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呢?,第1张

先秦以前的政治是贵族政治和精英政治,国家的权力部门由贵族和精英控制。所谓贵族就是指王室子弟、将相子弟;所谓精英则是各学派的精英人物。贵族子弟占据了大部分权力部门,精英则是自荐或者他荐,得到国君赏识后,委以职务。汉朝建立后,贵族政治渐渐瓦解,治国理政的人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权力部门。当然被举孝或者举廉的人,大部分还是贵族子弟,寒门子弟很难被“举孝廉”!

孝是指孝顺父母,对长辈恭顺;廉是指办事廉正。儒家认为对父母孝顺的人自然对国君忠诚,办事廉正的人必然秉公理政,孝与廉都是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品德的人为官,上可为皇帝分忧,下可为百姓办事。当然除了品德外,还需要有才能,举孝廉的人只是获得了考试的资格,通过考试后,根据才能任官任职。如果通不过考试,那么也当不成官,成不了吏。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被举孝廉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

并不是所有孝子跟廉人都有资格被举荐,每个郡举荐的名额是有限的。人口满二十万的郡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举孝廉是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各郡都会把握这个机会,推荐的人才那怕是贵族子弟,但是能力还是有的。

被举孝廉后且通过考试的孝子廉人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举孝廉前期还有作用,后期就成为世家门阀的特权。东汉末年,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执政后,就一改举孝廉制度,采用自荐或他荐的精英人物为官吏。

“举孝廉”是推举孝子和廉吏的意思,“孝”和“廉”并举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举孝廉”,是汉代“以孝治天下”在制度建设上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官制度,此后一直持续了好多年,直到隋代实行“科举制”才终止。

楼上的没看清题。

东汉。

讲的是东汉的察举征辟制度。此句古文的意思是选出来的秀才,却不认识字,选出来的孝廉(就是孝敬老人的榜样),却让自己的老父亲一个人居住。这实际上是讽刺汉朝的选举官员的权利是被士族所垄断的,也说明这种靠乡民和县里来选举官员不具有公平性和科学性。

后来这种制度被科举制所代替了,所以科举制还是有着很强的功能的,今天我们还是在沿用科举制。

举孝廉是汉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也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它的具体执行方式是由地方官来负责,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频率由下向上、向朝廷推荐人才去做官。而人才的判断标准,就是“举孝举廉”,其中孝指的是孝顺父母,廉指的是清廉方正。

一、以德取士

作为汉代察举制的重要组成科目之一,举孝廉最初由汉武帝下诏设置的。他命令各个郡国举荐符合“孝廉”标准的人才各一名,让他们到中央去接受官职。

这一选拔渠道的开辟,表达了朝廷对人才品德的认可和重视。支撑这一制度的是一种“由小见大”的思维逻辑:一个人如果在生活能够孝顺父母,对待工作能够做到清廉正直,那么他就是值得委任官职的人才。

二、引入考试

由于在“举孝廉”的过程中,地方官拥有很高的话语权,也就逐渐出现了看重名气和安插人脉的做法,这对于选拔能做实事的官员显然是很不利的。因此到了汉顺帝时期,皇帝又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被推举为孝廉的人年龄必须超过四十岁,并且需要接受相应的考核,合格之后才能授予官职。

这就说明,原本纯推举制的“举孝廉”逐渐加入了考试环节,用来衡量被推举上来的人到底有没有工作能力。

由于举孝廉考察的是人的品德水准,一旦通过这一渠道上来的人,名声往往都会非常好听,是很受社会重视的清流正途。西汉和东汉时期都有大量重臣从孝廉选拔出身,对政治局势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逐渐废弛

在通过察举制“举孝廉”的前期,尽管出现了一些虚名大于实干之类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它为人才提供了向上的渠道,并在社会上提倡一种在家当孝子、出仕做廉吏的风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东汉王朝进入末期,吏治败坏、社会风气不正,察举制的有效运转也必然受到影响。东汉后期桓灵二帝在位时期,民间曾经流行过一首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首童谣讽刺了察举制名存实亡之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讽刺画面。其中“举孝廉,父别居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某人明明根本不和他的父亲住在一起,也就是说并没有尽到照顾孝敬老人的基本义务,但他却仍然以“孝廉”的名义被推举上去做官了。

这首童谣反映了东汉末年整个社会的逐渐溃烂,随着汉王朝日渐走向末路,察举制也很快被九品中正制取代了。

“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的。

麻烦采纳,谢谢!

1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属于选拔任用官员的一项制度。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汉代孝廉是选拔、任用官员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制度。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师古曰:“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

3举孝廉是汉武帝推崇儒家之后实施的制度,制度实施初期,确实起到了弘扬儒家思想,移风易俗的作用,很多文学家因此脱颖而出。根据儒家的思想,强调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因此,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成为汉代察举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然而终两汉之世,孝廉往往连称而混同于一科。被举者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儒经的儒生,被举后,没有官职者授以官职,原为小官者升为大官。自汉武帝之后,至于东汉,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起了化元元,移风俗的社会教育作用。察举孝廉在西汉时考核比较严格,吏治也较清明。两汉选拔人才注重学问品行,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并不是他们经通行修,而是在于他们的文才。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取士。

4举孝廉容易被地方豪强滥用和把持,所以在东汉时期,作用很坏。察举容易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东汉中期之后,考核松弛,察举不实,有不少滥竽充数者,竟闹出察孝廉父别居的大笑话,这和吏治腐败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当时的士子为了通过孝廉这一途径进入仕途,矫伪饰行,沽名钓誉,请托权贵,以获取孝廉的美名。有一个叫许武的人,被推举为孝廉。他考虑到两个弟弟还未显名,为了使他们出名,同他们商议后,便召来全宗族的人,把家产分为三份,他自己的那一份皆是肥田广宅,两个弟弟所得家产既少又差。但两个弟弟一点都不与兄长争执,宗族和乡里的人都称赞两个弟弟的谦让而责备兄长的贪鄙,结果两个弟弟被推举为孝廉。事后,许武又召集宗族的人,向他们说明真相,并说:“我现在的产业比分家时增加了三倍,现将所有的财产全部分与两个弟弟”。于是许武的名声大振,后被调至中央任长乐少府。

5由于举孝廉的负面影响太大。所以后世一直在改进官员选拔制度。魏晋南北朝为九品中正制,唐代以后盛行科举制。

举孝廉

“举孝廉”是根据下面民从的反映与评议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如果下面的人都说此人为行孝廉的典范,则任用之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应该是汉武帝时期吧。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六年之后,他再次下诏策试良才,并且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拔的人数。 “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596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