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第1张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儿童的小肌肉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大脑才能聪明,在宝宝手部动作发展的时候,每一个干预项目都是为了让孩子的未来更好,以下分析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1

 抬头:初生的新生儿颈肌完全无力,在从仰卧位扶至坐位时颈肌仅有短暂的张力增高。其后颈部肌张力增强,故小儿首先能在俯卧时仰头。检查从仰卧位扶起时的颈肌张力,3个月,小儿头仍稍后垂,4个月时头、颈、躯干可维持在一个平面上。检查扶坐时的颈肌张力,2个月的婴儿扶坐时只能间歇地勉强地仰头,4个月时才基本上能自由抬头。

 在俯卧位,1个月时,下颏能短暂地离开桌面抬起。2个月时头能经常保持在中线上,下颏可离开桌面呈45%。3个月时,下颏和肩部均可抬起离开桌面,面部与桌面角度呈45° ~90°,上肢可撑起支持部分体重,胸部可离开桌面。4个月时胸部可离开桌面,面部与桌面角度呈90。

 坐:新生儿被扶至坐位时头完全下垂;1个月时,由于腰肌无力,扶坐时背脊弯曲呈半圆形;3个月坐时腰呈弧形抬头达数秒钟;4个月坐时头不再后垂,在坐位时摇晃躯体,头随之摇摆不定,这时背部仪在腰部出现弯曲;5个月时依倚而坐时能直起腰部,头不再摇摆不定;

 6个月时拉其手能从仲卧位坐起,能自己用手自己向前撑着坐,可坐在婴儿车或有围栏的椅子上;7个月可独坐,但有时两手向前支撑;8个月不用手支撑可以独坐;9个月能坐稳,往前方倾斜时能保持平衡而不倒;10~11个月时,能坐得很稳,并能改变姿势,可由坐位改成俯卧位,或由俯卧位改成坐位;12个月在坐位时能左右旋转去取物而不跌倒。

 爬:新生儿俯卧位时有反射性匍匐动作。俯卧位的小儿,1个月时在前庭扶正反射(righ-tingreflex)及上肢支撑反射的作用下,能以肘撑起身躯,并交替向前伸手试图抓取手不能及的物体,这是匍匐动作的开始;2个月时能在俯卧位交替踢腿;3~4个月时可用肘支撑上身达数分钟之久;

 5~7个月婴儿可用手支撑胸腹使身体离开床面,有时能在原地转动;8~9个月时能用上肢往前爬;1岁婴儿爬时可手膝并用,少数婴儿可用手及足撑起全身爬或坐着滑动臀部向前移动;1岁半时会爬台阶,“爬”对小儿胸臀部发育及提早接触环境有帮助。

 站立和行走:新生儿期可引出踏步反射,2~3个月时,当婴儿被扶至立位时,髋、膝关节弯曲;6个月当呈立位时,两下肢可支持其体重;7个月扶站时,小儿能高兴地蹦跳;

 9个月时可扶站;11个月可扶栏独脚站,或作蟹行,此时搀着两手能向前走;13个月能独走,但两下肢分开,基底很宽,每步的距离大小、方向也不一致,肩部外展,肘弯曲;

 15个月能爬楼梯,可自己站起,站得很稳,绕物体转弯时还不灵活,行走时不能突然止步,可自己上下楼梯(每个台阶需先后用两只脚去踏),能拾起地上的东西而自己不跌倒;2岁时步态较稳,但仍需眼的协调,能跑2~3步,但不能迅速起步及停止,上台阶时可一步一个,能独脚站立数秒钟;45~5岁时能快步奔跑,并伴有手臂的协调摆动。

 跳:跳的动作以两足交替走下台阶为开始(约15岁时),此时也能一脚跨越低障碍物;2岁时能并足跃下一级台阶,也能并足往前跳及原地跳跃;3岁时能用一脚跳过低障碍物;约2/3的小儿在45岁时能跳稳,25~3。5岁时开始用独脚向前连续跳1~3步;5岁可连跳8~10步;65岁时才能较好地蹦跳及奔跑。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2

  婴幼儿粗大运动的发育一般规律

 从上(头部)到下(脚步),从躯干到四肢。

 从泛化牵连、多余运动到牵连肌群的抑制,如刚开始行走时,双手要抬高,身体前倾,腰腹部肌肉紧张,熟练行走后,双手可自如活动,身体保持中正,腰腹部肌肉放松。

 从分离运动到多组肌肉的协调运动,如从行走时双手自然下垂,再发展为快跑时双臂协调摆动。

 先“取”后“舍”,即先能拉着床栏站起来,然后才能从站立位坐下,先能抓取物体然后才能放下。

  几个重要的粗大运动发展过程

  抬头

 初生的新生儿颈肌完全无力,在从仰卧位扶至坐位时颈肌仅有短暂的张力增高。其后颈部肌张力增强,因此婴儿首先能在俯卧时仰头。

 检查从仰卧位扶起时的颈肌张力,3个月,宝宝头仍稍后垂,4个月时头、颈、躯干可维持在一个平面上。

 检查扶坐时的颈肌张力,2个月的宝宝扶坐时只能间歇地勉强地仰头,4个月时才基本上能自由抬头。

 在俯卧位,1个月时,下颌能短暂地离开桌面抬起。

 2个月时头能经常保持在中线上,下颌离开桌面呈45%。

 3个月时,下颌和肩部均可抬起离开桌面,面部与桌面角度呈45° ~90°,上肢可撑起支持部分体重,胸部可离开桌面。

 4个月时胸部可离开桌面,面部与桌面角度呈90。

 

 新生儿期,我们将宝宝扶肩拉起,他的脊柱是屈曲的,不能伸展,这个阶段称为坐位全前倾阶段。

 除此之外,在这一阶段,由于头颈的力量还不够,他的头部会无力地后仰过去。

 这些情况会在2-3个月逐渐改善,头颈越来越稳定,脊柱也慢慢可以伸展,呈半前倾姿势。

 到4-5个月的时候,孩子已经能够保持脊柱伸展,头部稳定,可以在成人扶腰的情况下坐起,因而称为扶腰坐阶段。

 6个月是一个标志时间,此时宝宝可以独坐,但是需要双手在前支撑,脊柱略弯曲,这个阶段称为拱背坐。拱背坐的出现标志着孩子在坐位下的前方平衡反应发育完成。

 到了7个月,婴儿不需要再用手支撑身体,这时孩子就基本可以坐起来啦。这个阶段叫作直腰坐阶段,直腰坐标志着孩子侧方的平衡反应也发育完成了。

 这个阶段对于婴儿的认知发展是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这意味着儿童终于可以把两只手空出来,自由地探索周边世界。

 

 新生儿俯卧位时有反射性匍匐动作。

 俯卧位的婴儿,1个月时在前庭扶正反射及上肢支撑反射的作用下,能以肘撑起身躯,并交替向前伸手试图抓取手不能及的物体,这是匍匐动作的开始。

 2个月时能在俯卧位交替踢腿;3~4个月时可用肘支撑上身达数分钟之久;5~7个月婴儿可用手支撑胸腹使身体离开床面,有时能在原地转动。

 8~9个月时能用上肢往前爬;1岁婴儿爬时可手膝并用,少数婴儿可用手及足撑起全身爬或坐着滑动臀部向前移动。

 1岁半时会爬台阶,“爬”对宝宝胸臀部发育及提早接触环境有帮助。

 这是孩子探索更广泛的环境、认识世界的基础,还可促进孩子双侧化发展、提高前庭功能的发育,是孩子重要的发育阶段。

  站、走

 将新生儿从腋下托起,让他的足底接地面时,可能会出现“走两步”的行为 。这时家长不要过度兴奋哦,这只是孩子出现的反射行为。

 当孩子的足底接接触硬地面刺激时,他的腿部出现了紧张伸直的反射,脚底出现了阳性支持反射和踏步反射,才出现了“走路”的表现。

 大致在7-8个月,婴儿可以在成人扶持腋下的情况下站立,但是髋部不能伸展,这个阶段叫作扶站阶段。

 9个月后,宝宝可抓物站立或抓住检查者的'手后自行站起,脊柱充分伸展,称为抓站阶段。

 10个月左右,对着立位平衡的发展,宝宝将逐步发展出独站能力。之后将逐步学习走路,习得的时间有个体差异,正常儿童一般不晚于18个月。

 在孩子刚刚学走的时候,为了保持平衡,两脚之间常常距离较大,称为宽基步态,并且双手常常上举,称为挑担步态。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3

  0-2个月

 俯卧时会转头 俯卧时头能抬至45度 仰卧时手脚会乱动,且两脚会在空中交互踢 身体被直立抱起时,头虽会往下掉但脖子会用力使头颈挺直。

  3-5个月

 俯卧时会用手肘支撑,将头、胸部抬高,头能抬高至九十度。 俯卧时会将手臂伸直,以手掌撑床,将头、胸部抬高。从俯卧翻身至仰卧。从仰卧被拉起时,头不会往后掉。从仰卧被拉至坐时,会主动抓住对方的手坐起。

  6-8个月

 坐在椅子上身体会挺直。 被扶着腋下站立时,双脚能支撑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坐时仅靠手轻微的撑地,能独立做稳几秒钟。仰卧时头会抬高。从仰卧翻身至俯卧。坐时仅靠手轻微撑地,能独立坐稳维持一分钟。从坐姿被拉至站立时会主动抓住对方的手站起来。

  9-10个月

 会用手及膝盖、异侧手脚交错地爬行移动。不需靠手撑地能独自坐稳十分钟。坐时会扶着家具站起来。会扶着家具或东西边缘侧走。一手被牵着时会向前迈步。独立站立。

  12-15个月

 独立行走。 用爬的上楼梯。站立时会把球丢出去,但无法丢在定点。行走时之起动、停止及转弯,皆能控制自如不会跌倒。独立从俯卧转换至站立。倒退走。

  16-19个月

 会跑步但不稳。 用一手扶着扶手上楼梯。用爬的下楼梯。会由站姿坐到小椅子上。会爬上大人坐的椅子。扶着时能单脚站。

  20-23个月

 用一手扶着扶手下楼梯。 会蹲着玩,且不扶东西能从蹲姿转换至站姿,或从站姿转换至蹲姿,皆能控制自如不会跌倒。原地跳跃双脚同时离地。

  24-27个月

 会扶着扶手,用双脚同上一阶梯的方式来上下楼梯。 会双脚同时站在平衡台上不会跌倒。会踢球。双脚会一起从楼梯最后一阶往下跳。

  28-31个月

 会脚跟接脚趾的方式行走。 会单手抬高过肩丢小球5-7呎远。在平衡台上能脚跟接脚趾的方式行走不会跌倒。用正常大人的方式从仰卧转换到站姿。

  32-36个月

 脚踩踏板骑三轮车。 两脚交替上下楼梯。能单脚站立不跌倒。采用正常大人的走路模式行走。走路时双手交替摆动自然。跑得很平稳。

开始俯卧时,双臂向身体两侧弯曲,使身体垂直下降,下降到将肩、肘保持同一平面便足够。撑起过程则正好与俯卧相反,应用双臂力量支撑起身体重量,并恢复到原姿势。这便完成了一个俯卧撑动作。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躯干、臀部和下肢处于挺直状态。俯卧撑能提高上肢、胸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让您更魁梧强壮,这是因为身体多块肌肉参与了这个过程。在俯卧过程中,为了承接身体的重量,胸大肌、胸小肌、位于前臂后外侧的肱三头肌(Triceps)和肩膀上的三角肌,开始紧张并收缩。撑起时,这几块肌肉依然需要收缩。此外,您的腹部肌肉群也不闲着,腹直肌和下背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让您的躯干和臀部更挺直。

俯卧撑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大多数人只知道最基本的要领,通过弯曲手肘,降低身体贴近地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俯卧撑的正确做法,欢迎你阅读参考!

手在地面上的外旋力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产生扭矩,你的手和地板之间的外部旋转力。这种力量可以在你的手臂、肩膀和上背部产生张力,然后它会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你上半身的稳定。

练习:双手保持在地面上,同时手掌向下推并旋转,就好像你在试图撕裂手掌之间的地板。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手肘和二头肌要转动。

保持你的脖子和脊柱挺直。

如果你把头抬得太低或太高,你可能会有脊椎受伤的危险。你可能经常在运动中上下摆动头部,以为自己在做高质量的运动,但实际上你做错了。运动过程中保持从头到脚成一条直线,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运动的节奏。

练习:不要翘下巴,也不要直视前方。而是在地板上找一个点,也就是手指前方左侧15-25 cm左右。当你做俯卧撑时,把你的眼睛集中在那个地方。这将使你的脖子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保持一致。

挤压到腋窝

当你压到腋下时,会激活你的背阔肌辅助俯卧撑,保持上半身挺直。

练习:当你的手向外旋转到地面的时候,你已经完成了90%的动作,剩下的10%只需要你尽可能紧的挤压你的腋窝。

将肩膀向后拉。

如果在动作中耸肩,不仅会影响上半身的挺直度,还会增加受伤的概率。

做法:从耳朵到脚拉肩。使用背部肌肉来实现这个过程就像试图将两个肩胛骨合在一起。

手掌力向脚趾方向

这很容易让你的身体下来,尤其是当你做了很多次,或者你没有镜子来检查你的姿势。这实际上有助于你收缩核心肌肉,足以在运动中保持背部挺直和躯干稳定。

练习:当你的上半身处于俯卧撑姿势时。收紧核心肌肉,使你的手掌发力。方向是朝着你的脚。

收紧臀肌

你的臀大肌在俯卧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俯卧撑看起来只是上半身的锻炼。收紧臀肌可以帮助你锁定臀部,这样可以让你的身体从头到脚保持一条直线。同时有助于缓解背部压力,降低受伤风险,激活你的核心肌肉群,做俯卧撑就像平板支撑一样。

练习:俯卧撑时臀部放松,感觉下背部是否有对地面的拉力?然后尽可能收紧臀肌,感觉臀部有没有收到一个地方,把压力从脊柱转移开。

双脚并拢

即使你的脚不平坦,你仍然需要它们来提供坚实的支撑。双脚并拢可以让下半身的能量通过紧绷的肌肉传递到核心肌肉和上半身,这样可以增加从头到脚的力量。

练习:确保双脚接触。然后收紧你的脚,就像你要在你的脚踝之间碾碎坚果一样。脚踝尽量靠近,你会感觉到腿部肌肉紧张。

向下吸气,向上呼气。

通过呼吸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呼出你肺部的所有空气,感觉你的核心肌肉收缩,帮助你挤出最后一点空气。你的核心张力可以帮助你增强动作的稳定性,让每一个动作变得更强更有力。

练习:当你的身体移动到地面时,深呼吸。当身体被向上推时,尽可能快地呼出空气。在每个动作中重复。同时,每一个动作都要慢,都要控制住。

把你的胸部拉到地板上。

专注于胸部可以避免摇头和臀部下垂。将胸部拉向地面,可以防止身体因重力落地——否则,俯卧撑只有一半是对的。

练习:在设置俯卧撑的时候。当身体向下时,用你的背阔肌和上背部来控制身体的向下运动,就像你在把自己拉到地板上一样。

把身体当成一个固定的整体。

累的时候容易拱起背,这是一个错误的动作。像平板一样推动你的身体离开地面可以防止你的动作抖动,同时可以帮助从头到脚的肌肉像一个稳定的单元一样工作。

练习:俯卧撑底部不要让任何肌肉放松。保持每个部位的肌肉紧绷,把自己想象成地板上坚实的桌面。

要做到俯卧撑的一个完美起始姿势,身体必须保持从肩膀到脚踝成一条直线,双臂应

俯卧撑 模拟图

俯卧撑 模拟图

该放在胸部位置,两手相距略宽于肩膀。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动作都能更有效锻炼肱三头肌。 [1]

做俯卧撑时,应该用2到3秒时间来充分下降身体,最终胸部距离地面应该是2到3厘米距离左右;然后,要马上用力撑起,回到起始位置。 [1]

如果做不到一个完整的俯卧撑,也可以膝盖着地。这也是当正式的俯卧撑已经无法完成,而又想继续锻炼时可以选择的方法。 [1]

锻炼效用编辑

俯卧撑主要锻炼的肌肉群肱三头肌,同时还锻炼三角肌前束、前锯肌和喙肱肌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上肢、胸部、腰背和腹部的肌肉力量。

形式分类编辑

运动姿势

按身体姿势可分为高姿、中姿、低姿三种姿势。

俯卧撑

俯卧撑

1.高姿俯卧撑是指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姿势是脚低手高,手脚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2.中姿俯卧撑

(又称标准俯卧撑或水平俯卧撑)是指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脚和手都在一个水平面上。

3.低姿俯卧撑

是指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脚高手低,手脚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的。

双手距离

按双手之间的距离可分为超长距离、宽、中、窄四种

1超长距离俯卧撑

主要锻炼胸大肌外侧和肱二头肌。当肘关节角度大于135度时主要是肱二头肌发力

俯卧撑

俯卧撑

2宽距俯卧撑

大约在一点五倍肩宽,主要锻炼胸大肌外侧,同时发展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

3中距离俯卧撑

略大于肩宽,主要锻炼胸大肌中部(增加厚度),同时发展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

4窄距俯卧撑

小于肩宽,双手置于两乳头前,主要锻炼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同时发展胸大肌内侧(胸沟)

准备姿势

从准备姿势可分为不同的手法和脚法

手法:按手撑地的方式可分为全掌撑、拳撑和指撑三种形式。按手撑地的方向可分为向前、向内、向外三种形式。

俯卧撑

俯卧撑

1.全掌式

全手掌撑地的一种方法。

2.拳式

以握拳的形式撑地的一种方法。

3.指式

用手指第一关节撑地的方法。可分为五指、四指、三指(这三种成锥体型)、二指、一指撑地共五种形式。

脚法:按脚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两脚并拢式和开立式两种。按脚撑地的形式可分为脚尖式、脚背式和脚弓式三种姿势。

练习形式

从练习的形式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1.普通练习法

按教学与训练时规定的动作要求进行练习。

俯卧撑

俯卧撑

2.负重练习法

在普通练习法的基础上,身体的腰背、腿等部位放置或捆绑适量的重物。

3.击掌练习法

在快速有力地推掌后,双手在空中击一次掌。

4.腾空练习法

可分为原地和行进两种。须在俯卧后快速有力推起,使手脚同时离地,并有一定的腾空高度和远度。

1、当双手手掌撑地之后,需要调整为“与肩同宽”的双手间距,双手的大拇指刚好对应肩部内侧,其余手指的指尖朝前。如果双手间距太宽,容易增加肩部压力,训练后会产生肩部酸痛感;如果双手间距太窄,手臂肌肉手臂会更多,会直接影响屈肘下压的幅度。

2腿部姿势

双手支撑于地面,双腿向后伸直,同时向内靠拢,双脚内侧贴合,脚尖撑地。

这样操作,可以让双脚和双手形成三个支点,协同稳定身体。如果双脚分开过大,腿部也会参与发力,形成了手脚同步的4个支点,难以保证动作质量。

3身体躯干姿势

当两侧手臂和双腿伸直后,需要收紧腹部,臀部略微向下,略微抬头,背部挺直。

从身体侧面观察,身体躯干处于一条直线,下背部有自然的生理弯曲幅度。

两个都是正确的做法 而且锻炼到的肌肉也都是一样的 只是锻炼的着重不同

手肘向外这样的俯卧撑对胸肌的锻炼稍稍偏重些 手肘向后更倾向三头肌

我个人做俯卧撑是肘和身体成45度 就是介于肘向外和肘向内之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176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