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为何四阿哥胤禛要让自己得风寒?

《雍正王朝》中为何四阿哥胤禛要让自己得风寒?,第1张

四阿哥胤禛故意把自己弄出病是想躲避审理刑部冤案避免卷入废太子风波而想出来的两全其美的法子。

刑部冤案是因为八爷党中九爷的门人找人顶罪,而顶罪的张五哥与老四和老十三之前有着一面之缘,张五哥之妹来找老十三申冤,最后老四与老十三找到了康熙帝亲自出场。康熙帝发现了这个冤案,大放雷霆,庞大的帝国腐朽如此,要求彻底清理刑部。

表面上是因为要清理刑部,牵扯到八爷党。其实更深层的意思就是要对太子胤礽下手了,因为胤礽自康熙四十年就接管了刑部,康熙帝的用意是彻查,那么太子的马脚就要露出来了,表示有废太子的迹象了。

借用邬先生对老四胤禛说的话来说就是,康熙帝如果不想动太子胤礽,那么就交给他自己查刑部了。现在让其他人来查,摆明要对太子胤礽下手了。太子毕竟身在储位多年形势错综复杂。如果老四胤禛来查,牵扯到废太子之事,自己本身还是太子党之人,会被天下所不容的。

邬先生猜透了康熙帝的心思,及时提醒了老四胤禛,结果胤禛依旧主动请缨审理刑部冤案。

邬先生都这样提醒了,为何胤禛还要一意孤行呢?

首先胤禛主动请缨接这个案子表示要孤臣到底,以示忧君父之忧,赢得康熙赞许。而且刑部冤案这件事是他先挑起来的,如果他此时不主动请缨的确有点说不过去。

而同时主动请缨的还有八阿哥胤禩。胤禩还专门找佟国维商量过,佟国维说的很清楚,康熙帝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四阿哥胤禛上次追缴国库欠款就是一个例子。这次又是一个好机会,所以八阿哥要抓住这个机会。

但再是孤臣到底,但毕竟牵扯到太子胤礽,所以为了避免卷入废太子风波之中,所以老四讨得了康熙帝欢心以后开始明哲保身,冰火两重天把自己搞出病来,完美的避开了这场风波。

老八胤禩接手刑部冤案以后果然办得漂亮,但是心机太深,表现太急迫,最后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是为康熙帝所猜忌,彻底出局,再也没有了争储的机会。

两全其美的表现更是可以看出四阿哥胤禛比之老八的手段要高明多了

四阿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这里,他听从了邬先生的意见,但并没有一味的言听计从,而是深思熟虑以后,先是主动请缨获得了康熙的赞赏,再装病避免了审理刑部冤案。

可能很多人看完整部剧都觉得老八手段高超,老四只是靠着孤臣主义获得康熙帝赞赏才成为胜利者。其实并非如此,老四那有那么简单,他才是深藏不露的真正高手!

第9集

  废太子之事震动朝野,王公大臣都在纷纷猜测未来太子的可能,生怕站错了队。一众大臣都希望皇上收回成命,此时三阿哥来奏,说明最近太子行为失常都是因为大阿哥施法蛊惑,果然从大阿哥府中搜出草偶,皇上震怒,将大阿哥终身圈禁。  若曦刚回京,八阿哥就托十四送来情信,让她又惊又喜,随后从玉檀那里听说,朝中有人想推举八阿哥为太子,深知未来历史走向的若曦想写封信提醒八阿哥,但转念想起历史无法改变,只能作罢。此时太子又来跪求皇上,若曦深知,皇上迟早会原谅太子,只是现在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而已。  新年又到,四爷托人送来木兰项链,而八爷继续送来情诗,让若曦极为感动。八爷党想从若曦处得知皇上的谈话,但被八阿哥严厉制止。若曦此刻还是觉得历史不可改变,只是淡淡提醒八阿哥皇上其实是很疼爱太子的。思量再三,若曦还是觉得把信交给八阿哥,却遇上了冤家四阿哥,一番谈话下来,八阿哥已经下朝,根本来不及把信交给他,这莫非是天意?  朝中有三十余大臣推举八阿哥为太子,皇上召集众人议论,没想到形势突变,皇上认为八阿哥结党营私,逼迫自己立其为太子,震怒之下,削除八阿哥爵位,交议政处处置,责罚其他阿哥闭门思过。十四阿哥因为八阿哥说话还被廷杖。

第10集

  若曦心中放不下八阿哥,冒死与皇上进谏,想以父子之情来打动皇上,希望他珍惜身边人,皇上略有触动。四阿哥因为没有在朝堂上为十四阿哥说话,遭到生母的责怪,闷闷不乐。  八阿哥心中郁闷,想找若兰说话开解,但若兰依然一番冰冷态度,八阿哥到宫中找若曦纾解心中烦闷,没想到遇到了四阿哥,两人只好一起跟若曦喝茶。  经过一番变故,一废太子的风波终于过去,太子复位,其他阿哥也都被封赏,八阿哥也恢复了爵位。转眼间到了若曦的生日,十阿哥兴致勃勃的想给她庆祝生日,可她只想见姐姐一面。当日,若曦正感伤可能这辈子都回不了现代,良妃突然请她过去,说是描花样子,其实是八阿哥特地安排,让若曦到良妃处见到若兰。若兰问若曦是否有了心上人,暗示她早点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十四阿哥找若曦聊天,直接追问她心里到底有没有八阿哥,若曦一句不知道彻底激怒了他,大声叫着“马尔泰若曦,你到底想要什么?”没曾想被随后而来的四爷和十三撞见,两人也找寿星来讨茶喝,四阿哥还特地给她带来了生日礼物,竟是若曦小时候的记忆――指甲油。  太子复位后继续行为不端,众人皆站在八阿哥这边,称颂他为“八贤王”,皇上忌惮八阿哥势力,决定再次出塞行围,让四阿哥处理京中事物,让八阿哥跟着出塞。  皇上记得去年出塞时有命人教若曦骑马,让她继续学下去,没想到遇到性格豪放的敏敏格格,硬要教她,若曦刚上马,敏敏朝马屁股就是一鞭,马儿受惊乱跑起来,幸而得八阿哥所救,才没有从马上摔下。

《雍正王朝》废太子风波中,先是太子被废,后来康熙让推举阿哥作为新太子,大部分人都推举八阿哥,最后康熙却很生气,十四阿哥为八阿哥鸣不平,康熙气的要拿剑砍他,四阿哥胤禛用力握住康熙的剑,手上一直流血。

过了不久,康熙下旨,晋升德妃(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生母)为皇贵妃。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康熙会这么做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在汉初历史上,商山四皓的存在很特殊,他们没什么著名的事迹,唯一的记载也就是随着太子刘盈出场了一次,就使汉太祖刘邦认为太子羽翼已成,于是下定决心不再废刘盈的太子之位,放弃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而这次惊艳出场以后,商山四皓就再次隐退,就如同消失一般,再也没有见过他们的出场,更没能见到他们辅佐刘盈,可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那么商山四皓到底是何许人物呢,是什么样的奇人呢,竟能使皇帝放弃废立太子之事,影响一国之运呢?为什么记载很少呢?

一、商山四皓的唯一一次出场

关于商山四皓的记载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这四皓分别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汉太祖刘邦在开国以后,不只是冷落年老色衰的吕后,就连吕后所生的宽厚仁德但更是性格懦弱的太子刘盈他也看不上。这时候戚夫人走上了历史舞台,她不只是受到刘邦宠爱,她所生的赵王如意更是为刘邦所喜爱,相比于太子刘盈,刘邦总是感觉这个孩子更像自己,因此动不动就说此子类我。

加上后来戚夫人再吹吹枕边风,于是刘邦想废废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为新太子,但是吕后不同意,当时大部分功臣也不同意。

毕竟吕后可是一路跟着刘邦打天下走过来的,可谓是夫妻搭档式开国,人家功臣自然是只认吕后,谁认后来出现的戚夫人呢?

吕后也的确势力大,不然以后怎么会临朝称制,实际掌握大权呢。更何况刘盈还是嫡长子,他当太子是名正言顺,所以自然是很多人不同意废刘盈的太子之位。

但当时刘邦的态度很是坚决,所以吕后派哥哥吕释之去请教已经隐退的留侯张良,张良不愿意搅和进去,以这是刘邦的家事来拒绝。

但架不住吕释之再三恳求,张良只能给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请刘邦都请不出来的商山四皓出山,来辅佐太子,让他们随着太子上朝,肯定会对太子有所帮助的。

于是吕后和太子还真就把商山四皓给请出山了,后来商山四皓随着太子上朝,刘邦一见这四人辅佐了太子是大为吃惊,等到他们走后,刘邦叫来戚夫人说道:“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意思是我是打算更换太子的,但现在太子有着这四人辅佐,已是羽翼已成,我也难以动摇他的位置了,看来吕后以后真的将是你的主人了。

就这样汉初这场换太子风波,以商山四皓的出现而结束,太子刘盈终是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二、商山四皓很有可能只是个传说,而非真实存在

在两千多年以后,我们再回顾这段历史,杀伐果断的刘邦换太子的想法起初那样坚决,真的会因四个隐居山林的老人辅佐太子而打消这个念头?这样的国家大事,真的会因这四人而改变?

仔细想想,这商山四皓的能量也未免太大了,毕竟连吕后和很多功臣都反对,却没有成功的事情,他们一出场什么也没做,只是表示要好好辅佐太子刘盈,就立刻使刘邦放弃废太子的打算,多少有些不合逻辑。

而关于商山四皓的存在,宋代的司马光是持否定态度的,在《通鉴异考》说道:“岂山林四叟片言,遽能柅其事哉”。意思说如此国家大事,刘邦又是杀伐果断之人,岂是会因为四个隐居山林的老人几句话而匆匆做出改变和决定?

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关于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包括商山四皓的历史在内,很多他都没有纳入。因为他认为“司马迁好奇,多爱而采之,今皆不取”。说白了就是司马光认为司马迁写的《史记》文学性太高,采用的传说故事太多,缺乏史料真实性,所以他对其中一些真实性不高的记载就没有采用。

参考司马光的考证,再结合商山四皓唯一一次出场的不合逻辑之处,所以很有可能历史上商山四皓是真的不存在的。

有可能只是正常的朝堂政治斗争,刘邦想要改立太子得不到大臣的支持,更是忌惮吕氏集团的反对,加之戚夫人和赵王如意母子二人又没有什么势力,即使让赵王如意成为太子,将来自己死去戚夫人和赵王母子也不是吕后的对手,所以最终权衡利弊之后,刘邦放弃了改换太子的打算。

而汉初崇尚的是道家的黄老之术,提倡的是无为而治,商山四皓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淡泊名利和无为的群体,符合汉初的意识形态。

所以久而久之,结合当时朝堂政治斗争,就出现了商山四皓阻止刘邦改换太子,并且以此确定西汉皇室继承制度的传说。

马齐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是当时镶黄旗,满洲最杰出的人物。

他的父亲米思翰,早年是康熙的国务部长,他的兄弟也是高官。康熙47年废太子,马齐地位如何?他被授予康熙武英殿大学的称号长达38年。

在康熙,大学生排名是众合馆、保和殿, 文华殿, 武英殿, 文渊阁,和阁四殿二哥、东,其中众合馆和保和殿大学当时是空置的。

文华殿,有两个大学生,一个是半退休的温达,基本上是幕后编书,一个是汉族的张玉书,清朝一般都是先有大臣后有汉臣,所以张玉书的影响力远低于马齐,马齐实际上是大臣的首领,后来马齐被罚,也和排在自己前面但没有自己厉害的张玉书,有关。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在47年抛弃了太子,不久就后悔了,但是圣旨不能一直改,需要找个台阶下。我想出了一个向王子们推荐新王子的方法。

其实我希望有大臣能推荐二哥,让康熙能复职为太子。然而,胤禩,一伙的八个哥哥,已经是蠢蠢欲动了,而胤禩在大臣们中相当受欢迎。一些大臣想做出“决策努力”,让胤禩坐上楚军的宝座

会前,马齐先到了,张玉书康熙接着问马齐部长们有没有推荐的人选,马齐说很多部长更喜欢胤禩,康熙显然对这个回答不满意,所以他告诉马齐不要说,因为马齐是部长们的领袖,他说这话自然有影响。

因此,如果马齐严格按照康熙的指示,完全退出推荐太子的话题,很可能就没有前途了,当然,康熙处置马齐也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为的是彻底平息换太子的风波。                              

太子胤礽因鸠聚党羽、暴戾*乱、不思上进、狂易成疾第一次被废黜后,康熙鉴于八爷党势力庞大,诸皇子暗中蠢蠢欲动,也考虑到太子行为失常可能是受大阿哥行妖法魇镇所致,不久后恢复其太子名位。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场风波中跌得最惨的是大阿哥胤禔。太子被废,胤禔大喜过望,竟然落井下石,向康熙建议杀掉胤礽,以绝后患。随后又被三阿哥胤祉举报用妖法魇镇太子,被康熙下令削除一切爵位,交宗人府永远圈禁。

然而复立后的太子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肆意打压在推举新太子人选中举荐老八胤禩的朝中大臣,而且妄图借助任伯安的《百官行述》来牵制臣下。事情败露后,胤礽决心铤而走险,派密云都统托合齐带兵拦截皇驾,意图通过兵变来迫使康熙退位。

不料,康熙对此早有预料,派老四胤禛、老十四胤禵提前布置,将太子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胤礽因图谋不轨、聚众谋反再度被废,圈禁于紫禁城东北角的咸安宫中。虽然大阿哥和废太子都是康熙亲自下令圈禁,然而雍正继位后对待两位哥哥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对于废太子,雍正不仅派人送去日常用品,而且封其子弘晳为理郡王,允许他携家眷移居京郊郑家庄。在原著中,胤礽临终前,雍正将早已封存的太子銮驾赐还给他,还派皇三子弘时前往探视。胤礽死后,雍正追封其为和硕理亲王,按亲王礼制下葬。

对大阿哥胤禔,雍正的态度明显不同。在原著中,雍正和老十四胤禵前去咸安宫探视废太子,圈禁于一墙之隔的上驷院中,已经半疯半傻的胤禔听到动静,口出狂悖之言,惹得雍正大为光火,指派当值太监把他关到空屋内先败败火,再请大夫来给他瞧瞧,不能让他就这么大呼小叫。

雍正继位后区别对待两位哥哥是有原因的。他曾在太子手下当差几十年,两人既是兄弟,又是君臣,对这位曾经的故主,现在的囚徒,雍正内心非常同情。虽然太子因故两度被废,但这跟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分没有关联。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太子不争气,这个皇位根本就轮不到雍正。因此,怀揣着同情心和兄弟情分的雍正会善待废太子。

胤禔年纪最大的皇长子,本应起到诸皇子表率的作用。可他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不折手段,妄行妖法,丝毫不顾骨肉手足之情。对于这样的哥哥,雍正内心根本不认为他们之间有兄弟情分,更打心眼里瞧不起胤禔的卑劣手段。因此,雍正会冷酷刻薄地对待大阿哥。

说到李世民那可是当时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人物,当时的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获得了皇位后还是有很大的作为的,当时唐朝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甚至李世民在位期间为后面的贞观之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把唐朝推向了巅峰,当时,李世民的儿子也非常多,不过,李世民最喜欢的还是李恪。但是,为什么喜欢李恪不将他封为太子呢?其实,太子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驾驭的,李恪性格比较的温婉,不适合太子。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太宗李世民立太子风波:唐太宗曾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历来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那么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立了李治不久之后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于是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一来是所有庶出皇子中最为年长的(二皇子李宽早夭),二来贞观七年便去了自己的封地,再者比起下面明显不成器的李愔、李恽等人,品行也要好得多。相比之下,贞观十六年才开始上朝参与政务的李治自然不够老练成熟。

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敕晋王宜班于朝列。(《唐会要·公主·杂录》)

但是很显然,唐太宗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所想到的。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而且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手握兵权,怎么可能眼睁睁地坐看长孙无忌在朝中一手遮天?

何况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唐太宗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怎么可能只被长孙无忌这么一劝,便立刻就此作罢。而且从正史中对改立李恪这件事一笔带过的记叙来看,很明显唐太宗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想法,然后对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长孙无忌反对,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了。

更不要说什么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实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唐太宗本人。毕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的未来就很难有所保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显然比长孙无忌更为担心。因为当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保全嫡子们: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唐太宗改立太子时,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与李治之间摇摆不定,决定立李治也是因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会对自己的两个亲兄弟不利。而在这期间,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庶出但年长的李恪可以考虑,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如何可见一斑了。因为若是李恪在唐太宗心中还算是有些分量的话,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时候绝对会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后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庶长子可以考虑,而且还只是昙花一现的想法。

至于说什么李恪远离京城和朝中大臣没有交情,自然不会有人愿意保举他做太子。事实上朝中大臣的意愿怎样并不重要,关键仍在于唐太宗自己的态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这个太子可谓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为了册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剑欲在大臣面前自尽。在正式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又倾力打造了一个强大可靠的东宫班底以辅佐太子。

己丑,加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太子太师,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太子太傅;特进、宋国公萧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为太子詹事,仍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太宗本纪》)

又以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资治通鉴》)

同时,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宫缺少历练,便开始加强对他处理政务能力的培养,时常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言传身教。

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善。(《旧唐书·高宗本纪》)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贞观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时的举动照搬过来,而不只是口头上提那么一提,被否决后既不见有过失落后悔的时候,更不曾见对李恪这个改立未果的儿子有什么内疚之情。

更何况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来说,他的重要事件主要表现在他本人的列传中,然而《旧唐书》却只在长孙无忌传里将此事一笔带过。想来就连史官也觉得,唐太宗虽然有过欲立吴王恪的想法,然而最后却让李恪的提名沦为了打酱油的,这件事对于李恪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多光荣的事迹,所以才会在他的列传中根本就只字未提。

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那么事实是否确实如此呢?我们还是一起来看一看史实吧。

首先,同样是在《旧唐书》中,对李恪是太宗常称其类己(《唐会要》中记载为太宗尝称其类己。可见这里的常通尝,意为曾经而不是常常),对太子承乾则是太宗甚爱之,而对李泰更是用了魏王泰宠冠诸王这样的说法。如此一番比照,唐太宗对李恪这位所谓的爱子的宠爱,也实在平淡无奇了些。更何况唐太宗对三位嫡子的爱护在史书上的记载是数不胜数,而对李恪的照顾相比之下就单薄了许多,甚至无从列举。李恪能否算上是唐太宗爱子,着实值得推敲一番。

其次,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恪最迟贞观七年便去了封地,而与李恪同龄的李泰不仅不之国,唐太宗甚至还想过让其入居武德殿,最后还是被魏征力谏劝止。李治更是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就一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甚至在被封为太子后,仍让唐太宗不惜公然违反礼制也要继续留在身边,这便导致了褚遂良刘洎等人分别在贞观十八年、二十年相继上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

而贞观七年李恪赴任齐州都督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可见让诸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仍旧选择把心爱的李泰、李治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却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如果唐太宗真的舍不得李恪前往封地,真的心疼爱子的话,想必李恪也应当如同李泰李治一般,留在自己的身侧,但是唐太宗并没有这么做。也许有人认为是朝臣的反对与力谏,使得李恪不得不远赴封地,不过唐太宗可不是会这么乖乖听话的人。

《旧唐书》中就有记载,李泰撰成《括地志》后,唐太宗赐泰物万段俄又每月给泰料物,有逾于皇太子,惹得褚遂良上了一篇《谏魏王泰物料逾东宫疏》。唐太宗虽然对褚遂良的观点表示赞同,但并没有因此削减李泰的开支,而是下了一封《皇太子用库物勿限制诏》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而李治被立为太子后,也因为一直同唐太宗居住在一起而并不是按照惯例入住东宫,被褚遂良、刘洎等人屡屡进谏,唐太宗最终也只是答应了让李治每个月一半的时间住到东宫,一半的时间仍旧留在自己身边。

可见群臣的意见唐太宗虽然会听取,但如果他是真的想这么做的话,总有达成的手段。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想将李恪留在身边以成全自己的爱子之情,是绝对能做的到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说了一番场面话,什么父之爱子,人之常情但家国事殊。如此也能认为李恪算得上是唐太宗爱子的话,个人以为这样的爱子其实不提也罢。

再者,贞观11年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的这番话——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可不戒!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就是:父子之间虽然是至亲,一旦犯罪,则天下的法令不能够偏私。汉朝已立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暗中图谋造反,霍光以一封便笺就杀了他。为人臣下,不能不深以为诫!

很明显,这口吻已经相当严厉了,根本不是父子之间联络感情的话语,而是在训斥。而联想一下正是在这一年,李恪因为打猎踩坏百姓庄稼的事被唐太宗罢免了安州都督一职,所以番话实际上是唐太宗在非常严肃地斥责李恪:虽然你是我儿子,但你若不遵纪守法我也救不了你!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看得出来,唐太宗其实是一副爱子情深的模样的。

至于贞观12年唐太宗给李恪写的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么一句,自然会觉得其间是饱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题目却是《诫吴王恪书》。诫者,告诫、警告之意,齐王李祐在封地上屡屡犯错时,唐太宗也曾写信诰诫之。所以这封信也不是什么诉说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写信来警告李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为了。

而且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财物,结果在面对李承乾与李泰时,唐太宗却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东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至于唐太宗会如何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给李治写的一封信,简直堪称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对李恪的谆谆告诫之意,或许唐太宗给李治的这封信才更似寻常间的父子之情吧。

《两度帖》原文: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译文:

两次收到大内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从今以后,只要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战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敕。

最后,便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唐太宗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了。

贞观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后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毕竟国赖长君。于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的人选,因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皇子:

第二子李宽,早夭

第四子李泰,夺嫡被贬

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诛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骂为禽兽不如

第七子李恽,好敛财,被有司弹劾

第八子李贞,仅比李治大一岁

第十子李慎,年纪比李治还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嚣、李简、李福、李明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岁的李恪,唐太宗还有别的选择吗?

唐太宗欲立李恪归根究底就是因为除了李恪外,别的年长一些的皇子不是因为夺嫡被贬、被杀,就是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尽管也曾因为踩庄稼和赌博这些小事被连续贬官和削户过两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经别无选择。

不过很显然,唐太宗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下的心血来潮之念。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手握兵权,怎么可能任由一个既无实权又无兵权的长孙无忌操纵朝政?

他为什么会失败,关键看康熙帝怎么做的!

老八胤禩根本就不知道,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休想夺得皇位,那么这是为何呢?

一、

有人会存在一个疑问,老八胤禩跟皇位无缘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是刑部冤案之后,还是热河狩猎之后,亦或者举荐新太子风波,或者是“死鹰事件”?

先亮杨角风的观点:

其实《雍正王朝》一开局,就告诉我们,老八胤禩根本就夺嫡无望,可以说是毫无希望!

这个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老八胤禩的出身,这才是康熙帝最在乎的事情:

在康熙帝的眼中,太子胤礽是最好的皇子,也是最棒的,一方面融合了自己对故去的皇后的感情,一方面也代表他的偏向,因为太子胤礽是嫡出,这也是太子胤礽刚刚周岁就被立为太子的原因。

有人会有疑问,太子胤礽排行老二,貌似老大才是嫡出吧?

所谓的嫡出并不是指谁先出生的早,而在于是谁所生,只有正妻所生的孩子才能称为嫡出,其余的都不叫嫡出。比如最近正在热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关于嫡出跟庶出的等级观念相当突出。

太子胤礽是孝诚仁皇后所生,并且为了生太子胤礽,还难产而死,本身康熙帝对这个皇后感情又深,所以对这个嫡出的胤礽相当疼爱,在他的眼中,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皇位继承人。

其实太子胤礽并没有电视剧中演的这么愚蠢,也是从小受到过严格的教育。坏事就坏在了他也要跟几个弟弟争宠,他本身就在宠爱中,他还争个什么劲?

作为太子最该做的就是维稳,按部就班的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熬到一定的时间,皇位自然就是他的。而太子胤礽仿佛着了魔一样,或许几十年的太子让他心理产生了扭曲,最后活活把皇位给玩丢了。

正因为康熙帝看重皇子的出身问题,他才会在钟意老四胤禛的时候,刻意把他的生母乌雅氏升为皇贵妃,当然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回事。

二、

而老八胤禩就比较惨了一点,虽然号称“八贤王”,实际在康熙帝心中就是“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第一印象中就排除了他当太子的可能性。

即使满朝大臣大都举荐老八胤禩任新太子,康熙帝也不以为然,说的话就透露一切:

“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也就是这时候就能看出来,康熙帝最在意的还是“其母家亦甚微贱”,这样低贱的出身怎么能当太子呢?

而作为康熙帝身边的人,有没有能猜透康熙帝心思的人呢?

别说,还真有!

关于张廷玉这个老臣有没有参透圣意,我们暂且不提,单提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康熙帝贴身侍卫图里琛。

作为贴身侍卫,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那就是保密啊,要做到守口如瓶,毕竟很多时候皇帝会无意中说出一些心里话,你要是太明白的话,或者乱传的话,迎接的必然是死亡。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话能跟皇帝讲,哪些话不能跟皇帝讲,哪些话听完了得装傻,哪些话听完了得听懂……

如果碰到了明君,那还好一些,要是碰到了昏君?

举个例子,比如有人在骂皇帝是昏君,作为侍卫的你听到了,要不要跟皇帝汇报?汇报了,那好,骂人的被咔嚓,灭九族,可是你来举报的,证明你也知道有人骂我了,那不行,也得咔擦!

所以,图里琛的差事就是脑袋别在腰上的工作,不管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只能当不知道一样,不然,能活下来,太难!

三、

有了这一个前提,我们再分析,为什么图里琛是第一个知道康熙帝传位意图的人呢?

其实真正掀起九子夺嫡浪潮的事件,是太子手下凌普带兵包围八大山庄开始的,而康熙帝在张廷玉的提醒下发现调兵手谕是假的,于是跟张廷玉演了一场猫捉老鼠游戏。

其实康熙帝也很为难,如果相信手谕是真的,那么太子没了,相信手谕是假的,那么底下的皇子就要没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能既知道假传手谕的人是谁,还能不打草惊蛇,这就看帝王的谋略了。

不要觉得举荐新太子,是因为旧太子不称职,康熙帝其实是想借这次事件查出来朝中谁的威信最佳,也就是说假传太子手谕的事对谁最有利,谁就最可能是陷害人!

当然,这件事也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因为早就有预谋,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

我们还得把时间往前捋一捋,也就是关于刑部冤案一事上:

当时康熙帝为什么没有彻查到底,而选择了草草结案,就是因为老八胤禩连夜上了一封奏折,指出,刑部冤案一案背后的指使者是太子胤礽。

这时候的康熙帝也有几种选择,一是相信老八胤禩,显然太子胤礽就不保;二是相信太子胤礽,显然老八胤禩就是陷害罪,老八胤禩不保;三是选择装糊涂,可惜康熙帝装糊涂难啊,关键他不糊涂啊,咋办?

于是就去找了张廷玉,张廷玉是谁啊,全剧数一数二的老狐狸,你康熙帝面对自己的儿子装糊涂,让我充明白,我不傻,我也糊涂,一把火给你烧了:

“臣没有见到过什么奏折!”

这下好了,康熙帝再想装糊涂也装不下去了,孩子有病,还得治啊,派谁去查病根呢?

就是图里琛,因为这件事不管调查结果如何,自然有一方会受伤,也只有图里琛能做好。

四、

那么图里琛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康熙帝先是悄无声息地让张廷玉把这个刑部冤案的案子结了,随后就派图里琛连夜把肖国兴压到宁古塔,路上谁也不能见面,专门交给盛京将军看管。

离开张廷玉那里,康熙帝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你说你的儿子病很难好了,我看是我的儿子他的病也是很难好了!”

我相信很多很多的人都觉得这个病儿是指太子胤礽,其实在杨角风看来,更像是指老八胤禩!

前提我也讲过了,老八胤禩出身不好,他又交了这么一个奏折,让康熙帝很容易怀疑他的初衷,从心理上来讲,他就觉得这个肖国兴有问题,这个老八胤禩有问题,有问题就是有病,得治!

而这一路上肖国兴什么都招了,招给谁了?

图里琛啊!

等到了热河狩猎的时候,图里琛回来了,直接跟康熙帝汇报肖国兴的事情,康熙帝听完,看来真跟自己猜的一样,于是连呼两句: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图里琛何等聪明,一听就知道康熙帝说的是老八胤禩,可是他又不能装作听明白的样子,于是一抬头:

“我这就去杀了肖国兴!”

要不怎么人家能历经三朝而不倒呢,功夫就体现在这里,太子胤礽怎么可能会做错事,八阿哥胤禩怎么可能会做错事,他们都是皇子好吧,唯一能做错事的只有肖国兴,这家伙诬陷太子!

而康熙帝也不傻,为了稳住老八胤禩,早在查出最终真相之前就给老八胤禩封了王,正应了那句老话:

“要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图里琛就已经确定了,康熙帝绝不会传位给八阿哥胤禩!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243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