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我们要把游戏运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时,游戏要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游戏的组织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安全,游戏要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从而在游戏中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情绪的发展,帮助他们。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要精心地设计游戏,有效地调控游戏,恰当地评点游戏,科学把握游戏的实质内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个人体验 集体分享 有效调控
一、前言
玩耍是人的天性,也是最佳的学习方法,游戏活动很快引进了课堂,并迅速成为人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什么游戏教学法会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因为它不仅用广泛的人际沟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还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有利于学生间产生亲近感,消除孤独、恐惧心理。虽然游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种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二、游戏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1、为了游戏而游戏,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意义
把游戏引进心理辅导活动课堂,主要是适应人的天性,旨在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去学习。因此游戏只是手段,不是内容。可是有些老师并没有正确认识这一点,认为游戏越多课堂气氛越好,一堂课往往安排好多游戏。如:在一节《学会合作》的课堂上,老师一连让学生做了“拣弹子”“三人行”“分享棒棒糖”“贴”“记单词”5个游戏。每一个学生都忙于做游戏,根本没有时间体验和感悟,老师很少引导学生讨论“合作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合作才会更成功”。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感觉“这些游戏真好玩”,对合作的理解依然停在原先的水平上。
游戏与活动主题“相差”甚远,达不到活动目的。每一节心理健康课都有一个心理教育目标,因此,教师一定要围绕心理教育目标设计游戏,而有些教师却恰恰相反。在《时间管理》课中,教师的心理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体验拖拉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后果,让他们不要养成拖拉的坏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设计了一个“传话”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问游戏成功组的学生“你们刚才为什么能成功”,学生说“我刚才听得很认真,注意力很集中”,教师立即表扬了他们;教师又问游戏失败组的学生“你们刚才为什么失败”,一些学生说“我前面的同学声音很小,我听不清楚”“我发现别组的同学传得比我快,我一紧张,有些词就忘了”。面对学生的回答老师感到很茫然,既不能说答错了,也不能说答正确了,场面非常尴尬。
2、游戏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不感兴趣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鲜明的身心年龄特征,在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到下年龄段就可能一点新鲜感都没有,在这年龄段不能理解的到下一个年龄段也许会有很深刻的认识。在小学五年级的一节《控制自己的愤怒》健康课上,有一位老师饱含激情地说“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很好玩的游戏”。接着她就带着学生边念儿歌边做拍手游戏。她本想利用这个游戏热身,消除学生对自己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结果由于游戏过于简单,过于“老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明显不高,不仅没有起到热身的效果,还影响了教师的信心。
3、场面热闹混乱而无法控制
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作为心理辅导教师,游戏前,一定要讲清楚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好课堂活动,让游戏达到心理教育的目标,反之则不然。如:一位教师在上心理辅导活动课《瞧,我们这一组》时,她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来玩个运球比赛,要在位子上运,由前排第一个同学开始往后运,一直运到最后一个同学……”话还没说完,学生边拍手边大声叫好。见学生这么兴奋,这位教师一下就蒙了,想也没想,就发出了“开始”的命令,学生赶忙运起球来,有的学生站起来把球递给后排的同学,结果引起了旁边组同学的不满,向老师报告说他违反规则耍赖,为此这两组同学还大吵了起来;有的组发现自己这组人数比别组多,就向老师反应不公平……现场一片混乱。你说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实现活动课的预定目标吗?
三、游戏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1、紧扣心理健康活动的主题
心理游戏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游戏,必须服务于教育目标,不是单纯的有趣和放松。必须充分考虑到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则容易偏离中心,削弱辅导效果,造成热闹有余而教育不足的后果,这样的游戏即使再好也要舍弃。
另一方面,所设计的心理游戏要具有代表性。只要能说明问题,游戏过程不宜占用太多时间,以防学生沉浸、留恋于游戏的娱乐和放松,致使其兴奋中心无法及时转移,冲淡辅导内容。游戏名称既可以直接昭示主题,也可以耐人寻味。如交往类游戏的题目设为“心灵电报”、“心心相印”、“手拉手一起做朋友”等,容易让人感到亲切、温暖、新鲜。
2、充分落实个人体验和集体分享
心理游戏的整个内容和过程要能保证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使之能自觉的结合个人经验和经历,探索自我,展现自我,整合原有的自我意识和认知结构,有所得有所诫,获得成长。
在《学会合作》的游戏中,如果教师在选用游戏能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游戏后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去谈“你们能谈谈你们是如何合作的”、“合作时,发生了一些什么问题?你们是怎样去解决的”、“你们觉得合作成功需要什么”,让学生去分享、去交流,那么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就会深入许多。
游戏是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的一种手法,但是学生在参与游戏时往往会因为玩的太开心而忘记了课堂的主题,这时,我们在结束游戏时可以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总结和分享等,让学生回到课堂中,重新把游戏和上课的主题联系起来。如果说游戏是让学生沸腾起来,参与课堂,总结与分享就应该是让学生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3、增强趣味性吸引对象
与所有游戏一样,心理游戏也要抓住基本的一点:有趣好玩。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名称、内容到操作过程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心理需要,使之感到有情趣,想参加,可以通过增加竞争因素(如分小组、辩论)、制造矛盾(激发思考)、设置悬念(满足探索欲望)等,来吸引他们。如,为了说明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设限”现象,笔者设计了一个名为“西天取经”的游戏,光是名字就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了其参与热情,实施效果相当不错。上例《控制自己的愤怒》中的拍手游戏就是因为太简单太老套,学生没有新鲜感,才没有达到热身的效果。
4、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区域差异
学校心理游戏是一种带有特定目的的教育性和辅导性活动,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学生的年龄、性别、内在需要、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甚至属于城市还是农村,都要仔细考虑。我发现在进行心理剧扮演时,初中生参与的热情往往很高,效果也很好,相对而言,高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就不是很高;再如,施行同一游戏,高一学生感受很深,而初二学生则可能反应平淡。对于城市话题,城市学生感受很多,农村学生感受较少。对于农村话题,城市学生感受较少,农村学生感受很多。
总之,设计好一个游戏后,最好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一看,每一步学生在做些什么,会不会有不明确的,会不会有混乱,会不会无所事事觉得无聊等。另外游戏的分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游戏结束后没有分享,那么游戏就仅仅是一个游戏,除了给学生带来快乐,增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外,对心理辅导本身的意义不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