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究竟开始于隋文帝还是隋炀帝?

科举制度究竟开始于隋文帝还是隋炀帝?,第1张

  1、隋炀帝。

  2、起源

  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科举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3、简介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4、影响

  积极影响: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1、元朝汉化程度很低,清朝汉化程度高

尽管忽必烈有意识融合汉文化,但始终没能找对方法,蒙古人在中原的97年时间,就是中华文明停顿的97年,甚至是倒退的97年,南宋时期极为繁荣的文化、科技、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而蒙古统治者并没有想要恢复这一切,他们甚至还想把中原的城市房屋道路都拆了,建成大草原方便畜牧。

满清则恰恰相反,虽说满清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那样汉化的彻底,但是却比之元朝强上许多,虽说满清一直没有形成对中原的主人翁意识,一直觉得自己是客人,所以晚清时期的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政府。不够清朝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如允许八旗子弟与汉人联姻。

2、元朝没有获得蒙古族中下层的支持,而清朝八旗满族底层始终与大清站在同一阵营。

元朝不重视对蒙古中下层的生活保障,后期纷纷沦为赤贫,甚至不少底层蒙古人沦为汉人地主奴隶,还需要朝廷花钱赎回。元朝不重视基本盘,没有形成稳定的特权阶级与国家休戚相关。所以,蒙古贵族自身无法独立支撑暴力政权

反观清朝,在八旗制度上有一定优越性,使得所有的八旗子弟从中获益,并被牢牢地绑在大清的马车上。

3、元朝官员贪腐严重,清朝相对清廉

元末引起全国起义,很大一定程度上归咎与腐败的元朝官吏,元朝前期极少举办科举,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选出的官吏个个贪恋财物,想尽方法盘剥民脂民膏,老百姓为了生存,反抗是唯一的道路。而清朝在雍正以及乾隆的整治下,贪腐情况好了许多。

4、由于元朝二元制的不彻底,所以大元在汉地仍建立了许多实施草原联盟和分封制度的飞地,经济上则是由色母人掌握命脉,实施贸易和包税制,实际上仍是将元帝国的统治体制凌驾于汉地郡县编户齐民制度之上,因此必不能取得长治久安。

而反观清朝,在满蒙贵族联合管制汉民的这个大框架下,汉地的治理严格遵循了汉地的传统,郡县、里甲、赋税,软的就如同儒家宗族控制,甚至颇有些一国两制的感觉。

人物生平 少年经历

岳托是和硕礼亲王代善的长子,母为代善之嫡福晋李佳氏。因其自幼丧母,继母和父亲代善对待他都很刻薄,故太祖大妃孟古哲哲(皇太极生母)受命将其与皇太极一同抚养。

1620年(天命五年)三四月间,后金国准备从界藩城迁居萨尔浒城,努尔哈赤视察并指定各贝勒兴建府邸的宅地。代善看到其长子岳托修整好的宅地比自己的好,就先后让莽古尔泰和阿敏为自己 说自己所居之地狭小,意欲霸占岳托的宅地。1620年(天命五年)九月初三日,代善次子爱新觉罗·硕托(岳托的同母弟弟)因为无法忍受代善的虐待而突然失踪,有人说其“叛逃”投明朝而去。在还未确定硕托是否叛逃时,代善即一口咬定硕托有叛逃之心;在找到硕托并且其本人明确表示并没有叛逃后,代善还是向努尔哈赤跪下五六次请求斩杀硕托。代善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努尔哈赤释放了硕托。努尔哈赤由此开始调查代善给予两个前妻之子的待遇问题。代善之子岳托、硕托所领有的资产均比其他的异母弟弟差。这一点令努尔哈赤深恶痛绝,因为努尔哈赤小时候曾深受继母虐待,所以他本人在对待诸子时十分注意,对于幼年丧母的褚英、代善给予的待遇称得上是格外优厚。因此,太祖怒斥代善说,你也是前妻的儿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对你更亲近吗?你怎么就被后妻蒙蔽得虐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呢?何况我待你一直是特选良好的部民让你专管,你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一样将优良的部民赐给岳托、硕托呢?

太祖宣布废除代善的太子之位,让岳托、硕托与代善分家。

驰骋沙场

1621年(后金天命六年)二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奉集堡(今辽宁沈阳苏家屯区),将要班师返还的时候,突然接到谍报,附近发现了明军数百人。岳托于是偕同德格类向明军发动突袭,击败了明军。之后努尔哈赤攻进沈阳,后金军将逃跑的明军追至白塔铺。岳托闻讯后赶至白塔铺,驱逐明军四十里,歼灭明军三千余人。因为内喀尔喀扎鲁特部贝勒昂安把后金使者捉住并送往叶赫,结果使者被杀,在1623年(天命八年)四月,努尔哈赤派岳托同阿巴泰出兵征讨内喀尔喀扎鲁特部。岳托疾驰八日,直捣内喀尔喀扎鲁特部的驻扎地,出奇制胜的斩杀了昂安及其儿子。凯旋时,努尔哈赤亲自率众迎接,对岳托的善战、智谋予以肯定。

拥立太宗

1626年(天命十一年)9月,努尔哈赤病逝。由于实行汗位继承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制,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手握重兵,怀有夺取汗位的打算。关键时刻,岳托协同三弟萨哈U劝代善拥立皇太极。代善放弃自己登位,转而接受岳托等人的安排。代善在翌日向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及贝勒阿巴泰、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杜度、硕托、豪格等提议立四贝勒皇太极为汗,以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的形式拥立了新汗。皇太极登基之初,威望不隆,另外三大贝勒仍然与他平起平坐。岳托又积极协助皇太极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消弱三大贝勒的势力。1626年(天命十一年)冬季,岳托又跟随父亲代善攻打扎鲁特部,斩杀其部长鄂尔斋图,俘虏了他的部众,岳托因军功被封为贝勒。

出征朝鲜

1627年(天聪元年)正月,皇太极命阿敏为主帅领兵出征朝鲜,岳托、济尔哈朗等随征。后金军跨过鸭绿江后,连续攻克义州、定州、汉山三城。之后渡过嘉山江,攻克安州,驻扎在平壤,平壤守将弃城逃走。后金进至中和,下谕命令朝鲜国王李投降。在后金军进驻黄州后,朝鲜遣使求和,岳托与众贝勒准备议和。阿敏提出异议,他想直接攻进王京。岳托据理力争,说“我国中御前禁军甚少,蒙古与明朝都是我们的敌对国,一旦边疆有战事,回师都来不及,当未雨绸缪立刻班师。”于是,岳托联合济尔哈朗与阿敏分兵驻营,又以朝鲜国王李的弟弟李觉为人质,再派使者去见李,李愿向后金岁贡财物。于是同朝鲜结盟,事后告知阿敏。阿敏以自己没有参加结盟为理由,放纵士兵劫掠。岳托劝服阿敏说:“既已结盟再纵兵大掠,不是仁义的举动。”又让李的弟弟李觉与阿敏结盟。之后还师,结束了朝鲜战事。

随帝伐明

从朝鲜回师后,岳托又跟从太宗皇太极伐明,由于大明名将袁崇焕的有力防守,清军损失惨重。但岳托在战斗中,不光击败了路遇的明军,在围攻宁远时击败明军挖壕士兵千余,复败明兵于牛庄。1628年(天聪二年),岳托同阿巴泰侵犯明边境,毁锦州、杏山、高桥三城。又烧毁自十三站以东堠二十一座,杀守兵三十余人。班师,太宗皇太极亲自出迎,赏赐良马一匹。1629年(天聪三年),岳托又进犯明锦州、宁远,焚毁明军积聚的粮草。1629年(天聪三年)十月太宗亲自攻打明朝,岳托与济尔哈朗率右翼军夜攻大安口,毁水门而入,击败马兰营援兵于城下。代善和莽古尔泰夜入御帐,不许诸贝勒大臣入内,与太宗密议说,我军深入敌境,劳师动众人困麻烦,即使攻入明朝边境,也是敌众我寡,建议太宗立即班师回朝。太宗虽不满,但面对两大贝勒的共议,又不得不做出让步。两大贝勒走后,岳托、济尔哈朗、豪格等众贝勒入御帐,见太宗闷闷不乐,岳托即请太宗明示。当岳托得知两大贝勒提议退兵时,立即与众贝勒令八固山额真至两大贝勒营地 会议此事,最终使代善与莽古尔泰收回成议,次日,岳托见明兵扎营于山上,分兵让济尔哈朗偷袭,自己驻扎山下等待时机。明军自遵化来支援,岳托回顾济尔哈朗说:“我一定会打败他们的。”之后五战皆胜。十一月,岳托率右翼军与阿巴泰所率的左翼军汇合于河北遵化,他们首先攻打顺义县,不久击破明总兵满桂等人。进逼明都北京,复跟随父亲代善击败明朝援兵。十二月,偕同贝勒萨哈U围困永平,攻克香河。

岳托在进攻明朝时多次立下战功,1630年(天聪四年),岳托同贝勒豪格回守沈阳。1632年(天聪六年)五月,岳托同济尔哈朗等攻打察哈尔部,行至归化城,俘获以千计。又偕同贝勒德格类开拓疆域,自耀州至盖州南。1633年(天聪七年)八月,岳托又同德格类等攻打旅顺口,攻克后留兵驻守。班师凯旋回朝,皇太极亲上郊外犒劳,并以金杯斟酒赐给他。1634年(天聪八年),皇太极阅兵于沈阳,岳托率领十一旗兵(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旧汉军一旗),列阵二十里许,军容整肃,旌旗鲜明。皇太极十分高兴并嘉许岳托,对岳托在兵部的工作也很满意。1634年(天聪八年)五月,岳托随从皇太极出征察哈尔,中途痪病,只能先行返还。1635年)(天聪九年),岳托随军攻打明朝山西,又因有病留在归化城。这期间蒙古土默特部告,博硕克图汗之子俄木布遣人同阿噜喀尔喀及明朝使者到来,准备进攻后金。岳托于是派遣伏兵邀击明使,擒住明军使者,令土默特部捕杀阿噜喀尔喀的部下。岳托选出部分土默特青年壮丁,编成队伍,立下条约,安定了河套地区的蒙古各部。之后与诸贝勒会师,一同返还。

宦海沉浮

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四月,封岳托为和硕成亲王。八月,岳托因被指控包庇莽古尔泰、硕托,以及离间济尔哈朗、豪格,众贝勒、亲王议定岳托为死罪。但是皇太极宽恕了岳托,只是降为多罗贝勒,罢免兵部的职务。另外,诸王又议罚岳托雕鞍马20匹,甲胄20副,空马20匹,银15000两,但太宗命仅罚其白银1000两,余者宽免。同时将爱新觉罗·硕托获罪后被夺满洲奴仆全部归还硕托本人。然后,太宗又遣大臣告诉岳托、豪格说,众议拟处以死罪,如果我真想杀你们,又有何难?只是苍天眷佑,使朕登基为帝,我有心与兄弟子侄共享太平。希望尔等今后竭力图报。对此,岳托与豪格都表示,死而复生是蒙皇上仁德圣恩,臣结草衔环也无以为报。

1637年(崇德二年)八月,因太宗宸妃诞育皇子,蒙古喀尔喀部马哈撒嘛谛塞臣汗和土谢图汗特遣使臣献驼马并上表庆贺,太宗在演武场设宴款待蒙古使臣时,命竖起箭靶较射。在这次较射中,岳托因不善射,向太宗推辞说“臣不能执弓”,太宗答,你可以慢慢,射,你不射,恐怕其他的诸王贝勒不服,并催促再三。岳托只好勉为其难,可拉弓射了5箭均坠落于地,没有一次射中。引起了蒙古使臣的哄笑,岳托竟将手中的弓向蒙古人群掷去。于是,诸王、贝勒、贝子、固山额真、议政大臣以及刑部承政共同会审,认为岳托一向心高气傲,妄自尊大,今于大庭广众犯下如此罪恶,难以姑容。议定岳托死罪,太宗不许;又议将岳托幽禁于别室,籍没财产,太宗仍不许;三议夺岳托所属人员,罚银5000两,解兵部之任,削贝勒爵,太宗同意,但命只将岳托从多罗贝勒降为固山贝子,暂令在家思过不准出门。

英年早逝

1638年(崇德三年),皇太极又恢复岳托的贝勒地位。这年秋天,岳托随皇太极出征喀尔喀,可是才至博硕堆,就知扎萨克图汗已逃走,于是无功而返。八月,讨伐明朝,授予岳托扬武大将军,贝勒杜度为副帅,统帅右翼军;统左翼军的是睿亲王多尔衮。军队进至墙子岭,明兵已经退入堡,在城外布置了三座营寨作为外线的防线。岳托率军攻克了外围三寨。但是城堡坚固不易攻打,岳托采用俘兵的建议,分兵正面佯攻,牵制明师,同时从墙子岭东西两边小道进行猛攻,连克烽火台十一座。于是左右两翼军深入关内,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掠夺。清军共攻下六十余座城,掠夺了无数人口、财物和牲畜。进抵山东,攻下济南。岳托于济南驻扎时染上天花,死于军中。

1639年(崇德四年),多尔衮率领满载而归的远征军回到盛京,在汇报战绩时,没有岳托的名字。太宗惊问为何,才知早在济南去世,悲痛万分,辍朝三天,以示哀悼。同时命令不要告知礼亲王。等到岳托灵柩运回,亲至盛京城外的沙岭遥奠;还宫后,再次辍朝三日。诏封岳托为克勤郡王,赐骆驼五匹、马二匹、白银万两。

身后风波

岳托刚刚下葬还不足两个月,其原来的部下蒙古人阿兰柴等即告发岳托有谋逆之举,说岳托生前曾经给过岳母莽古济的第二任丈夫(即蒙古敖汉部之琐诺木)“刀一口,弓二张”,琐诺木则送岳托一匹马。而且,岳托还曾将琐诺木召入内室密语良久。此事上奏后,以代善(岳托生父)为首的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三人奏称,“当按律惩治,抛弃尸骨,戮杀其子”。对此,太宗的结论是:朕决定不降罪岳托了,岳托自幼为母后所恩养,朕亦“爱而抚之”,即使岳托萌生了“不轨之心”,朕亦不忍心对岳托施以身后之刑,关于这件事,你们就不要再说抛尸灭门的话了。

个人贡献

在治国方略上,岳托建议多为太宗采纳,如制定祭祀条例以禁止奢靡浪费,颁布《离主条例》,限制满族统治集团的胡作非为,从而缓和社会矛盾。

1631年(天聪五年),后金国取得了大凌河之战的胜利,归降的汉官汉将多达百数十员,汉民亦多。为使之安下心来为后金国效力,岳托又向太宗建议,优待礼遇大凌河 ,使天下人心归附,大业可成。至于如何优礼,岳托认为以满汉通婚为上:凡一品官降者以诸贝勒女妻之;二品官以国中大臣女妻之;其兵士则先察 女子给配,余者配以八和硕贝勒下的庄头女子。而且若诸贝勒大臣女出嫁后,有欺凌 丈夫者,治其父母之罪。太宗接受了岳托的建议。1632年(天聪六年)正月,岳托以身作则,率先与 佟养性额驸联姻。

人物评价

皇族子弟岳托能攻善战、头脑清醒、卓有才干。他在祖父去世后,以后金国的强弱和爱新觉罗王朝盛衰的大局为重,劝父代善拥立皇太极,为后金选择了一个最好的继承人。从而能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革除弊政,使后金迅速摆脱被动局面,转危为安,不断发展。在处理与汉民族的关系方面,岳托能从大局出发,积极争取 为满洲服务,并与汉军八旗的创始人额驸佟养性结姻,融洽了满汉感情。

史书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十六,列传三,诸王二。

家族成员 妻妾

嫡福晋纳喇氏(阿拜之女);

继福晋哈达那拉氏(吴尔祜达之女)。

诸子

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爱新觉罗·罗洛浑(1623年—1646年),崇德三年(1639年)袭贝勒,崇德七年(1643年)失爵,崇德八年(1644年)复封,顺治元年(1644年)以军功晋衍禧郡王,顺治三年(1646年)卒于四川,谥号“介”。

次子罗洛宏,嫡福晋佟佳氏,佟养性之女。

三子多罗显荣贝勒喀尔楚浑(1628年—1651年),曾从征四川,顺治五年(1648年)授都统,次年晋封贝勒。

四子多罗和惠贝勒巴尔楚浑,

五子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

六子多罗刚毅贝勒祜里布,

七子富英武。

诸女

长女:母嫡福晋纳喇氏,嫁科尔沁部博尔吉齐特氏满珠习礼,封和硕公主

次女:母嫡福晋纳喇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弼喇锡

三女:母嫡福晋纳喇氏,嫁巴林博尔吉齐特氏固山贝子塞棱

六女:母继福晋哈达那拉氏,嫁科尔沁达尔翰卓礼克图巴敦台吉。

1、元朝汉化程度很低,清朝汉化程度高

尽管忽必烈有意识融合汉文化,但始终没能找对方法,蒙古人在中原的97年时间,就是中华文明停顿的97年,甚至是倒退的97年,南宋时期极为繁荣的文化、科技、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而蒙古统治者并没有想要恢复这一切,他们甚至还想把中原的城市房屋道路都拆了,建成大草原方便畜牧。

满清则恰恰相反,虽说满清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那样汉化的彻底,但是却比之元朝强上许多,虽说满清一直没有形成对中原的主人翁意识,一直觉得自己是客人,所以晚清时期的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政府。不够清朝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如允许八旗子弟与汉人联姻。

2、元朝没有获得蒙古族中下层的支持,而清朝八旗满族底层始终与大清站在同一阵营。

元朝不重视对蒙古中下层的生活保障,后期纷纷沦为赤贫,甚至不少底层蒙古人沦为汉人地主奴隶,还需要朝廷花钱赎回。元朝不重视基本盘,没有形成稳定的特权阶级与国家休戚相关。所以,蒙古贵族自身无法独立支撑暴力政权

反观清朝,在八旗制度上有一定优越性,使得所有的八旗子弟从中获益,并被牢牢地绑在大清的马车上。

3、元朝官员贪腐严重,清朝相对清廉

元末引起全国起义,很大一定程度上归咎与腐败的元朝官吏,元朝前期极少举办科举,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选出的官吏个个贪恋财物,想尽方法盘剥民脂民膏,老百姓为了生存,反抗是唯一的道路。而清朝在雍正以及乾隆的整治下,贪腐情况好了许多。

4、由于元朝二元制的不彻底,所以大元在汉地仍建立了许多实施草原联盟和分封制度的飞地,经济上则是由色母人掌握命脉,实施贸易和包税制,实际上仍是将元帝国的统治体制凌驾于汉地郡县编户齐民制度之上,因此必不能取得长治久安。

而反观清朝,在满蒙贵族联合管制汉民的这个大框架下,汉地的治理严格遵循了汉地的传统,郡县、里甲、赋税,软的就如同儒家宗族控制,甚至颇有些一国两制的感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218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