙权投降的是谁? 虞翻
"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出于《潜龙诗》,此诗…… 曹髦
"水镜先生"是谁? 司马徽
“水淹七军”时周仓生擒了哪员魏将? 庞德
水淹七军一战,哪为将领抬棺出战? 庞德
“水淹七军”发生在争夺何处的战役中? 樊城
擅使流星锤,而被曹睿任命为前部大先锋的是谁? 王双
施计诛杀沩,戴二贼,为夫孙翊报仇的是: 唐氏 (真实是徐氏)
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谁 徐庶 (一般此句指关羽)
随邓芝入蜀以通盟好的东吴谋士是谁? 张温
胜迹十字纹“恨石”是由谁用剑砍出来的? 孙权 (真实是刘备先砍,孙权后砍)
死守冀州,至死不降曹操的是谁? 审配
泗水关一战祖茂被谁杀死 华雄
失街亭后谁被斩? 好象GN答案:张飞,不是马谡 ^-^
擅使流星锤,而被曹睿任命为前部大先锋的是谁? 王双
史实中的草船借箭是谁做的 ? 周瑜
舌战群儒中“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是谁问的? 步骘
生子当如孙仲谋,话中孙仲谋指的是谁? 孙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在哪一战中说的话? 合肥之战 (真实是濡须口之战)
单(shan)福是谁的化名? 徐庶
蜀国的起止时间是几几年到几几年? 221-263
"蜀中无大将"谁当前锋 寥化 (错字,廖化)
蜀国的辅国大将是谁 王伉 (真实是董厥)
蜀军口含"薤叶芸香"是为何? 解毒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伐魏令以何人为参谋? 夏侯霸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起兵多少出阳平关伐魏 五十万 (真实是二十万)
率武士三十余人在席间擒杀孙綝的是谁? 张布
杀害曹嵩的张闿是谁的部下 陶谦
杀韩玄、救黄忠者是谁? 魏延
杀马延、张顗的是谁? 甘宁
杀忙牙长者是谁 马岱
杀曹髦者是谁? 成济
十常侍谋杀何进,宫廷大乱,少帝走失北邙山,是谁首先发现他的 闵贡
十常侍是伺候哪个皇帝的太监? 灵帝
十八路诸候讨伐董卓时,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多少兵马? 一万五千
三八纵横,定军之南,黄猪遇虎,必折一股是谁说的 管辂
三英战吕布最后加入进来的是? 刘备
“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谁? 刘关张
《三国演义》中所述的巨型战船又被称为什么? 艨艟
《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是谁所作? 罗贯中
《三国演义》中提及曹操在赤壁一役中投入了多少兵力? 83万
三国演义中在张角发动黄巾之乱时被谁告密 唐周
《三国演义》总共描写了多少人物? 一千三百多个人物
《三国演义》共描写了多少个有名有姓的人物? 将近九百人
三国演义中记载被后人赞誉为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是谁? 张松
“三国”中“白帝城托孤”的白帝城现为于我国什么城市? 奉节
三国志一书出于哪个年代? 400~500 (真实是西晋陈寿著,西晋纪元为265~316)
三国演义中魏延造反几次 ? 2次 (真实为3次:襄阳,长沙,蜀)
三国是哪朝之后? 东汉之后
三国是谁写的 罗贯中
《三国志》一书由何人所著? (231) 陈寿
三国中“虎痴”是谁? 许褚
三国是那三国? 魏蜀吴
三国被灭的顺序? 蜀魏吴
三国共有多少回? 120
三国时期魏国的马钧制造了什么工具提高了抗旱能力: 耧车 (真实是翻车,发明耧车的
时间是西汉)
三国时期的谁是我国有史可察的最早的佛像画家?
赵夫人 (真实是曹不兴,参考http://wwwbuddhismcomcn/fjcs/tancong/fytc05htm
;支谦为佛经翻译家,一名越,字恭明;李意其为传说的仙人;徐邈为礼学家;吴王赵夫
人有“三绝”枣机绝、针绝、丝绝,即织锦、刺绣和胶丝作轻幔)
三国时期的江陵是现在的那里? 湖北武汉
三国时代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公元215 (真实是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
"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指的是谁? 袁绍
司空张温与谁私通书信而被董卓杀害? 袁术
司徒王允用什么计来对付董卓? 连环计
司徒王允是要离间谁和谁的关系? 董卓与吕布
司马懿被曹睿革去兵权时,仅谁信任司马懿不会谋反? 曹真
司马懿的儿子的名字? 司马师 司马昭
司马懿字什么? 仲达
司马懿字仲达,何方人氏? 陇西临洮人 (真实是河内温人)
司马懿奇谁之才任其参赞军机,并尝以其口吃戏之? 邓艾
司马懿为了速灭公孙渊而斩了请愿移营避雨的谁 仇连
司马懿死时在位的魏主是谁: 曹芳
司马师是死于什么病 眼疾
司马师死于几月间? 2月
司马昭死后姜维伐魏,谁曾屡次劝他适可而止? 廖化
司马昭病故后姜维伐魏,雍州刺史谁提兵来战 王经
司马昭派谁为钟会监军,查其反情 卫瓘
司马昭在何时杀了魏元帝? 262 改260 (题目错,应是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为曹奂,
曹髦死于魏甘露五年夏四月,即260年)
司马炎是谁之子? 司马昭
司马炎即位后,追谥司马昭为什么 文帝
说服傅士仁向孙权投降的是谁? 虞翻
"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指的是谁? 袁昭
人物生平 见识过人
高唐县是旧齐国的著名都市,官吏们都喜欢游
走于大街抛头露脸。华歆当时在县衙为做吏,每当休假走出官府,就立刻回家,并紧闭大门。他议事论人平和客观,从不曾诋毁伤害过他人。同郡人陶丘洪也是当时的名士,自认为比华歆更有真知灼见。中平五年(188年),冀州刺史王芬与豪杰商议欲废除汉灵帝另立新君,王芬曾暗中同华歆、陶丘洪商议,陶丘洪想参与期间,华歆制止说:“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就连伊尹、霍光都感到困难。王芬性情粗疏没有谋略,这事必定成功不了,不仅自己有杀身之祸,而且会祸及宗族。您不要参与!”陶丘洪听从华歆的劝告退了出来。之后,王芬果然谋反失败,从此陶丘洪才服气了华歆的见识。
清正廉洁华歆曾被推荐为孝廉,由朝迁授予郎中一职,但因病而辞职回家。汉灵帝死后,辅政的大将军何进调河南郑泰、颖川荀攸和华歆入京。中平六年(189年),华歆到洛阳后,被授以尚书郎之职。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将汉献帝迁到长安时,华歆请求出任下圭令(任命公布后)称病不去,从蓝田翻过秦岭去了南阳。当时袁术在穰城,要留华歆帮他做事。华歆劝袁术发兵讨伐董卓,但袁术没有采纳,华歆决定抛弃袁术另走他乡,恰好汉献帝派太傅马日安抚关东(函谷关以东),马日遂召华歆做掾属。
他向东行到徐州之后,献帝下诏任华歆为豫章太守。在太守任上,他为政清静不烦扰百姓,所以官吏百姓很感激拥戴(以至于扬州刺史刘繇死了,整个扬州民众共推华歆为刺史。华歆因为没有皇命,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适做法加以拒绝。但民众竟在豫章太守府外守候了几个月,最终还是被他婉言劝回)。孙策占领江东后,华歆知道他善于用兵,于是整理衣冠欢迎其到来。孙策知道华歆有德有才且年长于自己,故此待以上宾之礼。
孙策死后,曹操在官渡上书献帝请召华歆至许昌任职。孙权不想让华歆离开,华歆对孙权说:“您因为能遵奉皇帝之命,这才能与曹公结下友谊,但这份友谊还不牢固。让我去那边为您加深,岂不更好?今天您留我是养一个无用之物,这不是好办法。”孙权听了很高兴,于是答应送他入京。听说华歆度进京赴任,他的宾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都赶来相送,并赠送了“数百金”的巨额钱物。华歆是来者不拒,暗中却在赠金上作了标记。临行之日,他把那些全摆出来,对送行者说道:“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之心,所以收受的礼品很多。想着我这次是孤零零地单车远行,本来是无罪之身,但怀藏壁玉就有被杀的理由,望宾朋好友为我想一个万全计策。”(谁也没有保证他带着沉重的金银珍宝上路,而十分安全的计策),众人只好收回原来的赠予,并佩服他高尚的品德。
华歆到京师后,被授任为议郎,兼司空军事,后升任尚书,又转升侍中,再代荀为尚书令(相当于副丞相)。曹操征讨孙权时,奏请献帝任命华歆为军师。魏国建立后(曹操受九锡封为魏王),任御史大夫。
魏氏三公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拜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同年12月,曹丕代汉称帝,华歆登坛主持受禅仪式,向曹丕献上皇帝玺绶,其后,曹丕改相国为司徒。华歆历来很清廉,禄米及皇帝赏赐都振济了亲戚熟人,家中没有百斤,更没有十斗粮食的储存。朝廷每每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只有华歆不收留,而是将她们嫁人,曹丕为此叹息不已,并下诏书说:“华司徒是国家难得的长者,其作为暗合天地之道,深得民众之心呀。今天大官们都有丰盛佳肴,只有他是简单的蔬菜佐饭,而很不计较。”故此,特别拿自己衣服赏赐华歆,并为他的妻子及家中男女做衣服。
当时,三府共同向皇帝提出建议:“推举孝廉,原是以品德为标准的,不需要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进行考试。”而华歆以为“自丧乱以来,六经就没有人再读了,道德亦随之沦丧,当务之急是重新提倡儒家学说,推崇以仁为核心的王道。制定官吏的选任标准,决定着国家的盛衰。今天举孝廉不进行六经考试,恐怕读书之风从此衰亡。假如有特别优秀或特别专长而六经知识短缺之人,可以作为特殊加以任用。所忧虑的是缺少这样的特殊人才,不用担心选不上来。”曹丕听从了他的意见。
举荐管宁曹丕即位初期,下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派车专门去迎接。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皇太子曹即位,封华歆为博平候,增邑五百户,与之前的累计为一千三百户,并于同年十二月改任华歆为太尉,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在设筵大会朝臣时,派散骑常侍缪袭持诏书宣喻华歆:“朕新接手这些烦杂事务,一日万机,怕的是难分辨是非并做出错误的决断。幸好有有德操的大臣们在朕左右,而您却屡屡以病推辞。量主择君,不肯做官,抛弃荣禄,不就其位者,古人的确曾有过,但周公、伊尹则不然。洁身自好为国家死节的事,是其他人应该做的,但我不敢让您也那样。您应该克服病痛的困扰参加朝会,施惠泽于朕。朕将让凳子空着,站在筵席前,命文武百官同我一样站着,必须等待您的到来,只有那时朕才能落座。”又给缪袭特别叮咛:“必须在华歆起身赴会时,你才能回来。”华歆不得已,只好赴会。当时太傅钟繇有腿病,下拜起身不方便,而华歆也年老患病,所以上朝进见时都让他们乘车坐轿,由卫士抬着上殿就坐。此后三公有疾病,就把这种做法当成了旧例。
上止战疏 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派曹真从子午道(关中至汉中的通道)进军征伐蜀汉,皇帝车驾则向东来到许昌,华歆有机会见到魏明帝。对此,华歆大胆上疏分析天下政治形势,提出了修文德的主张,他说:“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所以应该注重农业生产,安定百姓,如果大魏没有饥寒的忧患,百姓没有背井离乡的心情,那样天下才能治理好;如果真能做到圣贤的教化日日深入,那么远方的人就会感怀威德,吴蜀之民也会归附的。华歆认为,首先应留心治国圣道,征战只能在不得已的时候使用。当时华歆言辞恳切,深深打动了魏明帝,且又恰逢秋季大雨,魏明帝终于听从华歆建议,诏令曹真退兵。太和五年(231年)正月,曹赐华歆物品、衣物,以示关心。
太和五年十二月戊午(232年1月30日),华歆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敬侯。起初,文帝从华歆的户邑中分出一部分封给了华歆的弟弟华缉,封华缉做列侯。其子华表也世袭爵位,后来担任了尚书。
历史评价陈登: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太史慈:华子鱼良德也,然非筹略才,无他方规,自守而已。
孙策:府君年德名望,远近所归。
虞翻:窃闻明府与鄙郡故王府君齐名中州,海内所宗,虽在东垂,常怀瞻仰。
曹丕:①司徒,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② 此三公(钟繇、华歆、王朗)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曹植:清素寡欲,聪敏特达。存志太虚,安心玄妙。处平则以和养德,遭变则以断蹈义。华太尉歆也。
陈群:若华公,可谓通而不泰,清而不介者矣。
曹: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嵇康:近诸葛孔明不迫元直(徐庶)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管宁)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陈寿:钟繇开达理干,华歆清纯德素,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
傅玄:华太尉积德居顺。
华峤:歆淡於财欲,前后宠赐,诸公莫及,然终不殖产业。
孙盛 : 夫大雅之处世也,必先审隐显之期,以定出处之分,否则括囊以保其身,泰则行义以达其道。歆既无夷、皓韬邈之风,又失王臣匪躬之操,故挠心於邪儒之说,交臂於陵肆之徒,位夺於一竖,节堕於当时。昔许、蔡失位,不得列於诸侯;州公实来,鲁人以为贱耻。方之於歆,咎孰大焉!
陈普:拈起黄金日岂疑,斩关发壁复何为。辽东不洗巢由耳,痛切初年割席迟。
罗贯中:“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
轶事典故 名士高风华歆与郑泰等同僚人从小路步行出武关(今陕西商南县),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独行,
想要和他们一起避难,所有人都同情老人并同意让他随行,只有华歆说:“不可以,现在处在危险之中,无论祸福患害,都要讲究一个‘义’字,现在无故接受一个外人,又不知他品行如何,现在接受了他,将来如果发生什么事情,能中途抛弃他吗?”但大家都不忍心拒绝老人,于是就带他同行,走到半路上,这位老人掉到了井中,众人都想抛弃他不管,只有华歆说:“既然当初接受了他,现在抛弃他不管是不仁义的。”于是,大家共同救出老人。对这件事,大家都称赞华歆的仁德。
华王优劣华歆王朗一起坐船逃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一起避难,华歆立刻表示为难。王朗说:“幸好船还宽敞,怎么不行呢?”后来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丢下搭船的人。华歆说:“最初我对带不带他表示犹豫,正是考虑到这个情况。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能够因为情况紧迫就把人家抛弃了呢?”于是继续带着那人一起逃跑。世人便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品行优劣。
割席分坐 管宁和华歆原本是好友。刚开始,两人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瞥见管宁的脸色,于是又扔了金子离开。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个人作品据《全三国文》记载,华歆著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失。但其它的言论如《请叙郑小同表》、《谏伐蜀疏》、《请受禅上言》、《奏讨孙吴》还载于《全三国文》。
家族成员 子华表,字伟容,华歆长子。
华博,华歆次子。
华周,华歆幼子。
孙子华,字长骏,华表长子。
华岑,华表次子。
华峤,字叔骏,华表三子。
华鉴,华表四子。
华澹,字玄骏,华表五子。
华简,华表六子。
曾孙华混,字敬伦,华长子。
华荟,字敬叔,华次子。
华恒,字敬则,华幼子。
华颐,华峤长子。
华彻,华峤次子。
华畅,华峤幼子。
玄孙华陶,华混之子。
故里墓址高唐固河北三华里有一村庄叫大华庄,该庄西北现存一古墓,
封土高3米,直径7米,封土顶部有一透洞,借此可观墓室。此墓为砖石结构,圆形拱顶压在平面为八角形的墓墙之上。《高唐县志》记载此为三国时期魏臣华歆之墓,当地的华姓家族也辈辈相传认定此为祖坟。 艺术形象 民间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华歆被描写成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政客。起初华歆为豫章太守,在孙策崛起江东之际降于孙策麾下,但一直到孙权时皆未获得明显的重用。赤壁之战后,孙权采用顾雍之策,企图制造刘备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以坐享渔翁之利,于是派遣“曹操敬慕者”的华歆为使,北上晋见丞相曹操。使命完成后,华歆随即被曹操任命为大理寺卿,留在朝廷,自此变成曹操的幕臣。
由于曹操擅权凌上,汉献帝与妻子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诛杀曹操,但事迹败露,华歆率兵入宫搜捕伏皇后,在墙壁夹层中找到伏皇后,并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见曹操并处死(事实上入宫搜伏皇后并揪其发一事,三国志武帝记中,裴注有引注曹瞒传提到此事,此一记载在维基文库中的三国志中也能见到)。数年后,曹操病逝邺郡,群臣还在议论世子曹丕如何继任之时,华歆便急急自许昌赶来,并拿出汉献帝的诏命,确立曹丕继任的法统正当性。华歆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原来是因为华歆早料到会有此事,所以自行草诏,并威逼汉献帝追认。华歆也由于此功,成为新王曹丕的亲信,继续留在权力核心。又当曹丕欲篡汉自立的时候,华歆深谙曹丕恐惧顾虑世间的骂名,于是担纲扮演逼宫的黑脸主角,强逼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成为曹魏开国的大功臣。
在京剧《白逼宫》中,汉献帝刘协幽居深宫,皇位不保,乃与伏后商议,草就血诏,嘱其父密图汉贼,曹操获悉,带剑入宫,杖毙伏后,毒杀其子。这出戏川剧的名称叫《血带诏》,而湘剧的名称直接就叫《华歆逼宫》。剧中曹操派华歆“勒兵入宫”收捕伏皇后,华歆进宫后“坏户发壁,牵后出”,将其毒死,还把她所生的两个小皇子杀死,皇后兄弟及亲族死者甚多。作为戏剧人物的华歆还出现在京剧《受禅台》(又名《献帝让位》)中,剧中的汉献帝刘协,挂白须,着素衣、手捧玉玺,满怀丧国之痛,唱腔凄惨;太尉华歆,金冠玉带,翎羽高挑,按剑逼帝,挥来使去。
1 文言文《王修传》翻译
原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高密孙氏素豪侠,人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修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服。举孝廉,修让邴原,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官终而修至。复署功曹。时胶东多贼寇,复令修守胶东令。胶东人公沙卢宗强,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公沙氏惊愕莫敢动。修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融每有难,修虽休归在家,无不至。融常赖修以免。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绍死,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悦,然知其忠节。后又问修:“计安出?”修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明使君塞耳勿听也。若斩佞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
横行天下。”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乐安不从命。太祖命取统首,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太祖悦而赦之。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及破南皮,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乃礼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为治,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太祖议行肉刑,修以为时未可行,太祖采其议。徙为奉常。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召车马
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相国钟繇谓修:“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修曰:“食其禄,焉避其难?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顷之,病卒官。子忠,官至东莱太守、散骑常侍。初,修识高柔于弱冠,异王基于幼童,终皆远至,世称其知人。
译文:
2 《王修传翻译开头是王修字数值叔治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
七岁时死了母亲。母亲在社曰这天死去,第二年邻里在社曰祭神,王修因感触而思念母亲,非常悲哀。
邻里听到他的哀哭声,因此停止了祭神。二十岁时,王修到南阳游学,住宿在张奉家里。
张奉全家人都生了病,没有人去看望他们,王修怜悯他们,亲自照料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 初平年间,北海孔融徵召他任主簿,代理高密令。
高密孙氏素来强横任侠,他的门客多次犯法C老百姓有遭抢劫的,抢贼逃进孙氏家里,官吏无法去捉拿。王修带领官吏百姓包围了孙氏家,孙氏抗拒防守,官吏百姓畏惧不敢靠近。
王修命令官吏百姓:“有敢不去攻打的人,和抢贼问罪。 ”孙氏害怕了,於是交出了抢贼。
从此当地横行不法的人惧怕屈服。王修被推举为孝廉,他让给了邴原,孔融没有答应。
当时天下动乱,推举孝廉的事停了下来。不久,郡中有谋反的人。
王修听说孔融有危难,连夜奔往孔融那里。贼寇刚刚起事时,孑L融对左右的人说:“能冒着危难前来帮我的,只有王修了。
”话刚说完王修就赶来了、王修又代理功曹。当时胶东有很多贼寇,孔融又命令王修代理胶东令。
胶东人公沙卢宗族强盛,自己修筑营垒堑壕,不肯服从官府分派的徭役和徵税。王修独自带领几个骑兵径直进了公沙卢的家门,斩杀了公沙卢兄弟,公沙氏一家人惊呆了,谁也不敢动。
王修安抚劝慰其他的人,从此贼寇的活动逐渐止息。孔融每次有危难,王修即使在家里休假,也没有不赶来的。
孔融经常依靠王修而免除了危难。 袁谭在青州时,徵召王修任治中从事,别驾刘献多次诋毁贬低王修。
后来刘献因犯事应当判处死刑,王修审理这件案子,刘献得以免去死罪。 当时的人因此更加赞扬王修。
袁绍又徵召王修任命为即墨令,后来又担任袁谭的别驾。袁绍死后,袁谭、袁尚有矛盾。
袁尚攻打袁谭,袁谭的军队战败,王修带领官吏百姓前去救援袁谭。袁谭高兴地说:“保全我军的人,是王别驾啊。”
袁谭失败后,刘询在漯阴起兵,各城全都响应袁谭叹息说:“现在全州都背叛了,难道是我没有德行吗?”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在海边,这个人不会反叛,必定会来。 ”过十多天后,管统果然抛下他的妻子儿女赶来投奔袁谭,妻子儿女被贼寇杀害,袁谭改任管统为乐安太守。
袁谭又想攻打袁尚,王修规劝说:“兄弟之间互相攻击,这是失败灭亡的道路。”袁谭不高兴,然而理解王修的志向和节操。
后来又问王修:“有什麽计策?”王修说:“兄弟,就如左右手。 譬如一个人将要搏斗却砍断自己的右手,反而说‘我一定胜利’,像这样可以得胜吗?背弃兄弟而不亲近,天下还有谁亲近他呢!属下有说坏话陷害别人的人,一定将在你们兄弟之间挑起争斗,以求得一时的私利,希望您这样明智的人塞住耳朵不要去听。
如果杀掉几个巧言谄媚的属下,兄弟之间又亲密和睦,来抵御四方的侵侮,就可以称霸天下了。 ”袁谭不肯听从,於是和袁尚相互攻打,向太祖请求救援。
太祖攻占冀州以后,袁谭又背叛了太祖。太祖於是带领军队在南皮攻打袁谭。
王修当时在乐安运送粮食,听说袁谭情况危急,带着所统领的兵马和各从事数十人赶赴袁谭那里。到达高密时,听说袁谭死了,王修下马大声哭着说:“没有您我该归附谁呢?”於是去见太祖,请求收殓埋葬袁谭的尸体。
太祖想观察王修的心意,默不作声。王修又说:“我蒙受袁氏的深厚恩情,如果能收殓袁谭的尸体,然后被杀,我没有什麽遣憾。”
太祖称赞他的义气,同意了他的要求。又任命王修为督运军粮的官员,让他返回乐安。
袁谭战败后,各城都降服了,只有管统在乐安不肯服从命令。 太祖命令王修去砍下管统的首级,王修认为管统是亡国的忠臣,於是为管统松了绑,让他去见太祖。
太祖高兴地赦免了他。袁氏的政令宽缓,在职有权势的人都积蓄了许多财产。
太祖攻下邺后,查抄没收审配等家的财物数以万计。等到攻下南皮,检查王修的家,谷物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
太祖叹息说:“士人不是只有虚妄的名声。”於是按礼仪徵召王修担任司空掾,代理司金中郎将,升任魏郡太守。
王修处理政事,抑制豪强、扶助贫弱,严明赏罚,老百姓称赞他。魏国建立后,王修任大司农郎中令。
太祖主张实行肉刑,王修认为当时还不能实行,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王修升任为奉尚。
此后严才反叛,和他的部属数十人攻打宫廷两侧的门。王修听说发生事变,召集的车马还没到达,便带领下属的官吏步行到宫门。
太祖在铜爵台上望见了他们,说:“那来的人一定是王叔治。”相国钟繇对王修说:“过去,京城有了变故,九卿各自守在自己的府宅里。
”王修说:“吃着朝廷的俸禄,怎麽能躲避祸难呢?守在府宅里虽然是旧例,但不是为国赴难的道理。”不久,王修因病在官任上去世。
儿子王忠,官做到束莱太守、散骑常侍。当初,王修在高柔二十岁时就意识到他的才能,在王基还是孩子时就觉得他不同寻常,他们最终都成了大器,世人称赞王修能识别人才。
3 文言文“沈约字休文如果文言文“沈约字休文……”的答案是要文言文的译文,现提供如下。
南史沈约传的全文翻译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从前金天氏有后代叫昧,任水神官玄冥师,生子允格、台骀。
台骀继承他的官位,疏通汾河洮眯,在大泽筑堤防,得以居住太原。帝颛顼表彰他,把他封在汾川。
他的后代建立沈、姒、蓐、黄四国,沈子国就是现在的汝南平兴沈亭。春秋时期,沈国参加诸侯盟会。
鲁昭公四年,晋指使蔡灭沈,他的后代因袭国名为姓氏。从此以后,谱谍不存。
秦末有沈逞,徵入任丞相而不从。汉初,逞曾孙沈保封为竹邑侯。
沈保子沈遵从本国迁居九辽的寿春,官至变王太傅,封为敷德侯。沈遵生骠骑将军沈达,沈达生尚书令沈乾,沈乾生南阳太守沈弘,沈弘生河内太守沈勖,沈勖生御史中丞沈奋,沈奋生将作大匠沈恪,沈恪生尚书关内侯沈谦,沈谦生济阳太守沈靖,沈靖生沈戎。
沈戎字威卿,出仕任州从事,因劝说势力强大的盗贼尹良降伏,汉光武帝表彰他的功勋,封为海昏县侯,他辞让没有接受,为避灾祸而移居会稽乌程县的余不乡,於是在此落户安居。顺帝永建元年,分盒稽一部分为吴郡,又为吴郡人。
灵帝初平五年,分乌程、馀杭一部分为永安县,吴孙晧宝鼎二年,分吴郡一部分为吴兴郡。晋太康三年,改永安为武康县,又为吴兴武康人。
虽然区域名称屡次变更,但是沈氏居地没有迁移。 沈戎子沈酆字圣通,官为零陵太守,招致黄龙芝草的祥瑞。
第二子名仲高,安平相,幼子沈景,河间相,演之、庆之、昙庆、怀文是他的后代。仲高子名沈鸾字建光,少年时就享有盛名,州府推荐他为茂才,公府徵用为州别驾从事史。
当时广陵太守陆稠,是沈鸾的舅舅,因良好的品行和显赫的政绩名扬汉朝,又把女儿嫁给沈鸾,沈鸾早年去世。子沈直字伯平,州府推荐他为茂才,也有清廉的名声,去世。
子沈瑜、沈仪都是少年时就有常人所不及的德行。沈瑜十岁、沈仪九岁时,父丧,居丧极度哀伤,身体受损,超过成年人。
外祖会稽盛孝章,是汉末名士,对此深为忧伤,常抚慰他们,说:“你们都是心怀美好的品德,终究会成为奇才,为什麽定要超过礼制自求亡身呢?”三年守丧的礼仪结束时,几乎因过分悲哀而危及生命,所以兄弟二人都以孝著名。沈瑜早亡。
沈仪字仲则,勤奋学习,富有才华,以儒学为自己的学业。当时海内大乱,战争四起,经学衰颓,士人很少能保全自己的行为。
而沈仪学业精深,安静恬退,守道不移,操守坚贞整肃,不随便与人结交,只与同族兄弟之子仲山、叔山及吴郡陆公纪交好。州郡以礼相请,二府同时徵用,公车徵召,他都没有顺从,后因年老自然死亡。
子沈曼字元惮,左中郎、新都都尉、定阳侯,以才志显扬於吴朝。子沈矫字仲桓,靠气节树立名声,官为立武校尉、偏将军。
孙晧时候,有将帅的称号。吴平定后,任郁林、长沙二郡太守,他没有接受。
太康末年去世。子沈陵字景高,晋元帝为镇东将军时,命他参掌军事。
子沈延字思长,续川太守,开始居住在县东乡的博陆里余乌村。沈延子名沈贺字子宁,桓冲南中郎参军。
沈贺子沈警字世塱,淳厚笃实,德业兼备,从学求教,通晓《左氏春秋》,家产累积千金。后将军谢安任命他为参军,非常尊重他。
沈警家中财物富足,是东南富豪,没有进身做官的愿望,故藉病引退回家。谢安坚持不让他离去,但挽留不住,於是对他说:“沈参军,卿有独善其身的志向,不也是很高尚的吗?”沈警说:“使君以道治理百姓,过去被你的德行感召而来,现在已经不需要辅佐了,所以顺了我安居乐业过闲散生活的心愿。”
回家多年,以平日所从事的儒业自娱。前将军王恭镇守京口,与沈警有旧交,又延引他为参军。
王恭亲笔写信,情意恳切,竭力招致,沈警不得已而答应了他。不久又辞却离开。
子穆夫字彦和,年轻好学,通晓《左氏春秋》。王恭任他为前将军主簿,对沈警说:“足下已经持有不能改变的志节,高卧东南,所以只好委屈贤子共事,而不是以官职系住他。”
起先,钱唐人杜炅字子恭,能通神有道术,东土豪富和京都显贵望族都作他的弟子,像侍奉父、师、君一样尊敬他。沈警历代祟尚道家,也就恭敬地侍奉子恭。
子恭死,门徒孙泰、孙泰弟之子孙恩传授他的术业,沈警又侍奉他们。隆安三年,孙恩在会稽作乱,自称征东将军,三吴都响应。
当时穆夫在会稽,孙恩任他为余姚令。后孙恩被刘牢之打败,穆夫被害。
在此以前,穆夫同族的人沈预与穆夫父沈警不和,到这时,告发沈警及穆夫弟仲夫、任夫、预夫、佩夫,这些人全都被杀。只有穆夫子深子、云子、田子、林子、虔子得以保全。
田子、林子有名於当时。 田子字敬光,跟随武帝攻下京城,进而平定建邺,参镇军事,封为营道县五等侯。
帝北伐广固,田子率领分支军队与龙骧将军孟龙符作前锋。龙符战死,田子奋力出击攻克广固。
到卢循迫近都城,帝派遣田子与建威将军孙季高从海路袭击攻下广州,返回任太尉参军、淮陵内史,赐予都乡侯爵位。义熙八年,跟随武帝讨伐刘毅。
十一年,跟随帝征讨司马休之,任振武将军、扶风太守。十二年,武帝北伐,田子与顺阳太守傅弘之各领一支军队,从武关进入,驻守青泥。
姚泓正要。
4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5。
A 16。C 17。
B 18。C。
19。 D 20。
(1) 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 (2)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四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 解析:15。
A。均为“推辞”。
B。第一个为“忧愁”;第二个是“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C。第一个“被”;第二个“我”。
D。第一个“犯错误”或“犯罪”;第二个同现代的“坐”。
16。A。
“姓氏”意为“其姓为氏”;B。“多谢”意为“多多劝诫”;D。
“是非”,动词“肯定和非议”;“行为”意为“品行是”。 17。
B。 均为动词“往”“到”。
A。用,拿;目的连词“来”。
C。定语后置标志词;……的情况。
D。在……方面;比。
18。①指肯定吕蒙计策,④言清廉朴素,⑤言刚直、正直。
可排除①④⑤。③“以恩为戚”意为把恩惠当作忧虑,可看出其谨慎。
19。D。
对原文“时时有所进达”理解有误,应为“经常举荐贤才”。 20。
无 参考译文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他最初姓氏,开始时在本县当办事员,接着到北海国 作事,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说他姓的“氏”字是“民”字没有上面的部分,(岂不是民众目无上司?)可以改为同音的“是”字,于是他就把姓改了。 孙权继承和统管大事,以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征召是仪。
是仪到达后受到亲近和信任,专门在孙权身边负责机密文书的办理,被授予骑都尉的官衔。吕蒙图谋袭击关羽,孙权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觉得吕蒙的计策很好,劝孙权采纳。
是仪又随孙权出兵进攻关羽,被任命为忠义校尉,他向孙权陈述理由辞让,孙权下达指令说:“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 擒杀关羽平定荆州之后,孙权建都武昌,是仪升任裨将军,后来又封为都亭侯代理侍中职务。 孙权还想授给他一支兵马,是仪因为自己不是将才,坚决推辞,不受。
黄武年间,孙权派是仪到皖县去见将军刘邵,想执行引诱魏军大将曹休前来的计划。后来曹休受骗率军到达,被打得大败而逃,是仪因功升任偏将军,进入皇宫内的尚书台审阅文书。
孙权迁都到东边的建业,太子孙登留在武昌镇守,并让是仪辅佐太子。 太子非常尊敬他,每件事都先征询其意见,然后才实施。
此后是仪进封都乡侯。后来他随太子孙登回建业之后,又被任命为侍中、中执法。
中书典校郎吕壹诬告过去的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抓进了监狱,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当时受牵连的人害怕吕壹,都说听到了刁嘉的恶毒攻击,唯独是仪却说没有听到。
结果他一连很多天都受到追根究底的盘问,孙权为此下达的诏令也变得严厉非常,群臣为他的处境担心到了极点。是仪依然据实回答讯问,供辞保持正直而不改变。
结果孙权放过了他,刁嘉也得以免罪。 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两人被正式册封名号后,是仪以本职兼任鲁王傅。
是仪担任鲁王傅时竭尽忠诚,鲁王的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规劝;他的处世特点是为上司服务勤勉,与人交往态度恭敬。 是仪素来不置产业,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恩惠,修建的住宅刚好够自家居住。
邻居有一家兴修了一座大宅院,孙权外出时远远望见,问修大宅院那家是谁,左右的侍从回答说:“像是是仪家。 ”孙权说:“是仪节俭,必定不是他。”
一问果然是其他人。是仪就是如此受到孙权的了解和信任。
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孙权听说之后,特地光临他家,看了他吃的菜饭,还亲自品尝,不禁感慨叹息,立即下令给他增添俸禄,扩大田产和住宅。
是仪一再辞让,把受到的恩惠当作忧心的事。 是仪时时举荐人才,却从不说别人的短处。
孙权曾经责备他不谈政事,没有肯定也没有非议,是仪回答说:“圣明君主在上,下面的臣僚尽职尽责,为臣一直担心自己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我浅陋片面的看法,干扰陛下的神思。 ” 是仪为国家服务几十年,从来有任何过失。
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四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孙权感叹说:“假使人人都像是仪,又何必动用法律条令啊。
5 (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译句:王修命令他们,“谁敢不向前进攻,与(孙氏)一同治罪。”
孙氏害怕了, 就交出了贼人, 从此豪强都畏服(王修)。(4分,“罪”译为“治罪”给1分,“乃” 译为“就, 于是, 才”给1分,“由是”译为“从此”给1分, 句意基本通顺给1分)(2)译句:(王修)赶到高密县时,听说袁谭已死的消息,就下马大声哭着说:“没有您我归服谁呢?”(“号”译为“大声”给1分,“焉” 译为“谁”给1分, 句意基本通顺给1分)(3)译句:(王修)在当地严明治理,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百姓,严明赏罚,老百姓都称颂他。
(3分,“为治”1分,“称”1分,句意基本通顺1分) 答案解析小题1“恨”应为“遗憾”之意。小题2A、在(介词)/来(连词)B、因为(介词)/作为(动词)C、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D、在(介词)/向(介词)小题3“在职的有权势的人大都积聚财物”指的是袁绍当政时官吏所为,而非太祖为政之际小题4略。
6 文言文翻译:《张大节传》:张大节字信之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天德三年(1151)考中进士,调任崞县令。改任东京市令。世宗让他兼任留守司事务,非常喜爱看重他。海陵王修汴京,用张大节主管此工程。世宗登位,在辽东改换年号,有人劝张大节去跟他,富贵荣华即刻可以到手。张大节说:“富贵自有定数,为何要这样匆忙求取呢!”按照条例补为尚书省令史,升秘书郎、大理司直。恰逢左警巡使空缺,世宗对宰臣说:“我得到任此职的人了。”于是授职给大节。不久因为杖杀恶霸被有司弹劾,削一级官职。没过多久,授予同知洺州防御使事。
张大节入朝后担任太府丞、工部员外郎。卢沟水侵蚀安次,张大节奉圣旨巡视护卫城堤。提升为修内司使,编排东京路户籍,人们信服他的公平。升工部郎中。当时阜通监铸造钱币的方法有弊病,张大节和吏部员外郎麻珪检查这事。发现堆积的铜质量都很低劣,有人想收回买铜时先付给百姓的钱。张大节说“:这是官府收进的过失,与老百姓有什么相干呢?”把这事报告了上去,终于免于追究。随即改任户部郎中,定襄的辞职官吏捏造说县民藏铜的有十八村,张大节查访到事实情况,判吏有罪,百姓刻石碑歌颂他。世宗东巡时,调任为太府监,对他说:“侍郎和太府监等级相同,只是因为随行人员的供给与应付要靠你办理罢了。”
章宗即位,张大节升为中都路都转运使,就说河东路赋科太重应当减收,商议的人有的不同意,大节用其他路的田赋标准质问他们,于是章宗命令减少它。张大节请求辞官退休,皇帝不允许,任知太原府,因为并州、代州是他家乡的郡,所以优待他。有次,州城附近有个男子被杀,张大节听他妻子的哭声不悲痛,叫来审问,果为奸夫所杀,百姓把他看作神。西山有晋代叔虞的祠庙,原来祠中施舍来的钱交纳公使库,张大节还给寺里用作供给、建造和修缮的费用。他被选任河东路提刑使,未赴任,留当知大兴府事,他治理能力很有名。
一年后,改任知广宁府,又请求告老辞官,授予震武军节度使。辖区内有银矿可冶炼,官府认为争斗抢劫由此产生,交给河东、西京提刑司和州官一同商议,都认为官府专营有利,大节说“:山川河泽的利益应当和百姓一起分享,况且贫而无业的人严惩能禁止他们偷拿吗?应明确告诉百姓,给他们土地使其交纳赋税,那么那些游惰无法从事生产的人就有了生活的保障,这对官府也有利。”皇帝听从他的建议。他再次请求退休,被允许了,仍然提拔他儿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有官俸供养。承安五年(1200),张大节去世,享年八十岁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年少时就学长
安,学习《欧阳尚书》,为博士九江人朱普做事。
桓荣贫穷如洗毫无资财,常常为他人做工用以养
活自己,精力充沛,十五年不回故乡一次。到王
莽篡位时才回来。正赶上朱普去世,桓荣到九江
奔丧,背土堆成坟,此后他顺便留下来教书,学
生门徒有数百人。王莽失败后,天下大乱。桓荣
抱着他的经书同弟子们一起逃到山谷之中躲藏起
来,虽然常饥饿困乏却不终止讲习讨论,后来客
居江淮一带授徒。
建武十九年,桓荣年六十多岁,开始在大司
徒府任职。当时显宗刚刚被立为皇太子,选求通
晓经籍之人,便提升桓荣的弟子豫章何汤为虎
贲中郎将,教太子《尚书》。世祖安闲地询问何
汤的老师是谁,何汤回答说:“我的老师是沛国
桓荣。”帝随即召见桓荣,让他解说《尚书》,十
分欣赏他。桓荣被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宫教
授太子。每次朝会,帝便让桓荣在公卿之前陈述
经书。帝大加称赞,说: “得到您差点晚了!”
正遇上《欧阳》博士缺少,帝想立桓荣为博士。
桓荣叩头推辞说: “我的经术肤浅不深,不如我
的同学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帝说: “好,
你去请他们吧,你能协调这一官职。”于是拜桓
荣为博士,引见的彭闳、皋弘为议郎。
帝曾亲临太学,正遇上诸位博士在太学前辩
论,桓荣披着儒生所特有的衣服,温和谦恭而且
宽厚有涵养,分辩说明经义,每次都以礼义谦让
来说服,而不用话的长短来战胜别人,在场的儒
生没有赶得上他的,帝便加以特别的奖赏.帝又
下诏让诸儒生吹管击磬演奏《雅》 《颂》之乐,
天黑才停。后来桓荣入朝参加宴会,帝下诏赐给
诸臣奇特的果子,接受的人都将它揣在怀中。只
有桓荣双手捧着果子拜谢。帝笑着指着他说:
“这是真正的儒生啊!”由此更加敬重厚待他,
常常让他在太子宫中过夜。如此五年,桓荣推荐
门下生九江胡宪侍奉讲说,这才得到许可不常
去宫中,每天早晨去一次就行了。桓荣曾经得
病,太子每天早晚派中傅来探问病情,赐给桓荣
美味佳肴、帐幕、奴婢,对桓荣说:“如有不测,
请不要为你的家室担忧。”后来病痊愈了,又入
宫侍奉讲经。
二十八年,帝召集百官,下诏询问谁可以做
太子的老师,群臣为了迎合皇帝的心意,都说太
子的舅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以胜任。博士张
佚严肃地说: “如今陛下立太子,是为了阴氏
还是为了天下百姓如果是为了阴氏,那么选阴
堡可以;如果是为了天下百姓,那么本来就应该
选用天下的贤才。”帝认为他说得对,说:“我想
设立傅的原因,是为了让他们辅助太子。如今博
士您不以纠正我的失误为难事,更何况对太子
呢”随即拜张佚为太子太傅,而以桓荣为少傅。
赐给他们辎车、乘马。桓荣召集他的诸位学生,
将他的车马、印绶陈列出来,说: “如今所蒙受
的这些东西,都是藉了古人的好处,可不能不努
力啊!”桓荣以太子经学已经掌握为由,上书辞
谢说:“我侥幸得以侍奉太子,连续数年教授经
学,然而我见识学问短浅,对太子一点帮助也没
有。如今皇太子凭藉聪颖通达之资质,通晓明了
经义,观看浏览古今书籍,作为储君太子没有能
如此精通博学的了。这实在是国家的福气,天下
百姓的幸事。我做少傅的职责已尽完了,一切全
靠太子自己了,谨派掾臣汜拜谢并辞职。”太子
回信说:“刘庄从幼稚孩童开始,学习经学九年,
可是典故训释仍有不明白,无法知晓懂得。《五
经》广泛博大,圣人的言语意义深远,不是天下
最出类拔萃的人,怎能参与此道!何况以我这样
无才之人,冒昧地承蒙教诲。从前先师辞去弟子
的情况也有,上等情况是因学生通达经义要旨,
明白章句含义,下等情况则是离家El久思念家
乡,向老师请求离去。如今我属下等情况,不敢
再说什么,希望您认真对待疾病注意饮食,保重
身体。”
三十年,桓荣被拜为太常。桓荣最初遭遇离
乱时,与族人桓元卿同遭饥饿贫困,而桓荣仍研
究朗诵不止。元卿讥笑桓荣说: “你遣只是白白
浪废力气,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桓荣笑笑没
有回答。等到桓荣任太常时,元卿感叹说: “我
是个农家子弟,怎能想到有学问竟会有这么大的
好处!”
显宗即位后,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尊敬桓荣,
很受亲近重视,他的两个儿子被拜为郎。桓荣年
纪超过八十后,自认为已经衰老,多次上书请求
辞职,却每次被增加赏赐。帝曾乘车到太常府,
让桓荣坐在面朝束的地方,设置矮桌手杖,召集
百官及骠骑将军束平王刘苍以下以及桓荣的门
生数百人,天子亲自捧书求教,每次开口便先说
“大师在此”。请教完后,将太官供品用具全部赐
给太常家。天子对桓荣的恩惠礼遇就像这样。
永平二年,三雍刚刚落成,天子拜桓荣为五
更。每次大射养老礼仪完成之后,帝便请桓荣及
其弟子升堂,捧着经书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向桓荣
求教。封桓荣为关内侯,封邑五千户。
每次桓荣生病,帝便派使者来慰问,道路之
上可以频繁看到来桓荣家的太官、太医。到桓荣
病重时,他上书谢恩,请求归还他的爵号及封土
给皇帝。帝亲自到他家询问他的起居情况,进入
桓荣家所在街道时便下车步行,捧着经书来到桓
荣面前,流着眼泪抚摸着桓荣,赐给他床茵、帷
帐、刀剑、衣被,很长时间之后才离去。从此以
后,诸侯将军大夫来询问病情的,不敢再乘车到
桓荣家门前,并都在床下拜见。桓荣死后,帝亲
自改变干素的服饰,亲临丧礼并送葬,将首山的
南面赐给桓荣作墓地。任命桓荣兄长的两个儿子
补四百石俸禄的官职,都讲生八人补二百石官
职,其余门徒有许多官至公卿。桓荣子桓郁继承
爵号封土。
论曰:张佚严厉责备阴侯,以此取得高位,
直言得罪众臣,用正义感动圣明的君王,使君王
知道他耿直有余。至于因一句话而被赏赐,有志
之士则感到羞耻;接受爵号而不谦让,故而受到
诗人的劝告。但是张佚在朝廷上议论他人靠的是
外戚得到支持,自认为自己没有短处,想来大概
是清廉不足吧从前乐羊吃自己的孩子,虽然有
功也被怀疑;西巴放了麂,虽然有罪却当上了太
傅。也许是推想仁义审察虚伪,都是出自人之常
情。做君王的人能用这些来审察,那么真诚与奸
邪差不多得到分辨了。
桓郁字仲恩,年少时靠父亲的官位担任郎。
他诚实宽厚好学,继承父亲的学业,教授《尚
书》,常常拥有数百名门徒。桓荣死后,桓郁本
该继承爵位,但他上书让给兄长的儿子桓泛,显
宗不同意,他只好接受封号,而将全部租赋收入
送给桓泛。帝因桓郁是先师的儿子,拥有礼让的
品德,因此对他非常亲近厚爱,常常留在宫中谈
论经书,询问政事,逐渐迁升为侍中。皇帝亲自
撰写《五家要说章句》,命桓郁在宣明殿进行校
定,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永平十五年,桓郁入宫教授皇太子经学,迁
越骑校尉,天子下韶命太子、诸王各自去致礼庆
贺。桓郁多次进忠言,常常被天子采纳。肃宗即
位,桓郁以母亲丧事为由乞求退职,天子接受了
他的请求,让他以侍中身份守孝。建初二年,迁
屯骑校尉。
和帝即位时年富力强,侍中窦宪凭藉外戚的
势力,想让年少的天子多阅览经学,便上书给皇
太后说:“《礼记》说:‘天下百姓的命运,都决
定于天子;天子之善,靠在于所学来形成。学习
与智慧共同长进,则会切磋相正而不必勤勉;教
化与意念共同完成,则如同出白天性,言行自然
符合道义。昔日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周公
在前,史佚在后,太公在左,召公在右。成王当
朝听政,四位圣人维护着他。所以考虑事情不会
不周到,做事不会有失误。’孝昭皇帝八岁即位,
大臣辅佐政事,也挑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
等人到天子面前来传授经学,以完成圣德。近在
建初元年,张醋、魏应、召训也到宫中讲授。臣
我在下面考虑皇帝陛下本身具有天赋的资质,适
宜渐渐教学,可现在却只面对着左右小臣,听不
到典制礼义。从前五更桓荣,亲自做天子的老
师,他的儿子桓郁,从小便敦厚崇尚,继承传授
父亲的学业,故而再次以校尉之职入宫教授先
帝,父子在宫中供职,经历了四代,如今虽年老
但仍喜好礼义,经学品行更加完备。又有宗正刘
方,是宗室楷模,擅长《诗经》之学,受到先帝
的褒奖.应当让桓郁、刘方同入宫教授,以此推
崇本朝,显示广远深入的教化。”于是桓郁从此
迁长乐少府,再次入宫侍奉讲经。不久,转为侍
中奉车都尉。永元四年,代替丁鸿为太常。第二
年,因病去世。
桓郁为两位天子讲授遇经学,受到极大的恩
泽和宠爱,受到的赏赐前前后后达近千万,在当
时十分显赫。他的门人杨震、朱宠,都做官至三
公。
开始,桓荣向朱普学习四十万字的章句,浮
华之辞又多又长,有许多夸大其辞之处。到了桓
荣入宫教授显宗时,减少到二十三万字。桓郁又
删除省略确定成十二万字。从此有了《桓君大小
太常章句》。
桓郁的儿子桓普继承爵号,传到曾孙。桓郁
的二儿子桓焉,能够将他的家学继承下去。桓郁
的孙子桓鸾、曾孙桓彬都很有名气。
桓焉字叔元,少年时因父亲的官职而被封为
郎。深明经义且身体力行,因而很有声望。永初
元年,入宫教授安帝,多次迁升至侍中步兵校
尉。永宁年间,顺帝立为皇太子,封桓焉为太子
少傅,一个多月后,迁升为太傅,藉母丧之事乞
求退职,天子同意他以大夫身份守孝。过了一
年,天子下诏派使者赐给桓焉牛肉和酒,强行除
去丧服,当即拜为光禄大夫,迁为太常。当时天
子废皇太子为济阴王,桓焉同太仆来历、廷尉张
皓进行劝说,但没能成功,此事都在《来历传》
中。
顺帝即位,拜桓焉为太傅,与太尉朱宠共同
总领尚书职务。桓焉又入宫教授经学,乘着天子
在内廷召见时,建议应该请三公、尚书入朝管理
事务,天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天子因桓焉在朝廷
上议论时坚守正义,封他为阳平侯,但他坚决推
辞不接受。桓焉办公三年,因召用受禁锢的人为
官吏而被免职。后又拜为光禄大夫。阳嘉二年,
代替来历为大鸿胪,数Et之后,迁为太常。永和
五年,代替王龚为太尉。汉安元年,因出现El食
而被免职。第二年,死在家中。
桓焉有继承学业的弟子数百人,其中地位最
显贵的是黄琼、杨赐。桓焉的孙子是桓典。
桓典字公雅,重又继承家业,在颖川I教授
《尚书》,有数百名门徒。被推举为孝廉并担任郎
职。不久,正遇上国相王吉因有罪被杀,朋友亲
戚没有人敢到他家去。惟独桓典放弃官职为他收
殓尸体将他埋葬,并服丧三年,背土堆成坟,又
为他建立祠堂,按礼仪做完所有事情之后才离
去。
司徒袁隗召桓典到府中做事,因品第高受到
推举,拜为侍御史。当时宦官专权,桓典执政毫
不畏惧回避他们。他常常骑着青白色的马,京城
的人都十分畏惧他,说: “走着走着要停下来,
以避开骑青白色马的御史。”到黄巾贼在荣阳起
兵,桓典奉命督军。贼兵被击败,他回到朝中,
但因触犯宦官而得不到奖赏。他在御史任上七年
都没有得到迁升,后来到京城之外去担任郎官。
灵帝崩,大将军何进掌权,桓典参与谋划商
议,因而三次迁升至羽林中郎将。献帝即位,三
公上书言桓典以前与何进谋划诛除宦官,虽然没
有成功,但忠义之心显著。天子下诏拜桓典家一
人为郎,赐钱二十万。
桓典从西入关,拜为御史中丞,赐爵号为关
内侯。天子车驾至注都,迁但甚为光禄勋。§继
六年,死在任上。
桓鸾字始春,是桓焉弟之子。少年时便树立
操行,穿布衣吃粗食,不求丰足有余。他认为世
事污浊,州郡任官之人多不是贤才,觉得与他们
共事是羞耻,因而不肯出来做官。
桓鸾四十多岁时,当时的太守向苗有名望功
绩,他推举桓鸾为孝廉,迁为胶束令。他刚到任
而向苗却去世了,桓鸾于是便辞职去奔丧,三年
之后才回去,淮汝地区人们都称赞他的高尚情
义。后来担任巳吾、汲两县县令,很有名望和政
绩。诸公共同推荐,天子又召拜他为议郎。他上
书陈述五件事:推举贤才,审察然后授权使用,
罢黜奸臣,减省苑囿,停止徭役租赋。书奏上之
后,触怒了宫内小臣,因此他们没有让天子看到
这份奏章。后因为有病被免官。中平元年,年七
十七岁,死在家中。他的儿子叫桓晔。
桓晔字文林,一名严,更加注重培养志向节
操,他的姑姑是司空杨赐的夫人。最初桓鸾死
时,姑姑回家奔丧赴哀,将到家时,住在驿舍,
整顿随从人员之后才进家,桓晔心中认为这样做
不好。等到姑姑慰问他时,最终什么也没说,只
是号哭。杨赐派遣官吏供奉祠庙,在当地县调取
祠庙用具,桓晔拒绝不接受。以后每次到京城,
从未在杨氏家住过。他的坚定节操就像这样。他
的宾客及随从,都敬慕他的志气操行,从不接受
他人的一顿饭。桓晔任郡功曹。后来推举他为孝
廉、有道、方正、茂才,三公请他做官,他都没
有接受。
初平中,天下动乱,桓晔到会稽避乱,然后
从海上到交耻居住,越人受他的气节感化,直至
闾里之间没有争斗。后来他被凶恶之人诬陷,便
死在合浦狱中。
桓彬字彦林,桓焉兄长的孙子。
桓彬的父亲桓麟,字元凤,很早就聪慧有才
能。桓帝初,为议郎,入宫侍奉讲授经学,因为
太正直而触怒了天子左右的人,被贬出宫任羞
令,又因病免官。正遇上母亲去世,桓麟非常哀
伤,在母亲去世不到十三个月时,他也去世了,
年四十一岁。他所著碑、谏、赞、说、书共二十
一篇。
桓彬少年时与蔡邕齐名。最初被推举为孝
廉,拜为尚书郎。当时中常侍曹节的女婿冯方也
任郎,桓彬磨砺自己的意志和操行,与左丞刘
歆、右丞杜希有共同爱好并友好交往,从未与冯
方一同参加过酒宴,冯方非常恨他们,便宣扬说
桓彬等人是酒党。此事交由尚书令刘猛处理,刘
猛素来跟桓彬等人交好,因而不举报纠正此事,
曹节大怒,弹劾刘猛,认为他们是一伙的,请求
将他们收捕下狱,在朝的官员都因此而恐惧,刘
猛从容不迫,十曰便出狱,但被免官受禁锢。桓
彬因此被废除官职。光和元年,死在家中,年四
十六岁。诸位儒者没有不感到悲伤的。
桓彬着《七说》和书共三篇,蔡邕等人都作
序评述他的志向,都认为桓彬有四处超过常人:
智力早熟,幼年聪慧;学问优异文辞华丽,极其
通达;做官不因贪图俸禄而苟同他人,义气高
尚;辞高而虚心,操行纯洁。于是共同树碑赞颂
他。
刘猛,琅邪人。桓帝时为宗正,因正直而受
到排挤,自己辞官回家。灵帝即位,太傅陈蕃、
大将军宝武辅佐政权,又重新请他出来做官。
论曰:伏氏从东西京起相承袭而为名儒,
以此取得爵位。中兴之后桓氏家族十分昌盛,从
桓荣到桓典,一代代遵循他的路线,父子兄弟相
继担任天子的老师,跟随他们学习的人都官至卿
相,在当时十分显赫。孔子说:“古时的学习者
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如今的学习者学习
是为了别人。”为别人的意思,是凭藉声誉以显
扬自己;为自己的意思,是以自己的心去符合道
义。桓荣世代受到尊崇,这种学习哪裹是为了自
己呀!
工遮字茎公,题川走陆人。
父亲工缈,字乡游,是王菱末期守卫噩扰的
尉官.世担攻打题屋,疆陨坚守使世趄久攻不
下,丁办游说守城官,于是他们一同投降,世祖
大喜,重重地加以赏赐慰劳,拜丁绋为偏将军,
并因此跟随世祖进行征伐。丁琳率兵先渡过黄
河,向郡国发送檄文,攻打兵营占据土地,攻下
河南、陈留、颖川共二十一个县。
建武元年,拜丁绋为河南太守。到封赏有功
之臣时,皇帝让大家各自说自己喜欢的地方,诸
位将领都挑选丰美的都邑郡县,惟有丁琳愿受封
本乡。有人对他说:“别人都想要县,而惟独你
要求乡,为什么”丁绋说:“从前孙叔敖告诫他
的孩子,受封时一定要贫瘠之地,如今我才能不
够功劳微小,能得到乡亭已经是很优厚的待遇
了。”帝遵从了他的愿望,封他为定陵新安乡
侯,封邑是五千户,后来又迁升封为陵阳侯。
丁鸿年十三岁时,跟从桓荣学习《欧阳尚
书》,三年便明晓章句,善于议论辩难,任都讲,
于是便立志精心锐思,穿着布衣挑着担子,不远
千里去求学。
当初,丁绋跟从世祖去征伐,丁鸿独自与他
的弟弟丁盛住在一起,怜悯丁盛年纪幼小而共度
寒冷的日子。到丁绋死后,丁鸿应当继承封号,
他却上书将封国让给丁盛,但没有得到同意。丁
绋埋葬之后,他便将丧服挂在坟前草屋上,然后
逃走,他留给丁盛一封信说: “丁鸿贪恋经书,
不顾恩情礼义,少年时跟从老师,父亲活着没有
供养他,死后没有奉守丧礼,皇天先祖,全都不
保佑帮助,身遭大病,忍受不了茅草土气。前面
呈上疾病情况,情愿将爵号留给仲公,但奏章被
按下没给我回答,迫使我暂且继承封号。我现在
自愿放弃,去寻求好的医生。如果不能治好病,
愿永远被埋在山沟之中。”丁鸿当初与九江人鲍
骏共同事奉桓荣,相互十分友好,到丁鸿逃避封
号时,在东海遇到鲍骏,却装作不认识他。鲍骏
便拦住他责备说:“昔日伯夷、吴札是因乱世才
改变通常的做法,故而得以伸张他们的志气。
《春秋》之义,不因家事废弃帝王之事。如今你
因兄弟之间的私家恩惠而绝弃父亲的不灭基业,
能说是聪明的吗”丁鸿感触而醒悟,流泪叹息,
然后便回家接受封国,开设讲坛教授学生。鲍骏
也上书说丁鸿经学十分纯熟,显宗很认为他有才
能有道德。
永平十年皇帝征召丁鸿,他一到即受到召
见,让他讲解文章《侯之命篇》,赐给他御衣和
绶带,让他在公车署内待诏,与博士同样礼遇。
不久,拜为侍中。十三年,兼射声校尉。建初四
年,迁升封为鲁阳乡侯。
肃宗诏令丁鸿与广平王刘羡及诸儒士楼望、
成封、桓郁、贾逵等人在北宫白虎观编次确定
《五经》同异,让五宫中郎将魏应负责秉承皇帝
旨意提问,侍中淳于恭呈奏皇帝,帝亲自进行裁
决。丁鸿凭藉高才,辩论诘难最为高明,诸儒士
都称赞他,皇帝也多次感慨赞美他。当时的人感
叹说: “殿中无双丁孝公。”丁鸿多次受到赏赐,
被提拔为校书,接着代替成封为少府。丁鸿门下
从此更加兴盛,从远方到此的有数千人。彭城
刘恺、北海巴茂、九江朱伥都官至公卿。元和
三年,丁鸿迁升为马亭乡侯。
和帝即位,丁鸿为太常。永元四年,代替袁
安为司徒。当时宝太后临政,窦宪兄弟各自把持
重要权力。丁鸿便趁着出现H食,向皇帝呈上密
封的奏章,说:
我听说日是阳气精华,保持充实而不亏
损,是国君的象征;月是阴气精华,按照一
定的规律盈满缺损,是臣子的表征。因此H
食是臣下侵犯君王,阴气凌驾于阳气之上;
月圆满而不亏损,是臣下骄盛到头了。从前
周室衰落后期,皇甫之类的人在朝廷外专
权,与同类结党而势力强盛,侵犯夺取君主
权力,于是就出现日月相掩食,所以《诗》
说:“十月曰月相交,此月首日辛卯,日食
出现,此是巨大丑恶。”《春秋》上记有日食
三十六次,其中臣杀君三十二次。变故不会
没有缘由地产生,各有事件与之相应。威柄
不可以放手给下面,政权不可以借给他人。
观察往古,近察汉朝兴起,倾覆危亡的祸
害,没有不是由此产生的。因此三桓在鲁专
权,田氏在齐独揽政权,六卿瓜分晋;吕氏
家族掌权,统治者的继承者几乎被替换;哀
帝、干帝末期,祖庙得不到祭祀。所以虽然
有周公那样的亲属关系,却没有他那样的德
行,仍不能让他行使君权。
如今大将军虽想要整治约束自身,不敢
有越轨差错,但天下远近之人都惶恐害怕地
秉承他的旨意办事,刺史二千石刚升官便去
拜见告辞,请求通报等待回答,他们虽接受
的是皇帝赐的符玺,受的是尚书、御史等台
属的约束,却不敢随便离去,时间长的竟达
数十曰。背弃王室,倾向私门,此便是君王
威严受损,臣下权势隆盛。君臣之道相背离
于地下,效验便在天上出现,即使是隐藏的
阴谋,也会察照他们的真相,并显现出警
戒,以此告诉、提醒人君。不久前月在十五
之前就圆了,过了十五也不变缺,这是臣下
过分骄横违背国君,独断专行。陛下没有深
刻觉悟,故而上天两次警告,您实在应该感
到畏惧,以防止祸害。《诗》说:“恭敬地对
待上天的愤怒,不敢自我放纵安逸。”如果
整治政权自我责备,防微杜渐,那么凶兆妖
邪就会消失,祸害灭除而福气就会来到了。
那损坏山崖破坏岩石的水,它的源头也
不过是涓涓捆流;冲破云霄遮天蔽日的树
木,起自葱郁翠绿的幼枝细芽。禁止微小的
事物容易,一旦到了后期就困难了,没有人
不是因忽视细微之事而使它变大的。恩爱而
不忍教诲,义气而不忍割舍,从前发生过的
事情,对如今尚未发生的事来说是一面可以
照见未来的明镜。我愚蠢地认为不去侍奉天
子而去侍奉诸侯的官员背离正道依附私家的
大臣,他们依附权势之家,破坏谄媚阿谀,
以求得到容纳宠爱,陛下应该对他们施行所
有的刑罚。不久前大将军再次出行,威风震
动州郡,没有不向小吏百姓征收赋税,派使
者进贡的官员。大将军虽说不接受,可是东
西却没有归还主人,他手下的官吏做事肆无
忌惮,放纵地违法犯罪,而且不受到惩罚,
因此海内之人贪婪狡猾,竞相成为奸恶官
吏,百姓叹息,满腹怨恨。我听说天不能不
坚,不坚就会三光不明;君王不能不强,不
强就会使下面的官吏随心所欲。应该趁着出
现大变故,改善政治匡正失误,以满足上天
的意旨。
奏书呈上十几天,皇帝命丁鸿行太尉兼卫
尉,屯兵南北宫。于是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
丝带,窦宪同他的弟弟们全自杀了。
当时大郡人口五六十万中推举孝廉二人,小
郡人口二十万并有蛮夷人口的地方也推举二人,
皇帝认为不平均,将此事交给公卿共同商议。丁
鸿与司空刘方上奏说:“凡是按人口标准的条文,
应该有级别品第,蛮夷错综杂居,不能算数。从
今郡国一律按二十万人每年推举孝廉一人,四十
万推举二人,六十万推举三人,八十万推举四
人,一百万推举五人,一百二十万推举六人。不
满二十万人两年推举…人,不满十万三年推举一
人。”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六年,丁鸿去世,皇帝对他的赏赐馋赠比按
常规礼仪有所增加。他的儿子丁湛继承爵号。丁
湛死后,他的儿子丁浮继承。丁浮死后,他的儿
子丁夏继承。
论曰:孔子说“太伯三次谦让天下,百姓不
知道该用什么来称赞他这样的举动和品德”。孟
子说“听说伯夷风范的人,即使是贪婪的人也会
变廉洁,即使是懦夫也会树立志向”。如果太伯
是为了天下而离开周,伯夷坚持廉洁情操而离开
国家,就都不会有谦让的名声了。因此太伯被称
为有最高德行的人,伯夷被称为贤人。后世之人
听说他们的谦让因而敬慕他们的风范,谋求他们
的名声却不明白他们是如何得到的,因此激昂诡
异行为出现而得到赋予很随便了。至于邓彪、刘
恺,用让位给他弟弟的方法得到义,使他弟弟受
到不该继承而继承的责难而提高了他自己的名
声,在道义上不是太虚假刻薄吗!君子讲话,不
是随便地显现它的道理,而是用来启发天下将要
醒悟的人;树立操行,不是仅为了独善其身,是
为了教诲天下正准备行动的人。言语行为的取
舍,可以不小心谨慎吗!推究丁鸿的用心,是出
于忠诚和爱护吗所以他最终醒悟而顺从正义!
与那些只知谋求名声的人是有区别的。
赞曰:五更等待询问,回答有如撞钟。庭院
排列着辎车,堂上奉行着礼制仪容。严肃认真的
陛下,手捧经书随后跟从。工迁恭敬谨慎,谦让
而不矫饰。白虎观中发表高论,深刻地谈论Et
食。
政治:(1)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建立中朝制度。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设立了中朝制度,即选拔低级官吏,加侍中、给事中、中常侍等头衔,与尚书、大将军共同组成决策军国大事的决策机构,即中朝,也称内朝;而原来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则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执行机构,称为外朝。内外朝的划分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力。(2)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权力,颁布推行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并通过酎金夺侯,削夺侯爵。推恩令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的旨在通过将王国土地进一步分封给王国庶子,以削弱王国力量的法令。推恩令规定,除了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外,其余庶子还可以分得一块土地,成为列侯。汉代规定,侯国与县相等。而诸侯国通过进一步分封后,与郡无异了。从而王国力量被大大削弱,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左官律和附益法汉武帝时期,规定王国官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官,并且不能到中央任职,从而限制了诸侯网罗人才。附益法,即规定诸侯不得与地方官结交。通过左官律和附益法,诸侯仅得衣食租税,较远支脉,与一般富室无异。(3)创办太学,改革官制,通过征辟和察举选拔官吏。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指导思想,为此汉武帝兴办太学,选拔官吏子弟入太学学习,学习优秀者,可以授予官职。察举制汉武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汉朝初期的官吏来源主要是功臣和通过任子、赀选进入政府的。任子,即两千石官,为官三年,可以推荐子弟一人入朝为官;赀选,即家资达到一定的程度,即可以通过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资财,以获取官位。任子和赀选很难获得真正的人才。因此汉武帝于元光元年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入朝为官。察举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察举制逐渐演变为一种门生故吏制度,推举者和被推举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报恩的关系,很难再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至东汉末年,此制因为战乱和自身弊病逐渐废弛。(4)通过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制度,以监察地方事务。经济:(1)改革币制,收缴地方的铸币权,由国家统一制造五铢钱,颁行于天下。汉朝初年,地方郡国拥有铸币权,从而导致货币制度的不统一,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汉武帝下令收缴地方铸币权,将各地钱币运往长安,予以销毁。同时令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辨铜)铸造五铢钱,因由三官制造,又称“上林三官钱”。五铢钱质地较好,私铸无利可图,从而达到了统一货币的目的。五铢钱铸造后,通行于全国,自汉武帝至隋朝,通行七百余年。(2)盐铁官营汉武帝接受了东郭咸阳和孔仅的建议,将盐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经营,具体做法就是在中央设立大农丞,地方设盐官、铁官。地方盐铁官吏主要由熟悉盐铁业务的商人担任。通过盐铁官营,汉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了。然而盐铁官营形成了国家垄断,导致了盐价上涨,铁具质量下降等问题,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了不便,对生产力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危害。(3)颁布实施均输法。所谓均输,即由国家统一征购,运输货物。汉武帝时,由大农令在各地设均输官,将应该运输到长安的货物,运输到异地出售,再在异地购买货物,于他地出售。通过均输法的实施,汉政府财政收入得到了增长,同时也打击了大商人的垄断行为。(4)颁布实施平准法。所谓平准,即由国家平抑物价。汉武帝时,大农令在中央设平准官,按照长安的物价,将各地运输到长安的物品,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从而稳定了长安的物价。同时也打击了大商人囤积居奇的行为。(5)征收财产税,即算缗。汉武帝时期,根据手工业者、商人和高利贷者的财产,征收财产税,如有隐瞒不报或具报不实者,即罚没财产,并处以戍边一年,是为算缗。与算缗相关的是告缗,即举报财产隐瞒不报或具报不实的行为,一经查实,被举报者即被罚没财产,而举报者可以获得被举报者财产的一半。思想文化:汉武帝时期,汉初黄老无为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良人董仲舒向汉武帝进献了《天人三策》,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天人感应说,通过此说,证明了皇帝权位的合法性,乃是君权神授,有利于加强皇权。同时,对警戒皇帝勤政爱民也有一定作用;第二,封建道德体系: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构成了封建国家的道德体系,为历朝历代所遵从;第三,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汉武帝推行的一系列削夺地方诸侯权力的措施相印证。除此之外,汉武帝还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引经决狱”说,即按照春秋大义,处理刑案。总体来说,汉武帝后,汉朝的治国思想,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特点,同时又内在体现出以法治国的特征,即所谓“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军事:汉武帝时期,主要建立了三支军队,即羽林骑、期门军和八校尉,其中八校尉是我国募兵制之始。由于汉朝国力大增,已经具备了对匈奴全面作战的能力,因此汉武帝令卫青和霍去病,先后对匈奴展开了三次大规模,前后达十余年的汉匈战争,基本肃清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汉武帝晚年时,因为其对外发动战争过度,造成民力损耗过甚,导致农民起义四起。汉武帝为了平息叛乱,颁布沉命法,规定太守以下官吏对辖区内农民起义不能及时镇压者处死。面对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汉武帝曾下轮台罪己诏罪己,及时改变了一些施政纲领,收到了良好效果。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科举制从此成为定制
唐玄宗使诗赋成为科举的重要内容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科举考试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
元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中落时期
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时办时废,共举办过十六次,取士一千余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卷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清代状元曹鸿勋殿试策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清代科举钦定榜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清代科举殿试场所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科举博物馆中的进士厅
科举博物馆中的状元厅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中国科举制度最后一科金榜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是何事造成“二气周瑜” 刘备携夫人逃回荆州
是谁去向董卓颁诏命其回长安的? 李肃
是谁让谁不杀文鸯以得民心 钟会劝司马昭
是谁得知并向刘备汇报了彭羕欲与孟达勾结谋反 马超
是谁走马荐诸葛亮 许庶
是谁的计划平分三国 孔明
是谁把自己倒吊在城门上谏刘璋,最后撞死于地 王累
是谁识破袁术的“疏不间亲”之计,使其与吕布…… 陈珪
是谁负曹操,撑船渡渭河逃过了马超的追击? 许褚
是谁说:“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 刘表
是谁在岘山伏击,杀死了孙坚 吕公
是推荐让徐庶前来说降刘备 刘晔
是谁因劝阻曹操自称魏王被贬而郁闷而终的: 荀攸
是谁率领兵马在落凤坡埋伏射杀了庞统? 张任
是谁抬着棺材决心和关羽决一死战的? 庞德
是谁用计攻下了荆州 吕蒙
是谁入帐禀报军情而带熄诸葛亮的本命灯? 魏延
是谁擒住了祝融夫人,用以换回俘虏张嶷 魏延
是谁诱司马懿入上方谷将其大败? 魏延
是谁替曹操说降了徐晃 满宠
是谁受了献帝的衣带诏策划对付曹操之事? 董承
是谁劝阻了曹操杀刘岱、王忠? 孔融
是谁劝刘璋用坚壁清野的方法来对付刘备? 郑度
是谁提醒曹操铁索连船要防火攻? 程昱
是谁义释严颜? 张飞
是谁告知司马昭:钟会、邓艾将会谋反 贾充 (邵悌也曾告知司马昭:钟会将会谋反)
是谁将荥阳太守王植的阴谋告知了关羽? 普净
谁将汜水关太守卞喜的阴谋告知了关羽? 普净
是谁利用貂禅施反间计除掉的董卓的? 王允
是谁替刘备说降了马超? 李恢
是谁替董卓说降了吕布? 李肃
是谁最先向刘琮进言献出荆襄九郡给曹操的 傅巽
是谁先提出要结义 张飞
是谁主张杀了关公父子 左咸
是谁命弓箭手用毒箭射伤关羽? 曹仁
是谁建议立陈留王的 董卓
是谁建议诸葛亮分兵两班,互为轮换 杨仪
是谁向曹操报告孙策袭取许都之心,后被孙策所杀? 许贡
是谁向曹操推举华陀医头疼病的 华歆 (题目错字,华佗)
是谁向曹操献计用“霹雳车”对付袁军的高橹? 刘晔
是谁向刘璋建议请张鲁发兵攻打刘备? 董和
是谁赍表来报张飞被人所害之事? 吴班
是谁赍诰命往荆州,宣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 费诗
是谁一箭射瞎了夏侯惇的一只眼睛? 曹性[嘉峪关]
是谁射瞎夏侯惇的一只眼? 高顺 (真实是曹性)[嘉峪关]
是谁提议曹丕以七步诗来为难曹植? 华歆
是谁提出袁绍十败、曹操十胜的观点? 郭嘉
是谁杀了华雄 关羽
是谁杀死同伙杜远,救了甘、糜二位夫人? 廖化
是谁杀了严白虎献首及于孙策? 董袭
是谁杀死同伙杜远,救了甘、糜二位夫人? 廖化
是谁杀死了黄祖? 甘宁
是谁杀了曹髦? 成济
是谁杀了孙策 一小兵 (莫名其妙!真实是许贡家客,谎
谁最先刺杀董卓 伍孚
谁奉孙权之命至白帝城说刘备不要伐吴? 诸葛瑾
谁最后统一了三国 司马炎
谁知道袁潭用的兵器是什么? 长枪
谁知道吕布袭击了徐州,星夜差人至吕布处,许以粮五万斛、马五百匹、金银一万使夹攻
刘备? 袁术
谁原为曹军牙门将军,后因徐晃欲杀之而投刘备? 王平
谁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惊退流寇? 许褚
谁赤膊斗马超? 许楮
谁被汉灵帝称为“阿父”? 张让
谁病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
谁闻司马懿兵变欲去迎驾,其姊宪英劝其应坚守职位,莫要轻动? 辛敞
谁擒住了祝融夫人,用以换回俘虏张嶷、马忠 马岱
谁甘愿受一百脊杖行苦肉计再去曹营诈降 黄盖
谁偷渡阴平小道而突袭了成都 邓艾
谁威逼献帝下诏让曹丕嗣曹操爵位 华歆
谁推荐让徐庶前来说降刘备 刘晔
谁作《仇国论》一篇劝姜维体恤军士,不要征魏? 谯周
谁未在坚守绵竹一役中战死 董厥
谁诈降马超后暗调兵马将马超一举击溃,后被曹操封为关内侯: 杨阜
谁甘愿受一百脊杖行苦肉计再去曹营诈降? 黄盖
谁的大名,连小儿听了都 张辽
谁识破袁术的“疏不间亲”之计,使其与吕布 陈珪
谁告密使得吉平毒曹操一事泄露 秦庆童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传说很久以前我国有个君主叫舜。舜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瞎子。后来父亲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犁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并提拔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舜在尧手下干了28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官,都很称职。最后,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中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时代相袭、贯穿百代。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作为道德的根本。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孔子思想。以“人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孝、悌、忠、信。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朱熹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0世纪初,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目的道德规范,重新解择并赋予其民主主义的新内容。
综上可见,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为了维护、形成这个孝道传统,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寿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为保障崇孝风尚固化,历代皇帝采取褒奖孝行、劝民孝行的各种举措。汉文帝时,诏令天下郡守,推举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均专门设立孝廉科名。在整个封建时代,《孝经》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见闻”。此外,严惩不孝。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间流传的“打爹骂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