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为什么能当上北大校长?

蔡元培为什么能当上北大校长?,第1张

我不想给你大段复制,简单地说。

1、有才。他个人有深厚国学基础和留洋背景,是晚清翰林编修,深受德国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的教育理念影响。

2、有志。痛心国家衰微,同情维新,赞成改革和革命,曾经学习炸弹制造,从事暗杀活动。做教育是为了“救国。(这才是民族的脊梁)。

3、有时。1916年袁世凯死后,赏识他的大总统黎元洪任命其为北大校长,给予了很多支持,不仅剩下将近一半的总统府办公费用给教育,而且在各种风波中予以支持。

这才使得他走上了校长一位,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十年改革之路。

手敲,请采纳。

  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 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 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 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 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20世纪初,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首先出现排满字样,有的刊物明确主张颠覆清政府。1903年,东京留学界思想愈益活跃,宣传民族主义、民权学说的刊物相继出版。上海知识界也出现了新气象,公开倡言革命。组织革命团体,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903年11月,黄兴建立华兴会。以后,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江苏、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团体。

  1905年7月,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70余人在东京集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入。8月中旬,孙中山在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了《中国应建设共和国》的演说。同月20日,同盟会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黄兴被推为执行部庶务,会议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纲领。11月,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出版,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 号召。《民报》创办后即同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展开论战。辩论结果,革命派占据上风,改良派的政治影响大为衰落。[3]

  革命派积极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使同盟会的主力遭到重大损失,但有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扩大了革命影响。与此同时,自发的群众斗争蓬 勃发展,多达千余次。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因切身利益与帝国主义发生矛盾,参加并领导了收回路矿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

  为了消弭革命力量,拉拢资产阶级,清政府被迫作出一些开明的姿态。1905年7月,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9月宣布预备立宪。1907年9、 10月,下诏筹设资政院和咨议局,允许资产阶级可以通过选举取得向清政府提出建议等部分权利。上层资产阶级从中看到了希望,纷纷成立各种立宪团体,从事君主立宪活动,准备参与政权。但是满洲亲贵们对立宪并不热衷。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帝国万世一系,同时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期。不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改元宣统。摄政王载沣采取集权措施,积极推行由皇族独揽国家大权的政策,满洲亲贵和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加深,1910年,国会请愿同志会在北京连续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发布内阁官制,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立宪派分享政权的希望完全落空,少数人抛弃立宪的幻想,对革命活动开始表示同情。革命的形势愈益成熟。

  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国主义之命是从,将从中国人民手中夺得的权利拱手献给帝国主义,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与铁路国有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强烈反对出卖路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波澜壮阔。9月, 保路风潮扩展为全省抗粮抗捐,群众暴动接连发生。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会和川路股东会的负责人,并枪杀请愿群众数十名,造成流血惨案。同盟会 员龙鸣剑等和哥老会组成保路同志军进围成都,转战各地,攻城夺地,猛烈冲击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在清政府全力应付四川保路运动的时候,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乘机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9月下旬,革命党人感到形势紧迫,决定于10月6日(中秋节)发动起义,后由于形势瞬息变化,起义推迟。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在预定起义的那一天,共进会负责人孙武在汉口装配炸弹时不慎爆炸,湖广总督下令闭城搜查,汉口和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遭到破坏,一些起义***被捕、被杀或避匿。在这种情况下,新军各标营中革命士兵开始主动行动。10日晚7时,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汉阳、汉口也先后为革命军占领。11日, 起义士兵聚集到湖北咨议局,在咨议局议长汤化龙等人的参与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革命党的领袖们未亲身参加起义,缺乏政治经验的起义士兵对自己 掌握政权没有信心,清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枪口逼迫下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军政府发布文电,号召各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而奋斗。11月,湖北军政府公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它是全国第一个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拟定的地方宪法。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北方未独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统治较强,如直隶、山东、河南;有的远在边陲,革命党势力较弱,如新疆、奉天。这些省份也不平静,革命党仍然组织了一系 列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之后,立宪派纷纷表示赞成革命,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省起义过程中表现了高昂的热情。新军士兵、会党群众、知识 分子、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海外华侨、爱国士绅、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贡献。中国的政治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局面。

  革命的胜利发展使清政府极为震惊。10月27日,清廷起用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授予指挥湖北军事的全权。11月1日,清军攻陷汉口。同日,摄政王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交出全部军政大权,以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黎元洪和黄兴、宋教仁等过高估计了袁世凯的力量和自身的困难,企图利用袁世凯和清朝贵族之间的矛盾,以大总统的位置动员他倒戈,把最终推翻清朝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凯。11月27日,汉阳为清军攻陷。12月1日,双方议订停战3日。此后又拟定双方派出代表讨论大局。停战是辛亥革命从武装斗争走向政治妥协的一个重要转折。

  12月18日,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和革命军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开始和谈。11月下旬,各省代表议决承认武昌为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以鄂督执行中央政务。接着14省代表会议在汉口英租界召开,筹备成立中央临时政府。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代表会议决定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随即自武汉齐集南京。25日,同盟会总理孙中山自海外归来。29日,17省代表会议以16票的绝对多数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到南京就职,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告全国同胞书》等文件,正式宣告中华民国的诞生。1月2日,通电改用阳历。3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确定临时政府组成人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又成立南京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3种政治势力。独立各省的军政府多数为立宪派和旧官僚所操纵,南京临时政府和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对它们事实上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革命派自身的弱点也更多地暴露出来,孙中山的许多正确主张都遭到反对。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袁世凯感到大总统的位置难以到手,立即撤销和议代表,造成谈判破裂的形势,迫使革命势力妥协。帝国主义列强拒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并且制造外国干涉的空气。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孙中山被迫退让。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朝皇帝终于接受中华民国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正式退位。这样,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垮台了,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随之结束。2月13日,袁世凯向临时政府正式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职。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因实力在北方,拒绝南下就职。孙中山派蔡元培为专使北上迎接,袁世凯暗中指使亲信部队在北京、天津、保定制造兵变;帝国主义也乘机调兵入京,制造紧张空气,以支持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再次退让。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个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25日,唐绍仪到南京接收临时政府,组织新内阁。该内阁中内政、陆军、海军、财政、外交等部均由袁世凯的亲信或拥护者担任,同盟会只分配到教育、农林、工商等几个点缀性的席位。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5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和该院迁往北京。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篡夺。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的主要人物不止八个,以孙中山为首的同时还有黄兴、蒋翊武、黎元洪、汪精卫、邹容、章太炎、孙眉、蔡元培等等。

1、孙中山。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进行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在这一过程中,孙中山作为革命先行者的功绩和地位也逐渐为革命者所公认,使他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众望所归的领袖。

2、邹容,字蔚丹,四川巴县人。他曾留学日本,积极参加了留日学生所发起的革命活动。系统阐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和主张,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3、黄兴,少年时代受过封建主义的教育,后来在武昌两湖书院读书,开始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后来去日本留学,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归国后,成立华兴会,任为会长。

《辛亥革命著名***物》纪念邮票

1、《辛亥革命著名***物孙中山》(3-1)

邮票突出表现了革命先驱悲壮和崇高的精神风貌。望着这幅肖像,耳边仿佛响起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背景由五色旗和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建筑组成,象征辛亥革命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成果。整个画面再现了辛亥革命年代的革命气氛和时代精神,能够给人一种庄重、深沉、博大的感觉。

2、《辛亥革命著名***物黄兴》(3-2)

邮票图案背景是一面武昌义旗,旗面为鲜红色,象征热血沸腾;旗面中心有一颗放射出九道光芒的黑色九角星,象征钢铁意志。邮票再现了辛亥革命年代的悲壮气氛,具有一种威慑人心的力量。 

3、《辛亥革命著名***物章太炎》(3-3)

邮票背景是章太炎1903年发表的《章炳麟驳康有为书》和1906年主编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刊头,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气质,能够使人们进入一种深远的历史境地,产生浓厚的怀旧情绪。

仿佛清晰可闻《章炳麟驳康有为书》中那铿锵的话语:“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月14日 袁世凯在北京、天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良弼等组成宗社党。陶成章被刺死于上海。

1月16日 京津同盟会张先培、杨禹昌、黄之萌等谋炸袁世凯未中,3人均被捕遇难。

1月21日 徐企文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工党”。

1月26日 彭家珍在北京炸良弼。彭以身殉,良弼越2日死。

2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

2月12日隆裕太后代宣统帝溥仪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

2月13日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15日,参议院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月15日袁世凯令各省督抚改称都督。

3月18日夏继泉、潘复等人在济南富贵园开会,宣布建立中国统一党山东支部,夏继泉任正部长,潘复、庄陔兰任副部长。因该党党员多是各级在职官僚,被世人称之为“官僚党”。

月1日因辛亥革命而停顿的清华学堂,本日重新开学,学生返校者360人。10月,改称清华学校,监督改称校长,由唐国安任校长,周诒春为副校长。

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校长。全校分文、法、商、农、工等科,学生增至818人。1913年秋又增设预科。

5月7日临时参议院议决,国会采取两院制,定名为参议院和众议院。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去回顾它、铭记它。。。。。。 历史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险些丧命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生活,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里的当代学生,怎能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得神州第一功”,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枪。武昌揭竿而起,各省云集响应,辛亥革命势如潮水,它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从而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 岁月更迭,斗转星移。当我们在中国***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如今,红楼静静地矗立在长江边的蛇山脚下,彭浏阳路上来往行人如织,还有首义园、起义门、烈士祠、楚望台,他们承载了一段改写中华民族命运的辉煌历史,向人们无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往事。 历史总能给我们以启迪,从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首义的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首义精神。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审视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留给我们的种种意义,对于同学们今后的学习乃至成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义精神集中地体现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世代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传统,中国向来就不缺少为民请命、舍身成仁的豪杰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革命群体和个人英雄辈出,星光灿烂,革命党人抱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也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同学们不仅要回忆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黄子孙肩上的责任,将振兴中华的精神传承下去,把它转化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不断振兴和强大祖国的精神动力,同心协力建设美好的未来。 首义精神更突出的体现为勇于创新改革的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几千年实行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 “君为臣纲”之类的说教,经过几千年灌输和熏陶,仿佛已成为天经地义,连产生一点怀疑的念头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要从如此沉重的传统束缚下摆脱出来,提出以另一种政治制度来代替君主制度,困难可想而知。尽管道路千难万险,但革命党人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终于达到了革古鼎新的目的。这些在今天看来似乎平淡无奇,但在当时确实产生了石破天惊的震撼力量。“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这就是首义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改革的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今天我们祖国实施科教兴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深化改革,不断创新。这也要求同学们秉承创新理念,不光要掌握书本中已知的东西,还要掌握把不晓得的东西都弄清楚的能力,要善于发问、大胆质疑,敢于突破原有的桎梏,勇于挑战自我的局限,创造前人和他人未曾取得的成绩。 首义精神还始终贯穿着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武昌首义前夕,反动派屠杀多名革命党人,英雄们临刑时“神色益壮”,当众演说,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并号召大家“起来革命”。10月下旬开始,武汉保卫战苦战经月,殉难2600多人, 为全国各省响应革命赢得了时间,体现了革命党人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拼搏是一种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绽放异彩;只有拼搏,才能发挥智慧的潜力;只有拼搏,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还很长,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有拼搏精神,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一马平川的,当面临坎坷和困难时,我们是选择放弃逃跑,还是选择迎难而上,做出选择通常只是一念之间,此时此刻,需要的正是武昌首义的顽强拼搏精神。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孙中山也曾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毛泽东同志更是对年轻的学生们语重心长的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九十六年的沧桑岁月,风消云散,但散落不去的是永远的首义精神。我们今天在此以这种直观的纪念方式,不仅仅为了铭记那段光荣的历史,也应成为一种警示: 同学们,当社会历史性机遇和变革已然来到时,当你们即将面临人生的一大挑战时,你准备好了吗?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去回顾它、铭记它。。。。。。 历史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险些丧命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生活,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里的当代学生,怎能忘记这段历史

闭上眼睛,浮现的都是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画面。

  是啊,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国大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对我们的“恩赐”。

  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有无限的自由,可这些自由是谁赢取的呢,是党。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美好的时代下,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只需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需要担忧吃了上顿没下顿,只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需要担虑半夜敌人入侵,只需安然入睡。中国已经从落后走向繁荣。

  就从食物上来说,以前人们只要能吃饱就很满足了,不像现在都讲究营养平衡。以前人们衣服只求穿暖,现在只有时尚才是“真理”。90年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建国大业》里解放上海,解放军累了,没有占民宅,整体睡在马路上。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国***会胜利。这就是我们百姓最亲的亲人——中国解放军。当毛主席在天安广场向人民宣告***的胜利时,同时也预示了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王朝,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用鲜血换来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靠的就是党。所以让我们张开翅膀,向广阔天空飞去,为未来打拼,为祖国争光!!!

《最危险的东西》是李大钊先生发表于1917年9月6日《每周评论》上的文章。

李大钊的杂文,现实针对性强,议论深刻,文笔犀利,切中时弊,具有极强的战斗性。例如《宰猪场式的政治》把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形象地比作“宰猪场式的政治”。《中日亲善》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日亲善”的幌子下野蛮地侵略中国的本质。《太上政府》和《政客》揭穿了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大官僚都是帝国主义的奴才走狗。在批判旧的黑暗的事物的同时,也充满了对光明和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如《牺牲》、《牢狱的生活》、《最危险的东西》等篇。

附言:

李大钊(1889—1927 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共创始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民国五年(1916 年)回国后任《晨报》主笔。民国七年(1918 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参加《新青年》编辑,与王光祈组建少年中国学会,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后被军阀张作霖杀害。

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1917年)

南方网讯 1月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亦随之迁至北京北池子箭杆胡同9号(今20号)陈的家中。

是月李大钊任《甲寅》日刊编辑。

1月1日《新青年》2卷5号出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月9日张勋、靳云鹏、徐树铮在徐州开省区联合会,商议对付国会办法。

1月11日抚顺煤矿发生炸裂事件,死亡工人924名。

1月27日北大校长蔡元培在国立高等学校校务讨论会议上提出改革高等教育的建议,主张大学专设文理2科,其它法、医、农、工、商5科分别为独立之大学。

1月30日李大钊在《甲寅》日刊发表《孔子与宪法》。

是月四川德阳县人民起事,破县城,焚县署等处。

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2卷6号发表《文学革命论入吴虞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2月3日美国对德绝交,并请中国1致行动,英法各国均请中国参加作战。2月19日日本与英、法、俄协议,承认日本在山东权利,日允中国参战。

2月4日李大钊在《甲寅》日刊发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2月6日教育部下令重申禁止学生加入政党。

是月陕西保定、延川、安定等县人民起事,各县县城均被攻破。滇西各地人民起事,攻破兰坪等县县城。

3月4日各省公民尊孔会在上海成立,举陈焕章为会长,张勋、康有为等为名誉会长。

是月段棋瑞面见黎元洪,要求黎电令驻协约国公使,向驻在国政府磋商与德绝交条件,黎元洪反对参战,拒发电报。段愤而辞职赴天津,经冯国璋调停,黎允不于预对德外交。6日段棋瑞回京。

3月5日北京中国公学大学部改名中国大学。

3月8日孙中山通电,反对参加欧战。

3月12日俄国2月革命爆发。

3月14日北京政府布告对德绝交。

3月26日梁启超致函国务院,请速向德宣战。

4月1日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笔名在《新青年》第3卷第2号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

4月25日段棋瑞召集各省督军会议,决定对德宣战。

是月吉林舒兰县霍伦川地方人民反对清丈,焚毁皇产局。

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举行成立大会,黄炎培等9人任临时干事,并举黄为办事部主任,蒋梦麟为总书记。

5月23日因段棋瑞嗾使所谓“公民请愿团”等团体,包围议院,强使通过参战案,并组成督军团要求修改宪法,解散国会,黎元洪下令免去段棋瑞职务,以外交总长伍廷芳代国务总理。28日,又任李经羲为国务总理。

5月23日蔡元培赴天津在南开学校全体会上讲德、智、体3育的重要,又在该校敬业、励学、演说3会的联合讲演会上讲思想自由问题。两次讲演,均由周恩来笔录。

5月26日安徽省长倪嗣冲反对黎元洪免去段棋瑞职务,宣布与政府脱离关系。奉天、陕西、河南、浙江、山东、吉林、黑省、直隶、福建、山西各省相继独立。倪嗣冲并在蚌埠扣车,运兵天津,准备与奉鲁豫3省共同进兵北京。

5月27日北京留法俭学会预备学校开学,第1批入学者30人。(同年,河北蠢县布里村、保定育德中学和四川成都也都先后创办预备学校)

5月30日研究系、交通系人物纷纷离京,国会无法开会。

5月据日本文部省统计,至本年5月底,留日中国学生数约3千名。

是月四川懋功县人民起事。

6月1日黎元洪召张勋入京共商国是。

6月2日脱离北京政府之各省督军,在天津设总参谋处。皖、鲁、奉各派重兵进逼北京。

6月7日张勋率兵山徐州北上。8日,至天津,与段派集议,段系怂恿他入京倡乱。张勋电黎元洪,声称调停条件须先解散国会。

6月12日黎元洪被迫下令解散国会。伍廷芳不肯副署,与陈壁光率海军南下。

6月14日张勋抵京,28日康有为秘密至京,与张勋策划复辟。

6月26日黎元洪令将国史馆并入北京大学,在文科内设国史编纂处。

6月28日教育部规定大学修业年限:预科2年;本科4年。

7月1日上海发起组织中华全国学生救亡会。

7月1日张勋、康有为等在北京拥溥仪复辟,并改民国6年7月1日为宣统9年5月13日,恢复清末旧制。黎元洪避居东交民巷日本使馆,电请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任段棋瑞为总理。3日,段举兵马厂,申讨张勋。12日攻下北京。张勋复辟失败。

7月14日黎元洪通电去职。黎去职后,冯国璋任代大总统,以段棋瑞为总理。段派军阀与研究系、交通系政客联合组织内阁。研究系梁启超、汤化龙为段棋瑞出策,以宣统复辟,已使民国中断为理由,宣言召集临时参议院,不再恢复国会。

7月19日孙中山在广州致电段棋瑞反对再造国会,以维护民元约法。21日,海军总司令陈壁光响应孙中山号召,宣言“拥护约法,恢复国会”。22曰,海军全部舰队从上海开往广东。国会议员也相率赴粤。

7月21日孙中山在广东全省学界欢迎会上发表关于知难行易的讲演。

是月安徽5河、泗县、盱眙、6安、寿县、凤台、颖上等县人民起事。

8月1日冯国璋抵北京,6日宣布就任代总统。

8月14日北京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

8月18日孙中山召集国会议员在广州黄埔公园集会,决定在粤开非常会议。25日,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议决组织政府。9月1日,选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在临时约法未恢复前,行政权由大元帅掌握,对外代表中华民国。

8月28日段棋瑞与日本银行团订立第一次善后借款1千万元,以全部盐务税款作为抵押,此即为有名的西原借款之1从本年8月到次年9月,段棋瑞先后向日方借款达5亿元以上。

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海陆军大元帅。

9月27日教育部公布《修正大学校令》,其要点是:1、设2科以上得称大学,设1科者,称某科大学。2、大学本科修业年限改为4年,预科2年。3、大学教员改分正教授、教授、助教授3等,讲师仍旧。4、废止各科教授会,凡各科事项必须开会审议者,由各科评议员自行议决。

9月29日冯国璋下令组织参议院,又下令通缉孙中山。

9月周恩来自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

是月吉林富锦县人民起事,破县城。

10月6日广州军政府下令出兵湖南,任程潜为护法军湘南总司令。

10月15日北京大学召集会议,着手学制改革:仿美大学制,采用选科制度。是月恽代英在武汉发起组织互助社。

11月2日日本政府派石井为全权大使,赴美与美国务卿蓝辛谈判关于协同作战各案,发表所谓蓝辛石井宣言,美国政府承认“日本在中国之特殊地位”。

11月6日孙中山派林祖涵为湖南劳军使,赴湘慰问护法军。

11月7日伟大的俄国10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3日后,此消息即在上海《民国日报》等报纸上刊载。

11月14日北方直皖2系军阀暗斗,冯国璋授意在湘作战之北军王汝贤、范国璋通电停战。

11月15日段棋瑞请辞国务总理职。30日,冯国璋以王士珍署国务总理。

11月李大钊到北京大学,次年1月任图书部主任。

是月湖南宁乡县人民起事,破县城。

12月4日教育总长范源濂因赴美考察,辞总长职。冯国璋本日任傅增湘为教育总长。

12月18日冯国璋任段棋瑞为参战督办。段借此名义,编练参战军三师十混成旅,聘日人为军事顾问。同日,王士珍任段芝贵为陆军总长。北京政府仍操于段派手中。

12月22日孔教会在北京创办《经世报》,以陈焕章为总经理兼总编辑。

是年齐鲁大学在山东济南建立。

是年蔡元培向教育部建议:北京大学工预科毕业生全部升入北洋大学工科,北洋大学法预科毕业生全部入北京大学法科。

是年上海英美香烟公司工人罢工;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工人罢工。

是年江苏苏州佃农要求减租,反抗镇压,包围县城。湖南许多地区农民纷纷展开对地主的斗争。同年,陕西武功县斋门教起义;安徽省大刀会起事。(来源:血铸中华网)(编辑:姜志)

楼主,我还不知道你是问的是什么专业的问题,是中文、新闻还是历史专业呢?不同专业回答这个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吧。

能写的就写上了,希望能够帮到你!

精卫(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1883年-1944年11月10日)。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10年3月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武昌起义后获释。曾任《民报》主编。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宣传部部长。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成立,被选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宁沪汉三方合流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1931年5月,联合反蒋各派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组政府,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抗战爆发后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蒋介石。1938年12月29日,发“艳电”,电文称:日本“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尊重中国之主权”,能使中国“完成其独立”,以“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这样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战以来沦陷各地亦可收复,而主权及行政之独立完整,亦得以保持”。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组建国民政府,汪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最高国防会议主席。1944年11月10日病逝于日本名古屋。

最初动机:为当国民政府主席,争权失利

最高伪职:任伪国民政府主席

最幸之事:三次遇刺,大难不死

最终下场:命丧江湖郎中之手,死后焚尸扬灰

曹汝霖 (1877—1966)上海人,字润田。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春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1913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外交次长。1915年和陆徵祥一起奉袁命同日本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后任北洋军阀政府交通总长、财政总长。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6月10日北京政府被迫下令将曹等三人免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1949年逃往台湾,后至日本、死于美国。

周佛海

(1897-1948)湖南沅陵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7月参加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日本求学,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系。1924年脱离***,加入国民党。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1929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1938年底,随汪精卫投敌。1940年后,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汪伪政府警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上海市长等职。日本投降后曾被蒋介石任为上海行动总队总队长。后在舆论压力下被捕。1948年死于南京狱中

陈璧君(1891--1959)广东新会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乔治市(今槟城)。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槟城与汪精卫相识,遂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追随汪去日本留学。二年,随汪回北京执行暗杀摄政王的秘密使命。1912年5月,与汪精卫正式宣布结婚。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38年随汪公开投降日本。汪伪政权期间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6年被国民党当局以叛国罪判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1949年5月,由苏州监狱遣送上海提篮桥监狱继续关押,1959年病死于上海监狱医院。

郑孝胥(1860~1938)近代诗人,书法家。字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福建闽侯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由内阁中书改官同知。光绪十七年,东渡日本,任使馆秘书。次年,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二十年归国。历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督办广西边务。宣统三年(1911),为湖南布政使。清亡后,以遗老自居,先有楼在上海,题海藏楼,寓居于此,常与遗老辈相唱和。最后叛国,追随日本侵略者,并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旧时朋辈,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

章宗祥 (1879—1962)浙江吴兴人,字仲和。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在清政府民政部任职。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4年任司法总长。1916年任驻日公使,与当时的交通总长曹汝霖、前驻日公使陆宗舆勾结,在段祺瑞指使下,出卖国家主权,向日大量借款,激起全国人民愤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将曹、章、陆等免职。1920年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经理。1925年任北京通商银行总经理。1928年后,寓居青岛。1942年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谘询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居上海。

陆宗舆(1876—1941)字润生。浙江海宁人。18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02年归国后,任进士馆及警官学堂教习、巡警部主事。1906年冬随载泽出国考察宪政。 1907年调任奉天洋务局总办兼管东三省盐务。次年升任候补四品京堂。1909年进京任宪政编查馆馆员。1910年10月,被选为资政院议员。次年秋任交通银行协理、印铸局局长。武昌起义后,任度支部右丞并代副大臣。后任袁世凯总统府财政顾问。1913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同年12月被任为驻日公使。1915年初由袁世凯派遣,与陆徵祥、曹汝霖一起与日方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6月8日,由他在东京与日本换文批准该条约。1917年8月,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理,多次经手向日本借款。1919年4月19日,任察哈尔龙阳铁矿(今属河北)公司督办。五四运动中,与曹汝霖、章宗祥同被群众斥为卖国贼。6月,被罢免。1925年后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汪伪国民政府成立,被聘为行政院顾问。1941年6月1日病死于北平

褚民谊(1884-1946)著名业余昆曲家、国民党元老、日伪汉奸。原名明遗,字重行,别署乐天居士。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1906年随同乡张静江赴法国,途径新加坡时参加同盟会,抵巴黎后,与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等创办中国印书局,发行《新世纪月刊》和《世界画报》等,宣传反满革命。1911年11月上海光复后返沪,与陈璧君母亲的养女陈舜贞结婚。1912年5月任同盟会本部驻沪机关部总务长。9月再度赴欧。1915年春回沪倒袁,9月三度赴欧。1920年与吴稚晖、李石曾在法国创办里昂中法大学,任副校长。1924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底回国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兼任广东医学院院长。1926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嗣后递升为执行委员,7月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军医处处长,留守广州。1928年任上海中法工业专门学校校长。1932年1月汪精卫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褚任院秘书长。1937年上海沦陷前,任职中法国立工学院院长、中法技术学校医学研究部主任,未西撤。1939年5月汪精卫赴上海,遂成为汪伪政府核心人物之一。1940年3月底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任行政院院长、褚任副院长兼伪外交部长,12月任驻日“大使”,1941年10月回南京复任外交部长。兼任伪中日文化协会理事长,在协会内设戏曲组,由溥侗指导拍曲和彩唱。1942年褚曾任访日特使,日本天皇授予一等旭日大绶章。1945年10月14日在广州被军统局诱捕,1946年8月23日以汉奸罪在苏州狮子口监狱刑场被枪决。终年62岁。

江朝宗

(1861-1943年),行名世尧,原名雨丞,民国时改字澄,道号大中,斋名四勿轩。因排行第四,世称"四先生"。旌德江村人,寄居六安州麻埠镇(今属金寨县)是北洋军阀重要人物。江朝宗早年家贫弃学,入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所设之麻埠继勋典铺习商。清光绪十年(1884年)赴台湾投刘(当时刘督办台湾军务)参与抗击法军。刘部克复基隆后,江被升任海军管带。次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后,江返内地办理江南等地赈务。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时,随袁世凯出关,负责前敌饷械及侦探敌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江负责处理直隶、山东沿海地区义和团和教民之间纠纷案件。光绪三十一年,江留办京畿冬防,协同守卫皇宫禁地,经直隶总督袁世凯保奏,以知府留于直隶委用。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成立"登极大典筹备处",江朝宗为该处成员之一。1917年,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院发生府院之争,黎召"辫帅"张勋入京调停。张率兵入京,逼黎以解散国会为调停条件。时伍廷芳为内阁总理。于是江朝宗于1917年6月12日当上国务总理,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命令解散国会。时避难上海的国会议员们,以江非阁员不能任代总理为由,联名通电反对。6月24日,江宣告卸任。后被段祺瑞作命为将军府"迪威"将军。1921年,江朝宗保荐许世英为安徽省省长,自己则以"太上省长"自居。此后,江虽失掌军政大权,却以前清遗老、民国伟人、社会名流自命。“七七”事变后,他投降日本侵略者当了汉奸。由于他是在日本投降前病死的,所以还举行了一个较为“体面”的葬礼

齐燮元(1879年 一1946年),字抚万,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光绪年间秀才,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民国年间,所率部队屡战屡败,然而职务却由旅长累升为副司令。1937年投靠日本侵略者,1940年被南京汪伪政府任命为 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日本投降后,1946年被处决于南京雨花台。

蔡元培(1868—1940)

字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1916年12月至1927年8月,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北大思想的活跃、新思潮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众多革新人物和学术大师云集北大,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基地。

1916年12月26日,民国五年,蔡元培49岁时,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

1917年,蔡元培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

1917年,蔡元培邀请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

1917年,徐悲鸿应蔡元培之邀从日本东京返北京,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7年7月,胡适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1917年7月3日,蔡元培在北大发表热情洋溢的就职演说的余热未散,就向黎元洪总统提出辞职了,措辞委婉,但动因沉郁,那就是抗议张勋复辟。

1917年10月,民国六年,蔡元培50岁时,主持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讨论修改大学规程,北京大学文科提出废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会议议决通过,决定在北大试行。北大选科制规定每周一课时,学完一年为一个单位,本科应修满80个单位,一半必修,一半选修(理科酌量减少),修满即可毕业,不拘年限;预科应修满40个单位,必修占四分之三,选修占四分之一。选修科目可以跨系。

1918年,他更明确地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1918年5月22日,蔡元培为“中日防敌军事协定”这个破事,反对政府变相卖国,又向大总统提出辞呈。

1918年11月16日,民国七年蔡元培51岁时,“一战”刚结束,在天安门前组织集会庆祝,发表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讲,鲜明提出要“认识劳工的价值”,并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

1919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废除科,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设立1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原来的文、理、法三科分别改称第一、二、三院,仅作为各系所在地区的标志(因原来三科分布在不同地区),不代表一级机构。

1919年5月8日,五四运动爆发后,蔡元培为抗议政府逮捕学生,于5月8日提交了辞呈。并于9日悄然离京。

5月13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于5月13日向政府齐上辞呈,支持蔡元培。

1919年6月15日,民国八年蔡元培52岁时,在他发布的《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中说:“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后由于北大师生极力挽留,蔡元培答应只做北大师生的校长。

1920年初,蔡元培与李石曾、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蔡元培任校长。

1920年2月,蔡元培下令允许王兰、奚浈、查晓园3位女生入北大文科旁听,当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

1920年5月,蔡元培聘任地质学家李四光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邀著名作家莎菲回国任北京大学文学教授,8月,聘鲁迅为北京大学讲师。

1920年年底,民国九年,蔡元培53岁时,被北京大学派遣去欧洲考察。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47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