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囊粘连性炎症,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一般,若保持原来姿势,不会有剧烈的疼痛。
肩周炎通常是在无意之中形成的,有时您可能感觉肩部不适,所以就很少活动,希望让肩部好好的休息一下,比如周末进行了一场羽毛球比赛,感觉肩部十分劳累。这样做并没有错,但若是肩部受伤了或是出现某种慢性的疼痛,您仍然不进行活动,那您的肩关节就会变的僵硬,活动就会变的困难、疼痛,产生恶性循环,肩部活动越来越少,肩关节变的越来越僵硬,最后,关节变得彻底僵硬。一旦到这种程度,即使您想活动也难以作到,稍稍移动都会很疼痛。
通常,肩周炎常常起因于创伤或是腱鞘炎、滑囊炎,也可能由中风引起。经常,较难确定起因,不过,任何可以引起胳膊或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都可能发展成为肩周炎。
糖尿病也可引起肩周炎,虽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行研究,多倾向于胶原蛋白理论,胶原蛋白是组成韧带和腱鞘的主要成分,而韧带则在关节腔内把不同的骨骼相连接,当胶原蛋白出现问题时则会影响关节功能,其中,葡萄糖分子会与胶原蛋白结合,使胶原蛋白功能变性。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葡萄糖与胶原蛋白的结合物在肩部软骨和腱鞘的不正常沉积,引起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
轻松治愈肩周炎 (也叫冰冻肩、五十肩 )。
教你一招
钓鱼治好了五十肩
我伏案工作了几十年。临近退休 ,却查出了肩周炎。医生说 ,肩周炎没什么好办法可治 ,也就是疼时打“封闭”。我寻思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没取药就离开了。
在同事影响下 ,我爱上了钓鱼。只要有时间 ,骑上摩托到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垂钓 ,乐此不疲。不知不觉 ,我再也感觉不到肩部疼痛了 ,且活动自如 ,右臂高举、后抬丝毫不觉困难。
仔细想来 ,这期间没有做过别的运动 ,也没治疗过 ,肩周炎的消失肯定与钓鱼有关。车子颠簸造成的震颤 ,使双臂感到强烈的震动和抖弹 ;钓鱼需抽竿、收竿、甩竿、摘鱼 ,所有动作无一不是在上下左右地运动着胳膊。这几大因素共同作用 ,竟成了医治病痛的灵丹妙药。
穴位揉摩肩周炎
穴位按摩 :按摩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 ,揉动 1分钟 ,换左手 ,每日 3次。按摩印堂穴。用食、拇指按住该穴 ,旋转揉动 ,每次 1分钟 ,每日 3次。
捏压患处 :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压痛点 ,用力深压 ,并向前后左右揉动 1分钟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捏右肩。每日 2次。
功能锻炼 :1、抡拳。左右肩关节划圈抡动15圈。 2、耸肩。双手叉腰 ,上下前后缩头耸肩 ,每次 15下。 3、揪耳廓。两手交叉揪住耳廓 ,连揪 15下。 4、举手。十指相挟 ,手心向上、举过头顶 ,上下前后摇动 30下。 5、展翅。双臂平抬成飞翔势 ,上下扇动 30下。 6、托头。两手插入脑后 ,手心向上十指相挟 ,向上托头 20下。 7、晃肘。两臂同时抱肘 ,上下左右晃动 30下。早晚各一次。
塑料布轻松“对抗”肩周炎
五六年前 ,我偶受风寒 ,右肩患上了肩周炎 ,昼夜疼痛难忍。后来 ,我联想到用塑膜包脚治裂口的经验 ,就开始试着用塑料袋包裹 ,经过一段时间 ,疼痛明显好转。
我不断改进方式 ,将白色无毒的塑膜或无毒食品袋 ,剪成比患处稍大面积的一块 ,再蘸点水贴于右肩。因为薄膜上有水汽和借排出汗的吸附力 ,薄膜一般不会掉下来 ,但必须长期坚持 ,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 ,也需要穿上半袖衫 ,以防薄膜掉下。发病期间 ,无论白天夜间 ,我都坚持贴敷 , 2- 3换一次。不到 1年 ,困扰我 6、7年的肩周炎 ,未花一分钱 ,就奇迹般好转。
为巩固疗效 ,我每天晨起前和临睡前 ,用左手大拇指与其它四指捏捏右肩五十下 ,再拍打百余下 ,以促进血液循环。白天坚持到户外多活动 ,进行适当锻炼 ,结合散步、慢跑、登山、野游等 ,尽可能使全身发热 ,以便疏通经络、增强体质。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和锻炼 ,我的右肩早已活动自如 ,再未复发过 ,且整个身体也强壮多了。
运动治愈冰冻肩
我患肩周炎后 ,经过医生的推拿按摩 ,疼痛症状有所缓解 ,但很快不适症状又起。于是 ,我决定度身制定体能锻炼计划。
双脚立定 ,右手按着左肩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 20次 ,然后换右肩 ,最后双臂同时旋转 20次。随着症状好转 ,我开始边散步边转臂 ,每天至少散步 2000米。四周之后 ,疼痛症状基本消除 ,肩部和手臂活动自如。
为使体能锻炼不至枯燥 ,我学会了太极拳 ,每天晨练打两遍太极拳 ,效果很好 ,两年来 ,肩周炎至今没有复发。
我的故事
自我锻炼治愈肩周痛
初患肩周炎时 ,我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 ,吃药、扎针、按摩 ,疼痛仍时轻时重。无奈之下 ,我翻阅了大量的医学书刊 ,悟出治病的关键在于锻炼。
1、面对墙壁而立 ,双手爬墙 ,争取高度每天上升。 2、手指对叉 ,屈肘翻腕 ,掌心向上 ,用力向天上托举。 3、双手在身后相握 ,手背紧贴腰背 ,尽量上提 ,以碰到肩胛骨为度。 4、患侧手搭对侧肩膀 ,以健侧手推患侧肘摸背部。上述锻炼可从不同方向活动肩关节与韧带 ,逐步恢复其功能。
吊单杠治肩周炎
患肩周炎已有十多年 ,肩膀好像塞了块破毛巾 ,又酸又胀 ,又冷又痛。
前年的秋天 ,我坐公交车到外滩 ,车上人多没座位 ,我便拉住头顶上的拉杆站着 ,车一晃一晃 ,我的身体随之晃动 ,这时我突然感到肩关节处很舒服。想不到第二天疼痛就减轻了 ,我大喜过望。难道吊单杠能治肩周炎 于是 ,我有空便去小区的健身角 ,双手吊在单杠上 ,好像伸懒腰一样让全身放松 ,身体下坠 ,肩部和腰部的关节好像离了条缝 ,那感觉舒服极了。一段时间后 ,肩周疼痛不适明显减轻。
患者支招
螃蟹泥敷愈肩周炎
母亲曾患肩周炎 ,肩部经常酸疼胀麻 ,经针灸、按摩疗效不佳。听说螃蟹能治肩周炎 ,找来试试 ,果真如此。方法如下 :活螃蟹三只 ,把螃蟹在清水中泡半天 ,等它腹中的泥排完 ,从水中取出捣成肉泥后摊在粗布上 ,直径不超过 8厘米 ,贴敷在肩肿最疼的区域。每天晚上贴 ,第二天早上取掉 ,两三次后疼痛即可消失。
抡胳膊 ,肩周不再疼痛
15年前我患了严重的肩周炎 ,试过很多方法 ,收效甚微。后来采用体育疗法 ,即每天早晨抡胳膊。正抡 40下 ,反抡 40下 ,两臂各抡一遍 ,结果不到 1个月就完全好了 ,至今也没复发过。
游旱泳 ,肩周炎不治而愈
18年前 ,爷爷因肩周炎不但连胳膊都抬不起来 ,疼得就连衣服都脱不了。爷爷后来用了锻炼法 :两条胳膊像仰泳一样轮换向后划动 (为保持平衡可倒退着走 ),每天 1、2次 , 1个月就好了。前年 ,爷爷又犯病了 ,仍用该办法治 ,很快就好了。
爬墙法治好肩周炎
我得肩周炎时 ,主要采用爬墙法治疗。也就是在墙上高处划上白线 ,每天面对墙壁 ,双脚不动 ,双手向上爬。开始时很困难 ,每次都是一身汗 ,但过后却很舒服 ,经过半年左右 ,肩周炎再也没犯。
举手驱走肩周炎
我今年 78岁 ,退休至今已经患过三次肩周炎。一位骨科医生告诉我一个办法 ,就是把患臂往上举 ,坚持一段时间 ,就能治好肩周炎。于是我每天散步时 ,就把患肢的右手握成拳头 ,慢慢上举 ,然后再放下 ,反复重复这个动作 ,每次做 100次左右。开始觉得胳膊酸痛 ,坚持做上十天半月 ,就不感觉痛了。 1个月后 ,我的肩周炎不知不觉好了
肩周炎是怎么引起的?
退行性病变人到了中老年,肩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就会发生老化、失去弹性和韧性,发生断裂、磨损、出血、粘连(即粘在一起),而引起肩周的无菌性炎症,导致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外伤肩部的各种压伤、拉伤、扭伤等,使肩部肌肉、韧带等产生断裂、出血,产生无菌性炎症,肌肉、关节囊挛缩,导致肩部疼痛和运动困难。慢性劳损肩关节长年累月的劳作导致损伤,或者久坐导致肩部承受的压力超出了肩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耐受范围。渐渐地,肩部肌肉、肌腱、韧带出现多次轻微的断裂和出血,逐渐形成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受凉肩部受凉导致肩关节周围血流变慢、肌肉紧张痉挛,时间长了就产生了无菌性炎症,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肌肉、肌腱、韧带之间的粘连、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
肩周炎来了该怎么快速缓解疼痛呢?
快速缓解肩周炎疼痛的方法肩周炎疼痛症状比较严重,治疗往往以解除疼痛,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吊腕法将患侧前臂悬吊起来,限制患侧上肢活动,使肩关节得以充分休息,可以减轻疼痛。冷敷把冰袋或者冰箱里其他冰冻的东西包在干净的毛巾里,敷在疼痛的肩部,能缓解疼痛。每次冷敷5-15分钟。热敷用热水把毛巾浸透后拧干,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为了减少散热,可以盖上一层塑料。热敷时间为10分钟。垫肩法如果因为疼痛而无法入睡,可以用枕头垫在疼痛的肩部,使肩部有一个较为宽松舒服的位置。康复操有些人因为肩部疼痛而不敢活动肩部,其实适当做一些康复操不仅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还能保持肩关节活动度。摸墙爬高面对墙壁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肢向前伸,用指尖做爬墙动作,由低到高,直到肩臂肌肉有牵拉酸痛感,动作重复10次。
反手摸背坐着或站立,用疼痛那侧的手背去触碰背部,在腰背部上下移动,尽量让手碰到肩胛部,使肩关节后伸内旋。动作重复10次。
包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好不要超过现两天。
现实生活中,如果表皮仅是轻微擦伤,或者是一些小而浅的伤口,尤其是切口比较整齐、清洁、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用碘酒或用乙醇擦洗、涂抹一下伤口就可以起到防止感染的目的。但是如果不放心,可以在伤口处涂上一层薄薄的紫药水。
不过两三天就差不多能够结痂。如果皮肤的伤口受伤较深,当时又没有条件可以处理,这时可以用清水冲洗一下伤口,然后再用创可贴简单包扎一下。但一定要注意使用创可贴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一天一换,一般不要超过两天。
伤口较大、较深且有异物时不适宜用创可贴,进行现场简单的处理后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消毒处理,以免发生严重的感染。如果伤口已经受到污染或感染或者是各种皮肤病,不适合使用创可贴。
扩展资料
使用误区及注意事项
1、创可贴是万能药
创口贴并非万能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创伤。一般情况下,创口贴主要用于一些小而浅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如刀切伤、割伤、玻璃划伤等。
正确做法: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对于较大、较深且有异物的伤口,不宜使用创口贴,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如较重的皮肤擦伤、烧烫伤等,不宜使用创口贴。对于毛囊炎、疖肿、化脓性感染的伤口以及各种皮肤病,更不宜使用创口贴。
对于狗咬伤、猫抓伤、蛇咬伤、毒虫蜇伤或咬伤等曲动物造成的伤口,切忌使用创口贴,以免毒汁和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应在第一时间内,用清水、冷茶水、矿泉水、生理盐水、2%的肥皂水等,反复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
2、创可贴能随便贴
使用创可贴时,总是图方便,随便一贴了事,这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使用创可贴前,首先要检查一下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如有不洁物,须用消毒的生理盐水先将伤口清洗干净,然后再贴上创口贴。
若伤口是被铁钉等物刺破且比较深,则应立即去医院处理并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次,打开创口贴后,应避免污染药面。敷贴时,药面一定要对准伤口,贴好后在伤口的两侧稍微加压。
3、创可贴可长久贴
伤口贴上创可贴并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也不能长久贴着,置之不理。
正确做法:一是要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如果使用创可贴24小时后,伤口处自觉有类似脉搏跳动的“搏动性疼痛”,或有分泌物溢出,要及时打开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的情况。若有,说明伤口已经发生感染,应立即请医生处理。
二是要注意保护伤口。使用创口贴后,不要经常用手捏压伤口,伤口局部尽可能少活动,防止碰撞,以免伤口裂开。三是创口贴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不然会滋生细菌,应一天一换。
——创可贴
肩胛骨周围以及后背的疼痛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在早晨晨起的时候,感觉到整个肩背部像石板一样,需要稍微活动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的减轻症状,有些人的症状严重到影响睡眠,那么常见的诱发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诱发肩胛骨周围以及肩背部疼痛的原因是 肩背部的筋膜炎症和肩背部肌肉的劳损 ,因为现在我们很多的工作越来越依赖于手机,越来越依赖于电脑,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或者是低头看手机,很容易导致 整个颈肩背部的肌肉和筋膜处于一个过度牵拉的状态 ,而且现在很多学生课业比较重,课后的作业需要写到很久,长时间的写作业也会导致整个颈肩背部的肌肉受到过度的牵拉,所以 现在在门诊因为背痛、肩胛骨周围疼痛来看病的患者多数都是中年人以及年轻人 。
肩、背部筋膜炎以及肌肉劳损的病因!
当我们长时间的弓背、低头的时候,颈肩背的肌肉,比如斜方肌和整个颈部后方的肌群和筋膜,都是受到一个过度牵拉的状态。大家可以想想,如果 我们的大脑长时间的处于过度使用的状态,是否会感到疲劳 ?我们长时间的处于压力状态,是否有一种想要去释放的感觉,会有一些异常的冲动。
我们的颈肩背部的 肌肉和筋膜 也会有这样的反应, 长时间的处于一个高压的状态就容易导致肌肉和筋膜出现一些细小的撕裂 ,当这些撕裂比较小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太特殊的感觉,但这些撕裂会发生的越来越多,而且损伤也会越来越严重,这些部位就会慢慢的形成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出现酸胀和疼痛的感觉,而随着病程的延长,这些 撕裂的部位慢慢会形成瘢痕, 这些瘢痕会越来越大,由于 通常撕裂的部位是肌肉肌腱或筋膜与骨骼相连接的部位 ,相对损伤的部位比较固定,所以在这些比较容易损伤的部位,瘢痕会越聚越多,于是在这些部位慢慢的我们会触及到一些类似结节样的改变,有人称之为 筋结 。
按压这个固定的点会导致其影响范围内的疼痛 ,有时按压肩胛骨周围的点会导致患者整个上肢的疼痛和麻木感,按压斜方肌部位的痛点有时会导致整个眼眶和同侧半个头部的痛感,所以这些筋结也被称之为 激痛点 ,也就是继发疼痛的点,也被称之为 扳机点 ,因为按压这些特殊的部位会导致患者出现其影响范围的疼痛。而且这些部位在夜间睡眠的时候,由于活动的比较少,所以局部会有一定的粘连和炎性反应导致患者晨起的时候有明显的僵硬和疼痛感,但 随着活动的加强,局部血液循环的加速,症状慢慢就会减轻 。但如果问题越来越严重,就有可能怎么活动都会疼痛。
无论是称之为 筋结 ,还是 扳机点 或者是 激痛点 ,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我们长时间的不正确使用或者是过度的劳累,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肩、背部筋膜炎以及肌肉劳损的治疗
肩背部肌膜炎和肌肉劳损的治疗难点在于疼痛往往不是特别的严重 ,很多患者早上起来有症状,但是活动一段时间之后症状又减轻了,于是就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 非常容易忽视控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等到症状越来越重再治疗,很多患者的肩背部的筋结就会变得特别大,此时想要再经过治疗缓解症状,将筋结消除掉将会非常的困难。
● 首先 ,如果出现了明显的肩背部疼痛,随着活动的时候肩背部有僵硬感,甚至按压某一个部位的时候,会感受到整个上肢都会有放射痛的时候,说明已经存在问题了, 这时就应该必须从心态上重视这个问题 。如果自己都不予重视,那么就谈不上什么治疗。
●之后一定要注意,在 日常工作生活当中,自己的站姿坐姿一定要坐直 ,而且一定要站直,不要长时间的弓背,不要长时间的低头看手机,虽然这些知识可能我们平时觉得很舒服,但是日积月累下来,对于肩背部的肌肉筋膜的损害是比较大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治疗才是重要的,其实 认识到这个疾病的重要性并改变使用的状态才,坚持康复锻炼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的治疗手段往往都是暂时的,能暂时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患者受到的困扰,那么常见的治疗手段有哪些呢?
● 针灸治疗与手法治疗是 缓解患者肩、背部筋膜炎和肌肉劳损非常有效的一种办法。最好是两种治疗结合起来,通过针灸和手法治疗,可以将紧张的筋膜松解开,而且通过专业的手法治疗,形成的筋结慢慢会变小、甚至消失。往往病情时间越短,治疗的也就越快,病程时间越长治疗的越困难。
● 外用肌内效贴技术 。现在的人都比较注意 养生 ,不太喜欢使用药物等措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个想法是对的,现在也有一种技术对于缓解肌肉和筋膜的问题比较有效,那就是 肌内效贴技术 。
这个 技术是一名手法治疗师发明的 ,他在工作当中发现手法治疗非常的有效,但是持续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有的时候在上午治疗完,到了晚间患者的症状又会出现一定的反复,所以就想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技术能让自己手法治疗的时间持续的更久一些,于是他发明了肌内效贴,这个小小的贴布并没有药物, 主要是通过贴布的弹力回拉以及专业的手法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的淋巴循环,帮助患者控制炎症,减轻疼痛 。这个技术以前开展的不是很好,但现在在各大医院的康复科、理疗科都可以找到,每2~3天使用一次,一般15天到一个月为疗程。
● 冲击波治疗。另外一种现在非常火热的不用药的治疗技术,那就是冲击波治疗 。这个技术主要的原理是通过冲击波的能量,将有炎症以及有问题的组织在微观层面上击碎,通过我们自己身体的恢复能力重新形成没有炎症的组织,症状自然也就减轻了。这个技术在各大医院的 运动医学科、康复科、疼痛科 都可以找到,一般一周治疗一次,4~5次为一个疗程。
●如果经过以上这些不需要药物、没有创伤的治疗仍然不能解决问题,那么说明症状持续的时间太久了,比较顽固,那么可以 通过口服、外用非甾体抗炎药膏的办法帮助控制疼 痛,如果口服和外用药物仍然不能减轻问题,那可能就需要 进行局部的封闭治疗 ,来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了。
治疗肩胛背部疼痛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自我康复锻炼。
经常看谢医生科普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谢医生也曾经犯过严重的肩背部筋膜炎,到现在只要过度劳累还是会有轻度的症状,所以 每天坚持进行康复锻炼, 而且十分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尽量不长时间的弓背。坚持康复锻炼,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放松我们肩背部紧张的肌肉筋膜,适当的拉伸还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那些长期需要用颈肩背部的人群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我本人的康复锻炼顺序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以下三个动作,每个动作20次,松解紧张的颈部以及肩背部的筋膜。
●以下的动作每个动作坚持20~30秒,每天三次
●使用网球滚动按摩肩胛以及肩背部自己触摸不到的位置,每次时间自己定。 ●以上这些锻炼动作花费的时间非常少,也不需要花费什么耗材,只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却很有效。那么如果你有时间,还有其他的一些适合肩胛背部疼痛的康复锻炼办法。
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会导致人们出现肩胛骨疼痛呢?
肯定应是一定有,因为 不可能一个症状只有一种疾病会诱发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临床上要有 鉴别诊断 的原因。比如 颈椎病 卡压倒神经也会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的肩胛背部的疼痛,老年人的 骨质疏松 以及 肩胛骨周边神经的卡压 ,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有 比较危险的心绞痛或者是肺部的肿瘤 。能够导致这个位置出现疼痛的原因太多了,这就需要有问题的患者尽量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但 以上这些问题往往疼痛相对来讲比较持久,而且症状比较严重,往往不会活动一段时间就会缓解 。
我们往往要给 大家科普的是一些比较常见的能够诱发大家出现症状的原因 ,所以谢医生着重的讲解了关于肩背部的筋膜炎和肌肉劳损应该如何应对。
总结
颈椎病,肩胛背部的疼痛以及痛风,现在好像越来越常见了,而且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是与我们的生活状态是有一定关系的。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时间的使用手机,长时间的使用电脑以及不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很容易导致出现肩胛背部的疼痛,而这种疼痛往往在晨起的时候相对来讲比较严重,活动一段时间能够缓解。具体应该怎么办在文章中已经给大家简单的进行了一些介绍,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坚持康复锻炼,坚持改变自己的颈肩背部的使用习惯之后可以尝试寻求医生的帮助,将症状控制住。
左侧后背肩胛骨的位置疼痛,首先要排除心肺问题。因为心绞痛及肺部相关疾病都有可能引发左侧后背的疼痛。可以到医院拍个胸片,检查心电图来排除。
排除心肺疾病以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软组织损伤。现代人多数都在长期低头看手机或者低头工作学习,非常容易导致颈肩背部的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后肌肉内就会形成触发点。因为慢性损伤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早期触发点是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一旦受到劳累、寒凉等因素刺激,就会激活这些触发点而引发疼痛。
我们可以根据疼痛区域来判断损伤部位。如果是肩胛骨上角疼痛,就可能存在肩胛提肌损伤。如果是肩胛骨上半部分疼痛,有可能存在上后锯肌损伤。如果是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的区域疼痛,就有可能存在斜角肌或者是菱形肌损伤。
我们可以请家人帮助或者是请医生在上述部位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就是我们所说的触发点。找到触发点以后可以采用针灸或者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一般经过一到两周的治疗就可以消除症状。
日常生活中,如题中所述“肩背疼痛”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多见的,尤其是中青年人群,在晨起时分或者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大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颈肩关节及肩胛骨处酸麻、胀痛感,严重时甚至会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形成干扰。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由颈肩背部肌肉劳损所致,这个并不难理解,当我们伏案工作时,会不知不觉的做出弯腰弓背的姿势,而这种姿势会对整个颈肩背部肌肉形成牵拉,如果持续时间太久,便有可能对肌肉组织造成损伤,虽说这点损伤极其轻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长久累积下,却也是诱发颈肩关节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简单来说,长时间保持某种不恰当的姿势会对肌肉组织造成损伤,也就是所谓的“肌肉劳损”,而频繁出现的“劳损”会使肌肉损伤难以愈合,最终导致瘢痕组织的形成,随着瘢痕的逐渐扩大,疼痛感也会越来越显著,所以,要想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就一定要在学习和工作时保持良好的姿态,减少不良姿势对肌肉和关节的损伤。
另外,对于频繁出现的颈肩背疼痛,我们建议患者优先考虑一下物理疗法,比如针灸、按摩、推拿、蜡疗、电疗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促使紧张状态下的肌肉筋膜尽快松解,避免其因过度疲劳而造成损伤;
如果疼痛难以缓解,还可以考虑药物的应用,比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非甾体抗炎药,再比如局部痛点封闭治疗等等,当然,具体治疗方式的选择还应考虑您的病情现状。
你好!我是攸莯推拿,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后背肩胛骨处疼痛,大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肩胛骨上四块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剧烈运动、手提重物、 体育 锻炼都有可能损伤肌肉,连遛狗、睡觉也有可能造成肌肉拉伤或静性损伤。
你需要仔细分析一下致病原因,并加以改正。
可以去按摩店按摩一下,也可以在家自己按摩。具体做法是买一个筋膜球或网球,把球用肩胛骨靠在墙上上下、左右挤压,你会找到你的一些痛点,一个痛点自我按摩2—3分钟,一天2—3次,一般一两周就好了。
学会这招,以后一些简单的疼痛你就可以自己按摩啦[呲牙]
看手机时间太长了造成的!再看电视时站起来,前后来回甩两胳膊,每天甩一至两次,甩不动为止!坚持一月绝对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