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运动后的放松又叫休整运动。专业运动员为了加强训练效果,都很重视训练后的放松。放松可以加强训练质量,对训练计划的进行是有力的保证。而大众的群体休闲运动后的放松,重视的人却很少。
运动后认真放松,能使人从运动到停止运动之间有一个缓冲、整理的过程。舒展的慢动作和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使紧张的肌肉逐渐放松,过速的脉搏逐渐减慢,恢复正常,升高的血压逐渐降至正常,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
全身放松的内容应包括上肢放松活动:站立,上肢前倾,双肩双臂反复抖动至发热止。下肢放松运动:仰卧、举腿、拍打、按摩,颤抖大腿内、前、后侧和小腿后侧,以及臀、腹、侧腰部。团身抱膝放松运动:双手抱膝,下蹲,低头,反复上下颤动至腰椎发热止。全身休整运动:站立,双膝屈,双手体前扶地,充分运用气息,深吸气于胸,“屏息”(即不呼也不吸,不是憋气)慢吐气于腹(即丹田)。如此反复几次,同时上肢慢慢抬起、直立,直至脉搏恢复至运动前正常脉搏止。
放松方式的选择正确、放松时间的充分保证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减肥效果。如果需要下肢减肥,有氧练习一小时后,可做下肢放松运动(方法同前)。仰卧改变了下肢的重力,改善了下肢的血液循环。保证10分钟以上的放松运动,体内多余脂肪的供能可达65%—90%,甚至90%以上。因为重力作用,下肢血液循环比上肢好,此时体脂的消耗主要便由大小腿、腹、侧腰、臀部等多余脂肪完成。自然,你也就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下肢的减肥计划。
吹气: 深呼吸可以缓和即将爆发出来的情绪反应, 你只要从鼻子吸气,慢慢的流经你的腹部,然后到你的肋骨,再慢慢地从鼻子呼出这些气,而且轻轻地说声放松,只要几秒钟的动作就可以你就可以焕然一新。
2放松肌肉: 在三分钟的时间内,可以试着做下面几个动作来放松肌肉。
(1)坐下,闭上眼睛
(2)吸气,约持续吸气六秒钟,一方面尽可能收紧你的肌肉
(3)发出嘶嘶声地呼出你吸进的气,让身体松弛下来,然后有节奏地呼吸二十秒 (4)再重复二次即可。
3浸泡热水: 热水澡是最古老的镇静剂,要放松自己,最好浸泡在比自己的体温高一些些的热水里,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温水浴有同样的帮助。
4散步: 尽可能不要安排午餐约会,利用午餐时间让自己的心灵休息一下,独自一个人,全神贯注慢慢地享受午餐。之后可以去散散步,一段十分钟的轻松散步,可以让紧张的情绪得以纾解,效果可持续1至2小时。
通过垂直水平线的位置自然角位移和侧腰发力抬高脚步,也就是送髋包括角度和方向,通过这两点可以自测是否已经送髋。想要跑步速度快步伐大,送髋成了跑步必须掌握的基础要领,只有正确做到了跑步送髋才能真正避免大腿肌肉发力。
正确跑步是利用髋部角度位置提起大腿前侧肌肉向前跨步,结合臀大肌的发力协助双腿蹬地。所以,连接腿与躯干的髋部才是跑步发力的核心关节,位于腹沟位置的髋部由髋骨与骶骨组成的盆骨形状,专门协助双腿前后侧面的自主运动,防止大腿股四头肌代偿和帮助提高跑步效果,送髋幅度,送髋发力成了提升效果的关键指标。
一,为什么跑步要送髋?跑步需要以髋关节为轴腰腹核心发力带动大腿与小腿向前奔跑的过程,所以髋关节要保持垂直真正立位才能防止腿部负担,整体来说跑步送髋对下肢的合理保护。
1,髋前肌群发力,防大腿代偿。
髋关节附近有髂腰肌等组成的髋前侧肌,也有臀大肌组成的髋后侧肌,跑步需要髋部肌肉群伸缩发力才能把保持髋关节正立位。说直接点,髋前肌群用力就是腰腹核心发力。
正确推髋前需要髋前肌群发力,让髋前节前屈后伸维持在15度至125度髋部转动,以髋关节为发力核心的中枢可以加大腿部3跨步摆动的幅度,跨步增大才能提高跑步配速。
没有用髋前肌群发力的髋关节,上半身没办法重心前倾导致跨步用大腿股四头肌带动弹跳,这就是出现腿部酸痛其他部位毫无感觉,久而久之容易出现腿部疲劳或损伤。
2,学会送髋,防止膝盖疼痛。
支配髋关节肌肉伸缩的是闭孔神经,从臀部神经系统到膝盖腿部神经都能在运动过程中刺激肌肉加速有效收缩,如果不会送髋就会出现膝关节肌肉酸痛,为什么?
没有转变髋部角度的送髋会出现上半身向后倾斜,重心向后压住臀部肌肉使得双腿无法迈开步伐,必须压着腿部让大腿发力才能完成跑步。如此,被压住的臀部肌肉会出现压迫臀上神经和腿部神经情况,连接膝关节会出现刺痛酸痛。
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跑步送髋才能避免增加下肢负荷压力。
二,如何判断是否送髋?送髋是骨盆以髋为轴心进行同侧转动后倾和前倾,用髋带动腿进行奔跑。所以送髋不是剧烈摆动髋部,而是垂直水平线的位置自然角位移和侧腰发力抬高脚步。其中,跑步送髋包括角度和方向,通过这两点可以自测是否已经送髋。
1,送髋角度,是否前倾。
跑步的双腿高度决定了跑步发力的准确性和奔跑速度。双脚抬腿与上半身夹角大于90度,右腿抬起时髋部朝右腿方向倾斜,重心保持上半身前倾,这个姿势就是正确的送髋。
2,送髋方向,决定配速。
跑步过程中,髋关节与大腿幅度始终根据跑步速度而定,大腿跨步朝前踏出与地呈90度夹角时,髋关节也与踏出的大腿方向一致。起跑抬高踏出右腿,骨盆两侧绕着髋关节向右边侧腰,用腰腹核心力量保持侧腰角度15度左右,跨步前后距离越大,髋关节左右角度越大,随着手臂前后摆动幅度大跑步也就越大。
“跑步时应该以髋为轴,核心发力,来带动腿”、“送髋可以让跑动更经济高效”、“学会送髋可以让你跑得更快”,诸如此类的言论,想必不少跑友都听过。为什么大家都在强调送髋呢?
送髋为何如此重要
在田径运动中,人体不论向前移动和向上移动都是靠肌肉收缩产生力然后作用于地面,再从地面获得支撑反作用力(和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推动人体向前或向上移动。
根据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除了力的大小方向外,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还要注意力的作用点,这就是说要使力的作用点通过人体重心,才能使人体有效的前移和上升。
而正常人的身体重心是在髋部中心,(骶胛前七公分第三骶骨水平面上 )。这就要求人体在运动时,把作用力通过髋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髋关节剖面图
很多跑友都知道主动送髋可以增加步长、提高步频,让跑动更加经济有效,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了能让跑友们更清晰的认知送髋的好处,我们通过图解的形式来说明一下:
主动送髋,就是以蹬地脚为支点,利用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主动把髋部送出并带动摆腿,随着髋的前移和摆腿带动骨盆沿身休纵轴转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送髋(虚线的人)与主动送髋(实线的人)的区别:
1、身体重心W向前移至W1,重心下降了S
2、人体支撑腿与地面的夹角缩小了A
3、前移距离增长L
即由于主动送髋,在支点和身体重心的间距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身体重心会向前下方移动,带动身体重心的前移。
1、当身体重心的前移时,蹬地角度相应会减小,所以身体向前的有效性会增加。
2、主动送髋使得身体重心降低,其上、下波动幅度减小,所以身体重心会相对更稳定,跑动时的能量损耗就会减少
3、当主动送髋时,骨盆会沿身体纵轴转动,而骨盆为摆腿时的支点,骨盆的转动方向和杠摆方向一致,步长也就会相应增长
4、由于骨盆的转动方向和摆腿方向一致,就能使摆动腿做更加有力的前摆,增加了摆腿的力量和幅度。这样,一次腾空时间就会减短,相应的步频就会增加,跑的速率就会提高。
相信通过上面的分析,跑友们对送髋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的训练中锻炼髋部,提高自己的跑步效率呢?
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对送髋技术有非常大的影响,髋关节柔韧性与灵活性也是“送髋”技术的基础条件,下面是一些锻炼髋关节灵活性的动作,供广大跑友参考。
除进行髋关节的灵活性训练外,跑友们也可以在日常中进行一些辅助性的锻炼,提高自身对于髋部的运用。
双腿仰卧挺髋
空中蹬车
仰卧交替抬腿
交替提膝
经常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着很大的利处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所以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得到基本的保障,多多运动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弹跳力?怎样练弹跳?
如何提高弹跳力
1、打篮球。篮球运动是非常锻炼人的弹跳力的,打篮球时,抢篮板是最常见的,在抢篮板时必须要奋力跳起。在投篮、抢球和盖帽时都要用力跳,这样每时每刻都在锻炼着弹跳能力,只有坚持打篮球,弹跳力一定能提高。
2、跳绳。在跳绳的过程中,双脚始终在不停的跳动,每天坚持练习1--2个小时的跳绳,能有效提高弹跳力。
3、打羽毛球。羽毛球中常常要跳起搏杀,这样能锻炼爆发力,时间长了能提高弹跳力。
4、跳高。跳高是锻炼弹跳力的比较直接的方法,最简单的可以在空地上练习弹跳,在高处设立个简单标记,每天把标记向上移动一点,这样坚持每天锻炼能提高自身的弹跳力。
5、增强小腿肌肉。弹跳力的强与弱与小腿肌肉有直接关系,平时可以在小腿上绑个沙袋跑步,能锻炼小腿肌肉。另外在饮食上注意多吃些牛肉等,有利于长肌肉。
6、深蹲。在垂直弹跳这样的动作中发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大约在200毫秒(02秒)左右。而发出最大力通常需要大约400-700毫秒(04-07秒)。因而,身体不仅要能够发出很大的力,还要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发出这个力。
怎样练弹跳
1、柔韧训练
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作者最喜欢的方式是带上随身听做这一系列热身运动,表示身心愉悦,轻松无比。
2、负重蹲起训
在篮球队有专门的负重器材,杠铃,没有也没关系,不就是负重吗,你完全可以找个书包,塞个30斤书在里面来训练,负重蹲属于运动量比较大的训练,不要每天做,一周做三次,每次分三组,没组做30—50个,看你自身素质来,不要太勉强,过度的训练反而效果不佳,对身体也不好。
3、抓举训练
抓举常用的器材也是杠铃,当然你也可以找身边的东西替代,比如上个步骤中30斤重的书包,你也可以买桶纯净水,30公斤的,同样可以训练这一项,抓举也是大运动量的训练,需注意时间和次数。
4、往返跑训练
爆发力和反应能力也是锻炼弹跳必不可少的,这里提供的方法是往返跑,以篮球场为例,篮球场的两条长边,从一条边冲刺到对面,到达对面是单手摸线算到达然后折返回去,如此往返,次数看个人自身素质。
5、负重跑训练
准备两个沙袋绑在小腿上,绕篮球场负重跑步,速度不要过快,保持匀速,直到跑不动为止。
6、脚尖跳训练
最简单的就是跳绳
相信大多数都会跳吧,不会跳绳的就只好模仿跳绳的动作跳,跳绳速度要快,用脚尖起跳。
7、半蹲跳训练
半蹲跳也就是常说的蛙跳,可以平地蛙跳,比如绕着篮球场跳,也可以找台阶蛙跳,比如楼道阶梯。蛙跳属于大运动项目,需注意训练时间的间隔。
8、摸高跳训练
最常见的就是摸板训练,就是摸篮板,如果你摸不到,可以找一个比较适合你的高度,比如指定某个高度的树叶,连续摸高。
注意事项
注意每次训练之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
注意每次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之后不要立即冲凉,等身体恢复正常后再用热水擦身。
注意每次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间隔时间,每周最好两次。
注意小运动量的项目要每天坚持,不能松懈。
弹跳训练方法
一、半蹲跳
开始时,半蹲至身体1/4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
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可以适当的增加距离)
提醒:当起跳在空中的时候,放置于身前的双手需放在身后。在着地的时候,双手再度放置于身前,如此循环练习。
二、抬脚尖(提踵)
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将自己的脚尖抬到最高点,尽量最高。
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
三、台阶
找张椅子,把一只脚呈90度放置于椅子上。
尽全力的跳开,在空中换脚,然后再放在椅子上。
重复第2步动作,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四、纵跳
双脚放直,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弯曲你的脚腂,膝盖尽量不弯曲。
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提醒:这拥有一定的难度,在这里可以使用手来帮助自己起跳。
五、脚尖跳
将脚尖抬到最高点。
用脚尖快速起跳, 跳时不得超过15或25cm。
六、蹲跳
站立,怀抱篮球于胸前。
蹲下(半蹲),看前方,背直,抬起脚尖,大腿需保持90度。
跳起至8-13cm,一定要保持步骤2的姿势。
着地,完成一下。
如果要跳15下的话,前1-14次需跳于8-13cm,第15下,需尽全力跳高。
跨越式跳高技术步骤
1助跑。跨越式跳高从摆动腿一侧助跑,助跑路线基本上是直线,助跑角度一般与横杆成30°—60°。正式助跑之前应事先丈量好步点,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线距离一般在60—80cm。全程助跑一般在10—15米,步数在6-8步,最后几步速度要加快,倒数第二步最长,重心最低,摆动脚落地时柔和屈膝前移,蹬脚送髋为起跳脚的前伸放脚做好准备。最后一步稍小,使上体迅速前移向前送髋,为从水平速度过渡到垂直速度做好充分准备。
2起跳。跨越式跳高应用远离横杆的腿作为起跳脚。助跑到最后一步时,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向前伸出,用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接着在摆动腿用力蹬伸和助跑水平速度的推动下,身体重心迅速前移,上体及时跟上,起跳腿屈膝缓冲,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点的上方时,起跳腿迅速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成一直线,摆动腿膝关节微屈,以大腿发力带动小腿积极有力向前上方摆起,两臂积极配合摆动,起跳一侧臂自然在侧下方,另一侧手臂随摆动腿前摆,使身体向上腾起。
3过杆和落地。起跳腾空后,身体保持向上腾起姿势,摆动腿积极上摆,当脚跟越过横杆高度时,向横杆一方侧摆,使摆动腿的脚、小腿、大腿依次过杆。与此同时,起跳腿积极向上抬起,膝盖靠近胸部,小腿自然上摆与横杆平行,接着上体抬起,摆动腿同侧臂随摆动腿内转下压带动身体沿纵轴向内旋转,使上体和臀部能顺利过杆,起跳腿随着摆动腿的下压而抬高并绕过横杆,过杆后用摆动腿领先落地。
跑步时送髋和不送髋会有什么区别
跑步时送髋和不送髋会有什么区别?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通过跑步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但是跑步是讲究方法的,在跑步过程中送髋的技术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分享跑步时送髋和不送髋会有什么区别?
跑步时送髋和不送髋会有什么区别1简单说来,不会送髋的人跑步就像坐着跑,整个人坐在自己腰上,完全靠大腿发力朝前。看着很笨重,重心被压后住,步幅放不开。而会送髋的人跑步就像腾空一样。两个腿跑起来像滚动的车轮。重心一直在身体外面的前方,重心被推着走。
什么是“送髋”
所谓的“送髋”是指跑步时骨盆绕支撑腿髋关节进行同侧倾,同侧转动和后倾的联合运动。在跑步时去感觉髋部的转动,将髋视为发力的中枢,以髋带动腿,提高对髋关节肌肉的支配能力。这样可以使人体重心前移,增大摆动腿前摆的幅度,从而增大步幅,继而提升配速。
送髋并不是剧烈的摆动、不是大幅度扭腰。跑步中髋部发生“角位移”而不是“线位移”,应该是“转动”而不是“平移”。这种轻微隐蔽的侧腰发力和自然送髋的小细节,需要通过训练才能慢慢体会。
送髋技术由三个环节组成:送髋的关节角度、送髋的方向、送髋的幅度。
1、送髋的关节角度
送髋的角度是影响步频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提高送髋频率的首要条件是高抬大腿。大腿和躯干可以大于90度夹角。
2、送髋的方向
送髋的方向是指大腿的'摆动轨迹和速度方向的夹角。正确的送髋方向和速度方向相一致,即前后方向摆动。因为髋的摆动存在惯性,前后方向送髋所产生的惯力不会产生分力效应。
3、送髋的幅度
送髋的幅度是指大腿和躯干的角度变化。在运动中臂和腿具有相互协调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由于臂和腿是同步的摆动关系,臂的频率条件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臂具有了提高步幅和步频的主动性和条件。例如,在冲刺跑中,可以通过加大摆臂幅度来带动送髋,达到提高步幅的目的。
为何要专门训练髋部
髋部训练狭义上讲就是髋部灵活性训练,广义上是指依附于髋关节周围骨盆表层肌群、大腿前侧肌群和大腿后侧肌群等相关肌群的训练。
因为髋部是多种肌群的交汇点。所以要提高运动成绩必须加强髋部训练,提高髋部的灵活性,提高髋部肌群与其器官协同工作的能力。
简单的腰腹训练(平板支撑、卷腹)、大腿(深蹲)和小腿(纵跳、提踵)训练因为都是两腿同时伸髋、同时屈髋,与跑步的髋部动作模式(一腿伸髋、另一腿同时屈髋)相去甚远。
因此,只有两侧髋交替屈伸(跑步、高抬腿跑、跨步跳等动作)的时候,髋关节发力的模式才会被激活。
跑步时送髋和不送髋会有什么区别2跑步为什么没有瘦
第一:热身
跑步之前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有一个准备的过程,去做好热身,这样才可以避免肌肉拉伤,尤其是对于腿部的拉伸,只有充分的去拉伸,这样才可以让小腿去投入到战斗状态,并且也不会出现不适感。
第二:安排
有些人在跑步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兴致昂扬的,一开始就会进行冲刺的急阶段,而在运动了不到半个小时之后,那么身体就无法去完成剩余的时间和路程了,那么这其实是对身体的一种损害。
第三:跑步姿势错误
在跑步的时候,如果姿势不正确就很难达到减肥的作用。跑步的时候应该尽量保持上身是挺直的。腿不要抬的太高,要用大腿来发力,而不是用小腿。
第四:卡路里消耗不足
跑步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体重,大概需要消耗多少的大卡才可以瘦下去?如果说你跑的没有达标的话,那么其实是无法进行卡路里消耗的,所以说应该对自己的运动状态以及身体情况有一个了解。
步法是羽毛球运动的灵魂。一场羽毛球比赛,运动员活动在35平方米的场地上,从后场底线到网前的距离就有六米多,如果步法不到位,球拍是打不到球的。比赛中,双方还常运用调离对方中心位置,造成场区空当,打死对方的战术。由此可见步法在羽毛球技术、战术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根据场区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上网步法、后退步法、梁侧移动步法、前后连贯步法和被动步法。
羽毛球步法中常运用垫步、交叉步、小碎步、并步、蹬转步、蹬跨步、腾跳步等(以下步法介绍均以右手握拍为例)。
一 步法的四个技术环节
羽毛球步法是由起动、移动、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和回动四个环节构成。
1)起动
对来球一有反应判断,即从准备接球姿势转为向击球位置出发,称为起动。要做到起动快,必须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和起动的准备姿势正确。准备姿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发球姿势(必须按规则要求原地站立)、应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侧身对网,重心在前脚.右脚跟离地,双膝微屈,收腹含胸,放松提拍屈举在胸前;另一种是双方对打过程中的准备姿势,应该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脚前掌着地,脚跟提起,膝关节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司,持拍于腹前,整个姿势要协调放松,保持一触印发的起动姿态。起动来自判断和反应。判断正确、反应快是迅速起动的前提。在起动这一环节中,除了抓好反应速度练习外,同时要提高判断能力。
2)移动
主要指从起动后到击球位置的移动方法,运动员在场上的速度快慢,很大程度表现在移动上。移动的基本步法有垫步、交叉步、小碎步、并步、蹬转步、蹬跨步和腾跳步等。运用这些方法,构成了从起动位置到场区不同位置击球的组合步法——后退步法、两侧移动步法和上网步法:自中心位置到击球点的步数,一般用一步、两步或三步,这必须根据当时球离身体的远近来决定。影响移动速度的因素有步数的多少、步频的快慢和步幅的大小。为了加快步法移动的速度,可以采用专项速度训练的有效方法。
3)协助完成击球动作
羽毛球技术在击球时,不单是上肢挥拍击球,而且需要下肢配合共同发力来完成动作,这是步法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如果动作别扭,是不可能击出速度快、落点准的球的。因此要求动作准确、合理、协调,给人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移动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为击球服务的。所谓“步法到位”,即指根据不同的击球方式,运动员需要到最适合这种击球的最有利的位置上,如果没有占据最理想的位胃。最后(击球前)还需要作小步调整,使击球动作能协调发力。
4)回动
击球后,应尽力保持(或尽快恢复)身体平衡,并即刻向个中心位置移动,以便在中心位置上做好迎击下一个来球的准备,称为回动。初学者往往缺乏“回中心”的意识,哪里打完球就停在哪里,这是必须改正的。当然,回动不是盲目地向场地中心位置跑。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运动员逐渐体会到并非每击一次球都必须回中心,而应根据比赛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双方技、战术的特点,选择最利于回击对方来球的回动路线和回动位置。
二 步法取位
为了掌握好击球步法,我们在练习时可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于合理地选择步法。通常可把场地分为前场网前区域(右侧为1号、左侧为2号)、中场区域(右侧为3号、左侧为4号)和后场区域(右侧为5号、左侧为6号)。中心点是场区的中心位置,一般情况下为击球前所处的位置。
羽毛球场地区域的划分
在击球时应根据不同的来球采用不同的步法,1号位的来球应该采用前场网前正手上网步法。2号位来球要采用前场网前反手上网步法。3号位来球要采用中场正手接杀步法。4号位来球要采用中场反手接杀步法。5、6号位的来球分别采用后场正手后退步法、后场头顶后退步法或后场反手后退步法。
需要不同步数的区域
视对方来球距离的远近,前场、中场和后场等各项步法可选用一步、两部或散步移动步法到位击球。如图所示,中圈内,只需原地击球或移动一步击球。若击球点在中圈与外圈之间,则需要移动两步击球。若击球点在外圈之外,就要移动三步击球了。对步幅小的运动员来讲,则需要增加步数,以争取到位击球。
三 常用的步法
1)垫步
当右(左)脚向前(后)迈出一步后,紧接着以同一脚向同一方向再边一步,为垫步。这一种步法比较轻捷、灵巧,不但能使移动的步数比较经济,而且,还能保持移动中身体重心的稳定和有利于协助击球动作的完成。垫步一般作为调整步距用。
2)并步
右脚向前(或向后)移动一步时,左脚即刻向右脚跟并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向前(向后)移动一步,称为并步。这种步法较多地运用在上网、接杀球和正手后退突击扣杀时。
3)交叉步
左右脚交替向前、向侧或向后移动为交叉步。这种步法的步幅较大,移动中身体重心比较稳定。经另一脚前面超越的为前交叉步,经另一脚后面超越的为后交叉步。交叉步一般在后退打后场球时用得较多。
4)小碎步
以小的交叉步移动的称为小碎步。由于步幅小,步频快,一般在起动或回动起始时用。
5)蹬转步
以一脚为轴,另一脚作向后或向前蹬转迈步。
6)蹬跨步
在移动的最后一步,左脚用力向后蹬的同时,右脚向来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称为蹬跨步。它多用于上网击球,在向后场底线两角移动抽球时也常采用。
7)腾跳步
起跳腾空击球的步法为腾跳步。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网扑球或向两侧移动突击杀球时,以领先的脚(或双脚)起跳,作扑球或突击杀球;另一种是对方击来高远球时,用右脚(或双脚)起跳到最高点时杀球。使用这种步法,要求协调性好,弹跳力强,在击球后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身体重心,以便连贯好下一拍的击球。
在掌握了以上基本步法的基础上,组成上网、后退、两侧移动和起跳腾空等综合步法。
第二节 上网步法
上网步法是完成上网搓球、推球、勾球、扑球及挑球的步法,它包括蹬跨步上网、垫步加蹬跨步上网,前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后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蹬跳步上网。
不论采用哪种步法上网击球,其上网前的站位及准备姿势基本都是相同的。即两脚站立约同肩宽,一般右脚在前左脚稍后,两膝稍有屈曲,两脚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稍有提起。上体稍前倾,握拍于体前,金神贯注,注视对方来球。
一 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左脚后蹬,接着侧身,右脚向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击球。
正手区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蹬跨步上网步法
二 两步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左脚先朝球的方向迈一步,紧接着左脚后蹬,侧身将右脚朝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
正手区两步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两步蹬跨步上网步法
三 垫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右脚先向来球方向迈出一步,紧接着左脚垫一小步,同时右脚抬起,利用左脚的蹬力蹬跨出一大步,到位击球。
正手区垫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垫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四 前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右脚先向球的方向垫一步,左脚再迈一步,紧接着左脚后蹬,侧身将右脚向球的方向跨一大步,到位击球。
正手区前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前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五 后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右脚先向球的方向垫一步,接着,左脚向右脚后交叉一步,左脚一着地马上用力后蹬,侧身将右脚向球的方向跨一大步,到位击球。
正手区后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后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六 蹬跳步上网步法
这是一种特殊的上网步法,当对方回击网前球过高时,为争取速度,上网扑球常常使用这种步法。这种步法,省略了上网步法中的移动过程。从起动开始,身体前倾,双脚向网前方向起跳。击球后,腾空的身体下降,双脚几乎同时落地(右脚稍先落地),然后两脚调整身体重心,恢复正常姿势。要注意防止因前冲力过大而触网或过中线犯规。
七 上网步法应注意事项
完成击球动作时的姿势,是上网步法中较复杂的一环,因为者一环要承担人体前冲的缓冲力量,同时又要顾及手部的击球质量和击球后的迅速回动。所有的上网步法均应注意做到下列要求:
1)什么位置做最后蹬跨为好,要看球的位置而定,一般应以最后一步跨出后,侧身对网,自然伸直手臂让拍子能打到球为宜。太远打不到球,太近也会妨碍击球动作,且延长了回动距离。
2)最后的蹬跨步都应该右脚在前,步幅较大,着地点超越膝关节,重心在右脚上,脚尖外展。右脚应以脚跟外侧沿先着地,然后过渡到脚掌,并用脚趾制动,不使身体再前冲。右臂前伸击球时,左臂自然张开。击球后,立即右脚回蹬,如果最后跨步步幅很大,左脚应该自然跟随前移一些,以便回动。
3)放网前球、挑球一般采取低重心姿势。搓球、推球、勾球时身体较直,重心较高。扑球时往往需要向上方蹬跳。
4)上网最后一步步幅要跨大,必须注意两点:(1)左脚用力向前蹬的同时,应向前送髋,以增大跨步的距离。(2)向前跨出的右腿,在送髋和左脚发出蹬力的同时,应向上抬右腿。右腿抬得高,向前落地的距离才会远。
5)右脚落地是缓冲和回动的关键。要做到制动快而且自然,也必须注意两点:(1)右脚向前的姿势,应该是小腿前伸(不是伸直),腿腕屈,脚跟向下,脚尖向上。(2)以脚跟稍偏外侧部先着地,迅速向前脚掌滑去;脚尖制动,并做回蹬。
6)完成跨步和制动后(右膝弯曲不能超过脚尖),回动时必须注意:身体重心适当放在右脚上,左腿向右腿稍微跟进以分担右脚承受的重量,协助右脚从弓箭步姿势恢复直立。再以并步或交叉步退回中心位置。
第三节 后退步法
后退步法是指从中心位置后退到底线的步法,后退步法时羽毛球步法中最常用的,又是难度较大的步法动作。因为人们的习惯,向前总比向后容易些。特别是向左后场区底线后退,对灵活性和协调性的要求更高。
后退步法一般用于后退回击高球、吊球、杀球、后场抽球,它包括正手后退步法、头顶后退步法、反手后退步法、正手后退并步加跳步、头顶侧身加跳步等。
不论采用哪种步法后退击球,其后退前的站位及准备资势均与上网步法的站位及准备姿势相同。
一 正手后退步法
正手后退步法,可采用并步后退步法和交叉后退步法,以及并步加跳步后退步法。
(一)侧身后退一步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往右后侧蹬转后退一步,并带动髋部右后转,重心移到右脚上(右脚脚尖朝右侧,左脚尖也顺势略转向右),成侧身对网姿势。此时可作原地击球或起跳击球。
侧身后退一步
(二)侧身并步后退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往右后侧蹬转后退一步,并带动髋部右后转,左脚即刻往右脚并一步,接着右脚在向右后撤一步(中心移到右脚上),成侧身对网姿势。此刻,可作原地击球或起跳击球。
由于起跳后身体向右方倾斜,因此右脚先落地。当左脚落地时,右脚微屈缓冲支撑身体重心。左脚协助调整重心,使身体恢复自然姿势,并立即回动。
侧身并步后退
(三)交叉步后退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往右后侧蹬转后退一步(步幅不宜太大),左腿即刻经右腿后交叉后退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往右后撤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成侧身对网姿势〉此刻,可以原地击球或起跳击球。
交叉步后退
二 头顶后退步法
头顶后退步法,可采用并步后退步法和交叉步后退步法,以及头顶侧身步加跳步后退步法。
(一)头顶并步后退步法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蹬转角度应较大),左脚即刻用并步靠近右脚,紧接着右脚再向左后场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进一小步,成为上体后仰侧面对网的姿势。此时,可以做原地或起跳头顶击球。如果向左后上方起跳,在挥拍击球的同时,必须在空中做左脚后摆,右脚前跨的两脚交换动作,左脚在身后先着地,上体前压,紧接着右脚在体前着地缓冲,向中心位置回动。
头顶并步后退步法
(二)头顶交叉步后退步法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蹬转角度应较大),左脚即刻往身后交叉后退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向左后场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进一小步,成为上体后仰侧面对网的姿势。此时,可以做原地或起跳头顶击球。如果向左后上方起跳,在挥拍击球的同时,必须在空中做左脚后摆,右脚前跨的两脚交换动作,左脚在身后先着地,上体前压,紧接着右脚在体前着地缓冲,向中心位置回动。
头顶交叉步后退步法
(三)头顶侧身步加跳步后退步法
这是一种快速突击抢攻打法的后退步法。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紧接着右脚向后方蹬地跳起,上身后仰,角度较大,并在凌空中完成击球动。此时,左脚在空中作一个交叉动作后先落地,上体收腹使右脚着地时重心落在右脚上,便于左脚迅速回动。
此种步法应注意如下几个重要环节:首先上体和髋部侧转要快,右脚变成后退至左脚的后方横侧位,这是第一个环节。其次蹬跳方向应向左后方跳起,使上体向后仰。左脚在空中作交叉后撤的动作要大,左脚的落地点超过身体重心之后。上体要有力地收腹,重心迅速恢复至右脚,左脚能迅速回动。
(四)注意事项
头顶后退步法的难度反映在下述两个环节上:
1)右脚起蹬跳起后,左侧髋部后转。如果动作放松而自然,髋部柔韧性不差的话,髋关节后拉带动左腿后摆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是羽毛球步法中一个难度较大的动作,两腿在空中几乎像劈叉一样。这个动作之所以要幅度大,是应为左脚在身后落地时可以充分支撑和缓冲身体的后冲力,并配合右脚迅速使身体姿势恢复自然。也就是说,左脚拉得开,落地支撑住,有利于回动。
2)左脚落地支撑的姿势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以前脚掌落地,尽管左脚后拉的幅度很大,身体仍然不稳,甚至后倒。这种落地姿势由于对左脚跟腱压力很大,还往往是造成跟腱撕裂的原因。因此,教练员让少年儿童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避免这种姿势。正确的方法是左脚尖朝外,脚内侧及前脚掌内侧,脚跟内侧着地。
三 反手后退步法
(一)蹬转一步反手击球步法
蹬转一步反手击球步法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向左后方蹬转使身体转向左后方,同时,右脚经左脚向左后场跨出一步(重心移到右脚)成背对球网姿势(在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击球后,右脚往右后方蹬转,身体随即转成面对球网,回中心位置
(二)垫步蹬转反手击球步法
起动后,上身向左转,同时,左脚后撤垫一步,紧接着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右脚经左脚前向左后场区跨出一步(重心)移到右脚成背对网姿势(在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在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击球后,右脚往右后方蹬转,身体随即转成面对球网,回中心位置
垫步蹬转反手击球步法
(三)蹬转交叉步反手击球步法
蹬转交叉步反手击球步法
启动后,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右脚向左后方蹬转,使身体转向左后方,同时,右脚经左脚向左后场区跨一步成背对网姿势(在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接着,左脚迈一步,右脚在迈一步(重心移到右脚上),在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击球后,右脚往右后方蹬转,身体随即转成面对球网,回中心位置
以上都是从中心位置后退的步法。在比赛中,能回中心位置稍作停顿,说明步法比较主动。但是,在比赛中,往往也会被对手控制而出现被动的局面,例如,在往前击球后就需直奔后场底角回击对方的平推球,这时可用交叉步后退,步数不限,但最后一步仍须符合上诉步法要求(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脚上)。如果从后场上网击球,步法运用也照此理。
第四节 两侧移动步法
两侧移动步法是指从中心位置向左、右两侧边线移动的步法。一般用于中场接杀球、起跳突击。从中心位置到两侧边线的距离大约是26米,对少年儿童来说,向一侧仅跨一步是不够的,需要用一个小垫步来接应该才能到位。移动前的站位及准备姿势与上网步法的站位及准备姿势基本相同。两侧移动步法包括左侧移动步法、右侧移动步法和左右侧蹬跳步法。
一 右侧移动步法
(一)向右侧蹬跨步
起动后,左脚掌内侧用力起蹬(同时向右转髋),右脚向右侧跨出一大步(重心落在右脚上,脚尖偏向右侧,以脚趾制动),上身略向右侧倒(侧倒的程度应根据击球点高低而定)作正手抽]挡球。击球后,以右脚前脚掌回蹬。
若起跳突击,用右脚(或双脚)起跳,突击后,右脚先着地(或双脚同时着地)缓冲,回中心位置。
向右侧蹬跨步
(二)向右并步加蹬跨步
从起动开始,身体倾向右侧,重心移到右脚,左脚向右脚靠拢垫一小步并以前脚掌蹬地,向右侧转髋,右脚向右侧跨步,脚尖朝外。
向右并步加蹬跨步
二 左侧移动步法
(一)向左侧蹬跨步
起动后,右脚掌内侧用力起蹬,同时向左转髋,左脚向左跨出一步(中心落在左脚上,脚尖偏向左侧,以脚趾制动),上身略向左侧倒,作抽、挡球。击球后左脚前掌回蹬,回到中心位置。若起跳头顶突击,有左脚(或双脚)起跳,突击后,左脚先着地(或双脚同时着地)缓冲,回中心位置。
向左侧蹬跨步
(二)向左蹬转跨步
起动后,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向左转髋,同时,右脚内侧用力起蹬,经左脚前向右侧跨一大步(重心在右脚上,上身略向前倾作反手抽、挡球。击球后,以右脚回蹬随即转成面对网,回中心位置。
向左蹬转跨步
(三)向左垫步加蹬转跨步
起动后,左脚先向左侧垫一步。此后的动作与上述“向左蹬转跨步”一致。
向左垫步加蹬转跨步
三 左右侧起跳步法
这种步法由于起跳,加快了步法的速度和击球的高度,具有较大的威胁性,常被称为突击步法。有两种起跳方法
1)从准备动作开始,身体向右稍倾斜,双膝向右微屈起跳;或身体向左稍微倾斜,双膝向左侧微屈起跳。
2)从准备动作开始,右脚向右跨一小步起跳;或左脚向左跨一小步起跳。
左右侧起跳步法
第五节 前后连贯步法
在步法移动过程中,不需要重新起动的步法叫做连贯步法。其中有后场至前场的连贯步法,还有前场至后场的连贯步法。例如,杀球上网经常使用的连贯步法是:当判断对方只能挡网前球时,应该从后场直奔网前,不必在步法移动过程中回中心而有所停顿。
一 后场至前场连贯步法
基本上有四条线路:正手后场直线上网;左后场直线上网;正手后场对角上网;左后场对角上网。前两种是直线连贯步法,后两种是对角线或称之为斜线连贯步法。
(一)直线连贯步法
在后场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以交叉跨步冲向网前做上网动作。
正手后场上正手网前连贯步法
头顶后场上反手网前连贯步法
如果只蹬力强的运动员,从后场到网前只需三四步。还有一种连贯步法是稍向中心位置移动一点,然后上网。
(二)斜线连贯步法
在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以交叉步冲向对角网前做上网动作。由于斜线比直线距离长,因此从后场到对角网前需要较多的步子。教练员可根据每个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步数。
正手后场上反手网前连贯步法
头顶后场上正手网前连贯步法
二 前场至后场连贯步法
基本上也是四条线路:正手网前直线退后场;反手网前直线退后场;正手网前斜线退后场;反手网前斜线退后场,
(一)直线连贯步法
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恢复后,做一个并步后退步法,右髋向右后方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之后,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后场。
正手网前退正手后场连贯步法
反手网前退后场头顶连贯步法
(二)斜线连贯步法
正手网前斜线退后场: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恢复后,向后并步退一步,右髋向左后方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侧后方。由于髋部转动的幅度很大,需要左脚用一个向右侧转的小跳步,左脚尖朝着右侧边线。然后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后场。
正手网前斜线退后场连贯步法
反手网前斜线退后场: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向后并步退一步,右髋向右侧方向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右侧方,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底线。
反手网前斜线退后场连贯步法
第六节 被动步法
在羽毛球比赛中,有时因为判断错误或起动、移动慢,会出现来不及用主动步法还击的情景。此时,必须以较低中心的下手动作,加大步幅和移动频率来救球,这就是被动步法。被动步法不仅动作难度大,而且对下肢力量及灵活性的要求也较高。少年儿童运动员在学习了基本步法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学习被动步法。这里以难度较大的前场被动步法和后场被动步法为例进行介绍。
一 前场被动步法
被动上网步法与上网步法类似,但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因而在完成动作时的要求有所不同。除加速起动外,击球时的弓箭步要跨很大,重心较低,身体充分前倾,右臂前伸,身体右侧几乎碰到大腿,球拍几乎贴近地面。回动时,往往不能像主动上网那样以右腿支撑缓冲制动来回动,还需要借助身体和髋部的后拉,提高身体的重心,协助左右腿的回收完成还原动作。
二 后场被动步法
分正手后场被动步法和反手后场被动步法。由于它们之间动作的差异较大,这里分别介绍。
(一)正手后场被动步法
起动和移动与正手退后场步法大致相同,只是移动的重心和姿势较低,常以交叉步移动。由于正手底线被动时,球往往低于肩部,在移动到位时不可能使用腾跳步,只能使用向右后方的跨步以降低身体重心,配合手部完成击球动作。回动时,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脚向右脚稍稍回收,协助右脚回动,使身体姿势复原。
正手后场被动步法
(二)反手后场被动步法
从起动开始,左脚向左后方迈出一小步,以左脚为轴右髋向左后方转动,带动右脚前交叉移到左后方,接着左脚向左后方迈出较大的一步,并支撑身体重心。当右脚向左后方迈出时,左脚用力一蹬使右脚以较大的步幅在左后方落地,右脚落地的同时挥臂击球。回动时,身体重心先移向右脚,左脚向右脚稍微跟进帮助右脚回收,这时右髋转向正手网前方向。带动右脚移向体前,恢复到起动的准备姿势。
反手后场被动步法
第七节 步法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移动判断错误
球的落点在后场却往前场移动;球的落点在网前却往后场移动。来球在左(右)方却向右(左)方移动。这是比赛中最被动的步法错误。
纠正方法:这主要由于判断错误造成的,应多进行教学比赛,提高对假动作及出球路线的辨别判断能力。
2)反应慢,移动慢
纠正方法:(1)应保持良好的准备姿势,每击完一次球后,就要回中心位置做好准备姿势,尤其要强调提踵、屈膝和全身自然协调。(2)通过多球练习(或按手势指令)作反应起动练习。(3)通过跳绳,跳石级,跳沙地,负重提踵等练习增强脚弓、踝关节和下肢的力量。(4)将各种步法练习正确,反复练。
3)步法与击球动作配合不好,不协调。
纠正方法: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最后一步正确。上网时,最后一步右脚在前,重心在右脚上,步幅宜大。后退时,最后一步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脚上。向右侧移动时,右脚在前,重心在右脚上。向左侧移动时,可视情况作脚在前或右脚在前,中心应在前面一只脚上。
4)哪里打完球就在哪里停着,未养成立即回中心位置的习惯。
纠正方法:(1)依手势的指令,在羽毛球场上反复做起动,到位挥拍“击球”,回动的练习。以上练习也可用多球进行。(2)进行耐力与速度耐力的训练,以加强移动能力。
背越式的步点采用弧线助跑。先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地方确定起跳点,先向右走5步,为A点。然后再向右走6步为B点。再向前走7步为C点。从C-B-A助跑,C-B段为直线助跑,B-A为弧线助跑。经过反复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横杆,身体各部分依次过杆的一种过杆技术。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组成的。各阶段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一) 助跑
1. 助跑的任务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 助跑的技术要点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 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
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向前脚掌滚动。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
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当摆动腿摆到起跳腿前方之后应向里转,而小腿和脚要稍许外展。这样的积极动作,有助于使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线上,围绕纵轴产生转身动作。此时,头应补偿性地转向横杆。
(三)过杆和落地
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横杆方向。
二、 学习方法
(一) 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1. 地蹬摆练习
站立,一手抓支撑物,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向异侧肩的前上方摆动,起跳腿配合充分蹬伸。要求摆腿屈膝折叠并膝内扣,加速摆至最高点,异侧臂配合上摆, 同时拨腰、顶肩,髋部前送并扭转。
2. 步走动起跳练习
站立,起跳腿在后,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迈步放脚,摆动腿积极向前摆动。要求沿直径为15~20米的圆圈走动,起跳腿积极主动向前迈步放脚, 并在摆动腿与手臂的有力配合下迅速完成跳腿。
3. 弧线助跑起跳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分别用1步、2步、3步助跑转体四分之一垂直纵跳,两脚落地。要求蹬摆配合协调一致,动作快速有力,助跑节奏清楚,最后两步和起跳连贯,体会弧线助跑转入起跳时上体由内倾到竖直的垂直用力感觉。双脚落地,是为了使摆动腿努力下沉, 有利于按"桥"型完成过杆动作。此练习可在两个跳高架之间吊拉橡皮筋球,高度宜控制在练习者起后头顶刚好能够触及。
(二) 习和掌握过杆落地技术
1. 地倒肩挺髋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倒肩挺髋成"桥"。肩背着垫。要求挺髋挺腹,两臂屈肘外展。
2. 定背越式跳高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两腿屈膝半蹲,然后提踵发力向上跳起,形成典型的"桥"腾空姿势。接着屈髋,向上积极甩小腿,用整个背垫落地。要求在用力向上起跳之后,两臂配合上摆、挺髋、挺胸、肩后倒下沉,两小腿放松下垂。体会空中背弓的肌肉感觉。落地前两小腿积极上甩,动作自然放松。
此练习开始可以不用横杆,动作熟练后再用橡皮筋、横杆。另外,为了增加腾加高度,可站在低跳箱或起跳板上进行。
3. 弧线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可采用先是1步助跑,然后3步,5步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弧线助跑最后两步起跳要与过杆技术有机衔接。开始练习时,应将重点集中在起跳和腾空动作的正确结合上。初学者可在起跳点放置起跳板,增加腾空高度。加外,也可以增加垫子的高度。在技术上要求做到助跑点准确;起跳充分向上"旋转";过杆时身体舒展成"桥"与横杆大致成十字交叉;头、肩、背和小腿依次越过横杆后,肩背领先落垫。
(三)学习和掌握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1.全程助跑和丈量方法(以左脚起跳为例)
走步丈量法:先确定起跳点。起跳点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的立柱1米左右(或横杆长的四分之一),离横杆投影点50~90厘米处。由起跳点沿横杆的平行方向向前自然走5步,再向右转成直角向前自然走6步做一标志,由此点向起点跳约5米的半径画弧,即成最后4步的助跑弧线;从标记点再前走7步自然步画起跑点,定为前段直线跑5步距离。全程共跑8步。
等半径丈量法:助跑距离为9~13步。起跑点离横杆约15~20米,与内侧跳高架向外延伸线之间的距离约为3~5米。助跑弧线的半径取决于助跑的速度,速度越快,半径越长。初学者变化幅度大致为6~8米。起跳点和横杆之间的距离视横杆的增高高度而向外移。
2. 程助跑的练习方法
弯道弧线跑练习:此练习可先采用沿田径场弯道做加速跑。然后再缩小半径,沿直径10~15米的圆圈快跑。要求跑到身体向内倾斜,平稳向前移动,注意摆臂的幅度内小上大。
直段跑切入弧线跑线习:可没直线加速5至7步后转入弧线跑,过渡要自然连贯,节奏要逐步加快。
全程助跑起跳练习:采用7至9步助跑距离,即直线跑3至5步,弧线跑4至5步的方法进行助跑起跳练习。要求助跑速度快,节奏性强,步点固高。注意体会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尽量保持"旋起"动作至高垫顶上。
完整技术练习:在熟练掌握全程助跑与起跳节奏的基础上,先做较低高度过杆练习,熟练后逐渐提高横杆的高度。在完整技术练习中,要做到最后4至5步助跑的足迹落在弧线上,起跳脚的着地点要正,起跳力方向要正。起跳结束时,身体由倾斜转入直立姿势向上腾起。过杆时,后引双肩、挺髋、小腿放松下垂,完成好"桥"的动作。助跑身体重心移动要稳,过杆后肩背落垫要平稳。
三 、练习提示
(一)注意事项
1.重点掌握杆上动作,练习时要注意控制杆上挺髋成"桥"型的时机,使之有足够的延续时间,防止"坐"着过杆。
2.学习过杆技术要多采取各种辅助练习。注意设备的安全性能及加强保护措施。
3.重点抓好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
4.应通过对助跑丈量方法的学习,掌握由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并确定助跑点。
(二)错误动作纠正
1.助跑节奏紊乱,助跑与起跳结合不好
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确,拉大步,捣小步或没有沿助跑弧线落脚。
纠正方法:改进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调整适合自身特点的助跑步点,按画好的每步标志反复进行练习;跳越跨栏架的练习,采用栏间跑3、5、7步培养节奏感和目测距离的能力。
2. 跳向前冲力太大而跳不起来
产生原因:助跑过快失去控制,自身的腿部支撑力量不够;最后放腿太慢,不能及时完成起跳动作;助跑最后两步与起跳的转换技术没有掌握好。
纠正方法:多做短、中程助跑起跳的结合练习,改进起跳脚快速着地,摆动腿和摆臂的有力上摆、提肩、拔腰技术,提高助跑结合起跳的速度。另外,可多做弧线助跑结合起跳后身体落在高垫上的练习,强调身体从内倾迅速转成垂直和正确完成起跳后再做过杆动作。
3. 跳时制动大,减弱水平速度,做过杆动作时,身体压杆
产生原因:倒数第二步身体重心下降太多,身体内倾不够;起跳前身体后仰过大,起跳脚落地不够积极,前伸太远。
纠正方法:多做弧线助跑起跳的模仿练习。弧线助跑起跳后用头触高物,强调起跳要积极,上体要正直。
4."坐"着过杆,臀部及大腿碰落横杆
产生原因:起跳时身体重心没跟上,髋关节变屈,起跳效果差,腾空高度不够;心理上怕摔,不敢用肩背落垫;小腿太紧张,没有挺髋就过早收腹举腿。
纠正方法:利用跳板或跳箱,做立定背越式跞高,注意延长挺髋时间;逐渐啬高度,克服害怕心理,用肩背落垫。
5.斜交叉过杆
产生原因:起跳时摆动腿内扣向异侧肩方向用力摆的动作做得不够,使身体绕纵轴转体不够。
纠正方法:结合摆臂动作多做原地蹬摆起跳模仿练习;弧线助跑起跞触高物转体90゜。短程助跑起跳过杆练习,在垫上画出落垫点,使肩背朝落垫点着垫。
6.杆上动作僵直
产生原因:起跳腾空后,两膝紧张绷直,背弓动作不自然,空中身体感觉能力较差。
纠正方法:加强柔韧性、灵敏和协调性的练习,提高动作和放松能力。在山羊或跳箱上做仰卧背弓、顺势屈小腿举小腿练习,立定背越式跳越橡皮筋练习,体会倒肩、抬臀、挺髋,屈小腿过杆后小腿自然上甩,肩背落垫的动作。还可以中短距离助跑起跳过杆练习。降低横杆高度,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消除心理害怕因素。
海绵包应厚、软,符合厚度、宽度与长度要求。有背越式跳高海绵垫卖。同时,注意落地区的设施,如海绵坑的布置,及沙坑的松软都要保证十分安全。练习,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步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