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的素质训练有哪些

体育课上的素质训练有哪些,第1张

力量素质

1发展上肢、肩带肌群力量的练习

各种方式的俯卧撑臂屈伸

[动作方法]俯卧撑:俯卧,两足跟并扰,脚前掌着地,两手撑地与肩同宽,四指向前, 收臀紧腹连续臂屈伸。两手扶在跳箱、护栏、台阶上,俯卧臂屈伸。

各种方式的推举哑铃(1000克)

[动作方法]手持哑铃于肩上,向上、斜上方推举哑铃;手持哑铃于胸前,向前、向侧推举哑铃。

用小皮球;小沙袋、小布包等做各种抛接练习

[动作方法]小皮球、小沙袋、小布包自抛自接;两个人互抛互接练习。

斜身引体

[动作方法]仰卧,两臂与肩同宽手正握低单杠,收腹、挺胸、屈两臂引体使胸部贴单杠,然后伸直两臂还原成仰卧开始姿势,如此重复进行。

2发展腹背肌群力量的练习

各种不同身体姿势的举腿

[动作方法]坐撑举腿:坐立两手体后撑,两腿屈膝并拢,向上交替或同时举两腿。

仰卧举腿

[动作方法]仰卧收腹,向上交替或同时举两腿。俯卧跪撑举腿:俯卧单膝跪撑,收臀背屈向上交替举腿。

俯卧“一头翘”、“二头翘”

[动作方法]

俯卧“一头翘”:俯卧,两臂前举或两手抱头,连续做体后屈、伸。

俯卧“二头翘”:俯卧,两臂前举,两腿绷直,连续做体后屈、伸。

仰卧起坐

[动作方法]预备姿势:仰卧,两腿并拢屈膝,两脚放平,两手抱头后,同伴压着脚面。两手抱头收腹,低头成坐姿,两肘触膝;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继续进行。

20~30秒立卧撑

[动作方法]直立,迅速屈膝全蹲,两手撑地与肩同宽,两脚蹬地,两腿后伸成俯卧撑;两脚用力蹬地屈膝收腹成蹲撑,两手推地成直立,连续做20~30秒

 

3发展下肢肌群力量的练习

连续跪跳起

[动作方法]跪立:两臂斜上举,然后两臂向下后摆,臀后坐,上体前倾,接着两臂迅速用力向前上方摆并至斜上举位置立即制动;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子,提腰、展髋,使身体向上腾起,迅速提膝、收腿起立,如此反复连续进行。

单、双脚跳上、跳下

[动作方法]单脚跳上、跳下:一腿屈膝小腿提起,单脚支撑跳上台阶或跳箱等,立即跳下,连续进行。双脚跳上、跳下:两脚左右开立,稍屈膝,用前脚蹬地跳上台阶或跳箱等,并立即跳下,两臂协调配合同时前后摆动。

各种方式跳皮筋

单脚或双脚跳皮筋和跳皮筋游戏等。

4利用卑杠、双杠、横梯等器械,做各种支撑、摆动、悬垂、移行等练习

1.同年级田径、体操和其他项目中的有关教材

2.简单的在器械上支撑、移行练习

[动作方法]

从单杠一侧跳起成腹前支撑,并做向另一侧的横向移行。移行时,双手相互移动随之身体重心移动,双手交替侧行。

[动作方法]

站于双杠正面,利用一杠,做与在单杠上相同的动作;站于双杠侧面,双手握杠端,跳起成双手支撑,向前移动再向后移动。在单杠、双杠、横梯(平梯)上做悬垂,并在器械上悬垂移行

[动作方法]

高单杠前正立,跳起双手握杠悬垂,向左右移行,高单杠下侧立,跳起双手前右握杠(掌心相对),做双手交替(两手轮流在前)移行。

[动作方法]

在高双杠的正面(握一杠)、侧面(在杠端握两杠)做悬垂举腿,并向左右侧行或前后移行。在平梯上做各种悬垂移行。

[动作方法]

跳起,在平梯的一端悬垂,两手交替在平梯的横木上移行,间隔一二三横木的移行,双手同时向前移行。

 

5徒手或利用器械,身仰卧或俯卧做各种方式的收腹、挺身、臂屈伸、举腿等练习

1.同年级田径、体操和其他项目的有关发展腹背肌肉群的练习

2.徒手的单人练习

[动作方法]

(1)坐撑屈膝直角坐,成直腿后撑直角坐。反复练习。

(2)直臂俯撑,做提臀、收腹,大腿内收,靠近两臂动作。连续练习多次。

(3)坐地,两臂背后撑,举腿成直角,两腿坐开合动作。连续做。

(4)仰卧举腿,膝足尖绷直,两臂前伸在臀前击掌。

(5)坐姿,两腿伸直并拢,两臂上举,体前屈,手触地。反复做。

(6)俯卧,两臂前举,体后屈。还原姿势后,连续做。

 

6徒手的双人练习

[动作方法]

(1)一人俯撑屈臂,另一人深蹲,两手握住同伴小腿。两人同时做撑起和蹲起动作。连续做。

(2)背对背站立,两臂上举,互握手。各自向前迈一步,挺胸,尽量成背弓。还原姿势后,连续做。

(3)两手抱同伴腰部。在同伴的帮助下,做有节奏的下振动作。连续做。

(4)站立,上体前倾,背起同伴,被背同伴两腿绷直,稍停。两人交替进行。

7使用器械的发展俯卧肌群的练习

[动作方法]

(1)在肋木上做的动作。

(2)面对肋木,两手正握横木悬垂,上体稍后仰。两手依次向上攀握。

(3)两脚放在横木上,连续做俯卧撑臂屈伸动作。

(4)面对肋木,两手正握横木悬垂,做大腿向后伸展动作;同一动作,但向后伸展双腿时,屈小腿。

(5)背靠肋木,两手正握横木成抬大腿屈小腿姿势。

①做伸小腿动作。

②两腿侧分、并拢。连续做。

(6)背对肋木,两手正握肋木悬垂。收腹举腿与上体成直角,然后向左、右两侧做最大幅度的摆动动作

(7)面对肋木,站立在横木上,两臂屈,两手正握横木。做伸臂体前屈动作。

(8)在体操凳上做动作。

(9)坐在体操凳上,两手扶凳,两腿绷直,上体后倒仰卧,再恢复到直体坐姿势。连续做若干次。

(10)俯卧在横放的体操凳上,两腿绷直,两臂俯撑。在同伴的帮助下抬起上体)两臂侧平举。反复练习若干次。

8原地或行进做各种方式的跳跃、越过障碍物等练习

1.结合本年级田径、体操和其他教材的有关发展下肢肌肉群进行练习

2.各种发展下肢肌肉的练习

[动作方法]

(1)在一条直线上做左右腿交叉跳。

(2)双腿并拢,连续向前跳。

(3)原地向上跳,连续做。

(4)单脚跳圆圈,左右换脚跳。

(5)原地跳起转体90度、180度、 360度。

3.从跳箱、跳跃器、平台等器械上做高处跳下

[动作方法]

从立正姿势向前上方跳起落在沙坑或垫子上;

从高处跳下,转体90度;

从高处跳下,转体180度;

从高处跳下,在头上、背后击掌;

从高处跳下,由学生做各种创造性的动作。

 

9利用重物(10~15千克)做各种臂屈伸、摆振等练习

1.同年级田径。体操和其他项目的发展全身肌群练习的动作

2.举、推、抛、投实心球

[动作方法]

(1)双手持球向上推举实心球(或沙袋以下同):双手持球,向上推举,臂伸直再复原屈臂,反复做,球重2千克,每组做10次。

(2)双手持球交替上举:双手各持:球,交替做推举动作。球重2千克,每组10次(左右手交替算1次)。

(3)双手持球在头后推举:双手朝前,做推举动作,球重2千克,每组做10次。

(4)双手持球胸前平推:球重或重物4千克,每组5次。

(5)双手持球体前、后、侧屈:两脚并立,持球前屈时,球触地,后屈时有明显的背弓,侧屈时按左、正、右、正的顺序做。球重2千克,每组做的次数,由教师安排。

(6)双手持球做腰绕环:双臂上举,臂伸直,从左向右,再从右向左做连续绕环动作。。球重2千克。

(7)双手持球仰卧起坐:仰卧,两臂头上伸直持球,连续做仰卧起坐。球重2千克,每组做10次。

(8)单手、双手向各方向抛球、推球、投球。球重量、做的次数可灵活安排。

3.杠铃、重物的提、推动作

[动作方法]

(1)提起动作:双脚开立与肩同宽,体前屈,双手握或抓住杠铃或重物,提起至腹前,再将重物放于地上,或做手提重物的蹲起动作,反复做重量10~15千克,次数由教师自定。

(2)推举动作: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将杠铃或重物提至胸前,向上做推举动作,反复做。次数根据上课需要做若干次。

[教学重点]

(1)要注意生理负荷不可过量:力量素质练习,有的动作需要闭气,学生的心脏负担较大、要针对学生具 体情况,合理地安排生理负荷量。“宁可少(重量和次数)一点,不可超量。”

(2)锻炼要全面:使各部位得到全面的发展,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3)肌肉要放松:有松、有收,使肌肉收缩力加强。

(4)要提高学生兴趣:力量性练习,比较枯燥、艰苦,应采用游戏和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练习兴 趣和积极性。

(5)要与发展灵敏等素质练习相配合:六年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很稚嫩,力量练习(特别是静力练习)要与灵敏、速度等素质练习相配合,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灵敏素质

1、两人追逐、躲闪跑

[动作方法]两人追逐,前边跑的人充分利用躲、闪改变跑的方向,摆脱对方的追赶或手触:后边跑的人要根据前边人突然改变的跑动方向,随之改变,,加快速度追赶手触对方。两人交换色。

2、10米X4在返跑

[动作方法]从10米长场地一端站立式起跑,快速跑至另一端用手触端线后,快速往回跑;同样用手触及这一端线后,再返回去,如此重复两次,即10米X4在返跑。

3、图形跑

[动作方法]快速沿着场地上的图形进行跑的练习。

 

4、后退跑

[动作方法]背对跑动方向,后退跑。

5、反复横跨

[动作方法]场地上画有相距12米的三条线。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于中间线两侧,上体稍前倾,两腿弯曲,用两前脚掌着地。听到“开始”的口令时,两脚同时蹬地向右线跨出,当两脚刚一触地就改变方向,向中线跨,由中线跨到左线,再从左线跨回中线,每跨过一条线即为一点(右、中、左、中即为4点)。如此连续进行20秒钟,做两次,记录成绩(点数)。

[教材要点]

改变方向要快,重心的起伏小。

6、附加动作的抛接轻物(拍手、下蹲、转体等)

[动作方法]用力将手中的小沙袋、小皮球等抛向空中,然后迅速做拍手、下蹲、转体等附加动作数次,再接住回落的轻物。

7、各种方式踢毽

[动作方法]

(1)连续用单脚内侧踢毽子。

(2)两脚交替用脚内侧踢毽子。

(3)用一脚内侧,另一脚外侧交替踢毽子。

8、徒手或利用器械,做钻、爬、跨、跳、滚动练习

[动作方法]钻、爬、跨、跳、滚动练习的内容形式很多,如:高姿、低姿、屈身或侧身钻过栏架爬过肋木;跨过小垫子或跳箱盖;跳过一定高度的皮筋;躺在垫子上做左右滚动练习等。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发展灵敏素质练习要佞密结合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术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寓灵敏素质练习于技术教学和其它索质练习之中,随时随地挖掘发展灵敏素质的因素,加强灵敏性训练,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耐力素质

跑走交替、自然地形跑、越野跑、定时跑(2~3分钟)、轮流领先跑,都是发展耐力素质常用的有效方法。可以揉在一起灵活运用,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进行练习。

[动作方法]跑的技术动作正确,幅度稍小,步子轻快,有节奏的跑和呼吸。

[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身心实际,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逐渐提高要求,以收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发展耐力素质练习

规定时间和距离(6~12分钟,800~1500米)的跑步、跑走交替、越野跑或自然地形跑

1.结合本年级田径和其他教材中的各种有关的教材进行练习。

2.连续地做各种上肢、下肢、腹背动作。

[动作方法]

30秒钟的立卧撑:从俯卧撑开始,变成蹲撑,反复做。这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锻炼项目,在规定项目20秒钟的基础上,增加10秒可从锻炼协调性、柔韧性,变为耐力项目。

3.1分钟跳绳:用单脚、双脚跳均可,摇一次跳一次。

4.连续大步走、半蹲走:根据需要定距离、定时间。

[

手脚并用爬竿(绳)

[动作方法]

预备:两手用拳式握法握住于肩上或头上的绳子,并用腿、脚夹住绳子。然后开始手脚并用向上爬。夹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一脚的脚背外侧和另一脚的脚跟外侧夹住绳(脚跟在上),同时两胫部和两膝部的内侧也紧紧夹住吊绳;另一种是以一脚的脚背和另一脚的脚掌夹绳,胫和膝部的方法同一。

攀绳方法也有两种:

一种是三拍爬绳。预备姿势:直臂悬垂在绳上。

第一拍:两腿弯曲尽量上提,然后用小腿夹住吊绳;第二拍,双腿夹紧吊绳,两臂引体向上,同时蹬伸两臂向上推身体;第三拍,两手依次向上换握,两腿、脚夹住吊绳。

另一种是二拍爬绳。预备姿势,一手直臂,另一手屈臂约与下颌同高握绳。第一拍:收腹两腿屈膝上提,小腿夹住吊绳;第二拍,蹬伸双腿,一手引体向上,另手同时向上换握。

[教材要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二拍法需要的力量稍大一些,但实用性强,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 人而异。

用各种方式爬越80-100高的障碍物

[动作方法]爬越的器械可以是跳箱、平衡木、矮凳,利用校国内低矮的物体。爬越时可以用爬的方法也可以用跨越、跳越、侧摆越,以及平衡木上走等方法

[人对行换位

[动作方法]两人面对站立,互拉对方双手,身体贴近,保持平衡,换位时两人各先移动右(左)腿,待身体重,乙移过对方后放开对方手,使身体移过对方,左(右)腿换位,两人换位后要保持好平衡,然后各自继续前进

转身

[动作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平举或弯曲保持身体平衡,转 体时以左(右)脚跟和左(右)脚掌为轴,向右(左)转体,两臂辅助转动,转体后两眼平视前方。

教材要点

保持身体平衡;转身时身体不左右摇晃;换位时双人配合默契。

各种方式跳短绳 连续单脚交换跳 [动作方法]

两手握绳两端,由后向前摇绳子, 一脚在前跨跳过后,另一脚随即跳起,绳从而脚下依次抡转过去。

并脚跳:

两手摇绳的两端,并脚跳过由后向前摇转的绳子。

连续单脚跳

两手摇绳的两端由后向前,一腿屈膝脚离地,单脚跳过绳子,连续进行。连续单脚跳,注意练习一定次数后,换脚进行。

跳长绳

两人摇绳,每人各握绳子的一端,对面站立,并同时向同一方向摇转绳子。

跳绳人正面对绳站立,当摇转的绳着地瞬间,跳绳人立即跑入跳起

跳绳跑接力

(一)游戏目的:培养儿童的协调俱和跑跳能力。

(二)准备工作:

1.单人用跳绳两恨。

2.在场地上回两条相距10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另一条为折回线。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面向折 回线,各队排头手持跳绳,将绳荡在身后做好准备。游戏开始,教师发今后,各队排头跳绳 跑向折回线,脚触线后立即跳绳跑回,将绳套在本队第2人身后,并将绳交给他,自己站到队 尾;第2人用同样方法跳绳跑,如此依次进行,全队每人轮流1次,最后以全组先跑完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跳绳跑时,必须连续一摇一跳,不得空跑。

2到折回线时,必须脚踩折回线后方能返回。

(五)教法建议:

也可任折回线上插两面小旗,要求儿童不间断地跳绳绕过小旗后返回。也可每队用两根跳绳,免去交 接时的停顿,以增加游戏的激烈性。

 

闯关

(一)游戏目的:培养儿童的灵敏性和判断时机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跳绳(2.5一一一3米长)3根。

2.在场地上画3条相距3米的平行线。

(三)游戏的进行:选几名儿童,每两人拿一根跳绳,分别站在3条线上,其他人成一路纵队面对跳绳站好。

游戏开始,拿跳绳的人同时向同一方向摇绳,其他人按顺序依次从摇转在空中的绳下穿过.连继闯三关后。在对面面对跳绳站好。如中间碰绳或跳过绳算失误,由失误者替换一个摇绳的儿童,游戏继续进行。

(四)游戏规则:

1闯关时,中间可稍停顿等待时机,但不得摇绳两次以上仍不闯关,否则算失误。

2摇绳人要有节奏的摇绳,不能忽快忽慢。

(五)教法建议:

可以3条绳向不同方向摇动,或允许3条绳不同步摇动,以增加游戏的难度。也可以几个人同时闯关,看谁先过关。

8字形跑动跳绳

(一)游戏目的: 发展儿童的灵敏性和跳跃能力。

(二)准备工作:

长跳绳一根。选两名儿童做摇绳人,将其他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各成纵队站在跳绳正摇方向一侧的两边。 游戏开始,教师发今后,各组排头同时人绳,跳过一次 后从另一侧跑出,绕过摇绳人站在另一组的队尾 其他儿童照此方法按顺序连续跳绳,如有失误,由失误者替换摇绳人。

(三)游戏规则:

1.跳绳时,碰绳、空绳、停顿,均判为失误。

2.只允许两组各一人同时入绳,提前或错后人绳均算失误。

(四)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改为要求每人跳规定的次数后跑出。

2.可在跳绳时,要求两人互换位置,或加转体等动作,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曲线跑动跳绳

(一)游戏目的:发展儿童跳跃和曲线跑动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2米长的跳绳6根。

2在场地上画两条长10米,间隔5米的平行线。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选出6人,每两人一根跳绳站在同一条平行线上做摇 绳人,各组摇绳人彼此之间尽量靠近。各队其他人成纵队分别站在平行线同一端本队摇绳人的左臂一侧。各队第1和 第3根绳向有跳绳人的方向正摇绳,第2根绳则采用反摇绳的方法。游戏开始,教师发今后,各队排头迅速上第1根绳 ,跳一次后,跑向另一侧绕过摇绳人后上第2根绳,跳一次后跑出,如此依次跳过第3根绳后站到线另一端摇绳人的 右侧。其他人照此方法进行曲线跑动跳绳,每人做一次,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依次跳过3根绳,如有失误要求在失误处完成跳绳一次后再继续前进。

2·要求各队按顺序进行,不得两人同时跳一根绳。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改为允许两人同时跳一根绳(但顺序不能变动)。允许空跑,以增加速度。

2·可从一端开始,曲线跑动跳绳往返一次,回到原来位置为止,中间允许交叉人绳跳动。

双人跳绳接力

(一)游戏目的:培养儿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发展其跳跃能力。

(二)准备工作。

1跳绳(长2.5米)两根。

2·在场地上回两条相15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另一条为折回线。

(三)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并为偶数的两队,各成两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横排两人为一组。各队第1组儿童并肩站立,一人左手握绳柄,一人右手屋绳柄,把绳荡在身后,做好准备。游戏开始教师发今后,两人同摇一根绳并跳绳跑向折回线,脚触线后,两人再跳绳跑回本队,将绳套在第2组儿童的身后,并把绳交给第2组,然后站到队尾。第2组儿童接绳后,依照前面的方法进行,直至全队轮流一次后,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跳绳跑时,必须连续一摇一跳,不得空跑。

2·中途失误停绳后,必须在原地重新摇绳后,方能前进。

3.两个人的脚都触到折回线后,方能返回。

柔韧素质

1、持轻器械做各种肩关节活动

[动作方法]

手持短绳或体操棍的两端,做向前、后或绕环练习。练习时逐渐提高要求,如缩短两手之间的距离、臂从弯到趋于伸直等。

2、体侧屈、体前屈、体后屈、腰绕环

[动作方法]

体侧屈: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腿伸直,向左、右做体侧屈。

体前屈:两脚开立或并扰,做直腰体向前屈。

体后屈:两脚左右开立,提脚跟,向前顶髋,做身体向后屈。

腰绕环:两脚开立,两手叉腰,做向左、右的腰绕环练习。

3、各种方式的压腿、摆腿、踢腿、纵叉、横叉

[动作方法]

正压腿、侧压腿;外摆腿、里摆腿;正踢腿,侧踢腿;纵叉、横叉等。

4、各种踝、膝、髋关节活动

[动作方法]

踝、膝、碗关节的伸、屈、绕环等。

[教学重点]

①柔韧素质练习与其它素质练习相结合,在各种运动项目的准备活动中,要特别加强柔韧练习;

②柔韧素质练习要从小抓起,效果会更明显;

③培养学生的吃苦和超越自己极限的拼搏精神。

速度素质

1.各种预备姿势,突发各种信号的快速移动

[动作方法]

学生用蹲、坐、仰卧、俯卧等预备姿势,听到突发信号(哨音、掌声、口令等)立即向指定的方向快速移动。

2.变换各种方向的跑

[动作方法]

向前跑动时,听信号后,迅速改变方向、临时突发指定方向跑等。

3.各种方式追球跑

[动作方法]

面向或背对抛球方向,大家追一球跑练习;或者自己或同伴向前抛球后,迅速追球跑练习。

4.短距离重复跑

[动作方法]

站立式起跑,快速跑30米左右后,走回起点重复进行。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掌握练习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5.30~40米快速跑

注意后蹬有力,跑的频率要快。

[教学重点]

1、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

2、结合发展灵敏素质的练习,效果更好。

哑铃肩上推举的正确方法

     哑铃是一种不错的健身器材,能够锻炼出三头肌,许多专业的健美运动员,通过哑铃来练中手臂的肌肉线条,下面是对做哑铃推举动作要领以及哑铃的推举方法正确引导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哑铃是如何正确练习的,以免不正确的哑铃引起不协调。

 如何锻炼三角肌中束:哑铃肩上推举

 哑铃肩上推举(Dumbbell Shoulder Press)能很好地增加肩部的围度,大重量可以使肩部力量和围度飞速增长。可以采用站姿或者坐姿,一般是采用坐姿,这样可以防止下肢和躯干借力。

 目标锻炼部位:三角肌中束 (同样对三角肌前束、肱三头也有锻炼)

 哑铃肩上推举

 动作要领:

 1坐在平凳上,双脚自然打开,双腿稳定住身体,臀部尽量向靠背上贴紧,腰部收紧不要贴住靠背,收腹挺胸,双手持铃握于头部两侧,双手握住哑铃中间的位置,从身体两侧举起,保持在大臂和小臂的夹角为90度,手心朝向正前方

 三角肌中束:哑铃肩上推举

 2然后深吸气将哑铃分别从身体的两侧推起,拳眼相对,相交于头的正上方,但是不要将哑铃彼此触碰到,下落时吸气,反复进行练习。

  注意事项:

 1这个动作可以用站姿(如下),但相对来说,还是坐姿更稳定,而且避免下肢和躯干借力,对三角肌锻炼更有效。

 哑铃肩上推举

 2动作整个过程一般采用双手拳眼相对(即掌心向前,即本文主要解释的情况),如果双手拳眼朝前(即掌心相对,如下图),锻炼重心开始偏向三角肌前束,两种动作对三角肌前束和中束都有锻炼,只是比重大小的问题。

 哑铃肩上推举

 3中等或大重量时,肘关节一定不要伸直,容易受伤;腰部也开始在分担肩部的'力量,因此最好带上腰带比较安全。

 4为了获得和杠铃推举不同的效果,可尽量将哑铃放低,然后两臂同时举起,这样做动作幅度更大。

 哑铃肩上推举

 5推举时如果推到最高点双臂完全伸直,而一旦肘关节完全伸直—锁住,三角肌就不怎么用力了,几乎完全靠骨骼支撑重量。如果在肘关节伸直前就停下来,开始下放哑铃,则练习效果会大大加强。

 用哑铃锻炼身体很重要的,通过哑铃肩上推举,可以练出完美的肌肉和三角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哑铃的推举过程中,力度不要太大,以免容易受伤,腰部力量要分散到肩膀部位,尽量的将哑铃放低,以免引起腰肌劳损,或是肩膀受伤。

;

练习胸肌的动作很多,比如卧推、俯卧撑以及绳索下拉,在锻炼胸肌上面有很好的的锻炼效果。我们在动作中,掌握动作的技巧,这样会使动作的功效发挥的更大,今天我们就以上斜哑铃飞鸟为例,向大家介绍它的3个技巧,更好的让你的胸肌达到突破性的生长。

第一个技巧解析:坐椅的角度大小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当我们在做上斜哑铃飞鸟这个动作的时候,经常躺在斜椅上,有的健友就会说,斜凳的角度越大越好,实际这是错误的认识,我们的角度增大了,肩部所受的刺激力就会越强,减弱了胸部受刺激的程度,对锻炼效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二个技巧解析:当在动作的最低点时,动作不要太夸张

在力量训练中,把动作做到最大限度,就会使肌肉受到的收缩力和张力变大,这样对我们的锻炼带来好处,但是在飞鸟的训练中,如果当哑铃下降到最低点时,使肌肉的收缩力和张力增大,这样就会使肩部所受到的压力增强,长期锻炼的话,会给肩部带来很大的损伤。

第三个技巧解析:掌握正确的握铃技巧

健友们经常把哑铃的动作轨迹弄混,有的认为哑铃向上到高点的时候,是开始动作,也有的认为哑铃在身体的两旁的时候是开始。所以小编今天以最低点和最高点来进行动作的分析,我们在最低点的时候,手掌握住哑铃,保持手掌心朝上,当哑铃向下降落的时候,胸部会有很强的拉扯感,胸部的刺激度被提高,锻炼肌肉的成效就会明显。

下面我们再次重温上斜哑铃飞鸟的经典动作。

1、调整好座椅的角度,为了使胸肌的刺激度提高,我们把座椅调到30度,如果调大了,就会使肩部的三角肌受刺激度增强,而胸肌的刺激度减弱。

2、动作的预备动作:身体仰卧在斜椅上,双手握住哑铃放在肩部的正上方,双脚全脚掌着地,肩胛骨向后收缩,使背部紧贴在椅背上,收缩腹肌保持颈部伸直。

3、动作过程:哑铃向上运动时,使它的运动路线呈三角形,当哑铃在胸部上方相碰的的时候,顶峰收缩1秒,胸肌要有很强的挤压感,然后缓慢的降低哑铃,回到初始的位置。

4、训练强度:建议做3组左右,每组做10次,要持续的进行动作,中间不能休息。

健身器械哑铃的正确使用方法

 健身器材,可以说是健身人士的最爱了,没有了它们的帮助,身材不会如此快的呈现出效果来。不过,对于健身新手来说,当你初次到健身房内,看见一排排器械,真的是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健身器械哑铃的正确使用方法,欢迎阅读。

 一、俯身臂屈伸

 哑铃俯身臂屈伸(Dumbbell Triceps Kickback)这个动作无法用杠铃来替代,一般是单臂做效果最好,可以站立俯身,但最好单膝支撑长凳更稳定。

 1哑铃俯身臂屈伸(Dumbbell Triceps Kickback),俯身单臂屈伸

 哑铃俯身臂屈伸(Dumbbell Triceps Kickback)这个动作无法用杠铃来替代,一般是单臂做效果最好,可以站立俯身,但最好单膝支撑长凳更稳定。

 目标锻炼部位:刻画三头肌线条

 动作要领:

 1起始姿势:向前屈体,单手握哑铃,另一手撑开或一手扶膝后腿上,让握铃的上臂贴靠身侧,与上体平行。屈肘,让前臂自然下垂。

 2动作过程:上体和上臂保持不动,收缩三头肌,把前臂向后上方挺伸,直到臂部完全伸直,同时彻底收缩三头肌。静止一秒钟,再屈肘,让前臂徐徐下垂到开始位置。

 3呼吸方法挺伸前臂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事项:

 1挺伸前臂时尽可能勿使上臂上下摆动。

 2臂部完全挺直后,还要把手腕往上抬,使三头肌达到顶峰收缩

 二、俯身单臂划船:

 主要练背部外侧和下背。俯身划船是增加背阔肌厚度的最佳方法,主要锻炼的是中部背阔肌。几种俯身划船中,单臂哑铃划船(One Arm Dumbbell Bent-over Row)能将两侧背阔肌独立分开来,对于抱怨自己背部不对称的锻炼者来说是个补偿的好机会。另外允许你将重量拉到更高,高度的加大让肌肉得到更加完整的收缩。

 1俯身划船:增加背阔肌厚度的最佳方法(详细动作)

 俯身划船是增加背阔肌厚度的最佳方法,主要锻炼的是中部背阔肌。几种俯身划船中,单臂哑铃划船(One Arm Dumbbell Bent-over Row)能将两侧背阔肌独立分开来,对于抱怨自己背部不对称的锻炼者来说是个补偿的好机会。另外允许你将重量拉到更高,高度的加大让肌肉得到更加完整的收缩。

 正握引体向上(Chin-up)动作大全,反握宽距、窄握引体向上

 卧姿直腿侧平举(Lying Hip Abduction)

 目标锻炼部位:背阔肌中部(即内侧)

 动作要领:

 1屈体用正握法抓住哑铃,另一只手扶在长凳上支住身体,另一只膝盖也弯曲支在长凳上,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抬头挺胸。

 背阔肌(03):单臂哑铃划船

 2把重量放到尽量地低,掌向身体将重量拉起;尽量保持身体静止,用背而不是用手臂将哑铃拉到体侧;缓慢地放下,保持对重量的控制,一侧练完再练另一边。

 史密斯机俯身划船(Smith Bent-over Row),增加背阔肌厚度

 耸肩,锻炼斜方肌、及颈肌、上背肌群动作

 注意事项:

 1初始不使用大重量,技术稳定后在逐步增重

 2训练时腰背不够平直会损害脊椎,放在平凳上的手臂要保持肘关节微屈,放在地面上的腿保持膝关节微屈,动作太快会降低训练效果,幅度过大会增加身体扭动,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三、哑铃上斜推举

 目标锻炼部位:胸大肌

 基本雷同平板哑铃卧推,但需注意斜板的角度控制在30-45度之间,角度太大对三角肌前束的压力也越大,会影响到胸大肌的发力。

 动作要领:

 基本雷同平板哑铃卧推,但需注意斜板的角度控制在30-45度之间,角度太大对三角肌前束的压力也越大,会影响到胸大肌的发力。

 注意事项:(所有三种姿势)

 1哑铃卧推是自由器械进行的卧推,手臂力量不够无法控制哑铃稳定性是容易造成受伤的,为了安全起见,初级健身者不推荐哑铃卧推,最好采用史密斯机进行杠铃卧推。

 2卧推过程中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3确保哑铃正确的运动轴线很重要:平板哑铃卧推应将其置于乳头上方;上斜卧推则应将其置于上胸部;下斜卧推应将其置于下胸部。这样才能有效锻炼相应的胸大肌部位,否则锻炼没有效果。

 4一定要注意将两肘展开,做卧推时双臂在体侧张开,因而能基本上只靠胸大肌用力来完成动作。下放时,掌心逐渐向前至肩两侧,这时,要两臂自然下垂,成手、肘面与地面垂直,上推时肱三头肌不要主动用力。

 5注意宽间距卧推主要锻炼胸大肌,窄间距卧推主要锻炼三头肌。当然如果肱三头肌力量不够,也不能卧推大重量,也就不能练出发达的胸大肌,所以哑铃卧推需要强大的三头肌做基本保障。

 6为了平衡发展胸大肌,在一次胸肌训练中,平板、上斜、下斜应该各安排几组哑铃卧推。

 7哑铃卧推是个有风险的动作,必须配备较好的训练手套和护腕来保护手部,冲击大重量时,如果自我保护意识差的一定要有人保护

 四、平卧推举:

 目标锻炼部位:胸大肌中部 (即增加胸肌厚度和围度)

 上推时用鼻子呼气,还原时用口吸气。

 1平板哑铃卧推(推举)-胸肌训练动作4a

 哑铃卧推是锻炼胸大肌最经典的动作,但要求很高。自由卧推中,哑铃卧推比杠铃卧推好处就是没有横杠限制,可以充分拉伸胸大肌。但这一动作难度比较大,如果不正确,很容易伤到肩膀,因此锻炼胸大肌时,哑铃卧推应放在前面做。

 哑铃握推(dumbbell press)主要分平板、上斜、下斜三种情形,分别锻炼胸大肌不同部位,其他锻炼部位涉及肱三头肌、三角肌。

 目标锻炼部位:胸大肌中部 (即增加胸肌厚度和围度)

 动作要领:

 1仰卧在平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肘弯曲,握住哑铃,拳眼相对,手心朝腿部的方向,哑铃的轴线位于乳头上方(胸肌中部),抵住胸部。

 2向上推起,两肘内收,夹肘的同时夹胸。哑铃向上的同时略向前偏,呈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两臂伸直时,哑铃重心接近处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但不要正好位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这样会使骨骼支撑住哑铃的重量(这种由骨骼而不是肌肉支撑重量的情况称为“锁定”),使得胸肌放松,影响锻炼效果。然后,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重复。

 3呼吸方法:上推时用鼻子呼气,还原时用口吸气。

 注意事项:(所有三种姿势)

 1哑铃卧推是自由器械进行的卧推,手臂力量不够无法控制哑铃稳定性是容易造成受伤的,为了安全起见,初级健身者不推荐哑铃卧推,最好采用史密斯机进行杠铃卧推。

 2卧推过程中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3确保哑铃正确的运动轴线很重要:平板哑铃卧推应将其置于乳头上方;上斜卧推则应将其置于上胸部;下斜卧推应将其置于下胸部。这样才能有效锻炼相应的胸大肌部位,否则锻炼没有效果。

 4一定要注意将两肘展开,做卧推时双臂在体侧张开,因而能基本上只靠胸大肌用力来完成动作。下放时,掌心逐渐向前至肩两侧,这时,要两臂自然下垂,成手、肘面与地面垂直,上推时肱三头肌不要主动用力。

 5注意宽间距卧推主要锻炼胸大肌,窄间距卧推主要锻炼三头肌。当然如果肱三头肌力量不够,也不能卧推大重量,也就不能练出发达的胸大肌,所以哑铃卧推需要强大的三头肌做基本保障。

 6为了平衡发展胸大肌,在一次胸肌训练中,平板、上斜、下斜应该各安排几组哑铃卧推。

 7哑铃卧推是个有风险的动作,必须配备较好的训练手套和护腕来保护手部,冲击大重量时,如果自我保护意识差的一定要有人保护,哑铃上法也要注意安全

 五、平卧哑铃飞鸟(平卧哑铃飞鸟的呼吸方法)

 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和三角肌{是锻炼胸大肌中部和中缝的}。

 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手各持哑铃,掌心相对,推起至两臂伸直,支撑在胸部上方。动作过程:两手持哑铃平行地向两侧落下,手肘稍微弯屈,哑铃落下至感到胸部两侧肌肉有充分的拉伸感,并使上臂落下至低于肩部水平线。当哑铃落下时,要深深吸气。持铃循原路举起回原位时呼气。

 1平卧哑铃飞鸟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和三角肌{是锻炼胸大肌中部和中缝的}。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手各持哑铃,掌心相对,推起至两臂伸直,支撑在胸部上方。

 C动作过程:两手持哑铃平行地向两侧落下,手肘稍微弯屈,哑铃落下至感到胸部两侧肌肉有充分的拉伸感,并使上臂落下至低于肩部水平线。当哑铃落下时,要深深吸气。持铃循原路举起回原位时呼气。

 D训练要点:如果哑铃向两侧落下时,两臂如呈伸直状态,胸部肌肉便很难得到拉伸和肌肉收缩的感觉。

 2呼吸方法

 ①中、小重量:扩胸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②大重量:动作开始前,先做几次深呼吸,最后一口憋住不吐,直到连续扩胸动作完成后再吐气;也可采用开始前先吸半口(不吸足)气,当扩胸至最大部位(向外)时,迅速呼(吐)气,并立即再吸半口气,待动作还原时再换气。

 详细步骤

 仰卧窄凳(宽20~25厘米)上,双手持铃,小臂与大臂呈135度左右的夹角,动作过程中不要为了助力而勾起颈部使头离开凳面。

 下放哑铃时注意力集中在胸缝处,靠胸肌的张力控制住哑铃缓慢下放,同时充分吸气、挺胸,幅度要完全到位。上举时要靠胸肌的收缩带动双臂向上环抱,直至哑铃相触,这样可避免肩背过分参与用力。为了使动作更加准确,可想像去抱一个大的啤酒桶,职业明星麦尔文·安东尼在做此动作时就不断在心里念叨着“抱住它!抱住它!”

 该动作除了小臂与大臂之间保持135度的夹角外,整个臂形应撑圆,手腕略内收,形若环抱。如果仅以手臂紧张僵硬地勾住哑铃,发力就很容易以肩部为起动点,虽然看起来是在努力做飞鸟动作,其实是“貌合神离’,主要锻炼的是肩部三角肌前束,对胸肌中缝部的作用很小。

 为了充分牵拉胸肌纤维,采用的重量也要适度,以8~15次/组为宜。第一组应为15次左右,然后做3组10~12次,最后一组可降至8次,一共完成5组左右。飞鸟练习有别于卧推,卧推可在多组训练后将次数降至1~3次,效果仍很好。飞鸟则需要以一定的次数来累积刺激中缝肌肉,过重的负荷既影响动作幅度、拉伸的效果,又容易对肩肘部造成伤害(6次以内职业运动员也很少采用,而且支撑困难,有一定的危险)。

 训练中有人喜欢勾住颈部,将头抬离凳面助力。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抬头必然窝肩做动作,不利于充分吸气、挺胸。窝肩发力主要是肩背部,对胸部几乎没什么锻炼作用。为了纠正这一错误,可先降低重量,将次数定在12次左右,刻意体验一下正确的发力方式,待动作定型后再逐渐增重。

 六、交替弯举

 相比杠铃弯举,哑铃弯举(Dumbbell Curl)一般采用交替上举,这是其独有的优势。哑铃交替弯举(Alternating Dumbbell Curl)可减少借力,使注意力更集中在目标肌上。

 1哑铃交替弯举(坐姿、站立、上斜仰卧)动作图解

 相比杠铃弯举,哑铃弯举(Dumbbell Curl)一般采用交替上举,这是其独有的优势。哑铃交替弯举(Alternating Dumbbell Curl)可减少借力,使注意力更集中在目标肌上。

 哑铃弯举可以坐姿、站立,也可上斜仰卧。

 目标锻炼部位:肱二头肌、肱肌

 雕塑和分离肱二头肌,增加肱二头肌的围度、突出肌峰。

 动作要领:

 (1)直立哑铃弯举(Standing Dumbbell Curl)和坐立哑铃弯举(Seated Dumbbell Curl):

 身体直立(也可坐在凳端或垂直靠背凳上),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两肘贴靠身体两侧。

 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稍停。

 然后控制性还原。接着另一臂做相同动作。前臂和腕外旋是为了充分收缩肱二头肌和锻炼肱二头肌内侧头,更好地分离肱二头肌。

 类似器械上的练习:

 (2)上斜仰卧哑铃弯举(Incline Dumbbell Curl):

 仰卧在斜凳上,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两膝弯曲,双脚放地上,上臂紧贴身体两侧。

 弯举哑铃,收缩肱二头肌至极限,然后缓慢还原。

 可双手同时练习,也可单手交替练习。

 类似器械上的练习:

 注意事项:

 向上弯举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否则就变成主要锻炼二头肌外侧的哑铃侧弯举这个动作了(如下图),注意两者的区别。

 七、单臂哑铃弯举

 哑铃单臂弯举注意事项:

 1身体不能摇晃,下放哑铃时上臂不能完全放松,整个过程保持紧张。

 2动作过程中,意念集中-专注肱二头肌的发力过程。

 1哑铃单臂弯举,强化锻炼肱二头肌

 哑铃单臂弯举动作:坐于长凳上,低手持哑铃,肘部靠在大腿内侧。

 吸气弯举哑铃,完成动作呼气。

 哑铃单臂弯举借助托臂,既可让肱二头肌得到更针对的刺激,还可以举起更大的重量。此动作主要锻炼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

 哑铃单臂弯举注意事项:1身体不能摇晃,下放哑铃时上臂不能完全放松,整个过程保持紧张。

 2动作过程中,意念集中-专注肱二头肌的发力过程。

 八、哑铃深蹲

 哑铃深蹲过程中,人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因此大重量深蹲不仅能促进腿部肌肉增长,还能带动全身肌肉的增长。

 1深蹲的好处,怎么做杠铃、哑铃深蹲更有效

 练腿之道在于练肺活量,提高心脏功能。可以说大腿肌肉的发达程度与肺活量和心脏功能成正比。

 众所周知,深蹲是练大腿的王牌动作。而深蹲恰好是最需要大肺活量和强健心脏的动作。蹲得越深,需要的肺活量越大,心脏功能越强。显然,下半蹲的肺活量大于上半蹲。

 肩负重的垂直深蹲比其他深蹲(硬拉式杠哑铃深蹲、手托杠铃深蹲和斜蹲)所需肺活量更大,心脏功能更强。因为杠铃是垂直压在心脏上方的。

 蹬举比蹲举举量大的主要原因就是蹬举所需的肺活量小,大约是蹲举的1/2,心脏承受的压力也小,所以蹬举量是蹲举量的2倍。但蹬举时膝关节移动距离较大,影响大腿的受力。卧推举时肘关节移动距离也较大,影响上臂的受力。所以蹬举类似于卧推举。

 九、哑铃箭步蹲

 哑铃箭步蹲

 2一脚向前迈出一步下蹲使膝关节与踝关节在同一垂线上,另一腿向后伸直,重量均匀分布在两腿上。沉髋、后腿屈膝下蹲至膝关节接近地面,稍顿循原路还原。

 注意事项:

 1 上身要始终保持正直,让重心垂直向下。身体不能后仰或前倾。垂直下蹲时,前腿小腿垂直地面,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箭步蹲Lunget:哑铃、杠铃锻炼股四头肌

 箭步蹲(Lunget)和分腿蹲有些类似,但稍微复杂一些,多了一个跨步动作,锻炼效果基本类似,也是一项综合锻炼动作。箭步蹲可用杠铃也可用哑铃。

 杠铃箭步蹲

 哑铃箭步蹲

 目标锻炼部位:以股四头肌为主,对臀大肌、股二头肌及小腿肌群也有锻炼效果。

 动作要领:

 1双手各持一哑铃自然直臂垂于体侧或肩负杠铃,双手持哑铃屈肘置于肩上,两脚开立与髋同宽,眼视前方,挺胸收腹紧腰

 哑铃箭步蹲

 2一脚向前迈出一步下蹲使膝关节与踝关节在同一垂线上,另一腿向后伸直,重量均匀分布在两腿上。沉髋、后腿屈膝下蹲至膝关节接近地面,稍顿循原路还原。

 注意事项:

 1 上身要始终保持正直,让重心垂直向下。身体不能后仰或前倾。垂直下蹲时,前腿小腿垂直地面,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2箭步蹲的作用还体现在用于维持做此动作时身体平衡的肌肉锻炼上。因此,初始时身体的不平衡属于锻炼的切入点,应加以关注。

 3跨距不可太小以免重心不稳,腿部动作受限而得不到锻炼;跨距大时,下蹲过程中后腿应尽量保持绷直;跨距小时,前腿的膝盖可向前冲出。

 4箭步蹲动作过程中,双腿不同跨距锻炼的肌肉侧重有所区别,跨距越大越偏重于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臀大肌的同时锻炼,跨距越小越集中锻炼股四头肌。

 5其他类似动作:

 (1)跨步箭步蹲(农夫行走):负重或不负重,做两脚交替向前迈进的箭步蹲动作。每迈一步都要完成一次完整的箭步蹲过程,一般须待双腿蹬直后方可移重心迈腿进入下步练习,这个练习实际上是连续的箭步蹲。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334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