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症、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
病因目前未明,但可发现此病跟基因、环境因素及某些中枢神经疾病有关。对可能诱发发作性睡病的环境因素现在知之甚少,文献报道有包括头部外伤、睡眠习惯改变、精神刺激及病毒感染等。而发作性睡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约8%-1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家族史,患者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为对照组的10-40倍;25%-31%的单卵双生子共患发作性睡病,提示遗传因素在其起病中有重要作用。HLA等位基因DQB10602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有很高的阳性率,达88%-100%。
西药治疗
(一)过度嗜睡的治疗
1、中枢兴奋剂:对网状激活系统产生激活作用,发挥很强的兴奋效果.是治疗睡眠发作的有效药物。
2.其他药物:因发作性睡病与DA 的代谢有关,可通过提高突触前的DA 水平来治疗发作性睡病。
(二)猝倒的治疗
1 .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可逆转猝倒发作,如地昔帕明、维洛沙秦和文拉法辛等,均能有效地对抗猝倒。
2 .三环类抗抑郁药:能增加血液中NE 等单胺类的含量,是常用的抗猝倒药物。
3.羟丁酸钠:是GABA 的衍生物,达峰时间为40 分钟,半衰期为53 分钟,用药1周后猝倒发作即减少53 %, 4 周后减少69 % ,对日间思睡、睡瘫症和人睡前幻觉等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三)失眠的治疗
患者如在白天使用兴奋剂后,夜间可出现失眠或睡中不宁等,此时宜选用短半衰期催眠药,如唑吡坦等睡前口服,尽量避免给予半衰期长的催眠药,以防白天睡意加重。
中医中药治疗
(一) 心脾两虚
1 症状 嗜睡,睡前多眼花幻影,神疲心悸,面色不华,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心脾。
3 .方药 归脾汤加减。
若腹胀、脘闷、纳差、舌苔腻者,加茯苓、藿香、厚朴以芳香化湿,健脾行气;睡前眼花幻影较多因心阴不足者,加麦冬、玉竹、北沙参。
(二)脾气虚弱
1 .症状 整日昏昏欲睡,面色萎黄,神倦肢怠,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健忘易惊,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气血,荣脑醒神。
3 .方药 养心汤加减
如水饮内停,心悸怔忡者,加猪苓、槟榔、泽泻;整日昏睡不醒者,加苏合香、石菖蒲、益智仁以开窍醒神。
(三)肾阳不足
1 .症状 嗜睡发作,或昏昏欲寐,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微弱。
2 .治法 温补肾阳。
3 .方药 右归饮加减。
若气虚血脱等,加人参重用并加白术、黄芪。
(四)髓海不足
1 .症状 怠惰嗜睡,腰膝酸软,头昏脑鸣,或耳鸣耳聋,神情呆滞,思维迟钝,精神不济,记忆力减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数。
2 .治法 填精补髓,健脑利窍。
3 .方药 左归丸加减。
遗精,梦交者,加生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潮热,盗汗,口干者去山茱萸、鹿甲胶,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
(五)心阳不足
1 .症状 嗜卧倦怠,精神萎靡,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 .治法 温补心阳,补益心气。
3 .方药 桂枝甘草汤合人参益气汤加减。
畏寒肢冷甚者,去桂枝加肉桂、干姜以补火助阳,温通经脉;面色苍白血虚甚者,加阿胶、熟地、枸杞子、何首乌补血。
(六)胆热痰阻
1 .症状 昏困嗜睡, 头晕目眩,口苦口干,呕恶,胸胁满闷,舌红苔黄,脉弦数。
2 .治法 清胆化痰。
3 .方药 蒿芩清胆汤加减。
因痰浊内阻,气逆不降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加旋覆代赭汤以益气和胃,化痰降气;若昏睡不醒者可加安宫牛黄丸醒脑开窍。
(七)暑湿伤气
1 .症状 昏困嗜睡,四肢困倦,纳呆胸满,身热自汗,头痛,口渴,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苔腻,脉虚。
2 .治法 清暑益气。
3 .方药 清暑益气汤加减。
若暑热较甚者,加石膏;湿浊甚者见舌苔白腻,去麦冬、知母,加广藿香、草豆寇。
(八)脾湿肝郁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月经量多,色紫有块,腰重痛,白带多,咳吐浊痰,头晕头痛,或胃脘嘈杂,神疲面晦,记忆力差,便干溲黄,舌淡红,苔白厚而腻,脉沉弦。
2 .治法 健脾疏肝,除湿醒脑。
3 .方药 完带汤加减。
白带多者加乌贼骨、芡实、煅牡蛎收涩止带;咳吐痰浊较多者加法半夏、天南星;头晕、头痛重者加菊花、川芎、天麻等。
(九)湿浊困脾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胸闷痞满,口腻纳呆,舌质淡,舌苔白厚而腻,脉濡缓或滑。
2 .治法 健脾祛湿,开窍醒神。
3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珍珠母、代赭石息风潜阳。
(十)瘀血阻滞
1 .症状 嗜睡发作,迁延日久,神疲乏力,头脑昏沉,记忆力减退,时有头痛,失眠多梦,舌质紫暗,常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无力。
2 .治法 行气活血,开窍利脑。
3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
若头痛甚者加葛根、延胡索等;夹瘀血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蜈蚣。
中医针灸治疗
1 .体针
( 1 )方法1
主穴:鼻交。
配穴:神门、三阴交、太冲。
( 2 )方法2
主穴:申脉、照海。
配穴:百会、三阴交。
2 .头针
主穴:国标头针顶中线、额中线。
配穴:湿浊困脾者加额旁二线(双)、额顶带;心脾两虚者,加额旁一线(右)、额旁二线;肾阳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双);髓海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
3 .温针灸
取穴:通里、大钟、心俞、脾俞。
4 .耳穴贴压 取神门、脑干、皮质下、枕小神经点、肝、脾、心穴。
推拿按摩治疗
采用循经推运松解疗法。令患者取俯卧位,身体放松,平稳呼吸。术者位于患者右侧,用双手的拇、食、中和无名指在患者体表操作。
心理治疗
1 .发作性睡病部分患者出现反应性抑郁症状,应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增强其治疗信心,并取得家人、同事的理解与支持。
2 .行为治疗: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强调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尽量保证夜间获得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白天加强体力活动以改善白天过度嗜睡。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胃俞穴的定位 9 胃俞穴的取法 10 胃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胃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胃俞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胃俞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的影响 172 对心脏的影响 173 对内脏镇痛的影响 174 治疗胃痛 175 治疗胃下垂 176 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 177 治疗呃逆 178 治疗呕吐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胃俞 1 拼音
wèi shù
2 英文参考Wèishū BL21 [中国针灸学词典]
wèi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胃俞 汉语拼音 Weishu 罗马拼音 Weishu 美国英译名 Stomach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V21 富耶氏 V21 德国 B21 英国 B21 美国 BI21
胃俞为经穴名[1](Wèishù[2]BL21)。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胃俞是胃的背俞穴[1][2]。胃即胃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胃俞[1]。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胃痛,呃逆,背痛,翻胃,腹泻,痢疾,鼓胀,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胃痉挛,腮腺炎,糖尿病,失眠等。
4 出处《脉经论》:胃俞在背第十二椎。
5 穴名解胃即胃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胃俞[1]。
胃,指人体消化管的扩大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六府之一。《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本穴内应胃腑,是胃气转输、输注之处,治胃疾要穴,故名之。[3]
6 特异性胃俞穴是胃之背俞穴。
7 所属部位背部[4]
8 胃俞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胃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胃俞穴的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12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胃俞穴[7]。
10 胃俞穴穴位解剖胃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背部的皮下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蜂窝状的脂肪组织。背部的深筋膜也可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薄弱,被盖于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表面,分别称该二肌筋膜;深层较发达,形成腱膜性质,尤其在腰背部更为增厚,包绕着骶棘肌的前、后面,于该肌外侧缘前、后两层愈著,并形成腰肋韧带。腹腔内相对应的器官为肾。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分支、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下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11 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胃俞穴具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的作用[1]。
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旁,与胃腑内外相应,是胃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脾与胃相表里,故可治疗脾胃病[9]。
足太阳经脉循行于背部,胃俞穴又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背痛[9]。
胃俞穴与胃相应,有健脾和胃、化湿消滞之功,治胃寒、吐逆、胀满、肠鸣、腹痛、霍乱、转筋、小儿羸瘦、下痢脱肛[3]。胃俞穴兼取魂门治胃冷、食不化。疾之虚寒者,宜用灸[3]。胃俞穴司胃之运输,功用多在胃经,若痛在胃府,则宜酌取三脘矣[3]。
胃病严重时,胃俞穴常出现以结节为主的阳性反应物,虚症时呈现组织松弛或凹陷,是胃病的诊断穴位之一[1]。
12 胃俞穴主治病证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胃痛,呃逆,背痛,翻胃,腹泻,痢疾,鼓胀,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胃痉挛,腮腺炎,糖尿病,失眠等。
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等[1]。
胃俞穴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8]。
胃俞穴主治 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肠鸣;背痛[6]。
胃俞穴主治胃脘痛,胸胁痛,呕吐,翻胃,腹胀,腹泻,痢疾,鼓胀;以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5]。
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
2 其它:糖尿病,失眠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3~05寸[5]。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腰部及腹部放散[6]。
直刺05~1寸[8]。
注意:胃俞穴穴针刺时注意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免造成气胸或损伤肾脏。
132 灸法可灸[1][6][8]。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胃俞穴的配伍胃俞配上巨虚、三阴交,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
胃俞配中脘,为俞募配穴法,有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胃俞配内关、梁丘,有宽中和胃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痉挛,胰腺炎。
胃俞配魂门治胃冷、食不化[3]。
胃俞配大肠俞、肾俞,治痢疾[6]。
胃俞配内关、足三里,治恶心、呕吐[6]。
胃俞配梁丘、中脘,治胃痛[6]。
15 特效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于脾俞、胃俞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有和胃降逆、健脾助运之功效[7]。
16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胃中寒胀、食多身体羸瘦、腹中满而鸣、腹膜风厥、胸胁支满、呕吐、脊急痛、筋挛、食不下,胃俞主之。
《太平圣惠方》:理烦满吐食,腹胀不能食。
《针灸逢源》:治食后头眩,黄疸,疟痢。
《针灸资生经》:胃俞、脾俞,治腹痛不嗜食。
《针灸大成》:主霍乱,胃寒,腹胀而鸣,反胃呕吐,不嗜食,多食羸瘦,目不明,腹痛,胸胁支满,脊痛筋挛,小儿羸瘦,不生肌肤。
《类经图翼》:小儿羸瘦食少。
17 胃俞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的影响针刺胃俞可增强胃的蠕动,促进幽门开放,使排出量增加,从而调整胃的运动功能,并有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实验观察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针刺胃俞治疗前后胃俞的温度、阻抗和痛阈的变化,结果发现:治愈前为腧穴部位低温度,治愈后变为腧穴部位高温度;治疗前腧穴部位低阻抗,治愈后仍然表现为低阻抗;治疗前腧穴部位痛阈低,治愈后痛阈明显升高,且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对胃肠的蠕动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当蠕动减弱时,针后可使胃蠕动增强;配足三里则可使胃紧张度与收缩波明显降低;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针后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6]
实验研究发现,针刺胃俞,有调整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分泌作用,并使胃蛋白酶活性增强[1]。
172 对心脏的影响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实验证明,针刺“胃俞”对实验性家兔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且可使心电图有明显好转[6]。
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损伤的动物针刺胃俞,可促进其恢复,心电图亦明显好转[3]。
173 对内脏镇痛的影响用水合氯醛使动物麻醉,在其大脑皮质钩状沟前缘及丘脑腹后外侧核或丘脑下部后部记录电 内脏大神经中枢端引起的诱发电位,通过电针选择对胃部疾患有效腧穴进行针刺,结果发现“胃俞”对皮质诱发电位抑制作用最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说明对腹部疾患的镇痛作用明显。[6]
胃俞穴对内脏有较好的镇痛作用[3]。
174 治疗胃痛针刺胃俞治疗胃脘痛38例。结果:痊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6]。
175 治疗胃下垂腧穴注射(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6)胃俞、足三里加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80例[6]。结果:经1~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58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6]。
176 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胃俞、脾俞等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388例,有较好疗效。
实验表明,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针刺胃俞穴多数使胃电发生抑制作用,并可明显促进溃疡愈合[3]。动物实验提示,用重 手法针刺胃俞、脾俞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3]。
177 治疗呃逆一患者呃逆频作5d,西医治疗无效,取胃俞、膈俞、中脘针刺,留针20 min,出针后在以上腧穴部位敷贴中药,次日复诊,呃逆次数明显减少,3d后复诊,诸症全消[6]。
178 治疗呕吐西药治疗
(一)过度嗜睡的治疗
1、中枢兴奋剂:对网状激活系统产生激活作用,发挥很强的兴奋效果.是治疗睡眠发作的有效药物。
2.其他药物:因发作性睡病与DA 的代谢有关,可通过提高突触前的DA 水平来治疗发作性睡病。
(二)猝倒的治疗
1 .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可逆转猝倒发作,如地昔帕明、维洛沙秦和文拉法辛等,均能有效地对抗猝倒。
2 .三环类抗抑郁药:能增加血液中NE 等单胺类的含量,是常用的抗猝倒药物。
3.羟丁酸钠:是GABA 的衍生物,达峰时间为40 分钟,半衰期为53 分钟,用药1周后猝倒发作即减少53 %, 4 周后减少69 % ,对日间思睡、睡瘫症和人睡前幻觉等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三)失眠的治疗
患者如在白天使用兴奋剂后,夜间可出现失眠或睡中不宁等,此时宜选用短半衰期催眠药,如唑吡坦等睡前口服,尽量避免给予半衰期长的催眠药,以防白天睡意加重。
中医中药治疗
(一) 心脾两虚
1 症状 嗜睡,睡前多眼花幻影,神疲心悸,面色不华,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心脾。
3 .方药 归脾汤加减。
若腹胀、脘闷、纳差、舌苔腻者,加茯苓、藿香、厚朴以芳香化湿,健脾行气;睡前眼花幻影较多因心阴不足者,加麦冬、玉竹、北沙参。
(二)脾气虚弱
1 .症状 整日昏昏欲睡,面色萎黄,神倦肢怠,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健忘易惊,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气血,荣脑醒神。
3 .方药 养心汤加减
如水饮内停,心悸怔忡者,加猪苓、槟榔、泽泻;整日昏睡不醒者,加苏合香、石菖蒲、益智仁以开窍醒神。
(三)肾阳不足
1 .症状 嗜睡发作,或昏昏欲寐,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微弱。
2 .治法 温补肾阳。
3 .方药 右归饮加减。
若气虚血脱等,加人参重用并加白术、黄芪。
(四)髓海不足
1 .症状 怠惰嗜睡,腰膝酸软,头昏脑鸣,或耳鸣耳聋,神情呆滞,思维迟钝,精神不济,记忆力减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数。
2 .治法 填精补髓,健脑利窍。
3 .方药 左归丸加减。
遗精,梦交者,加生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潮热,盗汗,口干者去山茱萸、鹿甲胶,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
(五)心阳不足
1 .症状 嗜卧倦怠,精神萎靡,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 .治法 温补心阳,补益心气。
3 .方药 桂枝甘草汤合人参益气汤加减。
畏寒肢冷甚者,去桂枝加肉桂、干姜以补火助阳,温通经脉;面色苍白血虚甚者,加阿胶、熟地、枸杞子、何首乌补血。
(六)胆热痰阻
1 .症状 昏困嗜睡, 头晕目眩,口苦口干,呕恶,胸胁满闷,舌红苔黄,脉弦数。
2 .治法 清胆化痰。
3 .方药 蒿芩清胆汤加减。
因痰浊内阻,气逆不降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加旋覆代赭汤以益气和胃,化痰降气;若昏睡不醒者可加安宫牛黄丸醒脑开窍。
(七)暑湿伤气
1 .症状 昏困嗜睡,四肢困倦,纳呆胸满,身热自汗,头痛,口渴,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苔腻,脉虚。
2 .治法 清暑益气。
3 .方药 清暑益气汤加减。
若暑热较甚者,加石膏;湿浊甚者见舌苔白腻,去麦冬、知母,加广藿香、草豆寇。
(八)脾湿肝郁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月经量多,色紫有块,腰重痛,白带多,咳吐浊痰,头晕头痛,或胃脘嘈杂,神疲面晦,记忆力差,便干溲黄,舌淡红,苔白厚而腻,脉沉弦。
2 .治法 健脾疏肝,除湿醒脑。
3 .方药 完带汤加减。
白带多者加乌贼骨、芡实、煅牡蛎收涩止带;咳吐痰浊较多者加法半夏、天南星;头晕、头痛重者加菊花、川芎、天麻等。
(九)湿浊困脾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胸闷痞满,口腻纳呆,舌质淡,舌苔白厚而腻,脉濡缓或滑。
2 .治法 健脾祛湿,开窍醒神。
3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珍珠母、代赭石息风潜阳。
(十)瘀血阻滞
1 .症状 嗜睡发作,迁延日久,神疲乏力,头脑昏沉,记忆力减退,时有头痛,失眠多梦,舌质紫暗,常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无力。
2 .治法 行气活血,开窍利脑。
3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
若头痛甚者加葛根、延胡索等;夹瘀血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蜈蚣。
中医针灸治疗
1 .体针
( 1 )方法1
主穴:鼻交。
配穴:神门、三阴交、太冲。
( 2 )方法2
主穴:申脉、照海。
配穴:百会、三阴交。
2 .头针
主穴:国标头针顶中线、额中线。
配穴:湿浊困脾者加额旁二线(双)、额顶带;心脾两虚者,加额旁一线(右)、额旁二线;肾阳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双);髓海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
3 .温针灸
取穴:通里、大钟、心俞、脾俞。
4 .耳穴贴压 取神门、脑干、皮质下、枕小神经点、肝、脾、心穴。
推拿按摩治疗
采用循经推运松解疗法。令患者取俯卧位,身体放松,平稳呼吸。术者位于患者右侧,用双手的拇、食、中和无名指在患者体表操作。
心理治疗
1 .发作性睡病部分患者出现反应性抑郁症状,应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增强其治疗信心,并取得家人、同事的理解与支持。
2 .行为治疗: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强调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尽量保证夜间获得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白天加强体力活动以改善白天过度嗜睡。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痛病常见原因,多发病于青壮年,男性居多。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腰痛”“痹症”的范畴。引起腰痛病主要有三个方面病因:内因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外因一是外伤、劳损,二是外邪入侵。骨正方可筋柔,运用强脊通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气血同调、筋骨同治、防治结合,疗效显著。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总督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此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强脊通督法是以中医督脉(脊柱)为中心的基本理论做出发点,用整复脊柱关节错动手法及针药辨治、强脊功法训练,从而使督脉的气血条达、经络通畅、阴阳调和,进而消除病痛,恢复腰脊、颈部肌肉弹性,松解通利关节,改变腰脊、颈项部僵紧状态,增强神经传导,促进恢复,消除恢复期残存症状,使受损组织在短期内获得生理恢复。
本法理论上以经络学说以及脏腑经络及脊柱具体部位的相关性为基础,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应用强脊通督手法结合针药辨治和强脊功法训练,对脊柱错动的骨节加以整复。强脊通督法循督脉(脊柱)辨证施治,调理脊柱关节、疏通经络、通调督脉、振奋阳气、激发经气,最终使脊柱条达、督脉通畅、骨正筋柔、脏腑各司其职,此为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的治疗手法。临证中我们总结出强脊通督十三法:三步强脊法,按脊松枢法,寰枢端转法,牵颈折顶法,颈椎旋提法,提胸过伸法,腰椎旋转法(坐位与侧位法),腰骶侧扳法,过伸压盆法,手牵顶盆法,屈髋踢拉法,悬动拔牵法,督脉罐蜡灸。强脊通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运用的是三步强脊法。该手法施用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操作程序步骤,手法轻重适宜,按穴准确。具体操作步骤与手法运用如下:
理筋
患者采用俯卧位。揉法:沿腰背部顺行向下至小腿进行揉摩,沿受累的经络路线重点按揉至小腿三遍,以松解肌肉,改善受累区血液循环,恢复麻木区的神经组织,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推法:用双手掌根沿脊柱两侧自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三遍,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放松调整。推理法:沿大腿后侧顺行向下至跟腱进行推理三遍,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
整脊
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端坐于方凳上,双手抱头,双足分开同肩膀宽,术者坐于患者背后,首先用触摸定位偏歪之腰椎棘突部位与移位方向,然后一手伸入偏歪侧的腋下,手掌压住颈后,者稍低头,同时助手固定患者下肢,术者另一手拇指顶住偏听偏信歪之棘突腋下之手扣住患者颈部令上身前屈45度的同时提拉以另一手之拇指为旋转中心作纵向旋转45度的同时向上牵引躯干,可听复位之弹响。侧卧位斜扳复位法:患者侧卧于骨科复位床上,触摸法定位错位之伤椎,以左侧为例,术者立于患者前面,令左侧在上,上方之腿屈髋膝,下方之肢体伸直放松,肩膀部后伸,术者右前臂及手扣住患者左臀骶部,左手顶住患者左肩前方顺势发力推扳使脊柱纵向旋转,可听见清脆弹响提示复位成功,注意不可使用暴力。纵向牵引复位法:俯卧位,患者双上肢上举握住床头,术者双手握住患者下肢作后伸纵向牵引。如患者体格壮实或肥胖者可今其仰卧位屈膝屈髋后进行旋转摇运,以松解通利腰骶关节与椎间关节,调整关节内在平衡。
通络止痛
弹筋法:由上向下弹拨两侧腰肌三遍,以兴奋肌肉、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揉督:沿督脉由头枕部向尾骨平揉三遍,根据疼痛部位左右不同分别从右向左揉或从左向右揉,从上向下揉为泻法,从下向上揉为补法。以使督脉气血结者散之、虚者补之,调节督脉阴阳平衡。捏拿法:俯卧位屈膝捏拿小腿三头肌、仰卧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激发肌肉活力、恢复肌张力。点穴法: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拍打法:是结束调整手法,用掌部自腰脊部开始向下至小腿进行拍打,以宣通经络,舒筋活血,放松肌肉,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舒展。在施行手法整脊时,特别是定点旋转复位时一定要稳、准、轻、巧,做到“坐位放松、定点准确、因势引导、合力旋转、不求响声、但求指感、观察反应、缓慢复原”,不主张一味追求复位弹响避免加重组织损伤,甚至于产生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筋喜柔不喜刚,故施用手法要轻柔绵软,外柔内刚,力量由轻逐渐加重,使感觉渐次传入深层,而患者并不感觉皮肉疼痛、施术者亦不觉疲劳。
针药调治
腰椎间盘突出使督脉经络之气受阻不通则痛,在通过调脊、整脊已使骨正筋柔,再施以针药使督脉的气血条达、经络通畅、阴阳调和。常用圣愈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药渣外用熏熥腰部。圣愈汤载于《兰室秘藏》,为补益气血的经典名方之一。原方药物组成有熟地、生地、川芎、人参、当归、白芍、黄芪。根据原文记载,其临床主治为“诸恶疮血出过多,心烦不安,不得睡眠,一切失血或血虚,烦渴燥热,睡卧不宁;疮证脓水出多,五心烦热,口渴;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其质清稀,少腹有空坠感,心慌气促,倦怠肢软,纳谷不香,舌质淡,苔薄润,脉细弱。”上海中医骨伤科名中医施杞教授运用圣愈汤治疗慢性筋骨病很有心得,认为所有的慢性筋骨病都应该以“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独活寄生汤载于《备急千金要方》,为祛湿剂,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效。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常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二方合用益气活血、补肝益肾、祛风止痛,从而使督脉气血调达。人体阴阳整体平衡,根据远道经络辨证取穴,采用针刺疗法下病上治。如腰痛自臀部沿大腿外缘下行,经小腿前外侧至足背疼痛,多见L4 5椎间盘突出,取液门透中渚;腰痛自臀部沿大腿后侧外缘,经小腿后侧至足跟疼痛,多见L5 S1椎间盘突出,取后溪透合谷;全小腿痛,多见L4 5合并L5 S1椎间盘突出,为混合型,取液门透中渚及后溪透合谷。
导引功法
导引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久远的一种,以呼吸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治病健身方法。他把行气、按摩、漱咽、肢体运动相配合,“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古人认为,导引可以调营卫、消谷水、祛风邪、长血气、却未生之病、治已结之疾。腰椎间盘突出症者,督脉经络之气受阻不通,我们设计一套强脊操结合背肌训练、核心肌群训练,配合调息呼吸吐纳,达到循经导气、调息、强身健体、增加腰椎活动度的目的,从而稳定脊椎、调畅气机、防止复发。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及全身各部的通道。下面我给大家介绍24节气经络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经络养生穴位
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对于镇定安神、缓解紧张情绪有很好的作用,还能解头晕头痛。
太阳穴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按揉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有解除疲劳、止痛醒脑之功效,更能振奋精神。《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
膻中穴
膻中穴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有宽胸理气的作用。平时经常感到胸闷气短、郁闷不舒,总是唉声叹气的朋友,可以不时按揉膻中穴以疏泄胸中郁滞之气。
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虎口处。它有疏肝理气、补气固脱、益气回阳之功效,可缓解紧张、急躁、焦虑情绪。按揉时将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压捻动,或者轻柔和缓地揉动。双手顺时针方向交替按揉。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
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原穴,主肝经之气血,而它在足部的反射区为胸部,按压该穴可疏解心胸的不适感。所以,情绪抑郁不舒展的时候可以按揉这里。另外,肝在志为怒,当人生气的时候也可以按揉太冲穴来平息肝火。一般每次按揉4-5分钟,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是人体督脉重要穴位,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具有清脑醒神的作用。经常按揉百会穴能解除头痛、头重脚轻症状,也能缓解焦躁情绪。
24节气经络养生法
自我点穴
头部点穴: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点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点胺此穴可醒脑提神,用于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等证。
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艾灸法
灸疗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根据艾灸的操作 方法 不同,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而间接灸又可分为隔物灸和悬灸。从效果来说,直接灸效果最好,较之扎针(针灸)效果更佳。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直接接触皮肤施行灸法,患者非常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在艾灸的操作方法上做了大量改进。首先就是隔上一层东西的艾灸,如隔上生姜片的隔姜灸。但由于这种灸法还是有痛苦,之后就干脆将艾条悬空,离开皮肤一定距离施灸。这就是现在的悬灸。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回旋灸、温和灸、雀啄灸和往返灸。
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悬灸上肢穴位:内关。
悬灸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被动艾灸法
被动艾灸也就是请他人帮助施以灸疗,艾柱灸与艾条灸均可以,可根据情况选用。一般艾柱灸难度大一些,需要用心学习操作;艾条灸难度相对较小,容易操作控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
被灸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全身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心情愉悦。然后将要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施术者站于一旁,也可取坐位,手臂及身体自然放松,心无杂念,轻巧操作,从容缓和,不急不躁,全神贯注。
被动灸法多用于胸腹
部或腰背部,养生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华佗挟脊、肾俞、命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