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手不练哑铃、杠铃——那他们是怎么训练击打力的?

拳击手不练哑铃、杠铃——那他们是怎么训练击打力的?,第1张

拳击手的训练项目中是有杠铃、哑铃项目的尤其是杠铃卧推,几乎是每个格斗选手必须进行的力量训练,这种运动可以极大的加强肌肉的爆发力及肌肉的围度但是各种格斗流派的格斗选手在进行卧推重量时都不会进行太大重量的

力量可以分为;速度耐力、速度力量、力量耐力 可以负重练习。

1速度耐力训练的主要手段:

(1) 以最高强度的90%-95%跑60米×5次×3-4组,次间歇30′-60′,组间歇5′。

(2) 以75%-80%强度跑100米×5次×2-3组,次间歇1′-2′,组间歇6′-8′,或脉搏恢复到120次/分

左右。

(3) 以80%-90%的强度跑150米×3-4次×2组,次间歇2′-3′,组间歇10′,或脉搏恢复到120次/分。

(4) 300米跑(80%-90%强度)4-5次,次间歇5′-10′,或脉搏恢复到120次/分。

(5) 100-200米变速跑(快跑强度为75%-85%),一般多在准备期前半段或恢复期选用。

(6) 组合跑(150米+100米+60米+150米)×2组,或(60米+100米+150米+150米+100米+60米)×2组,

强度为75%-95%,次间歇:1′-2′,组间歇5′-10′。

(7) 反复跑:250米-300米×3-5次(400米专项的运动员次数略多),强度为75%-90%,间歇6′-10′。

(8) 长距离反复跑:450-600米×3-5次(适用于400米跑专项的运动员),强度75%-90%,间歇10′-15′。

上述的练习手段,在实际训练中应该有针对的选择使用,练习次数和组数应该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而定。

爆发力是指你在运动由能够快速移动一个重量的能力,例如,田径中的投掷动作拳击中的出拳动作,等等。速度越快,也就表明你越强壮。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专业运动员才需要特地练爆发力,但实际上,健身爱好者增强爆发力也是有益的。  传统的增强爆发力训练往往是采用轻负荷(最大力量的30%-50%)做快速动作。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如果你在练目标肌肉之前先进行1组相对肌肉的练习,爆发力会更有效得到提高。比如,在卧推之前先做划船练习。  澳大利亚科学家对此理论进行了试验 受试者为大学橄榄球运动员。他们在改造过的史密斯机上月90磅(41公斤)做卧推抛起(尽最大力量椎起杠铃,并在顶点随惯性抛起脱手)动作来测定爆发力。第一次测试在热身后直接进行 第二次测试则先用50%的重量做1组俯身划船然后再测卧推抛起,结果显示,后者爆发力提高了5%。  在实际训练中运用此理论的方法是,进行卧推爆发力练习之前,先用最大力量酌50%重量做20~30次俯身划船,然后休息2~3分钟,接着用30%~50%的最大重量做3~5次卧推抛起。

技术训练是拳击训练过程的核心内容,是运动员或爱好者学习、掌握、提高、巩固拳击技术,并运用于实战的训练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在技术训练过程中,要以拳击的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要正确、准确地掌握基本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拳法和组合训练。不论是进攻技术,还是防守技术,都要从根本上掌握、理解每一个技术环节,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和运用。

技术训练是整个训练的重要内容,它是为提高拳击技术水平服务的,具体任务是:1 ,使运动员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拳击的基本姿势,基本步法,基本拳法,基本防守及高难度地进攻、防守、反击等技术。2,学习拳击技术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3,培养运动员优良作风,坚强果断的意志品质。4,培养运动员在各种环境中创造灵活运用技术的能力。

 方法

第一、先原地空手练习,体会发力,蹬地、转跨带动手臂等动作要点。出拳时,注意手腕的用力,用拳峰部位击打。

第二、在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步法练习出拳。

第三、通过空击主要是学习和改进基本技术,熟练各种进攻和防守技术。

第四、运用打手靶的练习,可以在原地和移动中进行,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提高击打准确性。

第五、利用沙袋进行练习,可以改进动作,增加击打力量,增强体能。

第六、打梨球主要提高出拳速度和节奏感

第七、通过条件实战练习,以便改进和提高拳法的实战动作

第八、进行实战练习,提高拳法的运用能力

 毁灭性重拳

1、熟练的掌握拳击的基本动作

进攻时,击打准确有力,是战胜对手的重要条件。要发挥良好的技术,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动作和基本的进攻、防守技术,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加强动作、上下肢和身体的协调配合。基本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对发展技战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合理的重心移动

击打的准确、速度、力量这三者,还需与基本技术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击打的最大威力。这种威力是配合身体重心的移动和动作的协调而发挥出来的。

3、击打瞬间的爆发力

具有爆发力的击打,是当拳峰将接近对方时,加速用最大的力量来完成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在拳峰上,只有体现速度的进攻,才能发挥出拳击的力量。

4、抓住有利时机,运用技术力量

只有力量的拳手如果不能在比赛中抓住有利战机,他的力量再大也是徒劳的。要掌握适当时机,就必须有正确的距离感和敏锐的反应能力。

5、击打沙袋增强出拳力量

在训练中击打沙袋,可以增强击打的力量,而且还能增强身体素质。

6、力量训练

通过器械、杠铃、哑铃等练习,主要发展最大力量、爆发力、力量耐力

 左直拳击头部

以右势姿势站立,可以先从自己鼻尖向对方画一个假想直线,与自己两肩直线呈45度夹角。出左直拳时,把自己的左肩转动到这个假想直线,即把左拳向内转动45度,,与此同时,前脚向前一步,迅速向对方出拳。出拳时,后脚先用力蹬地,使重心前移,同时左臂迅速向前伸直,左肩随臂的前伸向前探出,上体稍向右转,拳随臂的前伸而内旋拳心向下,后脚蹬地后,脚跟提起,后腿稍伸直。出拳时,手臂和肩的肌肉要放松,不能过分用力。当要击打到对方时,才握紧拳头。出拳时,含胸收腹,右肘贴著右肋部位,右手收的下颚位置,下颚内收,以防对方的反击。

左直拳的连续攻击,是取胜的重要技术。连续的左直拳,可以破坏对方的平衡,扰乱其阵脚,混乱其视线,给其它拳创造了有利的进攻条件。它是用重拳击倒对方的开路先锋,是完成关键动作的导向,是取胜的基本技术。

 刺拳

刺拳是一种刺探性拳法,可以进攻,也可以阻挠对方的进攻,是防守对方进攻的第一防线。

出刺拳时,拳的轨迹呈直线。刺拳一旦击中对方或破坏对方的防守姿势时,立即打出第二拳,也就是说,刺拳是为其它拳法开路的。

出刺拳的方法是,当胳膊刚要伸直还未完全伸直时,拳头象钻头一样向拇指方向猛转一下,打出后身体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

 左直拳击上体

左脚向前滑步,右脚蹬地的同时身体前倾,突然伸直前臂击向对方上体,拳心向下,下颚贴紧左肩,右手张开放在头部右侧。击打结束时,左脚跟外转,以便击空时制止身体进一步前倾,保持身体稳定。右脚牢固地支撑住身体,同时要快速的放松出去的手臂和整个肩关节的肌肉,并利用右腿下屈,消除前冲力,控制住身体的平衡,随后还原到基本姿势。

这种击打方法主要击打对方的胃、腹、肋部。击打对方上体时,身体应向右前方去倾斜,降低身体高度,以防对方迎击。

 右直拳击头部

实战姿势站立,右脚等地,并向内旋,向左转动腰部,右肩向内转135度,将右拳向前直击,拳心向下,左肩稍微低一点。出拳的同时,前脚向前迈一步,以前脚掌负担身体重量,脚跟平浮于地面,后脚跟稍踮起。在前脚掌完全支撑一瞬间,后脚迅速跟上一步,或者前脚收回一步,保持好实战姿势。

右直拳出拳距离远,击打力量大,属于重拳。右直拳发力,主要靠出拳速度、身体向前运动的速度以及送肩的动作。出右直拳时应注意这三方面的密切配合,使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拳峰上。一般来说,右直拳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击打时,不仅会消耗自己的体力,而且会暴露明显的空当,给对方反击的机会。

右直拳击上体

右脚蹬地,身体重心转移到伸向前方的左腿,身体向左前方倾斜的同时,由右向左转体并伸出右手击打目标,击中目标的瞬间拳心向下,击打时,左腿半屈,前脚掌着地,以免击空失去平衡。

右直拳击上体的动作和右直拳击头部基本相同,只是下蹲、前倾的幅度较大,力量也大,但是右直拳击上体的速度较慢,容易遭到对方的反击。

 左摆拳击头、腹

从实战姿势开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开始,从左侧向前成弧形路线移动击打目标,上臂与前臂约成120--150度,臂与肩平,并利用腿、腰、跨发力,重心移至右脚,在出拳过程中拳与前臂略向内旋,肘部稍向上翻与肩同高,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肩、臂肌肉和手腕用力,并随之放松,恢复到实战姿势。

击打腹部时,上体略向右倾斜或向右恻滑步,借助身体的移动加大击打的力量。

左摆拳练习时注意:①击打时不可有预拉动作

②出左摆拳时,右拳上抬,保护下颚

③左摆拳打出后,立即收回,还原实战姿势

 右摆拳击头、腹

右摆拳与左摆拳大致相同,只是腰、腿、跨的发力动作比左摆拳更明显。右摆拳动作大,速度慢,但力量大。当对方大意或进攻防守出现空当时,可用右摆拳出其不意给以打击和还击,一般机会不多。

右摆拳经常与左拳配合使用,在对方被击中,分散注意力时,以右摆拳击打起到最佳效果。在对方防守出现空当或体力不支、双手护面被动防守时,也可以使用给以重击。

右摆拳击上体,常用于与左撇子对手,出击时要紧缩身体,出击后身体要向左前方移动,以防对方反击。

 平勾拳

平勾拳的击打目标是对方的头部,主要是和上勾拳及其它拳法配合使用。

左平勾拳:从实战姿势开始,左脚等地,身体右转,重心略移向左腿,同时迅速抬起左臂,肘臂夹角成90度并与地面平行,拳心向下或向内,左拳以拳峰部位从左向右击打对方的头部,击打后恢复实战姿势。

右手平勾拳与左平勾拳相同,只是有平勾拳的身体转动大一些,主要保持身体平衡。

业余拳手一般出平勾拳时,拳心向下。

 左上勾拳

左上勾击头部:从实战姿势开始,上身和胯部向左转,腿部弯曲,重心移到左腿上,左肩略向下,上体必须收腹含胸,两肘紧贴肋部。在击打的一瞬间,猛向右转体同时挺身,左拳从下向左上方击打对方头部,拳心向内,拳峰向上,击打后迅速收回,保持实战姿势。

左上勾击上体和左上勾击头部的动作一样,只是动作幅度较大。

 右上勾拳

右上勾击头部:从实战姿势开始,向右转动上体和胯部,右肩下沉,随着右脚等地,身体重心上升,向左转体,把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右拳迅速向上击出,用腰部旋转加强击打的力量,拳心向内,拳峰向上。击打完后立即收回,恢复实战姿势。

右上勾击上体:身体的动作和右上勾击头部的动作一样。右上勾击上体的同时,左手抬起护着头部,肘贴著肋部。  

 练习拳击如何快速增长力量有些人可能练习拳击很多年了,但是力量和速度却没有什么长进。没有掌握好的力量训练,实际上对于一个拳击手来说是致命的,一个好的拳击手必须集速度、力量和时机距离的把握为一体,究竟该如何练拳击来增长力量呢下面和我一起看看吧!

 拳击不同拳法的发力特点

 平钩拳:从实战预备姿势开始,由左(右)脚蹬地启动,腰、肩随之转动,手臂由放松突然紧张向右(左)侧击出,重心移到左(右)脚上。平钩拳的力量60%来自腿部,30%来自腰部,10%来自肩臂。

 刺拳:刺拳速度较快,力量较小,蹬地力量不大,腰部旋转幅度也较小。刺拳的力量50%来自腿部,10%来自腰部,40%来自肩臂。

 振拳:双方近距离缠斗时快速蹬地,大幅度旋转腰部,力量较小。振拳的力量50%来自腿部,40%来自腰部,10%来自肩臂。

 左直拳:从实战预备姿势开始,左臂用弹力迅速伸直。在手臂向前伸直的同时,右脚用力蹬地。左脚向前滑出,右脚蹬地后脚跟提起,重心转移到左脚上。左直拳的力量80%来自右腿,10%来自左侧背部,10%来自左侧肩臂。

 右直拳:从实战预备姿势开始,右脚蹬地,带动腰部逆时针转动,同时右侧肩臂向前击出。右直拳的力量80%来自右腿,10%来自腰部,10%来自右侧肩臂。

 摆拳:从实战预备姿势开始,从体侧将左(右)拳向前成弧形路线击出,腿、腰依次发力,重心移到左(右)脚上。摆拳的力量60%来自腿部,30%来自腰部,10%来自肩臂。

 上钩拳:从实战预备姿势开始,适度屈膝后突然蹬地,同时将腰部向身体中轴旋转,带动手臂向上短促地击出。上钩拳的力量70%来自腿部,20%来自腰部,10%来自肩臂。

 总体来说,各种拳法的发力主要依靠伸膝力量(蹬地),其次是转髋力量(旋转腰部),上肢力量只起辅助作用。发力过程中各部位用力有短暂的时间差,腿部力量用来初始启动,腰部、上肢力量用于加速。伸膝力量在各种拳法的发力中都占有50%以上的比例,在直拳发力中高达80%,是拳击发力的关键的核心力量。

 要正确地进行力量训练,还必须理解力量训练的基本理论。核心力量理论是全部力量训练理论的基础。核心力量指伸膝力量,即膝关节从弯曲到伸直时发出的力量。

 核心力量有如下特点

 它是全身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全身力量的大小。它对全身力量的贡献最大。

 它的发展潜力最大。平均来说,核心力量约占全身力量的70%。而对于受过严格的力量训练的人来说,核心力量占全身力量的90%以上。核心力量的极限比非核心力量大得多,约是屈膝力量的3倍,转髋力量的5倍,上肢力量的12倍。

 它在各种力量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活动中需要的力量越大,核心力量起的作用越大。以拳击为例,核心力量在刺拳发力中只占50%,但在直拳发力中就占到了80%。

 它是人体最重要的借力源。人体的每个部位都倾向于向力量更大的部位借力。核心力量是人体最主要的力量,因此也是最终的借力源。很多动作看起来是纯粹的上肢运动,但由于借力作用,当用力较大时,担任主要发力任务的仍然是核心力量。

 综上所述,力量训练应该以发展核心力量为重点,这才是提高力量最有效的方式。核心力量在各种拳法发力中所占的比例也证实了这一点。

 力量训练项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明确了拳击力量训练应该集中提高核心力量,选择价值最高的项目。此外,适当安排一些必要的非核心力量项目。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这些训练项目。

 深蹲:提高核心力量的最佳动作。由于练习时整个上身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也能练习力量从腿部到上肢的传递能力,这对于拳击手也是极为重要的。练习时从深蹲架上扛起杠铃,把杠铃压在颈后斜方肌上,然后屈膝下蹲,直到大腿后侧接触小腿后伸膝站起。整个过程中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脚尖成30度,上体保持直立。

 半蹲:模拟拳击发力最有效的动作。拳击发力时都是适度屈膝,与半蹲相似。但半蹲提高核心力量的效果有限,主要是将深蹲练习的核心力量转化为重拳专项力量。半蹲动作与深蹲相似,但下蹲到大腿与地面水平就伸膝站起。

 腿举:提高核心力量的有效动作。因为不受上肢负重能力的限制,提高极限力量的作用比深蹲还好。但它不能直接提高力量从腿部到上肢的传递能力。练习时坐在腿举机上,将座位调整到坐好后大腿紧贴胸部,然后伸膝将踏板向斜上方蹬起,直到双腿伸直后屈膝还原。

 前蹲:训练时对上身的压力更大,因此对提高力量从腿部到上肢的传递能力效果更好,但提高核心力量的效果较差。练习时双臂交叉,将杠铃固定在胸前肩上,其余动作与深蹲相似。

 坐蹲:动作与半蹲相似,但强度较小。练习时身后放一把坚固的圆凳,下蹲时蹲至坐到圆凳上,然后伸膝站起。

 箭步蹲:扛起杠铃后,一侧腿向前伸出,然后屈膝下蹲成弓箭步,重心落在伸出腿上。

 腿屈伸:坐在腿屈伸器上,用双脚构住支撑板,用力将小腿向上抬起,直到双腿伸直。整个过程中大腿保持静止。

 仰卧起坐:头朝下斜躺在仰卧起坐斜板上,双脚勾住支撑板。双臂在胸前抱住杠铃片,然后用力将上体向上弯起,直到上体与双腿垂直。整个过程中大腿保持静止。

 仰卧举腿:头朝上斜躺在仰卧起坐斜板上,双手勾住支撑板。将杠铃片绑在双腿上,用力向上抬起双腿,直到上体与双腿垂直。整个过程中上体保持静止,大小腿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力量训练安排

 拳击力量训练的目的是提高以核心力量为主的基础力量,为重拳力量的提供更大的增长空间。因此,在计划中应设立明确的力量增长目标,一般用典型训练项目的成绩来表示,如深蹲、腿举和前蹲的极限重量。其中,深蹲重量是公认的基础力量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也被作为拳击力量训练水平的检验标志。

 拳击力量训练虽然重要,但也是为专项训练服务的。由于它消耗体力较大,因此一般作为每天训练的最后一项。如果安排在每天训练的前半部分,就会影响专项训练。

 拳击力量训练有简单重复法和分化训练法两种。简单重复法就是每次力量训练都安排相同的内容。这种方法只练习最有价值的项目,效率高。但由于训练项目少,每次重复,对肌肉恢复能力要求较高。拳王登普西就采用这种方法,他的力量训练只有深蹲一个项目。分化训练法将训练项目分成几组完成,每次训练完成一组,各组全部完成为一个周期。一般每组都有一个重点项目。如拳王福尔曼以两天为一个训练周期,分别以深蹲和腿举为重点。小罗伊"琼斯以三天为一个训练周期,分别以深蹲、腿举和前蹲为重点。

 力量训练要求逐渐增大强度。也就是说,训练的组数、重量都要不断提高。刚开始进行力量训练时组数不应太多,以免过度疲劳,影响其他训练。例如每次训练安排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做4~5组。随着力量的增长,组数应该逐渐增加。例如泰森每次训练要完成深蹲、腿举各20组。

 每次力量训练开始后要先用轻重量热身,使肌肉逐渐适应。热身组可以采用15~20RM的小重量。做正式组时,由于重量较大,要集中精力,并安排助手保护。每组间的休息时间,以肌肉能够消除短期疲劳为标准,一般在20秒~120秒之间。

 每次训练至少要安排一组冲击极限重量。冲击极限重量前的各组不需要完成极限次数,以便为冲击极限重量保持体力,如4RM的重量可以完成2~3次。冲击极限重量后的各组要完成极限次数,以提高训练强度。

 力量训练过程中,在主动发力时要尽量提高速度,在被动发力时要尽量放慢速度,目的都是提高训练强度。例如深蹲时下蹲要用较慢的速度,站起时要用较快的速度。在动作过程中感觉最困难的位置,可以静力坚持1~2秒,以加强刺激。例如在深蹲时大腿水平的位置,腿举时膝角90度的位置,都可以这样做。

 力量训练的误区

 误区1:拳击主要是一种上肢运动。因此拳击的力量训练应该全部安排上肢力量训练,或以上肢力量训练为主。

 说明1:这是拳击力量训练最容易犯的错误。拳击的技术通过上肢运动表现出来,但这和发力是两回事。通过各种拳法的发力分析可以看出,核心力量才是拳击发力的关键。重拳击打时主要依靠伸膝蹬地发力,经过转髋传递到肩臂。如果刻意增大上肢力量,反而会破坏重拳的“发力链条”。因此,拳击的力量训练应该以核心力量项目,如深蹲、腿举为主。

 误区2:拳击的力量训练应该尽量全面,项目越多越好。

 说明2:各种力量训练项目价值相差很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很多项目,并不是好的选择。拳击的力量训练是为专项训练服务的,更应该突出重点。因此,拳击的力量训练应该集中在价值最高的核心力量项目上,尽量减少训练项目。

 误区3:拳击的力量训练应该用中等重量练习,每组做8~12次。

 说明3:力量训练的“每组做8~12次”指的是使用每组最多只能做8~12次的重量,称为8~12RM。这个重量是发达肌肉最有效的重量范围。但作为增大绝对力量,应该使用更大的重量,即1~4RM。

 男人练拳击的好处

 练拳击的好处

 1、提高反应能力

 拳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在拳击比赛和训练时,运动员要熟练地掌握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灵活地变化运用各种战术,并且要随机应变地随场上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技战术,同时要完成各种技术组合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拳手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处处被动。

 经常练习拳击和参加拳击比赛的人,他们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就会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这种灵敏性和反应能力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会使你觉得生活轻松自如,从而增加人的生活乐趣和情趣。

 2、能够自卫防身

 重量级拳击比赛精彩一瞬拳击做为一种空手格斗技能,学习掌握好拳击技术之后,就可以把它运用于实战之中。拳击的攻防技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经过反复训练实践后,作为防身自卫的一种手段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拳击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训练,可以提高练习者的防身意识和自卫方法,在打和被打的练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防身自卫的本领,提高练习者遇到侵犯时自我保护能力。

 3、增强人体力量

 拳击比赛时要靠人体的爆发力来完成攻防动作,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大的力量发挥出来,才能够达到攻防的目的,有效地完成攻防动作,这就要求拳手具有强劲的爆发力。

 训练有素的拳手肌肉工作时的弹力和出拳时的爆发力,要比一般人高出几倍,同时其出拳的速度也会相应增快。经常练习拳击。就可以锻炼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力量。提高拳击爱好者和运动员的肌肉素质。

 进行拳击训练和比赛时,需要人体肌肉在高度紧张状态下,持续较长时间的工作,这对人体肌肉和其它功能系统的持续工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拳击比赛时,肌肉活动强度大,动作持续时间长,如果训练水平较差的拳手,要想坚持五个回合的比赛是非常困难的。

 4、促进身心发展

 拳击运动是手脑并重、全身活动的运动项目,练习拳击或参加拳击比赛时,人一直都是在不停地跳动和运动之中,而且,拳手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在大脑缜密的、快速的考虑之后进行的,所以,这对人体的运动器官和大脑的分析反应都有极高的要求,使人体的运动器官和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

 拳击既是人体能力的较量,同时也是心理智慧的较量。长期从事拳击运动,会培养人们顽强拼搏、敢打敢拚、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人们对事业的专注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由于拳击运动具有极其强烈竞争的特点,可以锻炼拳手临危时的应急能力,培养拳手在危险状况和高度紧张状况下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这不仅对拳击运动有利,而且对于拳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进行冷静处理,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5、广泛影响社会

 拳击运动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影响和起到了轰动作用。现在几乎在全世界都知道泰森口咬霍利菲尔德的事情,这既是拳击事业的耻辱,同时也是拳击在社会上引起社会效应的一个途径。

 当然,拳击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只是这些丑事或花絮,最主要的还是拳击本身具有的粗犷与野性的魅力,拳击运动表现着较高的力度美、降美、技艺美,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刺激性。

 拳击运动创伤与处理

 1、击昏现象(即休克现象)

 在拳击比赛中,往往会出现运动员被击昏而摔倒导致失败的场面,这是运动员受了最后一次打击以后,在10秒钟或更多的时间内不能起立重新比赛时,就称为“被击昏”,即休克现象。休克时,整个有机体受到严重的障碍,血压降低,脉弱而急,呼吸浅,其特点是定向力丧失,面色苍白,神志完全或部分丧失。

 当运动员倒地时,不可去拉或立即叫醒他,应叫他安静地仰躺着,观察一、二分钟,如自己不能恢复神志,必须在防震保暖的情况下速送医院急诊。但大多数被击昏的运动员,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恢复。当然,击昏本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创伤,而且也是精神创伤,因此非常需要安静和医生、教练员及队友们的言语和安慰。

 拳击运动员颞部受击出现的击昏,是大脑受了机械刺激的结果。

 下颌部受击而发生的击昏,很少由于脑震荡所引起。这是由于分布在内耳的大感受器受到强烈刺激的结果,是小脑及脑干(红核)的反射现象。由于机能的破坏,拳击运动员失去定向力,摔倒并失去知觉。

 颈部两侧受击而发生的击昏,很明显是由于颈动脉窦受击,反射性地引起了脑血液循环的一时性障碍所致,可引起脑血管供血不足,产生昏迷休克。运动员被拳击多是没有保持基本姿势,下颌过高,两拳过低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新运动员颈肌明显无力(尤其是胸锁乳突肌),防守姿势和动作有明显错误发生率较高。

 左右肋部受击时也可能出现击昏,这是由于相当于该部的内脏器官(肝脾)的内感觉器受累,引起明显的一时性血液动力过程破坏的缘故。左右肋部受击倒地多为上勾拳或直拳击打助部所致。

 躯干受击中尤以腹部太阳神经丛部受击时,更容易发生击昏。上腹部受击倒地或被击昏多为平勾拳击打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刺激传到迷走神经中枢,可使心脏活动大为减慢,甚至停止心跳,呼吸也明显变慢。有时刺激颈交感神经,可引起呼吸加快、加深。面部擦伤

 面部擦伤的处理办法是:用30%双氧水将擦伤部位脏东西擦洗掉,或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将探伤部位的脏东西洗掉、拭干,然后搽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2、耳廓挫伤

 耳廓挫伤是被对方的摆拳和平勾拳直接击中耳廓引起的局部血肿。

 耳廓的皮下组织少,血管表浅,在受击打时,极易发生血肿。同时由于耳廓的大部分支架是耳廓软骨组成,耳部的皮肤都紧贴在软骨膜上血肿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耳廓软骨炎,严重者可导致耳廓畸形。

 处理办法:用冷敷或用绷带加压包扎,制止皮下继续出血淤肿。3至5天后进行热敷或理疗一周,即可痊愈。

 3、鼻出血

 鼻出血是拳击中最常见的一种小创伤。鼻部被击打后可发生鼻粘膜微血管破坏而引起的鼻出血,也可引起鼻变形。

 鼻出血时把头后仰,用拇食指在鼻翼外面相对压迫(伤者用口呼吸)数分钟,一般可止血。有条件时,可用浸过肾上腺素或麻黄素的消毒脱脂棉卷成小卷轻轻塞人流血鼻孔内,再在鼻翼外稍加压迫,则止血更佳。额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亦可止血。

 4、眉弓部的裂伤和鼻骨骨折

 受钝物打击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撕裂,伤口边缘不整齐,称为裂伤。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运动员违反规则的抡打,使前臂直接击中对方鼻骨或鼻骨撞到对手的前臂尺侧或鹰嘴所造成,也有的是双方运动员的头部互相撞击造成的。

 为避免头部受伤可戴保护帽,主要保护前额及耳部。伤后要进行复位治疗并及时止血,两个月内不能进行比赛或实战练习。

 5、指腕关节的挫伤和掌骨的骨折

 人体某部位遭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深层组织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其主要表现为:轻者局部仅有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重者,可因皮下出血形成血肿或淤积,疼痛和功能障碍都较明显。

 拳击运动员常在与“对手”击打时或在打沙袋练习时,最容易发生第一指骨、腕骨和掌指关节的挫伤和掌骨的骨折,其原因往往是手指包缠绷带的方法和拳击技术不正确。并且,几乎都是因为运动员出摆拳击打时,没有用拳峰击打对手,而是把姆指掌关节当作击打对手的着力点,故造成第一掌骨骨折。

 为此,教练员必须仔细地注意运动员是否正确地用绷带缠手,其目的在于保护手,使撞力集中,提高击打效果和安全性。

 缠手时应注意,不要缠得过紧,要使手指有适当的活动余地,缠得过紧反倒容易受伤。但手腕部分可缠得紧些,这有利于用力和防止受伤。对于骨折应立即进行复位并用夹板固定,三周后进行按摩治疗,三个月后开始恢复性训练。另外,要加强对技术的纠正,不断提高技术的规范化和熟练程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001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