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伐楚大军出征2年不缺粮 秦国后勤有多强

60万伐楚大军出征2年不缺粮 秦国后勤有多强,第1张

公元前224年,60万秦军在老将王翦的统帅下,由陕西西安出发,长途奔袭800多公里,发动了第二次伐楚战争。秦楚两国的这次大决战前后持续约两年时间,双方动用兵力计百万之众。那么,在远离秦国本土的地方供养60万人两年之久,秦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为了直观的知道供养60万军队的困难程度,我们可以对比下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 动用的总兵力也是60万人,那么供养这么多人需要动用多少后勤呢543万人!共有543 万群众用小推车和耕牛为 输送粮食和弹药。要知道,淮海战役前后持续时间两个月,而秦军作战时间是两年。 的背后是上亿的人口基数,而秦国直至统一,全国人口也不过几千万。2000多年前的秦国,究竟是怎么做到供养60万大军远离本土征战两年而不断粮的呢

网络配图

王翦伐楚动用60万秦军这个数字载于《史记·王翦列传》,起因是王翦与李信争论伐楚究竟应该动用多少兵力。如果60万这个数字只是为了吓唬敌人而故意夸大,显然没有必要放在军事作战会议上作为争论焦点,动用20万兵力一样可以号称60万。那有没有可能这60万人已经包含了后勤保障人员呢我们以5人供养1人的比例计算,60万人中最多只有10万人是作战部队。战国后期的楚国虽已衰落,但所辖地界仍有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多省。以10万军队攻伐,如果仅仅是争霸战争是合理的,但作为统一战争,10万兵力占领如此广袤的地区,显然捉襟见肘。秦昭王时,白起仅以数万秦军即可攻破郢都,但却无法灭亡楚国就是这个道理。可见,60万兵力应当是王翦做出的合理估算,而非夸大之词。

长平之战时,赵军被围,秦昭王为了彻底击败赵军,曾就近在河内(河南焦作地区)征兵征粮,河内是新占领区,秦昭王以赐爵一级的方式迅速征调起一支军队支援前线。那么在伐楚战争中,秦军会不会有类似举动,以奖赏等方式就近征调后勤支援呢可能性很低。首先,王翦伐楚并未急于攻城略地,而是坚壁不出,与项燕的楚军对峙了整整一年之久;其次,楚人会不会配合秦军攻伐母国还有待商榷,毕竟秦昭王伐赵时,所征调的河内援兵原属魏国,并非“以赵人攻赵城”。那么就只剩最后一条途径,由秦国本土负担这60万军队的后勤。

网络配图

《孙子兵法》中讲到: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而据《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病重时,每天食米3升(大约是今天的1斤);《宋书》记载,南北朝时,平均每个士兵的口粮是6到7升(大约是今天的2斤多)。由此我们可以推算,秦军单兵口粮也应当在2斤左右才能维持基本的体力,60万秦军仅粮食这一项,一天就需要供应将近120万斤,需要一万辆以上的运输车队往来穿梭。这还没有算上运输途中的消耗。据《十一家注孙子校理》载,秦攻打匈奴时运粮效率是1/192,汉武帝征伐西南时运粮效率大约是1/90,如果我们按照1/20这个最低的损耗比例计算,秦国后勤每天需要供应大约2400万斤到23亿斤粮食到前线。这么庞大的供应量,秦国究竟怎么怎么做到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窥见一二。

修粮仓。秦自商鞅变法后,规定全国的农户都要用最先进的方法进行耕种,《田律》更是将保护耕牛列入了法令。与此同时, 每攻占一处地方,秦国都将其经营为粮仓,并“赦罪人迁之”。咸阳、栎阳、霸上、汉中、巴蜀都是当时秦国的几大重要粮仓。由于秦国的粮食储备非常充足,直到秦亡后,霸上的粮仓依然屯有大批军粮,供养着刘邦的十万大军。

多造车。为了加快粮草的陆路运输速度,秦国在全国范围内铸造了大量的四轮车,并以严格标准确保车辆的质量。1993年在甘肃出土的秦人车辆模型,历经2000多年依然能够自由行驶,可见一斑。与此同时,秦人还有着先进的驾驶方式。秦人驾车时,皮带拴在马的肩胛和胸肌处,而西方人在一千多年后,依然还在采用将皮带拴在马的喉部这种落后的驾驶方式,这种驾驶方式在高速行进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马的窒息。

网络配图

广筑路。为了保证军粮的运输,秦国修筑了四通八达的水陆运输网络。同时,在各县、地方均备有公用的马、牛以供驱使。在渭河和黄河则备有大舶船万艘,一次运输军粮可达六百万石。秦人李冰在四川开凿的运河,直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运输作用。

可见,秦军攻到哪里,后勤运输就可以送到哪里,使得秦军从无给养匮乏之忧。史书中所记载的秦“民以股盛,国以富强”并非虚言。正是凭借着这般雄厚的国力,秦国才在统一战争中动辄出动数十万大军,最终横扫六合,造就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帝国。

李广曾感叹,自己抗击匈奴无役不与,但是才能不及自己的人都已经纷纷封侯赐爵,自己却只混到了九卿,还没有获得爵位。差哪儿了呢后来经过与风水先生王朔一番讨论,总结出,原因是当年曾经杀降,王朔还特意解释:“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杀降无疑是不对的,以前虽没有日内瓦公约,但是杀降卒会令敌人誓死反抗,令敌方民众怀恨,损害自己的名声。所以,通常情况下,这样做会损害自己的利 益,在政治和军事上都不利。

不过古人喜欢故弄玄虚,不愿多讲大道理(讲道理也永远不可能说服所有的人,有杀降不好的道理,也有杀降好的道理),所以干脆用 一个 “祸”字定论。不过古代诸将不信邪,就是要杀降的也一直有,也没听说有谁仅仅因为杀降就倒霉的。那么李广为什么就这样倒霉呢

首先看一下李广的个人情况,“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广家世世受射……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史记》)。他是出身军人世家,身怀绝技,英勇善战!从这方面来看,没有什么不利的因素,不出意外,是可以功成名就的。

从李广的战斗生涯来看,他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勇”和“善射”。刚出道时,他就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说他:“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 侯岂足道哉!”为什么子不遇时呢因为那时没有大规模战争,作为军人,李广没有发挥的空间。既然当时没大规模战争,文帝本人在这方面也是没见过世面的,所 以他的评价到底分量有多少也不好说。

不过,李广的表现肯定是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接下来,平定七国之乱时,夺取了吴军旗帜(应该是帅旗之类的非常重要的旗帜)。一般能干这活的都是勇武非凡的。与匈奴作战时,追杀射雕者,遇匈奴大队镇定自若,被俘能夺马而回,被围能稳定军心等到援军,这些都脱不开“勇”字。 “善射”就不用多说了。

在治军方面,他是怀柔派(不代表没威严)。很多古代将军追求两个极端,要么让士兵爱自己胜过爱亲人,要么让士兵怕自己胜过怕敌人。这样的部队会很顽 强,能承受大的伤亡。李广就属于前者。同期的另一个将军程不识治军要严厉得多,并且批评李广的部队自由松散。

不过要注意一点,李广很注意派遣斥候(就是预警工作搞得好),因此他的部队也没因为军纪不佳而被敌军袭破。所以,作为一个将军,李广也是很优秀的。

看到这里,李广好像没道理不能封侯。

下面,我先把一些细节罗列在一起:

1、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史记原话)

2、取旗,显功名昌邑下。(还是)

3、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4、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同)

5、为了三个射雕者,很可能还为了给中贵人和他的卫队报仇,带一百骑兵远离驻地一日,期间遭遇数十倍的匈奴骑兵。

6、被俘时已经受伤,夺马逃回后,先“复得其余军”,然后一起返回汉境。

7、霸陵尉口出不逊,复出后立刻主动创造机会把霸陵尉宰了。

8、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史记原话)

9、广讷口少言。(同上)

10、前面提到的,因为认为不如自己的人都爬到自己头上去了,跟风水先生感叹时运不济。

11、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史记原话)

12、……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同)

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同)

14、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以上细节在《汉书》里也是一致的。

接下来准备粗略探讨一下李广时代的一些背景。

李广年轻时,汉朝对匈奴以防御为主,没有大战,天下也很太平,七国之乱算是最热闹的了。而汉军从建立开始一直以中原为主战场,一直就是步兵为主,骑兵 为辅。表面上看,这时期也是有大量骑兵的,李广一开始就是骑兵,但在这种思想之下,骑兵要迁就步兵,只能作为战术突击力量,并不能充分体现骑兵的战略机动 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知道李广的骑兵作战思想是否也受到了束缚他确实没有进行过类似卫霍的大纵深突击或者战略迂回。

汉的战功评价制度也是沿袭秦制的。首级、城池、土地和人口是记功的依据,阵亡(没提及过残疾——估计在当时的条件下,在战场上残了也就救不回来了)是 记过的依据。匈奴没什么城池(龙城之类的估计算不上真正的城),匈奴多数的土地也是无法占领的,从游牧部落掠夺人口更是高难度的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 首级数与阵亡数之间的差额成了唯一的评价。

不过与匈奴作战与在中原作战大不一样。匈奴人差不多可以视为人马合一,想要他们的脑袋,首先要保证他们不在马背上,否则,就算是匈奴人负伤而死,只要 他骑马跑开一段距离,就别想算进汉军的战果里了。在中原的步兵可不一样,腿负伤了跑不远,失血多了跑不远,就算没受什么伤,也很可能因为体力不佳,被人追 上砍了脑袋。

所以,匈奴人会有一部分稍后死掉的人无法计算,而这个数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相当巨大的(比如匈奴一次攻打乌孙,回师途中遭遇大雪,死了九 成,可见伤病人员如果遭遇北方的恶劣气候,肯定也是九死一生)。反过来,汉军如果在中原作战,补给方便,救治也方便,而与匈奴作战,除了战死的,因伤而死 的也会有所增多(匈奴的这一部分基本无法计入,但汉军会100%计入),另外还有很多会病死、饿死、渴死、累死(比如李广利征大宛,真正战死的并不多), 这些都是要算进阵亡里的。

所以,如果一支远征的汉军杀伤大当,我们可以判定,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应该要比对手好。可惜,当时的汉政府显然没有考虑这个因 素。

匈奴骑兵同中原步兵相比,不但有战略机动性的优势,而且一直在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也就是说,他们的骑兵作战思想一度领先于汉。诱敌深入,然后以优势兵 力包围消灭是他们常用的战术。这也就可以理解,李广的一百人从容面对几千匈奴骑兵的时候,那些匈奴人为什么会上当了,他们太了解这个战术的威力了。

纵观汉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是:1、遭遇优势敌人(比如李广之败);2、被截断水源补给(比如赵破奴之败);3、疲惫(比如李广利之败)。反过来,这也 是匈奴人对付汉军的主要方法。晁错曾说,汉军的刀更利,箭更远,甲更坚,他的原话虽然比较夸张,但汉军有这些优势还是没错的。

匈奴的优势就是马、更娴熟的 射术和对草原地理的熟悉。所以,当匈奴发现大量汉军时可以轻易逃走,发现小股汉军时则可以迅速集结兵力攻击,同时面对机动力差的汉军也有选择战场和战机的主动权。

如果不能克制匈奴的核心优势——战略机动性,再勇猛的将军也拿匈奴没办法。

根据前面罗列的李广的一些细节,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李广跟匈奴作战都是硬碰硬,而且他本人很可能会带头冲阵(3有人曾担心他会战死,另外 看8他对打老虎的兴趣)。结合匈奴的作战特点,我们会发现这种打法对匈奴的伤害并不大(从总体实力来看)。武帝之前,汉是守势,而匈奴除了有记载的几次大举入 侵之外,寇边多为小规模的。

这时候,他们发现正面同李广冲突不利的时候会迅速逃之夭夭,汉军很难追击,所以也不会有很大的战果。匈奴大的王会有数万的兵 力,小的只有数千,因为没有大规模开战,匈奴也不可能调集很多兵力对付李广,所以,硬碰硬也捞不到好处。这时候李广在匈奴方面有威名也很正常。

但是李广的这种作战风格在攻势作战时期就很吃亏了。

汉军出兵北伐,远离城池,补给不便,等于孤立无援,战不利也不可能退入坚城固守。所以,要取胜,必须能有效利用手上有限的兵力和资源。另外,如果搭配 有大量步兵,一旦战败,骑兵还能逃回来,步兵就惨了,即使没被匈奴人杀掉,失去给养的散兵游勇徒步在大草原上走上百里回来的难度也很高。所以武帝的攻势作 战虽然在战略上很主动,但实际上风险远比防御战高。

李广一次战败被俘,一次因为张骞时期,险些全军覆没。而且,李广率军一万时打得好像反而不如只有四千人时出色,当然只是好像。原因是资质平平的公孙敖 虽然损失了七千人,但他毕竟带着残部回来了,李广竟负伤被俘。请注意细节6,李广被俘时负伤了,逃回来时遇到了自己的“余军”。

这里面包含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李广被俘的原因,多半是又冲到前面跟匈奴硬拼去了(差点发生了3中所担忧的事),二是他的军队虽然战败,但不是全军覆没。可见,作为一个将军,李 广比公孙敖勇猛,但作为一个指挥官,在最后时刻李广可能不如公孙敖尽职。

作为大兵团的指挥官,最重要的是控制部队,而不是发扬个人的武勇(5实际上就是犯 了这个错误)。在第二次作战中,李广摆对了自己的位置,一直处在指挥者的角色中,陷阵是儿子去的,为了提升士气,发挥神射绝技,没去冲锋,处置得当。这一 次没有战功确实比较倒霉。

那么,李广最后一次参战无功而返,羞愤自杀有没有被陷害被排挤的因素呢

首先,卫青会不会不喜欢李广……有可能。看细节7、9-13。李广不善与人沟通,同时行事风格又很张扬,傲慢,有时甚至很跋扈(霸陵尉固然很失礼, 但李广睚眦必报,取人性命实在有些过分),难免会让同僚不快。从细节12来看,他的将军虎威虽不容冒犯,但并不妨碍他冒犯上司。

其次,卫青让李广绕道是有意不让李广参战吗……这不可能。卫青的主力部队是五万骑兵,另有十余万负责给养和辎重的步兵(……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 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这些步兵基本是不参战的,一来,一部分是负责作战部队回师时接应,输送补给的,二来,同去的步兵因为行进速度 慢,拖累骑兵的行军速度,所以,汉军参与决战的部队也不会有很多步兵。

这时候,卫青会再扔掉五千骑兵不参战(根据苏建、赵信战败那次的情况,前右合军三 千余人,未说明总兵力,但一年多以前的一次北伐是三万骑兵,接下来的两次没给出兵力,估计兵力应该相当。所以前军和右军大约占总兵力的一成)这种关键性的 大战,卫青只可能充分利用手上的每一个可以参战的士兵,而不是闲置大量骑兵。

最后,卫青指定的路线是否合理……应该是合理的。路难走没错。但李广的是偏师,又要赶时间,路线上没有多少选择,走那种水草丰茂的路线还很可能会撞 上匈奴大部队。卫青让李广打的是匈奴的软肋,不是胸肌。另外,走艰难的行军路线,然后取胜,在历史上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霍去病第二次出击河西走廊就是 先经过居延海迂回到祁连山的。再举一个:夏,闰四月,癸酉,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诸将以为“马无草,疲瘦,未 可深入。”侯君集曰:“不然。向者段志玄军还,才及鄯州,虏已至其城下。盖虏犹完实,众为之用故也。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 失,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靖从之。

中分其军为两道: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由北道,君集与任城王道宗由南道。戊子,靖部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 曼头山,斩其名王,大获杂畜,以充军食。癸巳,靖等败吐谷浑于牛心堆,又败诸赤水原。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余里,盛夏降霜,经破逻真谷, 其地无水,人龁冰,马啖雪。五月,追及伏允于乌海,与战,大破之,获其名王。薛万均、薛万彻又败天柱王于寺海。(资治通鉴 卷194)尤其注意倒数第二句。

另外,根据细节14,李广遗言中之所以包含怨恨是因为如果卫青不把他从前军改成右军就不会出这样的倒霉事了,并没说走这条路根本没机会参战。从事后卫 青对李广迷路失期的不满来看,他不会有意算计李广,否则这样的结果岂不是正中下怀,以卫青的为人,又何必要追问得这样紧,把事情闹大呢所以,归根到底, 失期本身是李广和赵食其的失误,确实不能怪别人,只是卫青的调动使得李广有了犯这个错误的机会而已(难怪卫青不该信任李广能完成这个任务)。

所以,卫青可能确实不喜欢李广,但这种时候卫青不可能,也确实没有蓄意不让李广参战立功。(否则改李广为后军或者放在中军直接约束岂不是更好李广的 偏师如果侧击成功是完全可能立大功的!)何况,李广的儿子是卫太子的岳父,李家和卫家在政治上是利益一致的,不会有这么大的矛盾。

总结起来,李广是一次战败,一次运气不好,一次失误,错失了良机。最后李广会自杀,不是被陷害得惨,而是老将军极度绝望,加上他高傲的性格,使他有了 过激的举动。想一想,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一场大战下来,别人都有大功,自己不但无功还有过,他会多么绝望李广自视甚高,跟项羽一样,抱怨别人,抱怨客观 环境的时候居多,恐怕不太情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他给自己不能封侯找的解释),这样的性格,这时候满腹委屈也正常。高傲自负、才华出众的英雄的悲剧总 是令人动容的(我也同情他),但不应因为他们的遗言而轻易迁怒于老天爷或是别人。

结合匈奴人的战术来看,没有优势兵力,匈奴人通常不会跟汉军硬拼的,反过来,匈奴人硬拼时,兵力上肯定有优势。李广的作战风格面对这样的对手,要么是 没什么战果,要么战到伤亡殆尽也赢不了。所以,李广运气是不太好,但也不可能很好。李广难封,因为他的战法不适应对匈奴的攻势作战,加上汉朝衡量战功的制度过于苛刻。

李广曾感叹,自己打匈奴无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才早就被侯赐封爵了,而自己只是混在九卿,还没得爵位。有什么区别?后来和风水老师王朔讨论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原因是他当年已经被杀了。王朔还特意解释说:“祸大于杀,祸大于降。这就是将军不候的原因。”

杀人无疑是错误的。虽然之前没有日内瓦公约,但是杀一兵一卒会让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让敌方的人怀恨在心,名誉受损。所以一般情况下,这样做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不利的。但古人喜欢故弄玄虚,不愿多谈道理,所以干脆用“祸”字来下结论。但是,在古代,所有的将军都是不信邪灵的,哪怕是想杀人投降。没有人因为杀人投降而倒霉。那么为什么李广这么倒霉呢?

首先看一下李广的个人情况。“李将军是个涉猎广泛的人,是个成熟的陇西汉子。第一,他叫李信,在秦朝的时候是将军他出身军人家庭,身怀绝技,勇猛善战!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不利因素,不出意外也能取得成功。

从李广的格斗生涯来看,他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勇猛”和“善射”。他刚出道的时候,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说:“对不起,儿子不符合的时候!”如果你的儿子是皇帝,万户侯会怎么做?“为什么没有发生?因为当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作为一名军人,李广没有发挥的余地。由于当时没有大规模战争,文帝本人也没有见过这方面的行情,所以很难说他的评价有多大分量。

不过李广的表现绝对是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接下来,我们平定七国叛乱的时候,缴获了吴郡的旗帜。一般能做这个工作的人都是勇敢非凡的。与匈奴作战时,追赶弓箭手,遇到匈奴大队镇定自若,被俘能夺马而归,被围能稳住军心,等待援军,都离不开“勇”字。“枪法好”就不用说了。

在治军方面,他是怀柔派。古代很多将军追求两个极端,要么让士兵爱自己胜过爱自己的人,要么让士兵怕自己胜过怕敌人。这样的部队会很顽强,能承受重大伤亡。李广属于前者。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将军程,对治军的无知要严厉得多,批评李广的军队散漫。但需要注意的是,李广很注意派出侦察兵,所以他的部队没有因为纪律性差而遭到敌人的攻击。所以作为将军,李广也是优秀的。

看到这里,李广似乎不能平白被封。

下面,我一起列举一些细节:

1冲进陷阱,折过野兽。

2举旗,显昌邑下之名。

3迁徙到上谷太守,与匈奴互相争斗。诸侯国公孙昆痛哭曰:“李广有才,大话西游自负,与敌作战,恐其死。”

4尝为陇西、北地、雁门、戴军、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之名。

5为了三个弓箭手,大概也是为了给贵族和他的卫队报仇,他们带着一百骑兵离开驻地一天,期间遭遇了数十次塔尔坎。

6当他被抓获时,他已经受伤了。牵马逃回后,先“收复残军”,再一同回汉。

7巴凌薇的嘴并不逊色。复出后,他立即主动创造机会

11我两岁的时候,古时候的将军,古时候的将军攻打匈奴,他们自问

12

13弘道不对,将军令幕府长史急责弘道查书。光说:“军长是无辜的,我却迷失了方向。我今天在书上。”

14到了莫府,广称他的命令:“广接发与匈奴交战七十余年。所幸今日山从将军处来,将军回广步,迷了路。难道不是天堂吗!且已六十余岁,刀笔不可答。”然后用刀割伤自己。

以上细节在《史记》也是一致的。

接下来,我要大致讨论一下李光时代的一些背景。

李广年轻的时候,汉朝主要是防御匈奴。没有战争,天下太平。七国起义最热闹。汉军自建立以来,一直是中原主战场,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从表面上看,这一时期有大量的骑兵。李广从一开始就是骑兵,但在这种思想下,骑兵不得不迁就步兵,只能作为战术突击力量,不能充分体现骑兵的战略机动优势。在这种背景下,不知李光的骑兵作战思想是否也受到了牵制?他没有像霍伟那样实施大规模的纵深攻击或战略迂回。

汉的战功评价制度也沿袭了秦的制度。人头、城市、土地、人口是记功的依据,死亡是记过的依据。匈奴没有城市,匈奴大部分土地无法占领。从游牧部落掠夺人口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一般来说,第一系列的区别和伤亡人数是唯一的评价。

但是打匈奴和打中原是很不一样的。匈奴人几乎可以看作是男女的统一体。如果他们想要他们的头,他们必须首先确保他们不是在马背上。否则就算匈奴人负伤战死,只要他骑着马跑了一段距离,也不会算在汉军的战果里。中原的步兵就不同了。他们腿受伤跑不远,失血过多也跑不远。即使他们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也可能因为体力不佳而被抓起来砍头。所以后来会有一些匈奴人死掉,这是无法计算的,而且这个数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相当巨大的。另一方面,如果汉军在中原作战,补给和治疗都很方便。与匈奴作战时,除了被杀之外,因伤致死的人数也会增加。另外,很多人会病死、饿死、渴死、累死,这些都应该算作被杀。所以如果一支远征汉军杀敌很多,我们可以判断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应该比对手好。可惜当时的汉政府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

与中原塔尔坎的步兵相比,他们不仅具有战略机动性的优势,而且一直在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也就是说,他们的骑兵作战思想曾经领先于汉。诱敌深入,然后以优势兵力包围并消灭他们,是他们常用的战术。可以理解,当李广百人从容面对数千塔尔坎的时候,匈奴为什么会上当?他们太了解这种策略的力量了。

纵观汉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有:1。遭遇优势敌人;2、断水;3累。反过来,这也是匈奴对付汉军的主要方法。晁错曾说,汉军的剑更锋利,箭更远,甲更坚固。虽然他的原话有些夸张,但是汉军确实有这些优势。匈奴的优势是马,更好的射击技术,熟悉草原地理。因此,匈奴发现大量汉军时,可以轻易逃脱,发现少量汉军时,可以迅速集结兵力进攻。同时,机械力量较差的汉军也有选择战场和战机的主动权。

如果不能克制匈奴核心优势的战略机动性,,再勇猛的将军也拿匈奴没办法。

根据前面列举的李广的一些细节,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李广与匈奴正面交锋,他本人很有可能率先上阵。结合匈奴的作战特点,我们会发现这种打法对匈奴伤害不大。汉武帝以前,汉处于守势,而匈奴除了几次有记载的大规模入侵外,大都是小规模的。这时他们发现与李广对抗不利时,就会迅速逃跑,汉军很难追击,所以不会有大的成功。匈奴王会有几万军队,匈奴王会有几千军队。因为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匈奴不可能调动很多军队来对付李广。所以,他们去头头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这个时候,李广在匈奴有名声是很正常的。

但李广的战斗风格在进攻期大受打击。

汉军出兵北伐,远离城池,补给不便,意味着孤立无援,在战局不利时无法退入坚城坚守。因此,要取得胜利,我们必须能够有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部队和资源。另外,如果步兵数量多,一旦战败,骑兵就能逃回,步兵就惨了。即使不被匈奴杀死,失去补给的散兵游勇在大草原上走几百里回来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汉武帝的进攻战虽然在战略上是主动的,但实际上风险远远高于防守战。

李广有一次战败被俘,因为张骞不在,几乎全军覆没。而且李广在一万时率军的时候,好像还不如只有四千人的时候。当然,只是看起来。原因是资质平平的龚损失了七千人,但毕竟带着残部回来了,李广被击伤被俘。请注意细节6。李光被俘时受了伤。当他逃回时,他遇到了自己的“于君”。它包含两条重要的信息。一个是李广被俘的原因,大部分冲在前面和匈奴硬拼。另一个是他的军队虽然被打败了,但并没有全军覆没。由此可见,作为将军,李广比公孙敖永更勇猛,但作为统帅,李广不到最后时刻可能还不如公孙敖永勤快。作为一个大兵团的指挥官,最重要的是控制部队,而不是培养个人的军事勇气。第二次战斗,李广把自己摆正了位置,始终处于指挥官的角色,儿子上了圈套。为了鼓舞士气,发挥神功,他没有冲锋,处理得当。这次没有战功真的很倒霉。

那么,李广最后一战失败,羞愤自杀,是不是被陷害被排挤?

首先,卫青会不会嫌弃李广?有可能。看细节7,9-13。李广不善于与人沟通,行事风格傲慢有时甚至霸道,这inev

其次,卫青让李广绕道是为了不让李广参战吗?这是不可能的。卫青的主力是5万骑兵,还有10多万负责补给和补给的步兵。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争中,卫青只能充分利用每一个能参战的士兵,而不是闲置大量骑兵。

最后,卫青指定的路线是否合理?应该是合理的。这条路很难走。没错。但是李广是偏老师,又比较赶时间,路线上选择不多。如果走水草丰富的路线,很可能会打到匈奴军队。让魏光打匈奴的软肋,而不是胸肌。另外,历史上也有很多走艰难行军路线,然后取得胜利的例子。比如霍去病第二次进攻河西走廊,就是绕道居延海到祁连山。再比如:夏天,四月,在贵由,在任城,王道宗在龟山战败。图浑可汗傅云学会了烧杂草,轻兵走入冰碛。都会认为“马无草,疲且瘦,不能深入。”侯对说,“不然。段的军也到了,刚及剡州,鲁智深已至其城门。封面还是完整的,所以大家都用。这一败,鼠窜鸟散,斥候失守。君与臣离,父子相失,好拾芥菜。如果你不拿这个,你以后会后悔的。”李静跟着它。有两军:荆和薛,李大良从北路,和和任道宗从南路。五子,京部在馒头山打败薛遗孤,斩了他们的名将,收获了大量的杂畜来养活军队。桂、荆等。在牛心堆打败了吐谷浑,又打败了珠池水源。侯季峻,任城王道宗领兵两千多里于无人区。仲夏,霜降,罗真谷破。陆地上没有水,人们被冻僵了,马在下雪。五月,在乌海追到傅云,与之交战,获封为王。薛和又打败了于寺海。特别注意倒数第二句。

另外,根据细节14,李广的遗言中含有怨恨是因为如果卫青没有把他从前军换到右军,这样的坏事就不会发生,他也没有说走这条路就没有参战的机会。从辩护人青对李广失时的不满来看,不会故意暗算李广。不然这样的结果岂不是很好吃?以卫青的为人,为什么要问得这么紧,把事情闹大?所以,说到底,时间的流失本身就是李广和赵的错,真的不能怪别人。只是卫青的调动让李光有机会犯这个错误。

所以,卫青可能真的不喜欢李广,但此时的卫青不可能也真的没有刻意阻止李广参战。。这样的性格在这个时候满腹委屈是很正常的。骄傲而有才华的英雄的悲剧总是令人感动的,但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的遗言而迁怒于上帝或其他人。

考虑到匈奴的战术,在没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匈奴通常不会与汉军硬拼。另一方面,匈奴人硬拼的时候,在兵力上绝对有优势。李广的战斗风格是赢不了这样的对手的,要么收效甚微,要么没有伤亡。所以李广的运气不是很好,但也不可能很好。李广之所以难封,是因为他的战术不适合匈奴的进攻作战,而汉朝衡量战功的制度又过于苛刻。

60万伐楚大军出征2年不缺粮

公元前224年,60万秦军在老将王翦的统帅下,由陕西西安出发,长途奔袭800多公里,发动了第二次伐楚战争。秦楚两国的这次大决战前后持续约两年时间,双方动用兵力计百万之众。那么,在远离秦国本土的地方供养60万人两年之久,秦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为了直观的知道供养60万军队的困难程度,我们可以对比下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动用的总兵力也是60万人,那么供养这么多人需要动用多少后勤呢543万人!共有543 万群众用小推车和耕牛为解放军输送粮食和弹药。

要知道,淮海战役前后持续时间两个月,而秦军作战时间是两年。解放军的背后是上亿的人口基数,而秦国直至统一,全国人口也不过几千万。2000多年前的秦国,究竟是怎么做到供养60万大军远离本土征战两年而不断粮的呢

王翦伐楚动用60万秦军这个数字载于《史记·王翦列传》,起因是王翦与李信争论伐楚究竟应该动用多少兵力。如果60万这个数字只是为了吓唬敌人而故意夸大,显然没有必要放在军事作战会议上作为争论焦点,动用20万兵力一样可以号称60万。那有没有可能这60万人已经包含了后勤保障人员呢我们以5人供养1人的比例计算,60万人中最多只有10万人是作战部队。

战国后期的楚国虽已衰落,但所辖地界仍有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多省。以10万军队攻伐,如果仅仅是争霸战争是合理的,但作为统一战争,10万兵力占领如此广袤的地区,显然捉襟见肘。秦昭王时,白起仅以数万秦军即可攻破郢都,但却无法灭亡楚国就是这个道理。可见,60万兵力应当是王翦做出的合理估算,而非夸大之词。

长平之战时,赵军被围,秦昭王为了彻底击败赵军,曾就近在河内(河南焦作地区)征兵征粮,河内是新占领区,秦昭王以赐爵一级的方式迅速征调起一支军队支援前线。那么在伐楚战争中,秦军会不会有类似举动,以奖赏等方式就近征调后勤支援呢可能性很低。

首先,王翦伐楚并未急于攻城略地,而是坚壁不出,与项燕的楚军对峙了整整一年之久;其次,楚人会不会配合秦军攻伐母国还有待商榷,毕竟秦昭王伐赵时,所征调的河内援兵原属魏国,并非“以赵人攻赵城”。那么就只剩最后一条途径,由秦国本土负担这60万军队的后勤。

《孙子兵法》中讲到: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而据《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病重时,每天食米3升(大约是今天的1斤);《宋书》记载,南北朝时,平均每个士兵的口粮是6到7升(大约是今天的2斤多)。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秦军单兵口粮也应当在2斤左右才能维持基本的体力,60万秦军仅粮食这一项,一天就需要供应将近120万斤,需要一万辆以上的运输车队往来穿梭。这还没有算上运输途中的消耗。

据《十一家注孙子校理》载,秦攻打匈奴时运粮效率是1/192,汉武帝征伐西南时运粮效率大约是1/90,如果我们按照1/20这个最低的损耗比例计算,秦国后勤每天需要供应大约2400万斤到23亿斤粮食到前线。这么庞大的供应量,秦国究竟怎么怎么做到的

修粮仓

秦自商鞅变法后,规定全国的农户都要用最先进的方法进行耕种,《田律》更是将保护耕牛列入了法令。与此同时, 每攻占一处地方,秦国都将其经营为粮仓,并“赦罪人迁之”。咸阳、栎阳、霸上、汉中、巴蜀都是当时秦国的几大重要粮仓。由于秦国的粮食储备非常充足,直到秦亡后,霸上的粮仓依然屯有大批军粮,供养着刘邦的十万大军。

多造车

加快粮草的陆路运输速度,秦国在全国范围内铸造了大量的四轮车,并以严格标准确保车辆的质量。1993年在甘肃出土的秦人车辆模型,历经2000多年依然能够自由行驶,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秦人还有着先进的驾驶方式。秦人驾车时,皮带拴在马的肩胛和胸肌处,而西方人在一千多年后,依然还在采用将皮带拴在马的喉部这种落后的驾驶方式,这种驾驶方式在高速行进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马的窒息。

广筑路

为了保证军粮的运输,秦国修筑了四通八达的水陆运输网络。同时,在各县、地方均备有公用的马、牛以供驱使。在渭河和黄河则备有大舶船万艘,一次运输军粮可达六百万石。秦人李冰在四川开凿的运河,直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运输作用。

可见,秦军攻到哪里,后勤运输就可以送到哪里,使得秦军从无给养匮乏之忧。史书中所记载的秦“民以股盛,国以富强”并非虚言。正是凭借着这般雄厚的国力,秦国才在统一战争中动辄出动数十万大军,最终横扫六合,造就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帝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102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