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肌肉跳动会转到下肢吗?中医调理怎么样?

上肢肌肉跳动会转到下肢吗?中医调理怎么样?,第1张

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强直性收缩就是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在运动中发生肌肉痉挛多见于小腿腓肠肌其次为屈肌、屈趾肌和屈指肌(一)原因1.寒冷刺激如在冷水、冷空气等环境锻炼时若准备运动不足易发生肌肉痉挛2.电解质失调特别是夏天运动时大量出汗使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而引起肌肉痉挛3.肌肉收缩失调或损伤如过快的连续收缩使肌肉放松不够而成痉挛或运动中肌肉有反复微细损伤引起保护性强直收缩(二)表现肌肉痉挛时局部变硬疼痛难忍指、趾不由自主地屈曲难以伸直(三)处理1.牵拉屈曲的指(趾)使过伸以使痉挛的肌肉被牵伸而解痉然后局部按摩热敷2.离开寒冷环境的刺激喝些盐开水(四)预防1.加强锻炼提高适应能力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特别在寒冷环境中锻炼时尤需注意这点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2.冬季注意保暖冬泳不能在水中过长时间不活动夏天游泳如水温较低时游泳时间不宜过长3夏天出汗多注意喝些盐开水补充丧失的电解质4疲劳时不宜长时间剧烈运动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GHS可能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GHS的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0-80%),多在30%-50%之间 。 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以三角肌,尤其是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级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 肩关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才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查体可见:

肩部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呈轻度方肩畸形。关节孟处空虚,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到明显的凹陷,可容纳1--2横指。随着肌张力的增高与运动功能提高,上述体征可逐渐减轻甚或消失。多数患者仅在托起上肢或精神紧张、活动、用力时出现一时性的减轻、消失,在坐位放松上肢无支持下垂时仍呈明显的半脱位表现。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可见关节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骨后缩,内缘隆起,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置,尤其是下角内收,低于对侧下角。握住肩胛骨下端,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节是可感到无明显阻力。出现痉挛后,被动运动可感到阻力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肩痛和肩关节受限,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在处理时可因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 。 肩关节半脱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与方法,使用的临床方法级放射学方法对康复预后的指导意义不大,多只能反映肱骨头下移的程度。

(1)临床方法

①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②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2)放射学方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以45度角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节X光片,测量肱骨头中心的水平延长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长线间的垂直距离,或肩峰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14mm或两侧间隙之差大于10mm。

(3)其他:分级的Smith法及Van langenberghe法、Poppen法、测量肱骨头的下降率、肩胛骨下旋角等方法。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避免自然下垂。 1、患侧负重:患者取坐位,头转向患侧,健手协助控制使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让躯体向患侧倾斜。患上肢的负重训练,通过对上肢关节的挤压,反射性的刺激肌肉的活动。治疗师一定要用手保证肩胛骨、躯干和肩关节的正确位置。

2、治疗师一只手支持患臂伸向前,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张力活动增加。

3、关节挤压: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方,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侧手,手掌相触,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患者予以对抗,让患者体会在此过程中的感觉,逐渐学会抵抗治疗师手。

4、快速刺激:治疗师手指伸直,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应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下进行,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弛缓期肩关节有被动活动范围要控制在正常活动度的50%,随着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无论在治疗中,还是在日常生活转移过程中,治疗师及家始终应牢记加强对患肩的保护,千万不可牵拉患侧上肢,以防加重脱位,造成肩痛,增加治疗难度。

1、肩胸关节的被动运动训练:患者取坐位,治疗师一手扶持患侧上肢近端,一手拖住肩胛骨下脚,辅助患者完成肩胛骨上举、外展、下降、内收的逆时针方向运动。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随着患者主动运动的出现,逐渐由被动运动过度到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患者健侧手搭在患肩上,告诉患者完成肩关节向自己鼻子的方向运动,使肩胛骨前伸,矫正肩胛骨后撤的异常姿势。

2、肩关节屈曲、外展运动:治疗师一手扶持肩胛骨,另一手固定上肢,按肩肱关节与肩胛胸廓关节2 :1的运动比例向前上方运动,肩关节运动过程中,要将肱骨头向关节窝处挤压。在被动活动患侧臂时,在整个运动中,治疗师都要保证肱骨头在盂肱关节中的正确位置。 易化上肢近端的控制能力,抑制远端痉挛

1、患者在治疗台前取坐位,患手放在球上控制不动治疗师协助调整姿势,使肩胛骨尽量外展,上肢前伸,两侧肩呈水平状态

2、治疗师可在患者维持训练时与其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对控制有困难的患者可以协助患手保持腕关节背伸及远端固定根据患者功能水平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运动模式,加大训练难度

3、对近端弛缓的肌群,如三角肌中部与后部纤维,冈上肌,菱形肌等,可施加扣击方法,口打前要调整患上肢呈抑制痉挛模式体位(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平放在治疗台上)治疗师用大腿压住患手,维持远端的固定及稳定,防止叩打手法对痉挛的影响叩打手法节奏要快,力量均匀,用手指指腹接触患者身体

4、上肢操球训练

5、肩胛带负重训练

1)患者面向治疗台,双手支撑于治疗台上。为缓解上肢痉挛,治疗者协助完成患肢肘关节伸展位,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让患者身体重心前移,用上肢支撑体重,然后完成重心左右交替转移,骨盆前倾、后倾,练习肩关节各方向的控制。

2)患者背向治疗台,双侧上肢伸展、外旋,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支撑在治疗台上,髋关节、膝关节伸展,使臀部离开治疗台,上肢充分负重。骨盆完成前、后倾运动,调整肩关节的负重。

3)患者取膝手卧位,治疗师协助患肢肘关节伸展,根据患者上肢负重水平,用移动身体重心的方法调整负荷。治疗师可在肩胛骨处施加外力,或垂直向下,或前后、左右轻轻摆动,使上肢远端固定,活动近端,缓解上肢痉挛。 偏瘫患者若因患侧肌张力降低,而是肩部肌肉无法支持手臂的重量,将导致肩关节半脱位现象。

1、 贴扎时机:搭配诱发肩部主动动作的运动;

2、 贴扎目的:促进棘上肌与三角肌,支持手臂;

3、 体位:手臂摆放在肩胛平面,外展45度;

4、 贴布形状:I型螺旋贴布;

5、 贴法:贴布基部固定于肩胛后侧,其余贴布以自然拉力环绕上臂贴上。

中风最令人害怕与担心的是后遗症,一旦出现实际的伤害之后,就会造成许多不可逆的后遗症,不仅后续复健辛苦,也会造成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 其中,肌肉痉挛若没有处理,肢体会挛缩变形,部分肌肉因长久处于过高张力下而疼痛或清洁不易而有卫生上的疑虑。

针对中风后痉挛治疗方式有许多种,过去尝试过外科手术、服用口服 抗痉挛药物 或是注射「酚」来治疗,但是手术风险、酚毒性以及 口服药物的全身性副作用,如嗜睡、过度无力等不适, 让部分患者宁可忍受瘫痪也不愿接受治疗,只能瘫在床上,一辈子倚靠他人照顾生活,进而造成照护者及社会的长期负担。

不过随着近年来肉毒杆菌素注射肌肉技术逐渐成熟,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复健科吴和穆医师指出,局部施打减少全身副作用,加上健保适应症涵盖中风后上肢及下肢肌肉痉挛,注射后可 改善肌肉痉挛症状长达 3 到 6 个月,且可重复施打,不会因多次治疗造成治疗效果下降。

此外,更进一步有文献指出,大约有 15% 中风存活患者发展成严重的中风后痉挛,若及早肉毒杆菌注射 (3 个月内 ) ,将可以避免 3-18 月后引起畸形和挛缩疼痛;因此, 经过专业医师评估后 施打肉毒杆菌素,合并积极复健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替中风病患的生活做好高品质把关。

胳膊疼痛同时伴有抽筋样的感觉,是比较严重的一类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原因主要包括:第一、上肢的肌肉痉挛损伤,如上肢在推举或是锻炼、打球过程中肌肉的拉伤,会导致肌肉的疼痛甚至痉挛,引起疼痛,即抽筋样的感觉。第二、局部的炎症,包括肌肉的炎症、肌腱的炎症、软组织炎症等。在炎症的刺激下,局部的肌肉也会发生痉挛产生相应疼痛及抽筋样的症状。第三、神经类型的疾病,如压迫神经、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压迫神经根产生神经痛,也会表现为上肢疼痛以及抽筋样的感觉,可以单侧也可以双侧起病。还一类是上肢缺血性的病变,如上肢的锁骨下动脉的闭塞、脉管炎、大动脉炎等导致上肢的血供的减少,从而肌肉神经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诱发肌肉的疼痛以及肌肉的痉挛,产生局部的肌肉抽筋及胳膊疼。因此,出现胳膊疼痛伴抽筋往往是比较严重的症状之一,应及时的到医院就诊,除外相应的病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38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