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出现脚的跟腱有疼痛现象,多数是由于活动量过大导致患有跟腱炎,这是无菌性炎症。在治疗时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可以告诉病人减少活动,多注意休息,平时可以经常用热水泡脚或者采用中药熏洗。在跟腱疼痛部位也可以采用对症治疗,进行封闭注射或者应用小针刀撬拨松解,可以使局部的炎性渗出减少。如果疼痛明显,还可以口服止痛药物,可以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或者西乐葆、塞来昔布等药物。另外,经过正常休息后如果疼痛仍然没有缓解,也可以考虑采取微创手术进行局部的松解。1,手术治疗,根骨刺切除术对于顽固性更痛,x片证实有骨刺者,跟骨钻孔术对跟骨内压高者使用,目的是增高的跟骨内压降低,治疗顽固性无骨刺的跟痛症。跟骨神经切断术对于无原因顽固性跟骨痛,各采用此法。根骨滑囊切除术,是将跟骨结节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平足症的跟骨截骨术,目的是通过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外翻的根骨摆正,使跟骨有一个良好的生物支架。
2,理疗。
3,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压痛点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每周一次,往往两到三次治愈。跟后滑囊炎常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摩擦损伤引起,表现囊内积液,肿胀压痛,避免摩擦,筋囊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有效。
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术后1天: (1)活动足趾: 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次/组,1组/小时。 (2)继续并加强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术后2天: (1)继续以上练习。 (2)可扶双拐患脚不着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3)开始直抬腿练习,包括向上的,向内收的侧抬腿以及外展的侧抬腿,向后的后抬腿练习,以强化大腿前后内外侧的肌肉,避免过分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4—12周 一般于4周时将石膏托去短至膝关节以下。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踝关节被动活动度练习 被动地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力、最大限度。但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2)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 15-20分/次,1-2次/日。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 (3)开始膝关节伸展练习 15-20分/次,1-2次/日。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 (3)开始腿部肌力练习 以恢复石膏固定期萎缩的大腿肌肉。练习腿部绝对力量,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 术后5周: (1)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10-15分/次,2次/日。活动度练习应循序渐进,在2-3月内使踝关节的活动度(即活动范围)达到与健侧相同。 (2)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度练习 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内外翻踝关节。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并逐渐增加角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 可在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术后6周: 去除石膏,开始穿垫高后跟的鞋逐渐负重和恢复行走。 (1)以硬纸板剪成鞋后跟大小,垫在鞋后跟内约3厘米左右,开始扶拐行走,大约2-3天撤掉一层纸板,2-3周内撤完,过渡至穿平底鞋行走。 (2)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 前向跨步练习 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 后向跨步练习 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 侧向跨步练习 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跨步幅度不能过大!跟腱处不能有过分的牵拉感! 术后7周: (1)开始静蹲练习加强腿部力量,以强化下肢功能和整个下肢的控制能力。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 (2)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勾脚(脚尖向上勾的动作)”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3)抗阻“绷脚” 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绷脚(脚尖向下踩的动作)”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术后8周: (1)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2)继续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坐位垂腿“勾脚”练习 抗沙袋等重物的重量为阻力完成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抗阻内外翻练习;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3)强化下肢肌力,开始患侧单膝蹲起练习 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必要时可双手提重物以增加练习难度。3-5分钟/次,2-3次/组,2-3组/日。 3术后3个月 (1)有条件可以使用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跟腱处不得有明显牵拉感。30分/次,1-2次/日。 (2)可开始游泳。但绝对避免滑倒! (3)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但此期间缝合的肌腱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及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并应注意安全,绝对避免再次摔倒! (4)可以开始由慢走过渡至快走练习。 (5)开始提踵练习( 即用脚尖站立,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逐渐由双脚提踵过渡到单脚提踵。 (6)可以开始尝试: 保护下全蹲( 双腿平均分配体重,尽可能使臀部接触足跟。3-5分/次,1-2次/日。 台阶前向下练习( 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7)术后6月开始恢复运动
跟腱拉伤怎么办
首先建议你到正规医院骨科进行就诊:
以下是个人建议:
1、跟腱拉伤,在组织内都是以水肿,出血,疼痛为主要体征,现在只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
2、切忌剧烈运动。
3、建议你忌口,辛辣 性的食物。菸酒戒掉吧!
4、夜间睡觉的时候脚下垫高,高于胸部即可。
5、有时间热敷一下,买点膏药贴,吃点三七片问题不大。
祝你早日康复。
有时间你把受伤部位照个照片穿上来,大家给你分析下!
疼痛不是很严重就不用照核磁。如果你不差钱就照一个!
跟腱受伤了怎么办,跟腱受伤怎么办,跟腱受伤怎么处理
去看看医生吧
跟腱受伤怎样恢复?
症状和体征: 跟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腱鞘,而是由腱周组织(脂肪性间隙组织以分隔肌腱和腱鞘)包绕跟腱炎早期疼痛主要是由于腱周组织的损伤所致当患者起床或连续步行时,肌腱在腱周组织内活动增大,故疼痛加重训练时疼痛也会加重用手指按压耽腱有压痛 如果患者不顾疼痛继续跑步,炎症会扩散至肌腱,引起退行性变和纤维化,产生持续性疼痛,活动时加剧 跟腱炎症状和并发症跟腱炎的症状一般是逐渐发展的,常见症状包括: 当行走或是踮脚时,有钝痛或疼痛感。 跟腱有触痛和轻度的肿胀当触碰或活动跟腱时,可能会有“噼啪”或“嘎吱嘎吱”的声音。可能还会注意到,在早晨起床时或休息一段时间后,受累的跟腱是疼痛的,而当开始活动时,疼痛会有轻微的好转。但是,随着活动程度的增加,疼痛又会加重。 如果脚踝附近突然出现疼痛和肿胀,并且不能正常行走,那么跟腱可能发生了断裂。如果是完全性的跟腱断裂,受伤的那只脚会无法踮起。可能会觉得踝关节后方像被踢了一下。建议采用中药外敷疗法,如有疑问 随时 联系
脚的跟腱受伤怎么恢复啊?
伤应用传统法治料本病多能使经络气血畅通,术到病除,功能恢复。
1:处方:鲜土牛膝50克,食盐5克
用法:脚药洗净捣烂,加盐调匀,涂敷患处,绷带固定,日换药1次。
疗效:轻症用药1次,重症2次可愈,有效率达100%
2:处方:栀子、乳香各50克
用法:二药研末,加黄酒适量置锅内加温,搅成糊状,涂敷患处。药厚15厘米,加盖油纸,纱布包扎,两天换药1次。有皮损者禁用。
疗效:用药两次。痊愈率达964%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跟腱受伤怎么恢复
跟腱拉伤后建议找中医骨伤科医生辨证用中药或手法(也可自己动手)正骨 ,顺筋,揉搓,或局部外贴奇正消痛贴等治疗,疗效甚佳。
跟腱受伤吃什么好
建议:"
1、制动。一旦怀疑有跟腱断裂,要立即停止运动,禁止走路。此举亦能避免不完全跟腱断裂变成完全断裂。
2、固定。可以把棍棒绑在脚背,将脚固定在伸直位,这样跟腱所受应力最小,避免进一步损伤。"
建议:"1、冷敷。用冰袋冷敷患处,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与组织液的渗出,可以明显地减轻疼痛与肿胀。
2、进诊。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注意千万不要让患者走着去医院。"
跟腱受伤有什么好的恢复方法吗
等痊愈了再开始训练
现在呢 就是在游泳池里走走路就好了
跟腱拉伤怎么办
一般只能是采用理疗或者热敷和 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另外自己睡觉前最好是采用热水泡泡脚,这样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肌肉韧带的恢复
康复训练:从一个月后去掉石膏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早、中期训练旨在松解踝、跟部伤、术后粘连,恢复踝关节伸屈活动度和精细运动调节功能。早期阶段(术后46周)以床上踝关节的非阻抗伸屈功能活动为主。中期(术后15-3个月)应下地走路和进一步功能锻炼,如向前和向后走路、蹬功率自行车、足滚圆木练习等。初下地训练时,鞋跟应适当垫高,以减轻对跟腱的牵张力,待适应后再逐步将鞋跟减低。后期(术后3-6个月)以恢复踝跟肌、腱抗牵拉张力的肌力训练为主,如负重起踵练习、踝背伸抗阻练习等,为重返训练场作最后准备。
缝合术后康复程序
一、早期——屈曲30度石膏固定期(0-4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尽可能避免肌肉萎缩。
(一)、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
(二)、术后一天:
1 、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分/组,1组/小时。(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三)、术后2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3 、开始尝试抬腿——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日(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方法见附录1—图4)。
根据损伤及特点,为使跟腱可以愈合牢固,石膏托一般需戴3-4周左右。固定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上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
二、中期—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期(4—12周)
复查,根据情况由医生于3或4周时将石膏托去短至膝关节以下。除练习时取下,其余时间必须佩带!
目的:开始活动度练习,强化腿部肌力练习,开始负重练习,逐步恢复正常步态行走。
(一)、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 、开始侧抬腿练习,3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方法见附录1—图5、6。)
2 、 开始踝关节活动度练习:主动地屈伸踝关节,即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地绷脚尖和勾脚尖。(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3 、 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
4 、开始伸展练习(坐位悬吊):于足跟处垫枕,使患腿完全离开床面,放松肌肉使膝关节自然伸展。(见附录1—图14)30分/次,每日1次,至患腿可伸直和健侧腿相同为止。
跟腱断裂
5、 开始腿部肌力练习:以恢复石膏固定期萎缩的大腿肌肉。
练习绝对力量,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
(二)、术后5周
1 、开始“滚筒”练习:选一实心圆筒(如酒瓶、易拉罐等),反复练习20分钟,泡脚后坐于椅子上,屈膝患脚踏在圆筒上踩住圆筒来回滚动,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每日1-2次。
2、可扶单拐脚着地行走。
3、 加强各项肌力练习。
(三)、术后6周:去除石膏托
1、 以硬纸板剪成鞋后跟大小,垫在鞋后跟内约3厘米左右,开始扶拐行走,大约2-3天撤掉一层纸板,2-3周内撤完,过渡至穿平底鞋行走。
2 、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见附录1—图21、22、23)注意:跟腱处不能有过分的牵拉感!
(四)、术后7周:
1、开始静蹲或靠墙滑动练习,加强腿部力量。
跟腱断裂
(五)、术后8周:
1 、一至二周内力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2、 加强蹬踏练习的强度,逐渐过渡至附录1—图24、25,并渐增负荷至附录2—图6、7、8、9)30次/组,4组/日。
3 、强化肌力,开始患侧单腿45°位半蹲屈伸膝练习。5分/次,4次/日。
三、后期:(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灵活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并逐步恢复运动能力。
1、 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跟腱处不得有明显牵拉感。30分/次,1-2次/日。
2 、开始蹬踏练习(见附录2—图12)。
3 、可开始游泳。但绝对避免滑倒!
此期间缝合的肌腱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及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并应注意安全,绝对避免再次摔倒!
四、恢复运动期:(3个月后)
目的: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强化肌力,开始跑跳练习。
1、三个月后可以开始由慢走过渡至快走练习。
2、 5-6个月开始提踵练习,双脚提踵逐渐过渡到单脚提踵。
提踵练习——即用脚尖站立,包括双足分立与肩同宽,足尖正向前;“外八字”站立;“内八字”站立三种姿势。以练习不同肌肉及肌肉的不同部分。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
3、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练习情况逐渐快走—慢跑—快跑—跳。
4 、10-12个月开始恢复运动。
跟腱疼在临床工作中多见于机体劳累,关节肌肉韧带劳损,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积极对症处理治疗,按时复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及时给予消炎活血化瘀止疼对症药物治疗,例如跟腱骨方医贴,萄宝有,这种情况需要注意平时的养护,避免受凉疲劳。
跟腱疼怎么办
1、疾病护理
在确诊跟腱炎疾病之后,患者应该注意科学的自我护理,以避免病情的加重,比如,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会增加疼痛或是肿胀的活动。尤其是应该注意禁忌忍着疼痛工作或活动。适当的休息是非常关键的,但也建议进行一些不会影响受伤肌腱的活动。
2、外用药物
外用药是治疗跟腱炎疾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主要的用药方法就是选用消炎止痛的药物外敷。可以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散淤祛寒,有效消除无菌性炎症,属于治疗跟腱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例如跟腱骨方医贴。萄宝有,注意多休息。
3、手法按摩
患者俯卧位,踝前垫一枕。术者选用揉法、揉捏法、压法、叩击法等将小腿的紧张、僵硬部位放松;跟腱局部压痛部位用轻掐法、压法连续做200~400次。每日1~2次,15日为一疗程。
4、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一般都是以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为主,要注意的是,若是这些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跟腱炎,但一定要注意的是,跟腱炎这种疾病长期不愈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引起并发症。
注意事项
1、运动员应停止跑步,垫高鞋跟减少跟腱张力。
2、跑步时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跑鞋和跑步姿势,以及姿势的肌肉状态。
3、若跟腱无疼痛,可做足趾抬高练习以增加跟腱肌力。
4、加强对于跟腱部位和小腿部位的锻炼,才能达到更好的避免受伤的目的,达到保护的效果。
5、对于小腿的拉伸来放松小腿的肌肉,让跟腱不处于一个长期紧张的状态,减少跟腱的紧绷感,达到放松和避免受伤的目的。
跟腱疼痛的缓解方式有休息,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等。
跟腱疼痛多为跟腱炎,跟腱炎属于无菌性炎症。常用缓解疼痛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休息,减少剧烈运动、走路和负重。
2急性发作时,24小时内以冷敷为主,用冰袋或者冷毛巾敷于疼痛处。24小时后改成热敷,就是用热毛巾敷在疼痛处,或者用毛巾包裹热水袋敷在疼痛处。热水袋温度需要控制,一般为55至60℃,对于一些末梢循环较差和感觉功能不良的老年人,水温应控制在50℃以内,以防烫伤。
3适当用药:可以适当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比如醋氯芬酸,双氯芬酸或塞来昔布等,或者外涂药膏比如抹扶他林乳膏,缓解疼痛症状。
4假如采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疼痛严重时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可以进行局部封闭继续观察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