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北方有一小国叫孤竹国,孤竹国的国王复姓“墨胎”,名叫墨胎初。他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墨胎允,字公信,谥号“夷”,二儿子名字不详,三儿子墨胎智,字公达,谥号“齐”。因为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所以后世称大儿子墨胎允为“伯夷”,三儿子墨胎智为“叔齐”。
这兄弟俩都秉性忠厚,谦虚有礼,但是老国王却比较偏爱三儿子叔齐。按照当时的传统惯例,应册立长子伯夷为世子,日后继承王位,但老国王在临终前却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叔齐,并嘱咐叔齐一定要把孤竹国治理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叔齐为了让父王临终能闭眼,满口答应了。
而叔齐在父王死后,觉得由自己来继承王位,与祖制度不符,同时也觉得大哥伯夷比自己的德才要高,所以提出要把王位让给伯夷。伯夷到也是爽快,直接就给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不敢违背父王的遗命。
同时为了不让叔齐为难,伯夷连夜出走离开了孤竹国。伯夷这么一走,其实让叔齐更加为难了,因为这时叔齐再去继承王位的话,就有故意下套逼走大哥伯夷的嫌疑,在道德上站不脚。思量再三,叔齐以寻找大哥伯夷为名,也连夜的逃离了孤竹国。
伯夷、叔齐都走了,这下孤竹国的大臣们着急了。 幸好老国王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儿子,众大臣没有办法,只好让二儿子继承了孤竹国的国王之位。
叔齐离家出走后,在外面风餐露宿,多方打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大哥伯夷,兄弟重逢,相拥而泣。哭完了,兄弟俩觉得不能再这么四处漂泊了,应该找个地方定居下来养老。后来听一位白发老翁给他们推荐,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那里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善待老人,是一个世外桃源,安身养老的好地方。
于是伯夷、叔齐当即决定去投奔。因为那时的交通也不方便,这兄弟俩到达时,周文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继承了王位。赶巧这天他俩遇到周武王和姜子牙挥师东进讨伐殷纣王,周文王的灵牌就挂在战车上。当时这兄弟俩就很不爽了,上前就勒住了武王的马缰,大声问道:“武王,您是一位贤明的君王,可为什么要去攻打商纣?”
周武王回答的自然是那一套固定的说辞“商纣祸国殃民,弄得民不聊生。昏庸无道,十分残暴,百姓忍无可忍,我是顺应民意,替天行道!”。这兄弟俩又说道:“管他是不是昏君,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我们做臣子的只能好言相劝,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 还有,你的父亲死了不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
这时,武王的几个随从都听不下去了,拔刀就要杀了这兄弟俩,幸亏姜子牙出面替这兄弟俩说话,说他们是有气节的人,杀不得,赶到一边去就可以了。
周武王平了商纣,天下尽归于周时,伯夷、叔齐这兄弟俩又跳出来了,他们觉得臣子杀君主是奇耻大辱,于是他们对外宣布,从今以后不与周朝的人来往,不与周朝的人说话,不种周朝人的地,不吃周朝人地里长的粮食。为此这兄弟俩隐居到了人烟稀少的首阳山(今山西省南部),在山上挖野豌豆吃。
后来有人在首阳山偶遇他俩,这人估计也是想害这兄弟俩,于是跟他们说:“你们不是说过不吃周朝的粮食吗?现在天下都是周朝的了,所以天下所有的粮食都是周朝的,你们吃的这野豌豆也是属于周朝的粮食!”于是这兄弟俩也是够缺心眼的,从此以后就真的不吃任何东西了。
再后来天上的神仙被这兄弟俩的“义举”感动了,于是派了一只仙鹿每天下界去给这兄弟俩挤奶喝。喝了几天奶后,这兄弟俩偷偷的合计把这只鹿给杀了吃肉,结果被仙鹿给听到了,从此不再下界给他俩送奶了。结果伯夷、叔齐最终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扩展资料: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伯夷叔齐是抱节守志的典范。
参考链接:伯夷叔齐_
(1)A (2)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他的理想。(1分)“异于是”表明孔子不愿做这些隐逸之士,但对这些隐士的洁身清白是赞赏的。 |
(1)(“有了投降志向”错,应为“降低自己的志向”。) (2)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
原文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①,怨是用希。”
注释
①伯夷、叔齐: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以为这是以臣弑君,拦在马前劝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翻译
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旧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很少。”
解读
不念旧恶怨恨少
要想获得快乐的生活,做人就应当大度一点,不要总对他人怀恨在心。否则的话,冤冤相报只会没完没了,永远都等不到安宁的那一天。
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孔子周游列国。在游历诸国之时,因为政见不同,孔子多次遭到各国权贵的暗害,有好几次都险些丧命。宋国大夫桓魋因为没有追赶上孔子师徒一行,将孔子师生曾经研习礼法之处的大树给拔掉了,还一再扬言非要杀了孔子不可。齐国也有贵族想要除掉孔子,逼得孔子只能四处逃亡。可以说,在孔子的一生之中,与其对立的政敌并不在少数,但是对这些人孔子却没有多少怨恨,甚至还非常理解,这就是不念旧恶的美德。不念旧恶作为一种美德,它可以为人们的生存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而且,这种美德也不需要成本,人们只需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持谦让、宽容的态度,就能让大家受益无穷。
另外,不念旧恶还是成功者应当具备的素养之一。想当年,管仲曾箭创公子小白,但是齐桓公即位之后却不念这一箭之仇,反而重用管仲为相,才成就了齐国的霸业。汉高祖刘邦,宽恕了曾经在战场上追杀过他的季布,并对其委以边防重任,巩固了汉室王朝的根基。不念旧恶,不怀恨于人,宽恕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就能消除自己与他人的仇怨。这样一来,有些人就会受到感化,转而支持你的事业。不过,有一点大家应当清楚,即便是宽恕别人的过错也是有限度的,不能不讲原则地宽容其犯下的所有错误。否则,宽容就会变成纵容,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对人对己均有害而无益。
伯夷叔齐对自己的选择有没有怨言呢?从他临死前作歌而唱的内容看,毫无疑问他是有所怨的。他所怨的是什么呢?是以下犯上、以臣伐君,以暴易暴而不知过错,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天下都将崇尚武力,而不可能有神农氏、虞舜、大禹时期的谦让之风,最终让世界成为暴力的世界。从后世来看,暴力已经成为暴力者的通行证,国家的兴衰,往往意味着战争的爆发,从而出现大量的人口衰减,天下凋敝。从这点而言,伯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伯夷不知道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一统天下之后,他吃粟米或者是采薇而食,都是周朝的物产,从本质上并无区别。暴力确实可能催生暴力,但暴力也可能催生和平,黄帝也曾发动过战争,舜也曾诛四凶,至于夏禹传位于子,亦不见得有多光明。孔子评价伯夷“求仁得仁,何所怨?”可能也是隐含了对伯夷的批评,既然选择了隐居饿死,为什么要口出怨言呢?至于“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只是说不念旧恶可以减少怨恨,但并非没有怨恨。司马迁之问“怨邪非邪”,答案应该是“怨”。
老子确实说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如此说来,老天对伯夷叔齐及颜回确实不公,对盗跖却又太过宽容。然而这仅仅只是指寿命而言,从历史上的评价来看,前二人的名声要远远高于盗跖,也是天道常与善人的表现。至于司马迁所说的近世操行不轨而终身逸乐富贵,“时然后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到灾祸的却数不胜数,觉得非常疑惑,进而怀疑天道究竟是对或错。我觉得这应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求仁得仁何所怨,选择了就不后悔,第二、天道有四季,四季有变化,一场倒春寒将新开的花全部冻死,一场飓风令无数生灵毁于一旦,是对是错?自然界尚有枉死之物,人又岂能尽免?第三、司马迁此段议论,明显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情绪,是自伤身世,想到自己仗义执言而被施以宫刑,为了《史记》不得不忍辱偷生,是长期压抑之下的情绪爆发,令人无限惋惜同情,却又高山仰止,不忍心再去辩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