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只要注意穿衣服,不会有什么影响,也不会像男生
肩宽女神穿衣搭配技巧:
1、自然蓬松的公主袖会让宽肩女生的骨骼看起来更为强壮,在挑选T恤和连衣裙的时候千万要切记,不要迷恋华丽的公主风,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2、在肩部的花朵装饰更加充满妩媚气息,但肩部本来就宽得MM来说,过多的装饰反而是将缺点暴露出来。
3、如果在肩部都是单一的横条纹的话,那肩膀在视觉会变的更宽,宽肩MM们绝对不能尝试。
4、垫肩让人看起来更加硬朗,还有修饰塌肩的作用,可宽肩MM不需要,肩部部分本来已经够宽大硬朗了。
5、宽方领可以露出性感锁骨,但是由于其规则的方形可能让宽肩看起来更加宽厚,同样不合适宽肩MM。
6、选择宽领或V领的衣服
宽领、圆领、V领的衣服可以从视觉上减短肩距,使人看起来瘦削一些。
搭配要点1:黑色背心+卡其色宽领上衣+黑色打底裤+黑色铆钉靴+黑色软呢帽+黑色手提包
搭配要点2:条纹宽领露脐上衣+绿色刺绣短裙+白色厚底鞋+黑色手提包
搭配要点3:白色波点淑女衬衫+白色打底裤+浅蓝色翻领大衣+小白鞋+黑色手拿包
搭配要点4:印花大圆领T恤+黑色针织包臀裙+米色针织长款开衫+裸色平底鞋+白色菱格包
错误穿衣
1、无袖背心对于宽肩的MM来说简直是噩梦,它很容易将臂膀上的肉“公布于众”显得身材臃肿。
2、泡泡袖无疑是肩宽的死穴之一,肩宽的妹子穿上泡泡袖,秒变魁梧“女汉子”。
3、露肩款的上衣让你的肩部显得宽大又结实,除非你的锁骨美到cry,不然就不要选择这样的服装。
4、横条纹在视觉上会给人带来横向延伸的错觉,整体看上去显得虎背熊腰。
会给人带来横向延伸的错觉,整体看上去显得膀大腰圆。
导读: 总之,简单大方的颜色和图案,一定要遵循颜色和图案的统。觉得不错,点个赞吧,谢谢。就好像练出肌肉来之后拥有大块的肌肉一样,看起来庞然大物。肩膀厚又厚,走两步就显得肩膀非常厚实。上围宽,肩膀厚,我觉得是**姐们身材中最大的死穴。好像几乎每个女孩子都有肩膀厚又厚的身材,当然啦,也有一些特例。给大家参考的话参考一下我就会觉得既然肩膀厚又宽不如侧面造型就不要做那么复杂,不然会显得上身更宽。
肩膀宽又厚穿这些衣服好看颜色多样、图案大方的牛仔裤。正式一点的深色西装,有腰线更好看。可以选择撞色和图案明显的衣服,增加一点层次感。
不要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把大面积颜色使用黑白灰。我自己因为肩膀宽又厚,所以每次拍照都想要侧面显瘦显肩窄。肩膀宽又厚我总结了一些减肥,虽然减肥过程很累,但是确实可以慢慢减掉你的肩膀厚又厚。
除了穿着偏女性化的衣服,另外一个就是有一点设计感比如说一字领蓬蓬领修身带倒v领高领,这种衣服穿在肩膀上。
就是要显出肩膀的空间,看起来宽一点,有肩膀肩膀这么宽都是需要靠宽肩垫撑着。可以改变衣服的背面背带和胸带,这样也可以起到类似效果。基本上同学,你需要买的衣服里一定要有一件高领衫。
肩膀宽又厚穿什么衣服好看夏天到了,经常在街上或者在办公室看到肩膀宽厚的,发现不知道怎么搭衣服才好看,衣服选不好,显得头重脚轻,我之前看到一个姐姐把肩膀宽厚穿搭穿搭后,让我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看看穿搭技巧还是很好的,也减轻了很多重量,肩膀宽厚穿搭技巧:露出肩膀不要穿圆领口,长项链在视觉上拉宽肩膀。
非常喜欢上面肩膀宽厚穿搭技巧的,穿搭实例:那么肩膀宽厚如何才能显瘦显肩窄的:大臂背后划个边,视觉上大臂看起来窄,颈部可以围一个围巾。
应该先显肩宽如果肩膀宽,但是肩膀和大臂和胳膊之间的线条非常平滑圆润,一般只能在视觉上缩短宽度,非常难达到显瘦显肩窄的效果。
虽然肩宽的女生不是只有穿了上衣之后像这种“虎背熊腰”,但是没有做肩膀上的处理,就会呈现“头重脚轻”的效果。
找到大臂和肩膀中间的距离,是显肩宽最好的办法。既然肩宽看起来很宽大,那么大臂和肩膀下面要露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大臂肌肉量。
袖子长度上身直直肩膀看起来更宽但是很多肩宽的女生胳膊肉并不多,特别是夏天,即使胳膊肉很多,这样穿衣的效果却还是显得肩宽。
这次给大家推荐几种显肩窄的方法:露出手臂“上紧下松”的穿衣搭配原则,把手臂部分露出来,这样上身看起来会显得瘦些,袖子不要穿过于宽大的。
可以选择较宽松的西装袖,可以像模特一样剪得细一些。选择直筒裙,比较贴身一些,而且宽大大腿部分露出来的地方会减少这种视觉效果。
肩膀宽厚露出肩膀虽然显得肩膀窄,但是仍然要记住不要把肩膀部分显得太宽,比如吊带,背心等等。内搭肩宽不要紧贴胸前选择厚重一些的衣服,在衣服外面要拉个外套,这样就能像模特一样将上衣扎在下面。
尽量穿同色系上身上紧下松搭配不同的颜色,就能很好的修饰一些不完美的部位像模特一样,对比效果可以很强烈。
根据肩宽的胖瘦选择衣服像是模特,肩宽还是会显胖,就是因为她腿细,肚子大。如果肩宽的女生想要穿出苗条感,这里建议还是要穿塑身衣。
像这样,紧身的衣服还是不要穿了,显得肩宽更难看。这是肩宽穿搭技巧,所以如果肩宽,穿衣的时候尽量扬长避短。除了肩宽,宽厚的部位也会给肩膀增加宽度,尤其是肩膀和胳膊接触的地方。我们通常可以选择高领毛衣,宽松的。
肩膀厚穿衣服的步骤肩膀厚穿衣服的步骤要把握好,衣服往下垂时,肩膀要跟着往下掉,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要修身。修身的意思就是衣服宽松的宽松,适当的肩膀上紧下松。
其次,肩胛骨要有一个凸显的亮点。比如说咱们亚洲女生的肩膀比较宽,那我们就把衣服塞进去,让肩胛骨的位置适当的凸显一下。
然后,胯宽的妹子穿衣服,胯部要宽一点,要有腰身才能显得胯部挺拔。在尝试了上面三点以后,还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胯宽在人的外在的比例中,并不是三等分的宽度。
从正面看,有一条一条的分界线存在的话,人的身材比例会显得更加舒服。建议胯宽穿上窄款的裙子,或者是直筒裤,从下往上收紧,不要收的太紧。
那么如何在厚度比较小的情况下,顺利搭配衣服或者在强调线条或者看起来还是比较厚实的。肩部厚,可以是为了视觉效果往后提拉下肩膀比肩膀厚来的自然和轻盈。
看看上一张图就会知道上身和肩部厚度相差大也不会像一样出现线条,甚至肩膀会更宽宽大(因为肩膀厚厚了其实已经不止一边肩膀厚厚)厚胸能化解肩膀的横向线条,穿线条感更强一些的衣服,上身和身材看起来都会舒服一些,肩膀厚厚的减弱了肩部的线条感显得肚子也会显得小,可能不是很好说比较形象。
要知道要成为一个成熟的除了身材的好,气质的好更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心理素质,远比年龄大。同一张图,一个比较年轻的时候的一个比较随意气质好,一个又比较成熟一些,其实就有一个肩膀厚宽的感觉,就自然和轻盈了。文笔也不好,想表达的大概就是内在的好其实更重要。
肩膀厚穿衣服的步骤很多,你要看你的肩膀厚度适合穿什么颜色,然后材质的话,你可以选择有点料子的,时尚一点的,其实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整体的衣服来选择,也可以把肩膀这块当做整体的衣服来选择,因为人体四肢的轮廓不一样。
很多人把肩膀过厚这个感觉可能会搞错,觉得肩膀很厚也会导致整个衣服的风格偏向于阴郁,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就好像我们穿一件衣服,或者觉得衣服是一种风格是可以有一些偏向于沉闷,比如说搭配成熟的颜色,但是色彩上不宜突出,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看出你的风格。而不是去单独的突出肩膀。
不知道你说的死穴是指哪里?太阳穴的话是因为颅骨在太阳穴位置很薄,一定力度的撞击就能导致颅骨破裂,而颅内这个位置有重要的颅脑血管经过,碎骨很容易划破血管导致颅内出血,导致死亡,时间的话不好说
肩宽怎么穿?
首先,你要避开误区!
误区一
无袖背心
对于宽肩MM来说,无袖背心是噩梦之神,它最容易将你臂膀上的肉肉全部暴露,显得身材臃肿。
误区二
夸张肩袖
肩部夸张的袖子也是肩宽妹纸的死穴哦,像泡泡袖这种一秒变“女汉子”衣服还是慎选吧!
误区三
露肩上衣
露肩款上衣也是将肩宽妹纸变宽大又结实的单品,特别是连锁骨都不美的MM,最好就不要选择了!
误区四
横条纹
无论是什么款式的横条纹,都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横向延伸感,分分钟显得虎背熊腰。
其次,你要选择正确的解药!
解药一
选择V领
V领是最有效的障眼法,能够拉长颈部线条,同时还能显脸小哦!
解药二
穿有袖上衣
肩宽的妹纸通常手臂也会较粗,尽量还是选择有袖子的上衣,避免给他人视觉上的粗壮感!
解药三
避免头重脚轻
肩宽的妹纸最好避免倒三角的穿衣搭配,这样会造成头重脚轻哦!最好也不要选择过于紧身的铅笔裙。
解药四
轻薄面料
面料上要以轻薄为主,过于厚重的面料会使得你的肩部看起来也会很厚重。
解药五
深色系服装
颜色选择也很讲究,最好选择有收缩视觉效果的深色系服装,像黑色、深蓝色等颜色。
要了解更多精彩的资讯,可以下载我们的APP:穿衣助手or关注公众号:穿衣助手,一款教你穿衣搭配的软件哦~
子、午、卯、酉时(分别是几点?):子(23-1点)午(11-13)、、卯(5-7)、酉(17-19)
五心:责任心 耐心 细心 热心 爱心
一阳初动与 一柱擎天 同理
督脉 任脉:任脉就是从头顶向前的一个中分现,督脉则是向后的中分
经脉和穴位要说在什么位置:这个问题提的比较笼统了。如果你有时间听我慢慢道来!
穴位是指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再人体组织上的交汇扦接处必有穴位。若干经脉交汇处为要穴。如果要害穴受伤,气滞血淤,人体就会失去局部或整体的活动机能,甚至死亡。认识穴位,掌握穴位的所在经络和位置,百无一错,才能凑效。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五脏合于五行之生克:水、火、木、金、土。十二经常脉合于十二时辰:子、丑、、、亥。各穴位合于周天位置,以统帅全身之机枢。
人体周身有108个要穴。其中36个穴是致命穴,亦称“死穴”。死穴又分为软麻、昏眩、经和重4种穴,各种皆有9个穴。生死搏斗当中,作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身亡。”
一。头颈部位要穴(9个)
1。 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后头顶)
经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 神庭穴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寸处。(眉心向上入发际)
经属:督脉,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汇。被击中后头晕脑涨。
3。 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一寸处。(同眼保健操)
经属:寄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 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太阳穴后下方,耳中上方,摸之有凹陷感)
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 睛明穴
位置: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同眼保健操)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 人中穴
位置:人中沟偏上(鼻子和嘴唇中间偏上2\3处)
经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
7。 哑门穴
位置: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接凹陷处。(后脑勺连脖子处中心线)
经属: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 风池穴
位置:耳后后脑勺与脖子交接处,哑门穴与耳朵中间1\2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昏迷不醒。
9。 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穴(14个)
1。 膻中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足太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击中内气散乱,神志不清。
2。 鸠尾穴
位置: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膻中穴下沿中线摸到肋骨突起处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 巨阙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心之募穴。击中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 神阙穴
位置:就是肚脐眼。
经属:任脉。击中,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 气海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一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 关元穴
位置: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 终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四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 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会。击中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 鹰窗穴
位置: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从锁骨数下来第三根肋骨处向两侧平移至乳头上方)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第六肋。
经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冲击肝、脾,震动隔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曲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因内部右侧为肝脏,左侧当脾下方,故击中后冲击肝脏,破坏隔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穴
1。肩井
位置:在大椎穴穴与肩峰连结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点中,半身麻木。
2。太渊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点中,阻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点中,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点中,下肢麻木、不灵,伤丹田气。
5。涌泉
位置:足掌心三分之处,当曲足指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点中,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点穴术是中国武术中一门高深的技击术。在武侠小说家的笔下,高手随意一指便可以让对手或哭或笑,或伤或死,很是神奇。
其实点穴术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布着十二条经络,三百六十五个穴道。其中有三十六个穴道被称为「死穴」。这些穴道如果受到内功高手的击打,便可能导致人全身或局部麻痹、晕倒甚至丧命。这种奇妙的手法便是「点穴术」。
解除点穴的效果除了时间一到,穴道自解外,就必须由高手击打相应的穴道,或用内力推拿,使血脉恢复正常的运行。
现代的武术高手常在搏斗中,击打对手某些薄弱部位或敏感组织,令对手产生酸麻和疼痛,从而失去抵抗能力,取得胜利,这些部位通常都是「穴道」的所在。1928年,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在上海用「少林一指禅点穴法」击败当时的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英格。后来英格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介绍交手经过,对「自己当时身体如同被电击了一样」表示惊诧不解。这就是现实中点穴的效果。
中医同样也根据穴道对人体的影响,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刺激穴道,调整人体血脉的运行,达到医治疾病的效果。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医学将点穴作为治病的手段。医学点穴治疗手段亦有多种,如按点法、掐点法、推点法、分点法、拧拨法、捻转法、点揉法等,应用了虚实、补泻、疏通等原理。
武术点穴功夫,各派武术典籍中均有记载,亦有种种神奇传说,但其实证事例却时隐时现,难以确实,成为武术中的一大难解之谜。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除死穴、瘫穴等外,又有笑穴、睡穴等,更难以证实。
人身上一共有三百多个穴位,但最关键的也就是几个,对这些关键的穴位进行按压,就能解决我们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甚至还可以立竿见影解除病痛,不用吃药打针就行。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人体中最关键的八个穴位,如果你学会按压这些穴位,保证你终身受益。
一、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肩颈酸痛:
很多上班族尤其是坐在办公桌前打字的上班族,不是脖子酸痛就是肩胛僵硬,长期困扰着大家,叫人不胜其烦,工作都没有了兴致。
按摩天宗穴可以摆脱这个烦恼,摆脱颈部肩部疼痛困扰。
天宗穴位在上背部,具体位置在肩胛骨的中央,上半身直立,用你的左手轻轻地贴在右肩中间位置,当你手指自然垂直的时候,中指指尖碰到的那个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天宗穴。
不过这个穴位我们自己是按不到的,那就只能请家人和朋友来完成。让朋友站在你背后反复按压,每次十分钟,每天两次,效果很好。
二、按压天枢穴能改善便秘
天枢穴在肚脐左右两边2寸(约3指)处,,现代人爱吃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而这些食物都极容易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出现胀气和便秘,而按压这个穴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按压天枢穴、合谷穴,都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我们只须或者依次在右腹部从下往上,还有肚脐上方由右到左,以及左腹部从上往下,按照顺时针方向搓揉,就能按到腹部促进肠胃蠕动的穴道,可以缓解便秘。
三、按压三阴交解决生理期不适
三阴交位于脚外踝上方距离4指宽。在小腿胫骨内侧,不少女性饱受痛经之苦,有的则因为月经不规律而烦恼。
按摩方法:经痛时不放按摩三阴交,每天三次,每次十分钟,保证你有意外惊喜。
四、手脚冰冷按摩涌泉穴
这个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的地方,如果你的体质虚寒,血液循环不良,经常手脚冰冷,不妨按摩一下这个穴位。
常常按摩这个穴位,还能防治哮喘、解除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等困扰,按摩次数和时间不限,发热为止。
五、失眠按摩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安神,也能缓解心绞痛,还有助睡眠。每次三分钟,每天三次。
六、头痛按摩百会穴
该穴位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汇处 。当你酷热难耐头疼的时候,可以按压头顶的百会穴,瞬间就能气血通畅。心定神怡。
七、睛明穴缓解眼睛疲劳
该穴位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按摩方法是顺着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围至感觉酸,这时候你会发现眼睛疲劳不见了,红肿的想象也消失了,顿时心明眼亮。
八、按摩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
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边一厘米的皱纹中。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内、向下揉搓,连做6次,多可44次 。可治疗鼻窦炎、鼻炎、鼻出血和感冒。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
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表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 ↓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孙络
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编辑本段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膺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编辑本段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编辑本段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编辑本段附: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